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0課論語十二章課件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0課論語十二章課件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0課論語十二章課件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0課論語十二章課件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0課論語十二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世人尊稱孔子為--------“圣人”、“先師”人們把到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世人尊稱孔子為--------“圣人”、“先師”人們把到曲阜1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刪其微信,去其貼吧,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剪其網(wǎng)線,使其百無聊賴,然后靜坐、喝茶、思過、排隊、鍛煉、讀書、彈琴、練字、明智、開悟、精進,而后作業(yè)無窮,試卷不絕,考試無盡,如長江之水,滔滔奔流,然苦未盡甘未至,而后必成大器也。謹以此文,獻給即將歡度國慶的7班熊孩子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刪其微信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一瓢飲,在陋巷(lòu)世人尊稱孔子為--------“圣人”、“先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故、新:形容詞作名詞,(4)55—68歲,周游列國,歷盡艱辛。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第四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溫故知新”的重要性。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第四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溫故知新”的重要性。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他是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家。“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都是他的做人準則。本章講第一章主要講學習方法、樂趣和做人的態(tài)度。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思而不學則殆(dài)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政治上主張“仁者愛人”、“克己復禮”。(2)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相傳孔子出生地----山東曲阜尼山全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相傳孔子3孔府大成殿大成殿孔子像孔府大成殿大成殿孔子像4孔府孔子嫡系子孫居住地山東曲阜“三孔”孔府山東曲阜“三孔”5孔廟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廟6孔林孔子墓地孔林7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jīng),垂憲萬世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孔子8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圣人”,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并稱“孔孟”??鬃涌鬃樱ü?51-公元前479),名9孔子一生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1)30歲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學。(2)30—50歲,欲仕不能。(3)50—55歲,在魯從政。(4)55—68歲,周游列國,歷盡艱辛。(5)65—73歲,安居魯國,辦教育,理六經(jīng)??鬃右簧篌w可分為五個階段:(1)30歲前,位卑而能“鄙事”10半部(……)治天下這是誰的故事半部(……)治天下這是誰的故事11《趙普》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shù),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hé)戶啟篋(qiè)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hōng)家人發(fā)篋視之,《論語》二十篇也?!囤w普》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shù),及為相,太12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13政治思想

孔子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政治上主張“仁者愛人”、“克己復禮”。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凹核挥闶┯谌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孔子思想政治思想孔子思想14孔子思想教育思想1、重視教育的作用2、提倡“有教無類”3、誨人不倦4、因材施教孔子思想教育思想15第一章第一章16朗讀正音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說(yuè)乎吾日三省吾身(xǐng)傳(chuán)不習乎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一瓢飲,在陋巷(lòu)博學而篤志(dǔ)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17停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停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18分析文義子曰:“學

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

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按時(名詞作狀語)復習“說”通“悅”,愉快順接轉(zhuǎn)接,卻生氣也是了解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從志同道合的人先生,指孔子分析文義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19分析文義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分析文義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20課文探究第1句講第2句講第3句講學習方法學習的樂趣個人修養(yǎng)課文探究第1句講學習方法學習的樂趣個人修養(yǎng)21第二章第二章22停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停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23分析文義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每天名詞作狀語多次反省替謀事轉(zhuǎn)接,卻轉(zhuǎn)接,卻誠實老師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分析文義曾子曰:“吾日三省吾24分析文義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謀劃事情盡心盡力了嗎?和朋友交往誠實了嗎?老師傳授的知識按時復習了嗎?”分析文義25課文探究本章強調(diào)治學的人重視道德修養(yǎng)課文探究本章強調(diào)治學的人重視道德修養(yǎng)26第三章第三章27停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p>

