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設計標準_第1頁
住宅設計標準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7住宅設計標準住宅設計標準

本設計標準適用于青島市內五區(qū),其它地區(qū)的住宅設計可以參考本設計標準,并應按照當?shù)氐脑O計要求進線設計。

1、設計依據(jù)

本設計標準主要參照以下規(guī)范及相關要求制定。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JGJ16-2008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

《住宅設計規(guī)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規(guī)范》GB50368-2005

《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JGJ242-2011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2010

《建筑照明設計規(guī)范》GB50034-201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116-2013

《有線電視系統(tǒng)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200-94

《住宅區(qū)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guī)范》

GB50846-2012《新建住宅小區(qū)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山東電力集團公司

2、負荷分級

2.1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一類住宅建筑為一級負荷;

2.2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二類住宅建筑為二級負荷;

2.3熱交換系統(tǒng)的用電負荷為二級負荷;

2.4建筑高度小于27米的住宅建筑為三級負荷。

3、住宅配置標準

3.1每套住宅用電負荷

戶型面積(㎡)計算容量

(KW)電能表進線截面

(㎡)

戶內主開關

(A)

S≤80410(40)3x1025

80<S≤120610(40)3x1040

120<S≤150815(60)3x1650

150<S≤2001220(80)2x25+1x1680

超出的建筑面積按50W/㎡計算用電負荷,功率因數(shù)COSΦ按0.85計算。

3.2供電電壓

12KW(含12KW)以下按照單相供電,12KW以上按照三相供電。

3.3電能表的安裝位置

3.3.1多層住宅建筑集中安裝在一層樓梯間下或地下一層(如果有地下室);

3.3.2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安裝在電井內,每三~四層設置一個電能表箱,每個電能表箱內最多設置十二塊電能表;

3.3.3電能表箱配電豎向采用封閉母線樹干式供電,最大電流1250A。

3.3.4電能表箱尺寸參見附件一,《青島市供電公司電度表箱尺寸》。

3.4電能表箱用電負荷需要系數(shù):按照《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P48表一。

3.5電能表箱配電干線用電負荷需要系數(shù):按照山東電力集團公司

《新建住宅小區(qū)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P4第4.2.2條。

4、變配電站的設置

4.1住宅變配電站

4.1.1變壓器配置容量:

1)住宅S≤80㎡,4KW;

80<S≤120㎡,6KW;

120<S≤150㎡,8KW;

150<S≤200㎡,12KW。

2)前期戶型面積不確定的,安裝50W/m2計算總用電負荷。

3)別墅類根據(jù)實際需要確定,每戶不宜小于16KW。

4)公共設施按照實際設備容量計算。物業(yè)管理類60~100W/m2,

商業(yè)類100~150W/m2。

5)每個變配電站高壓采用兩回路電源進線;變壓器按照兩臺或四臺配置,低壓配電每兩臺設置聯(lián)絡開關,變壓器容量采用400KVA、630KVA、800KVA配置;

4.1.2平面布置及面積要求

1)面積要求:兩臺變壓器,9m*13m;

四臺變壓器,9m*18m或12m*14m。

2)平面布置參見附件二,小區(qū)變配電站標準圖。

4.1.3單臺變壓器配置容量:

1)單臺400KVA變壓器:

Pc=Sc*K1*cosφ=400*0.85*0.9=306KW

2)單臺630KVA變壓器:

Pc=Sc*K1*cosφ=630*0.85*0.9=482KW

3)單臺800KVA變壓器:

Pc=Sc*K1*cosφ=800*0.85*0.9=612KW

注:Pc:計算容量(KW),Sc:變壓器容量(KVA)

K1:變壓器負載率,cosφ:住宅功率因數(shù)。

4.1.4單臺變壓器配置系數(shù):

序號變壓器供電的住宅戶數(shù)配置系統(tǒng)(Kp)

