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四川德陽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公開招聘國檢中心學科帶頭人考前預測沖刺卷一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7c306483f8cc2e4175bf6015ce588e/a87c306483f8cc2e4175bf6015ce588e1.gif)
![2022年09月四川德陽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公開招聘國檢中心學科帶頭人考前預測沖刺卷一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7c306483f8cc2e4175bf6015ce588e/a87c306483f8cc2e4175bf6015ce588e2.gif)
![2022年09月四川德陽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公開招聘國檢中心學科帶頭人考前預測沖刺卷一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7c306483f8cc2e4175bf6015ce588e/a87c306483f8cc2e4175bf6015ce588e3.gif)
![2022年09月四川德陽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公開招聘國檢中心學科帶頭人考前預測沖刺卷一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7c306483f8cc2e4175bf6015ce588e/a87c306483f8cc2e4175bf6015ce588e4.gif)
![2022年09月四川德陽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公開招聘國檢中心學科帶頭人考前預測沖刺卷一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7c306483f8cc2e4175bf6015ce588e/a87c306483f8cc2e4175bf6015ce588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區(qū)的她2022年09月四川德陽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公開招聘國檢中心學科帶頭人考前預測沖刺卷含答案帶詳解(3套合壹)(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卷I一.全考點綜合押題(共125題)1.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某市工商部門推行文明服務用語,受到客戶好評。
B.推行新技術的目的是對提高生產效率起到了推動作用。
C.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減輕農民的不合理負擔,增加了收入。
D.他不甘寂寞,勞模退休之后還繼續(xù)工作。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A項,語義明確,無語病。
第二步,B項,句子雜糅,“.......的目的是......”和“......起到了推動作用”雜糅,可去掉一個,即“推行新技術的目的是提高生產效率”或者“推行新技術對提高生產效率起到了推動作用”。
第三步,C項,暗中偷換主語,“增加了收入”主語應為“農民”,可改為“使農民增加了收入”或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第四步,D項,句子成分贅余,去掉“勞?!保筛臑椤八桓始拍?,退休之后還繼續(xù)工作”。
因此,選擇A選項。
2.萬維網的英文縮寫是:
A.WWW
B.COM
C.CN
D.NET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信息技術知識。
第二步,萬維網WWW是World
Wide
Web的簡稱,也稱為Web、3W等。由此可知,萬維網的英文縮寫是WWW。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COM是Component
Object
Model(組件對象模型)的縮寫,它是一種平臺無關、語言中立、位置透明、支持網絡的中間件技術。由此可知,COM并非是萬維網的縮寫。B項錯誤。
C項:CN是Internet網絡域名,國家頂級域名,表示中國國家域名。它是由中國國際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Inter
NIC)正式注冊并運行。由此可知,CN并非是萬維網的縮寫。C項錯誤。
D項:互聯(lián)網,英文全稱Internet,英文縮寫NET。由此可知,NET并非是萬維網的縮寫。D項錯誤。
3.包∶布包∶帆布包
A.水∶蒸餾水∶蒸發(fā)了的蒸餾水
B.洲∶亞洲∶東南亞國家
C.字∶漢字∶“漢”這個字
D.丈∶一丈∶魔高一丈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布包”與“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帆布包”與“布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蒸餾水”是“水”的一種,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蒸發(fā)了的蒸餾水”是氣態(tài)的“蒸餾水”,二者屬于全同關系,排除;
B項:“亞洲”是一個“洲”,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東南亞國家”是“亞洲”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排除;
C項:“漢字”是“字”的一種,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漢’這個字”是“漢字”的其中一個,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丈”是計量單位,“一丈”是計量得到的結果,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4.反社會人格犯罪是行為人基于反社會型變態(tài)人格而實施的犯罪行為。行為人的特點是:①智力和精神上并無明顯缺陷,沒有妄想或其他思維障礙;②多數(shù)有劣跡前科,有多次、多類型的違紀、違法、犯罪行為;③行為沖動、缺乏深思熟慮和明確的動機;④沒有悔過和自責的心理,在接受教養(yǎng)或服刑以后仍然照舊違法犯罪,難以自控。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中行為人精神智力正常,其中最符合反社會人格犯罪特征的是:
A.陳某經常懷疑有人跟蹤自己,某天下班后將走在自己后面的李某刺傷
B.林某多次上班遲到被領導當眾呵斥,林某感覺受辱,將領導打成重傷
C.吳某有偷盜前科,某天下班遭遇搶劫,與劫匪搏斗中將劫匪打成殘疾
D.王某街上閑逛,突然將陌生人郭某連刺兩刀,隨后將停在路邊的汽車砸毀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題干定義反社會人格犯罪是一種犯罪行為,分析其行為人的特點,再結合選項比較即可解題。反社會人格犯罪的定義要點:①智力和精神上并無明顯缺陷,沒有妄想或其他思維障礙;②多數(shù)有劣跡前科,有多次、多類型的違紀、違法、犯罪行為;③行為沖動、缺乏深思熟慮和明確的動機;④沒有悔過和自責的心理,在接受教養(yǎng)或服刑以后仍然照舊違法犯罪,難以自控。
A項,陳某經常懷疑有人跟蹤自己,屬于有妄想,不符合要點①。
B項,林某感覺受辱,將領導打成重傷,屬于有明確的動機,不符合要點③。
C項,遭遇搶劫,與劫匪搏斗中將劫匪打成殘疾,屬于有明確的動機,不符合要點③。
D項,王某街上閑逛,然后刺傷行人,砸毀汽車,屬于行為沖動、缺乏深思熟慮和明確的動機,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智力和精神上并無明顯缺陷,沒有妄想或其他思維障礙;
②多數(shù)有劣跡前科,有多次、多類型的違紀、違法、犯罪行為;
③行為沖動、缺乏深思熟慮和明確的動機;
④沒有悔過和自責的心理,在接受教養(yǎng)或服刑以后仍然照舊違法犯罪,難以自控。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經常懷疑有人跟蹤自己,屬于“妄想障礙”,刺傷李某也是因為懷疑,不符合定義;
B項:林某打傷領導是因為多次上班遲到被領導當眾呵斥,林某感覺受辱,具有“明確的動機”,不符合定義;
C項:將劫匪打成殘疾是因為遭遇搶劫,其行為具有“明確動機”,不符合定義;
D項:閑逛時,突然將陌生人郭某連刺兩刀,屬于“無明確動機”,對其他關鍵信息無明確體現(xiàn),但也沒有違背,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行為人基于反社會型變態(tài)人格而實施的犯罪行為”“①智力和精神上并無明顯缺陷,沒有妄想或其他思維障礙;②多數(shù)有劣跡前科,有多次、多類型的違紀、違法、犯罪行為;③行為沖動、缺乏深思熟慮和明確的動機;④沒有悔過和自責的心理,在接受服刑以后仍然照舊違法犯罪,難以自控”。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由前提條件“下列選項中行為人精神智力正?!笨芍鬟x項均滿足關鍵詞①。
A項:未涉及關鍵詞②和④,“懷疑有人跟蹤自己將李某刺傷”,屬于有明確動機的行為,不滿足關鍵詞③,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未涉及關鍵詞②和④,“多次被領導當眾呵斥將領導打傷”,屬于有明確動機的行為,不滿足關鍵詞③,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未涉及關鍵詞④,滿足關鍵詞②,“因被搶劫將對方打成殘疾”,屬于有明確動機的行為,不滿足關鍵詞③,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未涉及關鍵詞②和④,“突然將陌生人連刺兩刀”,無明確動機,符合關鍵詞③,符合定義,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5.審計報告屬于(
)。
A.專用文書
B.司法文書
C.事務文書
D.財經文書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
A項正確,專用文書亦稱專用文件,相對通用文書而言,指在一定部門或一定范圍內使用的專門文種,一般具有約定俗成的編寫格式和內容框架。審計報告是審計領域里的專用文書。
B項錯誤,司法文書,是指偵查、檢察、審判、公證等司法機關在處理各類案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步驟上形成與使用的專用文書。主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如判決書、裁定書等;也包括不直接發(fā)生法律效力,但對執(zhí)行法律有切實保證作用的文書,如訴狀等。司法文書是司法領域的專用文書。