停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28分析文義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坝小ā坝帧表樈用曰?,疑惑獨立做事情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能聽得進不同意見超過規(guī)范分析文義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9分析文義孔子說:“我(從)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歲知道了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可以隨心所欲,又不會超過規(guī)范。分析文義孔子說:“我(從)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30課文探究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學習和提高修養(yǎng)的過程??煞譃閹讉€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學習領(lǐng)會五十、六十歲: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觀意識和做人規(guī)則融合為一課文探究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學習和提高修養(yǎng)的過程。31課文探究2、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1)思想與言行融合,(2)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3、我們從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道德修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經(jīng)過長時間學習,日積月累,循序漸進。課文探究2、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32第四章第四章33停頓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之)/為師矣?!?/p>

停頓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之)/為師矣?!?4分析文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睆土晫W過的知識(形容詞作名詞)順接新的領(lǐng)悟(形容詞作名詞)可以憑借做分析文義子曰:“溫故而知35分析文義

孔子說:復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做老師了。分析文義36第五章第五章37停頓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蓖nD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8分析文義子曰:“學而

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轉(zhuǎn)折,卻迷惑轉(zhuǎn)接,卻疑惑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無所得。只是空想?yún)s不學習,就會有危害?!狈治鑫牧x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39小結(jié)第一章主要講學習方法、樂趣和做人的態(tài)度。第二章主要強調(diào)治學的人必須重視品德的修養(yǎng)。第三章孔子回顧自己一生的歷程。第四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溫故知新”的重要性。第五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小結(jié)第一章主要講學習方法、樂趣和做人的態(tài)度。40第六章第六章41分析文義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分析文義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42分析文義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賢德忍受簡陋分析文義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43分析文義孔子說:“多么賢德啊,顏回!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多么賢德啊,顏回!”分析文義44課文探究本章贊揚了顏回樂于學習、安于貧困的品質(zhì)。課文探究本章贊揚了顏回樂于學習、安于貧困的品質(zhì)。45第七章第七章46分析文義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狈治鑫牧x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47分析文義子曰:“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贝~,它,指學習、學問……的人喜歡、愛好以……為樂趣(名詞做意動用法)分析文義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8分析文義孔子說:“知道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狈治鑫牧x49課文探究本章闡述了學習態(tài)度:以學習為快樂這一段運用了什么修辭?頂真講學習的三個層次:知、好、樂,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課文探究本章闡述了學習態(tài)度:以學習為快樂50第八章第八章51分析文義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狈治鑫牧x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52分析文義子曰:“飯

疏食飲水,曲肱

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背燥埫~作動詞粗劣冷水胳膊順承樂趣對于分析文義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53分析文義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分析文義54課文探究本章講人的道德修養(yǎng),提倡安貧樂道課文探究本章講人的道德修養(yǎng),提倡安貧樂道55第九章第九章56朗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崩首x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7分析文義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p>

善者而

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睅讉€在其中順承跟從、學習優(yōu)點缺點他們分析文義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8分析文義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分析文義59課文探究

本章講學習態(tài)度:向一切人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短處,加以改正。(虛心好學)課文探究本章講學習態(tài)度:向一切人學習。不但60第十章第十章6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62分析文義子在川上曰:“逝

者如斯

夫,不舍晝夜?!焙恿魇胚@,指河水舍棄分析文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63分析文義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河水一樣流逝,日夜不停?!?/p>

分析文義64課文探究本章講時光易逝,應珍惜時間。本章運用了什么修辭?比喻用流水來比喻時間飛逝,告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課文探究本章講時光易逝,應珍惜時間。65第十一章第十一章66朗讀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崩首x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67分析文義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避婈犉胀ㄈ朔治鑫牧x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避婈犉胀ㄈ?8分析文義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p>

分析文義69課文探究本章講一個人應當堅定信念、矢志不渝(屬于個人修養(yǎng))課文探究本章講70第十二章第十二章71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72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

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廣泛并列堅守懇切仁德并列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73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并且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p>

