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吉林通化市二道江區(qū)引進急需緊缺域外人才20人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_第1頁
2022年05月吉林通化市二道江區(qū)引進急需緊缺域外人才20人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_第2頁
2022年05月吉林通化市二道江區(qū)引進急需緊缺域外人才20人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_第3頁
2022年05月吉林通化市二道江區(qū)引進急需緊缺域外人才20人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_第4頁
2022年05月吉林通化市二道江區(qū)引進急需緊缺域外人才20人名師點撥卷V答案詳解版(3套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區(qū)的她2022年05月吉林通化市二道江區(qū)引進急需緊缺域外人才20人名師點撥卷答案詳解版(3套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卷I一.綜合模擬押題-全考點(共125題)1.滄桑:白發(fā)

A.博學:眼鏡

B.稚嫩:乳牙

C.魯莽:健壯

D.清純:酒窩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分析題干詞項間關系,白發(fā)是滄桑的一種象征,二者之間是象征關系。白發(fā)象征著滄桑。

A項,眼鏡不是博學的象征,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B項,乳牙象征著稚嫩,與題干關系一致。

C項,魯莽不是健壯的象征,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D項,酒窩不是青春的象征,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故本題選B。2.1796年,英國醫(yī)生愛德華·詹納偶然發(fā)現,大多數得過牛痘的擠奶工不會再得天花。為了證明這個發(fā)現,他大膽地在一個男孩身上做了實驗,幸運的是,實驗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支疫苗就這么產生了。但是令人_______的是,最初人們非常______他的發(fā)明,因為他們相信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始料未及懷疑

B.啼笑皆非抗拒

C.匪夷所思敵視

D.痛心疾首憎恨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此題可從第二空入手,根據后文“因為他們相信接種牛痘后會長出牛角”可知,橫線處應表示人們害怕長出牛角而不敢使用疫苗的意思,

B項“抗拒”指抵抗并拒絕,符合文段意思,保留;

A項“懷疑”指心中存疑,也指猜測,文段并未體現出人們懷疑他的發(fā)明,而是不敢用,排除;

C項“敵視”指當做敵人看待,仇視,文段并未體現出仇視的意思,且與“發(fā)明”搭配不當,排除;

D項“憎恨”指厭惡痛恨,文段表達的意思是人們不使用疫苗,但并未提到憎恨、厭惡,排除。

第一空代入文段驗證,“啼笑皆非”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fā)笑的行為,可以跟后文“因為他們相信接種牛痘后會長出牛角”形成對應,體現出最初人們的想法讓人哭笑不得的心情。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疫苗發(fā)明以前,人們迷信國王的觸摸可以治結核》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根據文意第一空很難排除四個成語中的任何一個,因此先從第二空著手。根據“因為他們相信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可知,人們是不認同并不敢使用他的發(fā)明的。B項“抗拒”指的是抵抗并拒絕,符合文段語境。A項“懷疑“指心中存疑,也指猜測,含有不確定性,不含有“不認同”之意;C項“敵視”指仇視,當做敵人看待;D項“憎恨”指厭惡、痛恨、憎惡,語義程度過重。答案鎖定B選項。

第二步,驗證第一空。“啼笑皆非”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fā)笑的行為,后文“他們相信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講的其實就是一種非常可笑的想法,符合文段表達。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本題從第二空入手解答較為容易。此處所填詞語是表達人們對接種牛痘有排斥的心理,排除語義程度過重的C、D。第三步,再看第一空,由句意可知,人們相信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這種想法是十分可笑的,辨析備選詞語含義,排除與句意不符的A。

先看第二空,由后文“他們相信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可知,人們對愛德華·詹納的發(fā)明是排斥的,擔心會長出牛角而不敢接種牛痘,所填詞語應表達排斥之意。“敵視”指當成仇敵看待、仇視,“憎恨”指憎惡痛恨,二者填入句中語義程度過重,排除C、D。

再看第一空,“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是一個十分可笑的說法?!笆剂衔醇啊敝缸畛跛鶝]有料想到的,強調意料之外?!疤湫苑恰敝缚扌Σ坏茫稳菁攘钊穗y受又令人發(fā)笑。相較之下,“啼笑皆非”填入更符合語境,排除A。

故本題選B。3.古人歸納總結出許多觀天象識天氣的諺語,下列與天氣變化無關的諺語是:

A.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B.天上魚鱗云,地下雨淋淋

C.東風是個精,不下也要陰

D.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日晴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關鍵詞法解答。D項不是具體描寫“雨”和“晴”的天氣現象,而是借“雨”和“晴”來代表不同的人生境遇,表達逆境只是暫時的,順境總會到來。

A項正確。“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是以朝霞和晚霞作為天氣的一種預示,朝霞意味著會下雨,晚霞預示著晴天。

B項正確。魚鱗云在氣象學上叫“透光高積云”,是強冷空氣到來時出現的一種天象。高空冷空氣相互交匯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魚鱗云,預示著這兩天的天氣不穩(wěn)定。

C項正確。“東風是個精,不下也要陰”意思是如果刮起東風,就會下雨或陰天。

D項錯誤?!鞍偃者B陰雨,總有一日晴”意思是指逆境是暫時的,總會有峰回路轉的那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諺語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D項中,“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日晴”的意思是說,逆境只是暫時的,總會峰回路轉的那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與天氣變化無關。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A項是氣候諺語,我國溫帶區(qū)域和它的北面(即約在30°N以北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氣旋帶來的,氣旋的行動,總是自西向東的,在它的前部,盛行著東北風、東風或東南風;氣旋將到的時候,風向必定偏東,所以東風可以被看作氣旋將來的預兆;而氣旋是一種風暴,是溫帶區(qū)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們看到吹東風,可知是雨天的先兆。

B項是氣候諺語,“魚鱗云”是秋冬季強冷空氣來時出現的一種天氣現象。一般而言,冷空氣來之前,云層較高,數量也不多。冷空氣下來后,云層逐漸壓低、加厚,人們會看見成片濃重的云,接著就會下雨了。

C項是氣候諺語,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陽光通過厚厚的大氣層,被大量的空氣分子散射的結果。當空中的塵埃、水汽等雜質愈多時,其色彩愈顯著。如果有云層,云塊也會染上橙紅艷麗的顏色。日出前后出現鮮紅的朝霞,說明大氣中的水汽已經很多,而且云層已經從西方開始侵入本地區(qū),預示天氣將要轉雨。出現大紅色金黃色的晚霞,表示在我們西邊的上游地區(qū)天氣已經轉晴或云層已經裂開,陽光才能透過來造成晚霞,預示籠罩在本地上空的雨云即將東移,天氣就要轉晴。

D項不是氣候諺語,“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日晴”說的是逆境只是暫時的,總會有峰回路轉的那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4.下列詩句體現勤儉要求的是:

A.達則兼濟天下

B.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

C.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第二步,“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這句話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鑒》,意思是:取時有量,用時節(jié)約,則常常能滿足人類所需,體現了勤儉的要求。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第九)。原句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沒有體現勤儉的要求,此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C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一句教育名言,表達了一種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沒有體現勤儉的要求,此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D項:“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出自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意思是: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沒有體現勤儉的要求,此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5.巾幗對于(

