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初中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人教部編版《送東陽馬生序》PPT完美版1人教部編版《送東陽馬生序》PPT完美版1第三單元初中語文(人教版)人教部編版《送東陽馬生序》PPT1作家作品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屬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
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與高啟、劉基并稱為“明
初詩文三大家”,著有《宋學士文集》。“東陽”,地名,今屬浙江。“馬生”,姓馬的后輩,指馬君則,是宋濂的同
鄉(xiāng)?!吧?對晚輩讀書人的稱呼?!靶颉?文體名,一般用以陳述作品主
旨、創(chuàng)作經(jīng)過等。唐初,親友離別,贈言規(guī)勉,又產(chǎn)生贈序,贈序有臨別贈言
的性質(zhì),內(nèi)容多贊許或勉勵。此文就是一篇贈序,標題的意思是“寫給東陽
縣晚輩馬君則的一篇贈序”。作家作品2中心意旨本文通過作者自述青少年時求學的種種艱辛,并和現(xiàn)在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優(yōu)越進行對比,說明一個人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于自己是否勤奮、專心,
贊揚了馬生的謙虛好學,表達了對他的期望與勉勵之情。結構思路中心意旨3表達技巧1.現(xiàn)身說法,情誼懇切。作者勉勵馬生勤奮學習,沒有避諱自己窮苦的求學史,也沒有居高臨下
教訓人,完全是以一種平等的、熱情誠摯的態(tài)度,委婉含蓄地表達出自己的
觀點,達到勸說的目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讀來更加親切平易,字里行間
包含著殷切期望和真誠的鼓勵。表達技巧42.記敘、描寫、議論相結合。本文以記敘為主,筆法簡潔。有些地方適當?shù)丶右凿秩竞兔枥L,使文章
增添了文采,顯得更加具體生動。比如,描寫趨百里之外向鄉(xiāng)之先達求教的
情景,寫了周圍的環(huán)境(門人弟子填其室);寫了先達的表現(xiàn)(未嘗稍降辭色),
把先達莊重、嚴肅的態(tài)度寫得很逼真;寫了自己求教時的謙虛、恭謹(立
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又如,寫同舍諸生的服飾華貴,采取了細
節(jié)描寫的方法,寫了他們穿的衣服、戴的帽子、掛的玉環(huán)、腰間的佩刀和
容臭。這種華貴的打扮,使同舍諸生“燁然若神人”,這樣就更襯托出作者
“缊袍敝衣”的樸素。敘述和描寫的同時還適當穿插議論,突出了文章的思想。在同那些披綺
繡、食鮮肥的同舍生對比之后,點出了自己甘于衣食簡陋的原因:“以中有
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這里的“足樂者”就是指進德修業(yè)。2.記敘、描寫、議論相結合。5這簡要的議論表現(xiàn)了人物的志趣。重點難點作者的求學經(jīng)歷,告訴了馬生什么道理?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是作者的求學
精神,還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在這篇文章里,作者以他的親身經(jīng)歷和體會告訴馬生:學習必須勤奮刻苦。
作者學習的內(nèi)容和目的與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別,但他所講的道理對我們?nèi)?/p>
然具有啟發(fā)和教育意義。作者那種不怕艱苦、勤奮好學、不慕富貴的精
神以及對后學的熱情關懷和諄諄教導的態(tài)度,還有誠實守信、尊師重教的
品質(zhì),都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古今對譯余①幼時即嗜②(shì)學。家貧,無從③致④書以我小時候就特別愛學習??墒羌揖池毢?沒辦法得到書來這簡要的議論表現(xiàn)了人物的志趣。6觀,每⑤假借⑥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⑦日讀,只好常常向有藏書的人家借,親自手抄,計算著日子按時以還⑧。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歸還。(即使)天氣十分寒冷,硯臺里的墨都凍成了堅冰,手指凍得不屈⑨伸,弗之怠⑩。錄畢,走
送之,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放松抄寫。抄錄完畢,就跑著把書送還人家,不敢稍逾約
。以是
人多以書假余,余因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日期。因此,人家大都把書借給我,于是我能得遍觀
群書。既加冠
(guān),益慕
圣賢
之道。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成年以后,更仰慕那些學問和道德極高的人的學說。又患無碩師
名人與游
,嘗
趨但又苦于沒有學問淵博的老師和有名望的先生來請教,曾跑觀,每⑤假借⑥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⑦日7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先達德隆到百里外,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尊
,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望高,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書房,但老先生不曾把言辭和色
。余立侍
(shì)左右,援疑臉色略變得溫和一些。我站著陪在老師身邊,提出疑難,質(zhì)理
,俯身傾耳以請
;或遇其叱咄
(chìduō),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來請教;有時受到先生訓斥,色
愈
恭
,禮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復
;我的態(tài)度便更加謙恭,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說出一句話來辯解;俟
(sì)其欣悅
,則
又請焉。故
余雖
愚
,卒
獲等先生高興了,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還是獲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8有所聞。得了學識。[注釋]①余:第一人稱代詞,我。②嗜:特別喜歡。③無從:沒有辦法,沒有
門路。④致:得到。⑤每:常常。⑥假借:借。⑦計:計算。⑧還:歸還。⑨
屈:彎曲。⑩弗之怠:“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錄書。弗,不。
走:跑。
逾約:超過約定期限。
以是:因此。
觀:閱讀。
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益慕:更加仰慕。
圣賢:學問和道德極高的人。
碩師:學問淵博的老師。碩,大。
游:交游,特指請教。
嘗:曾經(jīng)。
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
叩問:請教。
德隆望尊:道德聲望高。
稍降辭色:把言辭和臉色略變得溫和一些。辭色,言辭和臉色。
侍:在尊長旁邊陪著。
援疑質(zhì)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zhì),詢問。
傾耳有所聞。9以請:側著耳朵來請教。
叱咄:訓斥,呵責。
色:臉色,引申為“態(tài)度”。
愈:更加。
恭:謙恭。
至:周到。
復:回答,答復。這里是辯解的意思。
俟:等待。
欣悅:高興。
則:就。
故:所以。
雖:雖然。
愚:愚笨。
卒:終于。[句式]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狀語后置句,即“每于藏書之家假借”。弗之
怠:“弗怠之”,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評析]作者敘述幼時求學之苦、用心之專,以及成年后從師之艱,表現(xiàn)了
作者對知識的渴望與求知的決心。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①行深山巨谷中。在我去拜師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趕路,窮冬②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③而不嚴冬季節(jié)刮著猛烈的風,大雪深達數(shù)尺,腳上的皮膚凍裂了也不以請:側著耳朵來請教。?叱咄:訓斥,呵責。?色:臉色,引申為10知。至舍④,四支⑤僵勁⑥不能動,媵人⑦持湯⑧沃灌⑨,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僵硬得不能動彈,仆役端來熱水澆洗后,以衾⑩擁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
