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之一:而、何、乎、乃課件_第1頁
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之一:而、何、乎、乃課件_第2頁
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之一:而、何、乎、乃課件_第3頁
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之一:而、何、乎、乃課件_第4頁
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之一:而、何、乎、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 的用法及其舉例Mr.Zhu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為、焉、也、以、 因、于、與、則、者、之 一、【而】(一)用作連詞。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三)通“如”:好像,如同。 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四)固定搭配:【而已】【而后】【而況】【既而】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縵立遠(yuǎn)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5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勺g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飾關(guān)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 7表示因果關(guān)系 8表示目的

2、關(guān)系 (二) 【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促織) 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三)【而】-通“如”:好像,如同。 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四)【而】-固定搭配1、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 2、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3、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4、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罷了”。 【而后】才,方才。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jìn)一層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會兒。 二、【何

3、】 (一)用作疑問代詞(二)用作疑問副詞(三)作語助詞,相當(dāng)于“啊”。(四)何:通“呵”,喝問。(五)固定搭配:【何如】【奈何】【若何】【何以】【無何】【何乃】(二)【何】-用作疑問副詞。 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婀賯餍颍?(五)【何】-固定搭配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怎么辦”“為什么”。 三、【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二)用作介詞,相當(dāng)

4、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一)【乎】-用作語氣助詞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于是乎書。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嗎”、“呢”。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二)【乎】-用作介詞,相當(dāng)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 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 生乎吾前

5、,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吾嘗疑乎是。 (乎:在) (乎:于) (前一個“乎”:在;后一個“乎”:比。) (乎:對。)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論語) 亦無怪乎其私之也。 以吾一日長乎爾。(乎:對。) (乎:對于) (乎:比) (三)【乎】-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一)【乃】-用作副詞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桃花源記) 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jì)) 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2強(qiáng)調(diào)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rèn)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二)【乃】-用作代詞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