)相當于(

)對于監(jiān)獄

A.須眉囚犯

B.英雄犯罪

C.女子鐵窗

D.頭飾懲罰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需要結合代入排除法進行解題,將選項中的詞項依次代入題干括號中,構成兩組詞項,并分析這兩組詞項的關系,前后關系一致的即正確答案。代入A項,巾幗為女子的代稱,須眉為男子的代稱;囚犯被關押在監(jiān)獄里,前后關系不一致。

代入B項,巾幗英雄指女子中的英雄,犯罪可能要進監(jiān)獄,前后關系不一致。

代入C項,巾幗為女子的代稱,鐵窗為監(jiān)獄的代稱,前后關系一致。

代入D項,巾幗原是一種頭飾,監(jiān)獄是懲罰犯人的場所,前后關系不一致。

故本題選C。6.某顧客花100元從咨詢公司買了一份投資攻略,對這一現象認識正確的是()

A.100元執(zhí)行的是價值尺度職能

B.花錢買投資攻略不屬于商品流通

C.花錢買投資攻略符合等價交換原則

D.投資攻略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體參考答案: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經濟常識,需結合題干和選項具體分析。

A項錯誤,貨幣作為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具有五大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價值尺度是指用貨幣作為尺度衡量和表現其它商品的價值;流通手段是指商品交換通過貨幣這個中介來實現,故100元執(zhí)行的是流通手段職能。

B項錯誤,商品流通是指商品或服務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的轉移過程,而投資攻略是能夠滿足人們需要,可以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即商品,所以花錢買投資攻略屬于商品流通。

C項正確,商品經濟具有自主性和平等性,商品生產者具有的自身經濟利益的獨立性,決定了交換的雙方處于平等的地位,必須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交換,滿足各自不同的需求。

D項正確,投資攻略作為能夠滿足人們需要,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即為商品,任何商品都具有自然屬性(使用價值)和社會屬性(價值)。

故正確答案為CD。7.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不予補償。(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行政法。

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行政許可所依據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修改或者廢止,或者準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補償?!?/p>

故表述錯誤。8.癡呆是一種以認知功能缺損為核心癥狀的獲得性智能損害綜合征,其智能損害的程度足以干擾社會或職業(yè)功能,是慢性進展性的疾病,損害的范圍涉及記憶、行為、人格、判斷、注意力、視空間技能、語言、邏輯推理等多種高級神經功能。據統(tǒng)計,癡呆已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癥和腦猝的第四大殺手,嚴重威脅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年齡,是老年性癡呆的重要危險因素,一般認為,60歲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歲,癡呆的患病率將增加1倍。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老年癡呆將成為我國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根據這段文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老年性癡呆有時會突然發(fā)病

B.癡呆發(fā)病率與受教育程度有關

C.癡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

D.我國老年癡呆患者的人數將不斷上漲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文段對癡呆定義為“慢性進展性的疾病”,與A項中“突然發(fā)病”相悖,排除A項;文段未提及癡呆發(fā)病率是否與受教育程度相關,排除B項;C項“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為無中生有,排除;文段尾句提到我國老年人口“不斷增加”,癡呆的患病率又隨著年齡的上升而增加,故D項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文段“(癡呆)是慢性進展性的疾病”,與原文內容相悖。B項“癡呆發(fā)病率與受教育程度有關”和C項“癡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均未在文段中提及,故說法錯誤。D項,結合文段中的“60歲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歲,癡呆的患病率將增加1倍”和“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老年癡呆將成為我國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可知D項說法正確。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與推斷。抓住選項中的觀點,根據文段中對應內容,對這些觀點進行判斷。A項,“有時會突然發(fā)病”與原文“慢性進展性的疾病”不符。

B項,癡呆發(fā)病率與受教育程度的關系在文段沒有提及。

C項,癡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問題文段也沒有提及。

D項,由“一般認為,60歲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歲,癡呆的患病率將增加1倍。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老年癡呆將成為我國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可知,表述正確。

故本題選D。9.根據本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大櫨欖樹的種子是渡渡鳥主要的食物來源

B.大櫨欖樹也可以采用嫩枝扦插進行繁殖

C.渡渡鳥的肉味道鮮美,曾被當地人作為食物

D.渡渡鳥和大櫨欖樹都是毛里求斯的特有物種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解答思路是找到與選項相關的原文,然后對比判斷。文章第三段雖提到“渡渡鳥喜歡吃這種樹木的種子”,但由此并不能推出“大櫨欖樹的種子是渡渡鳥主要的食物來源”,排除A。B、C兩項無法從文章中找到對應內容,排除。由文章第一段“和渡渡鳥一樣,大櫨欖樹也是島上特有的珍貴樹種”可知,D項表述正確。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第三段“原來渡渡鳥喜歡吃這種樹木的種子”,但是不能得出大櫨欖樹的種子是渡渡鳥主要的食物來源,屬于曲解文意,不符合原文。B項“大櫨欖樹也可以采用嫩枝扦插來進行繁殖”和C項“渡渡鳥的肉味道鮮美”,兩者在文中均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不符合原文。D項對應第一段“渡渡鳥是僅產于毛里求斯的巨鳥”“大櫨欖樹也是島上特有的珍貴樹種”,符合原文。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A項,文段僅提到渡渡鳥喜歡吃大櫨欖樹的種子,并未論述該種子為渡渡鳥的主要食物,排除;B項,文段提到了大櫨欖樹的種子外邊有一層硬殼,需要經過渡渡鳥的消化道,經過軟化和磨損以后才能發(fā)芽,那么可見嫩枝扦插的方式不太可取,排除;C項,渡渡鳥肉質鮮美,被當做食物,屬于無中生有的表述,排除;D項,根據文段第一段“渡渡鳥是僅產于毛里求斯的一種巨鳥”“和渡渡鳥一樣,大櫨欖樹也是島上特有的珍貴樹種”可知,D項表述正確,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10.小冰期是自末次冰盛期以來地球氣溫最低的一段時期,一般指1430-1850年間,高潮部分發(fā)生在1600年左右,其間北半球氣溫相比于基準溫度(現在的溫度)下降了0.6℃。小冰期的成因有多種假說。近年來,有學者認為其成因為歐洲對美洲的殖民導致美洲本土農業(yè)社會崩潰,大量農田被廢棄為森林,從而固定了太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最終導致氣候變冷。

假設下列陳述為真,那么,最有可能駁斥上述假說的是:

A.能夠造成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的森林面積,經推算遠大于美洲原住民在工業(yè)化之前能夠開墾的森林面積

B.北美洲的大部分原住民是在18世紀中葉英法七年戰(zhàn)爭的時候才受到嚴重影響的

C.南美洲在16世紀中后期爆發(fā)了幾次嚴重疫情,原住民損失慘重

D.氣溫變化與二氧化碳濃度之間并不是簡單的線性對應關系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質疑”,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小冰期的成因是歐洲對美洲的殖民導致美洲本土農學社會崩潰,大量農田被廢棄為森林,從而固定了太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最終導致氣候變冷。

論據:小冰期是自末次冰盛期以來地球氣溫最低的一段時期,一般指1430-1850年間,高潮部分發(fā)生在1600年左右,其間北半球氣溫相比于基準溫度(現在的溫度)下降了0.6℃。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削弱論點。指出工業(yè)化(十九世紀)之前能夠開墾的森林面積,不足以造成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當選;