C項錯誤,事務文書是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在處理日常事務時用來溝通信息、安排工作、總結得失、研究問題的實用文體,是應用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這類管理類文體處理的日常事務亦為公務,所以事務文書屬于廣義的公文范疇。事務文書應用于日常辦公場合。
D項錯誤,財經文書是在經濟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的、為現(xiàn)實經濟生活服務的,具有特定慣用格式的應用文書。財經文書適用范圍限于經濟領域。
故正確答案為A。6.具體行政行為的錯誤,是指在具體行政行為中行政主體所作的意思表示或者外界理解的意思表示與其真實意思存在明顯的矛盾,具體行政行為的瑕疵,是指具體行政行為不具備合法的要件。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有瑕疵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是:
A.某政府部門在計算一筆拆遷補償費時,其適用的法律條文錯誤
B.某工商部門在對無證經營的某個體工商戶做出行政處罰的程序中存在違規(guī)行為
C.某稅務機關在對某公司做出的稅務處罰通知書中將5000元罰款金額寫為500元
D.某公安機關在對張某做出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未加蓋公章。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考查“具體行政行為的瑕疵”,其關鍵信息如下:
①具體行政行為不具備合法的要件。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政府計算拆遷補償費用,這件事本身是合法的,只是適用的法律條文錯誤,說明“行政主體所作的意思表示與其真實意思存在明顯的矛盾”,屬于具體行政行為的錯誤,但并非“具體行政行為不具備合法的要件”,不符合定義;
B項:工商部門對無證經營的個體商戶做出行政處罰,這件事本身是合法的,而程序中存在的違規(guī)行為未必是違法行為,未體現(xiàn)“具體行政行為不具備合法的要件”,不符合定義;
C項:稅務機關對公司做出稅務處罰,這件事本身是合法的,而通知書中罰款金額寫錯,說明“行政主體所作的意思表示與其真實意思存在明顯的矛盾”,屬于具體行政行為的錯誤,并非“行政行為不具備合法的要件”,不符合定義;
D項:公安機關對張某做出罰款的行政處罰是“具體的行政行為”,而決定書上未加蓋公章,說明其無法律效力,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不具備合法的要件”,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D選項。
7.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包括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和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所附的條件是行為人約定的將來發(fā)生的不確定的合法事實。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為中約定一定期限,并把該期限的到來作為行為人的民事權利、義務發(fā)生、變更、消滅的前提的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是:
A.甲向乙說:“如果我女兒到外地工作,我就把房屋租給你”
B.甲向乙說:“如果太陽從西方升起,我就把房屋贈送給你”
C.甲乙在合同中約定:乙須在合同訂立20日內支付全部貨款
D.甲與乙有積怨,甲與丙協(xié)商并承諾,如果丙將乙打傷,則給丙5000元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考查“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其關鍵信息如下:
①行為人約定的將來發(fā)生的不確定的合法事實。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如果我女兒到外地工作,說明這是“將來發(fā)生的”,但是女兒并不是一定會去外地,符合“不確定的的合法事實”,符合定義;
B項:太陽從西方升起是將來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事實,不符合“將來發(fā)生的”,不符合定義;
C項:乙須在合同訂立20日內支付全部貨款是將來發(fā)生的確定的事實,屬于在民事法律行為中約定一定期限,屬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不符合定義;
D項:丙將乙打傷,則給丙5000元屬于不合法的事實,不符合“合法事實”,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A選項。
8.侵蝕作用指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tài)下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的過程。侵蝕作用可分為機械剝蝕作用和化學剝蝕作用。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屬于侵蝕作用的是:
A.裸露的人造雕像在長期的風吹日曬雨淋下,會出現(xiàn)機械剝蝕,甚至會出現(xiàn)崩塌碎裂
B.植物根部在巖縫中向巖石施加物理壓力,并提供一個水及化學物的滲透渠道,造成巖石分解開裂
C.可溶性石灰?guī)r在流水中部分溶解形成天然溶液而隨水流失,造成巖體縮小甚至消失,形成巖溶地貌
D.在氣溫變化突出的地區(qū),巖石中的水分凍融交替,冰凍時體積膨脹,像楔子插入巖體內,導致巖石崩碎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tài)下”、“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裸露的人造雕像,不符合“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植物根部在巖縫中向巖石施加物理壓力最終導致巖石分解開裂,不符合“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tài)下”,不符合定義,排除;
C項:可溶性石灰?guī)r在流水中部分溶解形成天然溶液,符合“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tài)下”、“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符合定義,當選;
D項:巖石中的水分凍融交替,冰凍時體積膨脹,導致巖石崩碎,不符合“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tài)下”,不符合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根據提問方式,確定為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
②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裸露的人造雕像不屬于“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不符合定義;
B項:造成巖石分解開裂的原因是植物向巖石施加的物理壓力,不屬于“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不符合定義;
C項:巖溶地貌的形成是可溶性石灰?guī)r在流水中部分溶解,符合“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造成巖體縮小甚至消失,符合“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符合定義;
D項:導致巖石崩碎的原因是氣溫變化,不屬于“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屬于侵蝕作用的一項。分析侵蝕作用的定義,發(fā)現(xiàn)其涉及定義的條件(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tài)下)、結果(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等要點,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些要點分析選項。侵蝕作用的定義要點:①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tài)下;②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
A項,裸露的人造雕像不屬于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不符合要點②。
B項,巖石分解開裂的外力來自植物根部施加的物理壓力,不符合要點①。
C項,可溶性石灰?guī)r受流水的作用,造成巖體縮小甚至消失,形成巖溶地貌,符合定義。
D項,巖石中的水分凍融交替,是受氣溫變化的影響,不符合要點①。
故本題選C。9.年度單位對四名新入職的員工進行考核、小周說:“今年我的考核分數(shù)最高?!毙钦f;“我的考核分數(shù)不是最低的?!毙∴嵳f,“我的考核分數(shù)沒有小周的高,但是還有人比我低,”小王說:我的考核分數(shù)最低?!暗聦嵣?,這四個人中只有三個人說對了。那么,以下表述一定錯誤的是
()。
A.小周說錯了
B.小王的考核分數(shù)最低
C.小周的考核分數(shù)比小鄭低
D.小吳的考核分數(shù)最高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
“小周”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優(yōu)先使用最大信息法。根據小鄭說的“小鄭沒有小周高”和小周說的“小周最高”,假設小鄭說的不對,即小鄭比小周高,那么小周不是最高的,此時小周說的話也不對,小鄭和小周都說錯了,這與題干條件“四個人中只有三個人說對了”矛盾,因此小鄭說的一定是對的,即小鄭比小周考核分數(shù)低,因此,C選項的“小周的考核分數(shù)比小鄭低”一定錯誤。其他選項均可能成立。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假設A項正確,即小周說錯了,那么其他三個人都說對了,即小周不是最高的,小吳不是最低的,小鄭比小周低且還有人比小鄭低,小王最低,滿足以上條件的情況可以是:小吳>小周>小鄭>小王,因此小周說錯了的時候可以得出和題干條件不沖突的情況,該項可能正確;
B項:根據A選項分析,說明小王的考核分數(shù)最低是可能的,因此該項正確;
