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理論課件_第1頁
新聞學理論課件_第2頁
新聞學理論課件_第3頁
新聞學理論課件_第4頁
新聞學理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聞學理論課程負責人:王春玲新聞學理論課程負責人:王春玲1推薦書目1.《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yè)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美)科瓦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2.《媒介論爭:19個重大問題的正反方辯論》,(美)埃弗利特·丹尼斯,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3.《關鍵概念》,(美)約翰·費斯克,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4.《新聞學關鍵概念》,鮑勃·富蘭克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5.《發(fā)掘新聞:美國報業(yè)的社會史》,邁克爾·舒德森,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6.《做新聞》,蓋伊·塔奇曼,華夏出版社2008年版7.《什么在決定新聞》,赫伯特·甘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8.《新聞社會學》,邁克爾·舒德森,華夏出版社2010年版9.《新聞學》,徐寶璜,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10.《比較新聞學:方法與考證》,張威,南方日報出版社2003年版推薦書目1.《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yè)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2第一章新聞新聞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現象。接受和發(fā)布新聞已經成為人們的常規(guī)活動新聞來源于社會生活,但不是所有社會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都能成為新聞,那么

什么是新聞?新聞和其他信息有什么區(qū)別?第一章新聞新聞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現象。3新聞是新聞學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新聞傳播活動的核心對象。給新聞下定義就是揭示新聞的本質、概括新聞最根本的特征。第一節(jié)新聞的定義第一節(jié)新聞的定義4一、新聞定義類型1.報道說

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

——陸定一1943年9月1日發(fā)表于延安《解放日報》上的《我們對于新聞學的基本觀點》一文:“唯物論者認為,新聞的本源乃是物質的東西,乃是事實,就是人類在自然斗爭和社會斗爭中所發(fā)生的事實。因此,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边@是迄今為止國內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新聞定義。陸定一的新聞定義受到了著名新聞史學家戈公振的影響。

一、新聞定義類型5討論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結合下述內容,分析陸定一關于新聞定義的優(yōu)缺點是什么?1.媒體關于李天一事件的報道2.1968年3月16日美軍屠殺越南美萊村村民,1969年11月12日《紐約客》雜志刊登記者西摩赫希的美萊村屠殺新聞,輿論嘩然。西摩赫希獲得1970年普利策國際報道獎。3.生活中大量事件不會被報道討論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6優(yōu)點1.簡明易記,通俗易懂2.科學揭示了新聞和事實之間的關系3.突出“新近發(fā)生”這一重要的新聞特征4.強調新聞是“報道”的專業(yè)化組織化特性優(yōu)點1.簡明易記,通俗易懂7缺陷1.只注意時間上的“新近發(fā)生”,沒有揭示出新聞的“新”的另一重要內涵——知新2.忽視新聞選擇的特殊性,不是所有的事實都是新聞3.忽視受眾的地位缺陷1.只注意時間上的“新近發(fā)生”,沒有揭示出新聞的“新”的82.事實說

新聞是最近發(fā)生的、能引人興味的事實。

——布萊爾

新聞者,乃多數閱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實也。

——徐寶璜新聞就是廣大群眾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實?!堕L江2.事實說新聞是最近發(fā)生的、能引人興味的事實。93.“記錄說”

新聞就是能喚起讀者、喚起人們的關心,進而教誨他們,鼓勵他們,并使他們能夠得到樂趣的一種對人類活動的最適時的記錄。

——華連新聞是現在新的活動社會狀況的寫真——李大釗3.“記錄說”104.其他定義信息說:新聞是報道(或傳播)新近事實的信息——張國良傳播說:新聞是新近變動的事實的傳播?!踔蟹闯Uf:美國《紐約太陽報》編輯主任約翰博加特—“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手段說”:新聞是報道或評述最新的重要事實以影響輿論的特殊手段——甘惜芬4.其他定義11二、新聞的基本內涵

1.新聞必須是對事實的報道《錯把綠發(fā)當青草》,《新民晚報》1998年7月21日德國19歲的吉他手奧吉把頭發(fā)染成綠色,并剪了一個古怪的發(fā)型。一天下午,他去漢諾威動物園與女友約會,對方遲到,于是他沐浴著陽光在長凳上睡著了。這時適逢駱駝“托尼”路過,看中了他的頭發(fā),于是決定飽餐一頓。奧吉從疼痛中醒來,發(fā)出陣陣尖叫聲。駱駝把頭發(fā)在嘴里嚼了幾口,發(fā)覺上當,于是吐了出來。“托尼”的飼養(yǎng)員說,“托尼”這是第二次犯同一錯誤,幾年前它也拔掉了一個留有綠頭發(fā)的小伙子的頭發(fā),它顯然是把綠頭發(fā)錯當成了青草。

二、新聞的基本內涵12什么是事實?事實意味著是可以查證的,人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有根據、有來源統(tǒng)計數據顯示有錢人終成眷屬收入高結婚比率更高2013年02月26日有錢人才能終成眷屬?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一組數據似乎印證了這一說法。英國《每日郵報》25日報道稱,該國工人階層登記結婚的比率僅為這一人群的45%,而中產階級及以上的高收入人群結婚比率卻比幾年前大幅上升。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的人口普查按照社會地位、收入水平和技能水平將英國人口分為8個階層。數據顯示,2001年該國處于第一梯隊的400萬名行業(yè)精英人士中,有64.8%的人結婚。2012年,這一數字達到510萬,結婚比率上升至66.3%。而位于英國社會底層的普通工人結婚比率卻從2001年的52%下降到去年的44.5%。英國智庫“西維塔斯”負責人指出,該數據說明英國社會兩極分化嚴重,低收入人群不結婚很可能就是受到經濟能力的制約。英國卡斯商學院教授萊斯梅休指出,穩(wěn)定的婚姻關系可促進財富的積累和傳承,這也解釋了有錢人愿意結婚的原因?!经h(huán)球時報報道記者皓然】什么是事實?事實意味著是可以查證的,人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13事實和分析新聞是對事實的報道意味著新聞不是分析,更不是判斷分析是對事實發(fā)生的原因、意義、影響所作的解釋以及對發(fā)展趨勢做的預測。分析建立在事實基礎上。新聞可以有分析,尤其在深度報道領域,分析必不可少,但是分析不能代替事實,而且分析必須建立在事實基礎上,分析得出的結論也是事實。結論和事實之間是必然的因果聯(lián)系。據衛(wèi)生部統(tǒng)計,我國每年約有3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可只有約1萬人能夠完成移植。主要原因是器官捐獻率極低,每百萬人捐獻率只有0.03。其實,我國潛在捐獻者群體龐大,而器官捐獻的“綠色通道”仍需進一步打通。紅會調查顯示,72.4%的受訪者愿死后捐獻器官,僅6.8%明確表示不愿意。但目前,大多數試點省區(qū)市都沒有建立獨立的器官捐獻管理機構,國家層面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今年1月才正式運行?!度梭w器官移植條例》也只是設立了移植的“準入門檻”。事實和分析新聞是對事實的報道意味著新聞不是分析,更不是判斷14事實和判斷判斷是對事件利弊、是非、曲直、對錯、得失、善惡等所作的評價,有強烈主觀傾向,有明確的價值取向。新聞是對事實的報道,而判斷是對事實的評價,因此新聞報道應避免判斷,更不能以判斷代替事實。案例:在全市著力改善“兩個環(huán)境”廣播電視大會召開之后,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對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認真學習貫徹大會精神。今天(2.17)上午,市政協(xié)召開機關領導干部會議,深入學習貫徹全市著力改善兩個環(huán)境廣播電視大會精神。會議強調,各級政協(xié)組織和廣大政協(xié)委員要認真學習會議精神,發(fā)揮政協(xié)優(yōu)勢,通過委員視察、調研、提案、專題協(xié)商議政等形式,履職盡責、建言獻策,以實際行動助推“兩個環(huán)境”建設。要集中精力籌備好市政協(xié)十二屆一次會議,嚴格按照厲行節(jié)儉、反對鋪張浪費的規(guī)定,把全會開成一次簡潔、高效、簡樸的大會。事實和判斷判斷是對事件利弊、是非、曲直、對錯、得失、善惡等所15分析下面兩列標題的差異社會保障暫居榜首大多數網民贊成廢除養(yǎng)老雙軌制近七成網民希望通過網絡參與反腐多數選擇匿名98%網民認為收入差距大六成希望設工資增長機制九成網民認為房價過高六成網民預計2013年還會漲超七成網民認為今年CPI還會上漲應完善價格信息發(fā)布制度多數網民對食品安全不放心七成網民認為原因在于執(zhí)法部門發(fā)言時少些表揚與自我表揚是誰給了政府門衛(wèi)“過濾器”的特權?“先看病后付費”,急不得也拖不得大學畢業(yè)生揮刀向父母折射多少精神蠻荒反壟斷向白酒“高富帥”開刀,這個應該有周口平墳惱人“折騰”有解無解分析下面兩列標題的差異社會保障暫居榜首大多數網民贊成廢除養(yǎng)16

