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外古詩詞誦讀(一)課外古詩詞誦讀(一)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蘇軾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作者檔案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詞語解釋(1)沙湖:在今湖北黃岡東南三十里。(2)雨具先去:雨具先前被拿走了。(3)狼狽:進退皆難的困頓窘迫之狀。(4)已而:向來。方才。過了一會兒。(5)吟嘯:高聲吟詠長嘯。(6)料峭:形容微寒。(7)斜照:偏西的陽光。(8)蕭瑟:指風雨吹打樹木的聲音。詞語解釋(1)沙湖:在今湖北黃岡東南三十里。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拿走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不要害怕聽到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高聲吟詠長嘯,從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就可在江湖風雨中度過一生。參考譯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拿走了,同行的人都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首來程風雨瀟瀟的情景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參考譯文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詩歌賞析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笔秋柡松芾硪馕兜狞c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風雨中獲得的感悟和啟示:那料峭的春風,最多不過把酒吹醒,讓人感到微冷而已。胸懷坦蕩,可以包容天地,聽任自然。這樣,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陽光照耀,都能隨遇而安。“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笔秋栐姼栀p析
人生何嘗不會“櫛風沐雨”?人生中的政治風云、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只要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順境不驕,逆境不懼,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寧靜和快樂。作者以風趣幽默的筆調,寫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現(xiàn)了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何嘗不會“櫛風沐雨”?人生中的政治風云、榮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作者檔案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宋代詩人。宋室南渡后,詩風有了明顯轉變,由描寫個人生活情趣轉而抒發(fā)愛國思想,由清新明凈趨向沉郁悲壯。亦工詞,其詞意境與詩相近,有清婉奇麗的特點,而豪放處又接近蘇軾。有《簡齋集》、《無住詞》。作者檔案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詞語解釋(1)舊游:昔日的游覽。(2)午橋:在洛陽城南十里。(3)豪英:出色的人物。(4)長溝流月:月光隨著流水悄悄地消逝。(5)二十余年:二十多年來的經歷。(6)新晴:新雨初晴。晴,這里指晴夜。(7)漁唱起三更:漁歌在夜半響起。詞語解釋(1)舊游:昔日的游覽。參考譯文
回憶年輕時在午橋橋上暢飲,坐中多是杰出的英雄才俊。月光隨長溝水波奔涌,流去悄然無聲。對著杏花疏落的清影,我們吹笛直到天明。二十余年如同做了一場夢,此身劫后雖存,但想起一切,就覺得魄悸魂驚!如今我閑登小樓,觀賞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感嘆古往今來多少興亡舊事,都付與這三更唱起的漁歌聲中。參考譯文回憶年輕時在午橋橋上暢飲,坐中多是杰出的詩歌賞析
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游樂來抒發(fā)作者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通過對舊游生活的回憶,抒發(fā)了北宋亡國后深沉的感慨。上片憶舊。回想往昔在午橋橋上宴飲,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兩句,描繪了一幅富有空間感的恬靜、清婉、奇麗的畫面,將其那種充滿閑情雅興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反映了出來。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游樂來抒發(fā)作者對國家淪陷詩歌賞析
下片感懷。北宋淪亡,詞人飽嘗了顛沛流離、國破家亡的痛苦。殘酷的現(xiàn)實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鮮明的對照。洛城的繁華、午橋的宴飲、幽雅的杏花、悠揚的笛聲,如同溝水中的月影,都已遠去?!靶虑纭迸c“長溝流月”照應,巧妙地將憶中之事與目前的處境聯(lián)系起來,“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痹~人以清新之語,寫悵惘之情,在追昔撫今中,抒發(fā)了落寞孤寂的情懷。下片感懷。北宋淪亡,詞人飽嘗了顛沛流離、國破家亡的?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辛棄疾?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作者檔案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歷城縣人。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F(xiàn)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作者檔案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詞語解釋(1)入金波:形容月光浮動,因亦指月光。(2)飛鏡:飛天之明鏡,指月亮。(3)姮(héng)娥:即嫦娥,傳說中月宮的仙女。(4)“斫(zhuó)去桂婆娑(suō),人道是,清光更多”:傳說月中有桂樹。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詩中“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斫:砍。婆娑:枝葉扶疏的樣子。詞語解釋(1)入金波:形容月光浮動,因亦指月光。參考譯文一輪秋月緩緩移動著,灑下萬里金波,就像那剛磨亮的銅鏡又飛上了天空。我舉起酒杯問那月中的嫦娥:怎么辦呢?白發(fā)日增,好像故意欺負我。我要乘風飛上萬里長空,俯視祖國的大好山河。還要砍去月中搖曳的桂樹枝柯,人們說,這將使月亮灑下人間的光輝更多。