D項:根據A選項分析,說明小吳的考核分數(shù)最高是可能的,因此該項正確。
10.調查研究顯示,相較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方式,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現(xiàn)在仍然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甚至花費資金,添置用于有機農業(yè)耕作的農用設備。
以下選項如果為真,最能解釋上述現(xiàn)象的是:
A.有機農業(yè)耕作方式更有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B.許多科技節(jié)目都在推廣有機農業(yè)耕作方式
C.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市場售價遠高于傳統(tǒng)農業(yè)
D.對于少部分農作物而言,有機農業(yè)耕作并不會降低其產量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題干矛盾。
相較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方式,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會下降,但仍然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甚至花費資金添置設備。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該項只能說明有機農業(yè)耕作方式更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但是沒提到為什么在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下降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農民還愿意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甚至花費資金添置設備,不能解釋題干矛盾,排除;
B項:該項只能說明有機農業(yè)耕作方式的宣傳力度大,但是沒提到為什么在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下降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農民還愿意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甚至花費資金添置設備,不能解釋題干矛盾,排除;
C項:該項說明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市場售價遠高于傳統(tǒng)農業(yè),因此雖然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會下降,但并不會降低農民收益,甚至有可能增加農民的收益,因此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可以解釋題干矛盾,當選;
D項:該項僅指出有機農業(yè)耕作并不會降低少部分農作物的產量,但不能解釋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農民愿意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不能解釋題干矛盾,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解釋”,確定為原因解釋。
第二步,分析題干。
要解釋的矛盾:“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與“仍然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甚至花費資金,添置用于有機農業(yè)耕作的農用設備”之間的矛盾。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該項說明有機農業(yè)耕作方式是更有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但無法解釋為什么即使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會下降,農民仍然愿意采取有機農業(yè)生產方式,無法解釋;
B項:該項說明目前在大力推廣有機農業(yè)耕作方式,同樣無法解釋為什么即使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會下降,農民仍然愿意采取有機農業(yè)生產方式,無法解釋;
C項:該項說明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市場售價遠高于傳統(tǒng)農業(yè),所以即使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會下降,但農民仍然愿意采取有機農業(yè)生產方式,以達到多獲利的目的,可以解釋;
D項:該項主體為“少部分”,不能說明問題,無法解釋。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解釋題干現(xiàn)象的一項,需首先明確題干的矛盾所在,即相較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方式,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現(xiàn)在仍然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要解釋該現(xiàn)象,可以說明農民的這種做法是有利可圖的。
題干現(xiàn)象:相較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方式,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產量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現(xiàn)在仍然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
A項,指出有機農業(yè)耕作方式更有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并不能說明為什么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不能解釋題干現(xiàn)象。
B項,指出許多科技節(jié)目都在推廣有機農業(yè)耕作方式,沒有說明有機農業(yè)耕作的優(yōu)點,不能說明為什么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不能解釋題干現(xiàn)象。
C項,指出有機農業(yè)生產出的農作物市場售價遠高于傳統(tǒng)農業(yè),說明即便農作物產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有機農業(yè)對農民而言仍然有利可圖,可以解釋題干現(xiàn)象。
D項,指出對于少部分農作物而言,有機農業(yè)耕作并不會降低其產量,并不能說明為什么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傳統(tǒng)農業(yè)轉向有機農業(yè),不能解釋題干現(xiàn)象。
故本題選C。
11.某消防器材銷售中心購進一批進價為4000元/臺的消防泵,賣出的起始原價為5500元/臺,折價銷售后的利潤率為5%,則此消防泵約按幾折銷售?
A.6
B.7
C.7.6
D.8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利潤問題。售價=進價×(1+利潤率),打折率=售價÷定價,其中進價、定價、打折率均為已知項,按步求解即可。由于折價銷售后的利潤率為5%,所以最終銷售價格為4000×(1+5%)=4200元。4200÷5500=0.76,則此消防泵約按7.6折銷售。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利潤率折扣類。
第二步,由利潤=利潤率×進價,可得利潤為5%×4000=200(元)。設消防泵約按x折銷售,5500x-4000=200,解得x≈0.76,即打七六折。
因此,選擇C選項。12.每一項工業(yè)遺產都
著城市社會發(fā)展的演變規(guī)律。實施對工業(yè)遺產的發(fā)掘保護、開發(fā)利用,對維護城市風貌,
生機特色,克服千城一面現(xiàn)象,具有重要意義。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凝結保持
B.凝集保留
C.凝聚突出
D.凝滯凸顯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橫線處所填詞語與“規(guī)律”搭配,A、B、C三項,“凝結”“凝集”“凝聚”均有“聚集、積聚”之意,可與“規(guī)律”搭配;D項,“凝滯”指停留不動,不靈活,一般搭配“目光凝滯”,與“規(guī)律”搭配不當,排除。
第二空,由“城市社會發(fā)展的演變規(guī)律”及“克服千城一面現(xiàn)象”可知,城市在不斷的變化發(fā)展過程中要有自己的特色,橫線處所填詞語應體現(xiàn)特色在城市演變整個過程中“一直存在”之意,與前文“維護”構成對應,A項“保持”指維持某種狀態(tài)使不消失或減弱,符合文意,當選;B項“保留”指保存不改變,側重結果,與文意不符,排除;C項“突出”含有明顯,出眾之意,與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城市工業(yè)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泛論》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語境,應該是每一項工業(yè)遺產都聚集著城市社會發(fā)展的演變規(guī)律。A項“凝結”、B項“凝集”、C項“凝聚”中“結”“集”“聚”都有集聚的意思,符合語境。D項“凝滯”指停止流動,不靈活,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涨坝卸禾?,與“維護城市風貌”形成并列關系,語義應與“維護”相近?!熬S護”意為保持完整無缺,保全。A項“保持”指維持(原狀),使不消失或減弱,符合語境。B項“保留”指保存不變;C項“突出”指使超過一般。兩者均不能與“維護”相照應,排除B項和C項。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把握空缺處的意思。第二步,辨析選項詞語的意義,結合語境等進行選擇。第一空,“凝集”“凝聚”側重“集”和“聚”,是強調把多個個體凝結聚集在一起?!耙?guī)律”是個體的,不是眾多聚集在一起成為一的,“凝集”“凝聚”與“規(guī)律”搭配不恰當,排除B、C?!澳郎敝改掏⒉混`活,與“規(guī)律”搭配也不恰當,排除D。