172戶及以下0.7

272戶~300戶0.6

3300戶及以上0.5

4公共設施0.8

4.2物業(yè)變配電站

按照實際用電容量確定變壓器臺數(shù),每個變配電站變壓器設置數(shù)量不應大于四臺,單臺變壓器不宜大于1250KVA,不應大于1600KVA。面積按照90㎡/臺估算。

4.3變配電站的位置要求

按照相關規(guī)范要求設置,凈高大于3.7米,地面應高于室外300mm,供電半徑不宜大于200米。

5、配電系統(tǒng)

5.1按照三相電源供電時,應考慮三相負荷平衡。

5.2單元或樓層電能表箱總進線主開關選用具有隔離功能的斷路器。

5.3單元或樓層電能表箱總進線處應設置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額定

值為300mA。

5.4當住宅建筑設有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時,單元或樓層電能表箱總進

線處可采用剩余電流動作報警裝置。

5.5敷設導管

金屬管壁厚不應小于1.5mm;

塑料管壁厚不應小于2.0mm。

5.6供電線路線纜的選擇

5.6.1建筑高度為100m或35層及以上的住宅建筑

1)消防設備的配電干線及分支干線應采用礦物絕緣電纜;

2)普通設備的配電干線及分支干線應采用阻燃級別為B級的低煙無鹵有機絕緣電力電纜。

5.6.2建筑高度為54m以上的一類住宅建筑:

1)消防設備的配電干線及分支干線應采用阻燃級別為C級的低煙無鹵有機絕緣耐火型電力電纜;

2)普通設備的配電干線及分支干線應采用阻燃級別為C級的低煙無鹵有機絕緣電力電纜;

5.6.3建筑高度為27m以上的二類住宅建筑:

1)消防設備的配電干線及分支干線,明敷時應采用阻燃級別為C級

的低煙無鹵有機絕緣耐火型電力電纜,暗敷時應采用阻燃級別為C級的有機絕緣耐火型電力電纜;

2)普通設備的配電干線及分支干線,明敷時應采用阻燃級別為C級的低煙無鹵有機絕緣電力電纜,暗敷時應采用阻燃級別為C級的有機絕緣電力電纜;

5.6.4設備的分支線路和控制線路,其阻燃級別、耐火等級應按照配電干線的級別降一級選用。

6、家居配電箱

6.1單相進線主開關選用兩級斷路器,三相進線主開關選用四級斷路器,并具有自恢復式過、欠電壓保護功能。

6.2家居配電箱的供電回路

6.2.1每一照明回路安裝容量不應超過2KW;

6.2.2每一插座回路數(shù)量不宜超過10個;

6.2.3廚房設置一個插座回路;

6.2.4衛(wèi)生間設置一個插座回路;

6.2.5客廳設置一個柜式空調插座回路;

6.2.6壁掛式空調插座每二個設置一個回路;

6.2.7衛(wèi)生間設有浴霸的,應單獨設置一個回路;

6.2.8其它用電負荷較大的單獨設置供電回路。

6.3電源插座的設置要求及數(shù)量

6.3.1各房間插座的數(shù)量不應少于《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P16表8.5.1的規(guī)定;

6.3.2洗衣機、空調、電熱水器、廚房插座應選用帶開關控制的插座;

6.3.3空調插座、電熱水器插座選用三孔16A,其他插座選用10A;

6.3.4電梯井道的檢修插座電源由普通配電箱就近接入;

6.3.5電氣井內的檢修插座電源由普通配電箱就近接入;

6.3.6廚房、衛(wèi)生間、電梯井道的檢修插座的防護等級應為IP54。

6.4除壁掛式空調插座回路外,其余插座回路均應裝設30mA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

6.5安裝高度

6.5.1家居配電箱:單排箱底距地1.8米,雙排箱底距地1.6米;6.5.2壁掛式空調插座距地2米;

6.5.3排油煙機插座距地2米;

6.5.4熱水器插座距地2.3米;