B項,無關選項。討論的是北美洲原住民在戰(zhàn)爭時期才受到嚴重影響,而題干討論的是森林與氣溫的關系,排除;

C項,無關選項。討論的是原住民疫情導致損失慘重,而題干討論的是森林與氣溫的關系,排除;

D項,不明確項。指出氣溫與二氧化碳濃度之間不是簡單的線性對應關系,但也不能確定二者之間沒有關系,因為二者可以是其他的增量函數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小冰期的成因為歐洲對美洲的殖民導致美洲本土農業(yè)社會崩潰,大量農田被廢棄為森林,從而固定了太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最終導致氣候變冷。

論據:無。

本題只有論點,沒有論據,削弱優(yōu)先考慮削弱論點,即指出歐洲對美洲的殖民不會導致氣候變冷。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指出美洲原住民在工業(yè)化之前能夠開墾的森林面積遠低于能夠造成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的森林面積,說明即使殖民讓原住民廢棄所有開墾的農田,且這些農田也都變成了森林也不足以造成二氧化碳的濃度下降,也就不會導致氣候變冷,削弱論點,當選;

B項:指出北美洲的大部分原住民在18世紀受到了戰(zhàn)爭的嚴重影響,而題干討論的是殖民、森林、二氧化碳以及氣候變冷間的關系,話題不一致,無法削弱,排除;

C項:指出南美洲的原住民在16世紀中后期因疫情損失慘重,而題干討論的是殖民、森林、二氧化碳以及氣候變冷間的關系,話題不一致,無法削弱,排除;

D項:指出氣溫變化與二氧化碳濃度之間并不是簡單的線性對應關系,但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其他關系無法判斷,可能是其他形式的影響關系,不明確項,無法削弱,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11.一位局長接受了上門求辦事人的好處費,答應辦事但事未辦成;當事人要求退還好處費,這位局長拒不退回,并以告發(fā)當事人搞行賄相威脅。如何對這位局長的行為定罪?(

A.受賄罪與敲詐勒索罪

B.敲詐勒索罪

C.受賄罪

D.詐騙罪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刑法。

根據《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鼻迷p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

C項正確、AB項錯誤,這位局長作為國家工作人員,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構成受賄罪。但是辦事人已經將好處費送給該局長,不能針對一個收受財物的行為在同一財物上既成立受賄罪又成立敲詐勒索罪,該局長只單獨構成受賄罪。

D項錯誤,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這位局長的行為不符合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因此不構成詐騙罪。

故正確答案為C。12.

知識付費買到的是三流知識,

有人能將這些知識真正掌握、理解。豈不也是美事一件?這也是學術通俗化的一種努力和有效實踐,畢竟,有些知識不能只是象牙塔內的自我欣賞,而需要走向大眾。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如果那么

B.不但還

C.即便都要

D.不僅而且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后文豈不是一件美事,可知文段假定了知識付費買到了三流知識這一情況,故A“如果”,C“即便”都可表假設,與文段文意相符,保留。B“不但”表遞進,D“不僅”“而且”表遞進,不符合語境,排除。

第二空,A“那么”與“如果”構成假設關系,邏輯通順,符合語境。C“都要”與“即便”無法構成假設關系,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13.李某在農戶肖某家院內被突然竄出的惡犬咬傷,李某要求肖某承擔賠償責任,肖某的抗辯事由不成立的是:

A.李某無法證明肖某存在過錯

B.肖某并非該犬的飼養(yǎng)人或管理人

C.該犬發(fā)狂咬人是因為第三人王某挑逗導致

D.李某系未經肖某同意擅自翻墻進入院內,有重大過失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事責任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此為無過錯責任,即行為人只要給他人造成損失,不問主觀上是否有過錯而都應承擔責任。題干中即使李某無法證明肖某存在過錯,肖某依然要承擔無過錯責任,此抗辯事由不成立。

因此,選擇A選項。

14.O2O營銷模式又稱離線商務模式,是指線上營銷、線上購買帶動線下經營和線下消費。O2O營銷模式通過打折、提供信息、服務預訂等方式,把線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給互聯網用戶,消費者在線上購買商品與服務后,需去線下享受服務。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事件屬于O2O營銷模式的是(

)。

A.某時裝品牌開通網絡商城,會員顧客在網絡商城購物可以享受70%的折扣

B.寫字樓一層的快餐店在寫字樓門口發(fā)放折扣券,吸引該樓的白領到此就餐

C.電影院通過團購網打折銷售電影票

D.雜志社通過寄送推銷郵件征訂雜志,訂購全年可以免除郵寄雜志的快遞費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中的關鍵詞。

方式:線上營銷、線上購買帶動線下經營和線下消費;線上購買、線下享受服務。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網購不需要線下享受服務,不符合定義。

B項,在樓門口發(fā)放折扣券不屬于線上營銷,不符合定義。

C項,線上購買,線下看電影,享受服務,符合定義。

D項,免除快遞費的原因是訂購了全年的雜志,并非是因為在線上訂購才免除的,線下訂購全年也能免除快遞費,不符合定義。

第三步:再次標注答案

故正確答案為C。

15.江西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是:

A.廬山

B.井岡山

C.龍虎山

D.三清山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了解相關地理常識。建議考生在備考階段,重點積累“第一個”“首次”“最大”“最高”等具有明顯標識性知識點。2008年7月8日,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三清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清山成為中國第七個、江西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

故本題選D。16.所有商品都有商標。

已知上述斷定為假,下列不能確定真假的是:

Ⅰ并非有的商品有商標

Ⅱ有些商品沒有商標

Ⅲ所有商品都沒有商標,這不可能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Ⅰ、Ⅱ、Ⅲ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題干

所有商品都有商標,此判斷為假,那么其矛盾命題,“有的商品沒有商標”為真。

第二步:逐一分析條件。

Ⅰ并非有的商品有商標,也就是說所有的商品都沒有商標,根據有的商品沒有商標,不能確定是否所有的商品都沒有商標,不能確定真假;

Ⅱ有些商品沒有商標,與題干所有商品都有商標是一組矛盾,題干為假,能夠確定其一定為真;

Ⅲ所有商品都沒有商標,這不可能,說明有的商品有商標,根據有的商品沒有商標,不能確定有的商品是否有商標,不能確定真假。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17.文明城市的創(chuàng)建,要求市民應具備(

)的交通意識。

A.自覺保持交通暢通,不人為造成交通阻塞

B.斑馬線禮讓機動車、車輛,行人不亂穿馬路

C.車輛、行人服從交通指揮

D.在交通站點遵守秩序,排隊候車參考答案:A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時事政治。

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市民應具備這些交通意識:車輛、行人各行其道;機動車讓行斑馬線,車輛、行人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自覺保持交通暢通、不人為造成交通阻塞;車輛、行人服從交警指揮;在交通站點遵守秩序,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禁止酒后駕車。

B項錯誤,機動車讓行斑馬線,而不是斑馬線禮讓機動車。

故正確答案為ACD。18.作為深受各年齡層喜愛的一種智力游戲,數獨在全世界范圍內擁有眾多愛好者。它根據規(guī)則在空格里填滿數字,一般不需要太多的數學知識,只需要在9×9的81個格子中,每個格子里填入1~9數字中的一個即可。此時,必須使得每一個橫行、縱列以及被區(qū)分好的3×3大小的“宮”里,都完整包含有1~9這9個數字,且每個數字僅能出現一次。在81個格子里,會預先填上大約20~30個數字(初始數字),以這些數字為線索,遵循上面的規(guī)則,用數字把空格全部填滿即可。數獨問題有且僅有一種答案。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的是:

A.數獨的填數樂趣

B.數獨的九宮方陣

C.數獨的基本規(guī)則

D.數獨的解題思路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文段開篇引出數獨的話題,強調其比較受歡迎,后文通過介紹格子數量和橫行縱列填法,對于數獨的填寫方法和規(guī)則做出具體說明,尾句通過“僅有一種答案”,再次強調了數獨的規(guī)則特點,故文段整體都在圍繞數獨填寫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展開說明,對應C項。

A項,“填數樂趣”文段中并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B項,“九宮方陣”僅對應文段“此時”之后的內容,表述片面,排除;

D項,“解題思路”即為解開數獨的方法,文段并沒有提到解開數獨的具體方法步驟,無中生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科學世界《數獨背后的數學魅力》19.2010年某種貨物的進價為15元/公斤,2011年該貨物的進口量增加了一半,進口金額增加了20%,問2011年該貨物的進口價格是多少元/公斤?

A.10

B.12

C.18

D.24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用賦值法解題。

第二步,由進口量增加一半,賦值2010年進口量為2公斤,則2011年進口量為2×(1+50%)=3(公斤)。2010年進口金額為15×2=30(元),由進口金額增加20%,得2011年進口金額為30×(1+20%)=36(元)。故2011年進口價格為36÷3=12(元/公斤)。

因此,選擇B選項。

解法二:

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基礎公式類,用比例法解題。

第二步,2010年與2011年進口金額之比是1∶1.2=5∶6,進口量之比是1∶1.5=2∶3,故進口價格之比為()∶()=5∶4。

第三步,因此2011年進價為15×()=12(元/公斤)。

因此,選擇B選項。

20.新陳代謝指各種物質在生物體內所經歷的一切化學反應和能量變化。(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物醫(yī)學知識。

第二步,新陳代謝指各種物質在生物體內所經歷的一切化學變化與能量變化,也可泛指生物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與外界環(huán)境所進行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因此,本題正確。

新陳代謝包括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兩個方面:

同化作用:機體從周圍環(huán)境中不斷攝取營養(yǎng)物質,并把這些營養(yǎng)物質轉化為自身的物質。

異化作用:將自身的成分及攝入的一部分營養(yǎng)物質進行分解氧化,放出能量供自身生命活動的需要,并把物質分解氧化后產生的代謝產物不斷地排出體外。

21.《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期間屆滿的最后一日是節(jié)假日,以(

)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A.節(jié)假日前一天

B.節(jié)假日當提

C.節(jié)假日后的第一天

D.節(jié)假日后的第二天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事訴訟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有關期間種類和計算的規(guī)定: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后一日是節(jié)假日的,以節(jié)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因此,選擇C選項。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有關期間耽誤和順延的規(guī)定: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22.下列關于國債和股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國債可以轉讓,股票不可以轉讓

B.國債收益小,股票收益大

C.國債的期限較長,股票的期限較短

D.國債是種債務,股票是股東的入股憑證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濟。

A項錯誤,按債券的流動性劃分,可分為可流通國債和不可流通國債。只有政府發(fā)行的債券才有可能流通和轉讓。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B項錯誤,股票收益不固定,一般來說股票收益較大,但風險也較大。

C項錯誤,定期國債按還債期長短可分為短期國債、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股票的持有期限視持股者定。

D項正確,國債是債的一種特殊形式,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作為持股憑證。

故正確答案為D。23.據初步統(tǒng)計,我國已經發(fā)現的不可移動文物點近47萬處,博物館約2900家,粗略估計,全國文物藏品不超過2000萬件。這些數字是什么概念?英格蘭面積只有我國的1/73,而其受到國家登記保護的文物點達到50萬處,各類博物館有3000余家,其中大英博物館目前就擁有藏品700萬件。建國歷史僅200多年的美國,各類大小博物館有16000余家,其中美國斯密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藏品就多達1.3億件。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我國對文物的保護和重視遠遠不夠

B.政府應成為保護文物的中堅力量

C.我國應加大對文物的發(fā)掘和管理力度

D.各國對文物的判定標準不盡相同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主旨的提煉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結構,提煉文段關鍵信息,從而得出文段的主旨。本題所給文段沒有明確的結構,需要我們根據其中所給的數據對比提煉出文段意在說明的主旨。文段通過列數據的方法,把我國在文物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與英國、美國進行比較。由數據間的巨大反差可知,我國對文物的保護和重視遠遠不夠。B、D兩項在文段中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C項“對文物的發(fā)掘”表述不準確,文段主要說的是文物的保護和重視。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過列舉一系列數據將我國文物點、博物館和文物藏品的數量與國土面積小的英國、建國歷史短的美國進行對比,結果是英國和美國都比我國多。這不是因為我國文物數量不夠多,而是很多文物沒有得到重視。因此文段通過對比,重在強調我國對文物的保護做得還遠遠不夠。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據提問知此題屬于中心理解題。

文段通過一些具體數字比較了中國、英國、美國的文物保護狀況,揭示了中國在文物保護方面的不足,與A項說法較為吻合。

B項中的“中堅力量”在文段中沒有提到;C項文中既沒有提出相關建議,也沒有介紹國外的發(fā)掘和管理是怎么做的,屬于過度引申;D項中的“判定標準”屬無中生有,文段并沒有提到。

故正確答案為A。24.智能手機流行的時代,我們每天發(fā)送信息,也收到信息。人與人之間的電子信息交往已成為當今時代一種獨特的交往方式。在面對重要的人或關系時,很多人往往發(fā)出信息后就期待被秒回,如果沒有被秒回,他們就產生一種懷疑感或被棄感,從而陷入深深的煩惱和焦慮之中。

以下哪項最可能是他們陷入深深煩惱和焦慮所需的假設?

A.當前技術已能實現智能手機的即時通信,方便快捷,且基本免費

B.有些聊天軟件能在發(fā)送者手機中反饋信息接收者是否閱讀了信息

C.有些人工作很忙,總習慣在忙完一天工作后才統(tǒng)一處理相關信息

D.有些人一天收到的信息太多,容易遺漏某人期待秒回的重要信息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題干結論:很多人發(fā)出信息就期待被秒回,如果沒有被秒回,他們就產生一種懷疑感和被棄感,從而陷入深深的煩惱和焦慮之中。

A項,將其反面代入題干,如果當前技術不能實現即時通信,那么發(fā)出信息的人就不用期待自己的信息被秒回,也就不會陷入深深的煩惱和焦慮之中,則題干結論不成立,因此該項是題干結論所需的前提假設。

B項,將其反面代入題干,即使聊天軟件不能反饋信息接收者是否閱讀了信息,很多發(fā)出信息的人還是會陷入煩惱和焦慮,對題干結論沒有影響,因此該項不是題干結論所需的前提假設。

C項,將其反面代入題干,即使這些人并不是在一天工作后統(tǒng)一處理信息,很多發(fā)出信息的人還是會陷入煩惱和焦慮,對題干結論沒有影響,因此該項不是題干結論所需的前提假設。

