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概述一、與清熱藥有關(yǒuguān)的概念清熱(qīnɡrè)藥里熱證發(fā)熱、或體溫不高而見口干、咽喉干燥、面紅、目赤、大便干結(gānjié)、小便短赤、五心煩熱、舌紅、苔黃、脈數(shù)第一頁,共八十二頁。表熱:辛涼解表藥。熱證虛熱:清虛熱藥里熱氣分熱-清熱瀉火藥實熱血分熱-清熱涼血藥濕熱(shīrè)――清熱燥濕藥熱毒瘡瘍-清熱解毒清虛熱(xūrè)藥研究較少第二頁,共八十二頁。二、清熱藥分類(fēnlèi)的藥理學特點
(一)清熱解毒:熱毒證溫病初起瘡癰腫毒咽喉腫痛(zhǒnɡtònɡ)濕熱痢疾均與細菌(xìjūn)、病毒感染有關第三頁,共八十二頁。袪邪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性反應抗內(nèi)毒素抗過氧化損傷(sǔnshāng)抗炎性細胞因子第四頁,共八十二頁。扶正(fúzhènɡ)
增強免疫功能保護細胞器維護(wéihù)鈣穩(wěn)態(tài)增強解毒活性第五頁,共八十二頁。清熱解毒治法研究(yánjiū)過程驗證(yànzhèng)臨床效果70年代初期(chūqī):
清熱藥--熱毒癥--感染性疾病
第六頁,共八十二頁。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中西醫(yī)結合(jiéhé)研究所
(原武漢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中醫(yī)研究室)五味消毒飲---熱毒清注射液(簡稱熱毒清,原名抗炎6號注射液)。
急性(jíxìng)膽系感染、急性(jíxìng)闌尾炎、胰腺炎等200例急腹癥,總有效率達825%;第七頁,共八十二頁??咕涂共《?/p>
最初(zuìchū)的靶點
清熱解毒制劑如熱毒清等,在體外對多種細菌(xìjūn)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體內(nèi)實驗以熱毒清治療家兔大腸桿菌腹膜炎則療效顯著。
第八頁,共八十二頁。抗炎性反應
艱難(jiānnán)的探索熱毒清能顯著減輕兔大腸桿菌(dàchánɡɡǎnjūn)腹膜炎的炎性損害程度,證明,熱毒清確有抗炎作用(故名抗炎6號),但抗炎藥并不是抗生素,抗炎作用并非抗感染的主要機制。
第九頁,共八十二頁??箖?nèi)毒素
柳暗花明(liǔànhuāmíng)
熱毒清在體外能使加入內(nèi)毒素的鱟試驗轉陰,在電鏡下能使內(nèi)毒素的網(wǎng)狀結構解聚或碎裂崩解;在體內(nèi)能有效拮抗大腸桿菌(dàchánɡɡǎnjūn)內(nèi)毒素誘導的DIC生物效應。第十頁,共八十二頁。體外研究(yánjiū)發(fā)現(xiàn)用有效抗生素處理培養(yǎng)基時,在細菌計數(shù)降低的同時,伴有內(nèi)毒素水平的增高,有的可達100多倍。第十一頁,共八十二頁??惯^氧化損傷(sǔnshāng)
異病同治(Tóngzhì)
清熱解毒治法在多種疾病過程中的“解毒”—抗自由基作用(zuòyòng),可能是其異病同治的機制之一。外源性毒素—內(nèi)毒素內(nèi)源性毒素—氧自由基
第十二頁,共八十二頁。扶正(fúzhènɡ)與祛邪并舉“扶正(fúzhènɡ)以祛邪”,“正足邪自去”
第十三頁,共八十二頁。增強免疫(miǎnyì)功能
順理成章(shùnlǐchéngzhāng)
清熱解毒代表方熱毒清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揭示,不僅部分解釋(jiěshì)了其抗感染的治療作用機理,而且還為其與抗生素聯(lián)合應用的合理性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jù)。
第十四頁,共八十二頁。保護(bǎohù)細胞器
重中之重
保護組織細胞的功能,減輕(jiǎnqīng)炎癥造成的損害,將可顯著降低病死率第十五頁,共八十二頁。維護(wéihù)鈣穩(wěn)態(tài)
精細(jīngxì)的調(diào)節(jié)通過促進線粒體的鈣泵作用維護胞漿Ca2+的平衡,從而保護肝組織結構(jiégòu)的完整,減輕內(nèi)毒素誘導的炎性細胞因子及脂質(zhì)過氧化物對肝細胞的損傷。
