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輪復習專題免疫調節(jié)課件_第1頁
二輪復習專題免疫調節(jié)課件_第2頁
二輪復習專題免疫調節(jié)課件_第3頁
二輪復習專題免疫調節(jié)課件_第4頁
二輪復習專題免疫調節(ji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突破考點突破1考點突破考點突破2考點1免疫的種類1.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考點1免疫的種類3種類項目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區(qū)別特點無特異性、作用弱、時間短有特異性、作用強、時間長基礎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發(fā)揮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細胞)聯(lián)系起主導作用的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特異性免疫的形成會促進非特異性免疫的功能,兩者共同擔負著機體的防御功能種類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區(qū)特點無特異性、作用弱、時間短有特42.特異性免疫免疫類型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源頭B細胞T細胞作用物質特異性抗體淋巴因子作用對象游離于體液中的可溶性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細胞、自身突變細胞和來自異體的移植組織器官免疫時間過程較迅速,所需時間較短過程較緩慢,所需時間較長作用方式漿細胞產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①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②效應T細胞釋放淋巴因子,促進細胞免疫作用2.特異性免疫免疫類型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源頭B細胞T細胞作用物5應用指南1.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T細胞、B細胞、效應T細胞、記憶細胞。吞噬細胞也能識別抗原,但無特異性。2.在第一次免疫反應中,漿細胞或效應T細胞只能來自B細胞或T細胞的增殖分化。3.吞噬細胞不僅參與非特異性免疫,還在特異性免疫的感應階段、效應階段發(fā)揮重要作用。4.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均有吞噬細胞和T細胞的參與。5.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分水嶺是T細胞,當細胞免疫不存在時,體液免疫也將大部分喪失,如先天性無胸腺、艾滋病等。應用指南61.示意圖甲、乙、丙、丁為某實驗動物感染HIV后的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1.示意圖甲、乙、丙、丁為某實驗動物感染HIV后的情況,下列7A.從圖甲可以看出,HIV感染過程中存在逆轉錄現象B.從圖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機體能產生體液免疫C.從圖丙可以推測,HIV可能對實驗藥物a敏感D.從圖丁可以看出,HIV對試驗藥物b敏感【答案】DA.從圖甲可以看出,HIV感染過程中存在逆轉錄現象【答案】D84.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A.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細胞和B細胞C.吞噬細胞和B細胞都屬于免疫細胞D.漿細胞通過胞吐作用分泌抗體【答案】:A【解析】:淋巴細胞指B細胞、T細胞,免疫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淋巴細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4.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答案】:A9考點突破考點突破10考點突破考點突破11考點突破考點突破12考點突破考點突破13免疫功能的二重性功能防衛(wèi)清除監(jiān)控功能正常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發(fā)生清除衰老、死亡或損傷的細胞識別和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功能過強出現過敏反應。例如:對藥物、食物、花粉的過敏免疫系統(tǒng)異常敏感,“敵我不分”地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出現自身免疫病出現免疫排斥反應,如器官移植時功能過低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病)不能及時清除衰老、損傷的細胞不能及時監(jiān)視癌變細胞,導致腫瘤形成免疫功能的二重性功能防衛(wèi)清除監(jiān)控功能正常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142.記憶細胞和二次免疫反應(1)記憶細胞的特點:壽命長,對抗原十分敏感,能“記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誘發(fā)產生的記憶細胞可對該抗原記憶終生,從而使動物或人體對該抗原具有終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傷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終生具有抵抗力。(2)體液免疫的兩個關鍵過程①產生高效而短命的漿細胞,由漿細胞分泌抗體清除抗原;②產生壽命長的記憶細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環(huán),隨時“監(jiān)察”,如有同種抗原再度入侵,立即發(fā)生二次免疫消滅之。2.記憶細胞和二次免疫反應15(3)二次免疫的特點:反應更快、更強、持續(xù)時間更長。

