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思想感情分類鑒賞課件_第1頁
詩歌思想感情分類鑒賞課件_第2頁
詩歌思想感情分類鑒賞課件_第3頁
詩歌思想感情分類鑒賞課件_第4頁
詩歌思想感情分類鑒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A.鮑叔終善遇之

對待B.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了解C.知我不遭時也

遭受D.子孫世祿于齊

享俸祿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山水田園詩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解說]:本詩主要描寫了幾幅圖畫,剛下過雨,山上清新空闊,到了晚上,秋意很濃。明月照在松林間,清泉在石頭靜靜的流著。竹林嘩嘩,是浣女歸來了。蓮花搖動,是漁船歸來了。隨著天氣變化,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淡,這優(yōu)美的山景可以讓人們留下欣賞。全詩主要在渲染一種優(yōu)美、寧靜的生活。

山水田園詩山居秋暝山水田園詩山館余靖

野館蕭條晚,憑軒對竹扉。樹藏秋色老,禽帶夕陽歸。遠岫穿云翠,畬天得雨肥。淵明誰送酒?殘菊繞墻飛。

“蕭條”不僅渲染了田園的冷落,更表現(xiàn)了詩人此時心情的黯淡、孤寂。(1)首聯(lián)、頷聯(lián)詩人是怎樣表現(xiàn)自己的境遇、情懷?試具體分析。

(2)“遠岫穿云翠,畬天得雨肥”寫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穿云翠”是生動美麗的景色,“得雨肥”意味著豐足。美好的景物反襯出詩人的窮困潦倒和黯然神傷的心情,這是樂景寫哀情。山水田園詩山館余靖“蕭條”不僅渲染了田園的冷落,更08天津山居即事

王維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1)簡析“遍”字在頷聯(lián)中的表達效果。(2)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答:(1)“遍”字表現(xiàn)松樹多,鶴多,“稀”字表現(xiàn)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huán)境的幽靜。(2)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08天津答:(1)“遍”字表現(xiàn)松樹多,鶴多,“稀”字表現(xiàn)來訪把酒話桑麻—山水田園詩的鑒賞把酒話桑麻懷古詠史詩古今多少興亡事懷古詠史詩古今多少興亡事我國有數(shù)千年的悠久歷史,江山勝跡,人物風流。盡管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無數(shù)前人在歷史舞臺上叱咤風云,留下多少輝煌業(yè)績,令人欽佩仰慕;留下多少經驗教訓,讓人唏噓感慨。于是以歷史故事、古人事跡為題材的懷古詠史之作在魏晉甚至更早一些時候便已產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風,甚至出現(xiàn)了像劉禹錫、杜牧等卓有成就的詠史大家。我國有數(shù)千年的悠久歷史,江山勝跡,人物風流。盡管歷史如大浪淘

1、后代作家臨古跡、思古人、嘆古事,因現(xiàn)實的原因或借古諷今、或因古抒懷、或感慨今昔。2常見感情:①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②史實和現(xiàn)實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③感慨個人遭遇,④抨擊統(tǒng)治者昏庸和社會時弊,⑤只抓住歷史的影子,故意借題發(fā)揮。3、技法上:或借古諷今,有古今對比的,有用典的。1、后代作家臨古跡、思古人、嘆古事,因現(xiàn)實的原因或借古懷古詠史詩有的對歷史的理性思考,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杜詩“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是對項羽自刎的惋惜;王詩“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則是意識到了項羽失敗的歷史必然。有的把史事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或借史抒懷,或借古諷今。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借周瑜的少年得志,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用了六個典故,抒寫自己理想落空,抗金復國無望的苦悶,諷刺南宋當局的用人不當,不思復國。有的就史論事,如杜甫的《蜀相》。懷古詠史詩有的對歷史的理性思考,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

(一)、弄清史實對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實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我們要積累一些歷史知識。在閱讀一首詩時,一定要讀好注解,這也是讀懂材料的一把鑰匙。(一)、弄清史實〔二〕、要體會意圖后代作家對塵封的往事發(fā)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現(xiàn)實的原因或觸發(fā)感慨的媒介。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被貶黃州,到過當?shù)匾惶幗谐啾谴壍牡胤健獋髀劸褪钱斈耆龂鴷r的古戰(zhàn)場赤壁——憑吊,這赤鼻磯也可以說是觸發(fā)詩人感想的媒介。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詩人登上京口北固亭,從歷史上的孫權、劉裕以京口為基地堅持抗擊北方勁敵,聯(lián)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風雨飄搖中茍且偷安,這京口北固亭是觸發(fā)詩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茍且偷安,自己報國無門,是詩人引發(fā)詩情的現(xiàn)實原因?!捕?、要體會意圖(三)、領悟感情詩人懷古詠古,大致有這樣幾種情況:一種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詩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詩。杜牧為項羽自刎而惋惜:“江東弟子多俊才,卷土重來未可知?!比欢醢彩瘏s感到項羽的失敗歷史的必然:“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保ㄈ㈩I悟感情二種情況是把史實和現(xiàn)實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xiàn)實。我們中學里學過的兩首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京口北固亭懷古》,便是如此。第三種情況是只抓住歷史的影子,故意借題發(fā)揮,如李商隱的《賈生》就是這么一首借古諷今和杰作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全詩采用了先揚后仰的手法,先寫漢文帝在宣室夜召曾被驅逐的臣子賈誼,“求賢”、“訪逐臣”寫出了漢文帝的求賢心切,這是揚;但漢文帝并不是為了聽取如何治國安民的大計,而感興趣的只是鬼神之事,這足以證明其政治上的昏聵慵弱,這是抑。