參考譯文一輪秋月緩緩移動著,灑下萬里金波,就像那剛磨亮的銅鏡詩歌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xiàn)實的藝術境界,借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xiàn)實的矛盾?!氨话装l(fā)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詩歌賞析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及托物言志的寫法,更直接、強烈地表現(xiàn)了詞人的現(xiàn)實理想與為實現(xiàn)理想的堅強意志。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斫去桂婆娑”的象征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總之,作者通過超現(xiàn)實的藝術境界,來解決現(xiàn)實的苦悶與實現(xiàn)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于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優(yōu)秀詞章。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及托物言志的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古今幽恨幾時平!浣溪沙納蘭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浣溪沙作者檔案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朝初年詞人。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zhèn)魃?,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作者檔案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1)那畔:那邊。(2)若為情:何以為情。(3)戍壘:邊防駐軍的營壘。(4)關城:關塞上的城堡。詞語解釋(1)那畔:那邊。詞語解釋參考譯文向著北方邊疆那邊一路前行,凜冽的北風吹散了駿馬的嘶鳴。在遙遠的邊塞,蕭瑟的深秋季節(ji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一縷荒煙飄在廢棄的營壘上空,西下的斜陽映照著舊日的邊塞城堡,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來金戈鐵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參考譯文向著北方邊疆那邊一路前行,凜冽的北風吹散了駿馬的嘶鳴詩歌賞析
全詞除結句外,均以寫景為主,景中含情,雖然詩人一直未曾直接抒發(fā)要表達的情感,但人們從字里行間揣摩出詩人的感受。“吹斷”二字寫盡了北國秋冬之險惡,“若為情”的發(fā)問中帶出了詩人對到任的迷茫與不安。環(huán)境險惡,前途未卜,納蘭胸中風起云涌:懷古之心,戀鄉(xiāng)之情,憂慮之思,紛紛擾擾難以平靜。全詞除結句外,均以寫景為主,景中含情,雖然詩人詩歌賞析
晚煙飄過,斜陽返照,邊關那荒涼的營壘,那破敗的關城,染上了情緒的色彩,顯得更加蕭索,更加寂寞。結尾“古今幽恨幾時平”,極寫出塞遠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天高地遠,古今渾茫,個體生命有限,浩浩宇宙無窮,這首詞蘊含著詞人對浩渺的宇宙,紛繁的人生以及無常的世事的獨特感悟。晚煙飄過,斜陽返照,邊關那荒涼的營壘,那破敗的課外古詩詞誦讀(一)課外古詩詞誦讀(一)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蘇軾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作者檔案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詞語解釋(1)沙湖:在今湖北黃岡東南三十里。(2)雨具先去:雨具先前被拿走了。(3)狼狽:進退皆難的困頓窘迫之狀。(4)已而:向來。方才。過了一會兒。(5)吟嘯:高聲吟詠長嘯。(6)料峭:形容微寒。(7)斜照:偏西的陽光。(8)蕭瑟:指風雨吹打樹木的聲音。詞語解釋(1)沙湖:在今湖北黃岡東南三十里。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拿走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不要害怕聽到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高聲吟詠長嘯,從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就可在江湖風雨中度過一生。參考譯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拿走了,同行的人都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首來程風雨瀟瀟的情景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參考譯文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詩歌賞析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笔秋柡松芾硪馕兜狞c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風雨中獲得的感悟和啟示:那料峭的春風,最多不過把酒吹醒,讓人感到微冷而已。胸懷坦蕩,可以包容天地,聽任自然。這樣,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陽光照耀,都能隨遇而安。“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笔秋栐姼栀p析
人生何嘗不會“櫛風沐雨”?人生中的政治風云、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只要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順境不驕,逆境不懼,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寧靜和快樂。作者以風趣幽默的筆調,寫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現(xiàn)了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何嘗不會“櫛風沐雨”?人生中的政治風云、榮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陳與義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作者檔案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宋代詩人。宋室南渡后,詩風有了明顯轉變,由描寫個人生活情趣轉而抒發(fā)愛國思想,由清新明凈趨向沉郁悲壯。亦工詞,其詞意境與詩相近,有清婉奇麗的特點,而豪放處又接近蘇軾。有《簡齋集》、《無住詞》。作者檔案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詞語解釋(1)舊游:昔日的游覽。(2)午橋:在洛陽城南十里。(3)豪英:出色的人物。(4)長溝流月:月光隨著流水悄悄地消逝。(5)二十余年:二十多年來的經歷。(6)新晴:新雨初晴。晴,這里指晴夜。(7)漁唱起三更:漁歌在夜半響起。詞語解釋(1)舊游:昔日的游覽。參考譯文
