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院電路考試計算題復習課件_第1頁
工學院電路考試計算題復習課件_第2頁
工學院電路考試計算題復習課件_第3頁
工學院電路考試計算題復習課件_第4頁
工學院電路考試計算題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下頁上頁求電壓源的電流及功率例11042A70V52+-I解畫出分電路圖返回+2A電流源作用,電橋平衡:I(1)42A1052470V1052+-I(2)兩個簡單電路下頁上頁求電壓源的電流及功率例11042A70V5+2A電流源作用,電橋平衡:70V電壓源作用:下頁上頁I(1)42A1052470V1052+-I(2)兩個簡單電路應用疊加定理使計算簡化返回+2A電流源作用,電橋平衡:70V電壓源作用:下頁上頁I例2計算電壓u3A電流源作用:下頁上頁解:u+-12V2A+-13A366V+-畫出分電路圖+u(2)i(2)+-12V2A+-1366V+-13A36+-u(1)其余電源作用:返回例2計算電壓u3A電流源作用:下頁上頁解:u+-12V2戴維寧定理任何一個線性含源一端口網絡,對外電路來說,總可以用一個電壓源和電阻的串聯(lián)組合來等效置換;此電壓源的電壓等于外電路斷開時端口處的開路電壓uoc,而電阻等于一端口的輸入電阻(或等效電阻Req)。下頁上頁abiu+-AiabReqUoc+-u+-返回戴維寧定理任何一個線性含源一端口網絡,對外電路來說,總可以用I例(1)

求開路電壓Uoc(2)

求輸入電阻Req下頁上頁1010+–20V+–Uocab+–10V515VabReqUoc+-應用戴維寧定理返回I例(1)求開路電壓Uoc(2)求輸入電阻Req下頁上下頁上頁例1

計算Rx分別為1.2、5.2時的電流IIRxab+–10V4664解斷開Rx支路,將剩余一端口網絡化為戴維寧等效電路:返回下頁上頁例1計算Rx分別為1.2、5.2時的電求等效電阻ReqReq=4//6+6//4=4.8

Rx

=1.2時,I=Uoc/(Req+Rx)=0.333ARx=5.2時,I=Uoc/(Req+Rx)=0.2A下頁上頁Uoc=U1

-

U2

=106/(4+6)-

104/(4+6)=6-4=2V求開路電壓b+–10V4664+-UocIabUoc+–RxReq+U1-+U2-b4664+-Uoc返回求等效電阻ReqReq=4//6+6//4=4.8Rx最大功率傳輸定理一個含源線性一端口電路,當所接負載不同時,一端口電路傳輸給負載的功率就不同,討論負載為何值時能從電路獲取最大功率,及最大功率的值是多少的問題是有工程意義的。下頁上頁i+–uA負載應用戴維寧定理iUoc+–ReqRL返回最大功率傳輸定理一個含源線性一端口電路,當所接負載不同時,一KCL和KVL的獨立方程數1.KCL的獨立方程數654321432114324123+

=0

n個結點的電路,獨立的KCL方程為n-1個。下頁上頁結論返回KCL和KVL的獨立方程數1.KCL的獨立方程數6543212.KVL的獨立方程數下頁上頁13212-6543214321對網孔列KVL方程:

可以證明通過對以上三個網孔方程進行加、減運算可以得到其他回路的KVL方程:注意返回2.KVL的獨立方程數下頁上頁13212-6543214KVL的獨立方程數=基本回路數=b-(n-1)n個結點、b條支路的電路,獨立的KCL和KVL方程數為:下頁上頁結論返回KVL的獨立方程數=基本回路數=b-(n-1)n個結點、b條3.5回路電流法

1.回路電流法下頁上頁

以基本回路中沿回路連續(xù)流動的假想電流為未知量列寫電路方程分析電路的方法。它適用于平面和非平面電路?;芈冯娏鞣ㄊ菍Κ毩⒒芈妨袑慘VL方程,方程數為:列寫的方程與支路電流法相比,方程數減少n-1個。注意返回3.5回路電流法1.回路電流法下頁上頁2.方程的列寫下頁上頁例用回路電流法求解電流i.RSR5R4R3R1R2US+_i解

