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成本管理培訓PPT倉儲成本的構成、計算、優(yōu)化方法_第1頁
倉儲成本管理培訓PPT倉儲成本的構成、計算、優(yōu)化方法_第2頁
倉儲成本管理培訓PPT倉儲成本的構成、計算、優(yōu)化方法_第3頁
倉儲成本管理培訓PPT倉儲成本的構成、計算、優(yōu)化方法_第4頁
倉儲成本管理培訓PPT倉儲成本的構成、計算、優(yōu)化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倉儲成本管理一倉儲成本的構成二倉儲成本的計算三倉儲成本的優(yōu)化技能目標:1.倉儲成本的構成;2.倉儲成本的計算方法;3.倉儲成本的優(yōu)化方法;庫管易——讓倉庫管理更容易,/一倉儲成本的構成教學目的:1.熟悉倉儲的基本概念2.了解倉儲成本的基本概念3.掌握倉儲成本的構成教學重點:倉儲成本的構成教學難點:倉儲的基本概念、構成一、倉儲成本概述1.倉儲成本是物流成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道格拉斯?M.蘭伯特《在庫會計方法論的開發(fā):在庫維持費用研究》(1976)在整個物流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中,在庫費用是最大的一個部分。

3.倉儲成本應當受到企業(yè)的關注與重視,認真準確地進行倉儲成本核算,采取積極有效的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儲成本概述(一)倉儲的概念1.庫存指處于儲存狀態(tài)的物品,廣義的還包括制造加工狀態(tài)和運輸狀態(tài)的物品。2.儲備儲存起來以備急需的物品,是有目的的、能動的主動的儲存起來的物品。分當年儲備、長期儲備、戰(zhàn)略儲備。庫存包含了儲備。3.倉儲包含了庫存和儲備在內的一種廣泛的經濟現(xiàn)象,是以改變物的時間狀態(tài)為目的的活動,通過客服供需之間的時間差異而使產品獲得更好的效用。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儲成本概述(二)倉儲的作用1.倉儲可以創(chuàng)造“時間效用”

2.倉儲是社會物質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

3.調節(jié)供應和需求,為銷售服務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儲成本概述(二)倉儲的作用1.倉儲可以創(chuàng)造“時間效用”

同種物品由于使用時間不同,物品的效用即使用價值也不同。在物品的使用最佳時間內,其使用價值的實用限度可發(fā)揮到最佳水平,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產出投入化。通過倉儲,使物品在效用最大的時間發(fā)揮作用,就能充分發(fā)揮物品的潛力,實現(xiàn)了時間上的優(yōu)化配置。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就相當于通過倉儲提高了物的使用價值。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儲成本概述(二)倉儲的作用2.倉儲是社會物質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

生產領域的不均衡、不同步;突發(fā)事件;自然災害

生產不均衡,如月初松月末緊或者時松時緊,它的后果是:松時人員設備閑置、生產能力浪費、勞動紀律松弛;緊時加班加點突擊生產,容易粗制濫造忽視質量,且工人疲勞,易出安全事故,設備長時間連續(xù)工作得不到正常保養(yǎng),引起過度磨損,易出設備故障。事故多、停產多,任務難以完成,就要求加班突出。突擊加班多,生產不正常,事故就增多,往往形成惡性循環(huán)。只有實現(xiàn)均衡生產,建立起正常的生產秩序,生產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利用,才能保證有穩(wěn)定的產品質量。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儲成本概述(二)倉儲的作用

3.調節(jié)供應和需求,為銷售服務

蓄水池、調節(jié)閥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儲成本概述(三)倉儲對企業(yè)物流成本的影響1、正面影響

(擁有適當的庫存)可以節(jié)省銷售旺季的加班費用,利于降低成本避免由于缺貨而進行緊急采購時引起的成本提高使企業(yè)能在有利時機進行銷售、購進,從而增加利潤或減少成本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儲成本概述(三)倉儲對企業(yè)物流成本的影響2、負面影響

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與其他成本的支出(建倉庫)機會損失(庫存占用資金所支付的利息)陳舊損失與跌價損失(存貨變陳舊、技術過時、銷售價格低于成本)倉儲活動占用企業(yè)過多的流動資金,會影響企業(yè)運轉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儲成本概述(四)與倉儲活動有關的物流成本1、倉儲成本2、庫存持有成本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儲成本概述(四)與倉儲活動有關的物流成本1、倉儲成本