二種情況是把史實和現(xiàn)實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四)、分析寫法在構思上,懷古詠史詩可以說百花齊放,有以景襯情的,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有議論引發(fā)的,如清人劉獻庭的“敢借妄自歸異國,漢家長策在和番。”(《王昭君》),對漢元帝的統(tǒng)治無能作了辛辣的諷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對比,或側面烘托等。(四)、分析寫法

臺城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首句寫金陵雨景,渲染氛圍;二句寫六朝往事如夢,臺城早已破??;三、四句寫風景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語言含蓄蘊藉,情緒無限感傷。臺城唐·韋莊這

石頭城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全詩通篇寫景,群山仍在,潮水依舊,月光依然,所變者是“故國”、“空城”、“舊時月”,昔日繁華已化為烏有,全詩基調凄涼不堪,句句都融合著詩人的故國蕭條之感,令人不勝傷感。

石頭城劉禹錫懷古詠史詩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壯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蘇臺覽古李白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越中覽古》著重渲染越宮昔日的繁華,結句聚焦在今日荒涼的遺址,以強烈的反差抒寫姑蘇臺今日的荒涼;《蘇臺覽古》著重描繪姑蘇臺今日的荒涼,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襯托人事的變幻無常,抒寫了詩人內心的感受。1.請從兩個方面談談這兩首詩共同的特點。要點:兩首詩都是懷古之作,主題相同,題材相似;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2.請談談這兩首詩藝術手法的主要不同之處。懷古詠史詩越中覽古李白《越中覽古》著重渲染越宮昔日的汴河曲

李益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汴河懷古

皮日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閱讀上面兩首詩,說說兩詩在內容和表達技法上的異同。答:兩首詩都是詠史詩。《汴河曲》借詠史來抒發(fā)昔盛今衰之情,通過古今對比的景物描寫,曾經“無限春”,而今“已成塵”,滿堤的楊柳讓回顧昔日繁盛的行人滿腹愁緒?!躲旰討压拧方柙伿分笔阈匾艿乇磉_自己對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與眾不同的見解。詩歌以議論起筆,從通常所說“隋亡為此河”說開,認為如果排除隋煬帝南巡的奢華行為,單就開通大運河而言,他的功勞不次于治水的大禹。汴河曲

李益答:兩首詩都詠物言志詩任爾東西南北風詠物言志詩任爾東西南北風

詠物言志詩是通過對獨特事物的描繪或贊賞,來表達自己的精神品質或理想追求。①既然詠物,要實寫其形態(tài)、色澤特征,或寫其所處環(huán)境,求其“形似”。[曲盡其妙]②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滯于物]③從表現(xiàn)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正面描寫、側面烘托的手法。鑒賞要點詠物言志詩是通過對獨特事物的描繪或贊賞,來表達常見感情

(1)表達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堅持個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達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傷感;(3)表現(xiàn)自己的某種人生感悟、生活哲理;(4)抒寫自己悠閑舒適、不慕富貴的心境。常見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精衛(wèi)等。常見感情常見意象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huán)境特點和內在品性。

2、聯(lián)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

3、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鑒賞方法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huán)境特點和內在品性。鑒賞方法詠物言志詩孤雁杜甫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1.事物特征:2.詩人情感:孤獨;失群;哀傷;無人理解。

以孤雁自喻。體現(xiàn)了詩人孤獨;失落;人生不得意、無人理解的哀傷之情。詠物言志詩孤雁杜甫1.事物特征:孤獨;失群;哀傷;無人

在獄詠蟬駱賓王西陸①蟬聲唱,南冠②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注:①西陸:指秋風。②南冠:指囚徒。在獄詠蟬駱賓王

蟬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蟬李商隱

這是一首詠物詩,以蟬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寫蟬的艱難處境:由于自命高潔,總是食不果腹;雖然竭盡全力地叫,也是白費精神,得不到同情。這實際是說詩人自己。下面四句則直抒胸臆。三聯(lián)上句說自己官位低微,無所歸依;下句說田園都荒蕪了,還做這個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辭官歸隱的心意。尾聯(lián)又把自己的命運和蟬聯(lián)系起來,從蟬的叫聲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蟬一樣清苦。作者是懷著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寫蟬的,用蟬來警戒自己,要像蟬那樣保持清高和廉潔,即使政治環(huán)境惡劣,也永遠不變初衷。這是一首詠物詩,以蟬喻作者自己。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題:

蟬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形象特點:一只在高樹上飲著清露、自在鳴叫的夏蟬。思想內容:只要品行高潔,聲名自然遠揚,無須任何外在憑借。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題:形象特點:一只在高樹上飲著清露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1、形象分析環(huán)境特點:斷橋黃昏,風雨交加,苦寒荒涼。(環(huán)境烘托)自身特點:不與群芳爭春,雖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寫)3、作者處境:主戰(zhàn)派,仕途坎坷,屢屢受挫。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隱喻了作者雖遭不幸,前途坎坷,但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以雖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爭精神。

