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復習范圍_第1頁
刑法復習范圍_第2頁
刑法復習范圍_第3頁
刑法復習范圍_第4頁
刑法復習范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刑法出題范圍第一部分一.名詞解釋刑法1.犯罪2.犯罪客體3.犯罪主體4.犯罪的故意5.犯罪的過失6.正當防衛(wèi)7.緊急避險8.犯罪預備9.一般共同犯罪二.簡答1.我國刑法的任務2.屬地管轄原則的“特別規(guī)定”3.正當防衛(wèi)的構成要件4.緊急避險的構成要件三.填空(每題0.5分,計10分)1.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和()是由其所派生的。2.根據刑法第7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凡在我國領域外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最高刑為()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的,適用我國刑法。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只要在我國領域外犯我國刑法規(guī)定之罪的,適用我國刑法。3.我國刑法根據自然人年齡增長的不同時期,分別作了不同的規(guī)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4.對正在進行的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任何公民都有實行()的權利。也就是說對于嚴重暴力犯罪不存在()。5.精神病人在()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處罰。6.在空間適用范圍上,我國刑法以()原則為主,兼采()原則和()原則,并有保留地采用了()原則。7.刑法的基本原則有()、()、()。四、單項選擇(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題1分,計10分)1.下面哪一選項違背了罪刑法定原則()A.禁止習慣法的適用B.禁止類推制度C.新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D.法律規(guī)定必須規(guī)范、具體2.刑法在溯及力上是采?。ǎ〢.有條件的從新原則B.從新原則C.從舊兼從輕原則D.從新兼從輕原則3.李某因倒賣外匯于19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機倒把罪判處5年徒刑。新刑法實施后李某以現(xiàn)行刑法無此罪名為由要求改判無罪。法院應當()A.改判無罪B.釋放并給予國家賠償C.駁回申訴D.改判為2年徒刑并予釋放4.1996年5月,25歲的農民劉某因家境貧寒而萌生以氣功和“祖?zhèn)髅胤健敝髦尾恢沃Y等欺騙手段生財?shù)哪铑^。同年8月開始外出行騙。1999年9月,2名病人因接受劉某氣功治療延誤病情而死亡。本案的犯罪客體是()。A.公共安全B.公民的人身健康生命權利C.公民的生存權D.以上三種都是5.某醫(yī)院產科護士甲值夜班,一新生兒啼哭不止。為止住其哭鬧,甲將仰臥的嬰兒翻轉成俯臥。半小時后甲再查看時,發(fā)現(xiàn)這嬰兒已經死亡。甲對該嬰兒的死亡有何主觀罪過()A.間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過失D.過于自信的過失6.寧某持三角刮刀搶劫王某的財物,王某奪下三角刀,并將寧某推倒在水泥地,寧某頭部著地,當即昏迷。王某隨后持三角刀將寧某殺死。關于王某行為的性質認定正確的是()A.正當防衛(wèi)B.防衛(wèi)過當C.前面是正當防衛(wèi),后面是防衛(wèi)過當D.前面是正當防衛(wèi),后面是故意殺人7.武某駕車行使時突見前方五米處一人挑擔向右橫穿馬路,武某一面緊急剎車,一面向右急打方向盤,車身將路邊一電線桿撞斷,將路邊一行人砸成重傷。武某導致他人受傷的行為屬于()A.過失重傷罪B.緊急避險C.不可抗力D.意外事件8.某日深夜,曾某守候在某廠女工下班經進之地,意圖強奸婦女。曾某等準機會,把一孤身經過的婦女于某拉至路邊樹木中。曾某剝于某衣服時,發(fā)現(xiàn)其正值月經來潮,認為無法發(fā)生性行為,遂自行逃離。曾某的行為屬于()A.犯罪預備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9.某甲與某乙有仇,欲尋機報復。一日某甲見某乙一人在家,便攜匕首前往。途中遇聯(lián)防人員巡邏,某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某甲的行為屬于()A.犯罪預備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構成犯罪10.我國刑法規(guī)定,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A.可以從重處罰B.應當加重處罰C.應當從重處罰D.可以加重處罰五、論述題(每題7分,計14分)1.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2.刑罰的種類六、案例分析(每題8分,計16分)1.社員李文把麥子鋪在公路上,利用過往的車輛壓掉麥粒,一直勞動到深夜12時。其10歲的兒子躲在公路麥草下睡覺,父母未發(fā)覺。當時恰有一輛貨車從麥桿上駛過,正好壓在孩子身上造成孩子當場死亡。司機是否應負刑事責任?2.石某生性多疑愛猜忌,一直懷疑妻子與同事李某有“通奸關系”。一天,妻子下班回來晚些,引起爭吵,郭在吵罵時突然拿起地上的斧子朝妻子猛砍,致妻當即身亡。之后,郭便大哭大笑,思維混亂,所答非所問。經精神病院鑒定,患精神分裂癥。據反映,郭及近親無精神病史,作案前神志清楚,無任何反常表現(xiàn)。這樣的精神病患者應負刑事責任嗎?第二部分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計30分)1.單位犯罪2.被脅迫參加犯罪3.輔助作用4.主犯5.疏忽大意的過失5.犯罪目的6.意外事件7.直接故意8.罪過9.偶然因果關系二.簡答(每題5分,共20分)1.犯罪集團的特征2.犯罪未遂的特征3.結果加重犯的構成條件4.構成累犯的條件三.填空(每題0.5分,計10分)5.刑法學所研究的刑事法律規(guī)范,是以()作為強制手段的禁止性規(guī)范。6.主犯具體包括()的首要分子、()的首要分子和其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7.一般共同犯罪既可能是()的共同犯罪,也可能是()的共同犯罪。4.犯罪中止包括兩種情況,即()的犯罪中止和()的犯罪中止。5.如果是由于犯罪行為人本人主觀意愿自動停止下來的,那就不是犯罪預備,而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或者()。6.在故意犯罪過程中,犯罪表現(xiàn)為完成形態(tài)的是();犯罪由于主客觀原因可能停止在某個階段的,則表現(xiàn)為未完成形態(tài),具體包括()、()和()。7.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共存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互為存在前提;犯罪動機是犯罪目的的(),犯罪目的是犯罪動機的()。8.幫助犯的未遂具有兩種形式:一是();二是()。9.幫助犯的中止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實施幫助行為時,()即可;二是實施幫助行為后,需要有()。四、單項選擇(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題1分,計10分)1.區(qū)分一罪與數(shù)罪的標準是()A.犯罪主體B.犯罪類型C.犯罪構成D.犯罪數(shù)量2.關于繼續(xù)犯的構成條件說法錯誤的是:()。A.必須出自一個直接故意B.犯罪既遂后,犯罪狀態(tài)與犯罪行為同時持續(xù)存在C.具有數(shù)個行為D.繼續(xù)犯是持續(xù)地侵害同一權益3.想象競合犯采取的處理原則是()。A.數(shù)罪并罰B.分別處罰C.從一重罪處斷D.視情形而定4.牽連犯的構成條件說法錯誤的是:()。A.必須出于一個犯罪目的B.牽連犯必須有一個危害行為C.牽連犯的數(shù)個行為之間必須有牽連關系D.牽連犯的數(shù)個行為必須觸犯不同罪名5.工人孫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動攜帶鄰居6歲小孩進入村旁林深路險、豺狼出沒的山林中狩獵玩。走入森林約5公里的時候,兩人失散。孫某繼續(xù)獨自狩獵,之后既不尋找小孩,也沒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徑直回縣城工作單位,4日后,林中發(fā)現(xiàn)被野獸咬傷致死的小孩尸體。