第二空,對應“維護城市風貌”“克服千城一面現(xiàn)象”等表述,“保持生機特色”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題選A。13.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規(guī)律性: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組成元素相同,都由帶尾巴的箭頭組成,考慮位置類。圖形的箭頭指向及三角形指向不同,考慮動態(tài)位置旋轉。
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guī)律,第二段應用規(guī)律。
第一段圖形依次逆時針旋轉90°,第二段應用規(guī)律,圖形依次逆時針旋轉90°,三角形指向右邊,得到C項。
因此,選擇C選項。14.下列屬于有效溝通的原則的有:
A.及時反饋
B.簡化語言
C.釋放情緒
D.積極傾聽
參考答案:AB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
第二步,有效的溝通,是通過聽、說、讀、寫等載體,通過演講、會見、對話、討論、信件等方式將思維準確、恰當?shù)乇磉_出來,以促使對方更好地接受。達成有效溝通須具備兩個必要條件:首先,信息發(fā)送者清晰地表達信息的內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確切理解;其次,信息發(fā)送者重視信息接收者的反應并根據其反應及時修正信息的傳遞。有效的溝通,一般是雙方的行為,而釋放情緒屬于單方行為。
A項:及時反饋,是指信息發(fā)送者重視信息接收者的反應并根據其反應及時修正信息的傳遞,可以促進有效的溝通。A項正確。
B項:簡化語言,可以將思維準確、恰當?shù)乇磉_出來,以促使對方更好地接受。B項正確。
D項:積極傾聽,有利于信息的準確接收,可以促進有效的溝通。D項正確。
因此,選擇ABD選項。
C項:有效的溝通,一般是雙方的行為,而釋放情緒屬于單方行為,且釋放情緒未體現(xiàn)對溝通的促進作用。C項錯誤。
15.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具有同等效力。(
)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法的效力知識。
第二步,根據《立法法》第八十八條,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
因此,本題錯誤。
根據《立法法》第八十七條,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guī)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根據《立法法》第八十九條,地方性法規(guī)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guī)章。省、自治區(qū)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guī)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區(qū)域內的設區(qū)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guī)章。
16.在人類的腦海中,“科學”除了創(chuàng)造豐富的物質財富以外,往往扮演了“真實”與“客觀”的化身,如果這一切被
,后果不堪設想。那么,我們需要
的是,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世紀里,是誰扣動了科學危機的扳機?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顛覆厘清
B.推倒分清
C.顛仆辨清
D.推翻厘正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后果不堪設想”可知,橫線處強調“科學”作為“真實”與“客觀”的化身這件事不能被推翻。A項“顛覆”、B項“推倒”、D項“推翻”均符合文意,保留;C項“顛仆”指跌倒、跌落,與“推翻”無關,排除。
第二空,根據“是誰扣動了科學危機的扳機”可知,橫線處表達需要“弄清楚”扣動扳機的人是誰之意,A項“厘清”指整理清楚,符合文意,當選;B項“分清”指分辨清楚,搭配的對象應是“多個對象”,而文中并未提及多個對象,搭配不當,排除;D項“厘正”指改正、訂正,與文意無關,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科學也有成長的煩惱》
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文段,抓住關聯(lián)詞“如果”“那么”等提示信息,理解空缺處的意思。第二步,結合語境和詞義選擇最恰當?shù)囊豁棥5谝豢?,句意為科學往往扮演“真實”“客觀”的化身,如果科學的這一角色被推翻或顛覆,后果將非常嚴重。由“后果不堪設想”可知,此處所填詞語的語義程度較重,“推倒”不符合語境,排除B。“顛仆”意為跌倒,用在此處與句意不符,排除C。
第二空,“厘清”指整理清楚,“厘正”指訂正、改正。由后文“是誰扣動了科學危機的扳機”可知,此處是要弄清楚問題發(fā)生的根源,而非訂正問題,排除D。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在人類的腦海中……”可知,“這一切”指代腦海中的觀念、想法。C項“顛仆”指跌倒、跌落,不能與觀念搭配,排除C項。A項“顛覆”指推翻,摧毀、滅亡;B項“推倒”指推翻;D項“推翻”指根本否定已有的說法、計劃、決定等。三者均可與“觀念”搭配,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世紀里,是誰扣動了科學危機的扳機”可知,第二空詞語應表示弄清楚的意思。A項“厘清”指梳理清楚,符合文意。B項“分清”指把兩者區(qū)別清楚,其后常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如分清是非,分清對錯等,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D項“厘正”指訂正、改正,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
因此,選擇A選項。17.某公司四位業(yè)務員在為本月的業(yè)績進行排名。張三說:“本月我的業(yè)績最高?!崩钏恼f:“我的業(yè)績不是最低的。”王五說:“我的業(yè)績沒有張三的高,但是還有人比我低?!瘪R六說:“我的業(yè)績最低?!钡聦嵣?,這四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說錯了。
那么,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張三說錯了
B.馬六的業(yè)績最低
C.張三的業(yè)績比王五低
D.李四的業(yè)績最高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突破口。
四人中沒有相矛盾的陳述。
第二步:逐一假設。
如果張三說錯了,業(yè)績不是最高,其他三人都說對了,則馬六第四,張三第二,王五第三,李四第一,可以得出;
如果李四說錯了,業(yè)績最低,與馬六的業(yè)績最低相矛盾;
如果王五說錯了,業(yè)績比張三高,與張三的業(yè)績最高相矛盾;
如果馬六說錯了,業(yè)績不是最低,其他三人都說對了,則張三第一,王五和李四不是第四,馬六同樣也不是第四,矛盾。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假設李四說錯,則其他三人均對,李四和馬六的業(yè)績均最低,矛盾,故李四說對了;假設馬六說錯,則沒有人業(yè)績最低,所以馬六說的也對,馬六業(yè)績最低;若張三說對,則王五也說對,所以張三說錯了,王五說對了。即張三的業(yè)績并非最高,進而可以得出四人的業(yè)績對比為:李四>張三>王五>馬六。A、B、D三項均正確,只有C項錯誤。18.2000.1.1,2002.3.5,2004.5.9,2006.7.13,(
)
A.2008.8.8
B.2008.18.16
C.2008.9.20
D.2008.9.17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特殊數(shù)列。
第二步,數(shù)字變化無明顯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xiàn)每一項中間都有兩個小數(shù)點,將小數(shù)點看作分隔符,分組看前面部分,中間部分,后面部分。
前面部分:2000,2002,2004,2006,(2008),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
中間部分:1,3,5,7,(9),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
后面部分:1,5,9,13,(17),是公差為4的等差數(shù)列。
則所求項為2008.9.17。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機械劃分:
,,,,
看做交叉數(shù)列:
左側部分:為等差數(shù)列;
中間部分:為等差數(shù)列;
右側部分:為等差數(shù)列;
因此原數(shù)列未知項為2008.9.17。
故正確答案為D。19.我國是世界上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動物物種均占世界10%左右。然而,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導致了動植物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物種數(shù)量急劇減少,有的物種已經滅絕,據統(tǒng)計,近50年約有200種高等植物滅絕,平均每年滅絕4種;野生動物中約有400種處于瀕危或受威脅的狀態(tài)。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動植物滅絕速度逐年加快
B.環(huán)境惡化導致動植物滅絕或瀕危
C.我國動植物物種比較豐富
D.高等植物比野生動物更需要保護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主旨的提煉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結構,提煉文段關鍵信息,從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閱讀可知,文段中出現(xiàn)轉折詞“然而”,其后內容是文段的論述重點。因此正確答案應是對“然而”后內容的準確概括。文段首句首先說明我國的生物種類豐富,接著用“然而”作轉折,強調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導致動植物滅絕或瀕危,只有B項符合要求。A、D兩項在文中并未體現(xiàn),C項不是文段意在強調的內容。因此本題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講了我國動植物物種比較豐富,接著通過轉折詞“然而”引出存在的問題“動植物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物種數(shù)量急劇減少,有的物種已經滅絕”,最后通過統(tǒng)計數(shù)據對問題進行具體論證。文段為“分—總—分”結構,重點為“然而”后面的內容,即動植物生存環(huán)境被破壞,數(shù)量急劇減少,瀕臨滅絕。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據提問知此題屬于中心理解題。