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74他是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家。既薨(hōng)家人發(fā)篋視之,《論語》二十篇也。第四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溫故知新”的重要性。本章講學習態(tài)度:向一切人學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形容人既樸實又文雅,指人文雅有禮貌。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子曰:“賢哉,回也!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他是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家。公元前520~前456,字子貢,姓端木,名賜,衛(wèi)國人,曾任魯、衛(wèi)兩國之相,是孔門七十二賢中最有作為者,且列言語科之優(yōu)異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不亦說(yuè)乎(2)30—50歲,欲仕不能。(5)65—73歲,安居魯國,辦教育,理六經(jīng)。謹以此文,獻給即將歡度國慶的7班熊孩子們………世人尊稱孔子為--------“圣人”、“先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30歲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學。課文探究本章講堅定信念、廣泛學習。是從個人修養(yǎng)上講的。他是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家。課文探究本章講75《論語》十二章小結(jié)《論語》十二章小結(jié)76十二則內(nèi)容歸類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態(tài)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十二則內(nèi)容歸類77個人修養(yǎng)(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

信乎?傳不習乎?(3)吾十又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

逾矩。(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

改其樂。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5)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個人修養(yǎng)(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78成語:溫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guī)?、擇善而從、博學篤志、飯疏飲水成語:79通假字不亦說乎說:同悅,喜悅、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同又,放在整數(shù)與零數(shù)之間通假字不亦說乎80古今異義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為師矣古:可以憑借今:可能、許可古今異義不亦君子乎81古今異義飯疏食飲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名作動)飯疏食飲水古:冷水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古今異義飯疏食飲水82古今異義匹夫不可奪志也古:普通人,男子漢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數(shù)詞,三古今異義匹夫不可奪志也83詞類活用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按時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詞作狀語,每日溫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詞作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詞類活用學而時習之84詞類活用傳不習乎傳:動詞作名詞,傳授的知識飯疏食飲水飯:名詞作動詞,吃飯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名詞作意動用法。以……為樂詞類活用傳不習乎85一詞多義為:可以為師矣為人謀而不忠乎知人不知而不慍溫故而知新當、做替了解懂得一詞多義為:當、做替了解懂得86一詞多義而人不知而不慍溫故而知新博學而篤志其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轉(zhuǎn)折順承并列它的他人一詞多義而轉(zhuǎn)折順承并列它的他人87特殊句式省略句:可以為師矣?!耙浴焙竺媸÷源~“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判斷句:賢哉,回也!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倒裝句:賢哉,回也!特殊句式省略句:88《論語》并非高不可及。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永遠是最簡單的?!墩撜Z》的真諦是告訴我們在現(xiàn)代生活中適應日常秩序,獲取心靈的充實與快樂?!墩撜Z》并非高不可及。89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據(jù)《史記》記載,賢人七十二精通六藝,稱“七十二賢人”。在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閔損、冉雍;在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仲由。在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我、端木賜。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卜商、曾參。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據(jù)《史記》記載,90顏回公元前521~前481,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亦顏淵,孔子最得意弟子。為人謙遜好學,尊重老師“不遷怒,不貳過”。顏淵以德行著稱,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唐太宗尊之為“先師”,明嘉靖九年改稱“復圣”。山東曲阜還有“復圣廟”。顏回公元前521~前481,春秋末魯國人。字子91一個人應當堅定信念、矢志不渝(屬于個人修養(yǎng))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貢是春秋時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后世奉為“儒商鼻祖”。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世界上的真理,思而不學則殆(dài)(2)30—50歲,欲仕不能。相傳孔子出生地----山東曲阜尼山全貌顏淵以德行著稱,不幸早死。只是空想?yún)s不學習,就會有危害。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刪其微信,去其貼吧,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剪其網(wǎng)線,使其百無聊賴,然后靜坐、喝茶、思過、排隊、鍛煉、讀書、彈琴、練字、明智、開悟、精進,而后作業(yè)無窮,試卷不絕,考試無盡,如長江之水,滔滔奔流,然苦未盡甘未至,而后必成大器也。2、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吾日三省吾身(xǐng)公元前542~前480,字子路,魯國卞(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一瓢飲,在陋巷(lòu)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鬃觿?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人們把到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孔子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信乎?傳不習乎?不亦說(yuè)乎仲由公元前542~前480,字子路,魯國卞(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為人率直魯莽,好勇力,事親至孝。除學詩、禮外,還為孔子趕車,做侍衛(wèi),跟隨孔子周游列國,深得器重??鬃臃Q贊說:“子路好勇,聞過則喜?!币粋€人應當堅定信念、矢志不渝(屬于個人修養(yǎng))仲由92端木賜公元前520~前456,字子貢,姓端木,名賜,衛(wèi)國人,曾任魯、衛(wèi)兩國之相,是孔門七十二賢中最有作為者,且列言語科之優(yōu)異者。子貢是春秋時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后世奉為“儒商鼻祖”。他善于雄辯,且有干濟才,辦事通達。他還善于經(jīng)商之道,曾經(jīng)經(jīng)商于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他學績優(yōu)異,文化修養(yǎng)豐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財經(jīng)商能力高超。端木賜公元前520~前456,字子貢,姓端木,名賜,衛(wèi)93曾參公元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人們尊稱為曾子??鬃拥茏?。曾點之子,樂道養(yǎng)親,以孝著稱。認為“智忠恕仁”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yǎng)方法,今南武山南麓有曾廟,又稱宗圣廟。曾參公元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末魯94子夏