2.新聞必須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

“新近發(fā)生”是新聞最主要的特征,新聞的“新”就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時間新——“新近發(fā)生”二是內容的新——帶給受眾新鮮的感知案例:市場報關于”長江醫(yī)院誤診“的報道

2.新聞必須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

“新近發(fā)生173.新聞必須是對事實的報道

新聞是報道事件的,但事件本身并不就是新聞。一件有價值的事件,還必須通過“報道”才能成為新聞。報道的專業(yè)性、組織性討論:互聯(lián)網時代,“報道”的組織性和專業(yè)性受到了怎樣的沖擊?應該做出什么樣的應對?3.新聞必須是對事實的報道

新聞是報道事件的,但事件本身并不184.新聞應該是對受眾應知欲知而未知的事實的報道市領導檢查督導奶牛養(yǎng)殖小區(qū)和奶站建設.doc4.新聞應該是對受眾應知欲知而未知的事實的報道19三、新聞與相關概念的的區(qū)別新聞與相關概念新聞與宣傳新聞與文學新聞與歷史新聞與情報三、新聞與相關概念的的區(qū)別新聞與相關概念新聞與宣傳新聞與文學20(一)新聞和宣傳新聞傳播的結果是受方曉其事,宣傳的結果是傳者傳其理;新聞敘述的是事實,宣傳灌輸的是觀點。1)傳播目的不同:宣傳的目的是處于宣傳者自身的生存、發(fā)展需要去追逐受眾,滿足宣傳者輸出觀點的需要;新聞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受眾獲知新消息的需要,受眾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

當雄地震造成10人死亡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doc(一)新聞和宣傳21

2)傳播方式不同:新聞的傳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稱為新聞;宣傳卻需要經常重復,以加深人們的印象,利于人們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種或多種不同的形式反復宣傳同一種觀念。“恒源祥,羊羊羊”2)傳播方式不同:223)傳播的原則不同新聞報道要體現專業(yè)的規(guī)范和要求,在新聞報道中要遵循重要的新聞原則,如真實原則、客觀原則、平衡原則、及時原則等等;但是宣傳的原則以此不同甚至大相徑庭,宣傳經常以虛構為己任,宣傳要求把握時機,有強烈的主觀傾向性,強調要塑造典型、口徑一致3)傳播的原則不同新聞報道要體現專業(yè)的規(guī)范和要求,在新聞報道23關于真實原則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宣傳在很大程度上通過犧牲真實來達到傳達觀念、塑造形象的目的。偏遠地段---------遠離鬧市喧囂,盡享靜謐人生

郊區(qū)鄉(xiāng)鎮(zhèn)---------回歸自然,享受田園風光

緊鄰鬧市---------坐擁城市繁華

挨著臭水溝-------絕版水岸名邸,上風上水

挖個水池子-------東方威尼斯,演繹浪漫風情

地勢高-----------視野開闊,俯瞰全城

地勢低洼---------私屬領地,冬暖夏涼

樓頂是圓的-------巴洛克風格

樓頂是尖的--------哥特式風格

戶型很爛----------個性化戶型設計,緊跟時尚潮流

樓間距小----------鄰里親近,和諧溫馨

邊上是荒草地------超大綠化,滿眼綠意

邊上有家銀行------緊鄰中央商務區(qū)

邊上有個居委會----中心政務區(qū)核心地標

邊上有家學校------濃厚人文學術氛圍

邊上有家診所------擁抱健康,安享愜意

邊上有家小賣店-----便利生活觸手可及

邊上有個垃圾站-----人性化環(huán)境管理

邊上有火車道-------交通便利,四通八達

邊上什么也沒有-----簡約生活,閑適安逸關于真實原則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宣傳在很大程度上通過犧牲真實來24關于客觀原則新聞強調客觀,在第三方的立場如實報道信息,不參雜主觀價值判斷和立場傾向;而宣傳則站在特定的立場以強烈的價值判斷引導輿論。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時30分在德國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誕生了一個小男孩,他的父母給他起名叫阿道夫·希特勒。先看看納粹德國報紙: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時30分在德國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誕生了一個人類大救星,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再看看反法西斯主義的報紙: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時30分在德國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誕生了一個人間惡魔他的名字就叫阿道夫·希特勒。后二者都是宣傳,它用帶有明顯的政治觀點和立場來評判當時所誕生的一個小男孩。

關于客觀原則新聞強調客觀,在第三方的立場如實報道信息,不參雜25關于及時原則新聞報道強調及時,在現在的多媒體情境之下,不僅要及時而且在很多時候要求即時,這是新聞媒體的立身之本;然而宣傳則講究時機。關于及時原則新聞報道強調及時,在現在的多媒體情境之下,不僅要264)選擇標準不同新聞的衡量標準是事實是否具備新聞價值,而宣傳內容的選擇標準是是否具有宣傳價值。大雪初降重災區(qū).doc4)選擇標準不同新聞的衡量標準是事實是否具備新聞價值,而宣傳27(二)新聞和文學

新聞強調真實,文學的本質是虛構。(二)新聞和文學28討論1.散文的真實和新聞的真實的區(qū)別2.報告文學與新聞的區(qū)別報告文學是一種在真人真事基礎上塑造藝術形象,以文學手段及時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報告文學(REPORTAGE)是散文的一種,介乎于新聞報導和小說之間,也就是兼有新聞和文學特點的散文,運用文學語言和多種藝術手法,通過生動的情節(jié)和典型的細節(jié),迅速地,及時地“報告”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往往像新聞通訊一樣,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剛發(fā)生的事件及時的傳達給讀者大眾。題材既是發(fā)生的某一件事,所以“報告”有濃厚的新聞性;但它跟報章新聞不同,因為它必須充分地形象化。必須將“事件”發(fā)生的環(huán)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寫出來,讀者便如同親身經驗,而且從這具體的生活圖畫中明白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薄┒堋蛾P于報告文學》討論1.散文的真實和新聞的真實的區(qū)別29(三)新聞和歷史

1.共同點追求真實有所選擇史家對歷史事件有所判斷和選擇,并非所有事情都能進入史冊。新聞也是經過記者的選擇判斷加工之后的成果,并非有聞必錄。(三)新聞和歷史1.共同點302.聯(lián)系

“報是現在的史,史是過去的報”-李大釗(1)新聞為歷史準備充分的材料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編寫歷史過程中很多材料需要借助新聞報道2.聯(lián)系31(2)歷史為新聞提供豐富的資料

“假如你只在需要的時候去找材料,那就好像追一輛公共汽車,可能在你追到車站時,公共汽車已經走遠了。因此必須積累一些基本材料。你寫某個題材時,必須系統(tǒng)地讀一些有關材料。如果你對某個領域特別愛好,譬如說對各國歷史有特別愛好,那就應當經常研究,不要臨時抱佛腳。”——愛潑斯坦(2)歷史為新聞提供豐富的資料

“假如你只在需要的時候去找材32(3)歷史成為新聞報道對象

歷史在和現實發(fā)生聯(lián)系,能夠帶給受眾新的意義、新的認知的時候,就會成為新聞內容新聞是歷史的延續(xù),歷史是靜態(tài)的,是對過去發(fā)生事情的總結。新聞是動態(tài)的,是對現代發(fā)生事情的描述。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敘寫人類的發(fā)展史(3)歷史成為新聞報道對象

歷史在和現實發(fā)生聯(lián)系,能夠帶給受333.區(qū)別

(1)價值指向有別

歷史以史態(tài)為主,歷史的價值是史料價值;新聞強調當下,新聞的存在是因其新聞價值。(2)傳播方式不同

歷史錄以備考,留作后人借鑒參照研究;新聞公開向受眾傳播,告知最新信息。(3)接受對象不同

歷史為后人留作參照,為史學工作者提供研究資料;新聞面向廣大受眾。3.區(qū)別34(四)新聞和情報1.共同點

(1)內容都強調新鮮(2)傳播都要求及時2.區(qū)別

(1)新聞面向公眾,情報傳給特定人(2)新聞點-面?zhèn)鞑?,情報是點-點(3)新聞要求廣泛的社會性,情報專業(yè)性很強古代的邸報有公文、情報、新聞混雜一起的特性。(四)新聞和情報35第二節(jié)新聞學的歷史演變過程

