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道路施工要求_第1頁
瀝青道路施工要求_第2頁
瀝青道路施工要求_第3頁
瀝青道路施工要求_第4頁
瀝青道路施工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掌握不同基層的施工要求1K411032本條介紹了石灰穩(wěn)定土、水泥穩(wěn)定土、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砂礫等半剛性基層的施工技術要點,同時也介紹了級配碎石、級配礫石等柔性基層的施工技術要點。一、石灰穩(wěn)定土基層與水泥穩(wěn)定土基層石灰、水泥、土、拌合用水等原材料應進行檢驗,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嚴格按照標準規(guī)定進行材料配合比設計。'C。雨期施工應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5宜在春末和氣溫較高季節(jié)施工。施工最低氣溫為雨。降雨時應停止施工,已攤鋪的應盡快碾壓密實。穩(wěn)定土拌合前,應先篩除骨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顆粒。宜用強制式拌合機進行拌合。配合比應準確,拌合應均勻。應根據(jù)原材料含水量變化、骨料的顆粒組成變化,及時調整拌合用水量。拌成的穩(wěn)定土應及時運送到鋪筑現(xiàn)場。運輸中應采取防止水分蒸發(fā)和防揚塵措施。在城鎮(zhèn)人口密集區(qū),應使用廠拌石灰土,不得使用路拌石灰土。壓實系數(shù)應經試驗確定。攤鋪好的穩(wěn)定土應當天碾壓成活,碾壓時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設超高的平曲線段,應由內側向范圍內。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應由兩側向中心碾壓;土2%均應設直槎。縱向接縫宜設在路中線處,橫向接縫應盡量減少。穩(wěn)定土成槎)外側碾壓??v、橫接縫(養(yǎng)護,保持濕潤,直至上部結構施工為止。穩(wěn)定土養(yǎng)護期應封閉交通。或覆蓋)活后應立即灑水()也可稱二灰混合料)基層((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砂礫(碎石二、石灰工業(yè)廢渣(—C以上,并應在第一次重冰凍5混合料應在春末和夏季組織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氣溫應在到來之前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完成。施工時由拌合廠集中拌制,宜采用強制式拌合機拌制,)5C—3-和水均勻拌合。碎石)配料應準確,拌合應均勻。拌合時應先將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勻,再加入砂礫(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運到施工現(xiàn)場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運送混合料應碾壓時采用100mm.200mm,,且不宜小于加覆蓋,防止遺撒、揚塵?;旌狭厦繉幼畲髩簩嵑穸葹橄容p型、后重型壓路機碾壓。禁止用薄層貼補的方法進行找平?;旌狭系酿B(yǎng)生采用濕養(yǎng),始終保持14d.表面潮濕,也可采用瀝青乳液和瀝青下封層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期為7基層礫石)(三、級配碎石、級配砂礫宜采用機械攤鋪且符合級配要求的廠拌級配碎石,級配砂礫應攤鋪均勻一致,發(fā)生粗、細骨料現(xiàn)象時,應及時翻拌均勻。每層應按虛鋪厚度一次鋪齊,顆粒分布應均勻,厚砂窩“”)梅花離析(“”、,5mm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補。碾壓前和碾壓中應先適量灑水??刂颇雺核俣龋雺喝嗃E不大于表面平整、堅實,未鋪裝上層前不得開放交通。熟悉土工合成材料的應用1K411033土工合成材料可設置于巖土或其他工程結構內部、表面或各結構層之間,具有加筋、防護、過濾、排水、隔離等功能。土工合成材料可分為土工織物、土工膜、特種土工合成材料和復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類型。路堤加筋)(一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以提高路堤的穩(wěn)定,性。當加筋路堤的原地基的承載力不足時,應先行技術處理,以確保路堤的整體穩(wěn)定。