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2康復護理評定課件_第1頁
醫(yī)學2康復護理評定課件_第2頁
醫(yī)學2康復護理評定課件_第3頁
醫(yī)學2康復護理評定課件_第4頁
醫(yī)學2康復護理評定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康復護理評定

第二章康復護理評定第一節(jié)康復護理評定概述一、康復護理評定的概念康復評定是收集患者功能障礙資料,并與正常標準進行比較和分析,對患者功能狀態(tài)和潛在能力的判斷過程。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功能障礙分為功能形態(tài)障礙、能力障礙和社會因素障礙。第一節(jié)康復護理評定概述一、康復護理評定的概念康復護理評定是收集康復護理對象的功能形態(tài)、能力和社會環(huán)境資料,并與正常標準進行比較和分析,確定康復護理問題,為制定康復護理措施提供參考依據。是康復評定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社區(qū)康復護理過程的始終??祻妥o理評定是收集康復護理對象的功能形態(tài)、能力和社會環(huán)境資料二、康復護理評定的目的1、確定患者存在的康復護理問題,制定康復護理目標。2、為制定和修改康復護理措施提供依據,并評定康復治療的效果。二、康復護理評定的目的3、比較康復護理方案的優(yōu)劣,選擇投資少而收益大的康復護理計劃加以實施,取消投資大、收益差的投資計劃,使康復護理取得最佳的社會效益。4、進行預后評估,為殘疾等級的劃分提供依據。3、比較康復護理方案的優(yōu)劣,選擇投資少而收益大的康復護理計劃三、康復護理評定方法1、交談2、觀察3、調查4、量表5、體格檢查三、康復護理評定方法四、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步驟(一)收集資料(二)分析資料(三)確定康復護理診斷、目標和措施(四)記錄四、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步驟五、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分期1、初期評定2、中期評定3、末期評定和隨訪五、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分期六、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內容(一)康復個體的評定1、一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身高、體重、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經濟收入和支持系統(tǒng)情況。2、病史包括主訴、現病史、功能史、既往史、個人特征、社交史和職業(yè)史等。六、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內容3、體格檢查、形態(tài)和功能評定(1)人體形態(tài)評定了解截肢、肢體浮腫和下肢不等長對患者形態(tài)和功能的影響程度。3、體格檢查、形態(tài)和功能評定(2)皮膚和淋巴除觀察皮膚顏色、溫度、濕度和彈性外,應觀察皮膚有無水泡、水腫、皮疹、瘀斑、破損、壓瘡,尤其是骨性隆起的皮膚和假肢或矯形器接觸部位的皮膚。(3)頭、面和頸部了解有無視力和聽力受損;牙齒、牙齦、義牙和舌對言語-語言和吞咽功能有無影響。(2)皮膚和淋巴除觀察皮膚顏色、溫度、濕度和彈性外,應(4)運動功能了解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耐受能力。(5)言語-語言能力包括聽力、說話能力、書寫及計算能力、失認癥和失用癥評定(6)生殖、泌尿系統(tǒng)和直腸(4)運動功能了解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耐受能力。4、神經、心理評定包括反射、感覺、意識狀態(tài)、記憶、情緒、疼痛和認知能力等評定。5、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評定6、殘疾評定4、神經、心理評定包括反射、感覺、意識狀態(tài)、記憶、情緒(二)社區(qū)評定1、社區(qū)人群評定2、環(huán)境評定(1)居住環(huán)境評定(2)工作環(huán)境評定(3)社區(qū)環(huán)境評定(二)社區(qū)評定七、康復評定的注意事項1、根據疾病、功能、能力和障礙診斷的不同特點,以及社區(qū)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恰當的評定方法和評定內容。2、進行評定時應先從篩查開始,然后再進行深入的檢查。七、康復評定的注意事項3、首次評定時應對患者進行心理、生理和社會等全面評定。4、選擇操作簡單、易于推廣和普及的評定方法。5、選擇信度、效度和靈敏度高的評定工具,以及國際通用的標準化的評定方法。3、首次評定時應對患者進行心理、生理和社會等全面評定。第二節(jié)運動功能評定一、心功能評定社區(qū)常用的心功能評定包括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的心功能分級、6分鐘步行實驗和心電圖檢查。(一)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的心功能分級評定第二節(jié)運動功能評定一、心功能評定根據患者自己有無心悸、氣促和乏力等癥狀進行心功能分級。其分級標準是:Ⅰ級,體力活動不受限制,日常活動不出現癥狀;Ⅱ級,體力活動稍受限制,日?;顒涌沙霈F癥狀,休息時無癥狀;Ⅲ級,體力活動明顯受限,輕微日?;顒蛹从邪Y狀,但休息時可無癥狀;Ⅳ級,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亦有癥狀。根據患者自己有無心悸、氣促和乏力等癥狀進行心功能分級。其分級(二)6分鐘步行實驗患者在走廊內用6分鐘時間盡量行走,若步行距離<150m為嚴重心衰;若步行距離在150~425m為中度心衰;若步行距離在426~550m為輕度心衰。(三)心電圖和運動負荷實驗(二)6分鐘步行實驗二、肺功能評定肺功能評定主要指呼吸功能評定。社區(qū)常用的肺功能評定是呼吸功能徒手評定和肺功能評定。(一)呼吸功能徒手評定呼吸功能徒手評定時讓患者進行短距離行走或簡單動作,根據其氣短情況判斷呼吸功能。二、肺功能評定(二)肺功能評定包括肺容量和肺通氣功能評定1、肺容量評定肺容量是呼吸道和肺泡內容納的氣體量,由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和殘氣量四個基礎容積組成。一般將肺容量實測值與預計值比相差20%以上視為異常。

