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地區(qū)-課件-43_第1頁
極地地區(qū)-課件-43_第2頁
極地地區(qū)-課件-43_第3頁
極地地區(qū)-課件-43_第4頁
極地地區(qū)-課件-4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極地地區(qū)11、位置和面積2、地形3、氣候4、資源5、科學考察一、南極洲2南極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41.南極地區(qū)(1)位置:在南極圈以內(nèi),臨A_______、B_______、C_______。(2)范圍: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海洋。(3)地形:以高原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稱。(4)氣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嚴寒(酷寒)、干燥、烈風(大風)5(5)自然資源(6)科考寶地:原始自然環(huán)境,科研價值高,圖中D為________,E為________。礦產(chǎn)資源豐富淡水資源寶庫生物資源豐富長城站中山站6一、南極洲地區(qū)①位于地球最南端,幾乎全在南極圈內(nèi)。四周被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包圍;②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③位置的重要性---未來南半球各大洲間橫越南極,空中交通的唯一中間基地。1、位置和面積7南極冰蓋8冰雪大陸9冰雪大陸1011一、南極洲地區(qū)①海拔最高: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為七大洲最高者;②冰層最厚:平均厚度為2000多米,有“大陸冰川”之說。2、地形---“冰雪高原”12詳見圖文詳解—P130133、氣候---“寒極和風庫”酷寒

年均溫<—50℃干燥

年降水<55mm烈風

8級以上大風300天11月--次年3月為暖季南極洲的嚴酷性可與西伯利亞的冬季相比,降水量與北非相當?!鞍咨衬?4緯度高海拔高——酷寒——氣壓高——烈風干燥冰層反射率高冰雪覆蓋(98%)海拔最高(2350m)南極氣候成因高壓中心15南極洲氣候特點的具體成因:1、從緯度位置看: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太陽輻射經(jīng)過的路線長,大氣對其削弱作用強,地面得到的太陽輻射少,因此氣候嚴寒,降水以降雪為主,日積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陸。2、從海撥高度看:海拔高,空氣稀薄,加上空氣中水汽含量少,大氣的保溫效應(yīng)差,氣溫低。3、從地表狀況看:南極洲被巨厚冰層覆蓋,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大部分太陽輻射,同時使地勢增高,又進一步使氣溫降低。164、從氣壓狀況看:南極大陸被極地高壓控制,氣流下沉,降水稀少;地表相對平坦,因此風速大。5、從西風看:南緯40—60°的持續(xù)西風環(huán)流造成特殊的“風壁”,阻礙了南極地區(qū)與低緯地區(qū)的熱量交換,同時使暖濕水汽難以進入南極大陸內(nèi)部。17三、南極自然環(huán)境特點及與人類活動的關(guān)系

1.南極自然環(huán)境的總體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風(大風)其成因分析如下:(1)緯度高——南極洲地處高緯,一年之內(nèi)地面接受太陽光熱量少,造成嚴寒。(2)海拔高——南極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層,加劇氣候的寒冷,形成酷寒。18(3)氣壓高——酷寒使南極大陸形成了強大的高壓中心,從大陸中心向邊緣地帶經(jīng)常吹逆時針方向(即從陸地吹向海洋)的強大的極地東風,降水稀少而風力極大,形成干燥、烈風。酷寒使降水以暴雪的形式出現(xiàn),長久的積雪形成龐大而深厚的大陸冰蓋。烈風、暴雪和巨大的冰蓋又是南極大陸酷寒的原因。

(4)洋流——南緯40°~60°持續(xù)西風環(huán)流,造成一種特殊的“風壁”。它阻礙了南極地區(qū)與低緯地區(qū)的熱量交換,也是造成該地區(qū)氣候酷寒的原因之一??梢姡蠘O洲酷寒、干燥、烈風的氣候特點是上述因素綜合形成的。各要素間是相互影響、相互聯(lián)系的。

19南極洲比北冰洋地區(qū)更寒冷的原因:1、海水比陸地熱容量大,海洋冷熱變化緩慢,陸地冷熱變化劇烈。2、南極洲地勢高,風從高處吹向低處,風力強大,擴大了冷空氣覆蓋范圍,北冰洋地區(qū)則周高中低,風力較小。3、南極洲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太陽輻射大部分被反射掉。4、北冰洋地區(qū)地勢低,覆冰較少,收到陽光輻射較多,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氣溫較高些。20南極半島維多利亞地毛德皇后地214、資源淡水資源:冰層體積占世界總量的90℅,淡水資源豐富,多冰山;礦產(chǎn)資源:煤、鐵的儲量豐富;生物資源:磷蝦、海豹、企鵝、鯨等;原始自然環(huán)境:天然實驗室

