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錦州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錦州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錦州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錦州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遼寧省錦州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法的醫(yī)生是()

A.扁鵲B.華佗C.張仲景D.孫思邈

2.太陽的大氣層,從里到外依次是()

A.光球層、日冕層、色球層B.日冕層、色球層、光球層C.日冕層、光球層、色球層D.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3.

根據(jù)下列材料,請回答39~40題:

第39題

4.明治政府頒布法令:"天下權力,總歸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以除政令分歧之弊……"與之相對應的內容是()

A."置產(chǎn)興業(yè)"B."廢藩置縣"C.富國強兵D.文明開化

5.

4

公元383年東晉打敗前秦的戰(zhàn)爭是

A.城濮之戰(zhàn)B.官渡之戰(zhàn)C.赤壁之戰(zhàn)D.淝水之戰(zhàn)

6.越南戰(zhàn)爭是冷戰(zhàn)中的熱戰(zhàn),六十年代中期美國開始()A.介入越南事務,扶植親美政權

B.發(fā)動特種戰(zhàn)爭,出錢出槍出顧問

C.擴大戰(zhàn)爭,美軍大規(guī)模參戰(zhàn)

D.采用越南人打越南人戰(zhàn)略,逐步撤軍城市地標一般是指城市中獨特的建筑物或者自然物,如摩天大樓、教堂、雕像、燈塔、山、水等。

7.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經(jīng)濟體制改革目標是()

A.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B.完善計劃經(jīng)濟體制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D.實現(xiàn)國有大中型企業(yè)的脫困

8.1949年4月歐洲成立的國際組織是()A.A.聯(lián)合國

B.大西洋公約組織

C.華沙條約組織

D.歐洲共同體

9.被國家授予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fā)明獎的科學家是

A.錢學森B.華羅庚C.鄧稼先D.袁隆平

10.清代軍機處的設置是在下列哪個皇帝在位時期

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順治帝

11.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國醫(yī)藥學,被譽為“東方醫(yī)藥巨典”的著作是()

A.《神農本草經(jīng)》B.《傷寒雜病論》C.《千金方》D.《本草綱目》

12.戊戌變法的歷史功績主要在于()A.A.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B.改革了封建專制體制

C.推動了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

D.挽救了民族危機

13.第

29

14.下圖是某地區(qū)7月等溫線分布圖,甲、乙兩地中有一地為海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南半球B.乙地位于北半球C.甲地為海洋D.乙地為平原

15.我國實現(xiàn)了把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樯a(chǎn)資料公有制是在()

A.1953年底B.1956年底C.1957年D.1958年

16.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的主要條件是()

A.北方農民的大批南遷B.士族勢力的擴大C.中外交流的加強D.民族融合的加強

17.漢代發(fā)明地動儀的科學家是

A.張衡B.張仲景C.郭守敬D.馬鈞18.關于下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山脈以北為黃土地,以南為紅土地

B.山脈以北為內蒙古高原,以南為華北平原

C.山脈以北為準噶爾盆地,以南為塔里木盆地

D.山脈以北為高原,以南為盆地

19.27.我國季風區(qū)與內外流區(qū)的共同界山是()

a.雪峰山

b.太行山

c.唐古拉山

d.賀蘭山

20.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是()

A.沈括的《夢溪筆談》B.徐光啟的《農政全書》C.宋應星的《天工開物》D.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二、簡答題(2題)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獨龍族聚居的獨龍江流域(圖7)自然資源豐富,被稱為“野生生物天然博物館”。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農業(yè)生產(chǎn)以刀耕火種為主。水冬瓜地農業(yè)生產(chǎn)是獨龍族傳統(tǒng)農耕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種生產(chǎn)方式。水冬瓜是一種亞熱帶落葉闊葉樹,生長快,落葉量大,喜光喜濕,固氮能力強。圖8示意獨龍族水冬瓜地的土地利用時序。新中國成立后,獨龍族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進入21世紀,國家對該民族實行重點扶持,目前該族已整族脫貧。(1)獨龍族人口較少,居住相封閉。指出獨龍族與外界聯(lián)系不便的自然原因。(5分)(2)根據(jù)圖8示意的土地利用時序,分析該生產(chǎn)方式的農業(yè)生態(tài)價值。(6分)(3)為了促進獨龍族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你的合理建議。(6分)

