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學業(yè)水平考試知識點總結_第1頁
廣東學業(yè)水平考試知識點總結_第2頁
廣東學業(yè)水平考試知識點總結_第3頁
廣東學業(yè)水平考試知識點總結_第4頁
廣東學業(yè)水平考試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學業(yè)水平考試知識點總結廣東高中語文會考必考知識點小說三要素:A人物B情節(jié)C環(huán)境議論文三要素:A論點B論據(jù)C論證比喻三要素:A本體B喻體C喻詞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過how何果what律詩四條件:A八句四聯(lián)(首頷頸尾)B偶尾同韻C中聯(lián)對偶D平聲合調五種表達方式:A敘述B議論C抒情D說明E描寫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A舉例子B列數(shù)字C打比方(喻)D作比較E分類別F下定義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A總分總結構B總分結構C分總結構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A按時間順序B按空間順序C按邏輯順序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A提出問題一一分析問題一一解決問題B提出觀點一一論證觀點一一總結觀點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A舉例法B對比法C喻證法DE歸謬法F八種主要修辭方法:A比喻B擬人C排比D夸張E反問F設問G反復H對偶(簡記為:喻擬排夸,二反設對)四種人物描寫方法:A外貌描寫B(tài)語言描寫C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簡記為:外語動心)七種短語類型:A并列短語8偏正短語C主謂短語D動賓短語E動補短語F介賓短語G的字短語(按功能劃分為七種)A名詞性短語B動詞性短語C形容詞性短語(按詞性分三種)六種句子成分:A主語B謂語C賓語D補語E定語F狀語十二詞類(性):A名動形B數(shù)量代C副介連D助嘆擬三種記敘方法(順序):A順敘B倒敘C插敘三種省略號作用:A表引文內容省略B表列舉事項省略C表說話中斷延長四種波折號作用:A表解釋說明前文B表后文跳躍轉折C表聲音中斷延長D表時地數(shù)起止四種引號作用:A表引用實際內容B表諷刺反語C表特定稱謂D表著重強調廣東高中會考地理必考知識點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2、平流層的特點: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大氣平穩(wěn),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一地面增溫一地面輻射一大氣增溫一大氣(逆)輻射一大氣保溫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9、氣溫的水準分布: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海南島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高中會考地理必考知識點二我國的北方大地常被稱為[黃土地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西部新疆境內.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西北地區(qū)的地面植被.由東向西.大體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我國天然橡膠的生產基地是海南島.雷州半島.云南南部.我國四大區(qū)域中.降水量少.沙漠廣布的是西北地區(qū).我國的鉀肥廠分布在察爾汗鹽湖附近.我國的島嶼是臺灣島.位于黃河下游的兩大油田是勝利油田和華北油田.在香港和澳門的中國血統(tǒng)居民中.祖籍最多的是廣東。高中會考地理必考知識點三黃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黃河的開發(fā)利用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三門峽.小浪底珠江水系西江.北江.東江京杭運河六省市(京.津.冀.魯.蘇.浙).五大水系(海黃淮長錢)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運量.運速.運價)主要鐵路干線5縱3橫(京滬.京九.京廣.焦柳.寶成-成昆.京包.隴海.浙贛-湘黔主要鐵路樞紐北京.鄭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陽.寶雞.昆明等長江對外貿易港宜賓.重慶.宜昌.武漢.九江.蕪湖.南京.張家港.南通.上海沿海十四個開放港口城市大秦天.煙青連.南上寧溫.福廣湛北.廣東高中歷史會考必考知識點1、維也納體系含義:1814?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定的歐洲統(tǒng)治秩序和國家體系稱為維也納體系。維持機構:神圣同盟和四國同盟。實質及作用:是歐洲封建君主企圖維護封建秩序的體現(xiàn),它反對社會進步,任意踐踏弱小民族利益,是歷史的反動。但維也納體系下,各國常用召開會議的辦法解決國際爭端,客觀上促使國際關系進入一個新時代。瓦解:維也納體系下存在著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神圣同盟國家內部之間的矛盾;19世紀中期希臘獨立首先打破了維也納體系所規(guī)定的歐洲版圖;1830年比利時獨立再次改動了維也納會議確定的歐洲版圖;法國七月革命后,維也納體系名存實亡;1848年歐洲革命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一戰(zhàn)后,戰(zhàn)勝國先后召開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簽訂了一系列條約,構成了該體系。維護機構:國際聯(lián)盟。矛盾調整:①道威斯計劃的實施,是協(xié)約國在賠款問題上對體系所做的一次較大調整;②洛迦諾公約是協(xié)約國在歐洲安全問題上對體系所做的一次調整。高二歷史會考知識點總結:世界史重要的國際組織1、反法同盟1793年春,英國糾合普、奧、意、西等國以法國處死路易十六為借口,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裝干涉法國革命。1898年,英國組織第二次反法同盟。拿破侖帝國時期,英、俄、奧等國又先后組織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對法戰(zhàn)爭。