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書評正文_第1頁
白鹿原書評正文_第2頁
白鹿原書評正文_第3頁
白鹿原書評正文_第4頁
白鹿原書評正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格式,下載后可自由編輯PAGEPAGE33白鹿原書評正文第一篇:白鹿原書評《白鹿原》作者:陳忠實1993年6月北京第一版人民文學出版社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麟、鹿兆鵬、鹿北海、白靈、黑娃、朱先生讀后感:這是一部太宏大的家庭、家族、信仰、愛情、生死的藍圖。一切在白鹿原上展開,帶著原有的矛盾,和新一代的未知浩浩蕩蕩的鋪陳開來,用這渭河平原的50年演繹著他們的愛情、親情乃至生死。一、他們的愛情——最初的堅持總會被現(xiàn)實所改變白嘉軒的六娶六喪只讓人看到了那傳宗接代的身體的欲望,無關(guān)乎愛情。但這個男人在仙草死后的悵然若失卻讓人們看到了除習慣以外的······黑娃和田小娥我認為他們有過愛情,真正的同生共死的愛情。如果說最初是田小娥勾引了黑娃,那后來兩人一起逃回原上的時候,“黑娃引著那位娥兒離開了田家什字,出村不遠,兩人就抱在一起痛哭起來······”而后的他們被家里人不承認也是兩人相依為命,他們是相愛的,以一起“背叛”的代價相愛,一起過清貧的生活。黑娃原本打算以打石夯、土柸來維系兩人平淡、美好的生活,但現(xiàn)實從來不會按人的想法去改變。革命不成的鹿黑娃落草為寇,救人心切的田小娥找到了人面獸心的鹿子麟。從此委身于他的田小娥如果說一切都是為了黑娃我尚可以接受。但她幫助鹿子麟害白孝文時的坦然讓人厭惡這個女人,雖然她也為此不安過,但她不停的徘徊在這些男人之間卻不能為她開脫些什么。我并不認為我有從一而終的封建思想,但她卻終不是能為“愛”而堅守一生的人。白孝文對她的那更不能用愛來衡量。一時的陰謀、一時的良心不安、一時的欲望,僅僅換來她死后的一聲嘆息和一句可有可無的復仇承諾······黑娃愛過她,但當又能回位宗廟時的黑娃竟連看也沒看她一眼,也許他一輩子都會記著這個女人。只是,是年少時的一時沖動,還是愚昧時的一個錯誤?而,這記起又是多少層次背后的偶然一頓······在我看來,田小娥不是為了她的愛被殺的,但她卻是一個悲哀的女人。她為了守護她的愛情以至步步走錯她想不到她會有這么一步,更想不到她這一走那個男人卻并不能為她守候一生。年少的清純美好以及同受新思想影響讓鹿兆海和白靈相愛。但是,他們也錯在太過年輕,天真的將信仰用游戲當作賭注,天真的為對方換了信仰,無知的押上兩人的愛情。白靈是個好女孩,鹿兆海也是個好男兒,但都看到對方信仰缺點的人卻不能因為愛情而相讓。這在我看來是相當難能可貴的,除開政見的不一,二人實在恩愛有加。但信仰卻一定不能為任何東西而改變,愛情也不行。我敬佩他們這一點,但這讓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他們只能是悲劇。為白靈終生不娶的鹿兆海似乎并沒有做到,因為那個帶孩子的女人到底是誰無人知曉。白靈對鹿兆海我卻確認那是愛情。曾看到一位哲人說“愛情,因優(yōu)秀而吸引,因優(yōu)秀而被愛,因被愛而學會愛。”白靈和鹿兆鵬的情感就是這樣的,而這與做戲無關(guān),一切都是內(nèi)心吸引。他們的愛情其實萌芽的很早,所以他們能真做并不意外。雖然,記敘他們的并不多,但那種為了同一個目標、同一種信仰而吸引而相愛的情愫卻十分感人。二、他們的親情——其實那份情壓不過倫理的殘酷白嘉軒再喜歡黑娃在一個孩子眼里卻永遠看不到親情。那不是他的錯覺,孩子的眼太透徹看到的永遠是白嘉軒作為一個族長從內(nèi)心里所散發(fā)的自高感。所以,縱然白嘉軒在喜歡他,鹿三再怎么教導他要記著白嘉軒的好。他也沒有忘記在偷竊白家后,打斷了他的脊梁。黑娃眼里白嘉軒便是那看似正直、不可觸摸的倫理,他從小就無法忍受······黑娃因為和小娥在一起便從此被鹿三“趕出家門”只因為那個女人“來路不明”。在鹿三知道田小娥對白孝文的事后,終于再不能忍受這個“禍水”了,想在鹿三的眼里這女人害了自己的兒子,更害了年輕有為的新任族長。這里絕對不能忍受的是他心里那桿道德倫理的天平,所以所以他不管不顧的殺了她,縱然死前她還叫了一聲“啊······大呀······”如若不是倫理的觀念,如若不是道德的禁錮我實在想不出是什么讓親父子反目成仇,互不相認。實際上,不論黑娃最后到底變成什么樣,鹿三始終沒有再認真承認過這個兒子。冷先生的女兒,鹿兆鵬的名義妻子絕對是倫理下犧牲的又一個冤魂。鹿兆鵬不親近她可以理解,這是逼婚。但鹿子麟對這個可憐的兒媳也沒有多少感情,盡管她一直“盡忠盡孝”。鹿子麟的調(diào)戲與后來的斥責讓這個本來就十分脆弱的女人瘋了,死了。其實,一直藏在這背后的,一直被倫理困著不敢出來救她的親人的罪魁禍首是這個女人的親生父親——冷先生。他以“父母之命”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不愛她的人。他知道女兒在鹿家守活寡,雖然提過幾次,但礙于面子終究沒有把女兒“救”出來。這種倫理下掙扎的人,在只能寄希望于親人,而親人卻為了倫理而讓自己孤身一人時該有多么絕望。白靈、鹿兆鵬則是兩個為了革命而被家人拋棄的人。這與對革命的無知外,更多的與害怕自己被連累、被謠傳有關(guān)······三、他們的生死——沉重又單薄鹿兆海死在日本侵華時期,但他卻不是死在對日的戰(zhàn)場上,而是死在剿共的斗爭中,何其悲哀。白靈和鹿兆鵬一直為共產(chǎn)黨事業(yè)奔波,歷盡艱辛,終于逃出敵人的追捕了,安全進入根據(jù)地了卻被自己的同志誣陷而死,何其不幸。沉重的反映了那個社會的背后,又多么不該得死去。朱先生,這個生、死皆可視為傳奇的先生讓人從頭至尾無不敬畏。如果說這本書里一定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人,那應該是他。他選取妻子、勸退守軍、激昂從軍、迷離的死去。他可能有他迷信的地方,但他的才智是他有“預知能力”的根本原因。他對時局做出了判斷,知道社會還會亂上一陣子,而作為封建象征“先生”的他難逃此難,又要盡他的職責,故其死不要鋪張、喧嚷,盡早入土,墓室也異于一般。只是,許多年后的他縱已不在人世,他的智慧依然讓人驚訝“折騰到何時為止!”鹿兆謙(黑娃)的死卻讓人直感嘆息。他一生坎坷,與小娥相好沒有過幾天平靜的日子他去鬧農(nóng)協(xié),鬧革命失敗之后去當了兵。習旅暴動失敗之后他淪為土匪。淪為的他沒死招安了,招安之后的他對一切壞深深的戒備意識,但招安后的土匪非但沒死而且還拜師朱先生門下脫胎換骨的學習并且娶得一賢良妻子,重回宗廟。歷盡劫難的他現(xiàn)在終于要好好的安定的生活了,他聽了鹿兆鵬的話起義了,作為革命功臣的他被陰謀用盡的白孝文給殺害了。終其一生,飄泊不定,膽戰(zhàn)心驚,最后改過自新,從頭做人了,但他卻走到了盡頭。在責怪他放松警惕、輕信小人的同時,也對其表示哀悼和沉痛。田小娥,一個悲哀的死去的人。作為小妾的她被大老婆虐待,作為妻子不被公婆承認,為救丈夫被騙,被奸人利用又于心不忍,艱難的保命卻被公公殺害······她有她愚笨、放蕩的一面,但作為那樣社會里的一個女人她也為了一個男人用盡了所有,那個男人也曾一心一意系掛著他。但她的死真的讓這個男人銘記了嗎?她被鎮(zhèn)壓了,像厲鬼一樣,卻喚不回那個男人的一個回頭。兆鵬媳婦這個守身如玉的女人跟田小娥比可稱得上太守倫理,卻耶斯的那樣可憐、可怖······仙草平淡、鎮(zhèn)定的死去;鹿子麟又那么窩囊的死去??赐赀@本書,我感嘆,一個原上曾那么轟轟烈烈的生生死死過。