22它們經(jīng)常在岸邊伸立遠眺,好像在企望著什么,故名企鵝。23夜晚,蝦群會使海面發(fā)出一片強烈的磷光,故名磷蝦24鯨海豹255、南極科考:(1)南極地區(qū)不僅自然資源豐富,還是一塊科考寶地。原因是南極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是地球上唯一的沒有工業(yè)污染的大陸,這里空氣清潔,大氣能見度極高,是一個天然的實驗室,在這里可以獲得任何其他大陸得不到的科學資料。(2)時間:11月——次年3月白晝時間長暖季(3)建站國家目前有約18個。26(4)中國的南極考察站:長城站(62°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3′E)昆侖站(80°25′S,77°06′E)(5)《南極條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進行一切軍事活動;禁止進行核爆炸實驗和處理放射性廢物。2728南極長城站29南極中山站30南極昆侖站31南極長城站南極中山站北極黃河站北極黃河站326、南極“臭氧洞”:大氣圈中平流層中的臭氧有不斷減少的趨勢,這種減少趨勢隨緯度增高而變得明顯。在南極上空,臭氧含量在每年10月份前后(春季)削減最多,出現(xiàn)所謂“臭氧洞”現(xiàn)象。到1987年,南極上空的“臭氧洞”又寬又深,已經(jīng)擴大到南極大陸以外。一度引起科學界和公眾的深切恐慌。33研究表明,人類的活動,特別是大量使用作為制冷劑和霧化劑的氟利昂,是產(chǎn)生南極臭氧洞的重要原因。人類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泄漏到大氣中的氟利昂在高層大氣中經(jīng)紫外線分解成氯原子,氯原子使臭氧產(chǎn)生了分解。在南極上空20千米的高度,因溫度非常低,易生成冰晶云,這種云加劇了氯的催化作用,使大量的臭氧被分解。南極封閉的大氣環(huán)流系統(tǒng)使得被分解的臭氧得不到補充。所以,大氣中的化學反應(yīng)和大氣運動相輔相成,緊密相關(guān),在南極上空形成臭氧空洞。34北極地區(qū)351、位置和面積2、氣候3、資源4、科學考察二、北極地區(qū)362.北極地區(qū)(1)位置:指北極圈以北廣大區(qū)域。(2)范圍:e_______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a_______、b_____、c______三洲的陸地和島嶼(如d_________)。(3)氣候。1月均溫:介于-20℃~-40℃之間;年降水量:100~250毫米。(4)科學考察的寶地:石油、天然氣、煤、鐵等資源豐富,圖中f處建有我國的______科考站。北冰洋北美洲歐洲亞洲格陵蘭島黃河37北冰洋亞洲歐洲北美洲38二、北極地區(qū)位置:北極圈以北,大部分屬于北寒帶,周圍被亞、歐、北美洲和北冰洋所包圍。范圍: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及沿岸的亞歐大陸、北美洲的陸地及島嶼;北極點:地球最北處北極點的四周均為南1、位置和面積---“浮冰世界”3940北冰洋最小最淺最寒冷暖季多霧寒季有暴風有極光資源豐富41極光來自太陽的高能帶電離子流闖入地球大氣層同大氣摩擦產(chǎn)生的發(fā)光現(xiàn)象422、氣候---終年寒冷干燥、多風,天氣易變

1月氣溫:—20℃-----—40℃8月氣溫:—8℃年降水:100----250mm極地高壓帶極地東風帶(東北風)43自然帶冰原帶:北極熊苔原帶:馴鹿44馴鹿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復(fù)45北極熊冰雪大陸46北極狐47雪兔48海象49海豹50因紐特人:又叫愛斯基摩人,即“吃生肉的人”,主要從事陸地或海上狩獵,輔以捕魚和馴鹿。51冰屋523、資源豐富淡水資源:格陵蘭島冰川淡水資源豐富;礦產(chǎn)資源:煤、石油、天然氣和鐵豐富;生物資源:北極熊和海豹等。534、北極科考:(1)北極地區(qū)具有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戰(zhàn)略價值。因而北極地區(qū)的考察日益受到國際關(guān)注。(2)時間:4月——11月白晝時間長暖季(3)我國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黃河站(79°N,12°E)5455南極圈以南北極圈以北以南極洲為主體,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圍以北冰洋為主體,被亞、歐、北美三大洲所包圍絕大部分是陸地60℅以上為海洋564月—11月為極夜11月到次年4月為極晝,極夜時間長于極晝4月—11月為極晝11月到次年4月為極夜,極晝時間長于極夜絕大部分為冰原氣候,酷寒、大風干燥為主要特征以苔原氣候為主,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溫暖,降水少,集中夏季,格陵蘭島為冰原氣候冰原帶苔原帶和冰原帶煤、鐵、各種金屬礦等煤、鐵、石油天然氣、各種金屬礦57極地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特征【典例2】(2012·長春模擬)極地地區(qū)為科學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場所。自1984年以來,我國先后對南極進行了25次科學考察,對北極進行了3次科學考察,先后建立了四個極地科學考察站。結(jié)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58(1)寫出大洋名稱: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2)中山站在長城站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