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勝飲-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yè)
四勝飲-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yè)
四勝飲-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yè)
四勝飲-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yè)
四勝飲-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yè)
已閱讀5頁(yè),還剩45頁(yè)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shuō)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jiǎn)介

PAGE50四勝飲_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四勝飲_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231.1. 組成: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31.2. 功效:瘧疾。 231.3. 來(lái)源:《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 23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232. 相似度75%:加減清脾湯 232.1. 組成:柴胡、半夏、人參、甘草、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蒼術(shù)、半夏、茯苓、人參、草果、藿香、橘紅、桃柳枝、地骨皮。 232.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32.3. 加:藿香、橘紅、桃柳枝、地骨皮 232.4. 減:豬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藿香葉、肉豆蔻、草豆蔻 232.5. 功效:瘧疾。 232.6. 來(lái)源:《普濟(jì)方》卷一九七。 233. 相似度65%:三瘧神方 233.1. 組成:人參8分,白術(shù)(炒黃)1錢,青皮4分,陳皮6分,豬苓4分,澤瀉4分,甘草3分,柴胡6分,黃芩8分,茯苓8分,半夏8分,常山(酒炒)6分,草果6分,姜皮3片,大棗2枚。 233.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43.3. 加:青皮、常山、姜皮 243.4. 減:桂枝、蒼術(shù)、藿香葉、生姜、厚樸、肉豆蔻、草豆蔻 243.5. 功效:瘧疾年久不愈。 243.6. 來(lái)源:《馮氏錦囊》卷十三。 244. 相似度65%:柴苓湯 244.1. 組成:柴胡、半夏、人參、甘草、黃芩、生姜、大棗、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 244.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44.3. 減:陳皮、蒼術(shù)、藿香葉、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44.4. 功效:傷風(fēng)傷暑瘧。 244.5. 來(lái)源:《得效》卷二。 245. 相似度65%:五苓平胃湯 245.1. 組成:柴胡1錢半,黃芩1錢,蒼術(shù)1錢,半夏1錢,甘草3分,白術(shù)1錢半,陳皮8分,茯苓8分,厚樸8分,豬苓8分,澤瀉8分,桂枝5分。 245.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45.3. 減:藿香葉、人參、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45.4. 功效:瘧疾初起,熱多寒少。 255.5. 來(lái)源:《嵩崖尊生》卷九。 256. 相似度65%:柴苓平胃湯 256.1. 組成:柴胡1錢半,黃芩1錢,蒼術(shù)1錢,半夏1錢,甘草3分,白術(shù)1錢半,白茯苓8分,陳皮8分,厚樸8分,人參8分,豬苓8分,澤瀉8分,桂枝5分。 256.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56.3. 加:白茯苓 256.4. 減:茯苓、藿香葉、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56.5. 功效:瘧初起,熱多寒少。 256.6. 來(lái)源:《醫(yī)便》卷二。 257. 相似度62%:清肌滲濕湯 257.1. 組成:蒼術(shù)、白術(shù)、升麻、澤瀉、山梔、黃連、車前子、厚樸、茯苓、當(dāng)歸、川芎、青皮、木通、苦參、柴胡、半夏、人參、甘草、黃芩、生姜、大棗。 257.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57.3. 加:升麻、山梔、黃連、車前子、當(dāng)歸、川芎、青皮、木通、苦參 257.4. 