歷史過程西方新聞學演變過程中國新聞學演變過程第二節(jié)新聞學的歷史演變過程歷史過程西方新聞36一、新聞學在西方的演變與發(fā)展

發(fā)展過程誕生階段成型階段發(fā)展階段一、新聞學在西方的演變與發(fā)展

發(fā)展過程誕生階段成型階段發(fā)展階37(一)誕生1845年,德國人普爾茨出版了《德國新聞事業(yè)史》從歷史發(fā)展的宏觀角度揭示新聞活動的特征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本新聞學專著,標志著新聞學的誕生(一)誕生1845年,德國人普爾茨出版了《德國新聞事業(yè)史》38(二)成型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聞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新學科開始成型。新聞學成型的主要動力來自三個方面:1、新聞傳播的迅速發(fā)展2、新聞教育興起20世紀初,新聞院校開始成立。1908年,美國密蘇里大學成立新聞學院,1912年,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建立,到1927年,美國有50多所新聞院校,成為推動新聞學知識體系化的重要途徑。3、自覺的新聞研究發(fā)展迅速新聞研究所相繼成立,專門從事相對抽象的理論思考,為新聞學走向體系化、科學化作出重要貢獻(二)成型39(三)發(fā)展1、綜合性宏觀研究得到重視2、受到傳播學發(fā)展的重要影響3、在反思中構建新的理論4、關注新媒介的發(fā)展(三)發(fā)展40二、新聞學在中國的演變與發(fā)展真正近代意義上的報紙誕生與發(fā)展開始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于中國新聞界而言,20世紀是一個非常值得記住的時代在這個世紀,中國新聞學經歷了復雜曲折的發(fā)展歷程。二、新聞學在中國的演變與發(fā)展41

(一)發(fā)端19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鴉片戰(zhàn)爭開始至辛亥革命前后一批資產階級思想家政治家和宣傳家,如康有為、梁啟超等積極辦報把報紙看作是政治武器,啟蒙思想開發(fā)民智的有利工具。(一)發(fā)端42

(二)誕生五四運動是中國新聞學誕生的溫床誕生標志是一批新聞學著作問世徐寶璜:《新聞學》邵飄萍:《實際應用新聞學》戈公振:《中國報學史》這三部新聞學著作奠定了中國新聞學的基礎框架。(二)誕生43徐寶璜徐寶璜,字伯軒,江西九江人。著名新聞教育家。是最先在國內開設新聞學課程的大學教授。徐寶璜在我國新聞教育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新聞教育界第一位大師”,和“新聞學界最初開山祖”?!缎侣剬W》是中國人撰寫的第一部新聞學著作徐寶璜徐寶璜,字伯軒,江西九江人。著名新聞教育家。是最先在國44邵飄萍邵飄萍(1886-1926),原北京平民大學和國立法政大學教授及原務本女子大學校長。五四運動實際發(fā)起人,著名新聞工作者,是中國新聞理論的開拓者、奠基人。邵飄萍被人稱為“新聞全才”,1912年任《漢民日報》主編,后為《時事新報》、《申報》、《時報》撰稿,1918年接連創(chuàng)辦了“北京新聞編譯社”、《京報》,又與蔡元培一起,創(chuàng)辦了“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并舉辦講習會,第一期學習的就有毛澤東、羅章龍等。邵飄萍邵飄萍(1886-1926),原北京平民大學和國立法政45戈公振戈公振是我國三十年代著名的新聞記者、中國新聞史研究的開拓者和我國早期的新聞教育家。1912年在《東臺日報》擔任編輯工作,后進入《時報》編輯部工作,升至總編。1920年他首創(chuàng)了《圖畫時報》,揭開中國畫報史上嶄新一頁。從1925年起,他先后在上海國民大學、南方大學、大夏大學、復旦大學的報學系或新聞學系,講授新聞學和中國報學史,為我國培養(yǎng)了一批新聞人才。1930年,他創(chuàng)辦了《申報星期畫刊》,并擔任主編。戈公振戈公振是我國三十年代著名的新聞記者、中國新聞史研究的開46(三)勃興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新聞研究蜂起和新聞教育勃興時期1.這一時期,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新聞觀念對中國新聞實踐影響明顯。2.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新聞學在中國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的黨報思想體系開始建立。(三)勃興47

(四)建國后的發(fā)展

經歷了解放初到文革然后文革結束,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等幾個時期(四)建國后的發(fā)展

經歷了解放初到文革然后文481.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確立并完善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黨報思想成為這一體系的核心借鑒前蘇聯(lián)的新聞體制和新聞機制1.40年代到50年代中期492.56年新聞改革以人民日報為首,提出新聞改革的建議:(1)力求突出受眾的多樣性需求(2)開展自由討論,通過討論把社會見解引向正確道路(3)杜絕黨八股,改進新聞報道作風2.56年新聞改革503.改革開放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新聞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新聞實踐活動、新聞理論、新聞教育都得到長足發(fā)展課下閱讀教材第十六章《中國的新聞改革》3.改革開放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新聞界發(fā)生了巨大51第二章

新聞傳播的原則

第二章

52第一節(jié)新聞真實原則一、內涵新聞要客觀準確的報道事實,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新聞報道中的每一個具體事實必須合乎客觀實際。“寫新聞一定要實事求是,就是要真實,這樣報紙就有威信。報紙有威信,黨也就有威信。我們過去在延安辦《解放日報》就是這一條:要真實。真實了,人家就相信。不單是我們解放區(qū)的人相信,連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人也相信?!v清這個道理,新聞工作搞來搞去還是個真實問題。新聞學千頭萬緒,根本問題還是這個問題?!?陸定一第一節(jié)新聞真實原則53新聞工作首先要對真實負責在過去三百年間,為了起到提供新聞的功能——即為了人們形成對世界看法而提供間接知識,新聞職業(yè)逐漸確立了一套松散的原則和價值觀。在這些原則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新聞工作首先要對真實負責。熱心新聞記者委員會調查新聞記者心目中最重要的價值時,100%的被訪者都回答:“得到正確的事實”(gettingthefactsright)。

希望得到真實信息,這是人的基本欲求。因為新聞是人們了解和思考自己身外世界的主要依據,所以有用和可靠成為最受重視的素質。明天會下雨嗎?前方是否交通擁堵?我支持的球隊獲勝了嗎?總統(tǒng)說了什么?真實會產生安全感,因為安全感來自知曉。真實是新聞的本質?!葼枴た仆啐R、湯姆·羅森斯蒂爾《新聞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工作首先要對真實負責希望得到真實信息,這是人的基本欲求。54二、本質真實、現象真實等概念解析作為常識,我們都知道新聞要真實,但是對新聞真實內涵的把握中西方卻又有著極大的區(qū)別。在我國新聞理論建設過程中相繼出現本質真實、現象真實、整體真實、局部真實等命題、然后被質疑、討論,至今仍然莫衷一是。二、本質真實、現象真實等概念解析55(一)相關概念的內涵1.現象真實和本質真實“一種關于新聞真實性的論點,認為新聞報道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現象,而必須體現事物的本質與主流,‘片面的偶然的現象不是真實的,只有事物的本質才是真實的?!薄缎侣劥笤~典》“我們說新聞報道應當擴大報道面,應當反映時代的真相,同時我們也要注意顯示出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社會的本質來?!挥羞@樣,才能說我們新聞事業(yè)反映現實生活是真實的?!薄氏Х謭猿直举|真實和具體事實真實的統(tǒng)一.doc對不起,我寫了篇本質失真的報道.doc(一)相關概念的內涵562.整體真實和局部真實“要求做到整體真實,即不僅新聞傳播的某一個事實、新聞媒介上的每一個報道是真實的,而且要求新聞報道的全部事實與實際生活中的同類事實要完全一致。這個要求,是針對傳播者對于總體事實的全面把握而提出的。比如一個地區(qū)的工業(yè)生產,在一個階段中可能是生產狀況較好的工廠與較差的工廠分別為八成與二成。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媒介如果天天發(fā)表生產較差或天天發(fā)表生產較好的工廠的報道,會給人留下該地區(qū)生產較差或較好的印象。顯然,這種傳播同實際情況是不相符合的?!?/p>

