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課件_第1頁
微生物知識課件_第2頁
微生物知識課件_第3頁
微生物知識課件_第4頁
微生物知識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生物知識目錄一、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一詞,是對所有形體微小、單細胞或個體結構較為簡單的多細胞,甚至無細胞結構的低等生物的總稱,或簡單地說是對細小的、人們肉眼看不見的、只有借助于顯微鏡才能看見的生物的總稱。微生物的分類:微生物的分類,目前公認的包括七大類。即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放線菌→螺旋體→真菌(酵母菌、霉菌)。排在前面的小而低等,排在后面的逐漸大而高等,本課件主要介紹其中三類(細菌、病毒、真菌)。個體微?。?μm=10-6m)物種大小近似值病毒0.01~0.25μm細菌0.1~10μm真菌2μm~1m原生動物2~1000μm藻類1μm~m螞蟻2.2-2.4mm小家鼠6-9cm人類1.7m結構簡單病毒為非細胞型微生物,僅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沒有典型細胞結構,無產生能量的酶系統(tǒng),只在活細胞內生長繁殖;多數細菌為簡單的單細胞結構,且細胞結構不甚完整;真菌作為較大型的微生物,細胞結構完整,或為多細胞結構(我們常見的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和大型真菌,如香菇、木耳等)病毒結構大型真菌冬蟲夏草:是麥角菌科真菌寄生在幼蟲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種類繁多

微生物在自然界是一個十分龐雜的生物類群。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微生物近10萬種,現(xiàn)在仍然以每年發(fā)現(xiàn)幾百至上千個新種的趨勢在增加。有人估計,這個數僅占自然界微生物種類的1/10,所以微生物資源的開發(fā)潛力是很大的。數量巨大

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是十分驚人的。一滴水,一顆土粒往往都是一個微生物“社會”。其中以土壤內的生存密度最大,1克較肥活的土壤常含有幾億到幾十億個微生物;貧瘠土壤每克也含有幾百萬到幾千萬個,一只骯臟的蒼蠅,全身能攜帶5億多個細菌,三對足能粘附700萬至1000萬個細菌,可見微生物的密集度之大。分布廣泛

微生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一類生物。在遼闊的自然界中,無論土壤、水域、空氣以及動物、植物、人體內外都有大量微生物存在。從炎熱的赤道,到酷寒的極地;從陽光強烈的萬米高空,到終年不見陽光的萬米海底;從綠色無邊的平原,到荒蕪人煙的沙漠;從冰雪高山到泥濘沼澤,到處都有微生物的蹤跡。尤其令人驚奮的是,有些微生物能夠在異常的條件下生存,例如耐酸菌能在10%的硫酸溶液中生活,暗熱菌能在溫度高達98℃以上的溫泉中生活,有的甚至在高達200~300℃的深?;鹕娇诟浇材芑顒樱塞}菌在含鹽量高達23%~25%的死海里,甚至30%的氯化鈉溶液中和鹽塊上存活,顯然這是一般生物所望塵莫及的。

代謝旺盛

微生物的個體雖然微小,但卻有很大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所以,微生物細胞實質上都是一個小體積大面積的獨立生活個體,能迅速地和周圍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因此,微生物具有較強的合成與分解能力,其代謝強度比高等動植物高得多。

例如,活躍的大腸桿菌,每小時可消耗自重2000倍的糖。乳酸菌每小時可產生其自重1000~10000倍的乳酸。一種產朊假絲酵母(Candidautilis)合成蛋白質的能力是大豆的100倍,是肉用公牛的10000倍。生產味精的谷氨酸短桿菌,從搖瓶培養(yǎng)擴大到50噸發(fā)酵罐的過程中,在52小時內細胞數目增加了32億倍;可見,微生物的這種高效率吸收轉化能力,是有巨大應用價值的。細菌細菌是能夠獨立地進行生長繁殖的單細胞生物,通??吹降氖蔷?,菌落就是細菌在固定的培養(yǎng)基上,經過生長繁育形成許多菌集在一起,可用肉眼看見的群體。不同的細菌所形成的菌落有不同的形態(tài),可以根據其外形結構、大小、色澤、透明度、粘稠度、邊緣形狀及其他特征來區(qū)別各種不同的菌類。細菌的形態(tài)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可歸納為三種類型:球菌、桿菌、弧菌和螺菌。金黃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菌落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幽門螺旋桿菌霍亂弧菌螺菌病毒