為了實現(xiàn)倉儲的功能就需要消耗相應的成本。包含兩大部分: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建造、購買或租賃倉庫等設施設備所帶來的成本出入庫操作、流通加工、分揀、裝卸搬運等各類倉儲作業(yè)所帶來的成本+***前者是獲得倉儲設施的成本,后者是各類倉儲作業(yè)成本。兩者都與庫存水平無關,只與倉儲作業(yè)和倉儲規(guī)劃有關。一、倉儲成本概述(四)與倉儲活動有關的物流成本2、庫存持有成本庫存持有成本是指和庫存數量相關的成本,它由許多不同的部分組成,通常是物流成本中較大的一部分。庫存持有成本的發(fā)生主要由庫存控制、包裝、廢棄物處理等物流活動引起。其組成包括庫存商品所占用的資金成本,庫存服務成本(相關保險和稅收),倉儲空間成本以及庫存風險成本。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

庫存持有成本的優(yōu)化方法:經濟訂貨批量法、定量訂貨法、定期訂貨法二、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庫1.自有倉庫2.公共倉庫3.租賃倉庫倉庫等設施設備的價值損耗:有形損耗+無形損耗有形損耗:使用損耗:與使用強度有關的損耗閑置損耗:與使用強度無關的損耗影響因素:倉庫等設施設備本身的質量和可靠性使用條件,設施設備的自然條件,養(yǎng)護條件無形損耗:是指倉庫等設施設備本身的服務潛能未受影響,但由于科學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倉庫等設施設備價值的降低。(手機價格)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二、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庫

1.自有倉庫

優(yōu)點:(1)自有倉庫使得企業(yè)對倉儲活動有更大的控制權(2)當企業(yè)長期需要大量的倉儲空間時,自有倉庫的成本低于公共倉庫(“第三方倉庫”),可節(jié)約成本(3)自有倉庫可以提高企業(yè)在客戶心中的自信等級,幫助企業(yè)樹立良好的形象缺點:(1)固定容量缺乏靈活性,會造成浪費(2)自有倉庫存在位置上的局限性(3)自有倉庫需要前期進行大規(guī)模的投資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二、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庫

2.租賃倉庫

優(yōu)點:從財務角度看,租賃倉庫可以使企業(yè)避免倉庫資本投資和財務風險,租賃倉庫不要求企業(yè)對其設施設備進行投資,企業(yè)只需支付較少的租金就可得到倉儲空間。缺點:一定租賃期內,租賃的倉儲空間是一定的,不會隨企業(yè)庫存量的改變而改變。租賃倉庫的租金通常是根據企業(yè)在一定時期內租用的倉儲空間的大小來收取的。租賃倉庫的租金合約一般期限都很長,而企業(yè)租用的空間大小是基于該期限內的最大儲存需求而決定的。當企業(yè)的庫存沒有達到最大值時,租金不會因為倉儲空間沒有被充分利用、存在空余而減小,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二、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庫

3.公共倉庫(租期較短,相對靈活)

優(yōu)點:(1)與租賃倉庫相同,公共倉庫也不要求企業(yè)對其設施設備進行任何投資,只需支付較少的租金就可以使用倉儲空間及倉儲作業(yè)服務(2)公共倉庫的規(guī)模效應可以降低企業(yè)成本(3)便于企業(yè)掌握和控制成本(4)當企業(yè)對于倉儲空間的需求具有季節(jié)性變動時,公共倉庫可以滿足企業(yè)在高峰期的大量額外的存儲需求,淡季時可以不再租用(5)公共倉庫的合同是短期的,公共倉庫能夠幫助企業(yè)使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huán)境,增強企業(yè)經營的靈活性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二、倉儲成本的構成(一)倉庫

3.公共倉庫

優(yōu)點:(6)公共倉庫有利于企業(yè)擴大市場范圍(7)使用公共倉庫可以避免管理上的麻煩和苦惱缺點:(1)公共倉庫會增加企業(yè)的包裝成本(2)增加了企業(yè)控制物流活動的難度(溝通方面,從公共倉庫調貨給客戶,公共倉庫的工作人員不能很好地把控)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二、倉儲成本的構成(二)企業(yè)自有倉庫的折舊方法

