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學圖的基本概念名校講義課件_第1頁
運籌學圖的基本概念名校講義課件_第2頁
運籌學圖的基本概念名校講義課件_第3頁
運籌學圖的基本概念名校講義課件_第4頁
運籌學圖的基本概念名校講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引言(1)

圖論是數(shù)學中廣泛應用的一個分支。早期圖論與“數(shù)學游戲”有著密切關系,所謂“哥尼斯堡七橋”問題就是其中之一。原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城有一條普萊格爾河,河中有兩個小島,有7座橋把該河的兩個小島與河岸聯(lián)結起來,如圖5-1所示。圖5-1A

B

C

D

§1引言(1)圖論是數(shù)學中廣泛應用的一個分支。圖5§1引言(2)

有人提出這樣問題:從河岸或島上任一地方開始步行,能否通過每一座橋恰恰一次后又返回原地?瑞士數(shù)學家列昂納德歐拉(1707~1783)將這個問題簡化為一個如圖5-2所示的直觀數(shù)學模型,即用4個點表示兩岸和兩個小島,用兩點間聯(lián)線表示橋。于是問題轉化為:在該圖中,從任一點出發(fā),能否通過每個線段一次且僅僅一次又回到原出發(fā)點。歐拉當時就證明出這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并為此寫了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篇有關圖論方面的論文,并于1736年由圣彼德堡科學院發(fā)表。

A

C

B

D

圖5-2

§1引言(2)有人提出這樣問題:從河岸或島上任一地方開§1引言(3)

圖論中的“四色猜想”是近代數(shù)學中沒有解決的最著名問題之一。即在一個平面或球面上的任何地圖只需用4種顏色來著色,便可使任何相鄰的兩個國家(具有公共的邊界線,不是僅一點相接)具有不同的顏色。該問題只需幾分鐘即可對不懂數(shù)學的人講清楚,然而數(shù)學家們化了一個多世紀時間也始終未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雖然1976年美國的阿普爾、黑爾和考齊等三人依靠電子計算機用了1200個小時證明該猜想是正確的,然而并不理想,數(shù)學家們仍希望不依靠計算機給出證明。本書只準備介紹圖的基本概念以及圖論在諸如路徑問題、網(wǎng)絡流問題和匹配問題等領域中的應用。

§1引言(3)圖論中的“四色猜想”是近代數(shù)學中沒有解決§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1)

定義:一個圖是由一個表示具體事物的點(頂點)的集合和表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邊)的集合所組成。分類:通常把圖分成兩類,圖邊不帶方向的無向圖及圖邊具有方向的方向圖。1.無向圖①定義及表示設V={v1,v2,,vn}是由一個由n個頂點組成的非空集合。E={e1,e2,,em}是一個由m條邊組成的集合,且知E中元素e是V中的一個無序元素對[u,v]。則稱V和E這兩個集合共同構成了一個無向圖G,記作G=(V,E)?!?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1)定義:一個圖是由一個表§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2)若e=[u,v]=[v,u],則稱u與v為無向邊e之端點;邊e與頂點u、v相關聯(lián);頂點u與v相鄰。

[例5-1]已知圖G=(V,E)有5個頂點和8條邊,其點邊關系示于表5-1中

表5-1e

e1

e2

e3

e4

e5

e6

e7

e8

e=[u,v][v1,v2][v2,v3][v3,v3][v3,v4][v2,v4][v4,v5][v2,v5][v2,v5]§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2)若e=[u,v]=[v§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3)其幾何圖形示于圖5-4中。②有關術語(在圖G(V,E)中)(i)平行邊(或多重邊,重復邊):具有相同端點的邊。(ii)環(huán):兩個端點落在一個頂點的邊。(iii)簡單圖:無平行邊和環(huán)的圖。(iv)完備圖:點點有通路,又無平行邊,這類圖又可稱完全圖或完美圖。

e3

v1

v2

v4

v3

v5

e1

e2

e4

e5

e6

e7

e8

圖5-4§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3)其幾何圖形示于圖5-4§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4)

2.有向圖①定義及表示E中元素e是V中一個有序元素對(u,v),則稱V和E這兩個集合構成了一個有向圖G,記作G=(V,E)。通常e=(u,v)表明u和v分別為邊e的起點和終點。