,主人用被子將我全身蒙蓋好,好久才暖和過來。我寄居在旅店,主人日再
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每天供給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來享用。同舍的學生皆被
綺繡,戴朱纓
寶飾之帽,腰
都穿華麗的絲綢衣服,戴著綴有紅纓帶和寶石裝飾的帽子,在腰間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
,燁然
若神人;掛著白玉的佩環(huán),左邊佩戴腰刀,右邊垂掛香袋,光亮照人宛若神仙一般;余則缊袍
敝衣
處其間,略無慕艷
意,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置身在他們中間,毫無羨慕的心。知。至舍④,四支⑤僵勁⑥不能動,媵人⑦持湯⑧沃灌⑨,11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因為內(nèi)心有值得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
,總之我當初求學時的辛勤與艱苦就是如此吧。如今我雖已年老,未有所成,猶幸預
君子
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
,沒有什么成就,但所幸做了官,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綴
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追隨在公卿的后面,每天在皇帝身邊侍奉,準備接受詢問,天下人也錯誤其氏名
,況才之過于余者乎?地稱說我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注釋]
①負篋(qiè)曳(yè)屣(xǐ):背著書箱,拖著鞋子。②窮冬:深冬、隆
冬。穿,極。③皸(jūn)裂:皮膚因寒冷干燥而開裂。④舍(shè):這里指客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12舍。⑤支:同“肢”。⑥僵勁(jìng):僵硬。勁,堅硬。⑦媵(yìng)人:侍
婢。這里指旅舍中的仆役。⑧湯:熱水。⑨沃灌:澆洗。⑩衾(qīn):被子。
和:暖。
逆旅:旅店。
再:兩次。
被(pī):同“披”。
纓:系帽的帶子。
腰:用作動詞,在腰間佩戴。
容臭(xiù):香袋。
燁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缊(yùn)袍:以亂麻為絮的袍子,古時貧困者所穿。缊,亂麻。
敝衣:破舊的衣服。敝,破。
慕艷:羨慕。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內(nèi)心有值得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耄(mào)老:年老。
預:參與。
君子:這里指有官位的人。
寵光:恩寵光耀。
綴:跟隨。
謬稱其氏名:錯誤地稱說我的姓名。這是自謙的說法。[評析]敘述從師時旅途之苦、生活之艱,得出要勤奮求學的結論。今諸生學于太學①,縣官②日有廩稍③之供,父母現(xiàn)在的學生在太學里學習,朝廷天天有米糧供給,父母舍。⑤支:同“肢”。⑥僵勁(jìng):僵硬。勁,堅硬。⑦媵13歲有裘葛④之遺⑤,無凍餒⑥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每年給予冬衣和夏衣,沒有受凍挨餓的憂患了;坐在寬敞的廳堂中誦詩書⑦,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⑧為之師,誦讀詩書,沒有奔走的辛勞了;還有司業(yè)、博士作為他們的老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沒有詢問而得不到解答、探求學問而得不到收獲的情況了;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⑨凡是應該有的書全都集中在這兒,不必像我用手抄錄,向別人而后見也。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借來后才能學習。他們要是還有學業(yè)不精通、品德沒有養(yǎng)成的,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豈
他人之不是天資低下,而是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里是別人的歲有裘葛④之遺⑤,無凍餒⑥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14過哉?過失呢?[注釋]
①太學:我國古代設立在京城的最高學府。元、明、清時期不設
太學,設國子學或國子監(jiān)。②縣官:這里指朝廷。③廩(lǐn)稍:公家按時供
給的糧食。④裘葛: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⑤遺(wèi):給予,贈送。⑥
凍餒(něi):受凍挨餓。餒,饑餓。⑦詩書:這里泛指儒家經(jīng)典。⑧司業(yè)、博
士:都是古代學官名。⑨假諸人:“假之于人”,向別人借。⑩耳:罷了。
豈:難道。[評析]寫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優(yōu)越,與作者青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形成鮮明
的對照,從反面強調(diào)了勤苦學習的必要性。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①甚稱東陽來的學生馬君則,在太學學習已經(jīng)兩年了,同輩人特別稱贊過哉?15其賢。余朝京師②,生以鄉(xiāng)人③子謁④余,撰他的賢能。我進京朝見皇帝,馬君則以同鄉(xiāng)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并寫了長書以為贄⑤,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一封長信作為表示敬意的禮物,言辭十分流暢通達。和他探討學問,語氣平
和而色夷⑥。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而且神色和悅。還自己說他小時候?qū)W習很用心、刻苦,這可真是個善學者矣。其將歸見⑦其親也,余故道好學的青年啊!現(xiàn)在他將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了,我因此講了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xiāng)人以學者,求學的艱難來勉勵他。如果說我勉勵同鄉(xiāng)努力學習,其賢。余朝京師②,生以鄉(xiāng)人③子謁④余,撰16余之志也;詆⑧我夸際遇之盛而驕則是我的想法;如果詆毀我夸耀自己境遇好而在同鄉(xiāng)鄉(xiāng)人者,豈知予者哉?前驕傲的人,難道是了解我嗎?[注釋]
①流輩:同輩。②朝京師:這里指退休后進京朝見皇帝。③鄉(xiāng)人:同
鄉(xiāng)的人。④謁:拜見。⑤贄(zhì):初次進見尊者時所持的禮物。⑥夷:平
易。⑦歸見:回家探望。⑧詆:詆毀,毀謗。[評析]點明這篇贈序的寫作背景和意圖,“道為學之難”,“勉鄉(xiāng)人以學
者”。余之志也;詆⑧我夸際遇之盛而驕171.下面加點詞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硯冰(yàn)耄老(mào)嗜學(shì)俟其欣悅(sì)B.碩師(shuò)
裘葛(qiú)
逾約(yú)既加冠(guān)C.皸裂(jūn)叱咄(duō)凍餒(něi)負篋曳屣(qièxǐ)D.媵人(yǐng)容臭(chòu)為贄(zhì)以衾擁覆(qīn)答案
D
媵yìng,臭xiù?!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下面加點詞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答案
D
182.下面加點詞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既加冠(帽子)執(zhí)經(jīng)叩問(磕頭)B.歲有裘葛之遺(給予,贈送)或遇其叱咄(訓斥,呵責)C.持湯沃灌(熱水)
燁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樣子)D.錄畢,走送之(跑)色愈恭,禮愈至(周到)答案
A叩:詢問。··········2.下面加點詞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答案
