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司馬相如與巴蜀史志文獻編纂關系考且志宇
蜀人司馬相如以其宏文大筆馳騁古今,為歷代文人學者所推崇。東漢班固、南朝梁劉勰稱其為“辭宗〞,宋代王應麟、明代王世貞稱其為“賦圣〞,宋代邵博稱其為“文章祖〞。人們將其與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并稱為“文章西漢兩司馬〞。然世人但知司馬相如為文壇辭宗、賦家之雄,而罕知司馬相如與史學有著莫大關系。他具有深厚的史學素養(yǎng),撰有史學著作,其中包括最早的一部巴蜀地方史志《蜀本紀》,堪稱巴蜀地區(qū)早期的史學家。其史學著作,甚至對后代史家修史體例具有開創(chuàng)之功。同時,因漢大賦與地方史志在內(nèi)容鋪敘方面的內(nèi)在淵源,司馬相如的賦作,也為后世四川編纂地方志提供了史料文獻。
一、司馬相如撰有巴蜀史傳著作
關于司馬相如的著述,存世者僅散見于《史記》《漢書》本傳,及《文選》《古文苑》等文獻中,晚明文學家張溥搜輯司馬相如遺文為《司馬文園集(《四庫全書》作《司馬相如集》)1卷,合計存賦6篇、書2篇、符命1篇、檄1篇、難1篇、傳1篇、歌2首。此外,《梨賦》僅存劉逵注《魏都賦》引“唰喇其槳〞4字,《凡將篇》也僅能從《說文解字》《文選注》《茶經(jīng)》鉤沉佚文60余字。司馬相如著作其余則僅存篇目而已,如《史記》本傳提及“相如他所著,若《遺平陵侯書《與五公子相難》《草木書》篇不采〞?!稘h書·藝文志》雜家著錄司馬相如等作《荊軻論》5篇,同書《佞幸傳》又記載漢武帝興天地諸祠,令司馬相如等作詩頌。盡管《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彌留之際,漢武帝派諫大夫所忠至其家,求其遺書于孀妻,也僅取得《封禪書》1卷。
從《司馬文園集》中,并不能看到司馬相如關于歷史的著述,因此張溥不無可惜地指出“相如無史〞(《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其實不然,通過對傳世文獻的梳理,可看到司馬相如至少有3種史傳著作。其中除《漢書·藝文志》著錄的司馬相如史贊類著作《荊軻論》外,另外兩種皆與巴蜀地區(qū)相關。
(一)司馬相如可能撰寫了最早的巴蜀地方史志《蜀本紀》。
晉代常璩在《華陽國志·序志》中提到,巴蜀因遠離中原,且歷史長久,因此關于巴蜀的史籍隱沒不傳,流傳下來的史料也多有疏略之處,歷代巴蜀學者意識到這一問題,先后撰述有巴蜀史志。其中撰述《蜀本紀》的有司馬相如、嚴遵、揚雄、陽成子玄、鄭廑、尹貢、譙周、任熙等8位,司馬相如即其中最早的一位:“司馬相如、嚴君平、揚子云、陽成子玄、鄭伯邑、尹彭城、譙常侍、任給事等,各集傳記以作《本紀》,略舉其隅。〞(《華陽國志·序志》)
司馬相如撰述《蜀本紀》,僅常璩《華陽國志》一處記載。在《史記》《漢書》本傳,以及《漢書·藝文志》中皆未有記載,并且在傳世的兩漢、魏晉著作中也未見有相關記載和征引。當然,以此來判斷司馬相如是否撰有《蜀本紀》這部史學著作是武斷的。終究《史記》《漢書》本傳,因受修史體例限制,僅能對司馬相如著作列舉大約。同時,《漢書·藝文志》中關于司馬相如的著述,也并未全部著錄。梁元帝蕭繹焚江陵所藏圖書10余萬卷,大部分漢魏典籍皆毀于兵燹,傳世文獻中未見有關司馬相如《蜀本紀》的記載和征引也屬事出有因。
當代歷史學家任乃強先生對司馬相如現(xiàn)存文賦進行考察后指出:“相如博識,明悉蜀地掌故;如其本傳聞武帝云:‘邛筰冉駹者,近蜀,道易通。異時嘗通為郡縣矣,至漢興而罷。’此其說,為司馬遷所未先及。又如其《上林賦》中,有‘蜀石黃頓,水玉磊砢’‘庸旄、貘、嫠,沈牛、麈、糜’等巴蜀物產(chǎn),與‘巴俞、宋蔡,淮南干遮,文成顛歌’等益州故事。至于‘朝冉、從駹,定筰、存邛,略斯榆、舉苞蒲’‘關沫若,徼群舸,鏤靈山,梁孫原’等漢代故事之爛熟,皆足明其暗習巴蜀掌故,宜別有所纂述而未入于史傳者。〞(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23頁)任先生認為司馬相如《蜀本紀》,確有其書,并且就其書命名來看,應是一部按年次記述的巴蜀史志:“蓋司馬相如等人各集傳記,記蜀王佚事,故亦以‘本紀’為稱。〞(《華陽國志校補圖注》第892頁)