D項,將其反面代入題干,即使這些人并沒有遺漏重要信息,但是否重要是完全主觀性的問題,則沒有遺漏也未必會秒回,那么發(fā)出信息的人還是會陷入煩惱和焦慮,對題干結論沒有影響,而A項說的是客觀情況,與D項相比,A項更有必要性,因此該項不是題干結論所需的前提假設。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假設”,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在面對重要的人或關系時,很多人往往發(fā)出信息后就期待被秒回,如果沒有秒回,他們就產生一種懷疑感或被棄感,從而陷入深深的煩惱和焦慮之中。

論據:無。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肯定前提。利用“否定代入法”驗證是否屬于前提,假設當前技術沒有實現智能手機的即時通信,那么,當人們沒有被秒回的時候,就不會認為是“被棄”,而只是因為技術的原因導致對方沒有即時收到信息,即該項不成立則論點不成立,屬于前提。

B項:無關選項。聊天軟件反饋信息接收者是否閱讀信息,與信息發(fā)送者沒有被秒回時的心理感受無關,不屬于前提。

C項:無關選項。信息接收者由于工作習慣而沒有秒回,與信息發(fā)送者沒有被秒回時的心理感受無關,不屬于前提。

D項:無關選項。信息接收者由于收到信息太多而沒有秒回,與信息發(fā)送者沒有被秒回時的心理感受無關,不屬于前提。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在面對重要的人或關系時,很多人往往發(fā)出信息后就期待被秒回,如果沒有被秒回,他們就產生一種懷疑感或被遺棄感,從而陷入深深的煩惱和焦慮之中。

論據:無。

本題無論據,只能通過補充論據進行加強。提問方式是假設類,優(yōu)先考慮補充必要條件,即沒有這個選項,論點則無法成立。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如果智能手機不能即時通信,那么發(fā)出的信息就無法被即時接收,發(fā)出者就不會期待秒回,因此A項是信息能夠被秒回的必要條件,當選;

B項:有些聊天軟件能在發(fā)送者手機中反饋信息接收者是否閱讀了信息,可以解釋部分發(fā)出者為什么沒有被秒回就會產生懷疑感或被棄感,但是力度較弱,且不是論點成立的必要條件,排除;

C項:接收者什么時候閱讀信息與發(fā)出者沒被秒回就會產生煩惱和焦慮無關,排除;

D項:接收者是否遺漏了重要信息與發(fā)出者沒被秒回就會產生煩惱和焦慮無關,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附:通過查證原文,本題答案為A項。

25.對歷史文物本身的保護固然重要,但更不可或缺的是對先人曾經走過的那段歷史心存敬畏。不關注歷史文物背后的文化血脈,強拆和重建,其實都是展現當代人文化強權的一種方式。從技術上講,只要留有圖紙,也許什么樣的建筑都可以復建,但它身上承載的歷史和文化卻難以重現。文化傳承和歷史積淀有它自己的足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倘若以為靠一筆巨資投入和一堆建筑材料,就能連通歷史、追續(xù)文脈,文物恐怕將淪為現代人的玩物。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保護文物需要敬畏和尊重背后的歷史文化

B.所有的歷史文物都不該拆掉或重建

C.歷史文物是歷史文化的承載體

D.對已經消失的歷史文物可以通過重建來復原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文物保護很重要,之后通過轉折詞“但”引出保護文物需要“對先人曾經走過的那段歷史心存敬畏”。然后進一步解釋要對歷史文化心存敬畏的重要性,并指出當前歷史文物的強拆和重建帶來的危害,最后一句通過反面論證繼續(xù)強調首句觀點。文段為“總—分”結構,主旨句為首句觀點,強調保護文物需要對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心存敬畏。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開頭通過轉折關系提出觀點,對歷史文物保護中的歷史文化心存敬畏十分重要。后文提出不關注歷史文物的文化血脈的強拆是強權的方式、復建的建筑承載的歷史和文化難以重現,都是在強調敬畏歷史背后的文化的重要性;最后用“倘若”引出反面論證,只是靠投資和建筑材料,文物將淪為玩物,還是在強調觀點,保護文物要敬畏歷史文化,對應到A項。

B項“所有的”表述絕對,排除;

C項僅僅是現象的描述,并非文段重點,排除;

D項為解釋說明部分的內容,且強調在技術層面上可以復建,文段更側重其背后的文化血脈,并非文段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歷史文物不能靠復制救回》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主旨的提煉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結構,提煉文段關鍵信息,從而得出文段的主旨。本題文段為總分結構,首句為觀點句,文段主旨應是對首句的準確概括。文段為總分結構,首句提出觀點——“對歷史文物本身的保護固然重要,但更不可或缺的是對先人曾經走過的那段歷史心存敬畏”,接下來對此進行了具體闡述和論證。B項“所有的”表述過于絕對,C項未體現出對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血脈的重視,D項與文段強調歷史文化難以通過重建復原的觀點不符。A項是首句觀點句的同義轉述。故本題選A。26.安徽省于2018年開始嚴格實施《安徽省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根據規(guī)定,個人或單位未按規(guī)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政知識。

第二步,2019年9月30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與省發(fā)展改革委、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等多部門聯合出臺了《安徽省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要求2019年底前,各設區(qū)的市編制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題干中時間錯誤。

因此,本題錯誤。

27.“南橘北枳”與下列哪一歷史人物有關?(

A.孔子

B.劉備

C.曹操

D.晏嬰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

南橘北枳意思是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會變成枳。比喻同一物種因環(huán)境條件不同而發(fā)生變異,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标虌胗址Q晏子,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故正確答案為D。28.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fā)生故障時,警告標志應當設在故障車來車方向(

)以外,車上人員應當迅速轉移到右側路上或應急車道內,并迅速報警。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八條,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fā)生故障時,警告標志應當設置在故障車來車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車上人員應當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并且迅速報警。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fā)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無法正常行駛的,應當由救援車、清障車拖曳、牽引。

因此,選擇C選項。

29.走入耳蝸里的微觀世界,用電子顯微鏡放大上千倍,可以看到不同毛細胞上的靜纖毛

,雖不是豎琴般次第整齊排列,卻也和豎琴有著相似的發(fā)音原理,即能夠與纖毛的形變產生共振聲波,才會引發(fā)后續(xù)的細胞活動,進而產生腦電信號;不能共振的頻率,將無法被

為大腦可以識別的信號。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長短不一轉換

B.錯落有致轉化

C.鱗次櫛比編碼

D.參差不齊解碼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搭配“靜纖毛”。A項“長短不一”、D項“參差不齊”均有長短、高低不齊的含義,均可搭配“靜纖毛”。B項“錯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側重強調事物有情趣,文段沒有說明“靜纖毛”的情趣在何處,排除。C項“鱗次櫛比”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一般搭配“房屋”或“船只”,與“靜纖毛”搭配不當,排除。

第二空,搭配“信號”。根據“能夠與纖毛的形變產生共振聲波······不能共振的頻率,將無法······大腦可以識別的信號”可知,共振的頻率和共振聲波都是一種信號,橫線處所填詞語要體現從一種信號到另外一種信號的轉變。A項“轉換”即改變、轉變,能體現出同一類事物之間的改變,當選。D項“解碼”即用特定方法把數碼還原成它所代表的內容的過程,文段并未涉及把數碼還原成它所代表的內容,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想當“聽風者”?得由耳蝸毛細胞說了算》30.下列發(fā)文字號中結構規(guī)范的是(