(二)肺功能評定2、肺通氣功能評定肺通氣功能評定是測定單位時間內進出肺的氣體量,可反映肺通氣功能的動態(tài)變化,區(qū)別通氣障礙類型。肺通氣功能評定包括每分鐘通氣量、每分鐘肺泡通氣量、最大通氣量和時間肺活量。2、肺通氣功能評定肺通氣功能評定是測定單位時間內進出三、肌力評定徒手肌力檢查(MMT)是以自身各肌體的重量作為肌力評價基準,能夠表示個體各相對應的力量,比用測力計等方法測得的肌力絕對值更具有使用價值。而且不需特殊的檢查器具,不受檢查場所的限制,宜在社區(qū)康復治療和護理中使用。三、肌力評定(一)MMT特點進行肌力評定時,檢查者須熟練掌握肌肉、骨骼和神經系統(tǒng)的解剖和生理知識。腦卒中、腦外傷等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導致的偏癱和四肢癱不能用MMT進行肌力檢查。另外, MMT檢查的是有關主要動作肌和輔助肌共同完成的隨意收縮運動,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縮耐力。同時,其分級標準較粗略,難以排除測試者主觀評價的誤差。(一)MMT特點(二)MMT方法1、受檢者體位被檢者體位舒適、穩(wěn)定,肌體運動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或采用去除重力的體位,且運動無障礙。2、固定被檢查者肌肉的起點應被固定。3、評級標準MMT將肌力分為正常、良好、尚可、差、微弱和無收縮六級、(二)MMT方法(三)MMT注意事項進行MMT前,須向患者解釋檢查的目的和方法;患者處于疲勞、飽餐或運動后不宜進行MMT檢查;檢查時,患者應采取正確的測試姿勢,防止出現代償運動;應左右進行對比測試;肌力檢查首先從重力位開始。肌體運動時,被檢查肌肉附著點近端肢體應得到可靠的固定。(三)MMT注意事項四、關節(jié)活動度評定關節(jié)活動度或關節(jié)活動范圍(ROM),是指一個關節(jié)運動時所通過的運動弧,是衡量關節(jié)運動量的尺度,常以度數表示。ROM評定的目的是確定關節(jié)活動受限的部位和程度;分析原因,以確定治療目標和方法;對康復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四、關節(jié)活動度評定(一)測量工具通用量角器、電子角度計和皮尺等。(二)測量方法(三)護理(一)測量工具五、步態(tài)分析步態(tài)分析是通過目測觀察、生物力學和運動學等手段對患者步行規(guī)律進行分析,明確異常步態(tài)的原因;程度和影響因素,為康復治療及效果的評估提供客觀依據。社區(qū)中宜采用目測法進行步態(tài)定性分析。五、步態(tài)分析(一)正常步態(tài)1、時空參數步長跨步長步頻步行速度2、步行周期支撐相擺動相3、正常步態(tài)中身體各部位活動行走時,下肢關節(jié)運動與肌肉活動之間出現復雜的關聯。(一)正常步態(tài)(二)步態(tài)定性分析和護理步態(tài)定性分析是通過觀察步態(tài)和身體各部位情況,識別步行周期的時相和分期特點。檢查者觀察順序應由遠端至近端,每一個部位按步行周期中每一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的順序依次評定,避免觀察部位和步行周期時相上的跳躍。從不同角度進行步態(tài)觀察時,先觀察側面,再觀察正面。觀察內容包括步行周期、步行節(jié)律、身體各部位情況、輔助裝置的使用、患者神態(tài)和表情等、(二)步態(tài)定性分析和護理(三)常見異常步態(tài)1、疼痛步態(tài)2、肌無力步態(tài)3、短腿、關節(jié)攣縮強直步態(tài)4、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所致異常步態(tài)(三)常見異常步態(tài)六、平衡功能評定

平衡是維持人體重心垂直于支持面上方的能力,用以保持體位、在隨意運動中調整姿勢和安全有效地對外來干擾做出反應。平衡評定的目的是確定是否存在平衡

功能障礙;以及平衡障礙原因、程度,為確定康復治療計劃、評價康復效果提供依據,以及預測可能發(fā)生跌倒的危險性。六、平衡功能評定(一)平衡的種類人體平衡可以分為靜態(tài)、動態(tài)和反應性平衡三類。(二)平衡的機制為了保持平衡,人體重心必須垂直地落在支撐面的范圍內。保持人體平衡需要感覺輸入、中樞整合和運動控制三個環(huán)節(jié)。(一)平衡的種類(三)平衡功能評定和護理