早梅

張謂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消。早梅

張謂一樹寒梅白玉條,

1、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本詩則側重寫一個“________”(一個字)字。

2、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早梅__________________。

3、次句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一樹寒梅獨開的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f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句回應了_______________。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字;寫出詩人遠望______之景。早

環(huán)境

首句

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

近水

凌寒獨開的豐姿

1、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

詠物言志詩先要看清所贊揚的“物”有什么特點,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贊揚的精神和品質。本詩是說,松樹在小的時候沒有引起人的重視,直到高聳入云,人們才說它高??梢韵氲阶髡呤且浴靶∷伞弊杂?。小松

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詠物言志詩先要看清所贊揚的“物”有什么特點,其次再分

白云泉

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⑴簡要分析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⑵本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何突出特點?試簡要分析。白云泉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詩人的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詩作中。詩人以“云自無心水自閑”自況,表面上寫白云隨風飄蕩,舒卷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正是詩人內心的獨白。詩人運用象征手法寫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注]李商隱青年時就考中進士,朝氣蓬勃,充滿信心,然而由于黨爭傾軋,使他長期沉淪下僚。詩人寫此詩時,妻子剛病故,自己又將只身赴蜀,去過那使人厭倦的幕府生涯。⑴試析“曾逐東風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處。⑵試析這首詩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⑶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柳李商隱“逐”字寫柳枝追逐春風,運用擬人手法,變被動為主動,寫出了柳條的蓬勃生機。前兩句寫春日之柳追逐東風,在繁花似錦的春日,在熱鬧非凡的樂游苑的舞筵上,與舞女翩翩起舞;后兩句寫秋日之柳,清秋斜陽,秋蟬哀鳴,何等蕭條凄涼。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襯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現(xiàn)出作者對秋日之柳的悲嘆之情。傷遲暮,自嘆身世。(表達作者壯志難酬、命途多舛的悲涼心境。)“逐”字寫柳枝追逐春風,運用擬人手法,變被動為主動,寫出了柳

詠柳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通過對柳樹“倚得東風勢便狂”“飛花蒙日月”的描摹,寫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們必無好下場,難逃滅亡的命運。詠

08安徽小孤山①

[宋]謝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③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②謝枋得:宋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后隱居福建一帶,后被元人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渦。

問詩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此詩托小孤山以言志,表達了詩人盡管身為孤臣,時處末世,也要勇敢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自己能夠力挽狂瀾、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08安徽小孤山①

[宋]謝枋得②何人不起故園情

—思鄉(xiāng)懷人詩鑒賞何人不起故園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了解常見思想情感。

羈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親友: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征人思鄉(xiāng):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①分析人們思鄉(xiāng)緣由。戰(zhàn)亂頻仍;山長水闊;久戍邊關;宦游不歸;漂泊在外;貶官異地;雁歸故鄉(xiāng);逢年過節(jié)。鑒賞要點②了解常見思想情感。①分析人們思鄉(xiāng)緣由。鑒賞要點③表達思鄉(xiāng)之情方式觸景傷情: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傷春悲秋;日暮思歸。托物傳情:月、雁、笛、柳。因夢寄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妙喻傳情:鄉(xiāng)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③表達思鄉(xiāng)之情方式鑒賞方法

1、初讀全詩,整體感知,確定情感類別2、抓關鍵句,挖掘字詞,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構建圖景,再悟情感4、根據(jù)題目,組織語言,形成答案鑒賞方法1、初讀全詩,整體感知,確定情感類別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4.漁火:漁船上的燈火5.愁眠:船上的旅人懷著旅愁,難以入睡。6.姑蘇:即蘇州。7.寒山寺:在楓橋西一里,因唐初一個叫寒山的詩僧在這里住過而得名。1.楓橋:橋名,在今蘇州城外。2.夜泊:夜間把船??吭诎哆?。3.江楓:江邊的楓樹。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4.漁火:漁船上的燈火1.楓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忘鄉(xiāng)。從軍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注釋]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縣(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2.泊:停船靠岸。3.煙渚: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州。宿建德江(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詩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體現(xiàn)的作者的心情。

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的基調;

天高地遠,四野空曠,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顯得離人很近。整個場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過對客觀環(huán)境的主觀性描繪,顯示出詩人的寂寞孤獨,將內心深處的愁緒鮮明地展現(xiàn)出來。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詩中起什么作用?(2旅次寄湖南張郎中戎昱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詩中寫“歸夢”突出了什么?前人評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答:同意。①寫夢中返鄉(xiāng)是那么容易,突出了鄉(xiāng)思之深,之切。②“歸夢”因旅次見聞引發(fā),觸景生情。前兩句中江水漫流之聲、月下竹影之形,是“歸夢”之因;而“歸夢”則是思鄉(xiāng)之情的集中表現(xiàn)。所以可以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例旅次寄湖南張郎中答:同意。①寫夢中返鄉(xiāng)是商山早行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注]