)。

A.X政發(fā)〔2020〕1號

B.〔2020〕X政發(fā)001號

C.X政發(fā)001號〔2020〕

D.001號X政發(fā)〔2020〕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

發(fā)文字號又稱發(fā)文編號、文號,它是發(fā)文機關在某一年度內所發(fā)各種不同文件總數的順序編號。發(fā)文字號應當包括發(fā)文機關代字、年份、發(fā)文順序號;聯合行文時,使用主辦機關的發(fā)文字號。發(fā)文字號正確的寫法為:年份、發(fā)文順序號用阿拉伯數字標識;年份應標全稱,用六角括號“〔〕”括入;發(fā)文順序號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01),不加“第”字,在阿拉伯數字后加“號”字。

故正確答案為A。31.世界各國把各種產業(yè)劃分為三大類: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第一產業(yè)是指提供生產資料的產業(yè);第二產業(yè)是指加工產業(yè),利用基本的生產資料進行加工并出售:第三產業(yè)又稱服務業(yè),它是指第一、第二產業(yè)以外的其他行業(y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新聞出版業(yè)、文化藝術業(yè)為第三產業(yè)

B.紡織業(yè)、印刷業(yè)為第二產業(yè)

C.電力生產、燃氣生產為第二產業(yè)

D.文化藝術業(yè)、印刷業(yè)為第三產業(yè)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宏觀經濟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第三產業(yè)是指第一、第二產業(yè)以外的其他行業(yè),范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yè)、通訊產業(yè)、商業(yè)、餐飲業(yè)、金融業(yè)、教育、公共服務等非物質生產部門。而印刷業(yè)屬于利用紙等基本的生產資料進行加工并出售的行業(yè),屬于第二產業(yè)。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新聞出版業(yè)、文化藝術屬于第三產業(yè)中的服務部門。A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排除。

B項:紡織業(yè)、印刷業(yè)都屬加工制造業(yè),屬于第二產業(yè)。B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排除。

C項:電力生產、然其生產都屬于工業(yè),是典型的對自然資源進行加工利用的第二產業(yè)。C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排除。

32.在市場經濟國家,公路、地鐵、無線電視大都是由國家而不是由私人來投資的。其合理的經濟學解釋是:

A.上述部門屬于壟斷性行業(yè)

B.上述部門屬于公共物品的生產部門

C.上述部門具有負外部性特點

D.上述部門關系國計民生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微觀經濟知識。

第二步,在大部分市場經濟國家,公路、地鐵等由國家來提供,這是由于它們都屬于公共產品,而公共產品具有很強的特殊性。第一,公共產品投資巨大,成本回收極其緩慢;第二,公共產品具有非排他性,容易發(fā)生“搭便車”現象,比如公路修好了,大家都可以走,但走過的人并不會向生產者支付使用費。雖然如此,公共產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依然主要由國家提供。B項符合題意,當選。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公共產品由國家提供與行業(yè)的壟斷程度無關,在許多國家,同樣壟斷程度很高的能源,通信等行業(yè)國家并不會插手。A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C項:負外部性,也稱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經濟,是指一個人的行為或企業(yè)的行為影響了其他人或企業(yè),使之支付了額外的成本費用,但后者又無法獲得相應補償的現象。或是對交易雙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帶來的未在價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費用。最典型的負外部性案例就是排污生產。公共產品生產不僅不是負外部性的,還會對大部分人有利。C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D項:關系國計民生的產業(yè)很多,例如食品,醫(yī)療。但國家并沒有過問每個產業(yè),可見關系國計民生不是國家投資公共產品的理由。D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33.公文辦理包括收文辦理、發(fā)文辦理和整理歸檔。其中發(fā)文辦理的順序是(

)。

A.復核登記印制核發(fā)

B.登記復核印制核發(fā)

C.復核登記核發(fā)印制

D.登記核發(fā)復核印制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

A項正確,發(fā)文辦理主要程序是復核、登記、印制、核發(fā)。

B項錯誤,公文登記是指對復核后的公文,應當確定發(fā)文字號、分送范圍和印制份數并詳細記載,故登記在復核之后。

C項錯誤,公文核發(fā)指公文印制完畢,應當對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質量進行檢查后分發(fā),故核發(fā)在印制之后。

D項錯誤,公文復核指已經發(fā)文機關負責人簽批的公文,印發(fā)前應當對公文的審批手續(xù)、內容、文種、格式等進行復核;需作實質性修改的,應當報原簽批人復審,故復核是發(fā)文辦理程序的第一步,之后才是登記、印制、核發(fā)。

故正確答案為A。34.(

)被稱為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是名副其實的發(fā)展主力軍、就業(yè)主渠道。其具有市場自發(fā)的創(chuàng)新活力和“船小好調頭”的靈活性。

A.跨國公司

B.國有企業(yè)

C.中小企業(yè)

D.上市公司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體制和制度知識。

第二步,中小企業(yè)被稱為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是名副其實的發(fā)展生力軍、就業(yè)主渠道。一方面,中小企業(yè)具有市場自發(fā)的創(chuàng)新活力和“船小好調頭”的靈活性,有利于推動技術革新、促進產業(yè)升級;另一方面,中小企業(yè)具有規(guī)模小、數量多的特點,占據了90%以上的企業(yè)數量,吸納了80%以上的城鎮(zhèn)勞動就業(yè),有助于穩(wěn)定就業(yè)、改善民生。因此,在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重視中小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因此,選擇C選項。

35.《三國演義》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zhàn)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tǒng)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zhàn)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jié),也有兵法韜略。

故表述正確。36.下圖是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示意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①總統(tǒng);②國會;③聯邦法院

B.①立法機構;②行政機構;③司法機構

C.④無權對總統(tǒng)提出彈劾

D.④是參議院的次級機構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律常識。本題題干不嚴謹。題干:“下圖是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示意圖”和第一個方框中,應去掉“政府倆字”,聯邦政府特指總統(tǒng)及其領導下的白宮、國務院等行政機關。

美國聯邦主要包括國會、總統(tǒng)、聯邦法院三大機構,其中國會是美國最高立法機構,總統(tǒng)有行政權,最高法院有司法權。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分別獨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濫權。①和④:國會為美國最高立法機構,由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組成。由此可以推出,①應該是國會,④應該是眾議院。②:美國內閣,通常被稱為總統(tǒng)內閣或者直接簡稱為內閣,是美國聯邦行政部門。內閣成員由總統(tǒng)任命,直接對總統(tǒng)負責。由此可以推出:②是美國總統(tǒng)。③:最高法院屬于司法機構,因此③應該是聯邦法院。

A項錯誤,①應該是國會;②應該是總統(tǒng);③是聯邦法院。

B項正確,①是國會,美國的國會行使立法權;②是總統(tǒng),美國的總統(tǒng)行使行政權;③是聯邦法院,美國聯邦法院是根據美國憲法和美國法律成立的法院,具有司法權。

C項錯誤,眾議院有權彈劾總統(tǒng),在彈劾程序中,眾議院是作為起訴人的角色,而參議院充當彈劾法庭的角色。眾議院的起訴程序是:如果總統(tǒng)犯有叛國、賄賂或其他重罪和輕罪,首先由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表決通過彈劾總統(tǒng)條款,然后由眾議院全體會議進行辯論及表決。如超過1/2的議員贊成彈劾,該議案即呈參議院。參議院審理后,如果有2/3以上的參議員,就任何一項指控回答"有罪",總統(tǒng)即被彈劾,由副總統(tǒng)接任總統(tǒng),被彈劾者將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