平衡功能評定包括主觀評定和客觀評定。主觀評定應用簡便,適宜在社區(qū)使用。其評定內容主要有:1、坐位保持和平衡2、站立位保持3、單腿站立檢查4、強化Romberg檢查5、跨步反應6、在活動狀態(tài)下移動身體,在不同條件下行走能否保持平衡。(三)平衡功能評定和護理七、協(xié)調功能評定協(xié)調是指人體產生平衡、準確、有控制的運動能力,與平衡密切相關。協(xié)調功能障礙包括共濟失調、不隨意運動、運動徐緩和僵直等。協(xié)調功能評定主要是判斷有無協(xié)調功能障礙,為制定康復治療方案提供客觀依據。評定方法主要是觀察被測試對象在完成指定的動作中有誤異常,包括粗大和精細協(xié)調運動的評定

。精細協(xié)調運動評定主要是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粗大協(xié)調運動的評定主要是非平衡性協(xié)調功能評定。七、協(xié)調功能評定(一)非平衡性協(xié)調功能評定1、指鼻、交替指鼻對指試驗

2、對指試驗3、輪替試驗4、旋轉試驗5、握拳試驗6、拍膝、拍地試驗7、跟-膝-脛試驗8、足趾接觸檢查者手指試驗(一)非平衡性協(xié)調功能評定(二)注意事項進行評定是應備好檢查用物,檢查環(huán)境安靜,光線充足,并有一定的活動空間?;颊咂跁r不易進行檢查。(二)注意事項第三節(jié)言語、語言和吞咽功能評定一、言語-語言功能評定言語-語言障礙是指構成言語與語言各個環(huán)節(jié)受損或發(fā)生功能障礙,常見的言語-語言障礙為失語癥、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言語-語言功能評定是通過交流、觀察、量表和儀器等方法評定患者有無言語-語言功能障礙;判斷言語-語言功能障礙的原因、性質、類型和程度;確定患者是否需要言語治療,以及治療的方法;評定康復治療后的效果,預測言語-語言障礙恢復的可能性。第三節(jié)言語、語言和吞咽功能評定(一)失語癥的評定1、定義

失語癥是由于腦部損傷使原來已經獲得的語言能力受損或喪失的一種語言障礙綜合征。(一)失語癥的評定2、評定內容(1)談話(2)復述(3)口語理解(4)命名(5)閱讀(6)書寫3、評定方法我國常用的是漢語失語檢查法。2、評定內容(二)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癥的評定1、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癥的定義構音障礙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損害引起的發(fā)聲、發(fā)音、共鳴和韻律等言語運動控制障礙。言語失用癥是一種特殊的言語運動性疾病,其特點是患者由于言語運動器官的位置擺放及順序進行發(fā)音的運動出現障礙,雖然其構音器官無肌肉麻痹、肌張力異常、失調、不隨意運動等異常,但患者在語言表達時隨意說話的能力出現障礙,表現為說話費力、不靈活、語音拖長、脫落、置換或不清晰等。(二)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癥的評定2、言語失用與構音障礙的言語特征3、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癥的評定2、言語失用與構音障礙的言語特征第四節(jié)日常生活活動(ADL)能力評定(一)ADL評定方法ADL評定的方法有提問法、觀察法和量表評定法。第四節(jié)日常生活活動(ADL)能力評定(一)ADL評定(二)BADL(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評定1、BADL定義BADL是人們?yōu)榱司S持生活及適應生存環(huán)境最基本的、共性的、每天必須反復進行的基本活動,用以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個人衛(wèi)生整潔好進行交流。BADL包括自理和移動兩類功能活動。2、BADL評定方法Barthel指數評定被廣泛應用于BADL的評定。(二)BADL(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評定(三)IADL(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評定1、IADL定義生產性活動是指通過提供物質與服務,能夠對社會、家庭做出貢獻或對自己有益的活動,是體現個人價值的活動,包括工作、操持家務、照顧他人和學習等。IADL評定反應了從事家務的能力,與被評定者的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常作為生產性活動評定內容之一。(三)IADL(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評定2、IADL評定方法FAQ(功能活動問卷)用于研究社區(qū)老年人獨立性和輕癥老年性癡呆,目前是IADL評定量表中效度最高的,而且項目較全面,在IADL評定是提倡首先使用。2、IADL評定方法(四)ADL評定注意事項1、進行評定前應與患者交談,讓患者明確評定的目的,并取得患者的理解與合作;2、評定前還必須對患者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3、避免患者因疲勞而失實;4、在分析評定結果是應考慮有關的影響因素。(四)ADL評定注意事項二、生存質量評定(一)QOL的概念廣義的生存質量被理解為人類生存的自然狀態(tài)和社會條件的優(yōu)劣狀態(tài),其內容包含國民收入、健康、教育、營養(yǎng)、環(huán)境、社會服務和社會秩序等。在醫(yī)學領域中,QOL是指個體生存的水平和體驗,反映了病、傷、殘患者在不同程度的傷殘情況下,維持自身軀體、精神以及社會活動能夠處于一種良好狀態(tài)的能力和素質,即與健康相關的生存質量。二、生存質量評定(二)評定內容QOL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等各個方面。(二)評定內容(三)常用評定方法1、訪談法2、自我報告3、觀察法4、標準化的量表評定法(三)常用評定方法(四)常用評定量表生活滿意指數量表A是生活滿意度量三個獨立表中的自評量表之一,是常用的主觀生存質量的評定量表。(四)常用評定量表第五節(jié)心理評定一、認知功能測驗認知是人認知外界事物的過程,或是對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加工的過程,包括意識、感覺、知覺、記憶、表象、思維和言語等心理現象。意識是認知活動的基礎,所以在進行認知功能評定前應首先進行意識評定。另外,認知功能評定分為篩查法、特異性檢查法、成套測驗法和功能檢查法四種,應按先后順序逐步進行檢查。第五節(jié)心理評定一、認知功能測驗1、意識評定