A叩19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xiāng)人者,豈知予者哉?B.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C.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D.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
也。答案
B該句中的“支”同“肢”,“肢體”的意思。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答案
B該204.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不敢稍逾約(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B.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寄居在旅店里,店主人每天讓我吃兩頓飯)C.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既然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D.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文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論辯,言辭謙
和,臉色平易)答案
C“既”應解釋為“已經(jīng)”。全句的翻譯應為“已經(jīng)到了成年,
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4.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答案
C“既”21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既加冠(guàn),益慕圣賢之道。B.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jūn)裂而不知。C.當余之從師也,負篋(jiā)曳屣(lǚ)行深山巨谷中。D.余朝京師,生以鄉(xiāng)人子謁(è)余,撰長書以為贄(zhì)。答案
BA.冠guān。C.篋qiè,屣xǐ。D.謁yè?!ぁぁぁぁぁ?.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答案
B22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無從致書以觀(得到)媵人持湯沃灌(熱水)B.弗之怠(不)
走送之(行走)C.援疑質(zhì)理(引、提出)
綴公卿之后(跟隨)D.俟其欣悅(等待)
或遇其叱咄(有時)答案
B“走”的意思為跑。········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答案
B23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譯文:
(2)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譯文:
(3)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譯文: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24答案(1)因此人們大多都會把書借給我。(2)所以,我雖然愚鈍,(但是)最終
有所收獲。(3)凡是所應該具備的書籍,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再像我這樣用
手抄錄,向別人借然后才能看到。解析注意句式的特點,重點實詞和虛詞的翻譯要準確,如(1)中的兩個
“以”,(2)中的“卒”(最終),(3)中的“諸”(之于)。答案(1)因此人們大多都會把書借給我。(2)所以,我雖然愚254.根據(jù)要求默寫。(1)揭示作者小時候?qū)W習就很勤奮的句子是:
。(2)對太學生中的其他人“燁然若神人”,作者卻“略無慕艷意”的原因
是:
,
。答案(1)余幼時即嗜學(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解析(1)由題干提示“小時候”“勤奮”可自然想到課文首句。(2)“略
無慕艷意”之后的兩句話就是原因。4.根據(jù)要求默寫。答案(1)余幼時即嗜學(2)以中有足樂26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以衾擁覆
以刀劈狼首B.當余之從師也無鮮肥滋味之享C.俟其欣悅親舊知其如此D.足膚皸裂而不知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答案
BA.“以”都是介詞,“用”的意思。B.第一個“之”用在主謂
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第二個“之”是結構助詞,的。C.“其”都是代
詞,“他”的意思。D.“而”都是表轉折關系的連詞,“卻”的意思。········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答27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A.無從致書以觀B.以衾擁覆C.人多以書假余D.以中有足樂者答案
AA.與例句中“以”一樣,都解釋為“來”。B.用。C.把。D.因
為。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答案283.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余/因得/遍觀群書。B.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C.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D.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答案
C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3.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答案
C294.下列每句話都體現(xiàn)作者學習生活艱苦的一組是
()①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②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④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⑤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⑥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答案
D可采用排除法,④句寫的是作者向人求學后的結果,而非生活的
艱苦,這樣直接將A、B、C三項排除掉。4.下列每句話都體現(xiàn)作者學習生活艱苦的一組是?()答案
305.作者談及青少年時期“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時,運用外貌描寫,分別
描述了自己和“同舍生”的服飾,這是怎樣的寫法?他借此贈給馬生的精
神禮物是什么?答:
答案對比(或“反襯”)。錦衣玉食只是外在膚淺的享受,知識才是人生
的至味。解析作者著力描寫富家子弟衣飾的華美,目的是反襯自己粗劣的服飾,用
自己儉樸的生活進行對比,進一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5.作者談及青少年時期“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時,運用外貌描311.下面加點字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禮愈至(周到)持湯沃灌(菜湯)B.預君子之列(預備)歲有裘葛之遺(給予,贈送)C.缊袍敝衣(短的)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擔心)D.俟其欣悅(等待)
腰(在腰間佩戴)白玉之環(huán)答案
DA.湯:熱水。B.預:參與。C.缊:亂麻?!ぁぁぁぁぁぁぁ?.下面加點字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答案
D322.下列句中加點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當余之從師也B.豈他人之過哉C.戴朱纓寶飾之帽D.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答案
AB、C、D三項中“之”為結構助詞,相當于“的”。A項中
“之”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ぁぁぁ?.下列句中加點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333.下列加點詞古今意義沒有明顯變化的一項是