加筋路堤填方的壓實度必須達到現(xiàn)行路基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壓實標準。土工格柵、土工織物、土工網等土工合成材料均可用于路堤加筋,其中用作路堤單純加筋目的時,宜選擇強度高、變形小、糙度大的土工格柵。土工合成材料應具有足夠的抗拉強度,且應具有較高的撕破強度、頂破強度和握持強度等性能。加筋路堤的施工原則是應能充分發(fā)揮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效果。合成材料連接應牢固,在受力150mm.方向處的連接強度不得低于該材料設計抗拉強度,其疊合長度不應小于鋪設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層表面應平整,表面嚴禁有碎、塊石等堅硬凸出物。土工合成材料攤鋪以內填筑填料,以避免其過長時間受陽光直接暴曬。填料不應直接卸在土工合成材料上48h后宜在,以防局部承載力不足。卸土后立即攤鋪,lm面,必須卸在已攤鋪完畢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宜大于后,才允許采600mm以免出現(xiàn)局部下陷。第一層填料宜采用輕型壓路機壓實,當填筑層厚度超過用重型壓路機。邊坡防護與路堤的填筑應用同時進行。臺背路基填土加筋)(二采用土合成材料對臺背路基填土加筋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路基與構造物之間的不均勻沉降。加筋應(kN/m)時抗拉強度5.010.0m.加筋材料宜選用土工網或土工格柵,其200c臺背適宜的高度為臺背填料應有良好的水穩(wěn)定性與壓實性能,,拉伸模量(kN/m)>100.和大于5(橫向)達到大于6(縱向)以碎石土、礫石土為宜。土工合成材料與填料之間應有足夠的摩阻力。土工合成材料與構造物應相互連接,并在相互平行的水平面上分層鋪設,加筋材料間距應經計縱向鋪設長度宜上長下短,可采用1.0m.的深度內,鋪網間距宜不大于算。在路基頂面以下5.0m的坡度自下而上逐層增大,最下一層的鋪網長度應不小于計算的最小縱向鋪設長:1緩于或等于1度。臺背加筋的施工程序:清地表一地基壓實一錨固土工合成材料、攤鋪、張緊并定位,分層攤鋪、壓實填料至下一層土工合成材料的鋪設標高,進行下一層土工合成材料錨固、攤鋪、張緊與定位。,并用牢固方式連接,連接強度不低于合成材200mm相鄰兩幅加筋材料應相互搭接,寬度宜不小于。料強度的60%路面裂縫防治)(三土工合成材料可減少或延緩由舊路面對瀝青加鋪層的反射裂縫,或半剛性基層對瀝青面層的反射裂縫。用于裂縫防治的玻纖網和土工織物應分別滿足抗拉強度、最大負荷延伸率、網孔尺寸、單.倍。土1.0位面積質量等技術要求。玻纖網網孔尺寸宜為其上鋪筑的瀝青面層材料最大粒徑的0.5以上的高溫。1700C工織物應能耐用土工合成材料和瀝青混凝土面層對舊瀝青路面裂縫進行防治,首先要對舊路進行外觀評定和彎沉值測定,進而確定舊路處理和新料加鋪方案。施工要點是:舊路面清潔與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張拉,搭接和固定,灑布黏層油,按設計或規(guī)范規(guī)定鋪筑新瀝青面層。舊路面清潔和整平,土工合成材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處理要點是: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評定;料張拉、搭接和固定,灑布黏層油,鋪瀝青面層。路基防護四)(沖刷防護。;路基防護主要包括:坡面防護土質邊坡防護可采用拉伸網草皮、固定草種布或網格固定撒草種。巖石邊坡防護可采用土工網或土工格柵。沿河路基可采用土工織物軟體沉排、土工模袋等進行防沖刷保護:沖刷防護1.沖刷防護是保證路基堅固與穩(wěn)定的重要措施。土工織物軟體沉排系指在土工織物上放置塊石或預制混凝土塊體為壓重的護坡結構,適用于水下工程及預計可能發(fā)生沖刷的路基坡面。排體材料宜采用聚丙烯編織型土工織物。

坡面防護2.土0.3.1:;2.0之間巖石邊坡防護的邊坡坡度宜緩于::土質邊坡防護的邊坡坡度宜在11.01質邊坡防護應做好草皮的種植、施工和養(yǎng)護工作。施工步驟是:整平坡面,鋪設草皮或土工網,草皮養(yǎng)護。易碎巖面和小量的巖崩可采用土工網或土工格柵加固。以裸露式或埋藏式兩種方式進行防護。巖石邊坡防護施工步驟是:清除坡面松散巖石,鋪設固定土工網或土工格柵,噴護水泥砂漿,巖面排水設置孔。過濾與排水)(五土工合成材料可單獨或與其他材料配合,作為過濾體和排水體用于暗溝、滲溝、坡面防護,支擋結構壁墻后排水,軟基路堤地基表面排水墊層,處治翻漿冒泥和季節(jié)性凍土的導流溝等道路工程結構中。施工質量管理)六(施工質量管理包括新型材料的驗收、鋪筑試驗段、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和檢查驗收。由于土工合成材料大多用于隱蔽工程,應加強旁站監(jiān)理和施工日志記錄。