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測量方案_第1頁
工程施工測量方案_第2頁
工程施工測量方案_第3頁
工程施工測量方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施工測量方案1.1施工測量平面控制網的測設考慮該工程的實際情況,擬對該工程釆用外控法,根據廠內導線點,一次性建立統(tǒng)一的平面施工控制網。1.1.1布網原則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控制點要選在拘束度不大、安全、易保護的位置,通視條件良好,分布均勻。1.1.2施工控制點的測設1?控制點的引測根據廠內的控制點在場地引測3個控制點,要求埋深1.5米,用混凝土澆注并以鋼柱做標記,并測定高程作為工程定位放線依據,精度限差要求如下表:等級導線長度平均邊長測角誤差方位角閉合導線相對閉合差二等1.0(km)200(m)土10(")±20Vn(”)1/10002.控制網布設依據場地內導線控制點,沿距建筑物開挖線約1.5米遠位置測設各軸線方向控制基準點,并埋設外控基準點,要求埋深0.5m,并澆注混凝土穩(wěn)固。3.軸線控制網的精度等級及測量方法根據《工程測量規(guī)范》要求控制網的枝術指標必須符合下表規(guī)定。軸線間控制網的指針等級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中誤差二級±121/150004.建筑坐標系的建立為便于施工中測量資料計算,根據圖紙建立直角坐標系。施工中的資料計算、放樣工作均應以此坐標系為依據。1.2施工平面測量放線1.2.1根據測繪院和甲方提供的坐標點,以先整體后局部的方針,采用坐標法定出建筑物的主點、主軸線,經校核無誤后定出現場的平面控制網。根據主軸線的平面控制網,在堅固、通視、能長期保存的圍墻或護坡上設置多條控制線,用墨線、紅油漆標識。施工中根據各軸實際設置附加軸線,以便于施工。1.2.2墊層施工完成后,用經緯儀直接架設在各定位軸上,直接向墊層上投測軸線,放線前先校核軸線,校核無誤后再逐步放出基槽邊線、電梯井位線、各柱線、梁體控制線等平面控制線。在施工過程中依據軸線控制網中的控制軸線,在基礎施工完畢后,由基坑外控制樁向坑內投測,投測后,進行角度交匯和鋼尺量距閉合并校驗軸線間尺寸。1.2.3±0.00以上部位軸線控制:從首層頂板上開始按留洞,根據施工需要留出若干個200X200的方洞,用激光鉛垂儀和接收靶向上傳遞各層軸線(留設此施工洞位置必須正確,測量人員在每層澆混凝土前應對各洞定位進行校核)。將檢定合格的經緯儀架設在接收靶上,后視較長邊,依次投測出主軸線,然后在該投測面檢查,校核后的主軸線跨距及夾角須符合施工精度規(guī)范要求方可測定其它各軸線,以此測放出該投測面的所有軸線。每一區(qū)域所有軸線,細部線測放完畢后,需進行自檢,自檢由其它測量人員進行。投測面內軸線允許偏差:軸線間距(in)允許偏差(mm)L<30米±5mm30<60米土10mm60<L<90米土15mm1.3高程控制網布設1.3.1高程控制網起始依據高程控制網依據業(yè)主提供場區(qū)內高程控制基點與圖紙所定的±0.00的絕對標高相比較換算后在現場周圍測設8個土0.00標高控制點。3.2高程控制網的精度等級及測量方法根據《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范》標高控制網擬采用四等水準測量方法測定。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四等水準測量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公里高差平均偶然誤差往返較差附合差四等 土5mm ±20PL注:L為附合路線或閉合環(huán)線長度測量儀器選用DJ2型水準儀,往返觀測。水準觀測的技術要求符合表規(guī)定。水準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視線長度視線高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積差四等<80mNO.3mW4mW10m1.4結構施工中的標高控制1對水準點的檢測及要求對場內設的水準點,每間隔一定的時間須聯測一次,以作相互檢校。儀器釆用DJ2精密水準儀,精度按二等水準技術指標執(zhí)行。