第十六頁,共八十二頁。增強(zēngqiáng)解毒活性
祛邪扶正(fúzhènɡ)相統(tǒng)一提高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含量(hánliàng),并增強苯胺羥化酶活性,參與機體的解毒功能第十七頁,共八十二頁。另辟新徑*中醫(yī)(zhōngyī)對“熱”和“毒”的概念較廣泛,遠非僅感染性疾病所能囊括
*清熱解毒方藥治療其它急慢性疾病,如腫瘤、心血管疾病、腎臟(shènzàng)疾病、血液病和老年病等,均顯示出較好的療效
第十八頁,共八十二頁。(二)清熱瀉火
“火為熱之極”,清熱瀉火藥主治氣分熱證。表現(xiàn):高熱(gāorè)、煩躁,多見于感染性疾病的明顯期、急性期。
藥理作用:清熱解毒+解熱、鎮(zhèn)靜、抗驚厥。第十九頁,共八十二頁。(三)清熱(qīnɡrè)涼血
主治熱入營血。見于(jiànyú)急性傳染病的衰竭期,伴有CNS病變及臟腑功能衰竭。
1、抗菌、抗病毒,抗毒素以消除病因;2、強心,增加血循環(huán)動力;3、擴張血管,解除微循環(huán)血管痙攣;4、調(diào)整凝血與抗凝系統(tǒng)平衡的紊亂而減少出血;5、鎮(zhèn)靜、解熱以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第二十頁,共八十二頁。(四)清熱(qīnɡrè)燥濕
主治濕熱(shīrè)內(nèi)蘊諸證。見于慢性疾病。如肝炎,尿道感染,菌痢。
1、抗菌、抗病毒、抗真菌;2、降脂,保肝利膽;第二十一頁,共八十二頁。三、共同(gòngtóng)的藥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
*以清熱解毒藥和清熱燥濕藥較強,其中(qízhōng)清熱燥濕藥對真菌有效*最初的靶點,但并非是主要(zhǔyào)機制
第二十二頁,共八十二頁??寡?/p>
抗急性炎癥(yánzhèng)反應第二十三頁,共八十二頁。急性炎癥:
是里熱證的主要表現(xiàn)和病理(bìnglǐ)過程之一炎癥(yánzhèng)反映可概括分為早、中、晚三期:血管反應、細胞反應、組織增生三個階段第二十四頁,共八十二頁。
1、直接作用(1)降解內(nèi)毒素(Endotoxin)A、直接破壞內(nèi)毒素的結構(jiégòu);B、保護溶酶體膜。(2)拮抗外毒素(Exotoxin)
病原微生物毒素是其致病的重要組成部份,是感染性疾病中多種癥狀和組織損傷的重要因素??苟舅氐诙屙?,共八十二頁。2、間接作用――降低(jiàngdī)細菌的毒力。(1)抗透明質(zhì)酸酶。(2)抑制凝固酶的形成
透明質(zhì)酸是結締組織的基本成分之一、能被透明質(zhì)酸酶破壞--導致結締組織疏松--細菌毒素在結締組織擴散蔓延。多數(shù)致病葡萄球菌能產(chǎn)生一種酶,在血漿和組織中形成血漿凝固酶,使血漿凝固,并使炎癥滲出物中的纖維蛋白原就纖維蛋白,附著于細菌表面,使其不易被呑噬,或在呑噬細胞中不易被破壞。第二十六頁,共八十二頁。細菌(xìjūn)毒素內(nèi)毒素---革蘭氏陰性外類素--革蘭氏陽性菌
許多清熱藥雖然抗菌力不強,但卻能有十分理想的臨床療效,期中一個原因是有明顯的解毒(jiědú)作用。第二十七頁,共八十二頁。侵襲力1)粘附和侵入力
2)繁殖與擴散能力
(1)透明質(zhì)酸酶
(2)鏈激酶毒素1)外毒素
毒性作用強不穩(wěn)定,對熱和某些化學物質(zhì)敏感
2)內(nèi)毒素
內(nèi)毒素血癥、中毒(zhòngdú)性休克以及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病死率甚高與細菌致病力強弱有關(yǒuguān)的因素
第二十八頁,共八十二頁。解熱(jiěrè)(1)擴張血管,促進皮膚散熱;(2)減少致熱源;(3)抑制發(fā)熱介質(zhì)的合成、分泌:(4)改變Na+/Ca2+比值:,體溫(tǐwēn);,體溫。
與解表藥不同之處:清熱藥退熱一般不伴明顯發(fā)汗。第二十九頁,共八十二頁。
多數(shù)清熱藥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nénglì)。某些清熱藥又可抑制異常的免疫反應對免疫(miǎnyì)功能的影響