6.5.5洗衣機插座距地1.5米;

6.5.6廚房插座距地1.3米;

6.5.7衛(wèi)生間插座距地1.6米;

6.5.8電梯井道的檢修插座距地1.5米;

6.5.9電氣井內的檢修插座距地0.5米;

6.5.10其它插座距地0.3米。

7、家居配線箱

7.1家居配線箱箱底距地0.5米;

7.2距家居配線箱水平0.2米處預留電源接線盒,之間預埋金屬SC20導管,電源就近引自插座回路;

7.3家居配線箱接線圖見《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條文說明第11.7.1條圖1(每項工程均應按照戶型繪出接線圖);

7.4家居配線箱不宜與家居配電箱垂直安裝在同一墻面上;

7.5各弱電插座距地0.3米。

8、公共照明

8.1多層公共照明、公共用電設備接自單元電能表箱;

8.2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其他住宅建筑公共區(qū)域均應設置應急照明;

8.3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二類住宅建筑,每單元設置一個應急照明配電箱,一個普通照明配電箱;

8.4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一類住宅建筑,每六層設置一個應急照明配電箱,;每十五層左右設置一個普通照明配電箱,分別設于底層、中間層、頂層;

8.5避難層單獨設置應急照明配電箱、普通照明配電箱;

8.6公共照明采用就地控制方式,控制開關應采用節(jié)能自熄開關,;

8.7應急照明燈具均選用自帶蓄電池型,在應急情況下應采取自動點亮措施;

8.8每個回路的光源數(shù)不宜超過20各;

8.9每個單元在門廳處設置一個供殘疾人使用的燈具及照明開關,該開關距地1.1米,并在照明平面圖中用文字標注。

9、防雷、接地及安全

9.1防雷的分類: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第3章執(zhí)行。

9.2建筑高度為100m或35層及以上的和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大于0.25的住宅建筑,應按第二類防雷建筑物設計。

9.3每單元應設置一個總等電位連接箱,在設有洗浴設備的衛(wèi)生間內設置局部等電位連接箱。

9.4電氣豎井內應敷設接地干線,并應每隔3層與樓板鋼筋做等電位聯(lián)結。

9.5浪涌保護器(SPD)的設置

9.5.1在低壓電源線路引入的總配電箱(配電柜)處,應設置Ⅰ級試驗的SPD:10us/350us,大于12.5KA,小于2.5KV;

9.5.2弱電系統(tǒng)、電梯、航空障礙燈、屋頂設備的配電箱處,采用樹干式配電的層配電箱處,應設置Ⅱ級試驗的SPD:8us/20us,大于40KA,小于2.5KV;

9.5.3當電子系統(tǒng)電纜從建筑物外面進入建筑物時,在其線路中應串接適配的信號線路浪涌保護器。

1)當電子系統(tǒng)的室外線路采用金屬線時,在其引入的終端配電箱處,應設置D1類高能量試驗的SPD,其短路電流應按照第二類防雷建筑物150A,第三類防雷建筑物100A確定。

2)當電子系統(tǒng)的室外線路采用光纜時,在其引入的終端配電箱處,應設置B2類慢上升類試驗的SPD,其短路電流應按照第二類防雷建筑物75A,第三類防雷建筑物50A確定。

9.6其它防雷措施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執(zhí)行。

1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10.1建筑高度大于100m或35層的住宅建筑,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10.2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一類住宅建筑,,公共區(qū)域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住宅內宜設置火災探測器;

10.3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二類住宅建筑,公共區(qū)域宜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有消防聯(lián)動設備時,公共區(qū)域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住宅內應設置獨立式火災探測器;

10.4住宅內廚房應設置燃氣報警裝置或預留燃氣報警專用插座,專用插座的安裝高度應根據(jù)氣體性質確定;

10.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供電線路、消防聯(lián)動控制線路應采用耐火銅芯電線電纜,報警總線、消防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用電話等傳輸線路應采用阻燃電線電纜;