孫某的行為屬于(。A.故意殺人B.意外事件C.過失殺人D.不構成犯罪6.自然人犯罪主體是(。A.實施了危害社會行為的人B.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C.是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D.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實施了危害社會行為的人7.某甲盜竊正在使用中的電纜,數(shù)額不大,構成了破壞電力設備罪。某乙盜竊準備安裝的電纜線,數(shù)額較大,構成盜竊罪。甲、乙的行為所侵犯的對象相同,但罪名卻不同,原因是:(。A.犯罪對象數(shù)額大小不同B.犯罪對象本身的性質不同C.犯罪對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D.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的性質不同8.張某、王某、紀某三人均系油漆工。1989年7月9日為某工廠車間地板刷油漆,中午休息時,張某說這油漆是否能燃燒,紀某說我去試試,說完紀某便用火柴去點,結果引燃了油漆,將車間燒毀。紀某對車間燒毀的心理態(tài)度是(。A.意外事件B.間接故意C疏忽大意過失D.過于自信過失9.構成(罪必須“情節(jié)嚴重"。A.搶劫罪B.偽造貨幣罪C.非法捕撈水產品罪D.偽造國家有價證券罪10.甲是消防隊員,一日去某百貨大樓執(zhí)行救火任務,趕到現(xiàn)場時,甲看見火勢很兇猛,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當隊長讓其與其他隊員撲救時,甲謊稱腹痛離開了現(xiàn)場。甲的行為應屬于(。A.緊急避險B.正當防衛(wèi)C.犯罪行為D.不構成犯罪五、論述題(每題7分,計14分)1.有期徒刑和勞動教養(yǎng)有何區(qū)別?2.我國刑法中數(shù)罪并罰的原則應怎樣執(zhí)行?六、案例分析(每題8分,計16分)1.王某與女甲談戀愛未成,王某便起報復之心。一天夜晚,王某將一桶汽油例進女甲家,然后點燃。他怕鄰居出來救火,就將鄰居的門鎖上。火將女甲的父母燒傷,并燒壞一些衣物。請問,王某犯的是什么罪?2.某地委第一書記王波,副書記馬建伙同一些縣負責人,截留救災款6千萬元,用以修建辦公樓、禮堂。他們置災民房屋倒塌住茅棚的情況于不顧,群眾很氣憤,但又沒有辦法,因為他們沒有把錢據為私有而是蓋了公房。請問,他們挪用救災的行為到底夠不夠犯罪?構成什么罪?第三部分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計30分)1.非法經營同類營業(yè)罪2.職務侵占罪3.過失犯罪4.犯罪中止5.犯罪未遂6.犯罪集團7.貪污罪8.立功9.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10.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二.簡答(每題5分,共20分)1.我國刑法對撤銷緩刑的條件有哪些?2.如何確定追訴時效?3.刑訊逼供罪的基本特征4.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三.填空(每題0.5分,計10分)8.故意傷害分階段身體的,處()或拘役。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懲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本當另有規(guī)定,依照規(guī)定。9.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jié)嚴重的,處()或者(),并處或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并處罰金。3.挪用救災款物罪的特征首先是違反國家對于()的財經制度。4.我國《刑法》第115條規(guī)定:“()、()、()、()或者以其他危害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判決宣告以前一個犯數(shù)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shù)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zhí)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年。6.沒收財產,是沒收犯罪分子的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沒收財產的時候,應當對()及()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7.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在刑法理論上有()與()之分。8.我國刑法界把一罪分成三類:();();()。四、單項選擇(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題1分,計10分)1.王某與李某素有仇怨,一日,李某攔住王某,百般辱罵,王某揮舞拳頭作勢欲打李某,李某逃跑,王某緊追不舍。李某從屠戶徐某處搶得一把殺豬刀,王某不敢再追,李某用言辭激王某,王某又迫。待王某追近時.李某用殺豬刀捅了王某一刀,導致王某心臟破裂而死。李某的行為屬(A.正當防衛(wèi)B.緊急避險C.防衛(wèi)過當D.故意殺人2.公安局預審民警王某在審理卷煙廠女工陳某盜竊案時,對陳犯盜竊甲級香煙209條(價值1600余元的罪行,不追查,不取證,還將罪證材料銷毀,掩護陳犯逃避懲罰。陳犯在王某的掩護下獲釋后,王某以此要挾,將陳多次奸污。被告王某的行為構成(。A.包庇罪和強奸罪B.徇私枉法罪和強奸罪C.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和強奸罪D.玩忽職守罪和強奸罪3.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該財物的,以貪污論處。A.公共財產B.國有財產C.公益財物D.公共財物4.受賄罪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條件不包括以下哪一種情況:(。A.利用本人職務范圍的權力B.利用本人工作上的便利條件C.利用本人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D.利用原有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5.乙在甲的多次勸誘、鼓勵下同意進行賣淫活動,甲又積極為其安排場所,拉攏嫖客。后來乙將新結識的婦女丙介紹給甲,甲得知丙愿意從事賣淫的消息后,先后三次容留、介紹丙賣淫。此后,丙表示不再干了,但甲威脅說如果丙不繼續(xù)干,就去司法機關告發(fā)其以前的賣淫行為,丙由于懼怕只好繼續(xù)接受甲為她介紹的嫖客。公安機關根據舉報,將甲、乙、丙抓獲。其中甲的行為不構成(。A.引誘、容留他人賣淫罪B.強迫他人賣淫罪C.組織他人賣淫罪D.協(xié)助組織他人賣淫罪6.甲見他人販賣毒品獲得巨額暴利,遂起販毒之意,但苦干無毒品來源,便制造了大量假鴉片出售給他人,獲贓款2萬余元。甲的行為構成(。A.販賣毒品罪B.投機倒把罪C.詐騙罪D.制造毒品罪7.某甲深夜?jié)撊肽硞}庫盜竊,被值班人員發(fā)現(xiàn),他立即用木棍將值班人員打昏,攜帶贓物逃出倉庫后,某甲唯恐值班人員蘇醒后喊人追趕或將他指認出來,遂返回將值班人員殺死,某甲的行為構成了(。A.搶劫罪B.盜竊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應實行數(shù)罪并罰C.盜竊罪,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罪吸收了盜竊行為,應從一重斷D.搶劫罪,故意殺人罪,應實行數(shù)罪并罰8.趙某因對其父單位的領導李某處理其父違法亂紀的行為不滿,蓄意進行報復,先后5次用磚頭砸碎李某家的門窗,以泄私憤,其中一次砸毀李某家價值10000余元的大屏幕彩電一臺,趙某的行為構成(。A.報復陷害罪B.破壞生產經營罪C.故意毀壞財物罪D.尋釁滋事罪9.周某對馮某的一塊手表垂涎已久,一日,周騙馮說要給其介紹對象,讓馮請自己喝酒,趁機將馮灌醉,然后走到一僻靜胡同,將其手表拿走。周的行為符合下列哪一選項的犯罪特征?(。A.詐騙罪B.盜竊罪C.侵占罪D.搶劫罪10.下列不是非法拘禁罪的主要特征的是(。A.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B.犯罪主體是國家司法人員C.客觀上表現(xiàn)為以強制方法、非法限制他人自由的行為D.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行動自由五、論述題(每題7分,計14分)1.敲詐勒索罪與綁架罪有什么區(qū)別?2.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區(qū)別六、案例分析(每題8分,計16分)1.