只讓一個回路電流經過R5支路。返回i1i3i22.方程的列寫下頁上頁例用回路電流法求解電流i.RS下頁上頁方程的標準形式:對于具有l(wèi)=b-(n-1)

個回路的電路,有:

Rjk:

互電阻+:

流過互阻的兩個回路電流方向相同;-:

流過互阻的兩個回路電流方向相反;0:

無關。Rkk:

自電阻(總為正)注意返回下頁上頁方程的標準形式:對于具有l(wèi)=b-(n-1)個3.理想電流源支路的處理

引入電流源電壓,增加回路電流和電流源電流的關系方程。例U_+i1i3i2方程中應包括電流源電壓增補方程:下頁上頁ISRSR4R3R1R2US+_返回3.理想電流源支路的處理引入電流源電壓,增加回路電流和電流選取獨立回路,使理想電流源支路僅僅屬于一個回路,該回路電流即IS。例已知電流,實際減少了一方程下頁上頁ISRSR4R3R1R2US+_返回i1i3i2選取獨立回路,使理想電流源支路僅僅屬于一個回路,該回路電流即3.6結點電壓法

選結點電壓為未知量,則KVL自動滿足,無需列寫KVL

方程。各支路電流、電壓可視為結點電壓的線性組合,求出結點電壓后,便可方便地得到各支路電壓、電流。基本思想:1.結點電壓法下頁上頁

以結點電壓為未知量列寫電路方程分析電路的方法。適用于結點較少的電路。返回3.6結點電壓法選結點電壓為未知量,則KVL自動滿足,試列寫電路的結點電壓方程(G1+G2+GS)U1-G1U2-GsU3=GSUS-G1U1+(G1+G3+G4)U2-G4U3

=0-GSU1-G4U2+(G4+G5+GS)U3

=-USGS例下頁上頁UsG3G1G4G5G2+_GS312返回試列寫電路的結點電壓方程(G1+G2+GS)U1-G1U2-3.無伴電壓源支路的處理以電壓源電流為變量,增補結點電壓與電壓源間的關系。下頁上頁UsG3G1G4G5G2+_312(G1+G2)U1-G1U2

=I-G1U1+(G1+G3+G4)U2-G4U3

=0-G4U2+(G4+G5)U3

=-IU1-U3=US增補方程I看成電流源返回3.無伴電壓源支路的處理以電壓源電流為變量,增補結點電壓與選擇合適的參考點U1=US-G1U1+(G1+G3+G4)U2-

G3U3

=0-G2U1-G3U2+(G2+G3+G5)U3=0下頁上頁UsG3G1G4G5G2+_312返回選擇合適的參考點U1=US-G1U1+(G1+G3+G4)例1畫出電路的相量模型求:各支路電流。已知:解下頁上頁R2+_Li1i2i3R1CuZ1Z2R2+_R1返回例1畫出電路的相量模型求:各支路電流。已知:解下頁上頁R下頁上頁Z1Z2R2+_R1返回下頁上頁Z1Z2R2+_R1返回下頁上頁返回Z1Z2R2+_R1下頁上頁返回Z1Z2R2+_R1例4

用疊加定理計算電流解下頁上頁Z2Z1Z3+-Z2Z1Z3返回例4用疊加定理計算電流解下頁上頁Z2Z1Z3+-Z2Z下頁上頁Z2Z1Z3+-Z2Z1Z3+-返回下頁上頁Z2Z1Z3+-Z2Z1Z3+-返回有功,無功,視在功率的關系:有功功率:

P=UIcos

單位:W無功功率:

Q=UIsinj

單位:var視在功率:

S=UI

單位:VAjSPQ功率三角形下頁上頁返回有功,無功,視在功率的關系:有功功率:P=UIcos9.5復功率1.復功率負載+_定義:也可表示為:下頁上頁返回9.5復功率1.復功率負+_定義:也可表示為:下頁上求電路吸收的復功率例解1下頁上頁+_10∠0oA10Wj25W5W-j15W返回求電路吸收的復功率例解1下頁上頁+_10∠0oA1010.2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計算1.耦合電感的串聯(lián)順接串聯(lián)去耦等效電路下頁上頁iM**u2+–R1R2L1L2u1+–u+–iRLu+–返回10.2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計算1.耦合電感的串聯(lián)順接串反接串聯(lián)下頁上頁iM**u2+–R1R2L1L2u1+–u+–iRLu+–注意

返回反接串聯(lián)下頁上頁iM**u2+–R1R2L1L2u1+–在正弦激勵下:**–下頁上頁jL1jL2jM+–R1+–+–返回在正弦激勵下:**–下頁上頁jL1jL2j例1

對稱三相電源線電壓為380V,Z=4.7+j4.4,Zl=4.7+j4.4。求負載Z

的相、線電壓和電流。解畫出一相計算圖ZZla+–ANN’+–+–+–ZZACBZlZlZlZNN’acb下頁上頁返回例1對稱三相電源線電壓為380V,Z=4.7+j4.4,ZZla+–ANN’下頁上頁返回ZZla+–ANN’下頁上頁返回1.對稱三相電路功率的計算12.5三相電路的功率

Pp=UpIpcos三相總功率:

P=3Pp=3UpIpcos平均功率A’B’C’ZZZ下頁上頁返回1.對稱三相電路功率的計算12.5三相電路的功率Pp(1)

為相電壓與相電流的相位差(阻抗角),不要誤以為是線電壓與線電流的相位差。(2)

cos為每相的功率因數,在對稱三相制中有

cosA=cosB=cosC=cos

。(3)

公式計算電源發(fā)出的功率(或負載吸收的功率)。A’B’C’ZZZ注意下頁上頁返回(1)為相電壓與相電流的相位差(阻抗角),不要誤以為無功功率Q=QA+QB+QC=3Qp視在功率2)這里的,P、Q、S

都是指三相總和。1)功率因數也可定義為:

cos=P/S

注意3)不對稱時

無意義下頁上頁返回無功功率Q=QA+QB+QC=3Qp視在功率2)這里的,P求:(1)線電流和電源發(fā)出的總功率;

(2)用兩表法測三相負載的功率,畫接線圖求兩表讀數。解例1

已知Ul=380V,Z1=30+j40,電動機

P=1700W,cosj=0.8(感性)。(1)DABCZ1電動機下頁上頁返回求:(1)線電流和電源發(fā)出的總功率;解例1已知U電動機負載:總電流:下頁上頁返回電動機負載:總電流:下頁上頁返回表W1的讀數P1:(2)兩表接法如圖P1=UACIAcos1

=3807.56cos(46.2–

30)=2758.73W表W2的讀數P2:P2=UBCIBcos2=3807.56cos(30+46.2

)=

685.26W=P-P1DABCZ1電動機W1****W2下頁上頁返回表W1的讀數P1:(2)兩表接法如圖P1=UACIAcos下頁上頁求電壓源的電流及功率例11042A70V52+-I解畫出分電路圖返回+2A電流源作用,電橋平衡:I(1)42A1052470V1052+-I(2)兩個簡單電路下頁上頁求電壓源的電流及功率例11042A70V5+2A電流源作用,電橋平衡:70V電壓源作用:下頁上頁I(1)42A1052470V1052+-I(2)兩個簡單電路應用疊加定理使計算簡化返回+2A電流源作用,電橋平衡:70V電壓源作用:下頁上頁I例2計算電壓u3A電流源作用:下頁上頁解:u+-12V2A+-13A366V+-畫出分電路圖+u(2)i(2)+-12V2A+-1366V+-13A36+-u(1)其余電源作用:返回例2計算電壓u3A電流源作用:下頁上頁解:u+-12V2戴維寧定理任何一個線性含源一端口網絡,對外電路來說,總可以用一個電壓源和電阻的串聯(lián)組合來等效置換;此電壓源的電壓等于外電路斷開時端口處的開路電壓uoc,而電阻等于一端口的輸入電阻(或等效電阻Req)。下頁上頁abiu+-AiabReqUoc+-u+-返回戴維寧定理任何一個線性含源一端口網絡,對外電路來說,總可以用I例(1)