減:豬苓、桂枝、陳皮、藿香葉、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57.5. 功效:面上及遍身生瘡似貓眼,有光彩,無(wú)膿血,冬則近脛,名曰寒瘡。 257.6. 來(lái)源:《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一。 258. 相似度62%:清肌燥濕湯 268.1. 組成:蒼術(shù)、白術(shù)、升麻、澤瀉、木通、生地、白芍、苦參、黃柏、知母、黃芩、茯苓、枳殼、連翹、柴胡、半夏、人參、甘草、黃芩、生姜、大棗。 268.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68.3. 加:升麻、木通、生地、白芍、苦參、黃柏、知母、枳殼、連翹 268.4. 減:豬苓、桂枝、陳皮、藿香葉、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68.5. 功效:天泡瘡。 268.6. 來(lái)源:《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三。 269. 相似度60%:定痛降氣湯 269.1. 組成:紫蘇、厚樸、陳皮、半夏、前胡、川芎、防風(fēng)、芍藥、白芷、當(dāng)歸、黃柏、知母、乳香、柴胡、半夏、人參、甘草、黃芩、生姜、大棗。 269.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69.3. 加:紫蘇、前胡、川芎、防風(fēng)、芍藥、白芷、當(dāng)歸、黃柏、知母、乳香 269.4. 減: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蒼術(shù)、藿香葉、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69.5. 功效:耳風(fēng)毒受在心腎,氣不流行,壅在心經(jīng),生耳痔、耳蕈、耳癰、耳塞、耳爛。 269.6. 來(lái)源:《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一。 2610. 相似度60%:人參養(yǎng)胃湯 2710.1. 組成:人參(去蘆)1錢5分,白術(shù)(酒炒)1錢5分,厚樸(姜汁制)6分,陳皮(去白)1錢5分,蒼術(shù)(米泔浸,炒)2錢,茯苓(去皮)1錢,半夏(湯泡7次)1錢,草果(去殼)1錢,藿香8分,甘草8分,黃芩(酒炒)6分,柴胡(去蘆)6分。 2710.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710.3. 加:藿香 2710.4. 減:豬苓、澤瀉、桂枝、藿香葉、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 2710.5. 功效:暑瘧、風(fēng)瘧、痰瘧、食瘧、瘴瘧。 2710.6. 來(lái)源:《攝生眾妙方》卷四。 2711. 相似度55%:加減烏金散 2711.1. 組成:厚樸1錢5分,柴胡1錢5分,黃芩1錢5分,麻黃2錢,陳皮1錢5分,當(dāng)歸1錢5分,川芎1錢5分,桔梗1錢5分,茯苓1錢5分,桂枝1錢,蒼術(shù)1錢,白芷1錢,枳殼1錢,羌活2錢,草果2錢,半夏2錢,甘草9分,白芍藥1錢5分,熟地黃1錢5分。 2711.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711.3. 加:麻黃、當(dāng)歸、川芎、桔梗、白芷、枳殼、羌活、白芍藥、熟地黃 2711.4. 減:豬苓、白術(shù)、澤瀉、藿香葉、人參、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 2711.5. 功效:產(chǎn)后寒熱似瘧。三陰瘧有鍺雜之邪者。 2811.6. 來(lái)源:《準(zhǔn)繩_女科》卷五。 2812. 相似度55%:草果柴平湯 2812.1. 組成: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蒼術(shù)、厚樸、陳橘皮、甘草、草果。 2812.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812.3. 加:陳橘皮 2812.4. 減: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藿香葉、肉豆蔻、草豆蔻 2812.5. 功效:因食而病瘧,痞悶,噫氣,惡食。 2812.6. 來(lái)源:《醫(yī)宗金鑒》卷四十二。 2813. 相似度55%:寬中愈脹湯 2813.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黃連、枳實(shí)、半夏、姜黃、陳皮、知母、黃芩、厚樸、豬苓、澤瀉、砂仁、干姜。 2813.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813.3. 加:黃連、枳實(shí)、姜黃、知母、砂仁、干姜 2813.4. 減:桂枝、蒼術(shù)、藿香葉、柴胡、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813.5. 功效:中滿單脹。 2813.6. 來(lái)源:《女科指南》。 2914. 相似度55%:加減分消丸 2914.1. 