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174-2016雙孢蘑菇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14-T 1174-2016雙孢蘑菇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14-T 1174-2016雙孢蘑菇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14-T 1174-2016雙孢蘑菇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14-T 1174-2016雙孢蘑菇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65.020.20B05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標 準DB14/T1174—2016雙孢蘑菇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20162016033020160530山西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DB14/T1174DB14/T1174—2016DB14/T1174DB14/T1174—2016目 次前言 II范圍 1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林地選擇 1播前準備 2播種 3播后管理 4病蟲害防治 5采收 5生產管理檔案 5II前 言本標準按照GB/T1.1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金貝植物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趙照林、凌亮、王華、蕭晉川、楊杰、劉欣、張紅剛、南曉潔。IIII孢雙孢蘑菇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范圍本標準適用于雙孢蘑菇的林下栽培。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7096食品安全標準食用菌及其制品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NY/T2375食用菌生產技術規(guī)范NY5099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NY5099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太陽能二次發(fā)酵3.2控溫發(fā)酵包含于二次發(fā)酵的一段操作過程,是在嚴格的溫度控制下對栽培料進行的發(fā)酵過程。4林地選擇在符合NY27980.65以上,排灌條件有保證的天然林區(qū)或人工林區(qū)。土壤應符合GB15618的要求,選擇pH值在6~8之間,土質疏松,保水透氣性好的土壤。1播前準備栽培料主料((5099的要求。栽培料輔料應符合NY/T2375的要求。拌料用水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要求。覆土材料應符合GB15618的要求,要求土質疏松,有一定持水能力,通氣性能好,不含有病原菌和害蟲,調制成弱堿性的土壤。培養(yǎng)料配方配方一:玉米芯55%、牛糞45%,另加尿素0.3%、石膏1%、過磷酸鈣1%、石灰1.5%;25%30%2%0.1%1%1%、石灰1.5%;配方三:麥秸50%、雞糞50%,另加過磷酸鈣1%、尿素0.2%、石灰1.5%.栽培料發(fā)酵發(fā)酵日期在播種前30d左右提前做準備發(fā)酵栽培料。一次發(fā)酵原料粉碎與預濕建堆前3~52~420cm左右的秸50cm3~5建堆在播種前25d左右建堆。選擇向陽、地勢高、近水源的地點建堆。建堆前一天用3%的石灰水處理2m1.5m左右的梯形堆。底層先鋪30cm厚的秸稈,上鋪預濕后3~5cm厚的糞肥,再鋪20cm秸稈,之后交替鋪設,每層高度約25cm,堆8層。從第三層起均勻加水和總重量1/3的尿素,并逐漸增大加水量,使堆邊有水滲出為宜,然后按間隔0.5m打直徑2~3cm的孔。2翻堆一次發(fā)酵需要翻堆3~4次。總體要求:翻堆時應上、下、里、外、生料和熟料相對調位,把糞草第一次翻堆:料堆積3~5d后,料內溫達65℃~70℃,維持1~2d后,在堆溫下降時進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時要補足水份,并分層加入所需磷肥。第二次翻堆:第一次翻堆2~3d65℃~75℃,維持1~2dm打直徑2~3cm的孔。第三次翻堆:第二次翻堆1~2d后,料內溫達65℃~75℃,維持1~2d后,在堆溫下降時過進行第三次翻堆,將熟石灰粉均勻分層撒在發(fā)酵料上,調整pH值。在料堆中間每隔0.5m打直徑2~3cm的孔。此次翻堆原則上不澆水,較干的地方補澆少量水。一次發(fā)酵料的發(fā)酵程度要求料色為咖啡色,生熟度適中,有韌性但不易被拉斷,料疏松,含水量為65%~68%,pH為7.5~8.5。太陽能二次發(fā)酵發(fā)酵拱棚搭建與裝料20cm2cm為宜,靠床的兩邊達搭建塑料拱棚,料與棚膜間隔15cm,拱棚兩側用棚膜封口,兩側的床底留可調節(jié)的通風窗口,用于調節(jié)氣流。預備可全部覆蓋拱棚的保溫草簾。巴氏滅菌℃時,打開通風口通風降溫,使料溫均衡保地持在58℃~62℃之間達10h,巴氏消毒完成??販匕l(fā)酵巴氏滅菌完成后,通風降溫,將料溫保持在48℃~52℃之間,維持4~6d后,二次發(fā)酵完成。二次發(fā)酵料的發(fā)酵程度要求發(fā)酵料應是呈咖啡色,有面包香味,無氨味、臭味、酸味,有大量的白色放線菌菌斑,含水量在65%左右,pH值在7.5左右。菌種準備播種日期前45~50d要預訂菌種。種的用量為每平方米500mL的麥粒菌種1.5瓶。宜到有資質、信譽好的正規(guī)菌種生產廠預定菌種,選擇優(yōu)質、高產、抗逆性強的雙孢蘑菇菌株。播種播種時期確3林下栽培雙孢蘑菇需要在林下自然溫度與雙孢蘑菇生理需求相對應,適宜發(fā)菌的氣溫在22℃~28℃,需要35~45d;適宜出菇的氣溫在12℃~18℃,據此確定播種日期。根據我省的氣候條件,一般在7月中旬播種,8月中下旬出菇,南部地區(qū)稍晚一些,北部地區(qū)要提早一些。場地選擇6015cm,開畦的方向根據場地的情況而定。菌種要求用具消毒將播種用具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播種人員用75%酒精擦洗雙手。鋪料播種kg,厚度15cm左右,輕輕壓實,然后播種。先將三分之二的菌種均勻地撒到料面上,耙動料面,使菌種落到料上層3cm左右處的料內,然后將剩余三分之一的菌種均勻撒到料面上,再輕輕壓實。覆土覆土播種后馬上覆土,將開畦挖出的土方拌上1%~2%的細石灰粉,均勻地覆蓋在料面上,覆土厚度4cm,~5cm,覆土后畦面稍高于地面。修建排水網溝7播后管理保濕搭建小拱棚,棚與畦同寬同長,拱頂高40cm左右,拱型,竹竿支撐,用塑料膜封棚,兩邊壓土固定。播種3d內,棚膜置于遮蔽狀態(tài)保濕,3d后揭開棚膜通風。之后,如遇連續(xù)的干燥天氣,則在料面上遮蓋一些野草、樹葉等保濕。大雨防護如遇大雨要遮蔽小拱棚棚膜,雨后應及時揭開棚膜通風。出菇4經35d覆土板結處理經多次噴水或雨水沖擊后,覆土易發(fā)生板結,在轉潮期將板結的土塊鋤松,也可用耙子耙松。秋延后措施當采收兩三潮之后氣溫將會變涼,此時,遮蔽小拱棚棚膜保溫,結合人工噴水,還可出兩潮菇。病蟲害防治按照NY/T2375執(zhí)行。采收當雙孢蘑菇菌蓋達到3cm,~4c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