()A.不敢稍逾約B.主人日再食C.錄畢,走送之D.媵人持湯沃灌答案
A
A.古今義都為“超過”。B.古義為“兩次”,今義為“又一
次”。C.古義為“跑”,今義為“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D.古義
為“熱水”,今義為“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3.下列加點詞古今意義沒有明顯變化的一項是?()答案
344.以下加點詞沒有活用的一項是
()A.手自筆錄B.漁人甚異之C.先達德隆望尊D.主人日再食答案
CA.名詞做狀語,用筆。B.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D.名詞做狀語,每天。····4.以下加點詞沒有活用的一項是?()答案
CA.355.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常常手抄借來之書,隆冬時節(jié),十指凍僵時仍不懈怠,足見“我”求學之
“勤”。B.遇師叱咄,表情更恭敬,禮節(jié)更周到,沒有爭辯一句,足見“我”求學之
“誠”。C.寒冬大雪,身背書箱,拖著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見“我”求學之
“艱”。D.處于身著華麗服飾的同學之間,雖然羨慕,卻堅守心中之樂,足見“我”
求學之“精”。答案
D處于身著華麗服飾的同學之間,毫無羨慕之意,足見“我”求學
之“樂”。5.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答案
D366.結合課文,談談你從作者的讀書經(jīng)歷中悟出了哪些學習秘訣。答:
答案(示例)①學習要勤奮;②求師要誠心;③求學必須不斷克服困難。解析還可以從其他角度談,只要能扣住文章即可。6.結合課文,談談你從作者的讀書經(jīng)歷中悟出了哪些學習秘訣。答371.(2019江蘇南京中考押題密卷,3,★☆☆)下列關于古代文化常識的表述,
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孫權勸學》一文提到了“治經(jīng)”。“經(jīng)”指《詩》《書》《禮》
《易》《春秋》等書。B.《西游記》的回目中,多次提到了“金公”“木母”。“金”“木”是
五行概念。C.《論語》中的“不惑”之年和“耳順”之年,分別指的是“四十歲”和
“五十歲”。D.《送東陽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一句?!凹燃庸凇?指
男子已成年。答案
C“耳順”之年指六十歲,不是五十歲。五十知天命。1.(2019江蘇南京中考押題密卷,3,★☆☆)下列關于古代382.(2019北京人大附中4月月考,11—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題。(9分)[甲]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
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
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
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
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
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
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
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
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2.(2019北京人大附中4月月考,11—14)閱讀下面的文39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
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乙]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
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
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
復何及!(諸葛亮《誡子書》)(1)(★★☆)與“以中有足樂者”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靜以修身B.不以千里稱也C.不以臣卑鄙D.自康樂以來····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40(2)(★★☆)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益慕圣賢之道受益匪淺B.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患得患失C.非寧靜無以致遠無從致書以觀D.主人日再食一食或盡粟一石(3)(★★☆)翻譯文中三處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做出進一步理解,全部正
確的一項是(2分)()A.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翻譯:我站在他的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來請教。理解:宋濂能成為大學問家,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請教,而且請教時非常
恭敬。B.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ぁぁぁぁぁぁぁぁ?2)(★★☆)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41翻譯: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理解:闡釋了過度享樂和急躁對修身養(yǎng)性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從反面說明了
“淡泊”“寧靜”的重要性。C.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
裂而不知。翻譯:當我跟隨老師學習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
寒風凜冽,積雪有幾尺深,腳上皮膚凍裂卻不知道。理解:寫出宋濂成年之后艱難的求學之路,天氣惡劣,長途跋涉,道路險阻,困
難重重。翻譯: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42(4)(★★★)《論語·學而》中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
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闭埥Y合[甲][乙]兩文從治學或修身的
角度談談對此的理解。(3分)答:
(4)(★★★)《論語·學而》中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43答案
(1)C(2)B(3)B(4)孔子的意思是君子不要求衣食住行方面的舒適,要勤勉做事、謹慎講
話,到有道的那里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大意對即可)[甲]文中
宋濂不與同宿舍學生攀比衣著飲食,而在讀書中找到了自己的快樂(治學
角度)。[乙]文中諸葛亮告誡兒子淡泊明志,不放縱怠慢、不輕率浮躁,而要
勵精圖治、修養(yǎng)自己的品格(修身)。他們都是孔子所謂不追求外在物質(zhì),
注重以實際行動提升自己能力或品格的君子。答案
(1)C(2)B(3)B44解析(1)“以中有足樂者”中“以”是介詞,因為。C項中“以”的意思
和例句相同。A.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B.用。D.助詞,和“自”連
用,表示時間。(2)A.更加/益處。B.都解釋為“擔心、擔憂”。C.達到/得到。D.音sì,供
養(yǎng),給……吃/音shí,吃。故選B。(3)A.有誤,正確翻譯是:我站立在他的身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
側著耳朵,表現(xiàn)尊敬而專心地請教。C.有誤,正確翻譯是:當我尋師時,背著
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深冬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
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4)首先要明確題干中孔子這句話的意思,然后緊扣“治學”或“修身”,
