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寧波市南三縣中考生物診斷性試卷 (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0年浙江省寧波市南三縣中考生物診斷性試卷 (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0年浙江省寧波市南三縣中考生物診斷性試卷 (含答案解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浙江省寧波市南三縣中考生物診斷性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2.0分)1.西非爆發(fā)埃博拉疫情時,中國派出援非醫(yī)療隊,醫(yī)務工作者出色完成了任務,實現(xiàn)“打勝仗,零感染”。下列控制疫情的方法錯誤的是

)A.對當?shù)鼐用襁M行公共衛(wèi)生防疫的宣傳培訓

B.篩查出埃博拉病毒攜帶者,立即隔離救治

C.切斷傳播途徑是防止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D.研制抗埃博拉病毒疫苗來控制所有傳染病2.如圖郵品所示的我國四種孑遺植物均屬于(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種子植物

D.孢子植物3.下列表示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動和生理功能的曲線圖,分析合理的是(

)A.甲圖表示在封閉的玻璃溫室內進行植物栽培,一天中室內氧氣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B.乙圖表示血液流經小腸時,血液中營養(yǎng)物質含量的變化

C.丙圖表示人體呼吸時肺容積的變化,bc段肺內氣壓上升,膈頂部下降

D.丁圖表示菜豆種子從萌發(fā)到發(fā)育成幼苗過程中水分含量的變化二、簡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4.

茶園養(yǎng)雞是從改善茶園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入手,建立的一種高效的生態(tài)農業(yè)。雞在茶園內活動,可以增進茶樹植株間通風,雞啄食園內雜草,尋食害蟲,不僅有效減輕了病蟲害及雜草的發(fā)生,也減少了對雞的喂食量。雞糞能培肥茶園,喂養(yǎng)蚯蚓、昆蟲等,如此形成食物鏈,達到雞、茶增收。請據(jù)此回答問題:

(1)請寫出茶園內的最長的一條食物鏈:______。

(2)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看,蚯蚓能將雞糞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供給茶樹重新利用,屬______。

(3)雞糞屬有機肥,它能為茶樹生長提供所需的且豐富的______。

(4)吃了害蟲后,雞將害蟲中的有機物轉變成自身的有機物,這一過程屬于雞的______。【答案與解析】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及預防措施,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傳染病流行的預防措施。

A.對當?shù)鼐用襁M行公共衛(wèi)生防疫的宣傳培訓,以提高當?shù)鼐用竦姆酪咭庾R,故A正確;

B.對傳染病要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疫情,應馬上按規(guī)定采取隔離救治,控制傳染源,故B正確;

C.切斷傳播途徑是防止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可預防傳染病,故C正確;

D.研制抗埃博拉病毒疫苗并不能控制所有傳染病,故D錯誤。

故選D。

2.答案:C解析:解: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種子裸露,被子植物種子外有果皮包被。①鵝掌楸是被子植物;②珙桐又叫中國鴿子樹,是裸子植物;③水杉是裸子植物;④銀杉是裸子植物。

故選:C

種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類群,能產生種子并用種子繁殖;種子植物可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層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的外層有果皮包被。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注意查閱資料。

3.答案:A解析:解:A、在0-6時,夜間無光,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不斷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所以氧氣的濃度逐漸降低;而6-18時為白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斷消耗二氧化碳,也能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強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強度,所以氧氣的濃度逐漸升高;從18-24時為黑夜時間,與0-6時的情況一樣,氧氣濃度逐漸降低。A正確;

B、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血液流經小腸后營養(yǎng)物質會增加,B錯誤;

C、圖中ab段肺內氣壓低于大氣壓表示吸氣,肋間肌和膈肌都收縮,胸廓擴大,此時肺內壓小于外界大氣壓,C錯誤;

D、丁圖表示菜豆種子從萌發(fā)到發(fā)育成幼苗過程中有機物含量的變化,D錯誤。

故選:A。

(1)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jié)律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呼吸運動主要與肋間肌和膈肌的運動有關。

(2)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

(3)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經腎臟時,由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使得血液中尿素的含量降低。

解題的而關鍵是熟練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

4.答案:草→昆蟲→雞(或草→害蟲→雞、雜草→雞)

分解者

無機鹽

同化作用解析:解:(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在本題中,雞的食物為蚯蚓、昆蟲,蚯蚓的食物是腐敗的動植物的尸體,昆蟲的食物是植物,所以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鏈為:草→昆蟲→雞(或草→害蟲→雞、雜草→雞)。

(2)“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看,蚯蚓能將雞糞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供給茶樹重新利用”,因此屬于分解者。

(3)雞糞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機物產生水和無機鹽,施肥的目的就是給植物提供生長必需的無機鹽。

(4)吃了害蟲后,雞將害蟲中的有機物轉變成自身的有機物,這一過程屬于雞的同化作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一部分用于生長發(fā)育。

故答案:(1)草→昆蟲→雞(或草→害蟲→雞、雜草→雞)

(2)分解者

(3)無機鹽

(4)同化作用

(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xiàn)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2)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3)生態(tài)農業(yè)是根據(j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