文段重點句在轉折詞“然而”之后,環(huán)境污染導致動植物生存環(huán)境破壞,物種減少,其后數(shù)據也證明了這個情況,故文段意思與B項接近。
A項主觀臆斷,“逐年加快”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據;C項是對文段首句的同義復述,沒有涉及文段后半部分提及的物種數(shù)量減少問題;D項錯誤,文段無從比較高等植物就更需要保護。
故正確答案為B。20.股神的騙局。就是所謂的“股神”第一天選定一批人,給其中一半人傳遞漲的信息,另一半傳遞跌的信息。第二天,在被傳遞正確信息的人中,再給其中一半人傳遞漲的信息,另一半人傳遞跌的信息。以此類推。若保證有人連續(xù)六天都接收到正確的消息,那么“股神”最初至少要選擇的人數(shù)是:
A.8
B.64
C.32
D.16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
第二步,最初選擇的人數(shù)要想盡量少,且要保證有人連續(xù)六天都接收到正確的消息,則最后一天剩余人數(shù)應盡量少,即為1人。利用逆推,可得下表: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根據題意可知,若想最初人數(shù)最少,則剩下的人數(shù)需要最少為1人。反向推理:
因此,最初為64人。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當?shù)诹旖邮盏秸_消息的人最少時,最初選擇的人最少。第六天接收正確消息的人最少為1人,逆推即可得出答案。此人若第六天接收到正確信息,則“股神”發(fā)送信息需選定2人,第五天需選定4人,依次類推,“股神”如果連續(xù)6天發(fā)送信息正確,最初需要選定26人,即64人。21.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通貨膨脹一般是用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衡量的物價漲幅,這主要因為CPI是根據一國消費者最終消費支出的商品種類和權重編制的價格指數(shù),該指數(shù)最直接地影響居民收入的真實購買力。政府從維護居民福利的角度看,沒有哪個價格指數(shù)比CPI更合適、更體貼民意了。而食品價格波動主導了中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波動,這不僅因為食品價格在商品籃子中占超過三成以上的比重,更重要的是食品價格本身波動劇烈。故而關注食品價格波動成為研究中國通貨膨脹的重中之重。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說明在中國食品價格為何成為研究通脹問題的焦點
B.分析控制食品價格波動對中國國計民生的重要意義
C.解釋食品價格波動如何對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產生影響
D.強調提高居民的真實購買力應從控制食品價格入手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二句話說通貨膨脹一般用CPI衡量及用CPI來衡量的主要原因和作用,第三句由“而”表示轉折,指出食品價格波動對CPI的主導作用及其原因,最后由“故而”引出結論,強調“關注食品價格波動是研究通貨膨脹的重中之重”。文段主旨句在“故而”之后,強調“食品價格”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為遞進結構,首先引出話題并加以說明,接著進一步細化話題并得出結論,論述重點為遞進的內容。文段首先肯定了CPI作為政府維護居民福利標準的合理性,然后說明食品價格主導CPI的波動,最后用“故而”得出結論,即關注食品價格成為研究中國通貨膨脹的重中之重。A項與末句表述一致,當選。
B項“控制”說法有誤,文段說的是“關注”。C項是文段部分內容,D項無法從文段得出。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文段先介紹了通貨膨脹、CPI的定義和作用,接著指出中國食品價格主導了中國的CPI,并且分析了原因,最后通過結論詞“故而”總結前文,強調食品價格對于中國通貨膨脹的重要性,對應A項。
B項:“國計民生”概念擴大,排除。
C項:對應總結詞“故而”之前的內容,非重點,排除。
D項:“真實購買力”對應結論詞“故而”之前的內容,非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22.(
)
對于
流感
相當于
滑坡
對于
(
)
A.病毒;重力
B.腹瀉;災害
C.醫(yī)生;土壤
D.發(fā)燒;降雨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
A項:“病毒”會引發(fā)“流感”,二者屬于因果對應關系,“滑坡”是在“重力”作用下發(fā)生的,二者屬于對應關系,但前后詞語順序不一致,排除;
B項:“流感”可能會引發(fā)“腹瀉”,二者屬于因果對應關系,“滑坡”是一種“災害”,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醫(yī)生”治療“流感”病人,二者屬于對應關系,“滑坡”是“土壤”下滑的現(xiàn)象,二者屬于對應關系,但對應方式不一致,排除;
D項:“流感”會引起“發(fā)燒”,二者屬于因果對應關系,“降雨”會引發(fā)“滑坡”,二者屬于因果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23.舊中國“老京張”鐵路的修建可謂
。由于八達嶺段坡度較大,施工裝備有限,投入經費不足,工人靠肩挑手鑿才打通了長度僅一公里的八達嶺隧道。而“新京張”鐵路的修建配備最大臺車、最智能盾構機、最快鋪軌機,全周期智能建造、智能運維,12公里的新八達嶺隧道內更建成了埋深102米的“世界最深高鐵站”。施工裝備與建造技術之變,正是中國
建造強國的生動縮影。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步履維艱躋身
B.艱苦奮斗變身
C.困難重重側身
D.舉步艱難置身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文段信息“由于八達嶺段坡度較大,施工裝備有限,投入經費不足,工人靠肩挑手鑿才打通了長度僅一公里的八達嶺隧道”可知,“老京張”鐵路修建難度大。B項“艱苦奮斗”指不怕艱難困苦,堅持英勇斗爭,與“鐵路”搭配不當,排除。A項“步履維艱”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可體現(xiàn)事情進行不順利,很艱難;C項“困難重重”指一個困難接著一個困難;D項“舉步艱難”比喻辦事情每向前進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均能體現(xiàn)“老京張”鐵路修建難度大,保留。
第二空,根據文意可知,由新舊京張鐵路的歷程,反映了中國技術的騰飛,現(xiàn)在的中國已成為建造強國。A項“躋身”指使自己上升到(某種行列、位置等),與文段對應恰當,當選。C項“側身”指(向旁邊)歪斜身體,D項“置身”指把自己放在,存身(于),均體現(xiàn)不出置身于好的行列,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從“新京張”看百年巨變》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文中橫線后面解釋說明部分“由于八達嶺段坡度較大,施工裝備有限,投入經費不足……”可知,文中要表達的意思是修建鐵路非常艱難。A項“步履維艱”指行走極為困難,符合文意。B項“艱苦奮斗”指不畏艱難困苦,進行堅持不懈的斗爭,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C項“困難重重”指困難很多,符合文意。D項“舉步艱難”比喻辦事情每向前進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此處表達中國成為了建造強國之意。A項“躋身”指使自己上升到某種行列、位置等,符合文意。C項“側身”指身子向旁邊歪斜,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D項“置身”指把自己放在;存身于,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此處表達“老京張”鐵路修建難度大,所填詞語應體現(xiàn)此意,排除B。第三步,再看第二空,此處表達的是裝備和技術的提升是中國上升到建造強國行列的縮影,辨析備選詞語含義,選擇與文意最相符的一項。第一空,由后文可知,“老京張”鐵路的修建難度很大?!捌D苦奮斗”指不怕艱難困苦,進行英勇頑強的斗爭。其填入此處形容鐵路建造不恰當,排除B。
第二空,文意為施工裝備和建造技術的提升,是中國上升到建造強國行列的縮影。A項“躋身”側重上升到某個位置,符合文意。C項“側身”指側過身體,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置身”側重于把自己放置在某個位置,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本題選A。24.近因原則是保險人對于承保范圍的保險事故作為直接的、最接近的原因引起的損失,承擔保險責任,而對于承保范圍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損失不負賠償責任。按照該原則,承擔責任并不取決于時間上或空間上的接近,而是取決于導致保險標的損失的風險事故是否在承保范圍內,如果存在多個原因導致保險損失,其中最直接、最有效、起決定作用的原因,以及不可避免會產生事故作用的原因就是近因。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原因不屬于近因的是:
A.張某夜間打獵不慎摔傷,在等待救援時受涼感冒引發(fā)肺炎導致死亡,其死亡原因是摔傷
B.王某的保險車輛遭受暴雨浸泡汽缸進水,他強行啟動車輛時發(fā)動機受損,受損原因為暴雨
C.暴風雨致電線桿倒塌,電線短路引起火花引燃倉庫,庫存商品燃燒殆盡,損失原因是暴風雨
D.船舶進水,所載皮革進水腐爛,腐爛惡臭致使鄰艙的煙草變質,煙草受損原因是船舶進水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近因的一項。題干定義近因是一種原因,分析其判斷標準,再結合選項比較即可解題。近因定義的關鍵信息:最直接、最有效、起決定作用的原因,以及不可避免會產生事故作用的原因。
A項,死亡原因包含摔傷、肺炎多個原因,摔傷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原因,符合定義。
B項,起決定性作用的原因是強行啟動發(fā)動機,暴雨并不必然導致發(fā)動機受損,不符合定義的關鍵信息。