(公元前507年-公元前?年)卜商:字子夏,,尊稱“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一說衛(wèi)國人,“孔門十哲”之一,七十二賢七十二圣賢之一。性格勇武,為人“好與賢己者處”。以“文學”著稱,提出過“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的思想,還主張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勞。他是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家。子夏

(公元前507年-公元前?年)卜商:字子夏,,95論語中的君子之道——

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形容人既樸實又文雅,指人文雅有禮貌。指人應該有這種品質(zhì),這樣以后才可稱得上是君子?!?/p>

《論語·雍也》

論語中的君子之道——96世人尊稱孔子為--------“圣人”、“先師”人們把到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世人尊稱孔子為--------“圣人”、“先師”人們把到曲阜97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刪其微信,去其貼吧,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剪其網(wǎng)線,使其百無聊賴,然后靜坐、喝茶、思過、排隊、鍛煉、讀書、彈琴、練字、明智、開悟、精進,而后作業(yè)無窮,試卷不絕,考試無盡,如長江之水,滔滔奔流,然苦未盡甘未至,而后必成大器也。謹以此文,獻給即將歡度國慶的7班熊孩子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刪其微信9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一瓢飲,在陋巷(lòu)世人尊稱孔子為--------“圣人”、“先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故、新:形容詞作名詞,(4)55—68歲,周游列國,歷盡艱辛。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第四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溫故知新”的重要性。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第四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溫故知新”的重要性。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他是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家。“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都是他的做人準則。本章講第一章主要講學習方法、樂趣和做人的態(tài)度。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思而不學則殆(dài)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政治上主張“仁者愛人”、“克己復禮”。(2)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相傳孔子出生地----山東曲阜尼山全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相傳孔子99孔府大成殿大成殿孔子像孔府大成殿大成殿孔子像100孔府孔子嫡系子孫居住地山東曲阜“三孔”孔府山東曲阜“三孔”101孔廟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廟102孔林孔子墓地孔林103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jīng),垂憲萬世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孔子104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鬃颖缓笫澜y(tǒng)治者尊為“圣人”,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并稱“孔孟”。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105孔子一生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1)30歲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學。(2)30—50歲,欲仕不能。(3)50—55歲,在魯從政。(4)55—68歲,周游列國,歷盡艱辛。(5)65—73歲,安居魯國,辦教育,理六經(jīng)??鬃右簧篌w可分為五個階段:(1)30歲前,位卑而能“鄙事”106半部(……)治天下這是誰的故事半部(……)治天下這是誰的故事107《趙普》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shù),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hé)戶啟篋(qiè)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hōng)家人發(fā)篋視之,《論語》二十篇也?!囤w普》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shù),及為相,太108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109政治思想