22.簡述從1953年到1956年我國如何實現(xiàn)了由新民主主義時期向社會主義時期的過渡。

三、圖表題(2題)23.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西氣東輸線路依次(自西向東)經(jīng)過()、()、()、()、()、()等6個省區(qū)。(2)圖中①一②一③自然植被類型呈現(xiàn)()一荒漠草原一()的變化趨勢,造成這種變化的主導因素是。(3)關于圖中③地區(qū)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選擇填空)。A.氣候干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B.地形主要是高山和盆地,地貌流水侵蝕作用明顯C.以荒漠景觀為主,山地中分布有森林及草甸植被D.以內流河為主,徑流多以雨水補給為主(4)黃河在A河段含沙量陡增,該河段流經(jīng)地區(qū)最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是(),并簡要分析產(chǎn)生該環(huán)境問題的主要自然原因。(5)請簡要說明西氣東輸工程建設對東部地區(qū)發(fā)展的有利影響。24.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A.()島B.()半島C.()半島。D.()島E.()海(2)B地氣候類型為(),沿40°N緯線由A島北部向西至我國新疆地區(qū),氣候呈現(xiàn)出()的趨勢。(3)A國家,F(xiàn)國家和D地區(qū)相同經(jīng)濟特點的是();其形成原因是()四、非選擇題(5題)25.讀下圖,回答問題(共18分)

(1)圖中A是(河流),B是(河流)。

(2)填出圖中我國五大淡水湖的名稱。

(3)按流域而言,圖中所示地區(qū)的主體部分所屬的兩大流域是流域和流域。該流域內的河流徑流變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4)為了根治B河水患,所應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是:

①。

②。

26.讀“亞歐大陸輪廓圖”,對照四幅氣候類型“氣溫和降水月分配圖”完成下列問題。(1)A地的氣候類型是對應右邊四副圖中的_____________(填上右圖中氣候類型甲乙丙丁代號,下同)。該氣候在世界上分布于盛行_____________風的地區(qū)。(2)地中海沿岸的B地氣候類型對應的是右邊四副圖中的__________。該地夏季氣候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夏季氣候特點的形成原因:

。(3)D地冬季受______風的影響,該季風的形成原因是

。其氣候特點是

。(4)圖中所示季節(jié)為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季,判斷理由是_________。(5)此季節(ji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容易受到臺風天氣系統(tǒng)的影響B(tài).北京日出比上海更遲C.我國各地都表現(xiàn)出寒冷干燥的氣候特點D.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正值雨季(6)影響一地氣候的因素包括()A.大氣環(huán)流B.人類活動C.太陽輻射D.自轉線速度27.讀圖5,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中伊朗的阿巴丹至日本橫濱的航海線,沿途經(jīng)過的重要海域和海峽名稱,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中港口D為____港,港口C為____港。(3)一艘油輪由阿巴丹出發(fā),沿途經(jīng)過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北海,到波羅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沿途經(jīng)過的海峽、運河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日本橫濱某客輪跨太平洋去B海港,沿途是順風順水還是逆風逆水?請說明原因。28.圖10示意某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讀圖10,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寫出該國及其首都的名稱。(4分)(2)指出M河注入的海洋。(2分)(3)指出M河流域的氣候類型,并說明該氣候類型的特點。(6分)

29.

五、問答題(2題)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分,雜以九等?!贸蟾靼搿!瓌帐固煜鹿蚕硖旄干现骰噬系鄞蟾?,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

——摘自《天朝田畝制度》

(1)上述制度是在中國近代哪一次革命運動中制定的?

(2)上述所引材料的主要內容是針對當時中國的什么背景而制定的?