意識是在覺醒狀態(tài)下的覺知,應用Glasgow昏迷量表可用來判斷有無意識障礙,以及腦損傷程度。包括睜眼、言語和運動三項反應。1、意識評定2、認知篩查量表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和認知能力篩查是社區(qū)常用的認知功能篩查量表,用于檢測患者是否存在認知功能障礙。2、認知篩查量表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和認知能力篩查是3、記憶測驗韋氏記憶量表和日常記憶問卷可用于社區(qū)記憶評定。3、記憶測驗韋氏記憶量表和日常記憶問卷可用于二、智力測驗智力測驗是通過測驗的方式衡量個體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種科學方法。是康復醫(yī)學的評定和科研工作中是常用的測驗手段之一,常用的量表有韋氏智力量表、坦福-比奈量表和成人簡易智力測驗。二、智力測驗三、情緒測驗情緒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體驗。疾病和殘疾等可使患者出現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其中最常見的是焦慮和抑郁。三、情緒測驗1、抑郁

是一種持續(xù)較長時間的悲傷、沮喪、苦悶和失望的情感,若患者癥狀影響到精神活動,稱為抑郁狀態(tài)。抑郁既可表現為一組臨床綜合征,又可診斷精神障礙。在社區(qū)中,自評抑郁量表(SDS)和抑郁狀態(tài)問卷(DSI)易于被測試者掌握,且能反應抑郁狀態(tài)的癥狀和嚴重程度,發(fā)現抑郁癥病人和評價康復治療效果。其評分標準是每一條目按四級評分。1、抑郁2、焦慮

焦慮是對事件或內部想法與感受的一種不愉快的體驗,涉及輕重不等,但性質相近而相互過渡的一系列情緒。主要表現為對未來感到恐懼、預感自身會發(fā)生某種不幸、易煩惱、過分關心周圍事物但難以集中注意力等。常用來測量焦慮的量表是焦慮自評量表,其作用與SDS(自評抑郁量表)相似。2、焦慮第六節(jié)營養(yǎng)和壓瘡評定一、營養(yǎng)評定營養(yǎng)評定主要包括體格檢查、營養(yǎng)素攝入評定、人體生化和生理評定。通過營養(yǎng)評定,可以評價肌體是否存在營養(yǎng)失衡的危險,指導制定營養(yǎng)干預的措施,并評價康復治療效果。第六節(jié)營養(yǎng)和壓瘡評定一、營養(yǎng)評定(一)體格檢查1、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前,應詢問患者近期有無體重改變;活動水平、食欲和胃腸功能情況;既往有無影響營養(yǎng)狀態(tài)的疾病和服用藥物情況;2、體格檢查通過體格檢查,可發(fā)現營養(yǎng)不良對特定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影響,以及營養(yǎng)不良的不同發(fā)展階段。(一)體格檢查(二)營養(yǎng)素攝入評定營養(yǎng)素攝入評定是為了確定患者實際攝入的營養(yǎng)素含量,以評定其飲食是否適當,同時評定影響食物攝入的因素。1、膳食日記和回憶2、食物可得性的評定(二)營養(yǎng)素攝入評定(三)人體生化和生理指標評定1、人體生理指標評定(1)身長(2)體重(3)腰圍和臀圍(4)皮褶厚度(5)上臂圍和上臂肌圍(三)人體生化和生理指標評定2、人體生化指標評定血生化指標評定,如血脂、血清白蛋白、白蛋白與球蛋白之比、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比容等可客觀反映機體營養(yǎng)狀態(tài)。所以。在社區(qū)通過血生化之比測定可對應用評定和康復治療效果評價提供客觀依據。2、人體生化指標評定二、壓瘡評定壓瘡是一定區(qū)域,特別是骨隆突部位持續(xù)受到壓力和(或)剪切力、摩擦力引起的組織局部缺血損傷。二、壓瘡評定(一)壓瘡的發(fā)生機制引起壓瘡的原因主要為外在和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壓力、剪切力和摩擦力。內在因素包括年齡、運動功能障礙、感覺障礙、營養(yǎng)不良和大小便失禁等。1、壓力2、剪切力3、摩擦力4、營養(yǎng)5、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6、皮膚潮濕和便失禁(一)壓瘡的發(fā)生機制(二)壓瘡評定1、壓瘡危險因素評定Brade評分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危險評分法,目前被全世界廣泛使用。其評分越低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就越大,當評分小于16分時患者易發(fā)生壓瘡。2、壓瘡等級評定按壓瘡解剖深度分級可分為四級;按壓瘡兵力變化程度分四期、(二)壓瘡評定第七節(jié)疼痛評定疼痛是伴有實質或潛在組織損傷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反應。第七節(jié)疼痛評定疼痛是伴有實質或潛在組一、疼痛的分類(一)按疼痛部位分類1、表淺痛2、深部痛一、疼痛的分類(二)按疼痛的表現形式分類1、局部痛2、放射痛3、擴散痛(二)按疼痛的表現形式分類(三)按疼痛的性質分類1、銳痛2、鈍痛(三)按疼痛的性質分類(四)按疼痛的持續(xù)時間分類1、急性疼痛2、慢性疼痛3、亞急性疼痛(四)按疼痛的持續(xù)時間分類二、疼痛的影響因素和對機體的影響(一)疼痛的影響因素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所以機體對疼痛的感受和反應不僅受疼痛性質、范圍很大只需時間等因素影響,還與環(huán)境、性別、年齡、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既往疼痛經驗和心理狀態(tài)等各種因素密切相關。二、疼痛的影響因素和對機體的影響(二)疼痛對機體的影響疼痛對機體的影響主要與疼痛性質有關。(二)疼痛對機體的影響三、疼痛評定社區(qū)常用的疼痛評定包括疼痛部位、強度、特性和發(fā)展過程評定、三、疼痛評定(一)疼痛強度評定常用疼痛強度評定的方法有視覺模擬評分法、口述描繪評分法和數字評分法。(一)疼痛強度評定1、視覺模擬評分法