反法同盟對法國的戰(zhàn)爭,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國革命,維護法國的封建統(tǒng)治秩序,后期的戰(zhàn)爭既有干涉法國革命維護歐洲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歐洲國家與法國爭奪歐洲霸權的一面。2、“神圣同盟”和“四國同盟”組織演變和使命:1815年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倡議,俄、普、奧三國成立“神圣同盟”。其目的是在一一的名義下,聯(lián)合歐洲各國的封建君主,共同鎮(zhèn)壓革命,維護維也納體系。接著又成立四國同盟(包括英、俄、普、奧四國),決心以武力貫徹神圣同盟的使命。主要活動:①1820?1823年,西班牙爆發(f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神圣同盟授權法國出兵鎮(zhèn)壓了革命。②1820年,意大利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1821年,神圣同盟決議由奧地利出兵鎮(zhèn)壓革命。③1823年,俄國唆使法國以神圣同盟名義派兵遠征拉丁美洲,鎮(zhèn)壓西屬殖民地的獨立戰(zhàn)爭,由于美國發(fā)表〃門羅宣言〃,干涉計劃未能實行。瓦解:在希臘和比利時獨立運動的沖擊下,同盟內部出現(xiàn)利益沖突,同盟開始瓦解。性質:是維護維也納體系、鎮(zhèn)壓人民革命運動的帶有封建性、反動性的政治軍事同盟。3、國際聯(lián)盟提出: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在“十四點原則”中提出建立國際聯(lián)盟的建議。建立:巴黎和會決定建立國聯(lián),國聯(lián)盟約列入凡爾賽和約。1920年1月,在日內瓦成立,為英法所操縱。宗旨:維護和平,制裁侵略。實質: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主要活動: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縱容侵略的政策。解體:二戰(zhàn)期間,國聯(lián)名存實亡。1946年,聯(lián)合國成立后,國聯(lián)宣告解散。4、法西斯同盟形成:①德意秘密簽訂《德意議定書》(1936年),形成“柏林一一羅馬軸心”。②德日簽訂《一一產國際協(xié)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國軸心正式形成。③1940年秋,德國與日本、意大利正式結成軍事侵略同盟?;顒樱?937年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1938年德國吞并奧地利。1939年德國吞并捷克。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1940年——,德國攻占北歐和西歐的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和比利時等國。1940年6月法國投降。1940年秋德軍猛攻英國。1941年德軍進攻蘇聯(lián)。與此同時,意德軍隊進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二戰(zhàn)達到規(guī)模。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41年秋,羅斯福和丘吉爾會晤,發(fā)表《大西洋憲章》,提出尊重各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倡導自由、和平,反對侵略。同時美英加強對蘇的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lián)合國家宣言》,反法西斯聯(lián)盟正式形成。主要活動:政治上互相協(xié)作(二戰(zhàn)期間四次會議)、經濟上互相支持、軍事上互相配合。意義: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進程。1.1.1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內容A1.1.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歷史作用和特點B分封制內容:①分封,又稱封邦建國,是在保證周王室強大的條件下,將宗族姻親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廣建封國,以鎮(zhèn)守疆土,拱衛(wèi)王室。各諸侯國承認周王的,并承擔隨王出征、納貢和朝聘等各種義務。諸侯還要對下屬進行分封,分封制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周王一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級序列。特點:①周王是全國統(tǒng)治者,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②諸侯國與周王的臣屬關系明確。③層層分封,確立等級秩序。作用:鞏固統(tǒng)治、擴大疆域宗法制目的:為了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內容:①嫡長子繼承制(核心)。②確立了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領袖。特點: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緊密結合作用: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國”和“家”密切地結合;保證貴族在政治上的特權地位,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1.1.3始皇帝的來歷與皇權的至高無上A始皇帝的來歷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王的稱號不足以顯示自己的權勢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稱合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希望由自己開始,子孫能夠萬世傳承,永掌政權。從此,“皇帝”成為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的稱謂.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蕶嗟闹粮邿o上首創(chuàng)的皇帝制度,包括名號制度、皇帝的權利、家天下的皇位繼承制軍國等一切大權,都由皇帝總攬。