-童兵2.整體真實和局部真實“要求做到整體真實,即不僅新聞傳播的某57(二)發(fā)展過程1.第一階段——現象真實和本質真實論

(1)源頭

1943年延安整風運動前后,人們對于“新聞真實”存在問題的批評表明,新聞真實除了對于具體事實的真實要求之外,還要求突出報道的深刻性。

(2)發(fā)展

1948年10月10日華北《人民日報》發(fā)表一篇題為《全區(qū)人民團結斗爭戰(zhàn)勝各種災害》的長新聞。該文提供了當時華北地區(qū)災情的真實情況,而出于對新聞真實政治功利性的理解,人們認為這篇報道大量描寫災情,犯了“客觀主義”的錯誤。

(二)發(fā)展過程58(3)成型

1953年第6期《中國青年報通訊》陳緒宗發(fā)表《新聞必須完全真實》:“我們所謂的事實,是本質的事實,是完全真實的事實。所謂真實和本質的事實,就是全面的符合于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事實,而不僅是表面的和片面的事實?!比A山在1953年第20期《新聞業(yè)務》中提出:“片面的偶然的現象不是真實的。只有事物的本質才是真實的。”

(3)成型59(4)調整本質真實的觀點又經過許多修正和補充。1980年第22期《新聞業(yè)務》活頁版上林楓《既有現象的真實又有本質的真實》——“新聞的真實,包括現象的真實和本質的真實。維護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要把這兩者統(tǒng)一起來,做到既有現象的真實,又有本質的真實。”(4)調整本質真實的觀點又經過許多修正和補充。60(4)調整1986年版《新聞大詞典》“本質真實論”詞條——“一種關于新聞真實性的論點,認為新聞報道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現象,而必須體現事物的本質與主流,‘片面的偶然的現象不是真實的,只有事物的本質才是真實的?!备氏Х帧拔覀冋f新聞報道應當擴大報道面,應當反映時代的真相,同時我們也要注意顯示出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社會的本質來?!挥羞@樣,才能說我們新聞事業(yè)反映現實生活是真實的?!?4)調整1986年版《新聞大詞典》“本質真實論”詞條——“612.第二階段——整體真實論

后來,本質真實論的不完善遭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質疑,尤其是文革時期對“本質”的強調使得人們對于這個概念異常反感,因此,新聞學界又提出了“整體真實論”概念,主要用來規(guī)范新聞報道對于單個事實的選擇?!靶侣劦恼鎸嵭圆荒苤煌A粼谀骋痪唧w事實真實的范疇內,而且要在全部報道中反映整個事實和真實傾向”?!靶侣務鎸?,不僅要求個別的、局部的真實,而且要求整體的宏觀的真實?!保瓌⒔∶鳌逗暧^新聞學》2.第二階段——整體真實論

后來,本質真實論的不完善遭到越來62

三、辨析(一)關于本質真實無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本質真實的說法都是不科學的。三、辨析631.從理論層面看,“本質真實”概念不科學(1)本質是什么?

所謂“本質”原是哲學上的一個概念,與現象為一對范疇,它們所表示的是事物的里表及其相互關系,反映了人們對事物認識的水平和深度。本質是人們對客觀事物進行概括、抽象的一種認識,它只有正確與錯誤、深刻與膚淺的區(qū)分,而不存在真實與虛假的問題。

(2)本質和現象的關系

本質和現象是不可剝離的。任何事物的本質都是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而任何現象又都是從某一特定的方面表現出事物的本質?!氨举|真實論”認為現象真實不真實,只有本質才真實,實際上把現象和本質割裂開來。1.從理論層面看,“本質真實”概念不科學(1)本質是什么?64(3)本質是主觀認識結果,而非恒定真理什么是本質和非本質,并非是恒定標準,而是在特定語境下特定群體主觀設定的結果,對于事物的本質的看法不同歷史階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的認識不同侯登科《出征》(3)本質是主觀認識結果,而非恒定真理什么是本質和非本質,并65(4)本質真實不等于揭示本質

當然,新聞報道應該揭示事物的本質,但是,要求新聞報道揭示本質與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說的是事物內在的聯(lián)系是什么,是對事物屬性的認識和判斷;而后者卻是說的新聞報道是否與客觀事實相符合。

(4)本質真實不等于揭示本質662.從實踐層面看,本質真實的要求也是荒謬的

本質真實的概念并不統(tǒng)一,各類說法都經不起實踐的檢驗,無法在新聞實踐過程中施行,不符合新聞生產和傳播的規(guī)律2.從實踐層面看,本質真實的要求也是荒謬的67

第一種:本質真實是反映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

透過現象看本質要經過相當漫長的過程,基本上是科學研究機構的任務,媒介承擔不了,單一的新聞作品更是無論如何完不成這樣的任務。此外,并非所有的新聞都要都應該反映本質,大量服務性信息,氣象信息,生活資訊、火山爆發(fā)、飛機失事、衛(wèi)星上天、北極風光等無需反映本質。

第一種:本質真實是反映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

透過現象看本質要經過68第二種:本質真實指的是全面反映情況全面是新聞傳播的方法問題,從事新聞傳播活動應該具備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但是這不是新聞是否真實的保證。第三種:本質真實指的是正確的立場這是新聞報道的立場問題,和真實無關,也不能保證新聞真實的實現。第四種,本質真實指的是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實,而必須報道必然性的事實。偶然和必然是辯證的關系,必然由偶然事件構成,偶然中反映著必然。沒有哪件事情是純粹的必然事件,記者也不能先判斷事件是否必然,然后才去報道第二種:本質真實指的是全面反映情況69討論在大量有關本質真實、現象真實的理論探討中,對新聞作品沒有反映本質真實的指責往往站不住腳,記者的認識問題、記者的分析缺陷都被帶上“沒有反映本質真實”的帽子芻議新聞的表面真實與本質真實.doc討論在大量有關本質真實、現象真實的理論探討中,對新聞作品沒有70(二)整體真實和局部真實1.從理論層面看,

首先,整體和局部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整體是局部的總和,局部是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次,社會的總體面貌,主流和支流,本質和非本質,都不是人們用感官直接感知的,而是人們主觀認識的結果,而且是一種帶有強烈主觀意志的結果。第三,要求記者在報道新聞的時候要反映社會的主流,這已經超出了新聞真實不真實的范疇,而是反映全面不全面、認識正確與錯誤的問題,屬于認識論領域.第四,新聞報道只是反映社會的一個手段和途徑,她不可能全面反映社會生活本身。(二)整體真實和局部真實712.從實踐層面看,整體真實的標準既違反新聞報道規(guī)律,也不符合受眾接受特點

新聞記者在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生活時,她的選擇標準主要是新聞價值,而不是是否反映整體分析:“比如一個地區(qū)的工業(yè)生產,在一個階段中可能是生產狀況較好的工廠與較差的工廠分別為八成與二成。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媒介如果天天發(fā)表生產較差或天天發(fā)表生產較好的工廠的報道,會給人留下該地區(qū)生產較差或較好的印象。顯然,這種傳播同實際情況是不相符合的?!?.從實踐層面看,整體真實的標準既違反新聞報道規(guī)律,也不符合72從受眾角度看,受眾的主動性決定了其信息接收的豐富和復雜分析:為真實而真實,過多地報道社會的陰暗面“有些媒體熱衷追逐和報道社會陰暗面,尋求市場賣點,認為只有充分展示社會的陰暗面,充分行使媒體的批判功能,迎合受眾的消極心理,展示社會最原始的一而,才是最真實的。有些傳媒甚至連續(xù)刊播陰暗面的報道,給受眾造成了這個社會一團漆黑的惡劣印象。這類新聞會瓦解人們的意志、精神和斗志,使人沮喪,使人消沉,喪失前進的信心,對受眾造成的心理危害是十分嚴重的。例如2003年上半年,我國連續(xù)出現諸如“非典”、淮河洪水等重大事件和自然災害,而對這些接連發(fā)生的事件和災害,媒體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會給受眾造成當年國內天災人禍不斷的感覺,從而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睆氖鼙娊嵌瓤?,受眾的主動性決定了其信息接收的豐富和復雜分析:733.馬克思的觀點給我們的啟示報刊的有機運動:1843年馬克思在《摩塞爾記者的辯護》一文中提出的新聞術語,強調報刊是通過一個有機的運動過程來逐步揭示事物真相,全面報道客觀事實。3.馬克思的觀點給我們的啟示報刊的有機運動:74《摩塞爾記者的辯護》“一個新聞記者在極其忠實地報道他所聽到的人民呼聲時,根本就不必隨時準備詳盡無余地敘述事情的一切細節(jié)和論證全部原因與根源。何況這樣做需要許多時間和資料。一個新聞記者可以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復雜的機體中的一小部分,他在這個機體里可以自由地為自己挑選一定的職能。譬如,一個人多描寫些他和人民來往時人民的貧困狀況所給他的直接印象;另一個人,譬如歷史學家,就研究造成這種情況的歷史;感情豐富的人就描寫貧困狀況本身;經濟學家就研究消滅貧困所必須采取的辦法,而且,這個總的問題還可以從各個方面來解決:從地方范圍,從整個國家范圍等等。雖然事實真相的顯露有一個曲折的過程,人們對事實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只要報刊有機地運動著,全部事實就會完整地揭示出來。最初,這個完整的事實只是以同時發(fā)展著的各種觀點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這些觀點有時有意地,有時無意地揭示出現象的某一方面。但是歸根到底,報紙的這種工作只是為它的一個工作人員準備材料,讓他把材料組成一個統(tǒng)一點整體。報紙就是這樣通過分工——不是由某一個人做全部工作,而是由這個人數眾多的團體中的每一個成員擔負一件不大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實?!薄赌θ麪栍浾叩霓q護》“一個新聞記者在極其忠實地報道他所聽到75作業(yè)閱讀5篇以上關于新聞真實、本質真實、宏觀真實的文章秦志希,《對新聞真實及宏觀真實論思維的反思》,《新聞界》2001.2楊保軍,《新聞真實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比爾·科瓦齊湯姆·羅森斯帝爾,《新聞的十大原則》,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作業(yè)閱讀5篇以上關于新聞真實、本質真實、宏觀真實的文章76四新聞真實的內涵判斷新聞真實與否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具體事實必須真實準確,具體說來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確有其事英皇證實功夫巨星洪金寶去世.doc克林頓今秋“追”萊妹到蓉城簽售自傳.doc