是在白紙上畫一條10厘米張的直線,在線的一端標注“無痛”,另一端標注“劇痛”,患者根據自己的感受在直線上標出疼痛的強度。1、視覺模擬評分法2、口述描述評分法

通過讓患者選擇無痛、輕度痛、中度痛、嚴重痛和劇烈痛等關鍵詞,以評價自身疼痛程度。2、口述描述評分法3、11點數字評分法

是常使用的主觀評估疼痛的方法?;颊哂?—10共11個點描述疼痛強度,其中“0”為無痛,“10”為最嚴重的劇痛。3、11點數字評分法(二)疼痛部位評價45區(qū)體表面積評分法是常用的疼痛部位評定方法。該法將人體表面分為45個區(qū)域,患者將自己疼痛部位標出,同時用不同顏色表示疼痛強度。(二)疼痛部位評價(三)疼痛發(fā)展過程評定疼痛日記評分法是有患者或親屬、護士記錄每天每個時間段內與疼痛有關的活動,包括坐位、臥位和行走。同時記錄使用的藥物名稱和計量,以及疼痛強度。其中疼痛強度用0—10的數字量級表示,睡眠按無痛記分。此方法在了解疼痛嚴重程度、疼痛發(fā)作頻率和持續(xù)疼痛時間的同時,可連續(xù)記錄疼痛與行為、藥物劑量之間關系,以比較不同康復治療方法的效果。(三)疼痛發(fā)展過程評定

第二章康復護理評定

第二章康復護理評定第一節(jié)康復護理評定概述一、康復護理評定的概念康復評定是收集患者功能障礙資料,并與正常標準進行比較和分析,對患者功能狀態(tài)和潛在能力的判斷過程。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功能障礙分為功能形態(tài)障礙、能力障礙和社會因素障礙。第一節(jié)康復護理評定概述一、康復護理評定的概念康復護理評定是收集康復護理對象的功能形態(tài)、能力和社會環(huán)境資料,并與正常標準進行比較和分析,確定康復護理問題,為制定康復護理措施提供參考依據。是康復評定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社區(qū)康復護理過程的始終。康復護理評定是收集康復護理對象的功能形態(tài)、能力和社會環(huán)境資料二、康復護理評定的目的1、確定患者存在的康復護理問題,制定康復護理目標。2、為制定和修改康復護理措施提供依據,并評定康復治療的效果。二、康復護理評定的目的3、比較康復護理方案的優(yōu)劣,選擇投資少而收益大的康復護理計劃加以實施,取消投資大、收益差的投資計劃,使康復護理取得最佳的社會效益。4、進行預后評估,為殘疾等級的劃分提供依據。3、比較康復護理方案的優(yōu)劣,選擇投資少而收益大的康復護理計劃三、康復護理評定方法1、交談2、觀察3、調查4、量表5、體格檢查三、康復護理評定方法四、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步驟(一)收集資料(二)分析資料(三)確定康復護理診斷、目標和措施(四)記錄四、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步驟五、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分期1、初期評定2、中期評定3、末期評定和隨訪五、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分期六、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內容(一)康復個體的評定1、一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身高、體重、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經濟收入和支持系統(tǒng)情況。2、病史包括主訴、現病史、功能史、既往史、個人特征、社交史和職業(yè)史等。六、社區(qū)康復護理評定內容3、體格檢查、形態(tài)和功能評定(1)人體形態(tài)評定了解截肢、肢體浮腫和下肢不等長對患者形態(tài)和功能的影響程度。3、體格檢查、形態(tài)和功能評定(2)皮膚和淋巴除觀察皮膚顏色、溫度、濕度和彈性外,應觀察皮膚有無水泡、水腫、皮疹、瘀斑、破損、壓瘡,尤其是骨性隆起的皮膚和假肢或矯形器接觸部位的皮膚。(3)頭、面和頸部了解有無視力和聽力受損;牙齒、牙齦、義牙和舌對言語-語言和吞咽功能有無影響。(2)皮膚和淋巴除觀察皮膚顏色、溫度、濕度和彈性外,應(4)運動功能了解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耐受能力。(5)言語-語言能力包括聽力、說話能力、書寫及計算能力、失認癥和失用癥評定(6)生殖、泌尿系統(tǒng)和直腸(4)運動功能了解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耐受能力。4、神經、心理評定包括反射、感覺、意識狀態(tài)、記憶、情緒、疼痛和認知能力等評定。5、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評定6、殘疾評定4、神經、心理評定包括反射、感覺、意識狀態(tài)、記憶、情緒(二)社區(qū)評定1、社區(qū)人群評定2、環(huán)境評定(1)居住環(huán)境評定(2)工作環(huán)境評定(3)社區(qū)環(huán)境評定(二)社區(qū)評定七、康復評定的注意事項1、根據疾病、功能、能力和障礙診斷的不同特點,以及社區(qū)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恰當的評定方法和評定內容。2、進行評定時應先從篩查開始,然后再進行深入的檢查。七、康復評定的注意事項3、首次評定時應對患者進行心理、生理和社會等全面評定。4、選擇操作簡單、易于推廣和普及的評定方法。5、選擇信度、效度和靈敏度高的評定工具,以及國際通用的標準化的評定方法。3、首次評定時應對患者進行心理、生理和社會等全面評定。第二節(jié)運動功能評定一、心功能評定社區(qū)常用的心功能評定包括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的心功能分級、6分鐘步行實驗和心電圖檢查。(一)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的心功能分級評定第二節(jié)運動功能評定一、心功能評定根據患者自己有無心悸、氣促和乏力等癥狀進行心功能分級。其分級標準是:Ⅰ級,體力活動不受限制,日?;顒硬怀霈F癥狀;Ⅱ級,體力活動稍受限制,日?;顒涌沙霈F癥狀,休息時無癥狀;Ⅲ級,體力活動明顯受限,輕微日常活動即有癥狀,但休息時可無癥狀;Ⅳ級,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亦有癥狀。根據患者自己有無心悸、氣促和乏力等癥狀進行心功能分級。其分級(二)6分鐘步行實驗患者在走廊內用6分鐘時間盡量行走,若步行距離<150m為嚴重心衰;若步行距離在150~425m為中度心衰;若步行距離在426~550m為輕度心衰。(三)心電圖和運動負荷實驗(二)6分鐘步行實驗二、肺功能評定肺功能評定主要指呼吸功能評定。社區(qū)常用的肺功能評定是呼吸功能徒手評定和肺功能評定。(一)呼吸功能徒手評定呼吸功能徒手評定時讓患者進行短距離行走或簡單動作,根據其氣短情況判斷呼吸功能。二、肺功能評定(二)肺功能評定包括肺容量和肺通氣功能評定1、肺容量評定肺容量是呼吸道和肺泡內容納的氣體量,由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和殘氣量四個基礎容積組成。一般將肺容量實測值與預計值比相差20%以上視為異常。