(3)二次免疫的特點:反應更快、更強、持續(xù)時間更長。

16考點突破考點突破17考點突破考點突破18考點突破考點突破19考點突破考點突破20考點突破考點突破213.免疫細胞細胞類型來源功能吞噬細胞造血干細胞處理、呈遞抗原,吞噬抗原B細胞造血干細胞在骨髓中發(fā)育識別抗原,分化成為漿細胞、記憶細胞T細胞造血干細胞在胸腺中發(fā)育識別、呈遞抗原,分化成為效應T細胞、記憶細胞漿細胞B細胞或記憶細胞分泌抗體效應T細胞T細胞或記憶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識別靶細胞并與靶細胞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記憶細胞T細胞、B細胞識別抗原,分化成為相應的效應細胞3.免疫細胞細胞類型來源功能吞噬細胞造血干細胞處理、呈遞抗原22考點突破考點突破23考點突破考點突破24考點突破考點突破25考點突破考點突破26考點突破考點突破27考點突破考點突破28考點突破考點突破29考點突破考點突破30考點突破考點突破31考點突破考點突破32考點突破考點突破33考點突破考點突破34考點突破考點突破35考點突破考點突破36考點突破考點突破37考點1免疫的種類1.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考點1免疫的種類38種類項目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區(qū)別特點無特異性、作用弱、時間短有特異性、作用強、時間長基礎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發(fā)揮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細胞)聯(lián)系起主導作用的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特異性免疫的形成會促進非特異性免疫的功能,兩者共同擔負著機體的防御功能種類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區(qū)特點無特異性、作用弱、時間短有特392.特異性免疫免疫類型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源頭B細胞T細胞作用物質特異性抗體淋巴因子作用對象游離于體液中的可溶性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細胞、自身突變細胞和來自異體的移植組織器官免疫時間過程較迅速,所需時間較短過程較緩慢,所需時間較長作用方式漿細胞產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①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②效應T細胞釋放淋巴因子,促進細胞免疫作用2.特異性免疫免疫類型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源頭B細胞T細胞作用物40應用指南1.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T細胞、B細胞、效應T細胞、記憶細胞。吞噬細胞也能識別抗原,但無特異性。2.在第一次免疫反應中,漿細胞或效應T細胞只能來自B細胞或T細胞的增殖分化。3.吞噬細胞不僅參與非特異性免疫,還在特異性免疫的感應階段、效應階段發(fā)揮重要作用。4.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均有吞噬細胞和T細胞的參與。5.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分水嶺是T細胞,當細胞免疫不存在時,體液免疫也將大部分喪失,如先天性無胸腺、艾滋病等。應用指南411.示意圖甲、乙、丙、丁為某實驗動物感染HIV后的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1.示意圖甲、乙、丙、丁為某實驗動物感染HIV后的情況,下列42A.從圖甲可以看出,HIV感染過程中存在逆轉錄現象B.從圖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機體能產生體液免疫C.從圖丙可以推測,HIV可能對實驗藥物a敏感D.從圖丁可以看出,HIV對試驗藥物b敏感【答案】DA.從圖甲可以看出,HIV感染過程中存在逆轉錄現象【答案】D434.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A.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細胞和B細胞C.吞噬細胞和B細胞都屬于免疫細胞D.漿細胞通過胞吐作用分泌抗體【答案】:A【解析】:淋巴細胞指B細胞、T細胞,免疫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淋巴細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4.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答案】:A44考點突破考點突破45考點突破考點突破46考點突破考點突破47考點突破考點突破48免疫功能的二重性功能防衛(wèi)清除監(jiān)控功能正常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發(fā)生清除衰老、死亡或損傷的細胞識別和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功能過強出現過敏反應。例如:對藥物、食物、花粉的過敏免疫系統(tǒng)異常敏感,“敵我不分”地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出現自身免疫病出現免疫排斥反應,如器官移植時功能過低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病)不能及時清除衰老、損傷的細胞不能及時監(jiān)視癌變細胞,導致腫瘤形成免疫功能的二重性功能防衛(wèi)清除監(jiān)控功能正常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492.記憶細胞和二次免疫反應(1)記憶細胞的特點:壽命長,對抗原十分敏感,能“記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誘發(fā)產生的記憶細胞可對該抗原記憶終生,從而使動物或人體對該抗原具有終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傷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終生具有抵抗力。(2)體液免疫的兩個關鍵過程①產生高效而短命的漿細胞,由漿細胞分泌抗體清除抗原;②產生壽命長的記憶細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環(huán),隨時“監(jiān)察”,如有同種抗原再度入侵,立即發(fā)生二次免疫消滅之。2.記憶細胞和二次免疫反應50(3)二次免疫的特點:反應更快、更強、持續(xù)時間更長。

(3)二次免疫的特點:反應更快、更強、持續(xù)時間更長。

51考點突破考點突破52考點突破考點突破53考點突破考點突破54考點突破考點突破55考點突破考點突破563.免疫細胞細胞類型來源功能吞噬細胞造血干細胞處理、呈遞抗原,吞噬抗原B細胞造血干細胞在骨髓中發(fā)育識別抗原,分化成為漿細胞、記憶細胞T細胞造血干細胞在胸腺中發(fā)育識別、呈遞抗原,分化成為效應T細胞、記憶細胞漿細胞B細胞或記憶細胞分泌抗體效應T細胞T細胞或記憶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識別靶細胞并與靶細胞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記憶細胞T細胞、B細胞識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