②有關術語

(i)平行邊(多重邊):起終點全相同的邊。

(ii)環(huán):起終點落為一個頂點的邊。

(iii)簡單圖:既無環(huán)又無平行邊的有向圖?!?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4)2.有向圖§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5)

(iv)完備圖:圖中任意兩點u,v間有且僅有2條有向邊(u,v)及(v,u)的有向圖。(v)基本圖:將圖G中的有向邊全變?yōu)闊o向邊后所得的圖G’稱為G的基本圖。3.同構如果圖G=(V,E)和G’=(V’,E’)的各自頂點集合V與V’之間以及各自邊集合E與E’之間在保持關聯(lián)性質條件下一一對應,則稱圖G與G’同構,即同構圖的點邊關系一樣,而形狀和點邊符號可以不同。例如,圖5-6和圖5-7就是同構關系?!?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5)(iv)完備圖:圖中任§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6)x

v

v3

w

h

e2

ae

c

d

f

圖5-7y

v2

v4

v3

v5

e1

e2

e4

e5

e6

e7

e8

圖5-6v1

e3

§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6)xvv3w§3圖的矩陣表示(1)

用矩陣表示無環(huán)圖中點與邊的聯(lián)接關系可使人們一目了然??捎?種矩陣表示一個圖,是關聯(lián)矩陣、鄰接矩陣、回路矩陣、割集矩陣。我們只介紹最常用的前兩種矩陣。1.無向圖的矩陣表示①關聯(lián)矩陣A(G),該矩陣是表示頂點與邊的聯(lián)接關系。令圖G=(V,E),V={v1,v2,,vn},E={e1,e2,,em},則矩陣A(G)元素[aij](A陣為n×m)定義為:

§3圖的矩陣表示(1)用矩陣表示無環(huán)圖中點與邊的聯(lián)接關系e6

v1

v2

v4

v3

v5

e1

e2

e4

e5

e7

圖5-8e3

e6

§3圖的矩陣表示(2)e6v1v2v4v3v5e1②鄰接矩陣B(G),該陣表示頂點之間的鄰接關系。令圖G=(V,E),V={v1,v2,,vn},E={e1,e2,,em},則矩陣B(G)元素[bij](B陣為n×n)定義為:顯然,圖5-8的鄰接矩陣B(G)可表達為:§3圖的矩陣表示(3)②鄰接矩陣B(G),該陣表示頂點之間的鄰接關系。令圖G=(V

2.有向圖的矩陣表示(與無向圖定義相似)①關聯(lián)矩陣A’(G)元素[a’ij]定義為:②鄰接矩陣B’(G)元素[b’ij]定義為以為vi起點和以vj為終點的邊數(shù)。針對有向圖5-9,可分別寫出相應的關聯(lián)矩陣A’(G)和鄰接矩陣B’(G)為:

§3圖的矩陣表示(4)2.有向圖的矩陣表示(與無向圖定義相似)§3圖的矩陣表示顯然,A’(G)中列元素和必為0。

B’(G)中,i行元素和為以vi為起點的有向邊數(shù),j列元素和為以vj為終點的有向邊數(shù)。

v2

v1

e1

v4

v3

e2

e4

e5圖5-9e3

e6e7§3圖的矩陣表示(5)顯然,A’(G)中列元素和必為0。v2v1e1v§4子圖及其運算

1.子圖的有關定義:①設G1=(V1,E1),G=(V,E),若V1V,E1E,則稱G1為G的子圖,記為G1G。

②若G1G,且G1G時,稱G1為G的真子圖,記為G1G。③若G1G,且V1=V時,稱G1為G的生成子圖(即兩圖的頂點一樣)。2.子圖運算(略)

§4子圖及其運算1.子圖的有關定義:§5頂點的度(v)

在無向圖G=(V,E)中,與頂點v相聯(lián)的邊數(shù),稱為v的度(v)。1.若(v)為偶數(shù),稱為偶度頂點。若(v)為奇數(shù),稱為奇度頂點。2.定理一:圖的頂點度之和為2m