第二篇:白鹿原書評白鹿原書評(一)這部小說從內(nèi)容上看起來并不能算復雜,就是圍繞著白、鹿兩家的變故展開故事,以白、鹿兩家主人的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追求以及在其影響下的各自的下一代的發(fā)展為主要內(nèi)容敘述。單從小說內(nèi)容上來看,并沒有什么新穎的地方,因為在中國的小說史上,以某一家的發(fā)展成敗為題材的小說比比皆是,而且似乎也成了中國小說創(chuàng)作的一種套路。應該說,《白鹿原》作為長篇小說其結(jié)構(gòu)是比較簡單的。從明處的結(jié)構(gòu)安排來看,全書圍繞著白、鹿兩家兩代人兩條線展開敘述,時而分開并行,時而交叉碰撞。當然,為了使作品作為宏篇巨著能有歷史滄桑感,也是為了增加作品的厚重感,陳先生忠實將白、鹿兩家的發(fā)展演變置在了清末至新中國成立這一段中國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但是說實在的,我覺得陳先生在小說里并沒有把握好對歷史背景的描述,對各個時代的特點交代得都比較模糊,尤其是對清末時期的交代,讓人根本弄不清那時代民生的基本狀況,倒是讓人產(chǎn)生作者在小說中寫的白、鹿兩家的狀況只是那時代的個例,其他如寫北伐、民國狀況、國共合作等,也顯得單薄,這多少使這部小說缺少了立體感,讀來讓人覺得只是在欣賞一幅平面畫卷。而小說除了以白、鹿兩家的故事為明線,還安排了一條充滿神秘色彩的暗線——一只通體皆白的鹿,也是為了增加小說的神秘感吧,作者把小說中整個故事的發(fā)展都若即若離的靠在這只白鹿上:白家的發(fā)家靠這只白鹿、鹿家的敗落也因這只白鹿、朱先生的神秘與這白鹿有關(guān)、白靈也似乎是只白鹿、甚至整個白鹿原的興衰都由這神秘的白鹿主宰!這種做小說的方法,我個人認為也沒有什么新鮮之處,與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志怪小說并無二致,只不過在技術(shù)上處理得比較高明些而已。至于小說中對人物的刻畫,陳先生忠實還是下了工夫的,主次也分得比較明顯,對白嘉軒、鹿子霖兩個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畫最成功,把白嘉軒的倔強、世故、守舊;鹿子霖的虛偽、好色、功利描寫得淋漓盡致。白嘉軒不慕名利,不愛金錢,不好女色,不會讀書,平生最大的工作就是搗騰家里的田地,但從他的身上我卻從都不認為他是普通中國農(nóng)村的一員?;蛟S他生來就有當領(lǐng)袖的責任,一種精神上的領(lǐng)袖,或許中國農(nóng)村正是有白嘉軒這樣的雕像才不至于崩潰,不過這一點我實在無從考證,也許作者只是在農(nóng)村杜撰出了這么一個人,因為我在讀書的過程中并沒有感覺出農(nóng)村的鮮明的特點。而且可貴的是,對長工鹿三的描寫也出采,刻畫了一為老實、本份、善良、勤勞的典型中國下層農(nóng)民的形象,也算是栩栩如生了。對白孝文的刻畫也算有特點,對他年輕時的不求上進,及長時的奸詐都刻畫得比較有特點。對其他人物如鹿兆鵬、白靈、鹿兆海、黑娃(鹿兆謙),看得出來陳忠實是想深入刻畫的,但是我總覺得有那么點不到位:作為革命家的兆鵬并沒什么出采的地方,白靈的刻畫也流于一般,兆海只給人以比較專情的感覺,也無明顯特色。黑娃的形象刻畫得好些,但也脫不了一般蠻人的特點。倒是對白嘉軒的姐夫朱先生的刻畫,半人半神的倒特色鮮明,可惜總覺得有點過!至于其他人物,本來就是幫襯,著墨就更少了,當然也沒有什么特別搶眼之處。總之,我個人認為,陳先生忠實在這部小說中就人物刻畫而言,其水平可以打75分,也就是說,遠沒有達到大師級的水平?!栋茁乖吩?jīng)引起非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大量的性描寫。這些性描寫,真是無微不至,無所不寫。第一句話就開始寫,開始吊讀者胃口:“白嘉軒后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比缓笫撬钠叽涡禄槎捶恐沟脑敿毥?jīng)歷,就這還不夠,作者還要寫白孝文的媳婦對他的性啟蒙和新婚之夜,寫黑娃和小娥的偷情,寫鹿子霖和小娥的鬼混,寫鹿子霖的亂倫等等,多得列舉不完。不像西方有的經(jīng)典情愛小說,這些性描寫并沒有給人以美感,也不是必不可寫的。但作者硬要一次又一次的重復,一次比一次寫得暴露和露骨,令人不能不想到作者的寫作取向有問題!白鹿原書評(二)用了很長的時間啃完了這部600多頁的巨著。那片土地、那些人仍舊在眼前浮動。在《白鹿原》中,從封建皇朝的破滅到新中國的建立,短短的時間,卻經(jīng)歷了軍閥、革命、農(nóng)協(xié)……每個人都只是時代大潮中的一片樹葉,有的隨波逐流,有的依附著一顆顆大樹,也有的自以為自己就是一顆大樹,能夠樹立不到。但也有人不受這時代變遷的影響,那就是白嘉軒和朱先生這種人了。白嘉軒作為這部書的靈魂,他代表的更多的是白鹿原這片土地的立場:無論事實如何變化,我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白嘉軒此人,正直、頑固、腰挺得太直,有時甚至讓人感覺是在死要面子的刻板人物。他設(shè)立鄉(xiāng)約、規(guī)范村民;他寬容接納所有的人,包括曾經(jīng)打斷過他腰的黑娃;他對待子女也不存一點私心,該打該罰從不手軟;他也固執(zhí),即使全村的人一起請命為鬼修廟,他也能堅持自己從不為鬼修廟的原則。這樣的一個人顯得太過于規(guī)矩,他就如同祠堂里的那塊鄉(xiāng)約,約束著自己,也約束著其他的人。()這樣的一個人不一定能讓人喜歡,但卻能讓人敬佩。而朱先生則是另一種人,他是關(guān)中大儒,比白嘉軒有學問,懂得多。他更多的時候是站在時代變遷之上的,未卜先知、博學多才只是表象。他更多代表的是傳統(tǒng)文人的風骨,“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后方敢對青天。”是對他最好的寫照。當然,《白鹿原》中還有其他有血有肉的角色,白嘉軒的一生之敵鹿子霖,可以說是白嘉軒的反面,他生性圓滑,做事也沒有準則,好色、貪小便宜,不算什么好人,但也沒做過大惡事。但卻有兩個理想堅定的好兒子?!栋茁乖肥且槐咀髡吆苡眯娜ネ瓿傻臅?,也需要讀者用心去閱讀、去聆聽那段發(fā)生在渭河平原上的沉重史詩。白鹿原書評(三)耗時3個月,斷斷續(xù)續(xù)的終于把它看完了。這本書字數(shù)真多是我對該書的第一評價。其次,對于未看此書的朋友,我想說:如果您是個挑剔結(jié)構(gòu)、故事的人來說,這本書并不適合,結(jié)構(gòu)就是從晚清到建國初期,兩個家族的興衰史。套著時代變遷的背景下,總會給人一種史詩般的滄桑感,也正是這個原因,我覺得這本書在結(jié)構(gòu)上完全可以被稱為“中國廣播電視連續(xù)劇劇本線索的鼻祖”,大家不妨留心觀察一下現(xiàn)如今的30集以上以歷史為題材的電視劇里,哪個不是按照這個方法編的?尤其是將家族興衰的。小說講述的是生活在白鹿原上的白、鹿兩大家族之間的悲歡離合。由于兩個家族的治家格言不同,導致兩個家族走向了兩個不同的結(jié)果。兩個家族同屬一個族系,又是原上兩個勢力強大,紛爭抗衡的兩個個體。兩個家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是密不可分。故事跌宕起伏,其中心方法就是“風水輪流轉(zhuǎn)”,到小說尾部,才有一句關(guān)于祖墳的伏筆,就是說這好地界歸誰,誰就是原上的主宰。