D項錯誤,美國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二者屬于平級機構。

故正確答案為B。37.根據我國有關規(guī)定,職工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三)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四)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負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根據上述規(guī)定,下列情形中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是:

A.周某開車在下班途中違章駕駛,與前車發(fā)生追尾事故,導致顱骨骨折

B.交警小李因糾正王某的違章行為引起王某不滿,在上班途中遭到王某的毆打

C.趙某在車間加班時因操作不當,手指被絞進機器中,事后被鑒定為二級傷殘

D.張經理為加深與同事的感情,在工作日邀請同事共進午餐,結果同事在用餐后不慎摔傷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②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③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④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負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周某違章駕駛發(fā)生交通事故,本人負主要責任,不符合“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負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不符合定義;

B項:交警李某在上班途中遭到毆打,不符合“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負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也不符合“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不符合定義;

C項:趙某在車間加班,屬于“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手指致殘,體現了“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符合定義;

D項:張經理與同事用餐,不屬于“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同事摔傷,不屬于“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也不屬于“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C選項。

38.小額信貸是一種以城鄉(xiāng)中等收入階層為服務對象的小規(guī)模金融服務方式。()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微觀經濟知識。

第二步,小額信貸是一種城鄉(xiāng)低收入階層為服務對象的小規(guī)模的金融服務方式。小額信貸旨在通過金融服務為貧困農戶或微型企業(yè)提供獲得自我就業(yè)和自我發(fā)展的機會,促進其走向自我生存和發(fā)展。其服務對象是工商個體戶、小作坊、小業(yè)主。

因此,本題錯誤。

39.關于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下列對應錯誤的是(

)。

A.氮氣——汽車安全氣囊

B.笑氣——麻醉劑

C.二氧化碳——人工降雨

D.氨氣——充填氣艇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

A項正確,氮氣,為無色無味氣體,氮氣化學性質很不活潑,所以汽車安全氣囊當中汽車安全氣囊中所裝的化學物質是氮氣。

B項正確,一氧化二氮,又稱笑氣,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是一種危險化學品,呈無色有甜味氣體,是一種氧化劑,在一定條件下能支持燃燒,但在室溫下穩(wěn)定,有輕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發(fā)笑。

C項正確,人工降水,又稱人工增雨,是指根據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云滴迅速凝結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過程。其方法是根據不同云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使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緩解農田干旱、增加水庫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發(fā)電水量等。

D項錯誤,充氣艇,又稱充氣沖鋒舟,是一種充氣式的沖鋒舟,之前充氣艇里的氣體是氫氣,但是由于氫氣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有爆炸的風險,于是改用氦氣,氦氣屬于稀有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化學性質穩(wěn)定,是安全的氣體,化學實驗或工廠里常用做保護氣。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40.下列哪組物品均屬可燃固體?

A.香蕉水、酒精

B.面粉、油漆

C.瀝青、松香

D.甲烷、乙炔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常識判斷中化學常識,主要考查物體的性質等有關知識點,需要結合題干材料分析。

A項錯誤,香蕉水是由多種有機溶劑配制而成的無色透明易揮發(fā)的液體,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種有機溶劑,易燃,但不是固體;酒精又稱乙醇,是一種有機物,是一種易燃、易揮發(fā)的無色透明液體,不是固體,排除。

B項錯誤,面粉是一種易燃易爆的粉狀物,當面粉顆粒在空氣中達到一定濃度時,遇到明火會爆炸;油漆為粘稠油性顏料,未干情況下易燃,不溶于水,微溶于脂肪,排除。

C項正確,瀝青是一種有毒的易燃物,瀝青有固體的,粘稠狀的,還有液體狀的,一般認作可融化固體;松香是易燃物,呈固體狀,透明,顏色為淡黃色或棕色。二者均為可燃固體,當選。

D項錯誤,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是天然氣,沼氣,坑氣等的主要成分,俗稱瓦斯,在標準狀態(tài)下甲烷是一無色無味的易燃氣體;乙炔在室溫下是一種無色、極易燃的氣體,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41.國際上通用紅色作為危險報告色是由于紅色光源光波最長,最具有穿透力,在同樣的天氣條件下傳播的距離最遠。(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知識。

第二步,紅色光源光波最長,最具有穿透力,易衍射,人眼容易看到、醒目。在同樣的天氣條件下傳播的距離最遠,所以國際上通用紅色作為危險報告色。因此,題干表述正確。

因此,本題正確。

紅、橙、黃、綠、藍、靛、紫,由前到后,波長依次變短。

42.近年來,某國的恩格爾系數從45%降為42%,據此能反映出:

A.該國的貿易發(fā)展速度加快

B.該國發(fā)生了通貨緊縮

C.該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D.該國的失業(yè)率有所提高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學原理知識。

第二步,恩格爾系數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19世紀德國統(tǒng)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tǒng)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guī)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題干中某國的恩格爾系數從45%降為42%說明該國的家庭收入逐漸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C項正確。

因此,選擇C選項。

43.所謂幼兒園“小學化”,指的是在幼兒園階段提前教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這種現象近年來非常普遍,________,甚至傳導至幼前階段,也就是還沒上幼兒園就開始教這些知識了。更有甚者,小孩還在幼兒園階段就在上奧數班,至于學拼音、英語,更是________。上海的家長們?yōu)榱私o孩子報某個毫無資質的學前班,擠破了頭不說,排隊報名的黃牛號都漲到5000元,這事情也一度鬧得_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靡然成風

層現疊出

沸沸揚揚

B.蔚然成風

層現疊出

沸反盈天

C.靡然成風

司空見慣

沸沸揚揚

D.蔚然成風

司空見慣

沸反盈天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這種現象近年來非常普遍”“甚至傳導至幼前階段,也就是還沒上幼兒園就開始教這些知識了”可知,第一空所填詞語感情傾向偏消極。A項和C項“靡然成風”指群起效尤而成風氣。B項和D項“蔚然成風”指一件事情逐漸發(fā)展盛行,形成一種良好風氣,感情傾向與文段不符,排除B項和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這種現象近年來非常普遍”可知,學拼音、英語這些現象很常見。A項“層現疊出”指接連不斷出現,比喻事物很多。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C項“司空見慣”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符合語境。答案鎖定C選項。

第三步,驗證第三空。根據“鬧得……”可知該空形容這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人們議論紛紛。C項“沸沸揚揚”指像沸騰的水一樣喧鬧,形容人聲喧擾,議論紛紛。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空,所填詞語形容幼兒園“小學化”這一現象,根據前后文可知,作者對于幼兒園“小學化”是不認可的,這是一種不好的風氣,“靡然成風”指相互跟風,群起效尤而成風氣,貶義詞,多指不好的風氣,保留A、C兩項;“蔚然成風”指一件事情逐漸發(fā)展盛行,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感情色彩為積極褒義,與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B、D兩項。

第二空,根據橫線前“更是”可知,橫線處體現該現象特別普遍、特別常見,C項“司空見慣”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與文意相符,當選;A項“層見疊出”指接連不斷地多次出現,文段僅表示該現象常見而非一個接一個地出現,排除。