10.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電線電纜的類型、阻燃級別、耐火等級應于第5.6條供電線路線纜的選擇相同;

10.5具體設計應按照《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執(zhí)行。

11、光纖入戶系統(tǒng)

11.1配置原則

11.1.1住宅區(qū)每4000戶應設置一個設備間,宜設置在物業(yè)管理中心,設備間面積≥15平方米(5mX3m);

11.1.2高層住宅樓每300戶應設置一個電信間,宜設置在地下一層或首層,電信間面積≥15平方米(5mX3m);

11.1.3多棟底層、多層、中高層住宅樓應每一個配線區(qū)設置一個電

信間,宜設置在地下一層或首層,電信間面積≥15平方米(5mX3m);

11.1.4一個配線區(qū)所轄住戶數(shù)量不宜超過300戶,光纜交接箱形成的一個配線區(qū)所轄住戶數(shù)量不宜超過120戶;

11.1.5每一戶接入的光纜數(shù)量:高配置2芯;

11.1.6起居室、主臥室、書房應設置電話、信息插座;

11.1.7配線光纜、用戶光纜及配線設備應預留10%的維修余量。11.2配線區(qū)(用戶接入點)的設置方法:

11.2.1住宅區(qū)住宅建筑只含一個配線區(qū)

當住宅區(qū)或住宅建筑的規(guī)模較?。ㄐ∮?00戶)時,僅設置一個配線區(qū);并且住宅比較集中,設備間位置較合適時,不再單獨設置電信間,設備間、電信間合一設置。

11.2.2住宅區(qū)住宅建筑含有多個配線區(qū)

當住宅區(qū)或住宅建筑的規(guī)模較大(大于300戶)時,應設置多個配線區(qū),每個配線區(qū)設置一個電信間。

11.2.3住宅區(qū)用戶光纜總容量小于144芯

當住宅區(qū)或住宅建筑的規(guī)模較小、其用戶光纜總容量小于144芯時,僅設置一個配線區(qū),且不設置設備間及電信間,在某單元的首層公共樓道處采用墻體壁龕式共用配線箱。

11.2.4別墅區(qū)

別墅區(qū)小于120戶設置一個配線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應設置多個配線區(qū)。每個配線區(qū)設置一個室外光纜交接箱。

11.3管道配置

11.3.1由市政管網接入住宅區(qū)設備間,采用六根φ100管(三家電信業(yè)務經營者各一根,預留一根備用);

11.3.2由設備間接入一個配線區(qū)的管線,采用三根六芯光纜,五根φ50管(三家電信業(yè)務經營者各一根,預留兩根備用);

11.3.3引入樓內管線:高層住宅采用兩根φ100管,多層住宅采用兩根φ50管;

11.3.4接入戶內家居配線箱,采用兩根φ25管;別墅由室外引入戶內采用兩根SCφ32管;

11.4光纖到戶通信系統(tǒng):見國標光纖入戶系統(tǒng)圖。

12、有線電視系統(tǒng)

12.1每個住宅小區(qū)應設置一個電視機房,面積10平方米。

12.2設計模式

12.2.1多層建筑采用分支分配設計模式;

12.2.2高層建筑采用全分配設計模式。

12.3箱體規(guī)格

種類長(mm)高(mm)深(mm)按裝高度

(mm)設備箱4627001501.0(井1.5)器件箱4603601501.8

分線箱2502001001.8

終端盒7575600.3

12.4管道配置

12.4.1由市政管網接入小區(qū)電視機房;應采用兩根φ100鍍鋅鋼管,

室外坪600mm以下敷設;

12.4.2引入樓內管線:高層住宅采用兩根φ100管,多層住宅采用兩根φ50管;

12.4.3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連通管采用φ40鍍鋅鋼管;

12.4.4單元內上下層設φ32豎向管兩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