王某某,男,43歲,系某市南崗區(qū)稅務局副局長。南崗區(qū)稅務局在征繳個人工商稅過程中,發(fā)現(xiàn)管區(qū)內“宏遠"酒家長期偷稅漏稅,其經理吳某某態(tài)度蠻橫,拒不認錯經查實,吳某某自經營“宏運"酒家以來,累計偷稅17萬余元。稅務局執(zhí)法人員認為吳某某偷稅數(shù)額巨大,已構成刑事犯罪,準備將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吳某某聽到消息,連忙通過熟人找到身為稅務局副局長的王某某,請求幫忙,并許愿如果王某某不將其移交司法機關,即送王人民幣5萬元,并承擔王某某女兒出國的費用。王某某貪圖錢財,遂在稅務局執(zhí)法人員中做工作,結果稅務局只對吳某某作出補交稅款的處理,而未將其移送司法機關。此后,吳繼續(xù)偷稅達20余萬元后案發(fā)。問:本案對王某某如何定罪?2.被告人丁某,原系A市海關緝私人員。9月2日,秦某、鄭某、徐某和張某合謀準備盜竊B市博物館里的文物。10日晚,4人帶入B市博物館,盜走國家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3件,其他有重要價值的文物數(shù)件。4人準備將盜竊所得贓物運往海外商價銷售牟取暴利,計劃逃避海關監(jiān)管,以走私形式將文物偷運出境。12日四人將文物運到海濱城市A市,伺機行事。一次,秦某和其A市好友楊某閑談中得知楊某的姐夫丁某是A市的海關緝私人員,通過楊某,秦等四人和丁某聯(lián)系上,以重金收買下丁某,請求丁某指點迷津,放他們一馬。丁某見利忘義,于是告訴秦等4人自己值夜班緝私巡邏的時間、負責范圍等詳細情況,并保證巧妙掩飾、不予阻攔。果真,秦某等4人在丁某指示的時間、路線偷運文物出境,雖遇到丁某所在緝私船,可是由于丁某的掩護、暢通無阻地到了公海上。后來,由于國際刑警組織的配合,才將秦等4人抓獲歸案。在審判秦等4人盜竊走私一案中,秦某坦白交待出丁某的罪行。問:本案如何定罪?該罪的特征是什么?第四部分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計30分)1.傳播性病罪2.數(shù)罪3.盜竊罪4.教育設施重大責任事故罪5.累犯6.間接故意7.敲詐勒索罪8.醫(yī)療事故罪9.故意毀壞財物罪10.職務侵占罪二.簡答(每題5分,共20分)1.誣告陷害罪與報復陷害罪區(qū)別2.主犯與從犯的區(qū)別3.賣婦女罪的犯罪特征4.故意傷害罪的犯罪特征三.填空(每題0.5分,計10分)10.犯罪以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論。11.犯罪分子有()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的,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犯罪后()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3.盜竊罪要求是數(shù)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是以()為較大,()為巨大,()為特別巨大。4.破壞生產經營罪的主觀方面是()。5.連續(xù)犯的數(shù)個犯罪行為必須是觸犯()罪名。牽連犯的數(shù)個行為必須觸犯()罪名。6.根據刑法267條規(guī)定,攜帶兇器搶奪的,按()定罪處罰。7.敲詐勒索罪的既遂與未遂是以()為標準的。8.聚眾哄搶罪只有聚眾哄搶的()和()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9.張某走私被緝私人員發(fā)現(xiàn),為逃避抓捕,駕駛船只猛撞緝私船,致使緝私人員掉入海里。張某的行為構成()和()。四、單項選擇(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題1分,計10分)1.下列行為,不構成強奸罪的有(。A.拐賣婦女的犯罪分子在拐賣過程中奸淫被拐賣的婦女B.拐賣婦女的犯罪分子將婦女賣出以后,又伺機以暴力方法違背該婦女意志與其發(fā)生性關系的C.收買被拐賣婦女,強行與其發(fā)生性關系的D.利用職權、從屬關系,以脅迫手段奸淫現(xiàn)役軍人的妻子的2.甲廠欠乙廠貨款20余萬元,C.防止術后腹脹將其扣留起來,關在廠保衛(wèi)科里,并要求甲廠還錢,然后放人,前后關押達正確答案:B196.關于腸內營養(yǎng)哪項正確(A.一旦胃腸道功能恢復即應利用之B.要素飲食破壞腸屏障功能C.對肝腎功能影響較大D.應盡量減少纖維,以利于吸收E.不會引起糖代謝紊亂正確答案:AC.構成非法拘禁罪,但毆打、侮辱行為應分別不同的情況做不同的處理。一般性的,尚不能單獨構成犯罪的毆打、侮辱,應作為從重處罰的情節(jié);如果出于其他目的,已達到犯罪的程度,應單獨定罪,C.血清酶學及免疫學檢查D3.外資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錢某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故意編造未曾發(fā)生的保險事故進行虛假理賠,騙取保險金十萬元歸己所有,錢某的行為構成何罪?(198.原發(fā)性肝癌篩查最簡單有效的方法為(A.選擇性肝動脈造影B.AFPC.便假裝為一公司業(yè)務員,以采購為名,騙取紅旗服裝廠廠長的信任,簽訂了一份虛假經濟合同。徐某將騙取的服裝轉賣,所得被其全部揮霍,據查該批服裝價值?(。A.職務侵占罪B.詐騙罪C.合同詐騙罪D.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5.司機某甲正在行車,8歲小孩某乙玩彈弓,石子擊中甲的面頰,甲被擊中后左手本能地去捂臉,使方向盤失控,將在騎自行車的丙撞成重傷。甲致丙重傷的行為應當(。A.按過失重傷罪承擔責任B.按交通肇事罪承擔責任C.作為緊急避險行為,不承擔刑事責任D.是意外事件,不承擔刑事責任6.民工某甲在春節(jié)回家時,將其在礦井里偷出的起爆雷管300余枚,導火索10余米隨身攜帶于旅行包中乘坐火車,在下車后被車站值勤人員查獲,某甲的行為應當認定為(。A.尚未構成犯罪B.某甲在春節(jié)旅客運輸高峰時攜帶大量危險物品乘坐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其行為已構成危險物品肇事罪C.構成危及交通運輸罪D.構成非法攜帶危險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7.檢察院干部劉某,將自己配備使用的槍支借給他人,借槍人借槍為自己出差防身用,5天后,借槍人將槍還回,劉某的行為應定性為(。A.不構成犯罪B.構成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C.構成丟失槍支罪D.構成違反危險物品管理規(guī)定肇事罪8.某甲出于對現(xiàn)實不滿,陸續(xù)在日記本上書寫“反革命綱領:要建立反人民民主政權..."。一次與某乙閑談時,談及準備要建立一個非法組織,以后兩人便未再提及。后某甲因其他違法行為被搜查時,發(fā)現(xiàn)了日記本。某甲的行為是(。A.背叛祖國罪B.煽動分裂國家罪C.僅是反動思想的流露,不構成犯罪D.顛覆國家政權9.根據我國刑法規(guī)定,判斷下列關于假釋考驗期的表述正確的是(。A.拘役的考驗期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兩個月B.有期徒刑的考驗期為10年C.有期徒刑的考驗期為沒有執(zhí)行完畢的刑期D.無期徒刑的考驗期為15年10.在下列犯罪中,不構成牽連犯的有(。A.為了詐騙而偽造公文.構成詐騙罪與偽造公文罪B.盜掘古墓后為毀滅罪跡又毀壞文物,構成盜掘古墓罪與破壞珍貴文物罪C.為盜竊槍支而侵入他人住宅,竊得槍支后又予以私藏,構成盜竊槍支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D.槍殺甲某的行為同時造成乙某重傷的結果,構成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五、案例分析(每題10分,計30分)1.被告人侯某,系K市市政工程一公司的經理、法人代表;被告人張某、姚某、董某,系K市市政工程一公司的副經理。1990年以來,K市市政工程建筑項目越來越多,公司的效益也逐年提高。在增加職工獎金的同時,也完善了各種福利設施。但是,公司的經理侯某在職工“發(fā)錢發(fā)糧,不如分房"的要求下,也動了心。于是1995年初,一公司召集領導會議,研究決定籌建職工宿舍大樓,公司撥款100萬元,委托本市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建房??偨ㄖ娣e達80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價1000元。1996年9月份,職工宿舍大樓竣工,交付使用。以候某為主的公司直接負責人再次研究,以各種名目形成購房優(yōu)惠條件,最后以每平方米400元的低價帶產權銷售給本單位職工,并請求職工不要聲張,span一公司在這次建房中為購房戶總負擔68萬元。