貫穿文中有一只白鹿,它是白鹿原的魂,它操縱白鹿原各家的興衰。還有一個先知,是他來發(fā)射各種神秘的預測,書中對此人的描寫有點近似于神。只可惜在中國的土地上,作為神活著總是壓力太大,最后還是死無全尸。白鹿兩家既針鋒相對,又互有彼此:既有政治路線的對立,又有兒女親家的融合。小說中對白嘉軒、鹿子霖兩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的刻畫算頂成功的,也真對得起長篇人物性格、故事的描寫。把白嘉軒的倔強、世故、守舊;鹿子霖的虛偽、好色、功利描寫得淋漓盡致。白嘉軒不慕名利,不愛金錢,不好女色,不會讀書,平生最大的工作就是搗騰家里的田地,但從他的身上我卻從都不認為他是普通中國農(nóng)村的一員。或許他生來就有當領(lǐng)袖的責任,一種精神上的領(lǐng)袖,或許中國農(nóng)村正是有白嘉軒這樣的雕像才不至于崩潰,不過這一點我實在無從考證,也許作者只是在農(nóng)村杜撰出了這么一個人,因為我在讀書的過程中并沒有感覺出農(nóng)村的鮮明的特點。另外關(guān)于性的描寫,對于90年代的讀者來說,可謂是一頓性文化饕餮盛宴。對于現(xiàn)在的讀者來說,還真算不上大餐。難能可貴的是閱讀這樣的文字,總能很容易的就能感受到那黃土高原吹來的信風,總能在閱讀中感受到滿臉黃土,殘陽如血的鏡頭。還沒看作者的出處就知道他是陜西人,全中國只有那里的作家才能有這種味道,陳忠實以凝重厚實的語言,讓人在閱讀中,總能感受到一只布滿老繭的手,透過斜跨開氣兒的女人的衣懷里掏出那又白又滑的奶子;感受到一個散發(fā)著淡淡的茉莉花味的棉襖里,露出那個散著熱乎氣兒的,白花花的女人屁股,仿佛每個陜西作家心中都有一個這樣滑溜溜、白嫩嫩、水靈靈的女神,支撐著他們,陪伴他們度過一個個孤獨、黑暗的夜,來創(chuàng)作出這么純樸、生動的作品供大家消遣。文中步伐簡樸的、深刻的人生哲學,具體的內(nèi)容還得翻書自己去品。第三篇:白鹿原《白鹿原》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初步了解《白鹿原》的情節(jié)。2、仔細閱讀課文,分析白嘉軒、鹿子霖二人的性格特點,以及二人性格上的差異。3、理解文中朱先生、白嘉軒“耕讀傳家”“仁義”和“禮義教子孫“的思想。4、比較《白鹿原》與《家》的思想傾向的不同。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閱讀全文,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明確白嘉軒復雜性格,能夠做簡要評價。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作品立足于“民族的秘史”,對民族歷史與文化傳統(tǒng)所抱有的深深的懷戀之情。教學重點:把握白嘉軒這個人物的復雜性格。、教學難點:理解文中朱、白“耕讀傳家”的思想。教學過程:一、導入巴爾扎克說過: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也許是因為中華民族的歷史太長久了,隱藏在歷史帷幕下的秘密太多了,幾千年來,能夠被公認為“民族秘史”的小說迄今寥寥可數(shù),而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白鹿原》,可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一部。中外文學界高度贊揚陳忠實的成就,認為:“《白鹿原》憑其恢弘的規(guī)模,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深邃的思想,真實的力量和精細的人物刻畫,成了當代小說林中有永久藝術(shù)魅力的作品。”“《白鹿原》把陳忠實的個人創(chuàng)作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藝術(shù)層次,也把當代長篇小說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時代高度。”今天,我們來學習《白鹿原》這部小說中節(jié)選的一部分《家族的學堂》,借這一選段,我們了解一下這部著名的作品。二、知識積累:陳忠實:陳忠實(1942-),出生于西安市東郊灞橋區(qū)西蔣村,1962年畢業(yè)于西安市第34中,擔任過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1965年開始創(chuàng)作,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82年成為陜西作協(xié)的專業(yè)作家,后任陜西省作協(xié)主席。文革后發(fā)表中篇小說9部,短篇小說80余篇,屢獲多項文學獎。1993年6月北京人民出版社印行的50萬字的《白鹿原》,4個月之內(nèi),銷行6版40萬冊,成為90年代最引人矚目的長篇小說。三、有關(guān)“白鹿原”白鹿原也是地名,也叫荻寨原,位于西安市霸橋區(qū),地處長安城以東的制高區(qū)域,南接藍關(guān),北扼灞水,俯臨長安,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春秋時期的秦穆公開始,就在灞河上修筑軍事要塞“灞城”。秦末農(nóng)民起義時,劉邦進軍關(guān)中,也首先占領(lǐng)異屯兵灞上,迫使秦王子嬰不戰(zhàn)而降,并在灞上召集關(guān)中父老宣布了著名的“約法三章”。而在唐代,由于白鹿原地處京郊,地勢開闊,故當時的顯貴死后多葬于此。近40年來,原上獻出土了包括皇室親王、公主及刺史等高級官吏的墓志銘百余方。四、《白鹿原》前后的主要情節(jié):小說的前五章寫了白鹿原社會生活的常態(tài)。主要情節(jié)有白嘉軒娶妻生子,換地遷墳,后來又把十多畝天字號水地都種了罌粟,白家也因此徹底改變了模樣,老屋得到了翻新,只有“耕讀傳家”的玉石匾額仍掛在門樓上。罌粟迅速泛濫成災,滋水縣令幾次查禁效果都不大。朱先生來到白嘉軒家,把“耕讀傳家”的匾額蒙了起來,并親自吆著牛扶著犁把白家的罌粟苗子給犁了,白嘉軒在姐夫的帶動下,便把種植的罌粟給毀了。此事影響巨大,全原的罌粟十多天內(nèi)被鏟除干凈。沒想到滋水縣令地沒有再聘用朱先生,遍地的罌粟又重新生長了起來。李寡婦地賣兩家,引起了白嘉軒與鹿子霖的爭斗。二人為了掙個面子,決定見官進行解決。鹿泰桓怕鹿家輸給白家,從此不好抬頭,便默許了兒子的做法。后來還是朱先生出面,一紙勸解信,了結(jié)了官司,白鹿二人在冷先生的調(diào)停下,不僅沒要李寡婦的地,而且還周濟了她一些糧食和銀元。這事傳開,影響很大,滋水縣令批為“仁義白鹿村”,親自送到了村上。本文節(jié)選的文字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修葺祖祠,興建學堂,教育后人,為的是把“仁義白鹿村”的精神永久流傳。第六章,改朝換代開始了,白鹿原傳統(tǒng)的宗法社會也面臨著種種考驗。原來比較單一的群體也逐漸分化出三種勢力:國民黨、共產(chǎn)黨與土匪。年輕人也漸漸成長起來,走上各自的人生道路??谷諔?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白鹿原這塊古老的土地也在發(fā)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五、整體感知1、選文中主要寫了什么事件?