(m為圖中總邊數(shù))3.任一圖中,奇度頂點個數(shù)必為偶數(shù)。4.如果圖G=(V,E)中,所有頂點的度均相等,則稱G為正則的,頂點度均為的正則圖稱為度正則的。0度正則圖根本無邊,1度正則圖只有一條邊。

§5頂點的度(v)在無向圖G=(V,E)中,與頂點v§6圖的鏈、路及連通性

(1)

1.無向圖的有關術語設是無向圖G=(V,E)中的由頂點和邊交錯而成的非空有限有序列,且序列中邊的2個端點恰為序列中頂點與,則定義:①鏈:滿足上述條件的Q,即為G中的鏈。在簡單圖中,鏈可用頂點序列表示(因為無平行邊),例如可寫為。②閉鏈和開鏈:在Q鏈中,在k>0時,若,則稱Q為閉鏈,否則為開鏈。③初等鏈:開鏈Q中,頂點都不相同。

§6圖的鏈、路及連通性(1)1.無向圖的有關術語§6圖的鏈、路及連通性

(2)

④回路C:除起始點與終點重合外,其余頂點都不同的閉鏈稱為回路,記為C。⑤點連通:G中兩點u,v之間存在鏈,稱u,v是連通的。⑥連通圖:G中任兩點間都連通,則稱G為連通圖;否則稱為分離圖。G內頂點連通關系滿足等價關系。據(jù)此,可把G中頂點集合V分成幾個互不相交的子集V1,V2,,V,使得只有兩個頂點同屬一個子集時,才能連通。⑦分支:上述子集V1,V2,,V所對應的子圖G1,G2,,G稱為分支。圖G的分支個數(shù)記為(G)。⑧割邊:若eE(G),且(E-e)>

(G),則稱e為G的割邊。

§6圖的鏈、路及連通性(2)④回路C:除起始點與終點重§6圖的鏈、路及連通性

(3)

2.有向圖的有關術語①鏈(初等鏈):若Q是有向圖G的基本圖中的一條鏈(初等鏈),則Q亦是G的鏈(初等鏈)。②路:若G的鏈中的每條邊恰以為起點,以為終點,則稱Q為從至的單向路,簡稱路。③路徑:G的路Q中每個頂點都不相同,稱Q為從至的單向路徑,簡稱路徑。

§6圖的鏈、路及連通性(3)2.有向圖的有關術語§6圖的鏈、路及連通性

(4)

④回路:起終點重合的單向路徑稱為單向回路,簡稱回路。⑤可達性:從u至v若存在路徑,稱u可達v。⑥連通圖:G中任意兩點間存在鏈的有向圖。⑦強連通圖:G中任意兩點間相互可達的有向圖。

§6圖的鏈、路及連通性(4)④回路:起終點重合的單向路§7樹及其性質(1)

1.樹的定義及術語①樹:無回路的連通無向圖稱為樹。②枝:樹中的邊稱為枝。③生成樹:若樹T是無向圖G的生成圖,則稱T是G的生成樹。④根:有向圖G中可以到達圖中任一頂點的頂點u稱為G的根。⑤根樹:若有向圖G有根u,且它的基本圖是一棵樹,則稱G

為以u為根的根樹或有向樹。§7樹及其性質(1)1.樹的定義及術語§7樹及其性質(2)

2.樹的性質①樹必連通,但無回路。②樹必有n-1條邊(設有n個頂點)。③樹無回路,但不相鄰頂點聯(lián)以一邊,恰得一回路。④樹連通,但去掉任一邊,必變?yōu)椴贿B通。⑤樹中任兩點間,恰有一條初等鏈。§7樹及其性質(2)2.樹的性質§1引言(1)

圖論是數(shù)學中廣泛應用的一個分支。早期圖論與“數(shù)學游戲”有著密切關系,所謂“哥尼斯堡七橋”問題就是其中之一。原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城有一條普萊格爾河,河中有兩個小島,有7座橋把該河的兩個小島與河岸聯(lián)結起來,如圖5-1所示。圖5-1A

B

C

D

§1引言(1)圖論是數(shù)學中廣泛應用的一個分支。圖5§1引言(2)

