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杜甫詩練習一、語言表達專練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百年多病獨.登臺獨留青冢向黃昏.孤舟一系故園心.一去紫臺連朔漠.巫山巫峽氣蕭 森..無邊落木蕭 蕭下.塞上風云接.地陰D.接天蓮葉無窮碧.解析:選DA項,獨自/只,僅僅。B項,數詞/副詞,一旦 。C項,蕭索、蕭條 /擬聲詞,風吹落葉的聲音 。D項,均為“連接”之意。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與現代漢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百年..多病獨登臺B.萬里..悲秋常作客C.塞上..風云接地陰D.分明怨恨..曲中論解析:選DA項,“百年”古義指到了晚年,今義指一百年 。B項,“萬里”古義指詩人四處漂泊,居無定所,今義指距離十分遙遠 。C項,“塞上”古義指夔州的山,今義指長城以北的地區(qū)。D項,“怨恨”指不滿與仇恨的情緒,古今意義相同。TOC\o"1-5"\h\z3.對下列詩句節(jié)奏的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叢菊 /兩開 /他日 /淚,孤舟 /一系 /故園 /心。B.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C.千載 /琵琶 /作胡 /語,分明 /怨恨 /曲中 /論。D.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 /長江/滾滾來。解析:選CC項,應為:千載 /琵琶 /作/胡語 。4.下面是杜甫一首題為“宿江邊閣”的小詩,中間兩聯語序已亂,排序正確的一項是()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 , 。 , 。不眠憂戰(zhàn)伐,無力正乾坤。B.④①②③B.④①②③A.①④③②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解析:選B這是一首律詩,中間兩聯要對仗,最后一字要押韻,還要注意整首詩的起承轉合問題。綜合起來看,B項最恰當。5.根據語意,在橫線處補寫恰當的句子。李白是仙,杜甫是圣。李白與杜甫一生都在燃燒,李白是天上的隕石,杜甫是人間的
火種。李白詩如橫笛,清麗悠揚;杜甫詩似直簫,深沉悲愴 。讀李白可以化解俗氣、卑怯氣、窮酸氣;讀杜甫可以 、 、 。參考答案:增強愛心 同情心責任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中發(fā)出" , ”的感慨,抒發(fā)了漂泊異鄉(xiāng)、年老體衰的惆悵之情,也蘊含著與生命的衰弱頑強抗爭的精神。(2)《秋興八首(其一)》中 , "兩句,寫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風云在天而接地陰。在景物描繪之中,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因時局動蕩不安、前途未卜的處境和作者胸中翻騰起伏的憂思與郁勃不平之氣。TOC\o"1-5"\h\z(3)《詠懷古跡》中寫盡昭君一生悲劇的句子是: , 一。答案:(1)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2)江間波浪兼天涌 塞上風云接地陰⑶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二、閱讀理解專練(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 7?8題。秋興八首(其八)杜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人 深陂[注]。香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注]昆吾、淺陂:皆在今陜西境內。詩人少年時曾與詩友暢游淺陂。.第二聯兩句都是倒裝句,詩人把“香稻”“碧梧”放在句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答: ■■■■■■■■[■?■■■■■■■■?■■■■■■■■■■■■參考答案:這樣寫把描寫的側重點放在“香稻”“碧梧”上,起到了舉鸚鵡、鳳凰來形容“稻”“梧”之美的作用,寫出了昔日長安景物的美盛,為后文表達昔盛今衰的感慨蓄勢。.這首詩表現了杜甫怎樣的情感?請結合有關詩句進行簡要分析。答:參考答案:表達了詩人對長安昔盛今衰的感傷,對國家命運的慨嘆。前三聯詩人回憶了昔日暢游長安時所見景物的美好和春游的盛況;最后一聯中的兩句遙遙相對,昔日親身游歷,今則望斷神傷,在對比中突出表現了自己的感情。(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 9?11題。春日憶李白杜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注]庾開府、鮑參軍:指庾信、鮑照,均為南北朝時著名詩人 。渭北、江東:分別指當時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與李白所在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 。論文:此處指論詩。.這首詩的開頭四句從哪三個方面對李白的詩做出了什么樣的高度評價?答: 參考答案:①詩壇地位,無人可比;②詩的思想情趣,灑脫不凡;③詩歌風格,清新、俊逸。.“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一聯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種表現手法?答: 參考答案:表達了雙方翹首遙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說說這首詩的構思脈絡。答: 參考答案:立足于詩、懷念李白:從贊美李白的詩歌開始,轉為對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見、切磋詩藝作結。(三)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13題。歲暮①杜甫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②,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注]①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闞州(今四川闞中)。