回憶年輕時在午橋橋上暢飲,坐中多是杰出的英雄才俊。月光隨長溝水波奔涌,流去悄然無聲。對著杏花疏落的清影,我們吹笛直到天明。二十余年如同做了一場夢,此身劫后雖存,但想起一切,就覺得魄悸魂驚!如今我閑登小樓,觀賞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感嘆古往今來多少興亡舊事,都付與這三更唱起的漁歌聲中。參考譯文回憶年輕時在午橋橋上暢飲,坐中多是杰出的詩歌賞析
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游樂來抒發(fā)作者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通過對舊游生活的回憶,抒發(fā)了北宋亡國后深沉的感慨。上片憶舊?;叵胪粼谖鐦驑蛏涎顼?,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靶踊ㄊ栌袄铮档训教烀鳌眱删?,描繪了一幅富有空間感的恬靜、清婉、奇麗的畫面,將其那種充滿閑情雅興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反映了出來。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游樂來抒發(fā)作者對國家淪陷詩歌賞析
下片感懷。北宋淪亡,詞人飽嘗了顛沛流離、國破家亡的痛苦。殘酷的現(xiàn)實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鮮明的對照。洛城的繁華、午橋的宴飲、幽雅的杏花、悠揚的笛聲,如同溝水中的月影,都已遠去。“新晴”與“長溝流月”照應,巧妙地將憶中之事與目前的處境聯(lián)系起來,“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痹~人以清新之語,寫悵惘之情,在追昔撫今中,抒發(fā)了落寞孤寂的情懷。下片感懷。北宋淪亡,詞人飽嘗了顛沛流離、國破家亡的?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辛棄疾?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作者檔案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歷城縣人。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F(xiàn)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作者檔案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詞語解釋(1)入金波:形容月光浮動,因亦指月光。(2)飛鏡:飛天之明鏡,指月亮。(3)姮(héng)娥:即嫦娥,傳說中月宮的仙女。(4)“斫(zhuó)去桂婆娑(suō),人道是,清光更多”:傳說月中有桂樹。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詩中“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斫:砍。婆娑:枝葉扶疏的樣子。詞語解釋(1)入金波:形容月光浮動,因亦指月光。參考譯文一輪秋月緩緩移動著,灑下萬里金波,就像那剛磨亮的銅鏡又飛上了天空。我舉起酒杯問那月中的嫦娥:怎么辦呢?白發(fā)日增,好像故意欺負我。我要乘風飛上萬里長空,俯視祖國的大好山河。還要砍去月中搖曳的桂樹枝柯,人們說,這將使月亮灑下人間的光輝更多。參考譯文一輪秋月緩緩移動著,灑下萬里金波,就像那剛磨亮的銅鏡詩歌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xiàn)實的藝術境界,借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xiàn)實的矛盾。“被白發(fā)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詩歌賞析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及托物言志的寫法,更直接、強烈地表現(xiàn)了詞人的現(xiàn)實理想與為實現(xiàn)理想的堅強意志。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斫去桂婆娑”的象征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傊?,作者通過超現(xiàn)實的藝術境界,來解決現(xiàn)實的苦悶與實現(xiàn)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于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優(yōu)秀詞章。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及托物言志的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金融審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管理職業(yè)學院《中國文化概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民族大學《框架技術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北軟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商學院《理論力學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高等??茖W?!吨鞒炙囆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云計算與虛擬化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科技職業(yè)學院《教育學專題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冊 3.3.1耕海牧漁 教學設計
- 南昌職業(yè)大學《創(chuàng)業(yè)基礎創(chuàng)新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4l操作指南教程硬盤克隆linux系統(tǒng)備份恢復帶截圖
- 油缸裝配作業(yè)指導書
- 消化道大出血的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課件
- 教師課堂教學技能課件
- 員工調整薪酬面談表
- 輔警報名登記表
- 外研版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全部試題
- 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課題研究方案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程綱要
- 【課件】第二單元第三節(jié)漢族民歌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音樂人音版(2019)必修音樂鑒賞
- 華文出版社三年級下冊書法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