工程質量檢驗基本要求:TOC\o"1-5"\h\z土工合成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或相關標準規(guī)定,外觀無破損、無老化、無污染。(1)在平整的下承層上按設計要求鋪設、固定土工合成材料,并應按設計要求張拉、無皺折、緊(2)貼下承層,錨固端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接縫連接強度應符合要求,上、下層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縫應交替錯開。(3)瀝青混凝土面層工程施工1K411040掌握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要求1K411041本條重點介紹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其主要包括瀝青混合料的運輸、攤鋪、瀝青路面或高等級道路)的壓實和成型、接縫,開放交通等內容。瀝青路面施工時氣溫不得低于100C(。其他等級道路)50C(51.51.上2.3.1004.免撞輛以施工中應做到攤鋪機前有運料車等候。對高等級道路,開始攤鋪前等候的運料車宜在為防止瀝青混合料粘結運料車車廂板,裝料前應噴灑一薄層隔離劑或防黏結劑。運輸中瀝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蓋保溫、防雨和防污染。運料車輪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臟物,施工時發(fā)現(xiàn)瀝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溫度要求或結團成塊、已遭雨淋現(xiàn)象不得使用。外空檔等候,被攤鋪機輕頂緩緩推動前進并逐步卸料,避300mm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擊攤鋪機。每次卸料必須倒凈,如有余料應及時清除,防止硬結。二、混合料的攤鋪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履帶式或輪胎式瀝青攤鋪機。攤鋪機的受料斗應涂刷薄層隔離劑或防1.2.1粘結劑。2.1三車道以7.5m(臺攤鋪機的鋪筑寬度不宜超過6m(雙車道)鋪筑高等級道路瀝青混合料時,一呈梯隊方式同步攤鋪,兩幅之間應有3020m10臺或多臺攤鋪機前后錯開2,通常采用上)以上200mm左右寬度的搭接,并應避開車道輪跡帶,上下層搭接位置宜錯開60mm鋪筑時應選擇適宜的熨平板振搗1000C.預熱熨平板使其不低于攤鋪機開工前應提前3.0.51h或夯實裝置的振動頻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初始壓實度。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xù)不問斷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以提高平整度,4.的范圍內。26m/min減少瀝青混合料的離析。攤鋪速度宜控制在TOC\o"1-5"\h\z攤鋪機應采用自動找平方式。下面層宜采用鋼絲繩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層宜采用平衡5.梁或雪橇式并輔以厚度控制方式攤鋪。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最低攤鋪溫度根據(jù)鋪筑層厚度、氣溫、風速及下臥層表面溫度,并按現(xiàn)行6.,鋪筑層厚度為200C15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例如,鋪筑普通瀝青混合料,下臥層的表面溫度為1300C.、、13500三種情況下,最低攤鋪溫度分別是1400C<50mm、(50-80)mm、>80mm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shù)應根據(jù)試鋪試壓確定。應隨時檢查鋪筑層厚度、路拱及橫坡,并輔以7.使用的瀝青混合料總量與面積校驗平均厚度。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轉動速度與攤鋪速度應保持均衡。為減少攤鋪中瀝青混合料的離析,布8.高度的混合料。攤鋪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復修整。2/3料器兩側應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人工攤鋪瀝青混合料應做到:9.邊攤鋪邊整平,嚴防攤鋪時應扣鍬布料,不得揚鍬遠甩;半幅施工時,路中一側宜預先設置擋板低溫施工時,卸下的瀝青混合料應覆蓋篷布保溫。