①征鐸:車行時發(fā)聲的鈴。②杜陵:在長安城南,是詩人的安家之地。⑴詩中除了“晨起”、“雞聲”表現(xiàn)了早行之外,還有什么詞語也表現(xiàn)了早行?此詩頷聯(lián)上下句除對仗外,其構成形式還有什么特點?⑵“鳧雁滿回塘”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聯(lián)系首聯(lián)解說作者這樣寫的意圖。商山早行⑴①還有“月”“板橋霜”,月尚未落,板橋結霜,可見其早。②由名詞連綴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⑵“鳧雁滿回塘”表現(xiàn)了春回故鄉(xiāng)、野鴨滿塘的溫暖意境。通過這個溫暖的鄉(xiāng)夢反襯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對家鄉(xiāng)杜陵深切的思念。

⑴①還有“月”“板橋霜”,月尚未落,板橋結霜,可見其早。②由聞雁

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茨锨镆褂辏啐S聞雁來。

寒塘

趙嘏

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聞雁

韋應物故園渺何處?寒塘

趙嘏

曉發(fā)梳臨水,1、填空: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

),這兩首詩都是抒發(fā)(

)。2、簡答:這兩首詩為什么都寫到雁?

五言絕句;思鄉(xiāng)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1、填空: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

),這兩首詩都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邊塞征戰(zhàn)詩的鑒賞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邊塞詩賞析要注意:①了解時代背景;②體會思想感情;③感受藝術風格邊塞詩賞析要注意:邊塞征戰(zhàn)詩的鑒賞方法。第一,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邊塞詩是最能體現(xiàn)國運興衰的作品,因此,我們在接觸這類詩歌時,如果能對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對體會作品的內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幫助的.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王翰),“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王昌齡)……豪邁,勇敢,一往無前!邊塞征戰(zhàn)詩的鑒賞方法。

從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這半個世紀通常稱為盛唐。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開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筆從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現(xiàn)了大量的邊塞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為壯觀的邊塞詩派。又稱為“高岑詩派”。

從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到了中晚唐,國勢開始式微,雖然詩人們也仍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但不免夾雜了多少悲壯,多少婉傷:“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

到了宋代,國家在民族斗爭中一直處于劣勢,外侮不斷,國難當頭,在邊塞征戰(zhàn)詩中流露出來的感情,就更多地體現(xiàn)為報國無門的憤懣,如陸游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更多地體現(xiàn)為歸家無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盡管仍洋溢著一股愛國熱情,但和盛唐時代的邊塞詩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厲,更多一些惆悵。到了中晚唐,國勢開始式微,雖然詩人們也仍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第二、注意區(qū)別各自的思想內容感情特點。

有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勛”(張說)。有的寫出征士兵的鄉(xiāng)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的表現(xiàn)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zhàn)的殘酷,有的反映對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啟釁的怨恨,有的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懷念,有的驚異于塞外絕域那種迥異于中原的風光……

第二、注意區(qū)別各自的思想內容感情特點。有對建功立第三,分析邊塞詩的不同藝術風格。

在大量邊塞征戰(zhàn)詩中體現(xiàn)出來的藝術風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曠達,如前述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有的雄奇壯美,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的豪壯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有的委婉清麗,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只有通過對詩歌字句的細細體會,才有可能準確領會到由于不同時代、不同內容,以及不同詩人的不同藝術素養(yǎng)、不同生活遭際,反映在邊塞征戰(zhàn)詩這個大主題下異彩紛呈的不同藝術風格。第三,分析邊塞詩的不同藝術風格。在大量邊塞征戰(zhàn)詩中(4)常用手法——比喻、夸張、用典。(5)常用詞語:金鼓旌旗烽火羽書

戈矛劍戟胡

夷磧西

輪臺

龜茲

夜郎

長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飛鷹揚

箭飛馬走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張、用典。四、常用的評析詞語:雄奇奇麗奇寒遼闊壯闊廣闊豪邁豪情報國之志殺敵豪情英雄氣概昂揚精神厭戰(zhàn)情緒深切同情

四、常用的評析詞語:

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形象--景物:黃沙蔽日,北風勁吹,大雪飄飛?;臎龊涞纳衬跋蟆H宋铮簞駝e友人,前路莫愁。

內容--曠達胸襟,豪邁情懷。表達:一、二句描繪了一幅荒涼寒冷的沙漠景象:黃沙蔽日,北風勁吹,大雪飄飛。三、四句寫詩人勸別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為你的朋友。表現(xiàn)了一種曠達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別邊塞征戰(zhàn)詩征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詩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標題以及“馬策、刀環(huán)”等也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1)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2)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第一句怨戰(zhàn)事頻繁,“朝朝”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zhàn),第3句怨氣候酷寒,第4句怨環(huán)境艱苦景色單調。邊塞征戰(zhàn)詩征人怨詩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

塞上聽吹笛高適雪盡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

高適的這首詩前后兩聯(lián)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感情?