第三十頁,共八十二頁。其他(qítā)抗腫瘤、鎮(zhèn)靜(zhènjìng)、降壓、保肝、利膽等
第三十一頁,共八十二頁。(一)抗菌實驗
應選用廣泛菌株進行體外抗菌實驗;選用敏感菌株進行感染動物的保護(bǎohù)實驗。1、體外抗菌試驗:
中藥粗制劑對結果有較大的非特異性影響。2、體內(nèi)抗菌實驗
是判定藥物有無臨床價值的抗菌作用的最主要指標。四、常用(chánɡyònɡ)實驗方法第三十二頁,共八十二頁。(二)抗病毒試驗(shìyàn)
1、細胞培養(yǎng)法
2、雞胚法
3、整體動物實驗法
第三十三頁,共八十二頁。病毒的培養(yǎng)(péiyǎng):用活細胞動物(Animals)接種雞胚(Embryonatedeggs)接種組織培養(yǎng)(Organandtissueculture) Organculture Cellculture:原代細胞(xìbāo)傳代細胞 二倍體細胞第三十四頁,共八十二頁。常用(chánɡyònɡ)的細胞培養(yǎng)第三十五頁,共八十二頁。(三)抗毒素實驗(shíyàn)
1、抗內(nèi)毒素實驗(1)體外鱟試驗:(2)半體內(nèi)(tǐnèi)中和內(nèi)毒素試驗:(3)體內(nèi)試驗:
2、抗外毒素實驗第三十六頁,共八十二頁。(四)抗炎一般性炎癥模型
(1)以增加血管通透性為主要改變的各種急性炎癥模型:
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測定:皮內(nèi)染料滲出法、腹腔(fùqiāng)染料滲出法
②炎性腫脹的測定:小鼠耳殼水腫、大鼠足腫脹第三十七頁,共八十二頁。(2)以白細胞游走為主要特征的炎癥模型:
大鼠胸膜炎模型:不僅(bùjǐn)反映血管通透性的變化,而且可檢測白細胞的游走與分泌功能。(3)以肉芽組織增生為特征的各種慢性炎癥模型:
肉芽腫模型
第三十八頁,共八十二頁。免疫(miǎnyì)免疫系統(tǒng)免疫器官
免疫細胞(xìbāo)
免疫分子第三十九頁,共八十二頁。免疫(miǎnyì)應答的方式非特異性免疫應答特異性免疫應答
影響免疫功能的研究方法比較復雜、且進展很快。應采用涉及免疫過程主要環(huán)節(jié)的多種實驗方法及觀察指標進行研究。至少觀察特異性免疫及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及體液)各一項,才能初步肯定藥物(yàowù)對免疫功能的作用。第四十頁,共八十二頁。免疫器官
中樞免疫器官胸腺、骨髓(ɡǔsuǐ)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結、脾免疫細胞
T細胞B細胞NK細胞單核呑噬細胞免疫分子IL、CSF、TNF、IFN第四十一頁,共八十二頁。非特異性免疫(miǎnyì)
由先天遺傳(yíchuán)而來,也稱先天性免疫??垢腥久庖叻矫婵芍攸c觀察對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第四十二頁,共八十二頁。非特異性免疫實驗(shíyàn)方法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巨噬細胞系統(tǒng)(MΦ)1、巨噬細胞(MΦ)活性測定小鼠體內(nèi)呑噬廓清能力測定:印度加墨汁法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呑噬雞紅細胞、綿羊紅細胞能力的影響(yǐngxiǎng):2、中性白細胞功能測定小鼠中性白細胞體外呑噬功能測定大鼠中性白細胞內(nèi)游離鈣濃度測定3、NK細胞活力測定
第四十三頁,共八十二頁。非特異性體液免疫(miǎnyì)1、血清補體水平的測定2、溶菌酶活性測定3、干擾素水平的測定第四十四頁,共八十二頁。特異性免疫(miǎnyì)又稱獲得性免疫。這種免疫對某一特定感染發(fā)揮作用。在促進感染恢復(huīfù)及再次感染方面有重要作用。第四十五頁,共八十二頁。特異性免疫(miǎnyì)實驗方法細胞免疫:T淋巴細胞測定方法1、T淋巴細胞標志(biāozhì)測定方法--E花環(huán)試驗2、T淋巴細胞功能測定方法--T淋巴細胞轉化增殖試驗(淋轉)3、T淋巴免疫功能體內(nèi)測定--遲發(fā)性超敏反應第四十六頁,共八十二頁。體液免疫:B淋巴細胞測定方法1、體外抗體形成細胞測定方法--溶血空斑試驗2、免疫球蛋白(Ig)定量測定3、B淋巴細胞增殖(zēngzhí)試驗4、血清溶血素抗體測定