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也都由皇帝任免。特點:權利高度集中成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1.4秦朝中央官制與郡縣制的內容及作用B中央官制在中央,設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職能:丞相為百官之首,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圖籍,并負責監(jiān)察百官;太尉,負責管理全國軍務。三公之下設九卿,分別掌管著國家的各項具體事務。特點:相互配合,彼此牽制,皇帝大權獨攬??たh制秦統(tǒng)一后,統(tǒng)治區(qū)域空前擴大。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秦始皇把全國分為36郡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⑵與郡縣制相適應,秦始皇建立了一套“郡、縣、鄉(xiāng)、里”地方官僚機構。郡縣長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作用:實現(xiàn)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更有利于中央政權的穩(wěn)定與鞏固。1.1.5秦朝中央集權制的影響B(tài)建立:秦王嬴政滅六國,實現(xiàn)統(tǒng)一,實行一系列鞏固統(tǒng)一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實現(xiàn)了權力的高度集中。內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縣制?;咎卣鳎簷嗔Φ母叨燃?..影響直接:秦朝通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機構,從而鞏固了統(tǒng)治和國家的統(tǒng)一。深遠: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統(tǒng)一王朝制度的基礎,對此后2000多年的中國社會影響深遠。1.1.6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作用C目的:漢武帝為加強皇權,鞏固國家統(tǒng)一。措施:①建立中朝、設刺史。②解決王國問題,實行“推恩令”,王國越分越小,中央集權得到加強。作用: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了大一統(tǒng)局面,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但權利過于集中也帶來了一些弊端。1.1.7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B名稱、職能:中央的三省中書、門下和尚書,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zhí)行。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別負責貫徹各種政令,處理日常事務。意義:(1)三省之間互相牽制,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政府辦事效率;分割了相權,加強了皇權;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造,以后歷朝基本沿襲。1.1.8明朝的內閣與清朝的軍機處B明朝的內閣設立:明太祖廢除丞相后,事務繁多,設殿閣大學士僅備顧問協(xié)理奏章,不參與決策。明成祖正式設立內閣,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后來內閣地位日益提高,權利越來越大,大學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擬權。評價:內閣是皇權專制的產物,它維系了君主的絕對權力,保證了君主對全國有效的統(tǒng)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清朝的軍機處設立:清雍正帝為辦理西北軍務,在宮內設置軍機處。權限:軍機大臣品級不高,都由欽定。受皇帝召見,跪受筆錄,軍國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決。各種詔令經皇帝審批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執(zhí)行。特點:軍機處完全聽命于皇帝,軍國大事皆有皇帝一人裁決。意義:軍機處能快速處理各種文書,提高了行政效率。清朝軍機處的設立,加強了皇權,使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到頂峰,我國多民族大一統(tǒng)國家也得到鞏固和發(fā)展。1.1.9君主制度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C積極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fā)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xiàn)提供政治保障。消極作用:①絕對君主專制,使皇帝的決策具有個人獨斷和隨意性的特點,難免出現(xiàn)失誤;絕對專制導致官僚主義,貪污腐化之風盛行;嚴重地扼殺了社會的創(chuàng)造力,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減緩了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國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1.2.1從1840到1901年列強侵華的史實A鴉片戰(zhàn)爭英國發(fā)動原因:為了開拓海外市場和掠奪生產資料?!赌暇l約》及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中國近代歷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五口通商、割香港島給英國、協(xié)定關稅等,列強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權。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fā)展的道路被迫中斷,并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的歷史進程發(fā)生了重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