1996年年底,市檢察院發(fā)現(xiàn)一公司的問題,以市政工程一公司的四位負責人為被告起訴。侯、張、姚、董4人作為一公司的直接負責人員,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私自以單位名義低價售房,變相將國有資產私分給職工個人,理應承擔刑事責任。問:本案應定何罪?該罪的特征是什么?2span.被告人張某,女,27歲,中國工商銀行某縣支行某鎮(zhèn)營業(yè)所儲蓄員。某縣工商銀行舉辦“恭喜發(fā)財"有獎儲蓄,公開發(fā)行獎券,每張獎券面額為5元,定期1年,發(fā)行一組20萬戶,總金額100萬元,共設四類獎2221個,其中特等獎1個,獎金1萬元。1月12日,被告人張某在該縣銀行存款股代表營業(yè)所領取2萬元獎券,回來后將獎券分攤給本所職工銷售,自己負責發(fā)行2000元的獎券。3月12日,該縣銀行存款股副股長李某某,帶著該縣西南山區(qū)未售完的1.5萬元獎券到營業(yè)所,要求張某再承擔1.5萬元獎券的發(fā)行任務,并告訴張某,獎券必須在3月15日搖獎前發(fā)放完。3月14日,張某已售出ll200元獎券,尚有5800元獎券未售出。3月15日上午8時,張某到鎮(zhèn)供銷社推銷了5000元獎券,他在辦理財經手續(xù)時,讓出納員將轉賬支票日期寫為3月14日。當時張某沒有把獎券交給供銷社。上午9時許,張騎車去縣城看到搖獎結果,遂趕回鎮(zhèn)里。張某將含有特等獎的800元獎券留下,將另外5000元獎券送給鎮(zhèn)供銷社。4月3日,張某找到其好友劉某某到縣銀行兌現(xiàn)獎金1萬元,占為己有。問:本案如何定罪?3.甲某系某服裝廠質量檢驗員。甲某在檢驗產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本廠登記手續(xù)不健全,管理工作中存有很大漏洞,遂生邪念,趁左右無人之機,隱藏成衣一箱(共計50件,價值4000元,事后轉移出廠,銷贓后得款3000元。問:1.被告人行為是否構成貪污罪?為什么?2.假若甲某在轉移贓物之前,這箱成衣被小偷從廠內的隱藏地點偷走,則甲某的犯罪行為處于何種狀態(tài)?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計30分)1.刑法是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統(tǒng)治和經濟利益,根據本階級意志,通過國家立法程序制定的關于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它是國家的基本法律。2.犯罪,指危害統(tǒng)治階級利益和統(tǒng)治秩序,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3.犯罪客體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4.犯罪主體,是指實施了犯罪行為,依法能夠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5.犯罪的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一種心理態(tài)度。6.犯罪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一種心理態(tài)度。7.正當防衛(wèi)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對不法侵害人所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8.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利益的行為。9.犯罪預備,是指行為人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即是說,行為人已經進行犯罪的預備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著手實行犯罪的一種狀態(tài)。10.一般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為實施特定犯罪而事前或者在實施過程中臨時結合的無特殊組織形式的共同犯罪。二.簡答(每題5分,共20分)2.我國刑法的任務(1保衛(wèi)國家安全,保衛(wèi)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我國刑法的首要任務。(2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3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利、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4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總之,我國刑法就是要通過刑罰的手段懲治一切犯罪,保護社會主義的社會關系,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2.屬地管轄原則的“特別規(guī)定”第一,對享有外交特權和外交豁免權的外國人的特別規(guī)定,其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86年9月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權條例》規(guī)定: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包括使館的外交代表與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使館的行政技術人員和與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不是在中國永久居留的,來中國訪問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外交部長及其他具有同等身份的官員等。第二,刑法第90條關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特別規(guī)定。第三,刑法實施后國家立法機關所制定的特別刑法。第四,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有關的特別規(guī)定。3.正當防衛(wèi)的構成要件(1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2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行為(3必須是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實行防衛(wèi)(4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5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4.緊急避險的構成要件(1必須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免遭危險而采取。緊急避險對于職務上、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當個人遇到危險時,不能借口緊急避險而放棄職責。(2必須是面臨著正在發(fā)生的實際危險。正在發(fā)生的實際危險,是指危險已經發(fā)生、尚未消除,而不是危險尚未發(fā)生或者已經消除。實際危險即可以來自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力和動物的侵害。(3必須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采取。如果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還有別的辦法可用,就不能采取緊急避險的措施。(4不能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必要限度,即緊急避險所造成的損害必須小于所避免的損害。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損害的,就是避險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三.填空(每題0.5分,計10分)12.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13.3國家工作人員軍人14.應當從輕或者減輕收容教養(yǎng)15.無限防衛(wèi)防衛(wèi)過當16.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17.屬地管轄屬人管轄保護管轄普遍管轄18.