;骨料離析;攤鋪不得中途停頓,并盡快碾壓三、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壓實及成型,各層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100mm壓實層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瀝青路面施工應配備足夠數(shù)量、狀態(tài)完好的壓路TOC\o"1-5"\h\z機,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根據(jù)攤鋪2.時機。)(包括成型完成的瀝青混合料溫度情況嚴格控制初壓、復壓、終壓1)1K411041-碾壓速度做到慢而均勻,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壓路機碾壓速度(km/h)(表3.壓路機的碾壓溫度應根據(jù)瀝青和瀝青混合料種類、壓路機、氣溫、層厚等因素經試壓確定。4.2.-規(guī)范規(guī)定的碾壓溫度見表1K411041遍。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25.初壓應緊跟攤鋪機后進行,宜采用鋼輪壓路機靜壓1攤鋪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則由低處向高處碾壓。密級配瀝青混合料復80m.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開始,不得隨意停頓。碾壓路段總長度不超過6.相鄰碾壓帶應重疊25t.壓宜優(yōu)先采用重型輪胎壓路機進行碾壓,以增加密水,性,其總質量不宜小于,振動頻30mm)厚度宜大于(輪寬。對粗骨料為主的混合料,宜優(yōu)先采用振動壓路機復壓1/21/3.層厚較大時宜采用高頻大振幅,厚度較薄時宜采用低振幅,0.8mm.0.33550Hz,振幅宜為率宜為200mm.以防止骨料破碎。相鄰碾壓帶宜重疊100輪寬,并不應小1/2當采用三輪鋼筒式壓路機時,總質量不小于12t,相鄰碾壓帶宜重疊后輪的200mm.于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應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7.遍,全無明顯輪跡為止。2宜少于為防止瀝青混合料粘輪,對壓路機鋼輪可涂刷隔離劑或防粘結劑,嚴禁刷柴油。亦可向碾輪8.噴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劑的霧狀水。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路段上轉向、掉頭、加水或停留。在當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9.各種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及雜物。四、接縫或熱接縫)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必須緊密、平順。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50mm(1.直尺檢以上。應采用3m冷接縫)以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lm300400mm(查,確保平整度達到要求。寬暫不碾壓,作為后續(xù)部200mm2.采用梯隊作業(yè)攤鋪時應選用熱接縫,將已鋪部分留下100分的基準面,然后跨縫壓實。如半幅施工采用冷接縫時,宜加設擋板或將先鋪的瀝青混合料刨出毛,軟化下層后鏟走,再進行跨縫壓密100mm槎,涂刷粘層油后再鋪新料,新料重疊在已鋪層上50擠緊。機先進行橫向碾壓,再縱向充分壓實,連接平順。五、開放交通時,方可開放交通。熱拌瀝青混凝土路面鋪完待自然冷卻至溫度低于50~C掌握改性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要求1K411042施工技術人員應掌握改性瀝青混合料的一般知識。本條主要介紹了改性瀝青混合料面層的施工藝,主要包括生產和運輸、攤鋪、碾壓、接縫、開放交通等內容。一、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生產和運輸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生產除遵照普通瀝青混合料生產要求外,尚應注意以下幾點:TOC\o"1-5"\h\z當200C.10一1.改性瀝青及改性瀝青混合料生產溫度通常宜較普通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提高采用表列以外的聚合物或天然瀝青改性瀝青時,生產溫度由試驗確定。改性瀝青混合料宜采用間歇式拌合設備生產,且具有添加纖維等外摻料的裝置。2.瀝青混合料拌合時間根據(jù)具體情況經試拌確定,以瀝青均勻包裹集料為度。間歇式拌合機每3.混合料的拌合時間應適SMA510S)。