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分寸寬嚴得當_第1頁
掌握分寸寬嚴得當_第2頁
掌握分寸寬嚴得當_第3頁
掌握分寸寬嚴得當_第4頁
掌握分寸寬嚴得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掌握分寸寬嚴得當

開講專家:關鴻羽,中國家庭教導學會理事,中國家庭文化學會常務理事,曾任北京教導學院教導管理室主任,中央教科所兼職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市教導管理學會秘書長,中國記憶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著有《家庭教導學》、《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勞績》、《提高智力的方法》、《心理素質(zhì)教導》等教導著作30余部。

教導人要掌管分寸,要適度,這是古今中外教導家的共識。古人說過:“木可雕,而病于越度;金可鑄,而病于越冶。木越度,金越冶,雖有良工巧匠安施?”就是說,木頭可以雕刻成工藝品,而雕刻的失敗一般都是由于用力過度;金屬可以鑄造成各種物體,而鑄造的失敗一般都是由于冶煉時的火候掌管不好。假設不能操縱雕刻的力度和冶煉的火候,再好的工匠也雕刻不出精致的工藝品,鑄造不出合格的物體。這里講的是雕刻工藝品和鑄造物體,教導孩子與此理相通。

其實我國儒學的“中庸之道”里也包含掌管尺度的問題,所謂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調(diào)和折中。這在階級斗爭中當然不行,要給以批判,但在教導孩子時卻是分外正確的。對于中國的中庸之道外國教導家也是很贊成的,前蘇聯(lián)教導家馬卡連柯也持這種觀點。

在教導中分寸感是教導水平上下的重要標志,是教導藝術的表達,我們需要掌管的分寸感是好多的。

1.愛的分寸

在愛孩子的問題上,既不能沒有愛,又不能愛得過分變成溺愛,而要找到愛的“度”。做到嚴愛結(jié)合,剛?cè)嵯酀?/p>

2.管理的分寸

在管理的問題上,既不能管得過嚴,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又不能放任,任其自流,而應找到給孩子自由的“度”。做到寬嚴適度,既給自由,又要權威。

3.聽話的分寸

在讓孩子聽話的問題上,既不能讓孩子不聽話,胡作非為,又不能讓孩子太聽話,唯唯諾諾,而應找到讓孩子聽話的“度”;使孩子既聽大人話,又有獨立見解。聽話是優(yōu)點,太聽話卻是缺點。

4.民主的分寸

在對孩子的民主問題上,既不能專制,一點民主都不給,又不能搞十足民主,什么都是孩子說了算,而理應找到民主集中的“度”。既要民主,又要集中。

5.表揚的分寸

在對孩子表揚的問題上,既不能無視孩子的進步,又不能把孩子捧到天上去,而應找到表揚的“度”;既激勵了孩子,又不使其高傲。表揚為主,批評為輔。

6.批評的分寸

在對孩子的批評問題上,既不能無視孩子的問題,不聞不問,又不能揪住不放,翻來覆去沒完沒了地批評,而應找到批評的“度”。既批評了孩子,又不使其心緒低落,破罐破摔。

7.說教的分寸

在對孩子舉行壓服教導的問題上,既不能沒有壓服教導,全日不是打就是罵,又不能嘮嘮叨叨,沒完沒了,而應找到說的“度”。明凈利落,畫龍點睛,點到為止。

8.獨立的分寸

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問題上,既不能不敢放手,總是背著抱著,又不能大撒把,愛怎么著怎么著,而理應找到孩子獨立的“度”。先領著走,后看著走,結(jié)果放開讓孩子獨立走??梢宰尯⒆由珓澊?就是不能讓孩子跳海。

9.關切生活的分寸

在關切孩子生活的問題上,既不能不管孩子的生活,又不能事事包辦代替,成為孩子的保姆,而理應找到關切的“度”。既關切孩子的生活,又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才能。

10.養(yǎng)分的分寸

在對孩子養(yǎng)分的問題上,既不能無視孩子的養(yǎng)分需要,又不能全日都是高養(yǎng)分,讓孩子“消化不良”,而應找到養(yǎng)分的“度”,適度養(yǎng)分。