第四十七頁,共八十二頁。
黃芩一、概述(ɡàishù)功能(gōngnéng)與主治主要(zhǔyào)成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黃酮類
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第四十八頁,共八十二頁。
二、主要藥理作用
1、與功效主治(zhǔzhì)相關的藥理作用
(1)抗病原體有效成份:黃芩(huánɡqín)素、黃芩(huánɡqín)苷元作用特點:抗菌譜廣,對G+、G-都有效第四十九頁,共八十二頁。(2)抗炎有效成份:黃芩苷元、黃芩素、總黃酮作用特點(tèdiǎn):對急性炎癥作用明顯,對免疫性炎癥對也有抑制作用,對慢性炎癥作用不明顯。作用機制:抑制炎性介質(zhì)的生成和釋放有關
第五十頁,共八十二頁。第五十一頁,共八十二頁。(3)抗過敏有效成份:黃芩甙、黃芩素作用(zuòyòng)特點:對I型變態(tài)反應作用(zuòyòng)顯著第五十二頁,共八十二頁。第五十三頁,共八十二頁。(4)保肝、利膽有效成份(chéngfèn):黃芩素、總黃酮作用特點:黃芩的保肝作用可能與抗氧自由基損傷有關。第五十四頁,共八十二頁。
2、其他藥理作用(1)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yìnghuà)(2)抗氧自由基損傷(3)降壓、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
第五十五頁,共八十二頁。2.其他(qítā)藥理作用(1)中樞(zhōngshū)抑制和肌松(2)抑制血小板聚集(3)降壓、松弛血管平滑肌
第五十六頁,共八十二頁。黃連一、概述(ɡàishù)功能(gōngnéng)與主治主要(zhǔyào)成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小檗堿、黃連堿、掌葉防己堿、藥根堿等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癰腫迸瘡;外用可治療濕疹,濕瘡,中耳炎。第五十七頁,共八十二頁。二、主要(zhǔyào)藥理作用
1、與功效主治相關的藥理作用
(l)抗病原體有效成份:小檗堿作用特點:1)具有廣譜抗菌作用
2)抗菌強度與濃度(nóngdù)、配伍有關第五十八頁,共八十二頁。(2)抗細菌毒素有效成份:小檗堿作用特點:
1、黃連及小檗堿能提高機體對細菌內(nèi)毒素的耐受能力。2、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nínggù)酶的形成
第五十九頁,共八十二頁。(3)抗炎、解熱有效成份(chéngfèn):小檗堿、藥根堿、黃連堿作用特點:1、小檗堿對急慢性炎癥均有抑制作用。2、抗炎機制可能與刺激促皮質(zhì)激素釋放有關。第六十頁,共八十二頁。(4)抗?jié)冇行С煞荩盒¢迚A作用特點:抑制胃酸分泌(fēnmì)、抗幽門螺桿菌
第六十一頁,共八十二頁。鎮(zhèn)靜催眠(cuīmián)、降血糖
有效成份:小檗堿第六十二頁,共八十二頁。2.其他(qítā)藥理作用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1)抗心律失常(2)正性肌力作用(3)負性頻率作用
(4)降壓(jiànɡyā)作用(5)對缺血心肌的保護第六十三頁,共八十二頁。其他(qítā):抗腦缺血、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第六十四頁,共八十二頁。
金銀花一、概述(ɡàishù)功能(gōngnéng)與主治主要(zhǔyào)成份清熱解毒
綠原酸類及黃酮類化合物
外感發(fā)熱、瘡癰癤腫熱毒瀉痢第六十五頁,共八十二頁。
二、主要(zhǔyào)藥理作用
1、與功效主治相關的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有效成份:綠原酸、異綠原酸