1.直線法

(1)平均年限法年折舊率=(1-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2)工作量法(價值較高的大型設備、考慮各期工作強度的不均衡)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二、倉儲成本的構成(二)企業(yè)自有倉庫的折舊方法

2.加速折舊法(1)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2)年數總和法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凈殘值)*月折舊率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凈殘值)*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二、倉儲成本的構成(二)企業(yè)自有倉庫的折舊方法例1:某倉庫有一臺設備,該設備價值50000元,預計可以使用6年,預計凈殘值率為0.5%。(1)用平均年限法折舊(2)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3)用年數總和法折舊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二、倉儲成本的構成(1)用平均年限法折舊年折舊率=(1-凈殘值率)/6=(1-0.5%)/6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50000*(2)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年折舊率=2/6=33%第一年折舊額=50000*33%=第二年折舊額=(50000-50000*33%)*33%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六年折舊額=(50000-......-50000*0.5%)/2=(3)用年數總和法折舊第一年折舊額=(50000-50000*0.5%)*6/(1+2+......+6)=第二年折舊額=(50000-50000*0.5%)*5/(1+2+......+6)=

……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二、倉儲成本的構成(二)企業(yè)自有倉庫的折舊方法例2:(工作量法)某企業(yè)一臺裝卸搬運機械原值30000元,預計全部工作小時為40000小時,預計凈殘值率為原值的4%,本月統(tǒng)計表明該機器工作小時為300小時。計算本月該機械的折舊額。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三、小結(1)倉儲成本(2)自有倉庫、租賃倉庫、公共倉庫的優(yōu)缺點(3)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作業(yè)勝利機械制造公司花費500萬建造了一座倉庫,該倉庫預計使用年限為15年,預計凈殘值率為5%。

1.用平均年限法折舊

2.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

3.用年數總和法折舊

第一節(jié)、倉儲成本的構成教學目的:1.了解庫存持有成本2.掌握存貨成本的計算方法教學重點: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教學難點: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倉儲成本管理二倉儲成本的計算復習導入:與倉儲活動相關的成本: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倉儲活動相關成本倉儲成本庫存持有成本

建造、購買或租賃倉庫等設施設備所帶來的成本;出入庫操作、流通加工、分揀、裝卸搬運等各類倉儲作業(yè)所帶來的成本與庫存數量相關的成本+一、庫存持有成本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一)定義:是與存儲的庫存數量有關的成本商品銷售是指企業(yè)以現(xiàn)金或轉賬結算方式,向其他企業(yè)銷售商品,同時也是商品的所有權轉移的一種交易活動。將商品銷售出去以后,既要及時反映商品的銷售收入,也要計算已售存貨的成本,以便據以計算商品的銷售成果。正確計算存貨發(fā)出的成本,不僅影響當期的經營損益,而且也影響期末存貨價值的真實性。

計算方法主要有:個別計價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FIFO)、后進先出法(LIFO)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例1:某公司甲產品在2015年8月期初存貨為500件,單件20元,金額共計10000元;8月份的進出庫情況如表1所示。

日期購入發(fā)出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8月1日8月5日4002288008月8日3002472008月14日4508月20日3002678008月22日2002448008月25日4508月30日500二、個別計價法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定義:個別計價法是指以某批材料購入時的實際單位成本作為該批發(fā)出時的實際成本。其計算公式為:發(fā)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存貨發(fā)出數量*存貨實際進貨價格在例1中:若8月14日發(fā)出的450件中包括第一次購進的150件和第二次購進的300件,則:該批發(fā)出存貨的實際成本=150*22+300*24=3300+7200=10500元;若8月14日發(fā)出的450件中包括第一次購進的400件和第二次購進的50件,則:該批發(fā)出存貨的實際成本=400*22+50*24=8800+1200=10000元;