11.勞動的分寸

在培養(yǎng)孩子勞動的問題上,既不能什么都不讓孩子干,使孩子成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兒”,又不能把孩子當勞動力使用,逼著孩子全日干活,而應找到勞動的“度”。適度勞動,主要是為了磨練。

12.提要求的分寸

在對孩子提要求時,既不能要求過高,使孩子望而生畏,又不能要求過低,遷就孩子,而理應找到要求的“度”。使孩子“伸手摸不到,跳一跳能摘到”。

13.培養(yǎng)興趣愛好的分寸

在培養(yǎng)孩子興趣愛好時,既不能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又不能逼著孩子全日彈鋼琴、練書法,而理應找到培養(yǎng)興趣的“度”。適度引導,既不早期定向,又不放任自流,而是積極引導,啟發(fā)培養(yǎng)興趣愛好。

14.培養(yǎng)耐挫折的分寸

在培養(yǎng)孩子耐挫折的才能上,既不能怕孩子失敗,在孩子面前鋪上紅地毯,讓他事事順遂,又不能讓孩子總處于失敗狀態(tài),而應找到失敗的“度”。創(chuàng)造確定的失敗機遇,使其受到磨練,提高耐挫折的才能。

15.刻苦的分寸

在促使孩子勤學時,既要讓孩子刻苦,又不要逼著孩子苦學(痛楚的苦),而要找到勤學的“度”。把苦學(刻苦的苦)與樂學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16.激勵的分寸

在激勵孩子時,既不能完全依靠金錢,又不能一點物質(zhì)激勵都沒有,而要把握好“度”。把物質(zhì)激勵與精神激勵結(jié)合起來,以精神激勵為主。

17.開放的分寸

在開放的問題上,既不能把孩子封閉起來,使他成為“純而又純”的人,又不能任其到外邊隨意接觸,隨意交往,而應找到開放的“度”。既要開放,又要適當限制與引導,防止不良影響。

18.消費的分寸

在金錢的問題上,既不能讓孩子大手大腳高消費,又不能讓孩子與錢隔絕起來,而應掌管住“度”。適量給點零花錢,教他學會理財,合理消費。

……

我國現(xiàn)代出名教導家陳鶴琴先生更加反對放任孩子,他說:“這種‘姑息養(yǎng)奸’的教導在家庭里是常望見的,會使孩子養(yǎng)成利己害人的壞思想,他也反對過分嚴格,以父母的意志為法律。他說:“他逐漸地以他父母的意志為意志,以他父母的性情為性情,這樣一個活潑的小孩子竟變成一個萎靡不振、概括而微的小成人?!标慂Q琴先生認為:“我們教小孩子當折其衷,一方面予以充分機遇以進展自動的才能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圍使他不得肆意亂動,以免進犯他人的權利。教導若能如此折衷施去,小孩子未有不受其惠的?!薄缄慂Q琴,《家庭教導——怎樣教小孩子》,教導科學出版社,1981年,第25頁。〗陳鶴琴先生的觀點分外明確,那就是掌管分寸,寬嚴得當。

現(xiàn)在一些家長溺愛孩子對比嚴重,這點在本書中有較多的論述,另一種是過于嚴肅,也是沒掌管好分寸。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恨不得讓孩子在一個早上就脫胎換骨,把一切毛病改掉,成為人杰,那是不現(xiàn)實的。過高、過嚴、過急的要求,只能導致教導方法上的簡樸粗暴,其結(jié)果,非但家長會大失所望,還會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甚至造成悲劇。在這里,重溫莎士比亞的名言是有益的:“假若沒有理智,感情就會把我們弄得精疲力盡。正是為了制止感情的荒唐,才需要有理智。”生活的實踐正是這樣,給情感裝上理智的眼睛才好。

大凡做什么事,都應講究個“恰到好處”,要從實際啟程,按事物本身的規(guī)律辦事。光有“恨鐵不成鋼”的感情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要留心琢磨使“鐵”變成“鋼”的方法和火候。

寬嚴得當是分外重要的,也是很難掌管的,因而是教導上的一個高明藝術。它就宛如高明的廚師做菜一樣,鹽放多了,菜不是味道,不放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