C項,暴風雨、電線桿倒塌、電線短路產生的火花都屬于不可避免會產生事故作用的原因,其中暴風雨屬于起決定性作用的原因,符合定義。
D項,船舶進水、皮革腐爛屬于不可避免會產生事故作用的原因,其中船舶進水屬于起決定性作用的原因,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考查“近因”,其關鍵信息如下:
①最直接、最有效、起決定作用的原因;
②不可避免會產生事故作用的原因。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夜間打獵時摔傷是“起決定作用的原因”,如果沒有最初的摔傷就不用等待救援,也不會受涼感冒,也就不會得肺炎,符合定義;
B項:發(fā)動機受損的直接原因為強行啟動車輛,如果沒有強行啟動,即使汽缸進水,發(fā)動機也不會受損,暴雨不是“最直接、起決定作用的原因”,不符合定義;
C項:暴風雨、電線桿倒塌、電線短路產生的火花都屬于“不可避免會產生事故作用的原因”,其中暴風雨屬于“起決定作用的原因”,如果沒有暴風雨,就不會產生后面一連串的事故,符合定義;
D項:船舶進水、皮革腐爛屬于“不可避免會產生事故作用的原因”,其中船舶進水屬于“起決定作用的原因”,如果船舶沒有進水,皮革就不會腐爛,煙草就不會變質,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題干定義關鍵詞。
定義關鍵詞:最直接、最有效、起決定作用的原因,以及不可避免會產生事故作用的原因就是近因。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張某打獵摔傷,等待救援時感冒受涼引發(fā)肺炎,肺炎是摔傷引發(fā)的必然性結果,也就是說沒有摔下來的話也就不會引發(fā)肺炎,因此摔傷屬于決定性的原因,即近因,符合定義,排除;
B項:駕駛員啟動汽車時沒有檢查汽車進氣管有無進水,而是強行啟動發(fā)動機,導致發(fā)動機受損,因此強行啟動發(fā)動機才是事故的近因,不符合定義,當選;
C項:倉庫火災起決定性因素的是暴風雨,暴風雨屬于近因,符合定義,排除;
D項:煙草受損起決定性因素為船舶進水,船舶進水屬于近因,符合定義,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25.太陽剛冒出山頭,溝里的
還沒有散盡,典禮就
舉行了。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霧靄如期
B.霧氣如約
C.霧霾如期
D.霧水如約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先看第二空,文段強調太陽剛冒出山頭,在這一時間下,典禮就舉行了,故強調的是典禮“如期”舉行,“如期”指按預定時間進行,側重按時、準時,強調時間?!叭缂s”指按照約定行事,側重“約定”,文中沒有出現(xiàn)“約定”,應排除B、D項。
第一空,C項“霧霾”指的是大氣受到污染之后的天氣現(xiàn)象,故應排除。A項“霧靄”指霧氣,形容霧氣騰騰的樣子,照應了后文的“散盡”。
故正確答案為A。26.2019年3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全面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意見》,該意見是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主要政策。下列關于主要政策說法正確的是:
A.統(tǒng)一參保登記
B.統(tǒng)一基金征繳和管理
C.統(tǒng)一醫(yī)療服務管理
D.統(tǒng)一經辦和信息服務
參考答案:ABC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政知識。
第二步,2019年3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全面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意見》,其主要政策包括:(1)統(tǒng)一參保登記。完善參保范圍,促進實現(xiàn)應保盡保。(2)統(tǒng)一基金征繳和管理。生育保險基金并入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統(tǒng)一征繳,統(tǒng)籌層次一致。按照用人單位參加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之和確定新的單位費率。(3)統(tǒng)一醫(yī)療服務管理。兩項保險合并實施后實行統(tǒng)一定點醫(yī)療服務管理,執(zhí)行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及基本醫(yī)療保險診療項目和醫(yī)療服務設施范圍。生育醫(yī)療費用原則上實行醫(y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yī)療機構直接結算。(4)統(tǒng)一經辦和信息服務。經辦管理統(tǒng)一由基本醫(y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實行信息系統(tǒng)一體化運行。(5)確保職工生育期間的生育保險待遇不變。參保人員生育醫(yī)療費用、生育津貼等各項生育保險待遇按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所需資金從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6)確保制度可持續(xù)。各地要增強基金統(tǒng)籌共濟能力,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制度保障能力,合理引導預期,完善生育保險監(jiān)測指標,根據生育保險支出需求建立費率動態(tài)調整機制。A項、B項、C項和D項分別符合(1)、(2)、(3)、(4)。
因此,選擇ABCD選項。
生育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在職業(yè)婦女因生育子女而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及時給予生活保障和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主要包括兩項:一是生育津貼;二是生育醫(yī)療待遇。生育險待遇不受戶籍限制,參加生育保險的人員,如果在異地生育,其相關待遇按照參保地政策標準執(zhí)行。
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制度是依法對職工的基本醫(yī)療權利給予保障的社會醫(yī)療保險制度,是通過法律、法規(guī)強制推行的,實行社會統(tǒng)籌醫(yī)療基金與個人醫(yī)療帳戶相結合的基本模式,與養(yǎng)老、工傷、失業(yè)和生育保險一樣,都屬社會保險的一個基本險項。
27.聲音的音調、響度分別與其頻率、振幅成正比。下圖是甲乙丙三人的聲音在示波器上相同量綱下顯示的波形。據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乙音調相同
B.乙、丙響度相同
C.丙的響度大于甲
D.乙的音調高于丙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物理常識。本題可以直接從題干中分析出答案。題干已經提到,聲音的音調、響度分別與其頻率、振幅成正比。圖中的波形,甲、乙波的個數(shù)相同,也就是頻率相同,丙的波的個數(shù)更多,說明頻率更高;乙、丙幅度相同,也就是振幅相同,乙、丙幅度又大于甲,說明振幅更大。A項正確。音調的高低由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快慢)決定,即頻率越大,音調越高。對比甲、乙兩圖可知,二者的振動頻率相同,所以甲、乙音調相同。
B項正確。響度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幅度決定的,即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對比乙、丙兩圖可知,二者的波形高度相同,即振動幅度相同,所以乙、丙的響度相同。
B項正確。對比甲、丙兩圖可知,丙的振動幅度大于甲,說明丙的響度大于甲,C項正確。
D項錯誤。對比乙、丙兩圖可知,丙的振動頻率快于乙,說明丙的音調高于乙。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聲音的音調、響度分別與其頻率、振幅成正比。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在題干圖形中,頻率為波動的次數(shù)(圖形的緊密程度),振幅為聲波振動峰值的大?。▓D形的高低)。由圖可知,振幅甲小于乙=丙,因此,甲的響度小于乙的響度=丙的響度。頻率甲=乙小于丙,故甲的音調=乙的音調小于丙的音調。據此可以知道,ABC三項表述正確,D項乙的音調高于丙,表述錯誤,應當是低于。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音調指聲音的高低,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物體振動的越快,頻率越大。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A項正確,對比甲圖乙圖,可以看出波峰出現(xiàn)的個數(shù)相同,都是3個,說明振動快慢(頻率)相同,故甲、乙音調相同。
B項正確,對比乙圖丙圖,可以看出波振動的幅度相同,即振幅相同,都占滿了整個框,故乙、丙響度相同。
C項正確,對比甲圖丙圖,可以看出丙振動的幅度大于甲振動的幅度,故丙的響度大于甲。
D項錯誤,對比乙圖丙圖,可以看出丙的頻率高于乙的頻率,故丙的音調高于乙。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28.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
A.如上圖所示
B.如上圖所示
C.如上圖所示
D.如上圖所示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
組成元素不同,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類或屬性類。每個圖形均有封閉區(qū)間,考慮數(shù)面。
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guī)律。
題干圖形面的個數(shù)依次為2、4、6、?,呈等差規(guī)律,問號處需要填入有8個面的圖形,排除A、C項;繼續(xù)觀察圖形,圖形外框箭頭依次逆時針旋轉90゜得到下一幅圖形,只有D項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29.下列金屬中,屬于液體的是:
A.汞
B.銀
C.鎂
D.鋁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知識。