求開路電壓Uoc(2)

求輸入電阻Req下頁上頁1010+–20V+–Uocab+–10V515VabReqUoc+-應用戴維寧定理返回I例(1)求開路電壓Uoc(2)求輸入電阻Req下頁上下頁上頁例1

計算Rx分別為1.2、5.2時的電流IIRxab+–10V4664解斷開Rx支路,將剩余一端口網絡化為戴維寧等效電路:返回下頁上頁例1計算Rx分別為1.2、5.2時的電求等效電阻ReqReq=4//6+6//4=4.8

Rx

=1.2時,I=Uoc/(Req+Rx)=0.333ARx=5.2時,I=Uoc/(Req+Rx)=0.2A下頁上頁Uoc=U1

-

U2

=106/(4+6)-

104/(4+6)=6-4=2V求開路電壓b+–10V4664+-UocIabUoc+–RxReq+U1-+U2-b4664+-Uoc返回求等效電阻ReqReq=4//6+6//4=4.8Rx最大功率傳輸定理一個含源線性一端口電路,當所接負載不同時,一端口電路傳輸給負載的功率就不同,討論負載為何值時能從電路獲取最大功率,及最大功率的值是多少的問題是有工程意義的。下頁上頁i+–uA負載應用戴維寧定理iUoc+–ReqRL返回最大功率傳輸定理一個含源線性一端口電路,當所接負載不同時,一KCL和KVL的獨立方程數1.KCL的獨立方程數654321432114324123+

=0

n個結點的電路,獨立的KCL方程為n-1個。下頁上頁結論返回KCL和KVL的獨立方程數1.KCL的獨立方程數6543212.KVL的獨立方程數下頁上頁13212-6543214321對網孔列KVL方程:

可以證明通過對以上三個網孔方程進行加、減運算可以得到其他回路的KVL方程:注意返回2.KVL的獨立方程數下頁上頁13212-6543214KVL的獨立方程數=基本回路數=b-(n-1)n個結點、b條支路的電路,獨立的KCL和KVL方程數為:下頁上頁結論返回KVL的獨立方程數=基本回路數=b-(n-1)n個結點、b條3.5回路電流法

1.回路電流法下頁上頁

以基本回路中沿回路連續(xù)流動的假想電流為未知量列寫電路方程分析電路的方法。它適用于平面和非平面電路?;芈冯娏鞣ㄊ菍Κ毩⒒芈妨袑慘VL方程,方程數為:列寫的方程與支路電流法相比,方程數減少n-1個。注意返回3.5回路電流法1.回路電流法下頁上頁2.方程的列寫下頁上頁例用回路電流法求解電流i.RSR5R4R3R1R2US+_i解

只讓一個回路電流經過R5支路。返回i1i3i22.方程的列寫下頁上頁例用回路電流法求解電流i.RS下頁上頁方程的標準形式:對于具有l(wèi)=b-(n-1)

個回路的電路,有:

Rjk:

互電阻+:

流過互阻的兩個回路電流方向相同;-:

流過互阻的兩個回路電流方向相反;0:

無關。Rkk:

自電阻(總為正)注意返回下頁上頁方程的標準形式:對于具有l(wèi)=b-(n-1)個3.理想電流源支路的處理

引入電流源電壓,增加回路電流和電流源電流的關系方程。例U_+i1i3i2方程中應包括電流源電壓增補方程:下頁上頁ISRSR4R3R1R2US+_返回3.理想電流源支路的處理引入電流源電壓,增加回路電流和電流選取獨立回路,使理想電流源支路僅僅屬于一個回路,該回路電流即IS。例已知電流,實際減少了一方程下頁上頁ISRSR4R3R1R2US+_返回i1i3i2選取獨立回路,使理想電流源支路僅僅屬于一個回路,該回路電流即3.6結點電壓法