(3)怎樣評價這個制度?31.讀長江中下游圖和美國五大湖地區(qū)圖(圖3),回答下列問題。

(1)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__________;五大湖地區(qū)__________。

(2)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我國的__________商品性農業(yè)生產(chǎn)基地;五大湖周圍屬__________農業(yè)帶。

(3)兩地工業(yè)發(fā)展的有利條件共同之處是(至少四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城市)的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華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yī)學史上的首創(chuàng),對中國醫(yī)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2.D本題主要考查太陽的外部結構,即自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

3.D

4.B本題考查的是對明治維新內容的理解。明治政府成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斷的措施,在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等方面廢除封建制度。在政治方面首先將藩主變成地方官、剝奪了他們對土地和人民的領有權;又宣布"廢藩置縣",免除各藩知事的職務,讓他們一律前往東京居住,把全國劃分為3府72縣,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這就一舉消滅了封建割據(jù),形成了中央集權的統(tǒng)一國家,并在事實上廢除了封建領主的土地所有制,成為維新運動中一次深刻的革命性變革。由此,從材料可見,B選項是正確的。A、C、D均為明治維新的內容,主要是在經(jīng)濟、軍事、社會生活方面,不符合材料中所指的政治方面的要求。

5.D

6.C1954年以后,美國逐漸取代法國在印度支那的地位。美國為阻撓越南南北統(tǒng)一,長期霸占越南南方。在20世紀60年代把戰(zhàn)爭強加在越南人民頭上,先是進行由美國軍事顧問直接指揮南越傀儡軍的“特種戰(zhàn)爭”,六十年代中期又派部隊到越南南方直接參戰(zhàn),把“特種戰(zhàn)爭”升級為“局部戰(zhàn)爭”,侵越美軍逐漸增加到五十多萬人。

7.C

8.BA項成立于1945年.C項成立于1955年年.

9.D本題考查了被國家授予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個特等發(fā)明獎的科學家。1974年,我國以袁隆平為核心的研究小組育成了世界上第一批強優(yōu)勢雜交水稻,為我國農業(yè)生產(chǎn)帶來了大幅度、大面積的增產(chǎn),是我國也是世界農業(yè)科研中的一項重大成果。袁隆平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1981年,他獲得中國第一個特等發(fā)明獎。

10.B本題考查了清代軍機處的設置。清朝雍正帝設立軍機處,目的是加強皇權。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發(fā)展到頂峰。

11.D本題考查的重點是四部醫(yī)學著作的相關知識。這四部著作成書的時間不同,《神農本草經(jīng)》出現(xiàn)在先秦,《傷寒雜病論》成書于漢代,《千金方》是唐代藥王孫思邈的著作,《本草綱目》是明代李時珍的著作??忌绻涀∷牟繒某蓵鴷r代,就可以根據(jù)題目要求正確選擇D項《本草綱目》,因為明朝才有可能總結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yī)藥學?!肚Ы鸱健樊a(chǎn)生于七八世紀的唐代,前兩種醫(yī)書出現(xiàn)得更早,根本不可能總結16世紀的醫(yī)藥學。因此,只有明代的醫(yī)學著作《本草綱目》是正確選項。本題常見的錯誤是選擇A項,由于對中國古代醫(yī)學歷史知識掌握得不系統(tǒng),只聽說過《本草》或《本草經(jīng)》,于是當看到題目中有“醫(yī)學巨典”這樣的形容詞,便錯誤地選擇了A項。防范這類題目出錯的最好辦法就是系統(tǒng)總結教科書上有關中國古代醫(yī)學的成就,將先秦、漢魏、唐代、明代四個時期的醫(yī)學人物、代表著作、醫(yī)學成果、外國評論等集中整理到一起,就會避免錯誤的發(fā)生。

12.A

13.D

14.B

15.B

16.A表題考查了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的主要條件。西晉末年。北方農民大{比向南遷移,帶去了較先進的生產(chǎn)工具和生車技術,這為南北朝時期江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刨造了主要條件。

17.A本題考查了地動儀的發(fā)明者。張衡是東漢時期杰出的科學家和文學家,他發(fā)明的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的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比歐洲第一臺地動儀早1700多年。

18.D根據(jù)圖中信息可以確定該山脈是秦嶺。秦嶺以北為黃土高原,以南為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的土壤為紫色土。