②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答:解析:要細讀本詩,了解詩人境遇、主觀志向,明確注釋中點明時局背景,還要做到知人論世,根據平時所學習的杜甫的詩歌,了解杜甫的終生志向,然后進行綜合思考,才能不遺漏要點。參考答案:邊境發(fā)生戰(zhàn)爭,時局艱危,朝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鄉(xiāng),政治上被冷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感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愿望難以實現形成巨大反差。.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答:解析:一般認為,“表達技巧”分為四個理解層面,分別是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夸張、借代等 )、表達方式 (記敘、說明、描寫、抒情、議論,詩歌中主要是描寫和抒情 )、表現手法(對比、襯托、象征、比興等 )、謀篇布局手法 (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 )。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辭手法 。用典是引用的一種,也叫稽古 。本題中的修辭手法還有 “對偶”;還有“雙關”手法,如“歲暮”表面指的是時序歲末,深層指作者已進入人生暮年,還指唐帝國由盛而衰進入風雨飄搖的晚唐 。描寫手法中有虛實結合,如“邊隅還用兵 。煙塵犯雪嶺”“朝廷誰請纓 ”是作者的想象,是虛寫;“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 ”是眼下情景,是實寫。表現手法中有對比,如朝廷之臣無人請纓與江湖之士的作者 “敢愛死”對比;作者高遠的心志與報國無門對比;“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對比;“鼓角動江城 ”暗含戰(zhàn)爭前后對比;詩歌開頭“遠為客”與結尾“寂寞壯心驚 ”思想感情對比,等等 。參考答案:借代,如“煙塵”代邊境戰(zhàn)爭;與后文“鼓角”相應,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zhàn)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 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借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二、杜甫詩.解析:選DA項,獨自/只,僅僅。B項,數詞/副詞,一旦 。C項,蕭索、蕭條 /擬聲詞,風吹落葉的聲音 。D項,均為“連接”之意。解析:選DA項,“百年”古義指到了晚年,今義指一百年 。B項,“萬里”古義指詩人四處漂泊,居無定所,今義指距離十分遙遠 。C項,“塞上”古義指夔州的山,今義指長城以北的地區(qū)。D項,“怨恨”指不滿與仇恨的情緒,古今意義相同。解析:選CC項,應為:千載 /琵琶/作/胡語。解析:選B這是一首律詩,中間兩聯要對仗,最后一字要押韻,還要注意整首詩的起承轉合問題。綜合起來看,B項最恰當。參考答案:增強愛心同情心責任心答案: (1)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2)江間波浪兼天涌 塞上風云接地陰(3)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參考答案:這樣寫把描寫的側重點放在“香稻”“碧梧”上,起到了舉鸚鵡、鳳凰來形容“稻”“梧”之美的作用,寫出了昔日長安景物的美盛,為后文表達昔盛今衰的感慨蓄勢。參考答案:表達了詩人對長安昔盛今衰的感傷,對國家命運的慨嘆。前三聯詩人回憶了昔日暢游長安時所見景物的美好和春游的盛況;最后一聯中的兩句遙遙相對,昔日親身游歷,今則望斷神傷,在對比中突出表現了自己的感情。參考答案:①詩壇地位,無人可比;②詩的思想情趣,灑脫不凡;③詩歌風格,清新、俊逸。參考答案: 表達了雙方翹首遙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參考答案: 立足于詩、懷念李白:從贊美李白的詩歌開始,轉為對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見、切磋詩藝作結。解析:要細讀本詩,了解詩人境遇、主觀志向,明確注釋中點明時局背景,還要做到知人論世,根據平時所學習的杜甫的詩歌,了解杜甫的終生志向,然后進行綜合思考,才能不遺漏要點 。參考答案: 邊境發(fā)生戰(zhàn)爭,時局艱危,朝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鄉(xiāng),政治上被冷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感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愿望難以實現形成巨大反差。解析:一般認為,“表達技巧”分為四個理解層面,分別是修辭手法 (比喻、 比擬、夸張、借代等 )、表達方式 (記敘、說明、描寫、抒情、議論,詩歌中主要是描寫和抒情 )、表現手法(對比、襯托、象征、比興等 )、謀篇布局手法 (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 )。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辭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種,也叫稽古。本題中的修辭手法還有“對偶”;還有“雙關”手法,如“歲暮”表面指的是時序歲末,深層指作者已進入人生暮年,還指唐帝國由盛而衰進入風雨飄搖的晚唐。描寫手法中有虛實結合,如“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朝廷誰請纓”是作者的想象,是虛寫; “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實寫。表現手法中有對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