雪盡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一、二句寫實景,描寫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的牧馬的季節(jié)。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蒼茫而又清澄的夜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三、四句以實寫虛,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因為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雪盡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寫景抒情詩

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1、在詩中作者寫哪幾種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景物:月落、烏啼、霜、江邊的楓樹、漁火、寒山寺等。特征:秋夜幽寂清冷。2、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寫出羈旅者孤孑清寥、愁緒滿懷的情感。寫景抒情詩楓橋夜泊張繼1、在詩中作者即事感懷詩約客趙師秀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1.第四句描寫了“閑敲棋子”這一細節(jié),生動地表現(xiàn)出詩人此時的心情。2.后兩句提供了讓讀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請加以說明。期待、失望、無聊、惆悵相互交織的情緒

由對客人的等待讓讀者想象客人不來的種種原因,或者由作者“閑敲棋子”的細節(jié)描寫想象作者內心的期望與失望交織的情感。即事感懷詩約客趙師秀1.第四句描寫了“閑敲棋子”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

2、作家生活的時代,詩歌的寫作背景;

3、詩詞的題目、注釋及“序”;

4、作品復雜的情感;

5、涉及的文化常識、典故神話等。古代詩歌內容情感主旨題的解答讀解詩歌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古代詩歌內容情感主旨題的1、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3、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趣;4、主旨是什么;5、結合意境提問;6、就某句某聯(lián)發(fā)問。古代詩歌內容情感主旨題的解答題目類型

1、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古代詩歌內容情感主旨題的解答題目類古代詩歌內容情感主旨題的解答解題格式1、所抒感情:

通過什么內容+抒發(fā)(寄寓/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詩歌主旨:

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么+通過什么手法+抒發(fā)什么情感+評價(總分總式)古代詩歌內容情感主旨題的解答解題格式1、所抒感情:古代詩歌內容情感主旨題的解答解題實踐閱讀歐陽修《采桑子》,分析這首詩的內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參考答案】

這首詩描寫了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風習習,夜鳥閑眠,一片寧靜、美好,好似人間仙境。抒發(fā)了詩人愛戀西湖風光和現(xiàn)實生活的美好情懷。古代詩歌內容情感主旨題的解答解題實踐閱讀歐陽修《采桑子》,分課堂訓練

登科后孟郊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開頭兩句采用了_________抒情方式,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贾锌婆e進士后的興奮和得意今昔對比直抒胸臆課堂訓練考中科舉進士后的興奮和得意今昔對比直抒胸臆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A.鮑叔終善遇之

對待B.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了解C.知我不遭時也

遭受D.子孫世祿于齊

享俸祿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山水田園詩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解說]:本詩主要描寫了幾幅圖畫,剛下過雨,山上清新空闊,到了晚上,秋意很濃。明月照在松林間,清泉在石頭靜靜的流著。竹林嘩嘩,是浣女歸來了。蓮花搖動,是漁船歸來了。隨著天氣變化,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淡,這優(yōu)美的山景可以讓人們留下欣賞。全詩主要在渲染一種優(yōu)美、寧靜的生活。

山水田園詩山居秋暝山水田園詩山館余靖

野館蕭條晚,憑軒對竹扉。樹藏秋色老,禽帶夕陽歸。遠岫穿云翠,畬天得雨肥。淵明誰送酒?殘菊繞墻飛。

“蕭條”不僅渲染了田園的冷落,更表現(xiàn)了詩人此時心情的黯淡、孤寂。(1)首聯(lián)、頷聯(lián)詩人是怎樣表現(xiàn)自己的境遇、情懷?試具體分析。

(2)“遠岫穿云翠,畬天得雨肥”寫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穿云翠”是生動美麗的景色,“得雨肥”意味著豐足。美好的景物反襯出詩人的窮困潦倒和黯然神傷的心情,這是樂景寫哀情。山水田園詩山館余靖“蕭條”不僅渲染了田園的冷落,更08天津山居即事

王維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1)簡析“遍”字在頷聯(lián)中的表達效果。(2)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答:(1)“遍”字表現(xiàn)松樹多,鶴多,“稀”字表現(xiàn)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huán)境的幽靜。(2)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08天津答:(1)“遍”字表現(xiàn)松樹多,鶴多,“稀”字表現(xiàn)來訪把酒話桑麻—山水田園詩的鑒賞把酒話桑麻懷古詠史詩古今多少興亡事懷古詠史詩古今多少興亡事我國有數(shù)千年的悠久歷史,江山勝跡,人物風流。盡管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無數(shù)前人在歷史舞臺上叱咤風云,留下多少輝煌業(yè)績,令人欽佩仰慕;留下多少經驗教訓,讓人唏噓感慨。于是以歷史故事、古人事跡為題材的懷古詠史之作在魏晉甚至更早一些時候便已產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風,甚至出現(xiàn)了像劉禹錫、杜牧等卓有成就的詠史大家。我國有數(shù)千年的悠久歷史,江山勝跡,人物風流。盡管歷史如大浪淘