四新聞真實的內涵772.新聞要素必須準確無誤

新聞要素是新聞賴以生存的因素,或者說弄清楚一個事實的起碼條件、幾個基本的環(huán)節(jié)。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上若有半點虛假,都會招致讀者對整個新聞事實的懷疑,因此必須真實可靠,不能含糊其辭。宋女士為何身份迥異.doc2.新聞要素必須準確無誤

新聞要素是新聞賴以生存的因素,或者78央視2011年7月13日晚,新聞頻道《24小時》欄目在一條新聞片中,錯將某網總編輯王煒的照片,用在已故百視通總編輯吳征的訃告中。這已是王煒第三次“被死亡”。在7月2日晚,39歲的百視通COO、總編輯吳征突發(fā)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7月3日某一網站刊登吳征訃告卻錯用了王煒的照片,7月5日《東方早報》在當天的版面中也錯用了該照片。

事過一周后13日晚上,央視新聞頻道《24小時》欄目播出的名為《19個月19名企業(yè)高管去世引擔憂》的新聞列舉了過去一段時間接連去世的企業(yè)高管。在提到百事通首席運營官吳征去世時,新聞中所配頭像又一次變成了王煒。央視2011年7月13日晚,新聞頻道《24小時》欄目在一條新793.引用的資料必須準確無誤主要是指數字、史料,還有背景資料等等。如果在引用的資料上出現差錯,也會使讀者對整個新聞存疑。在報道我國第一次人口普查時,有家通訊社的一則消息把北京市人口死亡率的小數點搞錯了。0.11%錯寫成11%,增大了100倍。一點之差,事實謬之千里。3.引用的資料必須準確無誤主要是指數字、史料,還有背景資料等804.事實的環(huán)境、過程、細節(jié)、人物的語言、動作必須真實新聞報道絕對不能虛構情節(jié)、合理想象、添枝加葉

垃圾場驚現兒童殘肢.doc4.事實的環(huán)境、過程、細節(jié)、人物的語言、動作必須真實新81這個人到底是哪國人?這個人到底是哪國人?82究竟是誰穿了增高鞋墊?(新聞照片哪個是真,哪個是假?)究竟是誰穿了增高鞋墊?(新聞照片哪個是真,哪個是假?)83新聞失實的原因分析1.體制控制指因某種特定政治機制對新聞報道發(fā)生強烈作用而造成新聞失實新聞失實的原因分析84毛澤東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說:“我們曾經有個時期分對內對外,內報一支是一支,外報一支是兩支。現在我們專門發(fā)了通令,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一支為一支,兩支為兩支,是知也。”(《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第127-128頁)這里的“外報”,指的是公開的新聞報道。也就是說,連毛澤東也承認,我們關于戰(zhàn)果的報道曾經是不真實的。大躍進時期全局性的虛假報道、我國60年代關于越共消滅多少敵人、70年代關于柬埔寨紅色高棉消滅了多少敵人的消息,也屬于體制性失實。新聞學理論課件85大躍進報道失實在于體制性原因大躍進報道失實在于體制性原因86錢學森1958年發(fā)表文章,證明畝產提高20倍的可能性。中國青年報1958年6月16日四版錢學森1958年發(fā)表文章,證明畝產提高20倍的可能性。87巴布亞新幾內亞前首都拉包爾發(fā)現中國軍人墓地(其中包括八百壯士的一部分)。臺灣移靈照片(2009年3月7日臺灣聯(lián)合報)被大陸網站修改發(fā)表的問題。這是一個現實的大陸政策性新聞失實案例。目前仍然無法改變。巴布亞新幾內亞前首都拉包爾發(fā)現中國軍人墓地(其中包括八百壯士88懸浮照片背后是懸浮行政會理縣人民政府信息網標題:《會理縣高標準建設通鄉(xiāng)公路》懸浮照片背后是懸浮行政89河南嵩縣被曝官員懸浮照片河南嵩縣旅游網標題:《嵩縣縣長李大偉在白云山調研時即興賦詩暢抒游感》,刊發(fā)時間為2009年7月27日河南嵩縣被曝官員懸浮照片90擺拍的“新聞”照片2006年8月4日廣東昨日上午,陽春市潭水鎮(zhèn)新鳳村、合水鎮(zhèn)平西村等地500多名群眾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陽春市委書記周樂榮、市長敖廣恩迅即組織300多名黨員干部及駐地部隊官兵,帶上4條沖鋒舟展開緊急營救。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zhàn),被圍困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圖為周樂榮(左三)抱著一位大娘趟過洪水。伍志雄植蘭裕張建明攝影報道

擺拍的“新聞”照片91利比亞官方造假,拿喀秋莎當北約導彈[2011-03-30]3月29日,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約180公里的小城米茲達,數十名外國記者在利比亞政府安排下,采訪戰(zhàn)爭難民。在米茲達醫(yī)院,利比亞官方稱此地遭到聯(lián)軍轟炸,造成病人死傷。醫(yī)院人員向記者展示炸彈殘骸,但記者們一眼認出是前蘇聯(lián)制造的喀秋莎火箭,不可能來自北約戰(zhàn)機。

——雅虎網利比亞官方造假,拿喀秋莎當北約導彈[2011-03-30]92這種質疑立即招來醫(yī)院護士不滿。一位護士稱,利比亞根本沒有飛機起飛,因為北約禁飛。不過,利比亞新聞發(fā)言人阿卜杜·賈利利隨即改口:“這是從醫(yī)院附近軍火庫射出的,就這樣吧?!绷硪惶幵獾交鸺u擊的地點,情況更加分明??η锷鸺运浇嵌壬淙?,并非來自飛機投擲,而應該是醫(yī)院附近武器庫被引爆,或利比亞軍方的飛彈射出,誤中平民目標。這種質疑立即招來醫(yī)院護士不滿。一位護士稱,利比亞根本沒有飛機932.經濟制約指由于金錢等經濟利益對新聞報道發(fā)生強烈作用時所造成的新聞失實。為了追求市場“賣點”,取得較高的利潤,媒體有時不惜制造新聞,或者用對事實的歪曲報道來迎合讀者。2.經濟制約指由于金錢等經濟利益對新聞報道發(fā)生強烈作用時所造94這條消息的標題哪個規(guī)范?2011年3月31日北京各報均報道了東直門爆炸案的庭審,各報的標題比較一下,看看哪個標題符合新聞原則。這條消息的標題哪個規(guī)范?953.個體利益追逐媒體或者新聞報道者事先明知報道內容不符合客觀事實,具有虛假成分,但卻出于種種個體利益的制約和影響,而有意為之所導致的新聞報道失實。1992年——1993年長城集團沈太福非法集資案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中心記者蔡原江和《科技日報》社國內部記者孫樹興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杰森·布萊爾新聞造假.doc3.個體利益追逐媒體或者新聞報道者事先明知報道內容不符合客觀96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有償新聞:采編者將具有或不具新聞價值的信息,按照出資人某些宣傳意圖撰寫的新聞。有償不聞:新聞從業(yè)人員在履行輿論監(jiān)督職責的過程中或者是借輿論監(jiān)督之名,接受或變相接受被監(jiān)督方的賄賂而使輿論監(jiān)督活動中止或改變的行為。