(二)肺功能評定2、肺通氣功能評定肺通氣功能評定是測定單位時間內進出肺的氣體量,可反映肺通氣功能的動態(tài)變化,區(qū)別通氣障礙類型。肺通氣功能評定包括每分鐘通氣量、每分鐘肺泡通氣量、最大通氣量和時間肺活量。2、肺通氣功能評定肺通氣功能評定是測定單位時間內進出三、肌力評定徒手肌力檢查(MMT)是以自身各肌體的重量作為肌力評價基準,能夠表示個體各相對應的力量,比用測力計等方法測得的肌力絕對值更具有使用價值。而且不需特殊的檢查器具,不受檢查場所的限制,宜在社區(qū)康復治療和護理中使用。三、肌力評定(一)MMT特點進行肌力評定時,檢查者須熟練掌握肌肉、骨骼和神經系統(tǒng)的解剖和生理知識。腦卒中、腦外傷等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導致的偏癱和四肢癱不能用MMT進行肌力檢查。另外, MMT檢查的是有關主要動作肌和輔助肌共同完成的隨意收縮運動,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縮耐力。同時,其分級標準較粗略,難以排除測試者主觀評價的誤差。(一)MMT特點(二)MMT方法1、受檢者體位被檢者體位舒適、穩(wěn)定,肌體運動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或采用去除重力的體位,且運動無障礙。2、固定被檢查者肌肉的起點應被固定。3、評級標準MMT將肌力分為正常、良好、尚可、差、微弱和無收縮六級、(二)MMT方法(三)MMT注意事項進行MMT前,須向患者解釋檢查的目的和方法;患者處于疲勞、飽餐或運動后不宜進行MMT檢查;檢查時,患者應采取正確的測試姿勢,防止出現代償運動;應左右進行對比測試;肌力檢查首先從重力位開始。肌體運動時,被檢查肌肉附著點近端肢體應得到可靠的固定。(三)MMT注意事項四、關節(jié)活動度評定關節(jié)活動度或關節(jié)活動范圍(ROM),是指一個關節(jié)運動時所通過的運動弧,是衡量關節(jié)運動量的尺度,常以度數表示。ROM評定的目的是確定關節(jié)活動受限的部位和程度;分析原因,以確定治療目標和方法;對康復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四、關節(jié)活動度評定(一)測量工具通用量角器、電子角度計和皮尺等。(二)測量方法(三)護理(一)測量工具五、步態(tài)分析步態(tài)分析是通過目測觀察、生物力學和運動學等手段對患者步行規(guī)律進行分析,明確異常步態(tài)的原因;程度和影響因素,為康復治療及效果的評估提供客觀依據。社區(qū)中宜采用目測法進行步態(tài)定性分析。五、步態(tài)分析(一)正常步態(tài)1、時空參數步長跨步長步頻步行速度2、步行周期支撐相擺動相3、正常步態(tài)中身體各部位活動行走時,下肢關節(jié)運動與肌肉活動之間出現復雜的關聯。(一)正常步態(tài)(二)步態(tài)定性分析和護理步態(tài)定性分析是通過觀察步態(tài)和身體各部位情況,識別步行周期的時相和分期特點。檢查者觀察順序應由遠端至近端,每一個部位按步行周期中每一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的順序依次評定,避免觀察部位和步行周期時相上的跳躍。從不同角度進行步態(tài)觀察時,先觀察側面,再觀察正面。觀察內容包括步行周期、步行節(jié)律、身體各部位情況、輔助裝置的使用、患者神態(tài)和表情等、(二)步態(tài)定性分析和護理(三)常見異常步態(tài)1、疼痛步態(tài)2、肌無力步態(tài)3、短腿、關節(jié)攣縮強直步態(tài)4、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所致異常步態(tài)(三)常見異常步態(tài)六、平衡功能評定