1、后代作家臨古跡、思古人、嘆古事,因現(xiàn)實的原因或借古諷今、或因古抒懷、或感慨今昔。2常見感情:①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②史實和現(xiàn)實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③感慨個人遭遇,④抨擊統(tǒng)治者昏庸和社會時弊,⑤只抓住歷史的影子,故意借題發(fā)揮。3、技法上:或借古諷今,有古今對比的,有用典的。1、后代作家臨古跡、思古人、嘆古事,因現(xiàn)實的原因或借古懷古詠史詩有的對歷史的理性思考,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杜詩“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是對項羽自刎的惋惜;王詩“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則是意識到了項羽失敗的歷史必然。有的把史事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或借史抒懷,或借古諷今。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借周瑜的少年得志,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用了六個典故,抒寫自己理想落空,抗金復國無望的苦悶,諷刺南宋當局的用人不當,不思復國。有的就史論事,如杜甫的《蜀相》。懷古詠史詩有的對歷史的理性思考,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

(一)、弄清史實對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實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我們要積累一些歷史知識。在閱讀一首詩時,一定要讀好注解,這也是讀懂材料的一把鑰匙。(一)、弄清史實〔二〕、要體會意圖后代作家對塵封的往事發(fā)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現(xiàn)實的原因或觸發(fā)感慨的媒介。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被貶黃州,到過當?shù)匾惶幗谐啾谴壍牡胤健獋髀劸褪钱斈耆龂鴷r的古戰(zhàn)場赤壁——憑吊,這赤鼻磯也可以說是觸發(fā)詩人感想的媒介。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詩人登上京口北固亭,從歷史上的孫權、劉裕以京口為基地堅持抗擊北方勁敵,聯(lián)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風雨飄搖中茍且偷安,這京口北固亭是觸發(fā)詩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茍且偷安,自己報國無門,是詩人引發(fā)詩情的現(xiàn)實原因?!捕场⒁w會意圖(三)、領悟感情詩人懷古詠古,大致有這樣幾種情況:一種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詩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題烏江亭》詩。杜牧為項羽自刎而惋惜:“江東弟子多俊才,卷土重來未可知?!比欢醢彩瘏s感到項羽的失敗歷史的必然:“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三)、領悟感情二種情況是把史實和現(xiàn)實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xiàn)實。我們中學里學過的兩首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京口北固亭懷古》,便是如此。第三種情況是只抓住歷史的影子,故意借題發(fā)揮,如李商隱的《賈生》就是這么一首借古諷今和杰作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全詩采用了先揚后仰的手法,先寫漢文帝在宣室夜召曾被驅逐的臣子賈誼,“求賢”、“訪逐臣”寫出了漢文帝的求賢心切,這是揚;但漢文帝并不是為了聽取如何治國安民的大計,而感興趣的只是鬼神之事,這足以證明其政治上的昏聵慵弱,這是抑。

二種情況是把史實和現(xiàn)實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四)、分析寫法在構思上,懷古詠史詩可以說百花齊放,有以景襯情的,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有議論引發(fā)的,如清人劉獻庭的“敢借妄自歸異國,漢家長策在和番。”(《王昭君》),對漢元帝的統(tǒng)治無能作了辛辣的諷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對比,或側面烘托等。(四)、分析寫法

臺城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首句寫金陵雨景,渲染氛圍;二句寫六朝往事如夢,臺城早已破?。蝗?、四句寫風景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語言含蓄蘊藉,情緒無限感傷。臺城唐·韋莊這

石頭城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全詩通篇寫景,群山仍在,潮水依舊,月光依然,所變者是“故國”、“空城”、“舊時月”,昔日繁華已化為烏有,全詩基調凄涼不堪,句句都融合著詩人的故國蕭條之感,令人不勝傷感。

石頭城劉禹錫懷古詠史詩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壯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蘇臺覽古李白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对街杏[古》著重渲染越宮昔日的繁華,結句聚焦在今日荒涼的遺址,以強烈的反差抒寫姑蘇臺今日的荒涼;《蘇臺覽古》著重描繪姑蘇臺今日的荒涼,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襯托人事的變幻無常,抒寫了詩人內心的感受。1.請從兩個方面談談這兩首詩共同的特點。要點:兩首詩都是懷古之作,主題相同,題材相似;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2.請談談這兩首詩藝術手法的主要不同之處。懷古詠史詩越中覽古李白《越中覽古》著重渲染越宮昔日的汴河曲

李益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汴河懷古

皮日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閱讀上面兩首詩,說說兩詩在內容和表達技法上的異同。答:兩首詩都是詠史詩?!躲旰忧方柙伿穪硎惆l(fā)昔盛今衰之情,通過古今對比的景物描寫,曾經“無限春”,而今“已成塵”,滿堤的楊柳讓回顧昔日繁盛的行人滿腹愁緒?!躲旰討压拧方柙伿分笔阈匾艿乇磉_自己對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與眾不同的見解。詩歌以議論起筆,從通常所說“隋亡為此河”說開,認為如果排除隋煬帝南巡的奢華行為,單就開通大運河而言,他的功勞不次于治水的大禹。汴河曲

李益答:兩首詩都詠物言志詩任爾東西南北風詠物言志詩任爾東西南北風

詠物言志詩是通過對獨特事物的描繪或贊賞,來表達自己的精神品質或理想追求。①既然詠物,要實寫其形態(tài)、色澤特征,或寫其所處環(huán)境,求其“形似”。[曲盡其妙]②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滯于物]③從表現(xiàn)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正面描寫、側面烘托的手法。鑒賞要點詠物言志詩是通過對獨特事物的描繪或贊賞,來表達常見感情