組成:人參3錢,蘿卜子3錢,陳皮3錢,厚樸3錢,豬苓3錢,澤瀉3錢,白術(shù)4錢,茯苓4錢,黃連4錢,蒼術(shù)4錢,半夏4錢,枳實(shí)4錢,姜黃1錢,炙甘草1錢,砂仁1錢,干姜1錢,黃芩5錢,山楂5錢。 2914.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914.3. 加:蘿卜子、黃連、枳實(shí)、姜黃、炙甘草、砂仁、干姜、山楂 2914.4. 減:桂枝、甘草、藿香葉、柴胡、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914.5. 功效:中滿氣脹、鼓脹、水脹。 2914.6. 來(lái)源:《方癥會(huì)要》卷二。 2915. 相似度55%:四五湯 2915.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當(dāng)歸(去蘆)、肉桂(去粗皮)、芍藥、半夏(湯洗七次)、陳皮(去白)、枳殼(去瓤,炒)、麻黃(去根,節(jié))、蒼術(shù)(米泔浸,去皮)、干姜、桔梗(去蘆頭)、厚樸(去粗皮)。 2915.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2915.3. 加:白芷、川芎、當(dāng)歸、肉桂、芍藥、枳殼、麻黃、干姜、桔梗 2915.4. 減:豬苓、澤瀉、桂枝、藿香葉、柴胡、黃芩、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015.5. 功效:小兒白濁。 3015.6. 來(lái)源:《得效》卷七。 3016. 相似度55%:平瘧?zhàn)B脾丸 3016.1. 組成: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甘草(炙)、當(dāng)歸、川芎、陳皮、半夏曲、蒼術(shù)(米泔浸,炒)、厚樸(姜汁炒)、柴胡、黃芩、豬苓、澤瀉、草果、常山、青皮、辣桂、九肋鱉甲(酥炙)各等分。 3016.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016.3. 加:白茯苓、當(dāng)歸、川芎、半夏曲、常山、青皮、辣桂、九肋鱉甲 3016.4. 減:茯苓、桂枝、半夏、藿香葉、半夏、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 3016.5. 功效:瘧疾不問(wèn)新舊;久瘧體虛者。 3016.6. 來(lái)源:《幼科發(fā)揮》卷三。 3017. 相似度55%:人參養(yǎng)胃湯 3017.1. 組成:人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陳皮、半夏、當(dāng)歸、蒼術(shù)、川樸、柴胡、黃芩、前胡、白芷、牡蠣、烏梅、生姜。 3017.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017.3. 加:當(dāng)歸、川樸、前胡、白芷、牡蠣、烏梅 3117.4. 減:豬苓、澤瀉、桂枝、藿香葉、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117.5. 功效:產(chǎn)后瘧疾。 3117.6. 來(lái)源:《陳素庵婦科補(bǔ)解》卷五。 3118. 相似度50%:柴術(shù)六君湯 3118.1. 組成:人參2錢,白術(shù)(蜜炙)2錢,茯苓2錢,甘草(蜜炙)2錢,陳皮2錢5分,半夏(制)2錢5分,蒼術(shù)2錢5分,柴胡2錢,升麻(炒)5分,生姜3片。 3118.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118.3. 加:升麻 3118.4. 減:豬苓、澤瀉、桂枝、藿香葉、黃芩、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118.5. 功效:肥人氣虛生痰,多下白帶。 3118.6. 來(lái)源:《葉氏女科》卷一。 3119. 相似度50%:加減柴芩湯 3119.1. 組成:柴胡8分,黃芩3錢,半夏(姜制)2錢,豬苓2錢,蒼術(shù)1錢5分,青皮2錢,厚樸(姜炒)8分,檳榔1錢,草果1錢,烏梅2錢,甘草8分,澤瀉2錢。 3119.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119.3. 加:青皮、檳榔、烏梅 3219.4. 減:茯苓、白術(shù)、桂枝、陳皮、藿香葉、人參、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 3219.5. 功效:諸瘧,寒熱交作,陰陽(yáng)不分,口干發(fā)渴,小便赤澀,或作吐瀉。 3219.6. 來(lái)源:《壽世保元》卷三。 3220. 相似度50%:加減清脾飲 3220.1. 組成:白術(shù)1錢,茯苓1錢,半夏1錢,柴胡1錢,知母7分,青皮7分,陳皮7分,黃芩7分,厚樸4分,草果4分,甘草。 3220.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220.3. 加:知母、青皮 3220.4. 減:豬苓、澤瀉、桂枝、蒼術(shù)、藿香葉、人參、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 3220.5. 功效:瘧疾先寒后熱者。 3220.6. 來(lái)源:《方癥會(huì)要》卷二。 3221. 相似度50%:藿香湯 3221.1. 