有人提出這樣問題:從河岸或島上任一地方開始步行,能否通過每一座橋恰恰一次后又返回原地?瑞士數(shù)學家列昂納德歐拉(1707~1783)將這個問題簡化為一個如圖5-2所示的直觀數(shù)學模型,即用4個點表示兩岸和兩個小島,用兩點間聯(lián)線表示橋。于是問題轉化為:在該圖中,從任一點出發(fā),能否通過每個線段一次且僅僅一次又回到原出發(fā)點。歐拉當時就證明出這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并為此寫了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篇有關圖論方面的論文,并于1736年由圣彼德堡科學院發(fā)表。

A

C

B

D

圖5-2

§1引言(2)有人提出這樣問題:從河岸或島上任一地方開§1引言(3)

圖論中的“四色猜想”是近代數(shù)學中沒有解決的最著名問題之一。即在一個平面或球面上的任何地圖只需用4種顏色來著色,便可使任何相鄰的兩個國家(具有公共的邊界線,不是僅一點相接)具有不同的顏色。該問題只需幾分鐘即可對不懂數(shù)學的人講清楚,然而數(shù)學家們化了一個多世紀時間也始終未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雖然1976年美國的阿普爾、黑爾和考齊等三人依靠電子計算機用了1200個小時證明該猜想是正確的,然而并不理想,數(shù)學家們仍希望不依靠計算機給出證明。本書只準備介紹圖的基本概念以及圖論在諸如路徑問題、網(wǎng)絡流問題和匹配問題等領域中的應用。

§1引言(3)圖論中的“四色猜想”是近代數(shù)學中沒有解決§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1)

定義:一個圖是由一個表示具體事物的點(頂點)的集合和表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邊)的集合所組成。分類:通常把圖分成兩類,圖邊不帶方向的無向圖及圖邊具有方向的方向圖。1.無向圖①定義及表示設V={v1,v2,,vn}是由一個由n個頂點組成的非空集合。E={e1,e2,,em}是一個由m條邊組成的集合,且知E中元素e是V中的一個無序元素對[u,v]。則稱V和E這兩個集合共同構成了一個無向圖G,記作G=(V,E)。§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1)定義:一個圖是由一個表§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2)若e=[u,v]=[v,u],則稱u與v為無向邊e之端點;邊e與頂點u、v相關聯(lián);頂點u與v相鄰。

[例5-1]已知圖G=(V,E)有5個頂點和8條邊,其點邊關系示于表5-1中

表5-1e

e1

e2

e3

e4

e5

e6

e7

e8

e=[u,v][v1,v2][v2,v3][v3,v3][v3,v4][v2,v4][v4,v5][v2,v5][v2,v5]§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2)若e=[u,v]=[v§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3)其幾何圖形示于圖5-4中。②有關術語(在圖G(V,E)中)(i)平行邊(或多重邊,重復邊):具有相同端點的邊。(ii)環(huán):兩個端點落在一個頂點的邊。(iii)簡單圖:無平行邊和環(huán)的圖。(iv)完備圖:點點有通路,又無平行邊,這類圖又可稱完全圖或完美圖。

e3

v1

v2

v4

v3

v5

e1

e2

e4

e5

e6

e7

e8

圖5-4§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3)其幾何圖形示于圖5-4§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4)

2.有向圖①定義及表示E中元素e是V中一個有序元素對(u,v),則稱V和E這兩個集合構成了一個有向圖G,記作G=(V,E)。通常e=(u,v)表明u和v分別為邊e的起點和終點。

②有關術語

(i)平行邊(多重邊):起終點全相同的邊。

(ii)環(huán):起終點落為一個頂點的邊。

(iii)簡單圖:既無環(huán)又無平行邊的有向圖?!?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4)2.有向圖§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5)

(iv)完備圖:圖中任意兩點u,v間有且僅有2條有向邊(u,v)及(v,u)的有向圖。(v)基本圖:將圖G中的有向邊全變?yōu)闊o向邊后所得的圖G’稱為G的基本圖。3.同構如果圖G=(V,E)和G’=(V’,E’)的各自頂點集合V與V’之間以及各自邊集合E與E’之間在保持關聯(lián)性質條件下一一對應,則稱圖G與G’同構,即同構圖的點邊關系一樣,而形狀和點邊符號可以不同。例如,圖5-6和圖5-7就是同構關系。§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5)(iv)完備圖:圖中任§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6)x

v

v3

w

h

e2

ae

c

d

f

圖5-7y

v2

v4

v3

v5

e1

e2

e4

e5

e6

e7

e8

圖5-6v1

e3

§2圖的定義、分類及有關術語(6)xvv3w§3圖的矩陣表示(1)