(1)表達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堅持個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達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傷感;(3)表現(xiàn)自己的某種人生感悟、生活哲理;(4)抒寫自己悠閑舒適、不慕富貴的心境。常見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精衛(wèi)等。常見感情常見意象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huán)境特點和內在品性。

2、聯(lián)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

3、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鑒賞方法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huán)境特點和內在品性。鑒賞方法詠物言志詩孤雁杜甫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1.事物特征:2.詩人情感:孤獨;失群;哀傷;無人理解。

以孤雁自喻。體現(xiàn)了詩人孤獨;失落;人生不得意、無人理解的哀傷之情。詠物言志詩孤雁杜甫1.事物特征:孤獨;失群;哀傷;無人

在獄詠蟬駱賓王西陸①蟬聲唱,南冠②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注:①西陸:指秋風。②南冠:指囚徒。在獄詠蟬駱賓王

蟬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蟬李商隱

這是一首詠物詩,以蟬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寫蟬的艱難處境:由于自命高潔,總是食不果腹;雖然竭盡全力地叫,也是白費精神,得不到同情。這實際是說詩人自己。下面四句則直抒胸臆。三聯(lián)上句說自己官位低微,無所歸依;下句說田園都荒蕪了,還做這個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辭官歸隱的心意。尾聯(lián)又把自己的命運和蟬聯(lián)系起來,從蟬的叫聲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蟬一樣清苦。作者是懷著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寫蟬的,用蟬來警戒自己,要像蟬那樣保持清高和廉潔,即使政治環(huán)境惡劣,也永遠不變初衷。這是一首詠物詩,以蟬喻作者自己。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題:

蟬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形象特點:一只在高樹上飲著清露、自在鳴叫的夏蟬。思想內容:只要品行高潔,聲名自然遠揚,無須任何外在憑借。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題:形象特點:一只在高樹上飲著清露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1、形象分析環(huán)境特點:斷橋黃昏,風雨交加,苦寒荒涼。(環(huán)境烘托)自身特點:不與群芳爭春,雖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寫)3、作者處境:主戰(zhàn)派,仕途坎坷,屢屢受挫。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隱喻了作者雖遭不幸,前途坎坷,但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以雖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爭精神。

早梅

張謂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消。早梅

張謂一樹寒梅白玉條,

1、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本詩則側重寫一個“________”(一個字)字。

2、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早梅__________________。

3、次句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一樹寒梅獨開的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f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句回應了_______________。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字;寫出詩人遠望______之景。早

環(huán)境

首句

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

近水

凌寒獨開的豐姿

1、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

詠物言志詩先要看清所贊揚的“物”有什么特點,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贊揚的精神和品質。本詩是說,松樹在小的時候沒有引起人的重視,直到高聳入云,人們才說它高??梢韵氲阶髡呤且浴靶∷伞弊杂?。小松

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詠物言志詩先要看清所贊揚的“物”有什么特點,其次再分

白云泉

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⑴簡要分析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⑵本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何突出特點?試簡要分析。白云泉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詩人的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詩作中。詩人以“云自無心水自閑”自況,表面上寫白云隨風飄蕩,舒卷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正是詩人內心的獨白。詩人運用象征手法寫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注]李商隱青年時就考中進士,朝氣蓬勃,充滿信心,然而由于黨爭傾軋,使他長期沉淪下僚。詩人寫此詩時,妻子剛病故,自己又將只身赴蜀,去過那使人厭倦的幕府生涯。⑴試析“曾逐東風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處。⑵試析這首詩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⑶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柳李商隱“逐”字寫柳枝追逐春風,運用擬人手法,變被動為主動,寫出了柳條的蓬勃生機。前兩句寫春日之柳追逐東風,在繁花似錦的春日,在熱鬧非凡的樂游苑的舞筵上,與舞女翩翩起舞;后兩句寫秋日之柳,清秋斜陽,秋蟬哀鳴,何等蕭條凄涼。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襯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現(xiàn)出作者對秋日之柳的悲嘆之情。傷遲暮,自嘆身世。(表達作者壯志難酬、命途多舛的悲涼心境。)“逐”字寫柳枝追逐春風,運用擬人手法,變被動為主動,寫出了柳

詠柳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通過對柳樹“倚得東風勢便狂”“飛花蒙日月”的描摹,寫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們必無好下場,難逃滅亡的命運。詠

08安徽小孤山①

[宋]謝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③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②謝枋得:宋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后隱居福建一帶,后被元人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渦。

問詩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此詩托小孤山以言志,表達了詩人盡管身為孤臣,時處末世,也要勇敢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自己能夠力挽狂瀾、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08安徽小孤山①

[宋]謝枋得②何人不起故園情

—思鄉(xiāng)懷人詩鑒賞何人不起故園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了解常見思想情感。