出場的主要人物都有誰?具體研習:2、作者在敘述辦學堂的前前后后時,設(shè)置了哪些情節(jié)來渲染熱鬧的氣氛的?表現(xiàn)在了作者怎樣的態(tài)度?明確:事情的起因、著手;對祠堂來歷與村莊歷史的交代;翻修祠堂開工,族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整個村莊洋溢著歡悅喜慶的氣氛;工程竣工時請來了戲班子,唱了三天三夜;白嘉軒、鹿子霖兩人一起去白鹿書院請先生,朱先生卻對他倆感激不盡;簡樸而隆重的開館典禮??可以說,作者是把此作為小說中的一件大事來寫的,對這樣一件公德無量的事情,作者是由衷地贊賞的。3、學堂的修建,白嘉軒思想中“耕讀精神”表現(xiàn)在哪里呢?可以結(jié)合課文及你所了解的小說全文,談?wù)勀銓@種思想的理解。在改革開放、經(jīng)濟建設(shè)為中心的今天,我們?nèi)绾卫斫鈧鹘y(tǒng)道德?明確:“耕讀傳家”從來是農(nóng)耕文化和家族制度的規(guī)范之一,白嘉軒始終把它視為治家、治族的根本方略。先來看“耕”,他早年并不缺乏經(jīng)濟頭腦,但他終于退守朱先生的教導:“房要小,地要少,養(yǎng)個黃牛慢慢搞?!眻猿种还鸵粋€長工。我國封建社會結(jié)構(gòu)的長期穩(wěn)定,毫無松動的經(jīng)濟原因在這里可以找到它真正的答案。再來看“讀”,白嘉軒一貫重視教子讀書,教族人讀書,但這必須是孔孟儒學,對于所謂新學,他天然地持懷疑、拒斥態(tài)度,這些都足以反映他思想中保守的、封閉的、頑固的一面,表現(xiàn)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結(jié)構(gòu)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怎樣制約和阻礙著社會的進步。4、在辦學堂過程中,你覺得白嘉軒表現(xiàn)出的是怎樣的性格特點?結(jié)合你所知道的《白鹿原》的情節(jié),談?wù)勀阊壑械陌准诬帯C鞔_:白嘉軒是農(nóng)耕社會以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是幾千年封建文化所造就的一個人格典型。作為白鹿家族的族長,他處處不忘自己的身份,處處以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著自己,約束著別人。他嚴格按照族長的標準培養(yǎng)長子孝文,在發(fā)現(xiàn)兒子的奸情以后,他不顧眾人的哭勸,在祠堂里當眾施行嚴厲的懲罰,并斷絕父子關(guān)系;他對叛逆者小娥的處理就更殘忍了,支持鹿三開除小娥夫婦農(nóng)籍、攆出家門不說,還先后兩次毒打受騙失足的小娥;就是在小娥冤死化鬼欲討回公道而村民們都已屈服時,他又火燒骨骸、建塔鎮(zhèn)壓。他律己更是嚴格:明明喜愛孩子,卻從來不抱一下;孝文墮落后,他毫不猶豫地趕出了家門;白靈逃婚鬧革命,他就當她死了,不再認這個女兒。甚至腰傷剛好就吼著秦腔下田犁地,宣告著自己精神的堅強和勝利。但同時,他還以“父親”般的胸懷呵護著白鹿原──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德報怨上。如果說他對賭徒和煙鬼的處置嚴厲中透著恩威并用的話,那么他對回頭逆子白孝文的接納,對多有齟齬的鹿子霖的營救,則好像父親對自己不肖子的寬容一樣。尤其是他對傷風敗俗的、曾落草為寇的、并打斷過自己腰的黑娃的態(tài)度,更是體現(xiàn)了這一點。試想當他得知黑娃已翻然改悔,打算認祖歸宗,說出那句“凡離開白鹿原的男人,最后都要回來的”,內(nèi)心是何等的愉悅,精神是何等的超越!可見,在白嘉軒那高尚精神的外衣下,無論“寬”還是“嚴”,其出發(fā)點只有一個,那便是宗法社會的穩(wěn)定和宗法精神的高揚。我國古代統(tǒng)治者奴役人民的武器有兩種:一是政統(tǒng),一是道統(tǒng);政統(tǒng)重在政權(quán)強制,而道統(tǒng)卻重在精神奴役。較之政統(tǒng),道統(tǒng)有著一種憂患意識,常常對政統(tǒng)保持著一種冷靜的批判態(tài)度,像孟子就曾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因而它也更具有迷惑性。作為傳統(tǒng)道德精神的代表,白嘉軒和朱先生一樣,都對任何政權(quán)、政治集團和政治斗爭保持著一種疏離的姿態(tài)。盡管政治從來也沒有放過他,可他卻能獨守精神情操,不謀取任何職位,也不染指任何政治斗爭,一心只想著“耕讀傳家”。平生僅有過的一次政治事件──“交農(nóng)”,也是農(nóng)民自救的意識,而且是以“反昏君是大忠”這樣的道統(tǒng)觀念為出發(fā)點的。無疑,白嘉軒嚴以律己,坦蕩為人,立得端,行得正,他的精神是堅強的,甚至還可以說是高尚的。但是,正是這種堅強與高尚,掩蓋了其本質(zhì)上的保守性。他一貫重視教子讀書,教族人讀書,但內(nèi)容必須是孔孟儒學,對于新學,他本能地拒斥,這與鹿子霖積極支持兒子求新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瞧不起鹿氏祖輩的手藝出身,認為那根基太淺、德行太薄;更不用說他對黑娃、小娥真情婚姻的壓制了。這些都足以說明他思想是多么的保守、封閉、頑固,傳統(tǒng)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就是這樣深埋在高尚精神之下的。不明白這一點,就不能深刻理解白嘉軒,不能深刻地理解《白鹿原》。課外拓展:5、比較:白嘉軒作為白、鹿大家族的尊長,與《家》中的高老太爺這樣封建家族的家長有何不同?參考:《家》的主題是抨擊封建家族制度與專制思想的罪惡,是在“五四”新思潮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向舊的封建統(tǒng)治發(fā)出的“控訴”,而控訴的對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老太爺為代表的老一輩封建家長。所以,在巴金的筆下,高老太爺是專橫的、虛偽的、腐朽的,是書中反面人物的代表。而《白鹿原》立足于“民族的秘史”,對民族歷史與文化傳統(tǒng)抱有深深的懷戀,雖然其中不乏批判,但對其中優(yōu)秀的成分是贊賞和留戀的。其代表人物白嘉軒,就是他精心塑造的小說第一主人公,是幾千年中國宗法文化所造就的一個人格典型。就個人品質(zhì)而言,他完美到幾乎無可挑剔的程度。他的缺點,更多地是體現(xiàn)了文化本身的缺陷。比之高老太爺,他的形象更加豐滿、生動。課后思考題:文中還涉及到一些人物,你怎么看待文中的朱先生和鹿子霖的。參考:鹿子霖封建社會中能出人頭地的,如果失去了白嘉軒身上的精神力量,就只好淪落為代表著封建政統(tǒng)力量的鹿子霖了。鹿子霖牢記“勺勺客”老太爺“中舉放炮”“讓人侍候你才算榮耀祖宗”的遺訓,熱中于出人頭地,做不了族長,就只有走仕途了。通過鉆營,他終于當上了十個村莊的“鄉(xiāng)約”,便與田福賢沆瀣一氣,倚勢恃強,魚肉鄉(xiāng)民。因為沒有精神力量的支撐,便表現(xiàn)為順利時小人得志,倒霉時心灰意冷。他淫亂成性,長得像他“深眼窩長睫毛”的“干娃”可坐三四席。他乘人之危霸占小娥,又唆使她勾引、報復白孝文,暴露了他下流惡毒、不擇手段的本性?;蛟S正是因為他的根基淺、德行薄的緣故,較之白嘉軒,他更有人情味,為人平易隨和;或許正是他的不安現(xiàn)狀和鉆營向上,對新生事物接受起來比白嘉軒要快得多,因而顯得較為開明一些。