罪刑法定原則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四、單項選擇(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題1分,計10分)1.C2.C3.C4.B5.C6.D7.B8.C9.C10.C五、論述題(每題7分,計14分)1.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二者的聯(lián)系,是內容與形式、本質與現(xiàn)象、內在與外在的關系,即犯罪客體是犯罪對象的本質內容,犯罪對象是犯罪客體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犯罪客體是通過犯罪對象來反映的。二者的區(qū)別主要是:(1犯罪客體所表現(xiàn)的是行為的內在本質,必須通過認識、思維才能把握;犯罪對象所呈現(xiàn)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可以直接感知。(2犯罪客體是任何犯罪必備的構成要件;犯罪對象只是部分犯罪的必備要件。(3犯罪客體在犯罪中必然受到損害;犯罪對象不一定受到損害。(4犯罪客體決定犯罪性質,是犯罪分類的依據,犯罪對象則不是。2.刑罰的種類刑罰有主刑和附加刑兩種:(一主刑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主刑種類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1、管制管制是由人民法院判決后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人身自由,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的一種刑罰。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shù)罪并罰最高不能超過3年。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zhí)行期間應當遵守刑法的規(guī)定。對于被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實行同工同酬。2、拘役拘役是短期剝奪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就近強制實行勞動改造的一種刑罰。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shù)罪并罰最高不超過1年。拘役的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zhí)行。在服刑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享有探家待遇,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可以酌量發(fā)給報酬。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強制勞動改造的一種刑罰。有期徒刑的期限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數(shù)罪并罰最高不得超過20年。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jiān)獄或者其他執(zhí)行場所執(zhí)行;凡有勞動能力的,實行勞動改造。4、無期徒刑無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終身自由,并強制勞動改造的一種刑罰。這是一種對犯罪分子終身監(jiān)禁的刑罰,在監(jiān)獄或者其他執(zhí)行場所執(zhí)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間如果符合法定條件,可以減刑或者假釋。5、死刑死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六、案例分析(每題8分,計16分)1.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5條規(guī)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笨梢娺^失犯罪是以應當預見或者已經預見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后果為前提條件的。在這個前提條件下,由于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造成了危害社會結果的發(fā)生才構成過失犯罪。而上例中的司機,深夜開車行駛在開放的公路上,是正常且合法的行為,小孩躲在公路麥桿下現(xiàn)睡覺是非正常的現(xiàn)象,純屬偶然,因而司機無法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所以,盡管司機造成了壓死小孩的危害后果,但從主觀方面來講,不存在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的過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6條規(guī)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的,不認為是犯罪?!彼赃@位司機壓死小孩的行為不構成過失犯罪,不負刑事責任。2.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8條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的危害后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薄伴g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边@些規(guī)定說明,確定精神病人無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時,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在實施危害行為時,是處在精神病發(fā)作狀態(tài)當中;2、由于精神病的發(fā)作,而不能辨認或控制自己的行為。本案中的石某無精神病史,作案前神志清楚,無任何反常表現(xiàn);作案時動機明確,語言表達正常。石在作案時具有辨別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而不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關于精神病人無責任能力的條件,理應負刑事責任。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計30分)1.單位犯罪就是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負責人員決定的犯罪。2.被脅迫參加犯罪,是指行為人不愿意參加犯罪,但由于受到威脅、逼迫,致使其精神受到強制,才作出參加犯罪的選擇。3.輔助作用,是指未直接參加具體犯罪行為的實施,在共同犯罪中為完成共同犯罪提供物質或者精神上的幫助,即刑法上所說的“幫助犯”。4.主犯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5.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了這種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6.犯罪目的,是指行為人希望通過實施犯罪行為達到某種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它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只是某一具體犯罪所要求的必要條件。7.意外事件:我國刑法規(guī)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這就是我國刑法理論上所說的意外事件。8.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這里的“希望”,是指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持積極追求的態(tài)度。9.罪過存在于一切犯罪之中,指的是行為人對自己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有故意或者過失的心理狀態(tài)。10.偶然因果關系,即一種因果關系在發(fā)展過程中與另一種因果關系現(xiàn)象糾合在一起,而產生了另一種危害結果,這種危害結果盡管不是前一種原因必然導致,但卻具有因果性。二.簡答(每題5分,共20分)1.