平衡是維持人體重心垂直于支持面上方的能力,用以保持體位、在隨意運動中調整姿勢和安全有效地對外來干擾做出反應。平衡評定的目的是確定是否存在平衡

功能障礙;以及平衡障礙原因、程度,為確定康復治療計劃、評價康復效果提供依據,以及預測可能發(fā)生跌倒的危險性。六、平衡功能評定(一)平衡的種類人體平衡可以分為靜態(tài)、動態(tài)和反應性平衡三類。(二)平衡的機制為了保持平衡,人體重心必須垂直地落在支撐面的范圍內。保持人體平衡需要感覺輸入、中樞整合和運動控制三個環(huán)節(jié)。(一)平衡的種類(三)平衡功能評定和護理

平衡功能評定包括主觀評定和客觀評定。主觀評定應用簡便,適宜在社區(qū)使用。其評定內容主要有:1、坐位保持和平衡2、站立位保持3、單腿站立檢查4、強化Romberg檢查5、跨步反應6、在活動狀態(tài)下移動身體,在不同條件下行走能否保持平衡。(三)平衡功能評定和護理七、協(xié)調功能評定協(xié)調是指人體產生平衡、準確、有控制的運動能力,與平衡密切相關。協(xié)調功能障礙包括共濟失調、不隨意運動、運動徐緩和僵直等。協(xié)調功能評定主要是判斷有無協(xié)調功能障礙,為制定康復治療方案提供客觀依據。評定方法主要是觀察被測試對象在完成指定的動作中有誤異常,包括粗大和精細協(xié)調運動的評定

。精細協(xié)調運動評定主要是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粗大協(xié)調運動的評定主要是非平衡性協(xié)調功能評定。七、協(xié)調功能評定(一)非平衡性協(xié)調功能評定1、指鼻、交替指鼻對指試驗

2、對指試驗3、輪替試驗4、旋轉試驗5、握拳試驗6、拍膝、拍地試驗7、跟-膝-脛試驗8、足趾接觸檢查者手指試驗(一)非平衡性協(xié)調功能評定(二)注意事項進行評定是應備好檢查用物,檢查環(huán)境安靜,光線充足,并有一定的活動空間?;颊咂跁r不易進行檢查。(二)注意事項第三節(jié)言語、語言和吞咽功能評定一、言語-語言功能評定言語-語言障礙是指構成言語與語言各個環(huán)節(jié)受損或發(fā)生功能障礙,常見的言語-語言障礙為失語癥、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言語-語言功能評定是通過交流、觀察、量表和儀器等方法評定患者有無言語-語言功能障礙;判斷言語-語言功能障礙的原因、性質、類型和程度;確定患者是否需要言語治療,以及治療的方法;評定康復治療后的效果,預測言語-語言障礙恢復的可能性。第三節(jié)言語、語言和吞咽功能評定(一)失語癥的評定1、定義