聯(lián)系[甲][乙]兩文中人物的具體主張或做法作答即可。解析(1)“以中有足樂者”中“以”是介詞,因為。C項中“以45(2019安徽宿州泗縣第一次質(zhì)檢,16—2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5分)送東陽馬生序宋濂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
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
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
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
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
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2019安徽宿州泗縣第一次質(zhì)檢,16—20)閱讀下面的文言46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
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
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
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
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
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
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
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
也。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
過哉?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xiāng)人子謁余,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47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
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xiāng)
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xiāng)人者,豈知予者哉?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1)走送之()(2)禮愈至()(3)腰白玉之環(huán)()(4)以中有足樂者()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譯文:
(2)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譯文:
····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48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本文是一篇贈序,作者敘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學習的勤勉,目
的是勉勵馬生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B.雖然作者幼時“無從致書以觀”,但“不敢稍逾約”的守信和“弗之
怠”的堅持使他得以“遍觀群書”。C.“立侍左右”“俯身傾耳”“色愈恭,禮愈至”極為傳神地寫出了作者
對老師的恭敬和求知的懇切。D.作者將穿著講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對比,凸顯作者對“口體之奉不
若人也”的毫不在意和學習的勤奮刻苦。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494.(★★☆)從求學經(jīng)歷的自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宋濂具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
(3分)答:
5.(★★★)平時我們說話、寫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來印證自己的觀點。你
認為宋濂的事例可以用來印證什么觀點?(2分)答:
4.(★★☆)從求學經(jīng)歷的自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宋濂具有哪些優(yōu)501.答案①跑②周到③在腰間佩戴④因為解析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語,要結合具體語境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
的“腰”是名詞用作動詞,“在腰間佩戴”;“走”是古今異義詞,“跑”
的意思。2.答案(1)曾經(jīng)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2)不是天賦的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專一罷了。解析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
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特殊
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1)句中的“嘗”(曾經(jīng))、“趨”(快
步走)、“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叩問”(請教)幾個詞是賦分
點;(2)句中的“卑”(低下)、“若”(如)、“余”(我)、“?!?專一)幾個
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1.答案①跑②周到③在腰間佩戴④因為解析平時要多積513.答案
D作者將穿著講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對比,并不能突出表
現(xiàn)作者學習的勤奮刻苦。4.答案(示例)(1)貧不失志,刻苦勤奮;(2)好知向?qū)W,博覽群書;(3)虛心求教,
質(zhì)疑探究。解析從作者小時候抄書一事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貧不失志、刻苦勤奮的
人;從“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好知向?qū)W、博覽
群書的人;從“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虛心求
教、援疑質(zhì)理的人。據(jù)此概括作答。3.答案
D作者將穿著講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對比,52解析從文章敘寫的內(nèi)容來看,宋濂之所以成為大學士,主要是因為他“有
遠大的志向”“有刻苦勤奮的品質(zhì)”“有虛心求教、援疑質(zhì)理的精神”
等。從這些角度可以確立觀點。5.答案(示例1)讀書(知識)改變命運。(示例2)誠實守信、刻苦學習是成
才的重要條件。(意近即可)解析從文章敘寫的內(nèi)容來看,宋濂之所以成為大學士,主要是因為53答案隸書1.(2018山西中考,1,★☆☆)中國書法歷經(jīng)演變而產(chǎn)生不同的字體,如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請賞讀這幅書法作品,說出其字體,并用楷體將“少年易老學難成”的下一句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在田字格內(nèi)。(2分)字體
解析根據(jù)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的特
點可知這幅書法作品是隸書。書寫時要規(guī)范、整齊,不要寫在方格外。·····答案隸書1.(2018山西中考,1,★☆☆)中國書法歷經(jīng)演542.(2019湖南婁底中考改編,4,★☆☆)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
是
()A.新聞報道的特點是內(nèi)容真實、時效性強、語言簡明,分消息、通訊、特
寫等類型,《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zhàn)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