組成:藿香葉2兩,縮砂仁2兩,面曲(銼,炒)2兩,白術(shù)2兩,草豆蔻(去皮)2兩,厚樸(去粗皮,銼)1斤,生姜(切)1斤,大棗1斤,半夏4兩(以上4味同搗爛,慢火炒干),甘草(炙)4兩,人參1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高良姜1兩。 3221.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321.3. 加:縮砂仁、面曲、陳橘皮、高良姜 3321.4. 減:豬苓、茯苓、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柴胡、黃芩、肉豆蔻、草果 3321.5. 功效:脾虛,飲食易傷,每至秋夏,臟腑不調(diào),氣逆痰嘔,腹脹虛鳴。 3321.6. 來(lái)源:《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四。 3322. 相似度50%:加減清脾飲 3322.1. 組成:柴胡、黃芩、半夏(姜制)、甘草(炙)、厚樸(姜制)、青皮(醋炒)、檳榔、茯苓、草果、人參、白術(shù)(土炒)、橘紅、南蒼術(shù)(炒)。 3322.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322.3. 加:青皮、檳榔、橘紅、南蒼術(shù) 3322.4. 減:豬苓、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藿香葉、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 3322.5. 功效:小兒瘧疾,兼有痰飲,嘔逆,面黃目腫,胸膈膨脹。 3322.6. 來(lái)源:《金鑒》卷五十三。 3323. 相似度50%:黃連消痞丸 3323.1. 組成:黃連6錢,黃芩6錢,枳實(shí)5錢,半夏4錢,姜黃3錢,白術(shù)3錢,澤瀉3錢,人參2錢,陳皮2錢,厚樸2錢,豬苓1錢半,砂仁1錢,干姜1錢,神曲1錢,甘草1錢。 3423.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423.3. 加:黃連、枳實(shí)、姜黃、砂仁、干姜、神曲 3423.4. 減:茯苓、桂枝、蒼術(shù)、藿香葉、柴胡、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423.5. 功效:熱痞,脈數(shù),煩渴。 3423.6. 來(lái)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 3424. 相似度50%:茯苓佐經(jīng)湯 3424.1. 組成:茯苓1錢,陳皮1錢,半夏1錢,白術(shù)1錢,蒼術(shù)1錢,藿香5分,澤瀉5分,甘草5分,葛根5分,柴胡5分,厚樸5分,木瓜5分。 3424.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424.3. 加:藿香、葛根、木瓜 3424.4. 減:豬苓、桂枝、藿香葉、人參、黃芩、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424.5. 功效:足少陽(yáng)經(jīng)為四氣所乘,以致腰腿發(fā)熱疼痛,頭目昏眩,嘔吐不食,胸膈不利,心煩熱悶。 3424.6. 來(lái)源:《外科正宗》卷三。 3525. 相似度50%:除濕湯 3525.1. 組成:半夏、蒼術(shù)、厚樸、藿香、陳皮、甘草、白術(shù)、茯苓、木瓜、檳榔、白芷、生姜、大棗。 3525.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525.3. 加:藿香、木瓜、檳榔、白芷 3525.4. 減:豬苓、澤瀉、桂枝、藿香葉、柴胡、人參、黃芩、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525.5. 功效:腿、股、膝、臏、脛、足病之因于濕者。 3525.6. 來(lái)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九。 3526. 相似度50%:金衣祛暑丸 3526.1. 組成:藿香4兩,香薷4兩,蘇梗葉4兩,白術(shù)1兩(土炒),蒼術(shù)2兩(炒),厚樸2兩5錢(姜炒),桔梗1兩,扁豆2兩5錢(炒),陳皮2兩5錢,茯苓4兩,白芷1兩,大腹皮1兩,羌活1兩5錢,半夏1兩(姜炒),木瓜1兩5錢,豬苓3兩,澤瀉1兩,甘草1兩。 3526.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526.3. 加:藿香、香薷、蘇梗葉、桔梗、扁豆、白芷、大腹皮、羌活、木瓜 3526.4. 減:桂枝、藿香葉、柴胡、人參、黃芩、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626.5. 來(lái)源:《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3627. 相似度50%:柴平湯 3627.1. 組成:人參、柴胡、黃芩、半夏、甘草、蒼術(shù)、陳皮、厚樸、川芎、草果各等分。 3627.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627.3. 加:川芎 3627.4. 