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與意象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7b12ba152f37669edd18414e26b00/de57b12ba152f37669edd18414e26b001.gif)
![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與意象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7b12ba152f37669edd18414e26b00/de57b12ba152f37669edd18414e26b002.gif)
![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與意象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7b12ba152f37669edd18414e26b00/de57b12ba152f37669edd18414e26b003.gif)
![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與意象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7b12ba152f37669edd18414e26b00/de57b12ba152f37669edd18414e26b004.gif)
![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與意象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57b12ba152f37669edd18414e26b00/de57b12ba152f37669edd18414e26b00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5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與意象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與意象
詩韻猶畫韻,無韻之畫自古不得品位,同樣的,無韻之詩則更是為世人所不屑。此中之“韻”就是詩與畫的靈魂,無之則詩畫無以留存。而“韻”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即是詩詞的意境。意境的始基在先秦道家的“體道”的境界?!暗馈?,不知其名,也不可名,甚至也不能用語言給予確切的表達和解釋,但它又是一種確確實實的存在。它先天地生,是宇宙萬物的起源。它恍恍惚惚,渺渺茫茫,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正是道家這種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的思維特點,啟發(fā)了后世的文學家、藝術家,去追求一種深遠杳冥的、飄渺恍惚的、不可以用語言窮盡而又能表現(xiàn)一種高遠意旨的藝術境界。詩人、藝術家借助比喻、象征、暗示等種種藝術手法,在作品中留下許多的空白和斷裂,通過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啟發(fā)讀者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體味、想象、填補這些空白,去獲取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審美享受。這正是文學作品中意境的魅力??梢娮钤绲囊饩郴旧鲜且环N人生哲學。到了魏晉六朝時期,劉勰把哲學的命題轉為文學理論命題,“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一、關于意境
究竟何為意境?意境一詞,最先由唐代名僧皎然在《詩式》中提出,與他同時代的王昌齡、劉禹錫又有所闡發(fā)王昌齡在《詩格》的著作中提出“三境”說。他認為:詩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在經(jīng)過歷代詩人、理論家的探討和發(fā)揮,終于形成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特有的概念,并主導著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自提出“意境”這個概念,已經(jīng)有了無數(shù)種界定。在不少關于意境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是哲學意蘊說。中國先秦的“道”論,有深刻的學術影響。“道”家的“道”與后來佛教、禪宗結合影響尤其大。文學領域提出“原道”主張,也根深蒂固。這樣后人就又引“道”論來解釋“意境”,力圖說明意境中所謂“象外”、“意外”,其實就是一種行而上的意味。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以禪論詩,就提出詩之意境“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倍~朗教授更是明確提出:“‘意境’的‘意’不是一般的‘意’,而是