孔子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政治上主張“仁者愛人”、“克己復禮”。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凹核挥闶┯谌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孔子思想政治思想孔子思想110孔子思想教育思想1、重視教育的作用2、提倡“有教無類”3、誨人不倦4、因材施教孔子思想教育思想111第一章第一章112朗讀正音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說(yuè)乎吾日三省吾身(xǐng)傳(chuán)不習乎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一瓢飲,在陋巷(lòu)博學而篤志(dǔ)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113停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停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114分析文義子曰:“學

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

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按時(名詞作狀語)復習“說”通“悅”,愉快順接轉(zhuǎn)接,卻生氣也是了解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從志同道合的人先生,指孔子分析文義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115分析文義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分析文義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116課文探究第1句講第2句講第3句講學習方法學習的樂趣個人修養(yǎng)課文探究第1句講學習方法學習的樂趣個人修養(yǎng)117第二章第二章118停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停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119分析文義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每天名詞作狀語多次反省替謀事轉(zhuǎn)接,卻轉(zhuǎn)接,卻誠實老師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分析文義曾子曰:“吾日三省吾120分析文義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謀劃事情盡心盡力了嗎?和朋友交往誠實了嗎?老師傳授的知識按時復習了嗎?”分析文義121課文探究本章強調(diào)治學的人重視道德修養(yǎng)課文探究本章強調(diào)治學的人重視道德修養(yǎng)122第三章第三章123停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停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124分析文義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有’通“又”順接迷惑,疑惑獨立做事情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能聽得進不同意見超過規(guī)范分析文義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125分析文義孔子說:“我(從)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歲知道了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可以隨心所欲,又不會超過規(guī)范。分析文義孔子說:“我(從)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126課文探究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學習和提高修養(yǎng)的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學習領(lǐng)會五十、六十歲: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觀意識和做人規(guī)則融合為一課文探究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學習和提高修養(yǎng)的過程。127課文探究2、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1)思想與言行融合,(2)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3、我們從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道德修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經(jīng)過長時間學習,日積月累,循序漸進。課文探究2、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128第四章第四章129停頓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之)/為師矣?!?/p>

停頓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之)/為師矣?!?30分析文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睆土晫W過的知識(形容詞作名詞)順接新的領(lǐng)悟(形容詞作名詞)可以憑借做分析文義子曰:“溫故而知131分析文義

孔子說:復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做老師了。分析文義132第五章第五章133停頓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蓖nD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34分析文義子曰:“學而

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鞭D(zhuǎn)折,卻迷惑轉(zhuǎn)接,卻疑惑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無所得。只是空想?yún)s不學習,就會有危害?!狈治鑫牧x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135小結(jié)第一章主要講學習方法、樂趣和做人的態(tài)度。第二章主要強調(diào)治學的人必須重視品德的修養(yǎng)。第三章孔子回顧自己一生的歷程。第四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溫故知新”的重要性。第五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小結(jié)第一章主要講學習方法、樂趣和做人的態(tài)度。136第六章第六章137分析文義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分析文義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138分析文義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賢德忍受簡陋分析文義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139分析文義孔子說:“多么賢德啊,顏回!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多么賢德啊,顏回!”分析文義140課文探究本章贊揚了顏回樂于學習、安于貧困的品質(zhì)。課文探究本章贊揚了顏回樂于學習、安于貧困的品質(zhì)。141第七章第七章142分析文義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狈治鑫牧x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143分析文義子曰:“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贝~,它,指學習、學問……的人喜歡、愛好以……為樂趣(名詞做意動用法)分析文義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44分析文義孔子說:“知道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狈治鑫牧x145課文探究本章闡述了學習態(tài)度:以學習為快樂這一段運用了什么修辭?頂真講學習的三個層次:知、好、樂,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課文探究本章闡述了學習態(tài)度:以學習為快樂146第八章第八章147分析文義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狈治鑫牧x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148分析文義子曰:“飯