羈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親友: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征人思鄉(xiāng):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①分析人們思鄉(xiāng)緣由。戰(zhàn)亂頻仍;山長水闊;久戍邊關;宦游不歸;漂泊在外;貶官異地;雁歸故鄉(xiāng);逢年過節(jié)。鑒賞要點②了解常見思想情感。①分析人們思鄉(xiāng)緣由。鑒賞要點③表達思鄉(xiāng)之情方式觸景傷情: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傷春悲秋;日暮思歸。托物傳情:月、雁、笛、柳。因夢寄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妙喻傳情:鄉(xiāng)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③表達思鄉(xiāng)之情方式鑒賞方法

1、初讀全詩,整體感知,確定情感類別2、抓關鍵句,挖掘字詞,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構建圖景,再悟情感4、根據(jù)題目,組織語言,形成答案鑒賞方法1、初讀全詩,整體感知,確定情感類別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4.漁火:漁船上的燈火5.愁眠:船上的旅人懷著旅愁,難以入睡。6.姑蘇:即蘇州。7.寒山寺:在楓橋西一里,因唐初一個叫寒山的詩僧在這里住過而得名。1.楓橋:橋名,在今蘇州城外。2.夜泊:夜間把船??吭诎哆?。3.江楓:江邊的楓樹。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4.漁火:漁船上的燈火1.楓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忘鄉(xiāng)。從軍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注釋]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縣(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2.泊:停船靠岸。3.煙渚: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州。宿建德江(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詩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體現(xiàn)的作者的心情。

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的基調;

天高地遠,四野空曠,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顯得離人很近。整個場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過對客觀環(huán)境的主觀性描繪,顯示出詩人的寂寞孤獨,將內心深處的愁緒鮮明地展現(xiàn)出來。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詩中起什么作用?(2旅次寄湖南張郎中戎昱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詩中寫“歸夢”突出了什么?前人評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答:同意。①寫夢中返鄉(xiāng)是那么容易,突出了鄉(xiāng)思之深,之切。②“歸夢”因旅次見聞引發(fā),觸景生情。前兩句中江水漫流之聲、月下竹影之形,是“歸夢”之因;而“歸夢”則是思鄉(xiāng)之情的集中表現(xiàn)。所以可以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例旅次寄湖南張郎中答:同意。①寫夢中返鄉(xiāng)是商山早行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注]

①征鐸:車行時發(fā)聲的鈴。②杜陵:在長安城南,是詩人的安家之地。⑴詩中除了“晨起”、“雞聲”表現(xiàn)了早行之外,還有什么詞語也表現(xiàn)了早行?此詩頷聯(lián)上下句除對仗外,其構成形式還有什么特點?⑵“鳧雁滿回塘”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聯(lián)系首聯(lián)解說作者這樣寫的意圖。商山早行⑴①還有“月”“板橋霜”,月尚未落,板橋結霜,可見其早。②由名詞連綴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⑵“鳧雁滿回塘”表現(xiàn)了春回故鄉(xiāng)、野鴨滿塘的溫暖意境。通過這個溫暖的鄉(xiāng)夢反襯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對家鄉(xiāng)杜陵深切的思念。

⑴①還有“月”“板橋霜”,月尚未落,板橋結霜,可見其早。②由聞雁

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茨锨镆褂?,高齋聞雁來。

寒塘

趙嘏

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聞雁

韋應物故園渺何處?寒塘

趙嘏

曉發(fā)梳臨水,1、填空: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

),這兩首詩都是抒發(fā)(

)。2、簡答:這兩首詩為什么都寫到雁?

五言絕句;思鄉(xiāng)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1、填空: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

),這兩首詩都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邊塞征戰(zhàn)詩的鑒賞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邊塞詩賞析要注意:①了解時代背景;②體會思想感情;③感受藝術風格邊塞詩賞析要注意:邊塞征戰(zhàn)詩的鑒賞方法。第一,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邊塞詩是最能體現(xiàn)國運興衰的作品,因此,我們在接觸這類詩歌時,如果能對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對體會作品的內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幫助的.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王翰),“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王昌齡)……豪邁,勇敢,一往無前!邊塞征戰(zhàn)詩的鑒賞方法。

從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這半個世紀通常稱為盛唐。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開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筆從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現(xiàn)了大量的邊塞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為壯觀的邊塞詩派。又稱為“高岑詩派”。

從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到了中晚唐,國勢開始式微,雖然詩人們也仍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但不免夾雜了多少悲壯,多少婉傷:“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

到了宋代,國家在民族斗爭中一直處于劣勢,外侮不斷,國難當頭,在邊塞征戰(zhàn)詩中流露出來的感情,就更多地體現(xiàn)為報國無門的憤懣,如陸游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更多地體現(xiàn)為歸家無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盡管仍洋溢著一股愛國熱情,但和盛唐時代的邊塞詩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厲,更多一些惆悵。到了中晚唐,國勢開始式微,雖然詩人們也仍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第二、注意區(qū)別各自的思想內容感情特點。

有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勛”(張說)。有的寫出征士兵的鄉(xiāng)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的表現(xiàn)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zhàn)的殘酷,有的反映對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啟釁的怨恨,有的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懷念,有的驚異于塞外絕域那種迥異于中原的風光……

第二、注意區(qū)別各自的思想內容感情特點。有對建功立第三,分析邊塞詩的不同藝術風格。

在大量邊塞征戰(zhàn)詩中體現(xiàn)出來的藝術風格是很不相同的,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