選結點電壓為未知量,則KVL自動滿足,無需列寫KVL

方程。各支路電流、電壓可視為結點電壓的線性組合,求出結點電壓后,便可方便地得到各支路電壓、電流?;舅枷耄?.結點電壓法下頁上頁

以結點電壓為未知量列寫電路方程分析電路的方法。適用于結點較少的電路。返回3.6結點電壓法選結點電壓為未知量,則KVL自動滿足,試列寫電路的結點電壓方程(G1+G2+GS)U1-G1U2-GsU3=GSUS-G1U1+(G1+G3+G4)U2-G4U3

=0-GSU1-G4U2+(G4+G5+GS)U3

=-USGS例下頁上頁UsG3G1G4G5G2+_GS312返回試列寫電路的結點電壓方程(G1+G2+GS)U1-G1U2-3.無伴電壓源支路的處理以電壓源電流為變量,增補結點電壓與電壓源間的關系。下頁上頁UsG3G1G4G5G2+_312(G1+G2)U1-G1U2

=I-G1U1+(G1+G3+G4)U2-G4U3

=0-G4U2+(G4+G5)U3

=-IU1-U3=US增補方程I看成電流源返回3.無伴電壓源支路的處理以電壓源電流為變量,增補結點電壓與選擇合適的參考點U1=US-G1U1+(G1+G3+G4)U2-

G3U3

=0-G2U1-G3U2+(G2+G3+G5)U3=0下頁上頁UsG3G1G4G5G2+_312返回選擇合適的參考點U1=US-G1U1+(G1+G3+G4)例1畫出電路的相量模型求:各支路電流。已知:解下頁上頁R2+_Li1i2i3R1CuZ1Z2R2+_R1返回例1畫出電路的相量模型求:各支路電流。已知:解下頁上頁R下頁上頁Z1Z2R2+_R1返回下頁上頁Z1Z2R2+_R1返回下頁上頁返回Z1Z2R2+_R1下頁上頁返回Z1Z2R2+_R1例4

用疊加定理計算電流解下頁上頁Z2Z1Z3+-Z2Z1Z3返回例4用疊加定理計算電流解下頁上頁Z2Z1Z3+-Z2Z下頁上頁Z2Z1Z3+-Z2Z1Z3+-返回下頁上頁Z2Z1Z3+-Z2Z1Z3+-返回有功,無功,視在功率的關系:有功功率:

P=UIcos

單位:W無功功率:

Q=UIsinj

單位:var視在功率:

S=UI

單位:VAjSPQ功率三角形下頁上頁返回有功,無功,視在功率的關系:有功功率:P=UIcos9.5復功率1.復功率負載+_定義:也可表示為:下頁上頁返回9.5復功率1.復功率負+_定義:也可表示為:下頁上求電路吸收的復功率例解1下頁上頁+_10∠0oA10Wj25W5W-j15W返回求電路吸收的復功率例解1下頁上頁+_10∠0oA1010.2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計算1.耦合電感的串聯(lián)順接串聯(lián)去耦等效電路下頁上頁iM**u2+–R1R2L1L2u1+–u+–iRLu+–返回10.2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計算1.耦合電感的串聯(lián)順接串反接串聯(lián)下頁上頁iM**u2+–R1R2L1L2u1+–u+–iRLu+–注意

返回反接串聯(lián)下頁上頁iM**u2+–R1R2L1L2u1+–在正弦激勵下:**–下頁上頁jL1jL2jM+–R1+–+–返回在正弦激勵下:**–下頁上頁jL1jL2j例1

對稱三相電源線電壓為380V,Z=4.7+j4.4,Zl=4.7+j4.4。求負載Z

的相、線電壓和電流。解畫出一相計算圖ZZla+–AN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