犯罪集團的特征犯罪集團是指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犯罪集團的特征是:①人數(shù)較多,由3人或者3人以上組成;②具有一定組織性,即共同犯罪成員之間既有首要分子又有普通成員,存在著領導與被領導關系;③具有共同實施某一種或某幾種犯罪的目的性;④具有相對的固定性,即參與犯罪的成員和犯罪組織形式基本固定;⑤具有特別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犯罪集團歷來是我國刑法打擊的重點。2.犯罪未遂的特征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行為。犯罪未遂的特征:(1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所謂著手實行犯罪,是指犯罪行為人已經實行刑法分則某種犯罪構成要件所規(guī)定的行為。是否“已經著手”,是區(qū)分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主要標志。(2犯罪未能得逞。即是說犯罪分子的行為沒有完成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這是區(qū)分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主要標志。(3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犯罪分子自動放棄犯罪意圖而停止犯罪行為的,那就是犯罪中止,而不是犯罪未遂。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3.結果加重犯的構成條件:1、犯罪人必須實施了基本犯罪行為;2、基本犯罪行為造成了加重結果;3、基本犯罪與加重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4、行為人對于加重結果主觀上有罪過。4.構成累犯的條件按照我國《刑法》第65條關于累犯的規(guī)定,構成累犯的條件是:(1)前罪、后罪都必須是故意犯罪;如果都是過失犯罪或者是有一個過失犯罪,也不能構成累犯。(2)前罪必須是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再犯的后罪也必須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如果前后兩罪都不是或者有一個不是判處有期徒刑刑罰的,也不能構成累犯。(3)前罪的刑罰必須已經執(zhí)行完畢,或者已被赦免,或者已被假釋期滿。正在服刑的罪犯再犯新罪的,不適用累犯的規(guī)定。從前罪的刑罰執(zhí)行完畢之日起,或者從前罪赦免之日起,或者從犯罪分子被假釋期滿之日起,必須是五年以內再犯后罪。五年后再犯的,也不能構成累犯。按照上述條件,刑罰已經執(zhí)行完畢,或者被赦免的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如果曾經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而今在五年之內又犯了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罪行的,構成累犯,按照法律應當從重處罰。我國刑法還在第66條規(guī)定:“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時候再犯危害國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論處”。三.填空(每題0.5分,計10分)19.刑罰20.犯罪集團聚眾犯罪21.事前通謀事前無通謀4.自動放棄犯罪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5.預備階段的犯罪中止從輕、減輕處罰免除處罰6.犯罪的既遂犯罪的預備犯罪的未遂犯罪的中止7.內在起因具體指向8.幫助犯的未遂犯未遂犯的幫助犯9.消極中止積極的行為四、單項選擇(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題1分,計10分)1.C2.C3.C4.B5.A6.D7.D8.C9.C10.C五、論述題(每題7分,計14分)2.有期徒刑和勞動教養(yǎng)有何區(qū)別?根據我國刑法規(guī)定,徒刑分為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是將罪犯監(jiān)禁在一定場所,剝奪其人身自由,并強制勞動的一種刑罰。而勞動教養(yǎng)則指將那些違反法紀、屢教不改、不務正業(yè)的、有勞動能力的人,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新人而實行的一種強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勞動教養(yǎng)不是刑罰,也不是行政處罰,只是一種強制改造的行政措施,它與有期徒刑及其他刑罰有著嚴格區(qū)別:1、性質不同:有期徒刑是對犯罪分子實行的刑罰,而勞動教養(yǎng)則是對屢教不改的違法分子和罪行輕微的、不需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分子所采取的強制性教育改造措施;2、審批機關不同:有期徒刑由人民法院以判決的形式作出,而勞動教養(yǎng)則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大中城市教養(yǎng)委員來審定;3、期限不同:有期徒刑是6個月以上15年以下,數(shù)罪并罰時不得超過20年,勞動教養(yǎng)則是一至三年,必要時可處長一年;4、法律后果不同: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赦免以后,三年內如果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就是法定從重處罰的累犯;而勞動教養(yǎng)解除后的人員,則不發(fā)生累犯的問題。如此一比,可以看出,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罪刑顯然要比勞動教養(yǎng)人員的行為性質嚴重得多。2.我國刑法中數(shù)罪并罰的原則應怎樣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69條規(guī)定:“判決宣告以前一個犯數(shù)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shù)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zhí)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如果數(shù)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需執(zhí)行。”以這一規(guī)定可以表明:1、對于死刑和無期徒刑采取了數(shù)罪并罰中吸收原則,即數(shù)罪宣告幾個死刑或者最重刑為死刑的,執(zhí)行一個死刑,不執(zhí)行其它刑罰;同時宣告幾個無期徒刑的,執(zhí)行一個無期徒刑,不執(zhí)行其它徒刑。2、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采取數(shù)罪并罰中限制加重原則,即數(shù)個有期徒刑,可按其數(shù)罪中最高刑之罪為基礎,數(shù)罪合并刑期以下的酌情定執(zhí)行刑期;對于拘役和管制數(shù)個的,也如此計算。如果所受的刑罰種類不一樣,為了便于刑罰的執(zhí)行,可將刑罰進行換算然后再確定刑期。六、案例分析(每題8分,計16分)1.答案:王某的行為應定為危害公共安全罪。我國《刑法》第115條規(guī)定:“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害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狈呕鹱锏闹饕攸c是:對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嚴重威脅,可能造成廣泛的破壞。如果以放火為手段殺害特定的個人,不危及多人,則構成殺人罪。本案中王某的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首先王某選擇夜間放火,女甲全家完全有可能熟睡而來不及逃跑被燒死,這就構成了故意殺人罪。其次,王某將一桶汽油倒進女甲家點燃。火苗蔓延不僅能燒毀女甲家,而且會給左鄰右舍造成嚴重威脅。這就侵犯了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構成了放火罪。王某的行為在刑法理論上叫想象的競合犯。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對想象的競合犯不適用數(shù)罪并罰,而是依其中規(guī)定的法定刑最重的犯罪論處。王某所觸犯的故意殺人罪和放火罪兩個罪名在刑法中都有死刑的規(guī)定,那就看王某犯何種罪嚴重。