喪失了精神力量,便只有謀取物欲的滿足;一旦再失去這些,他將一無所有。如果說白嘉軒最終還能贏得一些尊重的話,鹿子霖的結(jié)局就是人財兩空了。鹿子霖是宗法家族制度和思想的維護者和破壞者。作為勺勺客的后代,他始終牢記“讓人侍候你才算榮耀祖宗”的祖訓,把出人頭地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根據(jù)白、鹿兩姓創(chuàng)始人的決定,他無緣充任白鹿家族族長,強烈的忌妒心推動他千方百計另尋他法以壓倒白嘉軒。小說緊緊抓住他的這一隱蔽的思想動機寫他怎樣在修祠堂、辦學、修圍墻中大顯身手而博得村民的贊賞,怎樣策劃由田小娥勾引白孝文給白嘉軒以精神上的打擊,怎樣在白嘉軒懲罰白孝文、拒絕為田小娥修廟等事件中向白嘉軒長跪不起,既收買人心又使白嘉軒難堪,怎樣幾次三番投靠田福賢,利用機會中飽私囊。他陰險狡詐又為人平易隨和,他貪得無厭卻又常常解囊助公。和王熙鳳作為賈府封建傳統(tǒng)的維護者和破壞者一樣,他和宗法家族制度及思想關(guān)系也是一身而二任的。他的結(jié)局也帶有“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色彩第四篇:《白鹿原》摘要:《白鹿原》是一部以悲劇藝術(shù)在新時期長篇小說領(lǐng)域見長的文學作品。其悲劇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禮教與人性、天理與人欲、靈與肉的沖突。眾多生命在傳統(tǒng)禮教文化的壓抑下的人性扭曲、痛苦與毀滅,構(gòu)成了白鹿原這個“鏊子”上人物命運的悲慘景象,顯示出巨大的悲劇精神,本文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悲劇一、白嘉軒與鹿子霖的悲劇比較——封建衛(wèi)道士封建偽道士之間的悲?。槐瘎《?、黑娃與白靈的悲劇比較——盲目革命者與清醒革命者之間的悲??;悲劇三、田小娥與鹿冷氏的悲劇比較——主動反抗者與被動適應者之間的悲劇。關(guān)鍵詞:人物悲劇;白鹿原;命運;《白鹿原》中人物悲劇比較分析——晨曦從西方文學中的《俄狄蒲斯王》、《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安提戈涅》、《哈姆雷特》、《安娜卡那尼娜》以及《百年孤獨》到中國文學中的《竇娥冤》、《漢宮秋》、《趙氏孤兒》、《琵琶記》、《長生殿》、《桃花扇》等等,都以悲劇藝術(shù)見長,不可否認,文學的重要主題之一就是人與外在環(huán)境相互沖突的悲劇性,人自身的解放也成為人類文化的最強音。這種文化精神在中國二十世紀的現(xiàn)當代文學中得到了同樣的反映,從文學革命時期的憂憤的啟蒙主題,到左聯(lián)時期的革命與暴露,從四十年代解放區(qū)文學對于悲劇命運消退的欣喜,到十七年時期對于“新生”主題的各種闡釋,從文革時期地下文學里所潛藏的郁憤與思索,到新時期文學中對于民族與個人的存在的多可能性探索與文學的多樣性實踐,現(xiàn)實生活的悲劇性應該是文學歷史背后的巨大推動力之一。《白鹿原》就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塑造了一批令人悲哀而又同情的人物,他們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痛苦、失望、壓抑、孤寂,啃噬著他們的心靈和肉體。在痛苦的磨礪下,他們失去了反抗和生存的能力,一步步被所謂的正義、仁義的傳統(tǒng)文化所吞噬,最后在無奈與痛苦之中掙扎著漸漸走向生命滅亡的終點,演繹出悲劇的人生。悲劇一、白嘉軒與鹿子霖的悲劇比較——封建衛(wèi)道士封建偽道士之間悲劇在白鹿原這塊傳統(tǒng)文化豐厚的沃土上躍著一位族長——白嘉軒。他是作品中塑造的最成功,最豐厚,最有藝術(shù)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但是,歷史把沉重的文化內(nèi)容沉淀在白嘉軒這個人物身上,沉重的歷史負累化為他痛苦的一生。他既是白姓一家的家長,又是原上白、鹿兩姓的族長;既是一位正直寬厚的長者,又是一個封建家庭的頑固代表;他既是白鹿原上傳統(tǒng)文化延續(xù)和傳播的主要文化載體,又是一個傳統(tǒng)文化的執(zhí)行者。他是一個勇敢而又怯弱者;又是一個仁義而又殘酷者,是一個崇高而又虛偽的矛盾悲劇結(jié)合體。黑格爾稱:“誰如果要求一切事物都不帶有對立面的統(tǒng)一,那種矛盾,誰就是要求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不應該存在,因為生命的力量尤其是心靈的威力就在于它本身設(shè)立矛盾,忍受矛盾,克服矛盾”?!疤攸c就在于他不僅擔負多方面的矛盾,而且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這種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實于自己”。①因此,我們很難對他進行一個簡單的評價。巧換寶地、種植鴉片,顯示他狡猾虛偽的一面;交農(nóng)運動、祭神取水又體現(xiàn)他勇敢和崇高;善待鹿三一家,制定《鄉(xiāng)約》,說明他仁義;嚴懲田小娥、白興兒、白孝文,又顯示他的殘酷。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道德,傳統(tǒng)人格在他身上的顯現(xiàn)。面對命運,他泰然處之,百折不撓。他寬厚仁慈、不計前嫌,這一切構(gòu)成了他的個性魅力。他的為人,他的處事無不散發(fā)著傳統(tǒng)人格的魅力。在白嘉軒心目中,他想建立一個所謂的和諧社會,即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和禮教仁義的道德來維持這個社會的安定。但是這個和諧烏托邦的社會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歷史證明)。因此,理想的美好與現(xiàn)實的無奈,必然使白嘉軒的生命歷程中充滿矛盾和悲劇。先是自己最疼愛的女兒的叛逆,接著就是自己最器重的兒子的墮落,烏鴉兵,風卷雪,旱災等等一系列的天災人禍使的這個原本表面很太平的白鹿原陷入了巨大的災難。這種災難,與其說是白鹿原的災難,還不如說是白嘉軒的災難,是他理想的破滅,是他人生的災難?!爱斎嗽谧非蟛豢善蠹暗臇|西時,他是注定要失敗的。但是他的成功是在奮斗中,在追求中,當人向自己提出崇高的使命,當個人為了未來和未來的崇高價值而同自己內(nèi)心的和外在的一切敵對勢力搏斗時,人才是生活所要達到的精神上的重大意義的范例。”②矛盾的爆發(fā)使他一次又一次陷入痛苦的絕境,這些災難使這個堅強的生命體不斷的受到打擊,以至幾乎失去生活的勇氣,但是白嘉軒依然痛苦的活在白鹿原上??傊准诬庍@個封建衛(wèi)道士,就是想以儒家的仁義道德和封建禮教武裝自己,并以此來實現(xiàn)他在白鹿原的統(tǒng)治。然而幾千年傳統(tǒng)封建文化秩序一貫制的時代已經(jīng)結(jié)束,傳統(tǒng)文化的天空已經(jīng)開始坍塌(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等),他妄想做這歷史激流中一隅頑石,于是他被沖垮就成為一種歷史必然了。