二、個別計價法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由上述計算可以看出:1.個別計價法可使存貨的成本流動與實際物品流動完全一致,因而能夠準確地反映發(fā)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2.該方法適用于進貨批次少、發(fā)貨能分清批次的大件物品、貴重物品。3.其優(yōu)點是能正確計算發(fā)出存貨、期末存貨的實際成本。4.其缺點是分別記錄各批次單價和數量,工作量大。進貨批次較多時不宜使用。三、加權平均法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定義:加權平均法是以期初存貨數量和本期收入存貨數量為權數,在月末一次計算存貨平均單價,據以計算當月發(fā)出存貨和月末結存存貨實際成本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加權平均單價=(期初結存金額+本期進貨金額)÷(期初結存數量+本期進貨數量)本期發(fā)出存貨成本=加權平均單價*本期發(fā)出存貨數量期末存貨成本=加權平均單價*期末結存數量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進貨成本-本期發(fā)出存貨成本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加權平均法計算如下表:

日期摘要購入發(fā)出結存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8月1日期初余額50020100008月5日購入4002288009008月8日購入30024720012008月14日發(fā)出4507508月20日購入30026780010508月22日購入20024480012508月25日發(fā)出4508008月30日發(fā)出5003008月30日本期發(fā)生額及余額120028600140022.70593178830022.70596812三、加權平均法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計算過程如下:加權平均單價=(10000+8800+7200+7800+4800)÷(500+400+300+300+200)

=38600÷1700=22.7059元本期發(fā)出存貨成本=22.7059*(450+450+500)=31788元期末存貨成本=22.7059*300=6812元

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存貨成本時,發(fā)出存貨成本較為均衡,但與市場價有一定差距。當市場價上漲時,加權平均成本會小于市場價;當市場價下跌時,加權平均成本又會大于市場價。四、移動加權平均法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定義: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平時存貨入庫時,根據當時庫存存貨總成本與總數量計算平均單位成本,作為下一次購入存貨前發(fā)出存貨時的單位成本。采用該方法時,各項存貨的明細賬要逐筆登記,在每次購入存貨時,都需要重新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原結存存貨金額+新購入存貨金額)÷(原結存存貨數量+新購入存貨數量)本批發(fā)出存貨成本=移動加權平均單價*本批發(fā)出存貨數量結存存貨成本=移動加權平均單價*期末結存存貨數量

=原結存存貨金額+本批購入存貨金額-本批發(fā)出存貨金額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如下表:

日期摘要購入發(fā)出結存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8月1日期初余額50020100008月5日購入40022880090020.889188008月8日購入300247200120021.667260008月14日發(fā)出45021.67975075021.667162508月20日購入300267800105022.905240508月22日購入200244800125023.08288508月25日發(fā)出45023.081038680023.08184648月30日發(fā)出50023.081154030023.0869248月30日本期發(fā)生額及余額12002860014003167630023.086924四、移動加權平均法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計算過程如下:(以8月5日為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10000+8800)÷(500+400)=20.889元本批發(fā)出存貨成本=20.889*0=0元結存存貨成本=20.889*900=18800元

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存貨成本時,發(fā)出存貨成本較為均衡,但同加權平均法一樣,與市場價有一定差距。一般適用于品種簡單、前后進價相差幅度大的存貨。五、先進先出法(FIFO)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定義: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購入的存貨先耗用或先銷售,期末存貨就是最近購入的存貨。先耗用或先銷售的存貨按先入庫存貨的單位成本計價,后耗用或后銷售的存貨按后入庫存貨的單位成本計價。計算如下:日期摘要購入發(fā)出結存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8月1日期初余額50020100008月5日購入40022880050040020221000088008月8日購入30024720050040030020222410000880072008月14日發(fā)出45020900050400300202224100088007200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日期摘要購入發(fā)出結存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8月20日購入300267800504003003002022242610008800720078008月22日購入200244800504003003002002022242624100088007200780048008月25日發(fā)出4502022100088003003002002426247200780048008月30日發(fā)出5002426720052001002002624260048008月30日本期發(fā)生額及余額120028600140031200100200262426004800五、先進先出法(FIFO)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

優(yōu)點:市場價上漲或下跌時,期末庫存存貨的成本接近市場價

缺點:若某次發(fā)出存貨涉及不同批次、不同單價,則需要按兩個以上不同的單價計算存貨成本,計價較為復雜

六、后進先出法(LIFO)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定義:后進先出法是假定后購入的存貨先耗用或先銷售,因此耗用或銷售的存貨按最近入庫存貨的單位成本計價,期末存貨按最早入庫的單位成本計價。計算如下:日期摘要購入發(fā)出結存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8月1日期初余額50020100008月5日購入40022880050040020221000088008月8日購入30024720050040030020222410000880072008月14日發(fā)出4502422720033005002502022100005500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日期摘要購入發(fā)出結存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8月20日購入30026780050025030020222610000550078008月22日購入20024480050025030020020222624100005500780048008月25日發(fā)出4502426480065005002505020222610000550013008月30日發(fā)出5002622201300550040003002060008月30日本期發(fā)生額及余額120028600140032600300206000六、后進先出法(LIFO)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