‘道’的體現(xiàn)?!薄跋笸庵笏N含的人生感、歷史感、宇宙感的意蘊,就是意境的特殊規(guī)定性?!?/p>
二是虛實相生說。這派的主要觀點是,意境生于藝術形象,特定的形象是產(chǎn)生意境的母體,但它又不局限于特定形象,當人們由特定的藝術形象想到生活,由靜態(tài)想到動態(tài),由形體想到豐富的神韻,由景及情而生理,……就會形成意境。藝術家創(chuàng)造的形象是“實”,引起我們想象的是“虛”,由形象產(chǎn)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虛實的結合。蒲震元教授《蕭蕭數(shù)葉滿堂風雨——試論虛實相生與意境的構成》一文中說:“意境的形成是基于諸種藝術因素虛實相生的辯證法則之上。所謂意境,應該是指特定的藝術形象(實)和它所表現(xiàn)的藝術情趣、藝術氣氛以及可能觸發(fā)的豐富聯(lián)想形象(虛)的總和?!碧搶嵪嗌诶L畫中明顯是一個空間意識問題,在詩的意境里,是在有限中達到無限,而詩的意境是由個別的意象形成的,但是又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能形成意境。只有那些能形成完整空間的意象才形成意境。
三是生氣遠出說?!皻狻眮碜韵惹卣軐W范疇,古人把“氣”看成宇宙萬物的起源,后來漸漸演化,后人看到意境必須是生氣灌注的,“氣”也就被引入文學理論中用來解釋“意境”,在劉勰、鐘嶸皆有以“氣”品詩的理論。而司空圖也在《詩品.精神》中說:“生氣遠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
伊誰與裁?”郭紹愚先生在《詩品集解》中說:“生氣,活氣也,活潑潑地、生氣充沛,則精神迸露紙上,……”意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生氣遠出”或“氣韻生動”,只有這樣才能感染人,意境的一個重要條件是生命力的活躍。
四是情景交融說。認為物境是“物”與“境”的結合,情境是“情”與“境”的結合,意境是“意”與“境”的結
合,“意”就是主觀的情思,“境”就是客觀的景物,“意境”就是主客觀的結合,“意”與“境”這兩者是一種平列的結構,“意境的美學特征在于意與境二者的渾然融徹,具體地說,它表現(xiàn)為主觀和客觀的契合無間、藝術形象的情景交融”。這種理論從宋代提出,到明清時期逐步成熟,尤其是在詩詞理論中更是觸目可見。如明代的謝榛說:“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成詩。”江進之在《雷濤小書》中說:“白香山詩,不求工,只是好做。然香山自有香山之工,前不照古人樣,后不照來者議。意到筆隨,景到意隨,世間一切都著并包囊括入我詩內。詩之境界,到白公不知開拓多少?!边@里認為境界主要是“意”與景的相隨相伴。清初畫家布顏圖在回答“筆墨情景何者為先”的問題時說:“情景者境界也。”直到晚清的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明確提出“意境”概念,并認為“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豁人耳目,述
事則如其口出”,那就是“意境”。把意境理解為“情景交融”已經(jīng)成為一種占主導地位的學術觀點。繼王國維之后,朱光潛先生也提倡情景交融說,認為“情景相生而且契合無間,情恰能稱景,景恰也能傳情,這就是詩的境界”。
那么,我們究竟應怎樣來把握意境的豐富的美學內涵呢?綜合以上幾種觀點,根據(jù)古人的論述和今人的研究,加以吸收融合,童慶炳教授認為“意境是人的生命力活躍所開辟的、寓含人生哲學意味的、情景交融的、具有張力的詩意空間?!边@種詩意空間是在有讀者參與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是抒情型文學作品的審美理想,這個界定也許是比較全面而確切的。
二、關于意象
在古典詩詞中,意象和意境的關系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意
象是詩詞的基本元素,或者說是零件,通過意象的組接、并置、疊加和深化,就構成了詩詞的意境。因此,在詩詞意境的營造中,意象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要討論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就必須了解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意象。
在中西文學中都有“意象”這個概念。“意象”的基本涵義到底如何?理論家也不乏智仁之見?;蛴袑ⅰ耙庀蟆被煊糜凇氨硐蟆?,或有將“意象”等同于“形
象”。本文認為,“意象”即是意中之象,是客觀的生活場景和的主觀思想感情相交融,通過審美的創(chuàng)造而以文字表達出來的藝術景象或境界,其中之“意”是主觀之情感、志意;其中之“象”是客觀之圖象、形象。它是主客觀的統(tǒng)一,正如葉燮言:“遇于目,感于心,傳之于手而為象”。種種自然物象通過感官在詩人頭腦中留下豐富的表象記憶,某些表象在經(jīng)過詩人藝術直覺的改造、重組、提升,成為感悟人類精神層面的“有意味的形式”時,就升華為審美的意象。