礦主為封記者嘴.doc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有償新聞:采編者將具有或不具新聞價值的信息974.業(yè)務水平低

新聞報道者并無故意造成失實報道的動機,而是由于種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或影響,未能按照客觀事實的本來面目如實做出報道而導致新聞失實。此類失實最為普遍退役冠軍擺地攤.doc4.業(yè)務水平低

新聞報道者并無故意造成失實報道的動機,而是由98最近的央視烏龍(這個屬于電視編輯環(huán)節(jié)失誤)2011年3月18日A12版最近的央視烏龍(這個屬于電視編輯環(huán)節(jié)失誤)99六如何避免失實1.提高道德素養(yǎng)這是一個道德性要求,也是防止有意失實的要求,因而就成為堅持新聞真實的一個最高要求廣州市面出現注水西瓜被注紅藥水根本不能吃.doc六如何避免失實100官方的PS,不多見啊官方的PS,不多見啊101CCTV再爆經典阿湯哥加盟共軍英國衛(wèi)報2011年1月28日報道,央視上周播出了一個解放軍空軍的演習片斷,鏡頭中一架飛機朝目標發(fā)射導彈。但一個敏銳的觀眾發(fā)現,其爆炸情景與湯姆-克魯斯(TomCruise)在《壯志凌云》(TopGun)中最后的鏡頭一樣。央視該新聞片斷原張貼在央視的網頁上,自從該新聞穿邦的消息傳開后,該新聞片在央視的網頁上消失了。CCTV再爆經典阿湯哥加盟共軍102最常見的導演電視新聞最常見的導演電視新聞103換個角度再表演一遍換個角度再表演一遍104另找個人再念一遍另找個人再念一遍105長治市八一廣場舉行的活動上,電視臺主持人在采訪中將事先寫好的講話稿舉至臉前,以便讓被采訪對象能夠“侃侃而談”。長治市八一廣場舉行的活動上,電視臺主持人在采訪中將事先寫好的1062.嚴禁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黃繼光》的討論中提出來的概念。“黃繼光又醒過來了,這不是敵人的機槍把他吵醒的,而是為了勝利而戰(zhàn)斗的強烈意志把他喚醒了。黃繼光向火力點望了一眼,捏了捏右手的拳頭。他帶來的兩個手雷,有一個已經扔掉了,另一個也在左臂負傷時失掉了?,F在他已經沒有一件武器,只剩下一個對敵人充滿了仇恨的有了七個槍洞的身體?!?.嚴禁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黃繼光》的討107這時天快亮了,四十分鐘的期限快到了,而我們的突擊隊還在敵人的火力壓制之下沖不上來。后面坑道里營參謀長在望著他,戰(zhàn)友們在望著他,祖國人民在望著他,他的母親也在望著他,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為在鼓舞著他。這時,戰(zhàn)友們看見黃繼光突然從地上一躍而起,他像一支離弦的箭,向著火力點猛撲過去。用自己的胸膛抵住了正在噴吐著火焰的兩挺機關槍……?!?/p>

(人民日報1952年12月21日)這時天快亮了,四十分鐘的期限快到了,而我們的突擊隊還在敵人的108九米拼搏1984年6月在全國好新聞復評參評作品《》“當特別快車從土坡和茂林背后風馳電掣般竄出來時,他驚呆了……他絕沒有想到,開車10年,鐵軌不知越過萬千次的他,竟會面對面與一列車遭遇……焦灼、緊張、懊喪似無數鋼針刺著他的心,要是有一米的寬余,或者再有一秒的延拓就好了,他可以避開撞擊,可以將客車倒出來??墒牵h(huán)境對他是那么苛刻和險惡。他一躍而起,大把大把地朝左猛打方向盤……他知道,只有將車頭順著火車前進方向,偏轉過去,避免垂直方向相撞,才能將撞擊烈度減到最小……”九米拼搏1984年6月在全國好新聞復評參評作品《》109如何表現心理活動?心理活動確實是表現人物性格的重要內容,那么如何做到真實準確地表現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的心理活動?一般的方法是力爭讓當事人自己所陳述的心理活動,然后如實表述。她掃視全場。事后她回憶那一刻的情況時說:“忽然,一個念頭抓住了我,我想見到丹尼斯。這個念頭是那么強烈,以至于我?guī)缀蹩刂撇蛔∽约??!薄哆@就是馬爾維納斯》如何表現心理活動?心理活動確實是表現人物性格的重要內容,那么1103.嚴禁捕風捉影

“在云南省昔馬山下,一只6年前被逮回的小猴子如今正在代替主人放牧30多頭豬?!薄懊刻烨宄?,這只猴子拿著小竹棍,三蹦兩跳地鉆進豬圈,騎在黑母豬背上。等主人一打開豬圈門,它就‘吱嗚,吱嗚’幾聲尖叫,趕著大大小小30多頭豬上山了?!薄斑@只猴子牧豬的本領可大哩!哪只豬跑遠了,猴子就會把它叫回來;哪只豬調皮搗蛋,或偷啃莊稼,猴子就從母豬背上跳下來,揮動小竹棍去打。有的小豬娃走不動路了,猴子便格外保護,把它抱起來送到豬圈里?!薄?980年8月5日《解放軍報》二版發(fā)表新華社編發(fā)《猴子牧豬》3.嚴禁捕風捉影

“在云南省昔馬山下,一只6年前被逮回的小猴1114.培養(yǎng)質疑意識

新聞報道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要求記者有廣博的知識,即便有些記者知識準備比較充足、知識結構比較全面,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懂。況且新聞是以報道新事物為己任的,新的知識層出不窮,寫稿時遇到有疑問的,一知半解或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常有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記者一定要培養(yǎng)質疑意識,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經常提出質疑,才能夠發(fā)現問題,進而通過認真核實而解決問題。美傳媒稱千年女木乃伊出土后懷孕文檔.doc4.培養(yǎng)質疑意識

新聞報道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要求記者有廣博112換頭術新聞?chuàng)Q頭術新聞是典型的假新聞,而且反復出現,究其原因是新聞從業(yè)人員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的缺乏,對新生事物缺少起碼的質疑意識換頭術新聞?chuàng)Q頭術新聞是典型的假新聞,而且反復出現,究其原因是113換頭術假新聞1換頭術假新聞1114換頭術假新聞2換頭術假新聞21152000年9月4日,《北京青年報》以《換頭術將成現實》為題報道:“一位美國教授羅伯特·懷特聲稱他準備取一個人的頭顱和大腦移植到另一個人的軀干上。他已經用猴子和狗做過20多次此類手術,現在準備對人類開展這種手術?!?001年7日22日,《北京青年報》再次發(fā)表一篇頗為引人注目的特寫《美國醫(yī)生操刀換人頭》,隨后一些傳統(tǒng)媒體和網絡媒體紛紛跟進,報道了這一事件。7月27日,方舟子把這則新聞收入了新語絲網站反偽科學專欄《立此存照》,并指出:“智力稍正常者都不會相信?!?002年1月,北青報的這條換頭術假新聞入選“中國十大假新聞”第五名。

2000年9月4日,《北京青年報》以《換頭術將成現實》為題報116如何培養(yǎng)質疑精神?質疑的基本做法是核實⑴核實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這毋庸質疑,只有認真核實新聞稿件中引用的數據、案例、歷史資料等,才能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如何培養(yǎng)質疑精神?117虛夸新聞虛夸新聞118(2)核實新聞源“三角定位法”法則:新聞報道必須經過與所報道的事件或人物無關的、獨立的、兩個以上的來源證實,才能被認為“大致準確”,才能在新聞寫作中引用。陸俊狀告《羊城體育》《一位小保姆和她的一部大書》——《光明日報》(2)核實新聞源“三角定位法”法則:新聞報道必須經過與所報道1195.細節(jié)描寫要準確