減: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藿香葉、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 3627.5. 功效:瘧疾熱多寒少,及瘧寒熱交作,胸膈痞滿,飲食不進(jìn),頭目昏眩。 3627.6. 來(lái)源:《便覽》卷二。 3628. 相似度50%:柴苓梔子湯 3628.1. 組成:柴胡8分,黃芩8分,人參8分,半夏8分,陳皮1錢,炙甘草1錢,白術(shù)1錢,茯苓1錢,豬苓7分,澤瀉7分,山梔7分。 3628.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628.3. 加:炙甘草、山梔 3628.4. 減:桂枝、蒼術(shù)、甘草、藿香葉、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728.5. 功效:黃疸。 3728.6. 來(lái)源:《醫(yī)統(tǒng)》卷十八。 3729. 相似度50%:柴苓湯 3729.1. 組成:柴胡1錢6分,半夏(湯泡7次)7分,黃芩6分,人參6分,甘草6分,白術(shù)7分半,豬苓7分半,茯苓7分半,澤瀉1錢2分半,桂5分。 3729.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729.3. 加:桂 3729.4. 減:桂枝、陳皮、蒼術(shù)、藿香葉、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729.5. 功效:傷寒、溫?zé)岵 ?、瘧疾、痢疾等,邪在半表半里,癥見發(fā)熱,或寒熱往來(lái),或?yàn)a泄,小便不利者,以及小兒麻疹、痘瘡、疝氣見有上述癥狀者。 3729.6. 來(lái)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3730. 相似度50%:柴苓湯 3730.1. 組成:柴胡、半夏、人參、甘草、生姜、大棗、白術(shù)(炒)、赤茯苓、澤瀉、豬苓、白芍藥(酒炒)、酒芩、酒連。 3730.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830.3. 加:赤茯苓、白芍藥、酒芩、酒連 3830.4. 減:茯苓、桂枝、陳皮、蒼術(shù)、藿香葉、黃芩、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830.5. 功效:痘瘡,風(fēng)火相搏,喉中痰鳴,目睛上視,面赤引飲,喜居冷處;及邪氣并于里,腸胃熱甚,傳化失常而致痘瘡未出而瀉利。 3830.6. 來(lái)源:《痘科類編》卷三。 3831. 相似度50%:補(bǔ)中行濕湯 3831.1. 組成:陳皮、人參、茯苓、白術(shù)、、豬苓、肉桂、澤瀉、蒼術(shù)、厚樸、甘草。 3831.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831.3. 加:肉桂 3831.4. 減:桂枝、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黃芩、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831.5. 功效:小兒諸般虛腫,小水不利者。 3831.6. 來(lái)源:《幼科證治大全》引《幼幼集》。 3832. 相似度50%:丁香透膈湯 3832.1. 組成:丁香2分半,木香2分半,麥芽2分半,青皮2分半,肉豆蔻2分半,白豆蔻2分半,沉香3分,藿香3分,陳皮3分,厚樸3分,甘草7分半,草果1分半,神曲1分半,半夏1分半,人參5分,茯苓5分,砂仁5分,香附5分,白術(shù)1錢。 3932.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932.3. 加:丁香、木香、麥芽、青皮、白豆蔻、沉香、藿香、神曲、砂仁、香附 3932.4. 減:豬苓、澤瀉、桂枝、蒼術(shù)、藿香葉、柴胡、黃芩、生姜、大棗、草豆蔻 3932.5. 功效:脾胃不和,痰逆惡心嘔吐,飲食不進(jìn),十膈五噎,痞塞不通。 3932.6. 來(lái)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 3933. 相似度50%:清熱調(diào)中湯 3933.1. 組成:黃芩、柴胡、茯苓、厚樸、甘草、藿香、草果、人參、半夏、蒼術(shù)、枳殼、香附。 3933.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3933.3. 加:藿香、枳殼、香附 3933.4. 減:豬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藿香葉、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 3933.5. 功效:發(fā)熱,肚內(nèi)痛,噯氣,不覺(jué)饑飽,大便不實(shí)。 3933.6. 來(lái)源:《女科萬(wàn)金方》。 3934. 相似度50%:養(yǎng)胃湯 4034.1. 組成:蒼術(shù)1錢,厚樸5分,半夏5分,藿香5分,草果5分,人參7分,茯苓7分,陳皮7分,檳榔7分,甘草5分,生姜3片。 4034.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034.3. 加:藿香、檳榔 4034.4. 減:豬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藿香葉、柴胡、黃芩、大棗、肉豆蔻、草豆蔻 4034.5. 