標高豎向傳遞釆用50米鋼尺,加尺長、溫度、拉力三項改正,每層均需交圈閉合檢查,誤差不得超過3mm。2結構施工中標高控制方法及要求基礎施工時,把相對標高在基坑四角作上標志,施工時直接引測到施工層。其誤差控制在±2mm以內則認為合格,在施測標高時,應后視其中的兩個作校核。在首層平面易于向上傳遞標高的位置布設基本傳遞高程點+500mm,用水準儀往返測,測設合格后,用紅色油漆標記紅三角,并在旁邊注建筑標高,以紅三角上頂線為標高基準,同一層平面內每個施工段紅三角不得少于6個,間距分布均勻并要滿足結構施工的需要,且紅三角需設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誤差控制在±2mm以內則認為合格,在施測各層標高時,應后視其中的兩個紅三角上頂線以作校核。±0.000以上各層的標高傳遞均利用首層+500mm紅三角上頂線為標高基準,用檢定合格的鋼尺向上引測,并在投測層標記紅三角,檢核合格后,方可在該層施測。1.5裝飾工程施工測量裝飾工程施工測量所測設的水平線、鉛垂線與豎直投測應符合如下要求:水平線(室內、室外)每3M兩端高差應小于±1mm,同一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為±2mm;室內鉛垂線可用線墜或經緯儀投測,其精度應高于l/3000o1.6沉降觀測(由甲方自定的專業(yè)隊伍完成)1.6.1沉降觀測水準點的埋設為了準確反映該工程的實際沉降量及測量工作的整體性,必須在工程影響范圍外埋設沉降觀測水準點。沉降觀測水準點應埋設在地質條件良好的地方,盡可能埋設在建筑物附近便于引測的地方,基準點宜很多于3個。通視條件較好。1.6.2沉降觀測點的埋設沉降觀測點設在圖紙標注的軸線交點的柱子或混凝土墻上,觀測點在施工期間必須釆取保護措施。1.6.3觀測方案及技術要求1.沉降觀測《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規(guī)定的二等水準測量要求作業(yè)。觀測儀器釆用DJ2精密水準儀,配合塔尺作業(yè)。釆用相同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使用同一儀器和設備,并要固定觀測人員,在基本相同的環(huán)境和條件工作。1.觀測要求及測站觀測限差水準觀測的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視線高度按下表要求進行等級視線K前后視距前后視距累積視線高度二等<0.5m<0.5m<3.0m>0.3m水準測量的測站觀測限差不超過下表的各項規(guī)定。等級基輔分劃讀基輔分劃所測上下絲讀數平均值與中數差(mm)高差之差(mm)絲讀數的差(mm)二等0.50.73.0觀測數據處理釆用電算、記錄器釆用PC——1500或E500電子手簿、記錄載體為隨機紙帶。觀測成果提供沉降成果表、時間、沉降曲線圖。完成一層觀測一次,結構封頂后,第一年每三個月觀測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穩(wěn)定為止。每次觀測認真作好原始記錄,所有測量作業(yè)均按照測量規(guī)范精度要求測量。沈降觀測成果及時提供給建設、監(jiān)理單位,在觀測過程中,如發(fā)現異常情況,立即反映,及時與設單位取得聯系。1.7質量保證措施1.7.1總則所有質量活動均按照公司《工程測量專業(yè)質量手冊》以及實施細則文本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測量作業(yè)的各項技術按工程測量規(guī)范進行。測量人員需持證上崗。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必須檢驗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由業(yè)主提供的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測合格,并辦理了交接手續(xù)后,才能作為測量依據。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1.7.2質量管理職責測量工作質量由專業(yè)責任工程師負責,由其貫徹執(zhí)行《工程測量專業(yè)質量手冊》和細則文件。測量作業(yè)人員做到100%自檢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