病毒是體積最小,結構最簡單,沒有細胞結構,而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細胞內,利用宿主細胞的酶系統(tǒng)和營養(yǎng)物質進行生長繁殖的原始生物。病毒的形態(tài)多數呈球形,少數呈桿狀或磚塊狀,細菌病毒(噬菌體)多數呈蝌蚪狀,平均大小只有0.1μm,比細菌約小10倍,最小的病毒只有0.01μm,接近蛋白質分子。病毒大多能通過濾菌器,故俗稱濾過性病毒。SARS病毒艾滋病毒禽流感病毒H1N1病毒黃曲霉菌菌落黃曲霉菌酵母菌食用菌霍亂弧菌螺菌細菌的生長繁殖條件營養(yǎng)物質酸堿度:大多數細菌在pH7.2~7.6為最適宜酸堿度。溫度:多數細菌為嗜溫菌,在15~40℃均能生長。氣體:與細菌生長有關的氣體為氧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細菌代謝過程中能轉化為氨基酸、嘌呤、嘧啶等。一般細菌在代謝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即可滿足需要。氧氣存在與否與細菌生長有很大關系:需氧菌:細菌必須在有氧條件下才能生長繁殖。厭氧菌:細菌只能在無氧環(huán)境下才能生長。兼性厭氧菌:在有氧或無氧環(huán)境中都能生長,大多數細菌如此。七、微生物與我們的關系:益處:以下列舉了一些與我們密切相關的微生物主要功用。微生物是引起各種物質循環(huán)轉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有機物的物質循環(huán)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生態(tài)系統(tǒng)保持平衡。例如,在碳素循環(huán)中,地球上

90%的CO2

是由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產生的;在氮素循環(huán)中,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將動物蛋白質轉化為無機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需要,而植物又為人類和動物所利用。益于人體健康(益生菌):人體腸道中含有很多種微生物,其中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對人體起著保衛(wèi)作用,可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抵抗病原菌的侵襲,核黃素、維生素

B12維生素

K等多種維生素以及氨基酸,產生在機酸,刺激腸壁蠕動促進排便,防止便秘。抑制腸道中的腐敗,凈化腸道環(huán)境,分解有毒致癌物質,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血液膽固醇以及延緩衰老等。因此腸道內有益菌的多少是人體健康的標準之一。危害致病危害:微生物對人類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導致傳染病的流行。在人類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資料顯示:傳染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據第一位。

病源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動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類:真菌:引起皮膚病,深部組織感染。放線菌:皮膚,傷口感染。螺旋體:皮膚病,血液感染如梅毒,鉤端螺旋體病。細菌:皮膚病化膿,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食物中毒,敗血壓癥,急性傳染病等。立克次氏體:斑疹傷寒等。衣原體: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病毒:肝炎,乙型腦炎,麻疹,艾滋病等。支原體:肺炎,尿路感染。使食物、物品銹蝕、變質、腐敗制藥行業(yè)、食品行業(yè)中對生產環(huán)境、工藝用水、原輔料、產品的污染。八、微生物對藥品的污染1.藥品的微生物污染源①空氣:空氣中的微生物種類、數量與環(huán)境和人類的活動有關,人的說話、咳嗽、打噴嚏等都可以使口腔和鼻腔中的微生物進入空氣。藥廠的原輔料的搬運、配料、制粒、壓片等過程中都會產生塵?;蚍蹓m,其中就包含微生物。②水:水是制藥生產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水中的微生物是很多的。③建筑物與設備:臨近公路和泥土,開窗自然通風的建筑物;廠區(qū)廢水、廢氣排放處,垃圾堆放處,皆為微生物的滋生地;設備中特殊的、不易清洗的部位,衛(wèi)生死角;粉碎機、灌裝機、壓片機的“死角”,由于殘留的藥物,會變成微生物的“培養(yǎng)基”。④原料:植物性原料: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油脂(微生物的營養(yǎng)物質);動物性原料:受到來自動物的寄生微生物等的污染;生化制劑原料:本身富含營養(yǎng);原料貯存:環(huán)境衛(wèi)生、通氣、溫濕度等因素;工具與包裝(不干凈、易吸濕);昆蟲與鼠害。⑤包裝材料:優(yōu)質的包裝材料能防止外來微生物的污染;包裝材料本身的污染,會給被包裝的藥品帶來污染(直接接觸藥品的包材需要菌檢)⑥生產人員:人是藥品污染最大的污染源之一。⑦蟲鼠:病毒、細菌的攜帶者,排泄物的污染。3.常見的污染藥物制劑的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局部感染,如癤、膿瘍、、創(chuàng)口感染,也可引起化膿、肺炎、敗血癥和骨髓炎等,食物或藥物被葡萄菌污染后,可使食用者引起腸炎。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是最常見的藥物制劑污染菌,由于常在糞便中存在,因而它的污染往往標志著糞便等污染(或衛(wèi)生很差),污染后可使制劑變質。綠膿桿菌:綠膿桿菌是一種重要的制劑污染菌,在腸道中可引起腸炎,在創(chuàng)口上引起化膿性感染,侵入內部器官可引起中耳炎、泌尿道感染、肺炎以及敗血癥、腦膜炎等。綠膿桿菌侵犯眼部可致失明??莶輻U菌:侵入眼部可引起結膜炎。酵母菌可使糖分藥液產生有機酸而酸敗。霉菌可使食物以及中草藥等霉壞、腐敗、變質。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黃曲霉菌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