改性瀝青和其中干拌時間不少于盤的生產周期不宜少于45s(當延長。'c,且具10間歇式拌合機宜備有保溫性能好的成品儲料倉,貯存過程中混合料溫降不得大于4.混合混合料只限當天使用;OGFC有瀝青滴漏功能。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貯存時間不宜超過24h;SMA料宜隨拌隨用。生產添加纖維的瀝青混合料,纖維必須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合均勻。拌合機應配備同步5.添加投料裝置,松散的絮狀纖維可在噴人瀝青的同時或稍后采用風送裝置噴人拌合鍋,拌合時間宜的干拌后,再投入石粉。10s以上。顆粒纖維可在粗集料投入的同時自動加入,經5-延長5s使用改性瀝青時應隨時檢查瀝青泵、管道、計量器是否受堵,堵塞時應及時清洗。6.混合料運輸應按照普通瀝青混合料運輸要求執(zhí)行,還應做到:運料車卸料必7.改性瀝青或SMA須倒凈,如有粘在車廂板上的剩料,必須及時清除,防止硬結。在運輸、等候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有瀝青結合料滴漏時,應采取措施糾正。二、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攤鋪)(一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在執(zhí)行普通瀝青混合料攤鋪要求外,還應做到:攤鋪在噴灑有粘層油的時,宜使用履帶式攤鋪機。攤鋪機的受料斗應涂刷薄層隔離劑或SMA路面上鋪筑改性瀝青混合料或160~C.防粘結劑。攤鋪溫度不低于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xù)不問斷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以提高平整度,當發(fā)現(xiàn)混合料3m/min.1混合料的攤鋪速度宜放慢至減少混合料的離析。改性瀝青混合料及SMA出現(xiàn)明顯的離析、波浪、裂縫、拖痕時,應分析原因,予以及時排除。攤鋪系數(shù)應通過試驗段取得,左右。攤鋪機應采用自動找平方式,中、下面層宜采1.05一般情況下改性瀝青SMA的壓實系數(shù)在路面時宜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SMA用鋼絲繩或鋁合金導軌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鋪筑改性瀝青或壓實與成型)(二改性瀝青混合料除執(zhí)行普通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成型要求外,還應做到: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900C.150~C,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應不低于攤鋪后應緊跟碾壓,保持較短的初壓區(qū)段,使混合料碾壓溫度不致降得過低。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在超高路段則由低向高碾壓,在坡道上應將驅動輪從低處向高處碾壓。.緊跟、慢壓、“路面宜采用振動壓路機或鋼筒式壓路機碾壓。振動壓路機應遵循改性瀝青SMA的原則。不得采用輪胎壓路機碾壓,以防瀝青混合料被搓擦擠壓上浮,造成構造深度降”高頻、低幅低或泛油。碾壓產生的壓實度變化,以防止過度碾壓。SMA應密切注意接縫三)(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冷卻后很堅硬,冷接縫處理很困難,因此應盡量避免出現(xiàn)冷接縫。攤鋪時應保證充分的運料車,滿足攤鋪的需要,使縱向接縫成為熱接縫。在攤鋪特別寬的路面時,可在邊路面施工完成后,在其冷卻之前垂直切割端SMA部設置擋板。在處理橫接縫時,應在當天改性瀝青,并沖凈、干燥,第二天,涂刷粘層油,直尺進行檢查)3m部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先用再鋪新料。其他接縫做法執(zhí)行普通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要求。開放交通及其他)(四需要提早開放交通時,可灑水冷卻降低混合料溫度。1.改性瀝青路面的雨期施工應做到:密切關注氣象預報與變化,保持現(xiàn)場、瀝青拌合廠及氣象2.臺站之間氣象信息的溝通,控制施工攤鋪段長度,各項工序緊密銜接。運料車和工地應備有防雨設施,并做好基層及路肩排水的準備。改性瀝青面層施工應嚴格控制開放交通的時機。做好成品保護,保持整潔,不得造成污染,嚴禁3.在改性瀝青面層上堆放施工產生的土或雜物,嚴禁在已完成的改性瀝青面層上制作水泥砂漿等可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