失語癥是由于腦部損傷使原來已經獲得的語言能力受損或喪失的一種語言障礙綜合征。(一)失語癥的評定2、評定內容(1)談話(2)復述(3)口語理解(4)命名(5)閱讀(6)書寫3、評定方法我國常用的是漢語失語檢查法。2、評定內容(二)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癥的評定1、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癥的定義構音障礙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損害引起的發(fā)聲、發(fā)音、共鳴和韻律等言語運動控制障礙。言語失用癥是一種特殊的言語運動性疾病,其特點是患者由于言語運動器官的位置擺放及順序進行發(fā)音的運動出現障礙,雖然其構音器官無肌肉麻痹、肌張力異常、失調、不隨意運動等異常,但患者在語言表達時隨意說話的能力出現障礙,表現為說話費力、不靈活、語音拖長、脫落、置換或不清晰等。(二)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癥的評定2、言語失用與構音障礙的言語特征3、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癥的評定2、言語失用與構音障礙的言語特征第四節(jié)日常生活活動(ADL)能力評定(一)ADL評定方法ADL評定的方法有提問法、觀察法和量表評定法。第四節(jié)日常生活活動(ADL)能力評定(一)ADL評定(二)BADL(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評定1、BADL定義BADL是人們?yōu)榱司S持生活及適應生存環(huán)境最基本的、共性的、每天必須反復進行的基本活動,用以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個人衛(wèi)生整潔好進行交流。BADL包括自理和移動兩類功能活動。2、BADL評定方法Barthel指數評定被廣泛應用于BADL的評定。(二)BADL(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評定(三)IADL(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評定1、IADL定義生產性活動是指通過提供物質與服務,能夠對社會、家庭做出貢獻或對自己有益的活動,是體現個人價值的活動,包括工作、操持家務、照顧他人和學習等。IADL評定反應了從事家務的能力,與被評定者的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常作為生產性活動評定內容之一。(三)IADL(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評定2、IADL評定方法FAQ(功能活動問卷)用于研究社區(qū)老年人獨立性和輕癥老年性癡呆,目前是IADL評定量表中效度最高的,而且項目較全面,在IADL評定是提倡首先使用。2、IADL評定方法(四)ADL評定注意事項1、進行評定前應與患者交談,讓患者明確評定的目的,并取得患者的理解與合作;2、評定前還必須對患者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3、避免患者因疲勞而失實;4、在分析評定結果是應考慮有關的影響因素。(四)ADL評定注意事項二、生存質量評定(一)QOL的概念廣義的生存質量被理解為人類生存的自然狀態(tài)和社會條件的優(yōu)劣狀態(tài),其內容包含國民收入、健康、教育、營養(yǎng)、環(huán)境、社會服務和社會秩序等。在醫(yī)學領域中,QOL是指個體生存的水平和體驗,反映了病、傷、殘患者在不同程度的傷殘情況下,維持自身軀體、精神以及社會活動能夠處于一種良好狀態(tài)的能力和素質,即與健康相關的生存質量。二、生存質量評定(二)評定內容QOL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等各個方面。(二)評定內容(三)常用評定方法1、訪談法2、自我報告3、觀察法4、標準化的量表評定法(三)常用評定方法(四)常用評定量表生活滿意指數量表A是生活滿意度量三個獨立表中的自評量表之一,是常用的主觀生存質量的評定量表。(四)常用評定量表第五節(jié)心理評定一、認知功能測驗認知是人認知外界事物的過程,或是對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加工的過程,包括意識、感覺、知覺、記憶、表象、思維和言語等心理現象。意識是認知活動的基礎,所以在進行認知功能評定前應首先進行意識評定。另外,認知功能評定分為篩查法、特異性檢查法、成套測驗法和功能檢查法四種,應按先后順序逐步進行檢查。第五節(jié)心理評定一、認知功能測驗1、意識評定

意識是在覺醒狀態(tài)下的覺知,應用Glasgow昏迷量表可用來判斷有無意識障礙,以及腦損傷程度。包括睜眼、言語和運動三項反應。1、意識評定2、認知篩查量表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和認知能力篩查是社區(qū)常用的認知功能篩查量表,用于檢測患者是否存在認知功能障礙。2、認知篩查量表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和認知能力篩查是3、記憶測驗韋氏記憶量表和日常記憶問卷可用于社區(qū)記憶評定。3、記憶測驗韋氏記憶量表和日常記憶問卷可用于二、智力測驗智力測驗是通過測驗的方式衡量個體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種科學方法。是康復醫(yī)學的評定和科研工作中是常用的測驗手段之一,常用的量表有韋氏智力量表、坦福-比奈量表和成人簡易智力測驗。二、智力測驗三、情緒測驗情緒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體驗。疾病和殘疾等可使患者出現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其中最常見的是焦慮和抑郁。三、情緒測驗1、抑郁

是一種持續(xù)較長時間的悲傷、沮喪、苦悶和失望的情感,若患者癥狀影響到精神活動,稱為抑郁狀態(tài)。抑郁既可表現為一組臨床綜合征,又可診斷精神障礙。在社區(qū)中,自評抑郁量表(SDS)和抑郁狀態(tài)問卷(DSI)易于被測試者掌握,且能反應抑郁狀態(tài)的癥狀和嚴重程度,發(fā)現抑郁癥病人和評價康復治療效果。其評分標準是每一條目按四級評分。1、抑郁2、焦慮

焦慮是對事件或內部想法與感受的一種不愉快的體驗,涉及輕重不等,但性質相近而相互過渡的一系列情緒。主要表現為對未來感到恐懼、預感自身會發(fā)生某種不幸、易煩惱、過分關心周圍事物但難以集中注意力等。常用來測量焦慮的量表是焦慮自評量表,其作用與SDS(自評抑郁量表)相似。2、焦慮第六節(jié)營養(yǎng)和壓瘡評定一、營養(yǎng)評定營養(yǎng)評定主要包括體格檢查、營養(yǎng)素攝入評定、人體生化和生理評定。通過營養(yǎng)評定,可以評價肌體是否存在營養(yǎng)失衡的危險,指導制定營養(yǎng)干預的措施,并評價康復治療效果。第六節(jié)營養(yǎng)和壓瘡評定一、營養(yǎng)評定(一)體格檢查1、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前,應詢問患者近期有無體重改變;活動水平、食欲和胃腸功能情況;既往有無影響營養(yǎng)狀態(tài)的疾病和服用藥物情況;2、體格檢查通過體格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