由是,可以推知,司馬相如撰述《蜀本紀》當為可能,惜乎原作未存,至為憾事。
(二)司馬相如可能撰有巴蜀人物史傳《自敘傳》。
司馬相如除著有巴蜀史志性質(zhì)的《蜀本紀》外,還撰寫有巴蜀人物史傳性質(zhì)的《自敘傳》。較為特別的是,這篇史傳記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關于司馬相如的《自敘傳》,《北史·儒林傳》《隋書·儒林傳》皆有記載:“通人司馬相如、揚子云、馬季長、鄭康成等,皆自敘風徽(《北史》作“徽美〞),傳芳來葉。〞唐代史論家劉知幾在《史通》中對司馬相如《自敘傳》有多處記載:
《史通·序傳》:降及司馬相如,始以《自敘》為傳。然其所敘者,但記自少及長,立身行事而已。逮于祖先所出,則蔑爾無聞。
《史通·序傳》:相如《自序》,乃記其客游臨邛,竊妻卓氏,以《春秋》所諱,持為美談。雖事或非虛,而理無可取。載之于傳,不其愧乎!
《史通·序傳》:至馬遷,又征三閭之故事,放文園之近作,??遥粘梢痪?。于是揚雄遵其舊轍,班固酌其余波,自敘之篇,實煩于代。
《史通·雜說上》:馬卿為《自敘傳》,具在其集中。子長因錄斯篇,即為列傳,班氏依舊,曾無改奪。
司馬相如撰《自敘傳》,是隋唐時期才興起的觀點,不見于兩漢魏晉。那么是否真有其書呢?唐代劉知幾稱:“《漢書》本傳,無《自敘》明文。證之后史,知其言固有本。〞(《史通·序傳》)認為盡管《漢書》中沒有記載,但從后代史書中來看,司馬相如撰《自敘傳》的說法是有根據(jù)的。以后歷代皆通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的記載,從輕微之處來論述司馬相如《自敘傳》的存在。如今人游國恩先生認為:“《司馬相如列傳所以特別的詳細,必是根據(jù)他自己的敘傳。不然,除書他的字及郡縣外,何以復知道他乳名‘犬子’?又何以知道他竊妻卓氏,賣酒臨邛諸事,知是甚詳?〞(游國恩《司馬相如評傳》,《文藝旬刊》1923年第17期)
關于司馬相如《自敘傳》,劉知幾認為保存在其文集之中,司馬遷作《史記》全部采錄。清代學者梁玉繩、何焯等皆贊同此觀點。梁玉繩認為司馬相如《自敘傳》,最初收錄在《司馬相如集》中,就如賈誼《新書》末篇列有《自敘》-般(《史記志疑》卷34)。何焯認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并非僅僅采錄《自敘傳》,如相如死后之事,便是司馬遷另行編纂,非《自敘傳》所能有。何焯的觀點實則來自晚明張溥。張溥編選《司馬文園集》時,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截取“病免家居茂陵〞之前文字,徑自改為《自敘傳》。并作跋語日:“《自敘傳》應至‘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為止。此后別有終止,惜今不傳,而‘天子日’以下,還是太史公補足之。〞
誠如清代學者章學誠所言“傳狀志述,一人之史也〞(《文史通義》卷6《州縣請立志科議》),《自敘傳》即司馬相如自己的私人史傳,其文獻價值不僅僅是為文學史保存大量司馬相如的文與賦,同時為司馬遷、班固修史提供了完善的第一手史料,以致“子長因錄斯篇,即為列傳,班氏依舊,曾無改奪〞。而《史記》《漢書》中的《司馬相如列傳》,皆抄錄《自敘傳》原文,正所謂“相如、揚雄者,史傳即其自傳也〞(《史通·序傳》)。這就為后世了解司馬相如這一代文宗,了解漢武帝時期的政治生態(tài)和文學生態(tài)提供了重要參考。
司馬相如《自敘傳》對史學的貢獻遠不僅限于此。劉知幾《史通·序傳》提到司馬相如《自敘傳》與屈原《離騷》-同開創(chuàng)的自敘傳這種具有史學價值的新文體,被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揚雄《自敘傳》以及班固《漢書·敘傳》所沿襲。其中,因屈原《離騷》是辭賦著作,其中多有望舒、飛廉、雷師、豐隆、宓妃、巫咸、靈氛等看似荒誕不經(jīng)的人物及比喻意象,與史傳文字有本質(zhì)區(qū)別。所以司馬遷、揚雄、班固借鑒得更多的應是司馬相如《自敘傳》,這從司馬遷修《史記時,未直接采錄《離騷》之文入《屈原列傳》,而《司馬相如列傳》則很大可能全錄司馬相如《自敘傳》的態(tài)度可知。此外,還有一點劉知幾沒有說明,那就是作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所采用的紀傳體體例,大約也是借鑒了司馬相如《自敘傳》的書寫方式。