是一篇通訊。B.明代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以自己年輕時求學的艱辛告誡年輕人要
刻苦學習,至今仍有很強的教育意義。C.《平凡的世界》展現(xiàn)了黃土高原古樸的民風、獨特的習俗,表現(xiàn)了主人
公淳厚樸實的品質(zhì)、堅定的人生目標和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D.英國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在《再塑生命的人》中,真實記敘了莎莉
文老師耐心教育“我”并使“我”成長進步的感人事跡。答案
D海倫·凱勒是美國作家?!ぁぁ?.(2019湖南婁底中考改編,4,★☆☆)下列文學常識的表553.(2019四川涼山中考,6—8)文言文閱讀。(9分)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
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
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
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
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
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
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
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3.(2019四川涼山中考,6—8)文言文閱讀。(9分)56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
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
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
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1)(★★☆)下列加點詞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以是人多以書假余/是非木杮/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B.益慕圣賢之道/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C.足膚皸裂而不知/食不飽,力不足/不足為外人道也D.以中有足樂者/皆以美于徐公/以光先帝遺德(2)(★★☆)下列對文段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3分)()A.作者在求學的過程中克服了無書、無師、求學路途遙遠、生活艱苦等
重重困難?!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び裰h(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57B.作者詳寫自己艱辛的求學經(jīng)歷,略寫現(xiàn)在的成就,鼓勵青年一輩努力學
習,力求做到“業(yè)有精”,“德有成”,屬于欲揚先抑的寫法。C.文中第一段畫波浪線的句子表明作者求學誠懇、執(zhí)著、機智。D.好的品德修養(yǎng)是作者終能學有所成的土壤,因而作者得以“遍觀群書”,
得以“碩師名人與游”,得以“預君子之列”。(3)(★★☆)翻譯文中畫線句子。(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譯文:
答案(1)A(2)C(3)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兩頓伙食,沒有新
鮮肥美的東西來享用。B.作者詳寫自己艱辛的求學經(jīng)歷,略寫現(xiàn)在的成就,鼓勵青年一輩58解析(1)A.是:這樣。B.之:助詞,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代詞,代指愚公。C.足:腳/足夠/值得。D.以:介詞,因為/認為/連詞,用來。故選A。(2)文章第一段寫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情形,著意突出其“勤且艱”的好
學精神。畫波浪線的句子,表明作者求學誠懇、執(zhí)著,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他的機
智。故C不正確。(3)要緊扣關鍵詞語,根據(jù)文言句式,進行適當?shù)脑鰟h調(diào)換,使語句通順流
暢。該句把握住關鍵詞語:“寓”,寄住;“逆旅”,旅舍;“再食”,兩頓伙
食。并注意添加主語“我”。解析(1)A.是:這樣。B.之:助詞,的/用在主謂之間,取591.(2019浙江衢州中考,13,★★★)下面這則短文的順序已被打亂,請按正確
句序排列。(2分)①王亦學之。②有人向張華說此事。③張曰:“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雹莒炄諊L集子侄燕飲。⑤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選自《世說新語·德行》)答:
1.(2019浙江衢州中考,13,★★★)下面這則短文的順序60解析本題考查句子排序能力。一共五句話,因為是文言文,首先要弄清楚
這幾句話的意思,然后就好排列了。這幾句話的大意是:①王朗也效仿他這
樣做。②有人向張華說到這事。③張華說:“王朗學華歆,都學的是些皮
毛,越學與華歆的差距就越大?!雹苋A歆在蠟日這天曾召集子侄們設宴飲
酒。⑤王朗常常在見識氣度方面推崇華歆。我們會發(fā)現(xiàn),第⑤句總領全段,
意為王朗很推崇華歆,這就引出了下文他對華歆的模仿,所以后面是④①,
故事內(nèi)容到此結束,接下來是借張華之口對此事進行了評價,所以后面緊接
著是②③。答案⑤④①②③解析本題考查句子排序能力。一共五句話,因為是文言文,首先要612.(2019貴州黔東南中考,11—14)閱讀文言文選段,回答(1)—(4)題。(14分)[甲]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
樂。賢哉,回也!”(《雍也》)[乙]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
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
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
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
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4分)①一簞食
·2.(2019貴州黔東南中考,11—14)閱讀文言文選段,回62②人不堪其憂
③同舍生皆被綺繡
④右備容臭
(2)(★★☆)翻譯句子。(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譯文:
(3)(★★☆)[甲][乙]兩段文字都采用對比寫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3分)答:
(4)(★★★)顏回是孔子最為得意的弟子,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學家,他們有怎
樣的人生態(tài)度?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發(fā)?(4分)答:
···②人不堪其憂
···63答案(1)①盛飯食的竹器②忍受③同“披”,穿著④指香氣(2)住在旅館,我每天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3)對比中更能突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態(tài)度。甲文對比中突出了顏回
甘于平淡的高潔;乙文對比中突出了作者求學的艱辛,學習意志的堅定。(4)他們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不受世俗利益的干
擾和誘惑。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發(fā):要牢固樹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為之努
力拼搏,不能被眼前的困難嚇倒,不能被眼前的欲望阻礙,要持之以恒地做
好自己,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答案(1)①盛飯食的竹器②忍受③同“披”,穿著④指香64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釋義能力。要注意詞語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
的意思以及通假字的分析和理解。第①題中的“簞”是盛飯的容器,多用