疏食飲水,曲肱

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背燥埫~作動詞粗劣冷水胳膊順承樂趣對于分析文義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149分析文義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分析文義150課文探究本章講人的道德修養(yǎng),提倡安貧樂道課文探究本章講人的道德修養(yǎng),提倡安貧樂道151第九章第九章152朗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崩首x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53分析文義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p>

善者而

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睅讉€在其中順承跟從、學習優(yōu)點缺點他們分析文義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54分析文義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分析文義155課文探究

本章講學習態(tài)度:向一切人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短處,加以改正。(虛心好學)課文探究本章講學習態(tài)度:向一切人學習。不但156第十章第十章15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弊釉诖ㄉ显唬骸笆耪呷缢狗?,不舍晝夜。”158分析文義子在川上曰:“逝

者如斯

夫,不舍晝夜。”河流逝這,指河水舍棄分析文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159分析文義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河水一樣流逝,日夜不停?!?/p>

分析文義160課文探究本章講時光易逝,應珍惜時間。本章運用了什么修辭?比喻用流水來比喻時間飛逝,告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課文探究本章講時光易逝,應珍惜時間。16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162朗讀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崩首x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63分析文義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避婈犉胀ㄈ朔治鑫牧x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避婈犉胀ㄈ?64分析文義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p>

分析文義165課文探究本章講一個人應當堅定信念、矢志不渝(屬于個人修養(yǎng))課文探究本章講166第十二章第十二章167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168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

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廣泛并列堅守懇切仁德并列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169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并且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p>

分析文義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170他是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家。既薨(hōng)家人發(fā)篋視之,《論語》二十篇也。第四章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溫故知新”的重要性。本章講學習態(tài)度:向一切人學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形容人既樸實又文雅,指人文雅有禮貌。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層層推進使說理更加透徹,令人信服。子曰:“賢哉,回也!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他是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家。公元前520~前456,字子貢,姓端木,名賜,衛(wèi)國人,曾任魯、衛(wèi)兩國之相,是孔門七十二賢中最有作為者,且列言語科之優(yōu)異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不亦說(yuè)乎(2)30—50歲,欲仕不能。(5)65—73歲,安居魯國,辦教育,理六經(jīng)。謹以此文,獻給即將歡度國慶的7班熊孩子們………世人尊稱孔子為--------“圣人”、“先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30歲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學。課文探究本章講堅定信念、廣泛學習。是從個人修養(yǎng)上講的。他是一位具有獨創(chuàng)性因而頗具有異端傾向的思想家。課文探究本章講171《論語》十二章小結(jié)《論語》十二章小結(jié)172十二則內(nèi)容歸類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態(tài)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十二則內(nèi)容歸類173個人修養(yǎng)(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

信乎?傳不習乎?(3)吾十又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

逾矩。(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

改其樂。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5)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個人修養(yǎng)(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74成語:溫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guī)?、擇善而從、博學篤志、飯疏飲水成語:175通假字不亦說乎說:同悅,喜悅、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同又,放在整數(shù)與零數(shù)之間通假字不亦說乎176古今異義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為師矣古:可以憑借今:可能、許可古今異義不亦君子乎177古今異義飯疏食飲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名作動)飯疏食飲水古:冷水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古今異義飯疏食飲水178古今異義匹夫不可奪志也古:普通人,男子漢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數(shù)詞,三古今異義匹夫不可奪志也179詞類活用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按時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詞作狀語,每日溫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詞作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詞類活用學而時習之180詞類活用傳不習乎傳:動詞作名詞,傳授的知識飯疏食飲水飯:名詞作動詞,吃飯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名詞作意動用法。以……為樂詞類活用傳不習乎181一詞多義為:可以為師矣為人謀而不忠乎知人不知而不慍溫故而知新當、做替了解懂得一詞多義為:當、做替了解懂得182一詞多義而人不知而不慍溫故而知新博學而篤志其仁在其中矣其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