用矩陣表示無環(huán)圖中點與邊的聯(lián)接關系可使人們一目了然。可用4種矩陣表示一個圖,是關聯(lián)矩陣、鄰接矩陣、回路矩陣、割集矩陣。我們只介紹最常用的前兩種矩陣。1.無向圖的矩陣表示①關聯(lián)矩陣A(G),該矩陣是表示頂點與邊的聯(lián)接關系。令圖G=(V,E),V={v1,v2,,vn},E={e1,e2,,em},則矩陣A(G)元素[aij](A陣為n×m)定義為:

§3圖的矩陣表示(1)用矩陣表示無環(huán)圖中點與邊的聯(lián)接關系e6

v1

v2

v4

v3

v5

e1

e2

e4

e5

e7

圖5-8e3

e6

§3圖的矩陣表示(2)e6v1v2v4v3v5e1②鄰接矩陣B(G),該陣表示頂點之間的鄰接關系。令圖G=(V,E),V={v1,v2,,vn},E={e1,e2,,em},則矩陣B(G)元素[bij](B陣為n×n)定義為:顯然,圖5-8的鄰接矩陣B(G)可表達為:§3圖的矩陣表示(3)②鄰接矩陣B(G),該陣表示頂點之間的鄰接關系。令圖G=(V

2.有向圖的矩陣表示(與無向圖定義相似)①關聯(lián)矩陣A’(G)元素[a’ij]定義為:②鄰接矩陣B’(G)元素[b’ij]定義為以為vi起點和以vj為終點的邊數(shù)。針對有向圖5-9,可分別寫出相應的關聯(lián)矩陣A’(G)和鄰接矩陣B’(G)為:

§3圖的矩陣表示(4)2.有向圖的矩陣表示(與無向圖定義相似)§3圖的矩陣表示顯然,A’(G)中列元素和必為0。

B’(G)中,i行元素和為以vi為起點的有向邊數(shù),j列元素和為以vj為終點的有向邊數(shù)。

v2

v1

e1

v4

v3

e2

e4

e5圖5-9e3

e6e7§3圖的矩陣表示(5)顯然,A’(G)中列元素和必為0。v2v1e1v§4子圖及其運算

1.子圖的有關定義:①設G1=(V1,E1),G=(V,E),若V1V,E1E,則稱G1為G的子圖,記為G1G。

②若G1G,且G1G時,稱G1為G的真子圖,記為G1G。③若G1G,且V1=V時,稱G1為G的生成子圖(即兩圖的頂點一樣)。2.子圖運算(略)

§4子圖及其運算1.子圖的有關定義:§5頂點的度(v)

在無向圖G=(V,E)中,與頂點v相聯(lián)的邊數(shù),稱為v的度(v)。1.若(v)為偶數(shù),稱為偶度頂點。若(v)為奇數(shù),稱為奇度頂點。2.定理一:圖的頂點度之和為2m

(m為圖中總邊數(shù))3.任一圖中,奇度頂點個數(shù)必為偶數(shù)。4.如果圖G=(V,E)中,所有頂點的度均相等,則稱G為正則的,頂點度均為的正則圖稱為度正則的。0度正則圖根本無邊,1度正則圖只有一條邊。

§5頂點的度(v)在無向圖G=(V,E)中,與頂點v§6圖的鏈、路及連通性

(1)

1.無向圖的有關術語設是無向圖G=(V,E)中的由頂點和邊交錯而成的非空有限有序列,且序列中邊的2個端點恰為序列中頂點與,則定義:①鏈:滿足上述條件的Q,即為G中的鏈。在簡單圖中,鏈可用頂點序列表示(因為無平行邊),例如可寫為。②閉鏈和開鏈:在Q鏈中,在k>0時,若,則稱Q為閉鏈,否則為開鏈。③初等鏈:開鏈Q中,頂點都不相同。

§6圖的鏈、路及連通性(1)1.無向圖的有關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