與白嘉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奸詐、陰毒、淫亂而又懦弱的鹿子霖。鹿子霖是鹿家在白鹿原上的代表,他同樣上一家之長,同樣受到了封建文化的毒害。但是,與白嘉軒堅決維護不同,他對待封建文化的態(tài)度不是那么的堅決,而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道士。一方面他也和白嘉軒一樣主持正義公道,維護仁義白鹿原的美譽;另一方面,他又干的盡是些見不的人的勾當。他想巧取豪奪李寡婦的土地,他粗暴干涉兒子的婚姻,誘奸田小娥,設(shè)計害死了白興兒,又把白孝文拖入了罪惡的深淵,他整死了賀老大,為謀得一官半職,他又殘酷的報復了農(nóng)協(xié)運動,極盡搖尾乞憐之能事。用白嘉軒的話說:“人行事不在旁人知不知道,而在自家知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里,都抹不掉的;其實天知道地也知道,記在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③不過這里要指出的是作者描寫的這一個人雖然敲榨剝削鄉(xiāng)民,私飽中囊嗜私舞弊,但他們在人格上也并非一無是處也有其重義輕利的閃光點。修建祠堂、辦學校,首先支持兩個孩子到城里上學,鹿子霖不但表現(xiàn)出他非常的組織才能,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的英明和大度,他同樣是白鹿原上受人尊敬的鄉(xiāng)約。這就是在中國悲劇中,“惡”的勢力往往以“偽善”的正義面孔出現(xiàn),這就必然地在行動上不可能劍拔弩張,反倒是溫情脈脈或道貌岸然?!雹堋栋茁乖分?,白、鹿兩家的明爭暗斗一直貫穿全書的始終,這樣一對正義與邪惡的矛盾對立體,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又存在著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為自己的兒女而痛苦,鹿兆鵬的拒婚,參加共產(chǎn)黨;白孝文的墮落,白玲的叛逆,使這兩位家長在精神上都受到巨大的打擊,正是因為他們子女的反叛,使他們在白鹿原上演繹著悲劇的人生。當然這只是從表面上來看,從深層次分析,白嘉軒的悲劇源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盲目信仰與殘酷執(zhí)行而鹿子霖的悲劇源于一種非理性文化。所以作者把白嘉軒的道德人格與鹿子霖的功利人格對照著寫,目的是在思考為什么作為正義和邪惡的雙方在社會的大動蕩時期經(jīng)歷著同樣的悲劇。一味地搖擺不定,褻瀆傳統(tǒng)文化,固然也很可悲;但是,一味地固執(zhí)維護,積極推崇,同樣也會給人帶來災難。白嘉軒是社會的寵兒,他維護了社會文化而鹿子霖是社會的棄兒,他玩弄了社會文化。但是,在一個制度和思想到了末路的時候,他們的這兩種人生觀和世界觀是都要受到打擊和毀滅的,都要經(jīng)歷悲劇的人生。悲劇的解決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和毀滅。就個人來講,他的犧牲是無辜的,但是就整個世界來看,卻是罪有應得,足以伸張“永恒正義”的。⑤當白嘉軒看到瘋癲的鹿子霖的時候而老淚縱橫的時候,他既是為鹿子霖的悲劇命運,同樣也是為自己的悲劇命運流淚。至此,這兩個生命都完成了他們悲劇人生的歷程。悲劇二、黑娃與白靈的悲劇比較——盲目革命者與清醒革命者之間的悲劇黑娃可以說是《白鹿原》中人生起伏最大而又最令人惋惜的悲劇人物。他一生集土匪、國、共、儒家信徒等等身份于一身,從不安分的雇農(nóng)到農(nóng)協(xié)運領(lǐng)袖到紅軍戰(zhàn)士到聚眾山林的土匪二頭目,國民黨保安團營長,共產(chǎn)黨副縣長,新政權(quán)的死囚被處決。走完了他悲劇性的人生歷程。黑娃是長工鹿三的兒子,一方面他繼承了父親的善良、勤勞、質(zhì)樸的性格;另一方面他卻與父親鹿三有著根本的區(qū)別,他從小倔強、執(zhí)著、反叛、生性好動而不安分守己。這一切,就決定了他必然與白鹿原上等級森嚴、貴賤分明的宗法社會格格不入,并且不斷發(fā)生摩擦、碰撞,以至最后走向反抗。他參加“風攪雪”式的農(nóng)民運動,遙遙地與他企求美好生活與向往平等自由的心理目標相聯(lián)系。大革命浪潮席卷而來,黑娃本性中受壓抑的能量找到了渲瀉的突破口,他把婚姻上的反叛和政治的、階級的反抗不良覺地結(jié)合起來,懷著對富人和祠堂的憎恨,投身大革命,打土豪、辦農(nóng)協(xié),砸宗祠里的石碑。然而,可悲的是,他雖然在毀族規(guī)、砸招牌,卻一點也有跳出宗法文化的樊籬,有革命的果敢性但缺乏革命的目的性,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思索造成自己不平等地位的社會根源以及革命的意義,只簡單地把革命理解為鍘人和毀鄉(xiāng)約砸石碑。這種缺乏理性的盲目做法,不可能帶給他理想中的結(jié)果,最后只有落荒而逃。然而,在黑娃的命運中還存在著更大的悲劇性。在白鹿原,作為反抗者的黑娃一方面想逃出白鹿原那個等級森嚴、貴賤分明的環(huán)境卻又逃不出而被它牢牢的束縛在原上;另一方面他又想容入那個等級森嚴、貴賤分明的環(huán)境而白鹿原又容不下他而把他拒之原外。這就使這個充滿了反抗精神的矛盾體在白鹿原上的悲劇命運。外出打工(逃離)——田小娥回原(回歸)——禁止入祠堂安家窯洞(拒絕)——“風攪雪”失敗出逃(逃離)——回鄉(xiāng)參拜祠堂、求教于朱先生(回歸)——斃命白鹿原(拒絕)。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宗法文化在白鹿原上巨大的力量的表現(xiàn)。同時也表現(xiàn)他的人生理想的無目的性,盲目性,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參加“風攪雪”,加入習旅,落草為寇,受降招安,起義反正,都是他在無目的性心理支配的模糊的人生觀所導致。大起大落的動蕩生活,既增加了他的仿徨與苦悶,也消磨了他的人生意志。受降招安后的黑娃似乎熱衷于什么,又在己方,不在明處而在暗處。這正也應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話:“如對自己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如沒有生活的目的,人就不能生存,可能會在他存在于世上更短的時間內(nèi)毀掉自己,即使他的周圍堆滿了面包?!弊畎l(fā)人深思的是,黑娃與白嘉軒原本勢不兩立,最后卻跪回到白鹿原的宗祠里,原本拒絕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教化”,最終又自覺地皈依傳統(tǒng),他雖然不斷地變換身份,卻始終找不到自己自位置。他的命運走向了與其本義相偏離、相悖謬的方向,他強大的生命活力,始終掙脫不了傳統(tǒng)文化心理的羈絆。這一切都表明這個盲目反抗者在沒有先進思想指導下矛盾的悲劇人生??梢钥闯觯捎谌狈ωS厚的知識與理性作為個人對于現(xiàn)實認識的支撐,黑娃的反抗還只是在外在力量的影響下才發(fā)生的,還屬于一種自發(fā)的反抗,因而這種反抗的動機也是盲目的,反抗力量也是有限的。