意象是由感覺、知覺、表象、想象、興趣、情感、理解、意志等因素互動而成,它們熔鑄成一個整體,在知情意等的結合中以情感意味為其核心和特色的。從情感角度來看,意象
是主體的一種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帶有難以名狀的模糊性,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理體驗。從認識角度來說,意象是悟性的產(chǎn)物。它是心造的自然,意設的穹域,靈塑的生命。
明代胡應麟在《詩藪》中說:“古詩之妙,專求意象”,把“意象”作為評判詩歌藝術價值的標準。意象應是獨具魅力的審美創(chuàng)造物,然而,中國古典詩歌中卻存在著較為普遍的意象因襲現(xiàn)象,
本文所說的“意象因襲”,是指某些審美意象被代代襲用,頻繁在詩歌中出現(xiàn)的一種現(xiàn)象。那些古典詩詞中被頻繁襲用的意象已演變?yōu)楣惨庀螅@些公共意象經(jīng)過無數(shù)詩人文者的情感疊加,逐漸積淀了一個較為固定的情感內涵。
例如,在古典詩詞中,明月的意象總是與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聯(lián)系在一起的。隨手拈來,便可找到很多這一類的詩句,例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保ǘ鸥Γ骸对乱箲浬岬堋罚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保◤埦琵g:《望月懷遠》)“思君月正圓,望望月仍缺,多恐再圓時,不是今宵月?!保S景仁:《子夜歌》)“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
兒女,未解憶長安?!保ǘ鸥Γ骸对乱埂罚懊髟吗ㄕ瘴掖?,星漢西流夜未央。牽??椗b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經(jīng)過歷代詩人、詞人的吟詠和渲染,明月早已成了一個代表思鄉(xiāng)、思親的象征性意象而深入人心,作家在作品中描繪這一具有傳統(tǒng)文化基因的抒情意象,便很容易引起讀者的超越時空的歷史聯(lián)想,并把讀者帶進作家所營造的藝術氛圍中。
在古典詩詞中,春寒大多用于象征蒼涼、凄婉、矛盾的心態(tài)。例如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边@首詞寫于秦觀被貶郴州的時候,因而自然景象都染上了詞人的主觀色彩,也就是王國維所稱的“有我之境”。春寒料峭,日暮斜陽,獨自一人關閉在孤寂的館舍中,聽著杜鵑一聲聲凄厲地啼叫著,這情景叫人怎生忍受???詞中的孤館、春寒、杜鵑、斜陽,反映了詞人天涯羈旅的悲涼和宦海浮沉的失意。
在唐詩宋詞中,常見的公共意象還有:古道、長亭、楊柳(柳絲、垂楊)、殘月(淡月、碎月、明月、江月)、鴻雁(斷鴻、孤鴻、歸雁)、流水、舟船、雙燕、斜陽、落紅、飛絮等。這些公共
意象出現(xiàn)頻率均較高,尤其是在宋詞中。
雖然公共意象可以靠相互夾帶、時空疊合的方式時時翻出新意,其審美創(chuàng)造性畢竟大打折扣。元曲作家曾采用直陳的寫法顛覆傳統(tǒng)審美意象體系,然而意象不足也就意味著詩意不足。對此應該怎樣認識?這顯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三、意象的幾種組合方式
前文已經(jīng)提到,由于意象尤其是公共意象蘊涵了一個特定的人群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共同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詩人們將若干審美意象組構在一起,往往能夠有效地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充滿人類生命感悟的整體性藝術境界。而意象本身的創(chuàng)造畢竟也是艱難的,于是詩人就利用前人既成的意象來組構作品,這在
宋詞中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意象組合,就是用一個接一個的意象,按照一定的美學原則把它們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密集而又精致的意象群,使它們產(chǎn)生對比、襯托、聯(lián)想、暗示等作用。而組合前人既成的意象來表達自己的獨特的內心情感有很多種方式。
一是并列式意象組合。同一空間或同一邏輯起點兩個以上意象的平行組合,意象之間沒有因果關系、遞進關系,若干個別意象只是作為一幅完整畫面的局部景點。有的是一句中意象并列,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風?!薄八濉?、“山郭”、“酒旗”、“風”四個意象并列,組合成一幅江南水鄉(xiāng)圖。有的是在對句中意象并列,如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西北邊塞風光。詩人精心選擇了最能反映邊塞風光特征的四個意象,加上兩個描寫性詞語“直”、“圓”并列組合在一起,便獲得了鮮明的視覺效果,被王國維稱為“千古奇觀”。還有的是在全詩中意象并列,如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風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痹娙司倪x擇了“月落”、“烏啼”、“霜”、“江楓”“漁火”等最能體現(xiàn)秋天和夜晚景色的典型意象,然后把它們并列組合起來,有效地傳達出自己四周的環(huán)境,以及它在詩人心頭引起的反應,構成一種適于表現(xiàn)旅情客愁的氛圍。這種氛圍被營造出來后,另一個意象“夜半鐘聲”點出了一個“愁”。正是前面幾個意象烘托出一種氛圍而使這個關鍵的意象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創(chuàng)造出一幅意蘊深遠的江南客愁圖。這不是某一個孤立的意象所能承載得起的,這也是詩人成功并列運用多個意象的典型。