竹制成。本題直接作答即可。第②題中的“堪”有“可以,能夠”“經(jīng)得
起,忍受”等意思,本題則要聯(lián)系具體的語境以及上下文進行解答。第③題
中的“被”為通假字,解題時先寫出所通的字,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釋義。第④
題中的“臭”音xiù,意思是“氣味”,聯(lián)系語境以及上下文進行解答即
可。(2)本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翻譯出重點
詞語的含義。如“寓”,住在;“日”,每天;“之”,的。(3)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本題問對比的作用,對比寫法在這
兩段文字中都是為了突出人物形象。甲文“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把他人與顏回進行對比,突出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人格;乙文“同舍生皆被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釋義能力。要注意詞語在特定語言65綺繡”“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突出作者求學條件的艱苦,但
自己仍不羨慕舍友,因為“以中有足樂者”。綜上可得答案。(4)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首先,本題有兩問,分開答,避免混
亂。其次,第一問中“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應根據(jù)文本中的句子作答,通過顏
回和宋濂兩人都能忍受他人不能忍受的,來表現(xiàn)他們?yōu)榱俗约旱哪繕?都不
受外界所干擾。第二問其實是問你的想法與收獲,應先明確:一定要圍繞兩
文的中心來答。按照這個思路來加以概括總結即可。綺繡”“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突出作者求學條件的艱66作者“缊袍敝衣”,處在“皆被綺繡……燁然若神人”的同學之間,卻
“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聯(lián)系生活,談談你
的看法。答:
作者“缊袍敝衣”,處在“皆被綺繡……燁然若神人”的同學之67答案(示例1)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不要過分強調(diào)客觀條件,而要樹立目
標,有所追求,我們的精神世界才會充實而快樂。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所有的
苦與累都是值得的。(示例2)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中諸多困難與痛苦,我們都能坦然面對。(示例3)他以學習知識、獲得學問為樂,不羨慕別人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專心
好學,實在是難能可貴。解析開放題,只要能聯(lián)系實際,談自己得到的啟示,言之成理即可。如果
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同學之間互相攀比吃穿這一角度說一說,效果會更好。答案(示例1)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不要過分強調(diào)客觀條件,而68(2019山東臨沂中考)學校某班級同學為組織紅色研學活動,起草了一份實
施方案。請你閱讀所選材料,按照要求完成(1)—(4)小題。××中學×班2019年紅色研學實施方案(節(jié)選)①為落實《山東省紅色文化研學旅游實施方案》的要求,立足我校實際,×
班將組織以“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紅色沂蒙人”為主題的紅色研學活
動。一、研學目的②陸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通過實地參觀、情
景體驗、資料搜集整理等方式學習紅色沂蒙知識,進一步理解沂蒙精神的
內(nèi)涵,并在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2019山東臨沂中考)學校某班級同學為組織紅色研學活動,起69二、研學方式及內(nèi)容③研學方式:校外集中研學與校內(nèi)自主研學相結合。④研學內(nèi)容:聽一場沂蒙精神輔導報告,學唱一首沂蒙民歌,講一個沂蒙紅
嫂的故事,參觀一座沂蒙精神展覽場館,考察一座紅色故居,賞一部歌劇
《沂蒙山》,寫一篇研學心得體會。三、研學時間⑤校外集中研學大約需要五天左右的時間,校內(nèi)自主研學時間自主安排。(1)標序號的句子中有一處語病,請找出來并提出修改意見。第
句,修改意見:
(2)標序號的句子中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錯誤,請找出來并提出修改意見。第
句,修改意見:
二、研學方式及內(nèi)容70(3)下面是一位同學參加研學后的心得體會,請仿照畫波浪線的句子在橫線
上補寫一個句子。本次研學,讓我的學習通道全部打開了。我賞紅色歌劇,如沐和煦春風,凈
化了我的審美情趣;,,
;我寫紅色心得,如經(jīng)爐
火淬煉,堅定了我的紅色信仰。巍巍沂蒙山,銘記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我要不斷地留下自己的紅色足跡,努力成為新時代的紅色沂蒙人。(4)在參觀某先烈紀念館時,你的同學A嘻嘻哈哈,不遵守紀念館的參觀紀
律。假設讓你去提醒A同學遵守紀律,你會說什么?(60字左右)答:
(3)下面是一位同學參加研學后的心得體會,請仿照畫波浪線的句71答案(1)⑤刪掉“大約”“左右”中的一個。(2)②將詩句后面的句號移到后引號的前面。(3)(示例1)我觀紅色場館,如逢久旱甘霖,滋養(yǎng)了我的家園情懷(示例2)我
聽紅嫂故事,如見長明航塔,校正了我人生的航向(4)(示例)A同學,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因
此,我們要尊重先烈。遵守參觀紀律,這也是對我們自己的尊重。答案(1)⑤刪掉“大約”“左右”中的一個。72解析
(1)本題考查辨析與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⑤句,“大約”“左右”意
思相同,屬于語意重復,去掉其中的一個。(2)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辨析與修改能力。陸游說的話“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是完整且獨立使用的一句話,所以句號應放在引號里面。(3)本題考查仿寫能力。仿寫,首先要弄清原句子的結構,這個句子共有三
個分句,第一個分句“如沐和煦春風”是比喻句,本體是“紅色歌劇”,喻
體是“和煦春風”,語意前后構成因果關系。第三個分句的本體是“紅色
心得”,所以在仿寫時,圍繞“紅色”先寫一個比喻句,再闡釋所用喻體的
功能或效果。(4)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勸說時,一定要注意語言運用的恰當性,同時
還要把握住“不遵守紀念館的參觀紀律”這一關鍵點。另外,還要把讓A同學這樣做的原因表達出來。語氣要委婉得體。解析(1)本題考查辨析與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⑤句,“大約”“731.知道空氣的質(zhì)量相對很輕,并且空氣的質(zhì)量是可以測量的。掌握測量空氣質(zhì)量的實驗方法。2.經(jīng)歷測量一袋空氣的實驗,培養(yǎng)細致、認真觀察記錄的能力,學會運用思辨的方法獲得科學概念。3.經(jīng)歷實驗探究,體會科學實驗的趣味性與嚴謹性.4.認識地球是不透明、不發(fā)光的球體,在陽光照射下會產(chǎn)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5.知道晝夜交替現(xiàn)象有多種可能的解釋。
6.初步理解晝夜交替現(xiàn)象與地球和太陽的相對圓周運動有關。7.認識到積極參與討論,并發(fā)表有根據(jù)的解釋是重要的。
8.認識到同一現(xiàn)象,可能有多種不同的解釋,需要用更多的證據(jù)來加以判斷。1.知道空氣的質(zhì)量相對很輕,并且空氣的質(zhì)量是可以測量的。掌握74第三單元初中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人教部編版《送東陽馬生序》PPT完美版1人教部編版《送東陽馬生序》PPT完美版1第三單元初中語文(人教版)人教部編版《送東陽馬生序》PPT75作家作品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屬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
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與高啟、劉基并稱為“明