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缺乏先進思想的作為行動的指導,另一方面他本身所處的社會地位也使他無法擺脫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局限性思想的影響。這也就注定了他的反抗是要失敗的,他的人生也會成為悲慘的。作為“五四”新文化影響下的新一代知識分子女性形象,確切的說應該是叛逆的女性形象白靈的反抗就是已經(jīng)上升到自覺階段的反抗。與黑娃的反抗相比,白靈接受了新式教育,主動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具有了先進思想的指導,具有了更加堅決的反抗精神和更多的同仁志士,因而她是最堅定的反抗者,最徹底的革命者。但是就是這樣她也沒逃脫悲劇的命運。她從小機智聰明活潑可愛,深得白嘉軒喜愛,她首先打破了白鹿原上女子不能上學堂的規(guī)定,也打破了幾千年中國社會中的規(guī)矩;她追求自由戀愛;她參加革命活動等等。她的一切都與傳統(tǒng)文化相背離。她作為一個先覺者,勇敢地與他父親代表的封建傳統(tǒng)文化作斗爭,勇敢地和一切阻礙國民革命的人斗爭。她對事業(yè)非常執(zhí)著堅定,在革命工作中白靈顯示出了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特別是在地下工作的時候,在白色恐怖之下,毅然承擔了許多情報的接送工作。在自己的同伴一個又一個被扔進城市的某一處枯井的時候,她沒有退縮,沒有背叛,反而更加勇敢更加堅定。但是這樣給她帶來許多痛苦。首先是與最疼愛自己的父親反目,接著是與兆海愛情的破滅,再就是革命運動的失敗,被迫轉(zhuǎn)移,身懷六甲卻要四處逃難,有家不能歸,過著流浪的生活,到最后到了根據(jù)地,以自己最大的熱情的才華給根據(jù)地帶來歡樂和笑容的時候,等待他的不是光明的前途,不是理想的實現(xiàn),而是被自己的同志活埋。她的死是令人悲痛的,一切的言語都無法形容這種悲痛,這與魯迅先生所寫的《藥》里面的夏瑜相比,兩者驚人的相似。夏瑜作為先覺者,卻死在不覺醒的同胞面前,然后還遭人誣蔑和嘲弄。白靈的死再次說明了在社會革命的過程中的殘酷和巨大的犧牲。白靈死亡的悲劇原因是很值得深思的,甚至她的死亡悲劇比鹿兆鵬媳婦、田小娥的死亡更令人深思.白鹿原上的兩個反抗者,卻都死在了自己的同志之手,我們不得不反思他們的共同的原因。從表現(xiàn)上來講,他們一個是地主階級的千金,一個是長工的兒子;一個是受了新式教育的知識分子,一個大字不識;一個對待革命堅定不移,一個搖擺不定;一個盲目反抗一個清醒反抗,但是他們卻有著相同的地方,一方面都反抗家庭反抗社會,另一方面都經(jīng)歷著悲劇的人生,最后都是被自己的同伴所殺。如果說白鹿原是一個鏊子,“不走出去就永遠沒有出息”那么黑娃和白靈都逃出了白鹿原,但是他們還是沒有逃出人生的悲劇。這就說明在當時的社會里,不單是白鹿原上是一個鏊子,而當時的整個社會都是一個大鏊子,不管身在何處,不管你的地位,名譽,性別,思想信仰都要被這個動蕩的社會蹂躪,都要經(jīng)歷無奈和痛苦。悲劇三、田小娥與鹿冷氏的悲劇比較—--主動反抗者與被動適應者之間的悲劇在缺乏自我意識和個性的自覺的時候,對待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在外部表現(xiàn)上存在兩種不同的形式:一是被動的適應,即在無法改變自身實際的行為的時候,以被動忍耐的方式適應被壓迫、被蹂躪的悲慘處境。二是主動反抗,即在與現(xiàn)實相違背的時候起來反抗,但是這種反抗缺乏理論指導和明確的目標,因而反抗注定是要失敗的。如果說《白鹿原》中鹿冷氏是被動適應的話,那么田小娥就是主動反抗者。但是這兩種態(tài)度最后的結(jié)局都是一樣的,即被動適應和主動反抗都是以失敗告終。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二難矛盾”,即:處于社會弱勢地位的女性,在強大的男性社會文化觀的束縛與壓制下,反抗與不反抗,結(jié)果都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在男權(quán)制度下,女人的身體被物化,成為契約對象。但是一個充滿了鮮活生命力的女人的與生俱來的本能和欲望,卻不會因為某種觀念被壓抑。田小娥被嫁給郭舉人的做小妾,在郭家過著非人的生活。她是郭舉人實行延年益壽的秘方的工具(泡棗),同時在郭舉人大老婆的限制下,一月只有三次性生活,對于一個年青女來說,是絕對不夠的。以致在她見到黑娃的時候,心中便“燃”起了的火花,本能的要需求,使她勾引了不暗世事的黑娃。但是,在她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逃出那個圍城后,并沒有得到理想中的生活。在白鹿原上人們的眼里,同樣沒有把田小娥看成人,不是災星,就是爛女人。族長白嘉軒說:“這個女人不是居家過日子的女人??叔真的不忍眼睜睜看著你把一個災星招進屋??”。父親鹿三說:“搭眼一瞅那貨就不是家屋里養(yǎng)的東西??這號爛女人死了到干凈??”⑥。不但不讓他們進祠堂拜祖宗,更得不到公公婆婆的認同被趕出了家門。以致只能容身窯洞。正是她所處的那個社會,給予她太多的厄運,才使她和黑娃在遠離村莊的一孔破窯,開始了不平凡的人生辛酸歲月。小蛾是不幸的,一方面她要和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作斗爭;另一方面,她還要和傳統(tǒng)的思想文化作斗爭。先是農(nóng)協(xié)運動失敗,黑娃被迫出逃,打散了這個幸福的小家,到后來被鹿子霖占有,再到設(shè)計整死狗蛋,勾引白孝文報復白嘉軒,最后吸食鴉片成天與白孝文鬼混。從而完成了爛女人、蕩婦、婊子,災星的形象塑造。在這個過程中,她忍受著巨大的痛苦與無奈,使她不但在肉體上,而且在精神上一次又一次受到打擊。她并沒有害人之心,卻成了處處害人的災星。她想追求幸福生活,卻處處充滿苦難。一個充滿春青活力的年輕女性,一次又一次的被生活打擊折磨,以致于最后被吞噬。當一個個所謂的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生命體被吞噬的時候,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在中國的幾千年的吃人的封建禮教。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祝?!返鹊纫幌盗械淖髌分卸忌羁潭寂辛顺匀说姆饨ǘY教,狂人從封建統(tǒng)治者張揚“仁義道德”的正史字里行間發(fā)現(xiàn)了“滿本都是寫著兩個字‘吃人’這是用清醒的狂言,抨擊整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祥林嫂被看作是不祥的身分,她不但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同情,魯四老爺還罵她是‘謬種’。她是在政權(quán)、族權(quán)、夫權(quán)、神權(quán)威壓下死去的,直到最后她也不明白世界為什么容不下她?!碧镄《鹜瑯右彩俏覀冋J為的所謂招禍的災星,但是她自己卻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我招誰惹誰了,我在白鹿原沒有偷過人家一縷棉花、瓜果,我怎么就不能活呢?”乃至于到最后被自己的公公殺害時還是發(fā)出“大??大??”奔射出驚異的眼光。其實她不明白使她痛苦無奈的是幾千年中國得吃人的封建禮教和所謂的社會道德。