第二步,汞,俗稱水銀,是銀白色閃亮的重質液體,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堿。汞常溫下即可蒸發(fā),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慢性)。與題意相符。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銀是古代就已知并加以利用的金屬之一,是一種重要的貴金屬。銀在自然界中有單質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態(tài)的形式存在于銀礦石中。銀在常溫下是固態(tài),與題意不符。B項錯誤。
C項:鎂是一種銀白色的輕質堿土金屬,化學性質活潑,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熱消散性。鎂元素在自然界廣泛分布,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之一。鎂在常溫下是固態(tài),與題意不符。C項錯誤。
D項:鋁是銀白色輕金屬。有延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狀、片狀、箔狀、粉狀、帶狀和絲狀。在潮濕空氣中能形成一層防止金屬腐蝕的氧化膜。鋁在常溫下是固態(tài),與題意不符。D項錯誤。
30.初伏:中伏:末伏
A.火星:木星:土星
B.大雨:小雨:谷雨
C.上旬:中旬:下旬
D.大暑:小暑:處暑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
初伏、中伏、末伏,三者之間是并列關系,并且三者按照三伏天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先初伏,再中伏,最后末伏。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火星、木星、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三個行星,三者之間是并列關系,但是沒有時間先后順序,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大雨、小雨是兩種不同的天氣,谷雨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三者不構成并列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上旬、中旬、下旬,三者之間是并列關系,并且三者按照一個月份的不同時間段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先上旬,再中旬,最后下旬,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D項:大暑、小暑、處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三個節(jié)氣,三者之間是并列關系,但是它們的時間先后順序應該是先小暑,再大暑,最后處暑,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31.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常食用人類食物的熊冬眠時間會明顯縮短,最多時可達50天,這些熊與保持天然飲食習慣的熊相比,染色體端粒顯著減少。因此有人推測:經常食用人類食物,熊的壽命會隨之縮短。
要得到上述結論,需要補充的重要前提是:
A.一般來說,癌細胞內的染色體端粒的長度可以長時間保持不變
B.當動物機體的細胞端粒數(shù)量顯著減少后,染色體也會變得不穩(wěn)定
C.端粒減少后,動物機體內細胞老化、受損的速度更快,衰老進程加劇
D.冬眠時間縮短后,熊類在冬季變得更為活躍,但其繁衍能力卻日趨下降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經常食用人類食物,熊的壽命會隨之縮短。
論據:常食用人類食物的熊冬眠時間會明顯縮短,最多時可達50天,這些熊與保持天然飲食習慣的熊相比,染色體端粒顯著減少。
本題的論點說的是經常食用人類食物,熊的壽命會隨之縮短,而論據說的是熊冬眠時間減少和染色體端粒減少,二者話題不一致,且提問方式為“需要補充的前提”,優(yōu)先考慮搭橋。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討論的是癌細胞內的染色體端粒的長度,題干說的是染色體端粒的數(shù)量,與題干討論的話題不一致,因此屬于無關項,排除;
B項:討論的是細胞端粒數(shù)量,題干說的是染色體端粒的數(shù)量,與題干討論的話題不一致,因此屬于無關項,排除;
C項:說明端粒減少會加速熊的衰老進程,因此熊的壽命會縮短,在端粒減少與縮短壽命之間建立聯(lián)系,因此該項屬于搭橋項,當選;
D項:說的是冬眠時間減少對其繁衍能力的影響,未提及對壽命的影響,因此該項屬于無關項,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前提”,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經常食用人類食物,熊的壽命會隨之縮短。
論據:常食用人類食物的熊冬眠時間會明顯縮短,最多時可達50天,這些熊與保持天然飲食習慣的熊相比,染色體端粒顯著減少。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無關選項。該項討論癌細胞內的染色體長度長時間保持不變,與論點中經常食用人類食物的熊的壽命是否縮短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B項:無關選項。該項討論的是細胞端粒數(shù)量減少導致染色體不穩(wěn)定,與論點中經常食用人類食物的熊的壽命是否縮短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建立聯(lián)系。該項指出“端粒減少加劇衰老進程”,建立了論據和論點之間的關聯(lián),具有加強作用。
D項:無關選項。該項討論的是熊類冬眠縮短后影響其繁衍能力,而非壽命,論題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題干結論成立所需的前提,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論據和論點。題干論據為“常食用人類食物的熊與保持天然飲食習慣的熊相比,染色體端粒顯著減少”,題干論點為“經常食用人類食物,熊的壽命會隨之縮短”??梢园l(fā)現(xiàn),論據說的是“染色體端粒顯著減少”,而論點說的是“壽命會隨之縮短”,兩者之間明顯存在跳躍,因此能在兩者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選項就是所要尋找的前提。題干由“常食用人類食物的熊與保持天然飲食習慣的熊相比,染色體端粒顯著減少”推出“經常食用人類食物,熊的壽命會隨之縮短”。論據和論點之間明顯存在跳躍,要使該論證成立,則需在“染色體端粒顯著減少”和“熊的壽命會隨之縮短”之間建立聯(lián)系。
A項,癌細胞內的染色體端粒的長度,與題干論證無關,不是題干論證需要補充的前提。
B項,指出動物機體的細胞端粒減少會引起染色體不穩(wěn)定,并不能說明熊的壽命的情況,不是題干論證需要補充的前提。
C項,指出端粒減少后,動物機體內細胞老化、受損的速度更快,衰老進程加劇,即會因此縮短壽命,在論據和論點之間建立了聯(lián)系,是題干論證需要補充的前提。
D項,指出熊在冬眠時間縮短后繁衍能力日趨下降,和熊的壽命沒有必然聯(lián)系,不是題干論證需要補充的前提。
故本題選C。32.4,7,11,17,27,(
),79
A.81
B.45
C.70
D.79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數(shù)列變化趨勢平緩,優(yōu)先考慮做差。
第二步,做兩次差如圖所示:
猜測二次差數(shù)列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則下兩項分別為4×2=8,8×2=16,一次差數(shù)列下兩項分別為10+8=18,18+16=34,則所求項為27+18=45,驗證45+34=79,滿足規(guī)律。
因此,選擇B選項。33.Word2003的編輯狀態(tài)下選擇了當前文檔中的一個段落進行清除操作(或按Del鍵)則:
A.該段落被刪除且不能恢復
B.該段落被刪除但能恢復
C.該段落被移到回收站
D.利用回收站可恢復被刪除段落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信息技術知識。
第二步,Word2003的編輯狀態(tài)下選擇了當前文檔中的一個段落進行清除操作,該段落被刪除,但可以按撤銷(返回)按鈕進行恢復,或者直接用“Control+Z”進行恢復。
因此,選擇B選項。
34.甲因盜竊被公安機關逮捕。在審訊期間,甲主動交代出曾實施過搶劫犯罪。甲交代搶劫犯罪的行為屬于(
)。
A.自首
B.坦白
C.立功
D.悔過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如果甲所交代的搶劫事實是公安機關尚未掌握的(含沒有報案),屬于自首。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p>
故正確答案為A。35.小說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沒有深入體驗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寫出優(yōu)秀作品的。因此(
)。
A.詩人、小說家不可能年輕
B.創(chuàng)作小說都是有經驗人的事
C.做小說家資歷是很重要的
D.要創(chuàng)作小說必須有充足的生活體驗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翻譯題干。
;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題干中并不涉及詩人、小說家年輕與否,無法得到詩人、小說家不可能年輕的結論,排除;
B項:題干說的是創(chuàng)作小說要有生活體驗而不是經驗,無法得出創(chuàng)作小說都是有經驗人的事的結論,排除;
C項:題干并沒有提到資歷與創(chuàng)作小說的關系,無法得出做小說家資歷很重要的結論;
D項:根據逆否規(guī)則,題干信息可翻譯為,選項中提到創(chuàng)作小說必須有充足生活體驗,根據后推前的翻譯規(guī)則,即,與題干相符,可以推出,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36.有形損耗∶無形損耗
A.中國哲學∶西方哲學
B.蒸餾酒∶葡萄酒
C.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D.有色金屬∶稀有金屬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都是損耗,并且損耗只有有形和無形兩種,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矛盾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哲學的分支除了“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外還有美學、倫理學等,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排除;