作為一種描寫方法,細節(jié)描寫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富有典型性的細小事物或人物的細小動作生動、傳神地表現事件的發(fā)展過程,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在一些長篇報道和深度報道中,細節(jié)性的描寫往往具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細節(jié)描寫對象的細枝末節(jié)的特點,往往就使人在采訪時忽略不計,而到具體寫作時既想把報道寫得生動感人,然而又沒有事實可依,因而就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隨意寫來。也正國為此,在新聞報道中細節(jié)失實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也最應該引起人們的注意。5.細節(jié)描寫要準確

作為一種描寫方法,細節(jié)描寫的主要作用是通120摩托媽媽千里走單騎故事被疑造假時間、情節(jié)存在造假她,溫州打工5年,半夜夢見6歲的兒子“孤苦一人,滿身是血,在雨水中跟耗子搶東西吃”。次日,她女扮男裝(以策安全),獨自騎著摩托車,奔襲2000多公里,耗時6晝夜,只喝半瓶礦泉水,住4小時旅社,吃19顆泡泡糖,從溫州回到重慶。她叫李春鳳,她就一個念頭,回家,看兒子。(微博原文不到140個字)2011年1月19日《重慶晚報》見報并由網絡轉載后,引起很大反響。次日——1月20日,包括《新華每日電訊》《錢江晚報》在內的大量媒體轉載、報道、評論。浙江的《錢江晚報》還做成了頭版頭條,在A14做了一整版,基本內容跟《重慶晚報》一模一樣,第一作者的署名卻署成了自己駐溫州的記者。/gold/LCGS/2011-01/2123797.htm摩托媽媽千里走單騎故事被疑造假121托萊多刀鋒報案例RonRoyhab在他的告讀者書中寫道:“讀者問我們?yōu)槭裁匆堰@種無關緊要的修改看得這么重,這有什么錯?我們的答案很簡單:這種行為是不誠實的。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片,新聞必須準確呈現真實?!?/p>

Doc8刀鋒報案例2.doc托萊多刀鋒報案例RonRoyhab在他的告讀者書中寫道:1226.注明新聞來源

新聞來源,亦稱消息來源,指新聞事實的提供者、消息的出處。在新聞實踐中它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新聞稿件的來源;另一是指新聞所依據的事實、信息的來源。對新聞事實的來源,除了在特殊情況下,如在記者到現場采訪的情況下,記者自己就是消息的來源;或者為了防止泄密、打擊報復,或者是應事實提供者的要求,不作交代或只作間接交代外,凡是記者不在現場或不能在現場采訪的情況下寫成的新聞,都必須交代新聞的來源。6.注明新聞來源

新聞來源,亦稱消息來源,指新聞事實的提供1237.嚴格稿件送審制度

稿件寫完以后一般來說應該送審。審稿者主要是被采訪對象。這個程序不僅有助于糾正稿件中的失實之處,而且在某種意義上相當于二次采訪,有時候被采訪者會在審稿時對內容、事實、觀點做進一步的補充修正。有些重要稿件按規(guī)定還要送有關部門審稿,這個環(huán)節(jié)也不能忽略,它可以防止稿件在政策上出現問題。每一家傳媒內部也都有以編輯為主的審稿系統(tǒng),記者寫出來的稿件,也還要經過所在傳媒內部的審改。實踐證明,這是避免新聞失實卓有成效的兩道關卡。7.嚴格稿件送審制度

稿件寫完以后一般來說應該送審。124第二節(jié)客觀原則

在西方新聞學中,能與新聞自由這個術語相提并論的恐怕只有客觀性一詞,新聞自由為西方媒介組織獨立化提供了政治基礎,而客觀性則是西方媒介專業(yè)化的一個標志。西方學者對新聞客觀性有許多批評性見解。人們已經普遍接受這樣的觀點:沒有純粹的事實;只有人對事實的構造和解釋。但新聞工作者又普遍認為,這種解釋應該也可以采取一種客觀的形式和專業(yè)的規(guī)則,從而使主觀意志對客觀事實的沖擊降到最低限度??陀^性從一種信念變?yōu)橐环N程式,變?yōu)橐环N對新聞事實的處理常規(guī)??陀^性盡管并不完美,卻是一個可行的“規(guī)定原則”,客觀性已經成為一種公認的新聞語匯和普遍模式。第二節(jié)客觀原則在西方新聞學中,能與新聞自由這個術語相提125一、客觀原則產生的社會條件條件反省政黨報紙媒介商業(yè)化進程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影響一、客觀原則產生的社會條件條件反省政黨報紙媒介商業(yè)化經驗主義1261.對政黨報紙反省的結果

“客觀性原則”源自美國新聞界,它的產生與美國報業(yè)兩百多年來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基本上可說是對美國政黨報紙深刻反省的產物?!翱陀^性原則”的提出,應該歸功于美國人塞繆爾·鮑爾斯(SamuelBowles),他是提倡“獨立新聞學”概念的第一人。早在1855年,他就明確指出應該在事實(Fact)與意見(Review)之間劃清界線,分清“思想與情緒,事實與感覺”。1.對政黨報紙反省的結果

“客觀性原則”源自美國新聞界,它的1272.媒介商業(yè)化進程推進首先,廉價報紙的出現推動新聞客觀原則的發(fā)展。堅持低價發(fā)行內容主要是軟新聞:地方新聞、社會新聞重視廣告收入

美國第一份成功的廉價報紙是1833年9月3日本杰明·戴創(chuàng)辦的《太陽報》1835年貝內特的《紐約先驅報》創(chuàng)刊,在普利策之前,貝內特是美國新聞界最具開創(chuàng)性的人物,《紐約先驅報》是內戰(zhàn)之前10年間美國最重要讀者群最廣的報紙。

2.媒介商業(yè)化進程推進首先,廉價報紙的出現推動新聞客觀原則的128其次,通訊社的出現強化了新聞信息的商品性

為了把自己采集的新聞信息提供給不同立場、不同辦報方針的報社,就需要盡量剔除信息中的立場和觀點,只提供客觀的事實信息。讓受眾自己去比較分析判斷。1900年,美聯(lián)社提出“報道事實,而不報道意見”作為宗旨,這是美國第一次把客觀性定為新聞傳播原則,標志著客觀性作為一個重要新聞觀念被確定下來。“我的任務就是傳播事實,我的機構不允許我就我傳播的事實作任何評論。我的電訊稿發(fā)往各種政治性報刊,那里的編輯說,他們能夠為送來的電訊稿里的事實配上自家的評論,因此我所考慮的是以正統(tǒng)的新聞為界限,我不充當屬于任何派別的政治家,但我試圖做到真實和公平,我的電訊稿僅僅是一些不加渲染的事實和細節(jié)材料,一些特派記者可能會按照其機關報的旨意從事采寫。”--奧利弗

其次,通訊社的出現強化了新聞信息的商品性

為了把自己采集的新1293.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學科影響經驗主義通常指相信對現代科學方法,認為理論應建立于對于事物的觀察,而不是直覺或迷信。意即通過實驗研究而后進行理論推導優(yōu)于單純的邏輯推理。經驗主義是邏輯實證主義(邏輯經驗主義)的前身。經驗主義的方法是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基礎。受到這種科學的經驗主義的影響,記者們認為自己與科學家相差無幾,其任務主要就是揭示經濟和政治事實。3.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學科影響經驗主義通常指相信對現代科學130自然主義的主張準確地按照事實描繪生活,既不需進行任何評價也不需深入事物本質。即“我看到了,我說出來,我一句句地記錄下來,僅限于此,道德教訓,我留給道德家去做”——左拉使用自然科學方法即“實驗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他們把這些作品的主人公當作生理解剖對象和臨床病例來對待。作家在觀察生活時,左拉強調應該用科學的方法。他主張用科學實驗去證明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用遺傳的道理來闡明一切。自然主義的主張準確地按照事實描繪生活,既不需進行任何評價也不131二、客觀原則的含義新聞精神操作方法報道類型二、客觀原則的含義新聞精神操作方法報道類型1321、客觀是一種新聞精神

要求新聞傳播主體必須始終具有明確的自我意識和對象意識,在新聞報道中能夠自覺的將對象和自身區(qū)分開,在報道新聞事實時,超越自己的愛好、興趣、利益等主觀因素,將新聞事實的真實面目反映出來。1、客觀是一種新聞精神133立場與客觀之間,馬恩的選擇:“我們以歷史學家的公正態(tài)度記述事實”。“一開始,我們就堅定地站在馬扎爾人一邊。但是,我們決不允許自己的傾向性影響我們對馬扎爾人報道的判斷?!保ǘ鞲袼?,全集8卷76頁、43卷186頁)立場與客觀之間,馬恩的選擇:1342、客觀是一種操作方法