特點:發(fā)出存貨的成本,與最近的市場價一致,能夠反映現(xiàn)行價格。在存貨價格上漲時,企業(yè)收入減少,可以減少企業(yè)所得稅,所以該方法往往對企業(yè)是有利的。七、實例應用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應用一:本月有300件產品,單價為2萬元/件,6號出售100件,12號購入300件,單價為2.2萬元/件,15號出售200件,請問使用加權平均法的月末結存成本為多少?

加權平均單價:(300*2)+(300*2.2)/(300+300)=2.1(萬元)發(fā)出存貨的成本:(100+200)*2.1=630(萬元)期末結存成本:(300*2)+(300*2.2)-630=630(萬元)

七、實例應用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應用二:假設甲公司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核算企業(yè)存貨,作為D商品本期收入、發(fā)出和結存情況如表所示。

七、實例應用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應用二:假設甲公司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核算企業(yè)存貨,作為D商品本期收入、發(fā)出和結存情況如表所示。

七、實例應用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應用三:某商品流通企業(yè)W商品的期初結存和本期購銷情況如下:6月1日期初結存150件單價60元計9000元6月8日銷售70件6月15日購進100件單價62元計6200元6月20日銷售50件6月24日銷售90件6月28日購進200件單價68元計13600元6月30日銷售60件根據上述事例,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本期發(fā)生商品成本和期末結存商品成本。八、小結

第二節(jié)、倉儲成本的計算1、個別計價法2、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3、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作業(yè):某倉庫在6月末盤點該倉庫時,庫存量為50件,平均單價為10元/件。7月2日入庫商品80件,單價12元/件,5日出庫60件商品;10日入庫商品30件,單價15元/件,15日入庫60件,單價9元/件,20日出庫150件商品,25日入庫100件商品,單價12元/件,27日出庫50件商品,30日出庫30件商品。用先進先出、后進先出、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月末結存存貨的價值。教學目的:1.了解倉儲成本管理的原則2.掌握倉儲成本優(yōu)化的方法教學重點:ABC分類法、CVA管理法、EOQ模型教學難點:EOQ模型倉儲成本管理三倉儲成本的優(yōu)化一、倉儲成本管理的原則1.經濟性原則

每個單項費用最低;單項費用之間的協(xié)調

“成本效益原則”:為了建立某項嚴格的倉儲成本控制制度,需要發(fā)生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支出,但這種支出不應該太大,不應該超出建立這項控制所能節(jié)約的成本。

第三節(jié)、倉儲成本的優(yōu)化一、倉儲成本管理的原則2.全面性原則

全員、全過程、全方位3.利益協(xié)調性原則成本、質量;國家、公眾、消費者4.例外管理原則成本差異較大的事項

第三節(jié)、倉儲成本的優(yōu)化二、倉儲成本的優(yōu)化方法(一)區(qū)分成本重要程度,實施分類控制1、ABC分類法該方法是將手頭的庫存按年度貨幣占用量分為三類:

第三節(jié)、倉儲成本的優(yōu)化類別庫存量資金占用量控制程度A類15%70%-80%嚴格B類30%15%-25%一般C類55%5%簡單二、倉儲成本的優(yōu)化方法(一)區(qū)分成本重要程度,實施分類控制2、CVA管理法(關鍵因素分析法)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存貨按照關鍵性進行分級管理:

第三節(jié)、倉儲成本的優(yōu)化級別重要性程度控制程度最高優(yōu)先級關鍵性物資不允許缺貨較高優(yōu)先級基礎性物資允許偶爾缺貨中等優(yōu)先級較重要物資允許合理范圍的缺貨較低優(yōu)先級一般性物資允許缺貨二、倉儲成本的優(yōu)化方法(二)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庫存水平

庫存是維持生產與流通的保障,但是某些庫存在一定的時間內是不可用的,如:在途庫存、預留庫存、滯銷庫存、在制品、待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