B項:“蒸餾酒”是以制作工藝命名的,“葡萄酒”是以制作原料命名的,有的“蒸餾酒”是“葡萄酒”,有的“葡萄酒”是“蒸餾酒”,二者屬于交叉關系,排除;
C項:“急性中毒”指毒物短時間內經皮膚、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進入人體,使機體受損并發(fā)生器官功能障礙,“慢性中毒”指毒物在不引起急性中毒的劑量條件下,長期反復進入機體所引起的機體在生理、生化及病理學方面的改變,出現(xiàn)臨床癥狀、體征的中毒狀態(tài)或疾病狀態(tài),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矛盾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稀有金屬”是“有色金屬”的一種,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37.某航空公司引入一種新設備,用于了解旅客的乘機體驗。這是一種通過測量腦電波來了解人們滿意度的毯子。這種高科技裝備使用神經傳感器來評估快樂程度。與旅客神經的緊張程度相對應,毯子織物里的光導纖維的顏色會發(fā)生由紅色到藍色的變化,表示其心情的放松程度由低到高。
這段文字的關鍵詞可概括為:
A.放松程度
傳感神經
B.快樂程度
評估裝備
C.顏色深度
變化纖維
D.滿意程度
測量毯子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講了某航空公司引入一種新設備,目的是了解乘客的乘機體驗,第二句指出這種新設備是一種毯子,后文具體解釋該毯子是如何測量的,所以文段的重點是在論述新設備毯子是如何測量乘客的滿意度的。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文段關鍵詞的提取。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B項和C項:均沒有出現(xiàn)主體“毯子”。
38.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A
B.B
C.C
D.D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種解析:
元素組成不同,無明顯屬性規(guī)律,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多圓相交,優(yōu)先考慮筆畫數(shù)。第一組圖均為1筆畫圖形,第二組圖中,前兩幅圖均為2筆畫圖形,因此?處選擇一個筆畫數(shù)為2的圖形。A項3筆畫,B項1筆畫,C項1筆畫,D項2筆畫,只有D相符合。
故正確答案為D。
第二種解析:
元素組成不同,優(yōu)先考慮屬性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第一組圖中圖一出現(xiàn)了等腰三角形,優(yōu)先考慮對稱性。題干第一組圖中圖1為軸對稱圖形,圖2為,圖3為,則第二組圖應用此規(guī)律,圖1為軸對稱圖形,圖2為,故?處應該選擇一個,只有A項符合。
故正確答案為A。
第三種解析:
元素組成不同,無明顯屬性規(guī)律,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xiàn),每幅圖都是由同一種圖形組成,只有C項符合。
故正確答案為C。
粉筆傾向于第一種規(guī)律。原因有二:
一、兩組圖的形式一般考查整個一組圖的整體規(guī)律(如一組圖均為軸對稱圖形或均為中心對稱圖形)或者一組圖中的三幅圖規(guī)律呈對稱的形式(如圖1和圖3是一樣的規(guī)律),因此,第二種規(guī)律不嚴謹。
二、本題題干圖形筆畫的特征圖(如第一組圖的圖3以及C選項都是筆畫的典型特征圖多圓相交)非常明顯,因此猜測命題人的意圖是考查筆畫數(shù),因此,第二種和第三種規(guī)律都不嚴謹。
綜上所述,第一種規(guī)律即筆畫數(shù)更嚴謹,故粉筆傾向于選擇D。39.關于地震,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地球上主要有五大地震帶
B.南北兩極不容易發(fā)生地震
C.從成因角度說,構造地震破壞力最大
D.由于太陽和月亮引力作用,絕大多數(shù)的地震發(fā)生在夜間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A項錯誤,全球主要地震帶有三個: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
B項正確,南北兩極地區(qū)不容易發(fā)生地震,主要是因為巨大的冰層。由于巨大冰層的壓力,冰層下部的巖石幾乎處于“熔融”狀態(tài),巖石的斷層無從談起。同時,由于冰層面積廣且質量大,那些地方的巖石在垂直方向上受到強烈的壓縮,這種巨大的垂直壓力與地殼板塊構造帶來的水平擠壓力相互作用,正好達到平衡。作為平衡的結果,那些地方的巖層不會發(fā)生傾斜和彎曲,地殼的形變得以分散和減弱,地震也就不易發(fā)生。
C項正確,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種類型: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其中構造地震是由地下深處巖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這類地震發(fā)生的次數(shù)最多,約占全球地震數(shù)的90%以上,破壞力也最大。
D項正確,地震多發(fā)生在夜間,據統(tǒng)計,1985年我國境內發(fā)生了25次五級以上的地震,其中有20次發(fā)生在19時至次日凌晨6時之間。由于引力的作用,太陽和月亮可以使地殼漲落。到了晚上,特別是農歷月初和月中,月亮對地球的引力最大,使地球表面上升得最厲害,從而使這個地區(qū)蓄勢待發(fā)的地震產生了。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地震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全球主要有三大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
因此,選擇A選項。40.2016年1—2月產量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傳統(tǒng)節(jié)日影響
B.產能不足
C.國家政策控制
D.原材料供應不足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根據常識,1-2月份正值我國春節(jié)期間,轎車生產銷售業(yè)務會有一段時間停滯,產量受到一定影響。
故正確答案為A。41.一個真正的讀者應具備基本的判斷力和鑒賞力,能夠辨識一本書的優(yōu)劣,本能地拒斥劣書、傾心好書。這種能力部分來自閱讀的經驗,但更多地源自一個人靈魂的品質。
當然,靈魂的品質是可以不斷提高的,讀好書也是提高的途徑,二者之間有一種良性循環(huán)的關系。重要的是一開始就給自己確立一個標準,每讀一本書,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獲,能夠開啟你的心智。只要堅持這個標準,靈魂的品質和對書的判斷力就自然會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靈魂足夠豐富和深刻,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上升到了一種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貧乏和淺薄的書了。
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是(
)。
A.靈魂的品質和對書的判斷力的提高依賴于給自己確立一個標準,每讀一本書,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獲,能夠開啟心智
B.文中劃線處的“這種能力”指代的是“基本的判斷力和鑒賞力”
C.讀好書可以提高靈魂的品質,當提升到一定高度時,則會本能地拒斥劣書而傾心好書
D.一個人閱讀的經驗和靈魂的品質對于培養(yǎng)讀書基本的判斷力和鑒賞力很重要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A項,根據“重要的是一開始就給自己確立一個標準,每讀一本書,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獲,能夠開啟你的心智。只要堅持這個標準,靈魂的品質和對書的判斷力就自然會同步得到提高?!笨芍?,文段只是說堅持這個標準可以提升靈魂的品質和對書的判斷力,并未提及靈魂的品質和對書的判斷力的提高“依賴于給自己確立一個標準”,“依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杭州浙江杭州拱墅區(qū)大關上塘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招聘編外聘用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不銹鋼絲清潔球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鍍鎳快速填平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聚丙烯塑編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著色均勻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球形水箱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模擬型霍爾傳感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無刷同步發(fā)電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安全知識考試系統(tǒng)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固定式排球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趙匡胤:中國北宋時期的開國皇帝2
- 預防保健科護理管理質量控制考核標準
- 皮下抗凝劑的注射規(guī)范
- 食管癌護理小講課課件
- 護理組長競聘講稿-護理組長競聘主題教學課件
- 2023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英語答題卡A4版word版可以編輯
- 水泥考試試題(含答案)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數(shù)學全冊教案
- 江蘇地理專題復習
- 小學六年級語文聽課記錄22篇
- GB/T 25995-2010精細陶瓷密度和顯氣孔率試驗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