二、司馬相如賦對巴蜀史志編纂的貢獻
清代學者認為,漢賦雖屬于文學作品范疇,但它同時還承受著志書的功能。清初學者朱鶴齡撰《讀文選諸賦》:“當知其作賦之意,蓋主于稽土風,驗方志,侈學士之閎覽,成一家之著作。〞(《愚庵小集》卷13)陸次云《與友論賦書》曾言:“漢當秦火之余,典墳殘缺,故博雅之儒,輯其山川名物,著而為賦,以代乘志。〞(《北墅緒言》卷4)清中期袁枚也持類似觀點。袁枚指出:“古無類書,無志書,又無字匯;故《三都》《兩京》賦,言木則若干,言鳥則若干,必待搜輯群書,廣采風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艷,便傾動一時。洛陽所以紙貴者,直是家置一本,當類書、郡志讀耳。〞(《隨園詩話》卷1)類似觀點在其《歷代賦話序》中也有所表述。清末程先甲指出當時部分學者“議者謂古無志乘,爰尊京都;志乘既興,茲制可廢〞的觀點(《金陵賦》)。今日學者如王樹森先生等對清人“賦代志乘〞的觀點也有研究。
“賦代志承〞的觀點,可追溯到晉代左思。其《三都賦序》中,便有將賦與方志聯(lián)系在一起的趨向?!百x者,古詩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觀土風。見綠竹猗猗,則知衛(wèi)地淇澳之產(chǎn)。見在其版屋,則知秦野西戎之宅。故能竟然而辨八方。〞又日:“余既思摹《二京》而賦《三都》。其山川城邑,則稽之地圖;其鳥獸草木,則驗之方志。〞左思一再強調(diào)賦有“任土作貢〞“辨物居方〞的作用,如《吳都賦》稱“方志所辨,中州所羨〞,張銑注日:“方志,謂四方物土所記錄者,若辨別色類,則必有中國之所嘆羨也。〞也提及賦對于方物土產(chǎn)的記載。
《漢書·藝文志》著錄《司馬相如賦》29篇,盡管存世的6篇賦中并無京都賦,但也多有史志的成分。他的賦中往往自覺不自覺使用巴蜀方言,記載巴蜀方物。以其《上林賦》為例:
(一)書蜀語。
《上林賦》中寫道“行乎洲淤之浦〞,按南朝宋裴駟《史記集解》引郭璞稱:“淤亦洲名,蜀人云,見《方言》。〞也就是說,“淤〞是蜀地方言對洲的稱謂。《上林賦》又寫道“??漸離〞,李善《文選注》引李奇曰:“周洛曰鮪,蜀曰??。〞也就是說,“??〞是蜀地方言對鮪魚的稱謂。此外,關于司馬相如賦中對巴蜀方言的使用,今人萬光治先生(《漢賦通論》,巴蜀書社1989年版,第322頁)、王啟濤先生(《司馬相如賦與四川方言》,《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2期)有具體論述。
(二)名蜀物。
通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三家注,及《文選·上林賦》六臣注,可以看到注家明確指出的《上林賦》所錄蜀地動植物有如下3項:
1.盧橘?!渡狭仲x》:“于是乎盧橘夏孰。〞裴駟《史記集解》引郭璞曰:“今蜀中有給客橙,似橘而非,若柚而芬香,冬夏華實相繼,或如彈丸,或如拳,通歲食之,即盧橘也。〞
2.答沓?!渡狭仲x》:“答沓離支,羅乎后宮,列乎北園。〞李善《文選注》引張揖日:“答沓,似李,出蜀。〞
3.猛氏?!渡狭仲x》日:“格蝦蛤,鋌猛氏。〞李善《文選注》引郭璞日:“今蜀中有獸,狀如熊而小,毛淺有光澤,名猛氏。〞
當然,在三家注和六臣注之外,《上林賦》中還有多種蜀地物產(chǎn)。如賦中提到“蜀石黃硤〞,按宋代高似孫的說法,“蜀石〞也出自蜀地:“有人遺余玉筆格一枚,狀如漿水瑪瑙,而非玉也,因扣之。謂玉出嘉陵。按:司馬相如《上林賦》日‘蜀石黃硤’,張揖日:‘蜀石,次玉者也’,嘉陵之玉蓋出于此。〞(《緯略》卷4)此外,《上林賦》中還記錄了巴蜀地區(qū)的民俗,如“巴渝舞〞和“顛歌〞這兩種民間歌舞藝術:“巴渝宋蔡,淮南干遮,文成顛歌,族居遞奏。〞李善《文選注》引郭璞曰:“巴西閬中有渝水,僚居其上,皆剛勇好舞。初高祖募取,以平三秦,后使樂府習之,因名巴渝舞也。〞又引文穎曰:“顛,益州顛縣,其人能作西南夷歌也。〞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司馬相如賦中對于蜀地物產(chǎn)的記載,為明清以來四川各地纂修州府縣志提供了文獻史料依據(jù)。下面仍以清代民國時期纂修的州府縣志征引《上林賦》為例,部分羅列如下:
1.梔子?!都螒c邛州直隸州志》卷23:“山梔子,花六出,實七棱,亦名越桃,一名木丹。-《子虛賦》‘鮮枝黃燦’,即梔子樹也。〞其中《子虛賦》為《上林賦》之誤。又《民國郫縣志》卷1:“梔子,有大小二種,大者一名鮮枝,見《上林賦》。〞
2.柑子。民國《巴縣志》卷19:“甘,《上林賦》‘黃甘橙楱’,柑古祗作甘,《御覽》九百六十六引《廣志》云:‘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蒼黃,犍為南安縣出黃甘’,是甘為吾蜀舊產(chǎn)矣。〞
3.給客橙。民國《樂山縣志》卷7:“給客橙,盧橘,又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2章 三角形2.5 全等三角形第5課時 SSS說課稿 (新版)湘教版
- 2024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第17課《草房子》說課稿 鄂教版
- 25《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電磁感應 4 楞次定律說課稿 教科版選修3-2
- 2025深圳市途安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租賃合同
- 2025地區(qū)代理合同樣式詳細版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下冊 Unit 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27說課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2023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七單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xù)和發(fā)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第2節(jié) 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個人消防安裝合同范例
- 俄羅斯電梯采購合同范例
- 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chǎn)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課件
- 2025年中國成都餐飲業(yè)市場運營態(tài)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2024年xx縣第三小學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匯編
- 項目合作備忘錄范文
- 婦產(chǎn)科醫(yī)生個人年終述職報告課件
- 《費曼學習法》讀后感
- 趣味成語課程設計
- 鋼筋焊接工藝性試驗方案
- 2024年四川省涼山州中考物理適應性試卷(附答案解析)
- 幼兒園師資培訓課件【區(qū)域進階】科學區(qū)各年齡段目標制定與投放材料:區(qū)域材料玩出新高度課件
- 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同步講義八年級上冊專題提升02 解分式方程與分式方程的實際應用(30題)(原卷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