驗證第三空,“沸沸揚揚”形容人聲喧擾,議論紛紛,與前文“鬧得”搭配得當,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分析可知,所填詞語應符合“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的語境,且為貶義詞,排除與文段感情色彩不符的B、D。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備選詞語詞義,排除與句意不符的A。第四步,驗證第三空,代入選項,確定答案。第一空,所填詞語應與“非常普遍”意思相近。“靡然成風”指群起效尤而成風氣?!拔等怀娠L”形容一種事物逐漸發(fā)展、盛行,形成風氣(多指好的)。二者都符合“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的語境。但由“所謂”“甚至”“更有甚者”“擠破了頭”等詞語可知,文段表達的是對幼兒園“小學化”現象的不認同,應填入貶義詞,排除B、D。再看第二空,“層見疊出”指屢次出現,側重指事物很多?!八究找姂T”指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皩W拼音、英語”是一種現象,而不是具體事物,排除A。驗證第三空,“沸沸揚揚”形容議論紛紛,填入符合語境。故本題選C。44.魯迅精神________于當代文化建設的,首先就是在“立人”這件事上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產業(yè)________重要,但如果人“立”不住,產業(yè)將不可避免地空殼化。這不僅因為產業(yè)需要內容做________,更因為內容是需要人來創(chuàng)造的。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昭示固然支撐

B.明示當然支持

C.暗示雖然后盾

D.顯示肯定支柱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詞語表達的是“魯迅精神”的作用,根據詞義判斷備選詞語。第三步,第二空不好辨析,直接看第三空,辨析備選詞語的差別,選擇與文意最相符的一項。第一空,文段意在說明魯迅精神對當代文化建設的作用,用“暗示”“顯示”來修飾其精神的影響作用,不恰當,排除C、D。

第三空,“支撐”有支柱、主干之義,凸顯出內容對于產業(yè)的重要性,比“支持”更恰當。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首句可知,該句要表達的意思是魯迅精神在當代文化建設中的作用。A項“昭示”指明白宣示或顯示,符合文意。B項“明示”指明確表示,符合文意。C項“暗示”指不明白地表示意思,用含蓄的言語或示意的舉動使人領會,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D項“顯示”指明顯地表現,該詞只體現出“表現出來”的含義,并沒有表明魯迅精神在當代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段第二句話是承認“產業(yè)重要”這一事實的,接著用轉折詞“但”引出這句話強調的重點——立人。A項“固然”指當然,理應如此,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符合文意。B項“當然”指應當這樣,無法與下文構成轉折,排除B項。答案鎖定A選項。

第三步,驗證第三空?!爸巍敝钢С志置媸共槐罎?,“產業(yè)需要內容做支撐”,意思是內容是保證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力量,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A選項。45.由于傳統(tǒng)文化表達方式的缺乏,久而久之,大眾對其產生________,感到陌生和難以認同,更不用談在此基礎上講行文化形象的現代生產和民族產品的市場轉換。也因如此,在旅游產業(yè)迅速興起的時候,各地政府部門和商業(yè)資本就只能忙著引進外國主題、________異域文化品牌。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距離

樹立

B.抵觸

打造

C.隔膜

復制

D.抗拒

模仿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語境,該空應體現由于傳統(tǒng)文化的缺乏,大眾對其產生了不熟悉的感受,A項“距離”和C項“隔膜”可體現與某事物距離遠或被隔開而產生不熟悉之感,符合文意。B項“抵觸”指沖突、矛盾;D項“抗拒”指抵抗并拒絕,僅能表示抵抗的意思,不強調不熟悉之感,且置于此處語義程度過重。兩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和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語境,該空與“引進外國主題”并列,應體現將國外主題引進之后的行為,A項“樹立”側重強調從無到有的過程,而外國主題和文化已經存在,且“樹立”一般與“品牌形象”搭配,不直接與“品牌”搭配,排除A項。C項“復制”指依照原件制作同樣的,置于此處體現因缺乏傳統(tǒng)文化的表達,“引進外國主題”之后還需進一步沿用外國的品牌,C項“復制”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C選項。

46.滿腹經綸對于(

)相當于(

)對于震撼

A.才能精彩絕倫

B.才華觸目驚心

C.才干美輪美奐

D.才學絢麗多彩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需要結合代入排除法進行解題,將選項中的詞項依次代入題干括號中,構成兩組詞項,并分析這兩組詞項的關系,前后關系一致的即為正確答案。

A項,滿腹經綸可用來形容才能,精彩絕倫帶來的結果是震撼,前后關系不一致。

B項,滿腹經綸可用來形容才華,觸目驚心可用來形容震撼,前后關系一致。

C項,滿腹經綸可用來形容才干,美輪美奐帶來的結果是震撼,前后關系不一致。

D項,滿腹經綸可用來形容才學,絢麗多彩帶來的結果是震撼,前后關系不一致。

故本題選B。47.①確定裝修方案

②協商設計規(guī)劃

③購買裝修材料

④按照合同驗收

⑤尋找裝潢公司

A.①③⑤②④

B.⑤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①⑤④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觀察選項,確定首句應從①②③⑤中選擇。

比較可知,裝修的過程,“尋找裝潢公司”是第一步。所以,⑤應放在首句,排除A、C、D三項。

因此,選擇B選項。

48.“權力濫用”主要是指權利擁有者在權力行使過程中超越權力權限,給他人、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造成損害。(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法知識。

第二步,“權力濫用”又稱“濫用職權”,是行政行為違法的表現之一。行政機關不能自由地行使權力,法律授予行政機關權力是為了服務于公共利益的目的,以某個更為具體、特定的目的,行使權力必須符合法律所規(guī)定的目的,否則即構成違法行為的權力濫用。由概念可知,“權力濫用”就是權力擁有者在權利的行使過程中超越權力權限,給他人、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造成損害。故題干表述正確。

因此,本題正確。

權力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社會現象,是政治學、國際關系與國際政治學的核心概念。權力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特殊影響力,是一些人對另一些人造成他所希望和預定影響的能力,或者是一個人或許多人的行為使另一個人或其他許多人的行為發(fā)生改變的一種關系。

權利一般是指法律賦予人實現其利益的一種力量。與義務相對應,是法學的基本范疇之一,人權概念的核心詞,法律規(guī)范的關鍵詞。

49.有一排長椅總共有65個座位,其中已經有些座位上有人就座?,F在又有一人準備找一個位置就座,但是此人發(fā)現,無論怎么選擇座位,都會與已經就座的人相鄰。問原來至少已經有多少人就座?

A.13

B.17

C.22

D.33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要保證無論怎樣選擇座位都會與人相鄰且同時就座人數最少,要每隔2人就有一人就座。因此每3個座位是一個循環(huán),所求最少人數為65÷3,若無余數,則計算結果則為所求;如有余數,則所求=計算結果+1。65÷3=21……2,因此至少有21+1=22人就座才能滿足題意。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最值問題,屬于其他最值構造。

第二步,為使已經就坐的人數最少,則空的座位應盡量多,又根據無論怎么選擇座位都會與已經就坐的人相鄰,構造如下:長椅兩端最多空1個座位,長椅中間每兩人之間最多空2個座位。

第三步,可使長椅第2、5、8、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