王某某放火即遂,故意殺人未遂,因而應定放火罪。2.答案:王波等人,身為地區(qū)的主要負責人,利用手中的權利,截留救災款,修建辦公樓、禮堂、其行為觸犯刑法第273條“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情節(jié)嚴重,致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遭受重大損害的,對直接負責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規(guī)定,構成挪用救災款物罪。此罪的特征首先是違反國家對于特定款物??顚S玫呢斀浿贫取>葹目钗?,必須??顚S?,以任何借口挪用救災款物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其次是必須有挪用行為,如果不是挪用,則是不構成此罪;三是犯罪人必須具有特定的身份,如掌管特定款物的會計、發(fā)放人員,指使、批準的有關負責人;有關負責人可能是一人,也可以是幾個人。地委書記王波等人,利用職權,不顧災民的死活,挪用救災款,修建辦公樓、禮堂,其行為已構成了犯罪,應依照刑法第273條規(guī)定從重處罰。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計30分)1.非法經營同類營業(yè)罪是指國有公司、企業(yè)董事、經理利用職務便利,自己經營或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yè)同類的營業(yè),獲取非法利益,數(shù)額巨大的行為。2.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3.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4.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5.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6.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7.貪污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盜竊、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行為8.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和以偵破其他案件的表現(xiàn)9.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guī)定,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10.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或者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且本人不能說明其來源是合法的行為。二.簡答(每題5分,共20分)1.我國刑法對撤銷緩刑的條件有哪些?撤銷緩刑的情形,分為3種:(1犯新罪。所謂“犯新罪",是指根據所犯罪行應當判處刑罰的新罪,包括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既可以是較重的罪,也可以是較輕的罪。不再犯罪也緩刑制度所附條件之一。如果在緩刑考驗期內,又犯新罪.應當撤銷緩刑,執(zhí)行原判刑罰。(2發(fā)現(xiàn)判決宣告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以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如果發(fā)現(xiàn)犯罪分子還有“漏罪"沒有被判決的,說明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犯數(shù)罪,依照本法的有關規(guī)定,對犯數(shù)罪者應當依法數(shù)罪并罰,從嚴懲處。而緩刑是對犯罪輕微、有悔罪表現(xiàn),確實不會再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適用的政策。因此,對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發(fā)現(xiàn)“漏罪"沒有被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依照本法第69條的規(guī)定,決定執(zhí)行的刑罰。(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的。主要是指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考察機關的監(jiān)督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的,但尚未構成犯罪的情形。對違反本條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撤銷緩刑,執(zhí)行原刑罰。2.如何確定追訴時效?根據《刑法》第87條規(guī)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四法定最高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最高人民檢察院校準。"但第88條規(guī)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察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迫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迫訴期限的限制。"關于追訴期限計算方法,第89條規(guī)定:“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xù)或者繼續(xù)狀態(tài)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后罪之日起計算。"3.刑訊逼供罪的基本特征(1)侵犯的客體是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權力和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2)在客觀方面,必須是作用肉刑及變相肉刑,對犯罪嫌疑人逼取口供的行為;(3)犯罪的主體只能是國家的工作人員;(4)在主觀方面是故意的,且具有逼取口供的。4.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2)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權利;(3)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4)擔任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三.填空(每題0.5分,計10分)22.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3.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特定款物??顚S?.放火、決水、爆炸、投毒5.三一二十6.犯罪分子個人其扶養(yǎng)的家屬7.單罰制雙罰制8.實質的一罪法定的一罪處理的一罪四、單項選擇(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題1分,計10分)1.D2.B3.B4.B5.D6.C7.D8.C9.D10.B五、論述題(每題7分,計14分)3.敲詐勒索罪與綁架罪有什么區(qū)別?(l侵犯的客體不同。敲詐勒索罪的客體主要是財產所有權,而綁架罪的客體主要是他人的人身權利。(2勒索對象不同。敲詐勒索罪的勒索對象是財物所有人、管理人本人,而綁架罪的勒索對象則是被綁架劫持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3客觀方面不同。敲詐勒索罪是以威脅或要挾的方法迫使被害人交付財物,而綁架罪則是綁架劫持人質等威脅其單位或家屬迫使其限期交付財物。(4敲詐勒索罪主要是以勒索財物為目的;而綁架罪則不只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在綁架罪中,綁架他人作為人質.通常還出于其他目的。例如出于政治目的,或者是作為恐怖活動的綁架,等等。2.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區(qū)別有以下四點:第一,行為所處的階段不同。