初詩文三大家”,著有《宋學士文集》。“東陽”,地名,今屬浙江。“馬生”,姓馬的后輩,指馬君則,是宋濂的同
鄉(xiāng)?!吧?對晚輩讀書人的稱呼?!靶颉?文體名,一般用以陳述作品主
旨、創(chuàng)作經(jīng)過等。唐初,親友離別,贈言規(guī)勉,又產(chǎn)生贈序,贈序有臨別贈言
的性質(zhì),內(nèi)容多贊許或勉勵。此文就是一篇贈序,標題的意思是“寫給東陽
縣晚輩馬君則的一篇贈序”。作家作品76中心意旨本文通過作者自述青少年時求學的種種艱辛,并和現(xiàn)在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優(yōu)越進行對比,說明一個人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于自己是否勤奮、專心,
贊揚了馬生的謙虛好學,表達了對他的期望與勉勵之情。結構思路中心意旨77表達技巧1.現(xiàn)身說法,情誼懇切。作者勉勵馬生勤奮學習,沒有避諱自己窮苦的求學史,也沒有居高臨下
教訓人,完全是以一種平等的、熱情誠摯的態(tài)度,委婉含蓄地表達出自己的
觀點,達到勸說的目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讀來更加親切平易,字里行間
包含著殷切期望和真誠的鼓勵。表達技巧782.記敘、描寫、議論相結合。本文以記敘為主,筆法簡潔。有些地方適當?shù)丶右凿秩竞兔枥L,使文章
增添了文采,顯得更加具體生動。比如,描寫趨百里之外向鄉(xiāng)之先達求教的
情景,寫了周圍的環(huán)境(門人弟子填其室);寫了先達的表現(xiàn)(未嘗稍降辭色),
把先達莊重、嚴肅的態(tài)度寫得很逼真;寫了自己求教時的謙虛、恭謹(立
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又如,寫同舍諸生的服飾華貴,采取了細
節(jié)描寫的方法,寫了他們穿的衣服、戴的帽子、掛的玉環(huán)、腰間的佩刀和
容臭。這種華貴的打扮,使同舍諸生“燁然若神人”,這樣就更襯托出作者
“缊袍敝衣”的樸素。敘述和描寫的同時還適當穿插議論,突出了文章的思想。在同那些披綺
繡、食鮮肥的同舍生對比之后,點出了自己甘于衣食簡陋的原因:“以中有
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边@里的“足樂者”就是指進德修業(yè)。2.記敘、描寫、議論相結合。79這簡要的議論表現(xiàn)了人物的志趣。重點難點作者的求學經(jīng)歷,告訴了馬生什么道理?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是作者的求學
精神,還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在這篇文章里,作者以他的親身經(jīng)歷和體會告訴馬生:學習必須勤奮刻苦。
作者學習的內(nèi)容和目的與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別,但他所講的道理對我們?nèi)?/p>
然具有啟發(fā)和教育意義。作者那種不怕艱苦、勤奮好學、不慕富貴的精
神以及對后學的熱情關懷和諄諄教導的態(tài)度,還有誠實守信、尊師重教的
品質(zhì),都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古今對譯余①幼時即嗜②(shì)學。家貧,無從③致④書以我小時候就特別愛學習。可是家境貧寒,沒辦法得到書來這簡要的議論表現(xiàn)了人物的志趣。80觀,每⑤假借⑥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⑦日讀,只好常常向有藏書的人家借,親自手抄,計算著日子按時以還⑧。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歸還。(即使)天氣十分寒冷,硯臺里的墨都凍成了堅冰,手指凍得不屈⑨伸,弗之怠⑩。錄畢,走
送之,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放松抄寫。抄錄完畢,就跑著把書送還人家,不敢稍逾約
。以是
人多以書假余,余因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日期。因此,人家大都把書借給我,于是我能得遍觀
群書。既加冠
(guān),益慕
圣賢
之道。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成年以后,更仰慕那些學問和道德極高的人的學說。又患無碩師
名人與游
,嘗
趨但又苦于沒有學問淵博的老師和有名望的先生來請教,曾跑觀,每⑤假借⑥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⑦日81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先達德隆到百里外,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尊
,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望高,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書房,但老先生不曾把言辭和色
。余立侍
(shì)左右,援疑臉色略變得溫和一些。我站著陪在老師身邊,提出疑難,質(zhì)理
,俯身傾耳以請
;或遇其叱咄
(chìduō),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來請教;有時受到先生訓斥,色
愈
恭
,禮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復
;我的態(tài)度便更加謙恭,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說出一句話來辯解;俟
(sì)其欣悅
,則
又請焉。故
余雖
愚
,卒
獲等先生高興了,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還是獲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82有所聞。得了學識。[注釋]①余:第一人稱代詞,我。②嗜:特別喜歡。③無從:沒有辦法,沒有
門路。④致:得到。⑤每:常常。⑥假借:借。⑦計:計算。⑧還:歸還。⑨
屈:彎曲。⑩弗之怠:“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錄書。弗,不。
走:跑。
逾約:超過約定期限。
以是:因此。
觀:閱讀。
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益慕:更加仰慕。
圣賢:學問和道德極高的人。
碩師:學問淵博的老師。碩,大。
游:交游,特指請教。
嘗:曾經(jīng)。
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
叩問:請教。
德隆望尊:道德聲望高。
稍降辭色:把言辭和臉色略變得溫和一些。辭色,言辭和臉色。
侍:在尊長旁邊陪著。
援疑質(zhì)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zhì),詢問。
傾耳有所聞。83以請:側著耳朵來請教。
叱咄:訓斥,呵責。
色:臉色,引申為“態(tài)度”。
愈:更加。
恭:謙恭。
至:周到。
復:回答,答復。這里是辯解的意思。
俟:等待。
欣悅:高興。
則:就。
故:所以。
雖:雖然。
愚:愚笨。
卒:終于。[句式]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狀語后置句,即“每于藏書之家假借”。弗之
怠:“弗怠之”,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評析]作者敘述幼時求學之苦、用心之專,以及成年后從師之艱,表現(xiàn)了
作者對知識的渴望與求知的決心。當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分包企業(yè)合同范本
- 華萊士加盟合同范例
- 勞務合同范本遷戶口
- 單位食堂承攬合同范本
- 個人農(nóng)業(yè)養(yǎng)殖合同范本
- 加盟合同范本李慶亮
- 出售公司房屋合同范本
- 人壽第三方代理合同范本
- 勞動用工合同范本范本
- 企業(yè)策劃標準合同范本
- 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申請書樣例與說明
- 數(shù)據(jù)結構英文教學課件:chapter6 Tree
- 高壓氧科工作總結高壓氧科個人年終總結.doc
- 《政治學概論》教學大綱
- 橋梁缺陷與預防
- 食品生物化學習題謝達平(動態(tài))
- 新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2022年春修訂)
- 保安員工入職登記表
- 睿達RDCAM激光雕刻切割軟件V5.0操作說明書
- 機械設計基礎平面連桿機構課件
- 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崗位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