作用特點(tèdiǎn):1)廣譜抗菌作用2)與連連翹合用抗菌范圍增加3)對多種病毒有抑制作用第六十六頁,共八十二頁。(2)抗內(nèi)毒素銀花提取液對內(nèi)毒素有直接摧毀作用(3)其他:抗炎、解熱、提高(tígāo)免疫功能
第六十七頁,共八十二頁。2.其他(qítā)藥理作用降血脂、抗早孕、利膽、抗肝損傷(sǔnshāng)、止血第六十八頁,共八十二頁。
大青葉與板藍根
一、概述(ɡàishù)功能(gōngnéng)與主治主要(zhǔyào)成份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菘藍苷、靛藍、靛玉紅色胺酮、揮發(fā)油
熱毒入血,發(fā)斑神昏,咽喉腫痛,丹毒口瘡等第六十九頁,共八十二頁。二、主要(zhǔyào)藥理作用
1、與功效主治相關的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有效成份:靛藍、靛玉紅作用特點(tèdiǎn):1)大青葉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2)板藍根抗病毒作用比較顯著
第七十頁,共八十二頁。(2)提高機體(jītǐ)免疫功能增強特異與非特異性免疫第七十一頁,共八十二頁。(3)保肝第七十二頁,共八十二頁。2.其他(qítā)藥理作用靛玉紅有抗白血病作用(zuòyòng)當歸蘆薈丸--青黛--靛玉紅第七十三頁,共八十二頁。
知母
一、概述(ɡàishù)功能(gōngnéng)與主治主要(zhǔyào)成份清熱瀉火,生津潤燥
甾體皂苷、黃酮類
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
第七十四頁,共八十二頁。二、主要藥理作用
1、與功效(gōngxiào)主治相關的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對常見(chánɡjiàn)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對結核桿菌效價強度較高。第七十五頁,共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智能杯墊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家電制造設備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固態(tài)地振動強度記錄儀合作協(xié)議書
- 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題(15篇)
- 護理心電圖知識專項考核試題
- 2025年個人獨資轉讓合同(2篇)
- 2025年個人項目投資合作協(xié)議經(jīng)典版(2篇)
- 2025年產(chǎn)品購買合同參考樣本(2篇)
- 2025年個人房屋抵押貸款合同(4篇)
- 2025年書面離婚合同協(xié)議范文(2篇)
- 2024年醫(yī)療器械經(jīng)營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培訓課件
- GB/T 19228.1-2024不銹鋼卡壓式管件組件第1部分:卡壓式管件
- 2024年計算機二級WPS考試題庫380題(含答案)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礦山資源儲量管理規(guī)范
- 初一英語英語閱讀理解專項訓練15篇
- 質(zhì)量獎現(xiàn)場評審問題集錦精編版
- 裝配式結構技術課程教學大綱
- 水資源論證報告
- 實現(xiàn)結構化: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核心
- FZ∕T 54088-2016 錦綸6全牽伸單絲
-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二級詞匯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