要求新聞傳播主體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把意見和信息區(qū)分開來,不攙雜自己的見解主張,而只是依照客觀事實的本來面目,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等新聞要素。2、客觀是一種操作方法

要求新聞傳播主體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把135(1)事實和意見分開這是客觀報道的最基本要求。新聞報道之所以要客觀是基于這樣的理論前提——新聞傳播是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在傳媒市場上,人們所要獲取的是純粹的信息,為自己尋找依據。因此,事實本身對新聞報道而言是最為重要的,事實是新聞信息的主體。客觀原則就是試圖真實地呈現事實與摹寫現實。它的最基本的結構方式“倒金字塔”結構就充分體現了對事實的極端強調。(1)事實和意見分開這是客觀報道的最基本要求。136事實和意見分開新聞客觀原則將“客觀事實”和“主觀意見”區(qū)別開來。它的主要假定是,新聞事實是客觀的,對每個接受者都同樣有效;個人的意見則是主觀的,對他人而言缺乏合法性。新聞工作者的專業(yè)職責,就是向公眾提供客觀的事實。新聞事實立足于對外在世界的獨立可靠的判斷,它不應因任何個人的偏好而受影響。新聞工作者對客觀性的信念就是對“事實”的信任和對“價值觀”的不信任,以及在新聞中對二者必須分離的承諾。

長街無處不飛花萬紫千紅扮京華.doc首善之區(qū)市民素質高.doc事實和意見分開新聞客觀原則將“客觀事實”和“主觀意見”區(qū)別開137梅爾文·門徹的觀點“當新聞工作者談到客觀性的時候,他的意思是,新聞應當不受記者本人觀點的約束,而應當主要根據看到的事實。當一條新聞能夠被某些原始記載加以對照證實,那么它是客觀的。這種能夠被證實和測定的事實的報道,是美國新聞的主線。這樣的報道要求記者把眼光集中于事實,如果讀者想哭,或是想笑-----這是他們的事兒。記者應該只限于展示這些事實。”——美國新聞學者梅爾文·門徹梅爾文·門徹的觀點“當新聞工作者談到客觀性的時候,他的意思是138(2)不偏不倚作為報道者的記者不應以任何方式在報道中表現自己,應該以超脫感情的中立方式表述事實。(1)記者在選擇事實時不以自己的價值觀念和興趣愛好為標準,盡量避免個人主觀判斷影響對事實的了解、認識。(2)記者盡量避免自己在報道中去作判斷和推理,要在事實的自然敘述中合乎邏輯地得出結論。(3)記者在報道中不得感情用事。避免感情用事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報道中少用形容詞和副詞,多用不帶感情色彩的中性動詞,使用直接引語。萬榮縣長出租.doc(2)不偏不倚作為報道者的記者不應以任何方式在報道中表現自139不客觀實例:富士康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應接受的教訓:客觀報道,保護自己文章的第二個問題上,只有記者的描述,沒有富士康公司相應的解釋。富士康公司的起訴書,正是對這一部分的描述提出了異議,認為文中提到的“下班后誰忘記拔掉計算機插頭,罰款1000元;如果因工作需要調換部門,職員的電腦將被拆開三次,檢查機型內外的編碼是否匹配”沒有事實根據。不客觀實例:富士康訴《第一財經日報》140文中頻繁使用“逃離”、“劈頭蓋臉”、“訓斥”、“殘酷”、“亂竄”等明顯貶義的詞匯。結果,這些詞匯的不當使用,成為富士康公司訴狀上的一個重要理由,因為報道中“帶有侮辱、貶損性語言,對原告員工的工作環(huán)境妄加貶損性的評論”

在英國《鏡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文章中,對多方觀點的引用和描敘用詞都很注意。《鏡報》的文章中,幾乎所有來自消息提供者的信息都用直接引語表明,而《第一財經日報》全文只有八處直接引語,其他信息則多由記者概括給出。這樣一來,記者無形中所承擔的責任就加重了。現在的新聞,太熱衷于表面的熱鬧而缺乏深度,太容易被各種權勢擺布。這是富士康訴《第一財經日報》案給我們帶來的思考之一。右圖:編委翁寶文中頻繁使用“逃離”、“劈頭蓋臉”、“訓斥”、“殘酷”、“亂141(3)重視細節(jié)和背景細節(jié)和背景往往能幫助受眾清晰掌握人物或事件的面貌輪廓,并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成龍延邊行籌善款349萬.doc吉林延邊叫停赴朝鮮休閑游朝鮮英皇賭場歇業(yè).doc

(3)重視細節(jié)和背景細節(jié)和背景往往能幫助受眾清晰掌握人物或142(4)平衡原則任何事物皆為一體兩面,為了追求客觀,記者必須提供受眾不同的觀點。在引起爭議的議題上,這一做法顯得尤為重要,媒體必須提供正反雙方公平的報道機會,讓不同的意見,各自的觀點得以毫無保留地陳述。如果只許一方表達,就有偏私之嫌,也就是隱瞞了事實真相,毫無客觀性,就無助于公眾利益之達成。半島電視臺.doc(4)平衡原則任何事物皆為一體兩面,為了追求客觀,記者必須143“平衡”版面實例22007年10月17日A18版《新京報》關于人民大學的報道“平衡”版面實例2144討論:以新聞客觀理論為標準分析下面第一篇新聞報道存在問題。加拿大渥太華富豪酒吧兩中國留學生被槍殺案追蹤.doc留學生槍案悲劇在旅加華人留學生中引起強烈震撼.doc討論:以新聞客觀理論為標準分析下面第一篇新聞報道存在問題。1453.客觀是一種具體的新聞寫作樣式——客觀報道

新聞客觀理念指導下,黃色新聞的身價開始跌落,新聞界進入了“奠定今日新聞報道基礎的客觀報道時代”?!拔业囊笄谀繕耸?,《紐約時報》要用簡明動人的方式,用文明社會中慎重的語言,來提供所有的新聞。即使不能比其它可靠途徑更快提供新聞,也要一樣快;要不偏不倚地、無私無畏地提供新聞,不論涉及什么政黨、派別的利益……”——奧克斯3.客觀是一種具體的新聞寫作樣式——客觀報道

新聞客觀理念指146客觀報道19世紀30年代,美國便士報《紐約信使報》的出版人兼編輯本內特(JamesGordonBennett)提出記錄事實,免除夸夸其談和添油加醋的要求,在層層把關的編輯部成為嚴格的新聞信條。90年代,有記者回憶道,“事實,事實,除了事實沒有別的……這是嚴格的制度,并被嚴格地執(zhí)行?!薄坝浾咭葱侣劙l(fā)生的樣子報道,像機器一樣,沒有偏見、沒有色彩、沒有(個人)風格;全都一樣。報道中的幽默或任何個人的跡象都被抓住,受到斥責,長此以往,就被壓抑了。”肯尼迪遇刺喪命.doc客觀報道19世紀30年代,美國便士報《紐約信使報》的出版人兼147關于解釋性報道和調查性報道的客觀性解釋性報道和調查性報道對新聞報道的客觀原則有所突破,但是這種突破極為有限,沒有對新聞客觀原則構成挑戰(zhàn),相反,解釋性報道和調查性報道仍然遵循新聞的客觀原則。關于解釋性報道和調查性報道的客觀性解釋性報道和調查性報道對新1481.解釋性報道

對于一般新聞報道所不能解決的深度,20世紀20年代,美國報業(yè)發(fā)明了特稿社政治專欄作家的形式,這是解釋性報道(interpretivereporting)的起源。進行解釋性報道的,主要是一些月刊和周刊,還有廣播電視的雜志性節(jié)目,例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60分鐘》。解釋性報道提倡一種在傳統(tǒng)的報道中缺失的深度。1.解釋性報道

對于一般新聞報道所不能解決的深度,20世紀2149解釋性報道仍然遵循客觀原則在信奉解釋性報道的新聞工作者看來,客觀報道是陳舊的、簡單化的、淺薄的形式;而解釋性報道則具有全面的、深入的客觀性。解釋性報道將忠實的合法的解釋與歪曲的、主觀的“編輯”(即兜售作者自己的偏見和傾向)加以區(qū)別,并設計出一些特殊的顯示客觀性的新聞種類:背景材料、專欄分析、電視的雜志節(jié)目等等,將解釋性內容小心地插入雙方的觀點和新聞報道之間。在報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