19.D

20.C【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巨著?!緫囍笇А克螒鞘敲鞒艹龅目茖W家.他寫的《天工開物》一書.總結了明朝的農業(yè)、手工業(yè)生產(chǎn)技術.被國外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21.(1)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東西交通不便;地質破碎,多滑坡、泥石流;冬季大雪封山,獨龍江與外界聯(lián)系中斷;北高南低,河流流速快,水運不便。(5分)(2)水冬瓜生長迅速,涵養(yǎng)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強;大量落葉,提供土壤肥力;根瘤菌發(fā)達,固氮能力強,提高土壤肥力.,采用輪作和休耕方式,可以讓土地得以恢復;還可以防止雜草叢生和病蟲害問題。(6分)(3)改善當?shù)氐慕煌l件,便于與外界聯(lián)系;大力發(fā)展綠色生態(tài)農業(yè);延長農業(yè)產(chǎn)業(yè)鏈,增加產(chǎn)品附加值。(6分)

22.(1)1953年黨公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規(guī)定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逐步實現(xiàn)國家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2)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為過渡奠定了經(jīng)濟基礎。(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實現(xiàn)了把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樯鐣髁x公有制,我國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勝利。(4)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使社會主義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確認。至此,我們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階段向社會主義階段的過渡,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3.(1)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2)草原荒漠水分(3)C(4)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破碎起伏大;土質疏松;植被稀疏。(5)有利影響:對東部地區(qū),可以減輕能源壓力,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有利于環(huán)境質量的改善。該題以西氣東輸為背景,綜合考查有關行政區(qū)劃、自然帶、環(huán)境問題等相關問題,綜合性較強,要求考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要到位。我國西北地區(qū)位于中緯度地區(qū),是從沿海向內陸地域分異最明顯的表現(xiàn)地帶,受水分條件影響,①②③三地自東向西依次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新疆地區(qū)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量少,氣候呈現(xiàn)以干旱為主的特征,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此影響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因降水少,外力作用的主要動力為風,風力侵蝕和風力堆積地貌最明顯;地表植被以荒漠為主,在山地地區(qū),受垂直地帶因素的影響形成森林或高山草甸植被;受氣候因素制約,該地河流流量小,流程短,多為內流河,補給類型以高山積雪和冰川融水補給為主。黃河A河段因流經(jīng)黃土高原地區(qū),而導致含沙量增加,主要原因是黃土高原地區(qū)夏季暴雨集中,且該地區(qū)地形起伏大,黃土的土質疏松,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易隨水流失,加上地表缺乏植被保護,故而形成水土流失這一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西氣東輸主要改善了東部地區(qū)的環(huán)境,同時能夠減輕能源的壓力。24.(1)本州朝鮮山東臺灣日本(2)溫帶季風氣候大陸性增強(3)進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經(jīng)濟充分利用優(yōu)越的海運條件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進口原料進行加工,出口產(chǎn)品,發(fā)展外向型經(jīng)濟

25.(1)漢水淮河(2)略(3)長江淮河河流補給以雨水補給為主,流域內降水量季節(jié)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4)上游修建蓄洪工程,進行水土保持下游開挖、擴大新的人口與入海水道26.(1)丙;西(2)甲;炎熱干燥;受副高的影響,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干燥天氣(3)西北季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寒冷干燥(4)冬;地中海此時受西風的影響,溫和多雨,或者西風帶往南移動(5)BD(6)ABC【解析指要】(1)為歐洲西部,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成因為終年西風帶影響。(2)地中海沿岸為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夏季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干燥天氣,冬季西風帶影響,溫和多雨。(3)東亞季風冬季西北季風寒冷干燥;夏季東南季風,高溫多雨。(4)根據(jù)地中海沿岸所受風向判定。(5)此季節(jié)為冬季,臺風影響為夏秋季節(jié),A錯誤;冬季北半球緯度越高晝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故B正確;冬季我國各地并不是都表現(xiàn)出寒冷干燥的氣候特點,故C錯誤;此時為南半球的夏季故D也正確。(6)自傳線速度與氣候無關??键c:本題考查亞歐大陸的氣候類型分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