犯罪中止,它既可能發(fā)生在犯罪的預備階段,也可能發(fā)生在犯罪的實行階段,犯罪未遂則是發(fā)生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的過程中。第二,對犯罪結果的心理態(tài)度不同。犯罪中止的行為人,對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即自動放棄自己原來的犯罪意圖,不讓犯罪結果發(fā)生;而犯罪未遂的犯罪分子,對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是抱著希望的態(tài)度,并積極追求犯罪結果發(fā)生。第三,犯罪結果沒有發(fā)生的原因不同。犯罪中止的犯罪結果之所以沒有發(fā)生,是由于犯罪分子自動中止的原因;而犯罪未遂的犯罪結果沒有發(fā)生,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第四,處罰的寬嚴程序不同。犯罪中止比犯罪未遂處罰要輕。六、案例分析(每題8分,計16分)1.答案:王某某身為稅務局副局長,非法收受巨額賄賂,為他人謀取利益,根據《刑法》第385條,構成受賄罪。根據《刑法》第402條規(guī)定:“行政執(zhí)法人員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不移交,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見,王某某的行為不僅構成受賄罪,還觸犯了《刑法》第402條,構成刑事不移交罪。刑事不移交罪,是指行政執(zhí)法人員貪圖錢財、袒護親友或者因其他私情私利,故意對構成犯罪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不移交,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行政執(zhí)法人員,是指在工商、稅務、海關、檢疫、計量、物價等行政機關中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人員。徇私舞弊、枉法瀆職行為廣泛存在于行政執(zhí)法領域,對這些機關中的執(zhí)法人員加強法律監(jiān)督十分必要。行政執(zhí)法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明知被查處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而不移交,予以隱瞞、掩飾;或大事化小,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王某某作為稅務執(zhí)行人員,明知吳某某偷稅數(shù)額巨大,已經構成犯罪,卻貪圖錢財,指使下屬不將吳某某移交司法機關,以補交稅款敷衍了事,造成吳某某繼續(xù)偷稅20余萬元的嚴重后果。王某某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刑事不移交罪。應該將受賄罪與刑事不移交罪二者數(shù)罪并罰。2.答案:丁某觸犯了《刑法》第411條之規(guī)定,應認定為放縱走私罪。丁某的行為符合放縱走私罪的四個特征。本罪的客體是海關的正常活動。放縱走私的犯罪活動嚴重干擾了我國海關監(jiān)督、管理及檢查的正常工作,損害了我海關工作人員的良好形象,也損害了海關的威信。此案中,丁某作為海關緝私人員,徇私舞弊、私放罪犯,使得海關的正常工作遭到嚴重破壞。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徇私舞弊,放縱罪犯,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所謂徇私舞弊、放縱罪犯是指海關工作人員利用海關監(jiān)督、管理、檢查、緝私等任何一項職務上的權利,徇個人私情或為物質利益或其他利益引誘,對明知是走私的犯罪分子而放縱其出入境以逃避海關監(jiān)管及司法追查的行為。所謂情節(jié)嚴重,是指收受走私犯的巨額賄賂;放縱的犯罪分子是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的或販賣毒品的或其他重大走私案的;在行為人放縱走私罪犯的過程中使其他無辜人員受到嚴重威脅或受傷的;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此案中,丁某利用自己緝私的職務便利,收受秦某等四人的巨額賄賂,見利忘義,趁自己緝私時放縱了盜運國家珍貴文物出口的走私犯罪分子,符合《刑法》第411條有關行為人徇私舞弊,放縱走私,情節(jié)嚴重的規(guī)定,構成放縱走私罪的客觀方面。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的。行為人明知所放縱的是走私犯罪分子而放縱其出入境,使其逃避海關監(jiān)管,逃避法律制裁。行為人故意放縱犯罪分子出人境的原因是徇私,所以行為人的放縱罪犯的主觀方面除具有故意的心理態(tài)度外,還具有徇私的動機,不論行為人徇何種私,只要具有徇私的動機并故意放縱走私,便可構成放縱走私罪的主觀方面要件。此案中,丁某明知秦某等4人是盜運文物出口的犯罪分子,只是出于重金誘惑,在物質利益的驅動下,利用職務便利,放縱了走私犯,符合《刑法》中第411條所反映的放縱走私罪的主觀要件。本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海關工作人員。只有海關工作人員放縱了走私,才可構成放縱走私罪。對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即使具有以上的犯罪行為,也不可以定為放縱走私罪,而是要根據其具體犯罪行為及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定罪量刑。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計30分)11.所謂傳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嚴重性病而進行賣淫嫖娼的行為。12.所謂數(shù)罪就是犯罪人以兩個以上的故意,實施數(shù)個犯罪行為,造成數(shù)個危害結果,觸犯數(shù)個罪名,符合數(shù)個犯罪構成的要件。13.所謂盜竊罪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地多次竊取或者竊取數(shù)額圈套的公私財物的行為。14.所謂教育設施重大責任事故罪是指明知校舍或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時報告,致使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的行為。15.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16.所謂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態(tài)度。17.所謂敲詐勒索罪是指犯罪人對被害人采取恫嚇的方法,索取財物的行為。8.醫(yī)療事故罪,是指醫(y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9.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10.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的財務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二.簡答(每題5分,共20分)1.誣告陷害罪與報復陷害罪區(qū)別A.誣告陷害罪的犯罪對象是任何普通的公民;報復陷害罪的犯罪對象則僅限于控告人、批評人、申訴人、舉報人。B.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可以是任何公民;報復陷害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C.誣告陷害罪并不要求是利用職權實施犯罪;報復陷害罪必須以利用職務、濫用職權為犯罪構成。D.誣告陷害罪的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刑事處分;而報復陷害罪是為了打擊報復而陷害。2.主犯與從犯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蓮娜缦聨讉€方面區(qū)分:(l從共同犯罪活動中的地位看,主犯在共同犯罪中居于主導支配地位,從犯在共同犯罪中處于從屬地位。(2從實際參加犯罪的程序看,主犯大多參加了全部犯罪活動,而從犯在共同犯罪中一般只參與實施一部分犯罪活動。(3從具體罪行的大小看,在主觀上,對共同的犯罪故意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罪行較大的是主犯;對主犯的犯罪意圖表示贊成、附合、服從,對共同犯罪故意的形成起次要作用的、罪行較小的是從犯。在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