二是對比式意象組合。通過兩組高度提煉的典型意象組合,或互為對立,或互相映襯,產(chǎn)生鮮明的視覺效果,從而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有的是兩種場面對比。把語義上、情感上相互對立或矛盾的意象結合在一起,構成強烈的藝術對立統(tǒng)一的效果。高適《燕歌行》:“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蓖ㄟ^對立意象的組合,不僅突出了廣大士兵保衛(wèi)邊疆、奮不顧身的英勇氣概,諷刺邊地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更重要的是,描繪了軍中苦樂不均、將帥生活腐化。發(fā)人深省。有的是兩種情景對比。李白《贈孟浩然》:“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薄凹t顏”與“白首”分別表示孟浩然的青壯年和晚年兩個時期;“軒冕”指達官貴人的車馬冠服,表示仕途;“松云”指山林松風白云,表示隱居。“棄”和“臥”字便把孟浩然棄富貴如敝履的高風亮節(jié)和
寄情山水的林泉高致,十分傳神地勾勒出來了。還有的是兩種色彩對比。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詩中以“黃葉樹”比喻人之衰老,并與“白頭人”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烘托出衰老的凄涼。
三是通感式意象組合。通感,指把聽覺、味覺、視覺、觸覺、
視覺溝通起來。通感意象組合,即五種不同感覺意象互為溝通轉化。在古代詩人中最擅長通感意象組合者當是李賀?!短焐现{》:“銀浦流云學水聲?!币曈X意象“銀河”、“流云”轉化為聽覺意象“水聲”?!恶R詩》其四:“此馬非此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边@里敲“瘦骨”的觸覺轉化為帶銅聲的聽覺,不僅寫出了馬骨的堅勁,更寫出了駿馬的風神。林逋《山圓小梅》:“暗香浮動月黃昏?!薄跋恪笔切嵊X意象,“暗”是視覺意象,詩中兩者溝通,突出梅花香的清淡幽遠。韓愈《聽穎師彈琴》也是通感式意象組合的成功范例,聽覺意象琴聲轉化為視覺意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農產(chǎn)品網(wǎng)絡營銷作業(yè)指導書
- 2025年懷化考從業(yè)資格證貨運試題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算題
- 2025年武威貨運上崗證模擬考試試題
- 2025年楚雄駕??荚囏涍\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
- 電力調試合同(2篇)
- 電動車補充協(xié)議書范文(2篇)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課時作業(yè)4毛澤東詞兩首含解析粵教版必修2
- 六年級班主任第二學期工作總結
- 小學班主任工作計劃二年級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類對口招生考試數(shù)學試卷真題
- ISO45001管理體系培訓課件
- 動畫課件教學教學課件
- 會所股東合作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 綿陽市高中2022級(2025屆)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一診)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逐題解析)
-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英語期中復習單項選擇100題(含答案)
- 2024年胡麻油市場前景分析:全球胡麻油市場規(guī)模達到了25.55億美元
- 小學英語800詞分類(默寫用)
- 《 西門塔爾牛臉數(shù)據(jù)集的研究》范文
- 八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11《簡愛》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真實世界研究指南 2018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