她在反抗、報復那個萬惡社會的同時,也為那個社會扼殺她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以至于在死后都要被鎮(zhèn)壓在塔下,永世不得翻身。在強大的社會文化面前,她這個勇敢的復仇女神,注定要在弱小、孤獨和痛苦的復仇中,招致更大的社會報復和文化懲罰,直到最后釀成她人生命運的悲劇和災難。與田小娥主動反抗相反,鹿兆鵬媳婦在對待命運的時候更多的是被動的適應。冷先生女兒與鹿兆鵬的婚姻走了中國社會最普遍的方式之一——父母之命。鹿冷氏是一個深受三從四德,夫為妻綱傳統(tǒng)思想影響的弱女子,她在思想上完全接受了傳統(tǒng)的觀念,女人要貞節(jié)又要正派。所以在鹿兆鵬媳婦被冷落的情形下,她只能任由名存實亡的婚姻而不敢反抗。不幸婚姻侵吞她的青春和靈魂,但她畢竟是個有血有肉、青春年盛的女子,不管她有沒有對任何一個男人產(chǎn)生過真正的愛情,但是她仍然渴望異性的撫慰,特別是隨著她性意識的覺醒不斷覺醒之后,渴望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她在理念與欲望之間痛苦地掙扎著,以至在看見風騷的田小娥時呈現(xiàn)出矛盾的心態(tài),“她原先看見覺得惡心現(xiàn)在竟然嫉妒起那個婊子來了,她大概和黑娃在那孔破窯里夜夜都在發(fā)羊癲風似的顫抖”。從理性上她看不起淫蕩的田小娥,但是從情感欲念上她又非常羨慕田小娥能不斷滿足自己的欲望??杀氖撬惨衙鞔_知道鹿兆鵬是不會回到自己身邊的時候,她就只有把這種欲望只能寄希望在夢中與丈夫歡會,以此來支撐自己打發(fā)漫漫寂寞的歲月。但在后來鹿子霖醉酒失態(tài)后捏她的胸脯后進一步激化了她內(nèi)心理與欲的矛盾沖突叫致她最終鼓起勇氣試一試卻被公公污之以“吃草的畜生"這樣她就陷入更深的理與欲的矛盾漩渦中,在欲念世界里贖也渴望得到男性的愛撫。哪怕是得到倫理世界所絕對排斥的公公的愛撫也在所不惜。但在倫理上這個現(xiàn)實世界里她又明確地知道自己的那些想法與欲念是無法實現(xiàn)的她是極端可恥的,她所接受的良家女子式的教育只會不斷否定和鄙視自己的欲望和夢想,無法消除和扼殺她越燃越熾的欲望和夢想。而她越燃越熾的欲望與夢想又不斷動搖著她所接受的傳統(tǒng)理念,無力完全沖破傳統(tǒng)理念的束縛將自己的欲望與夢想轉(zhuǎn)化現(xiàn)實。當這種欲望與理念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以致超越她的理性閘門她的承受能力時她自然就發(fā)瘋了,礙了令周圍整個社會都羞于啟齒的淫瘋病。在那個“萬惡淫為首”的宗法社會里,這無疑是給她判了死罪。最后還是父親冷先生為了一張人臉親自下藥毒殺了自己的女兒。從一個循規(guī)蹈矩,三從四德的良家女子到一個無法見人的淫瘋子,再一次體揭示那種“存天理,滅人欲”的封建文化的對人性的扼殺的巨大殺傷力和破壞力。歷史從來不是在溫情脈脈的人道牧歌中進展。反而經(jīng)常無情地踐踏著千萬具尸體而前進。白鹿原上一個爛女人、蕩婦、婊子,災星和一個始終如一堅守三從四德的女人都死了,而她們的死卻驚人相似,一個被善良、忠厚、勤勞、質(zhì)樸的,自己的公公刺死;一個被德高望重的,自己的父親毒死。驚人的相似,驚人的殘忍,驚人的悲慘,這就出現(xiàn)在那個掛者縣長親自送來的所謂“仁義白鹿原”。在這里,主動反抗者和被動適應者的命運都是這么的悲慘,我們不禁要問,這就是他們心目中的仁義白鹿原嗎?封建思想文化的落后愚昧,吃人的本性再一次血淋淋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小娥和鹿冷氏是被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所殘酷地殺害的,《白鹿原》深刻地反映了人的本質(zhì)追求與殘酷的文化環(huán)境間悲劇性的矛盾沖突??傊?,在白鹿原上,不管是仁義者還上邪惡者,不管是有文化的還是沒文化的,不管是堅定勇敢者還上猶豫怯弱者,不管是積極入世還是消極避世的都無法擺脫悲劇的命運。我們再一次看到《白鹿原》這部厚重的歷史題載小說,反映著一個民族厚重的歷史文化在社會前進中所產(chǎn)生的種種矛盾。作者通過一系列的人物的描寫,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走近它末路的時期,依然給社會帶來的巨大破壞力,也使人們看到,要改變一個落后的社會的艱難和代價。使讀者再一次從中領(lǐng)略到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國在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對人性的種種壓抑與迫害,這無疑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對悲劇精神的一次深刻的體驗,它把痛苦和掙扎展示給每一位讀者,揭示出他們的悲劇命運的根源所在,這對于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人們在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問題上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僅以淺陋之筆,抒個人之見,相信會有更多的人來關(guān)注這作品,以發(fā)現(xiàn)它更豐富偉大之處。注釋:①黑格爾.《美學》(第一卷)[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154;303.②、⑥陳忠實.《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XX.571;148.③、④熊元義.《回到中國悲劇》[M].華文出版社,1998.27;259.⑤奧尼爾.《論悲劇》見《美國作家論文學》[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4.參考書目:[1]曹文軒.《20XX末中國文學現(xiàn)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XX.[2]趙園.《艱難的選擇》[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3]熊元義.《回到中國悲劇》[M].北京:華文出版社,1998.[4]陳忠實.《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XX.[5]藍棣之.《現(xiàn)代文學經(jīng)典:癥候式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20XX.[6]易新鼎.《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發(fā)展史》[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XX.[7]傅其山.《西方文論》[M].北京:中國文藝出版社,20XX.[8]張亞斌.生命的苦難與悲涼[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XX,22(3)[9]王富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