功效:瘧,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生冷。 4034.6. 來(lái)源:《嬰童類萃》卷中。 4035. 相似度50%:小建脾散 4035.1. 組成:厚樸1斤,生姜1斤,大棗1斤,半夏4兩(以上4味,同搗爛,慢火焙干,入后藥),甘草4兩,人參1兩,陳皮2兩,良姜1兩,白豆蔻1兩,白術(shù)1兩,神曲1兩(炒),藿香葉1兩。 4035.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035.3. 加:良姜、白豆蔻、神曲 4035.4. 減:豬苓、茯苓、澤瀉、桂枝、蒼術(shù)、柴胡、黃芩、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035.5. 來(lái)源:《雞峰》卷十二。 4136. 相似度50%:醒脾益胃湯 4136.1. 組成:人參1錢,陳皮1錢,茯苓1錢,半夏1錢,山藥1錢,白術(shù)1錢,蒼術(shù)5分,厚樸5分,澤瀉5分,麥芽5分,木香5分,山楂5分,蘇子5分,豬苓5分,老黃米(炒黃)1錢。 4136.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136.3. 加:山藥、麥芽、木香、山楂、蘇子、老黃米 4136.4. 減:桂枝、甘草、藿香葉、柴胡、黃芩、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136.5. 功效:潰瘍。脾胃虛弱,過(guò)分飲食生冷,以致胸膈不寬,四肢面目浮腫,及小水不利。 4136.6. 來(lái)源:《外科正宗》卷一。 4137. 相似度50%:消脹飲子 4137.1. 組成:豬苓、澤瀉、人參、白術(shù)、茯苓、半夏、陳皮、青皮、厚樸、紫蘇、香附、砂仁、木香、檳榔、大腹皮、木通、萊菔子、甘草各等分。 4137.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137.3. 加:青皮、紫蘇、香附、砂仁、木香、檳榔、大腹皮、木通、萊菔子 4137.4. 減:桂枝、蒼術(shù)、藿香葉、柴胡、黃芩、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237.5. 功效:脹蠱,單腹脹。 4237.6. 來(lái)源:《古今醫(yī)鑒》卷六。 4238. 相似度50%:五飲湯 4238.1. 組成:旋覆花、人參、陳皮、枳實(shí)、白術(shù)、茯苓、厚樸、半夏、澤瀉、豬苓、前胡、桂心、芍藥、甘草各等分。 4238.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238.3. 加:旋覆花、枳實(shí)、前胡、桂心、芍藥 4238.4. 減:桂枝、蒼術(shù)、藿香葉、柴胡、黃芩、生姜、大棗、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238.5. 功效:酒后傷寒,飲冷過(guò)多,遂成五飲:留飲心下;癖飲脅下;痰飲胃中;溢飲膈上;流飲腸間。痰飲所致潮熱,癥似虛而胸膈痞滿,背心痛,服補(bǔ)藥不效者。 4238.6. 來(lái)源:《元戎》。 4239. 相似度50%:四獸飲 4239.1. 組成:半夏(湯去滑)、茯苓、人參、草果、陳皮、甘草、烏梅肉、白術(shù)、生姜、大棗各等分。 4239.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339.3. 加:烏梅肉 4339.4. 減:豬苓、澤瀉、桂枝、蒼術(shù)、藿香葉、柴胡、黃芩、厚樸、肉豆蔻、草豆蔻 4339.5. 功效:氣虛致瘧及久瘧氣虛,面黃肌瘦;以及生冷不節(jié),飽食傷胃而成下利。 4339.6. 來(lái)源:《三因》卷六。 4340. 相似度50%:順氣消痞丸 4340.1. 組成:木香5錢,益智仁2錢半,厚樸(姜汁炒)、草豆蔻2錢半,陳皮7錢,青皮7錢,蒼術(shù)(米泔浸)7錢,茯苓7錢,澤瀉7錢,干姜7錢,枳實(shí)(炒)1兩,甘草5錢,半夏5錢,人參3錢,當(dāng)歸3錢,黃連5錢。 4340.2. 原方對(duì)照: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藿香葉、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生姜、大棗、厚樸、肉豆蔻、草豆蔻、草果。 4340.3. 加:木香、益智仁、青皮、干姜、枳實(shí)、當(dāng)歸、黃連 4340.4. 減:豬苓、白術(shù)、桂枝、藿香葉、柴胡、黃芩、生姜、大棗、肉豆蔻、草果 4340.5. 功效:七情所傷,心下痞滿,不思飲食。 4340.6. 來(lái)源:《保命歌括》卷二十四。 4341. 相似度50%:升陽(yáng)除濕湯 43HYPERLIN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wú)特殊說(shuō)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méi)有圖紙預(yù)覽就沒(méi)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kù)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