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復習題目(含答案)_第1頁
物理化學復習題目(含答案)_第2頁
物理化學復習題目(含答案)_第3頁
物理化學復習題目(含答案)_第4頁
物理化學復習題目(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精品文檔......物理化學復習題目(含答案)第七章電解質(zhì)溶液按導體導電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類導體,其導電機理是:(A)電解質(zhì)溶液中能導電的正負離子的定向遷移。(B)正負離子在電極上有氧化還原作用的產(chǎn)生(電子在電極上的得失)。按物體導電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類導體,對于它的特點的描述,那一點是不正確的?答案:A(A)其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B)其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其導電的原因是離子的存在(D)當電流通過時在電極上有化學反應發(fā)生描述電極上通過的電量與已發(fā)生電極反應的物質(zhì)的量之間的關(guān)系是:答案:C(A)歐姆定律(B)離子獨立移動定律(C)法拉第定律(D)能斯特定律0.1mol.kg-1的Na3PO4水溶液的離子強度是:;0.001m的的水溶液的離子強度是:。用同一電導池分別測定濃度為0.01mol.dm-3和0.10.01mol.dm-3的同種電解質(zhì)溶液,其電阻分別為1000Ω和(A)1:5(B)5:1(C)1:20(D)20:1在25℃無限稀釋的水溶液中,離子摩爾電導最大的是:(A)La3+(B)Mg2+(C)NH+4(D)H+電解質(zhì)溶液的摩爾電導可以看作是正負離子的摩爾電導之和,這一規(guī)律只適用于:(A)強電解質(zhì)(B)弱電解質(zhì)(C)無限稀溶液(D)m=1的溶液答案:C科爾勞施定律認為電解質(zhì)溶液的摩爾電導與其濃度成線性關(guān)系為。這一規(guī)律適用于:答案:B(A)弱電解質(zhì)(B)強電解質(zhì)的稀溶液(C)無限稀溶液(D)m=1的溶液0.1m的CaCl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數(shù)=0.219,則離子平均活度為:(A)3.476×10-3(B)3.476×10-2(C)6.964×10-2(D)1.385×10-2在HAc電離常數(shù)測定的實驗中,直接測定的物理量是不同濃度的HAc溶液的:(A)電導率(B)電阻(C)摩爾電導(D)電離度答案:B對于0.002m的Na2SO4溶液,其平均質(zhì)量摩爾濃度是:。已知25℃時,NH4Cl、NaOH、NaCl的無限稀釋摩爾電導分別為:1.499×10-2、2.487×10-2、1.265×10-2(S.m2mol-1),則NH4OH的(S.m2mol-1)為:答案:B(A)0.277×10-2(B)2.721×10-2(C)2.253×10-2(D)5.25×10-2Ostwald稀釋定律表示為,它適用于:答案:C(A)非電解質(zhì)溶液(B)強電解質(zhì)溶液(C)電離度很小的1—1型弱電解質(zhì)溶液(D)無限稀釋的電解質(zhì)溶液在25℃時,0.002mol.Kg-1的CaCl2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數(shù)與0.002mol.Kg-1的CaSO4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數(shù)的關(guān)系為:答案:A(A)>(B)<(C)=(D)無法比較在25℃時,一電導池中盛以0.01mKCl溶液,電阻為150Ω;盛以0.01mHCl溶液,電阻為51.4Ω。已知25℃時,0.01mKCl溶液的電導率為0.140877S.m-1,則電導池常數(shù)=;0.01mHCl的電導率=,摩爾電導=。在18℃時,已知Ba(OH)2、BaCl2和NH4Cl溶液無限稀釋時的摩爾電導率分別為0.04576、0.02406和0.01298S.m2.mol-1,試計算該溫度時NH4OH溶液的無限稀釋時的摩爾電導=0.02383S.m2.mol-1。25℃時,測出AgCl飽和溶液及配制此溶液的高純水的電導率分別為3.41×10-4S.m-1和1.60×10-4S.m-1,已知AgCl的相對分子量為143.4,則在25℃時AgCl的電導率為=S.m-1,查表得25℃時AgCl的無限稀釋時的摩爾電導為=0.01383S.m2mol-1,AgCl飽和溶液的濃度c=moldm-3,飽和溶解度S=Mc=g.dm-3,AgCl的溶度積KSP=mol2dm-6。第八章可逆電池的電動勢可逆電池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是(1)電池反應互為可逆(2)通過電池的電流無限小。在25℃時,電池反應所對應的電池的標準電動勢為,則反應所對應的電池的標準電動勢是:答案:C(A)=-2(B)=2(C)=-(D)=已知25℃時,=-0.7628V、=-0.4029V、=0.5355V、=0.7991V。則當以Zn/Zn2+為陽極組成電池時,標準電動勢最大的電池是:(A)Zn|Zn2+||Cd2+|Cd(B)Zn|Zn2+||H+|H2,Pt(C)Zn|Zn2+||I-|I2,Pt(D)Zn|Zn2+||Ag+|Ag答案:D在25℃時,若要使電池的電池電動勢E為正值,則Pb在汞齊中的活度:答案:A(A)一定是a1>a2(B)一定是a1=a2(C)一定是a1<a2(D)a1和a2都可以任意取值電池在恒定溫度、恒定壓力的可逆情況下放電,則其與環(huán)境間的熱交換為:答案:C(A)一定為零(B)(C)(D)與和均無關(guān)已知反應的=-0.34V;反應的=0.72V;則反應的是:1.25V。已知298K時,反應Hg2Cl2+2e=2Hg+2Cl-的為0.2676V,反應AgCl+e=Ag+Cl-的為0.2224V,則當電池反應為Hg2Cl2+2Ag=2AgCl+2Hg時,其電池的標準電動勢為:0.0452V。已知25℃時,(Fe3+/Fe2+)=0.77V;(Sn4+/Sn2+)=0.15V,今若利用反應2Fe3++Sn2+=Sn4++2Fe2+組成電池,則電池的標準電動勢E0為:答案:B(A)1.39V(B)0.62V(C)0.92V(D)1.07V298K時電池Pt,H2|H2SO4(m)|Ag2SO4,Ag的E01為0.627V,而Ag++e=Ag的為0.799V,則Ag2SO4的活度積KSP為:答案:D(A)3.8×10-17(B)1.2×10-3(C)2.98×10-3(D)1.53×10-6電池的電池反應為:其25℃時的為1.229V,則電池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為:答案:C(A)1.44×1083(B)6.15×1020(C)3.79×1041(D)1.13×101825℃時,電池反應Ag+Hg2Cl2=AgCl+Hg的電池電動勢為0.0193V,反應所對應的為32.9JK-1,則該電池電動勢的溫度系數(shù)為:答案:D(A)1.70×10-4(B)1.1×10-6(C)1.01×10-1(D)3.4×10-4在25℃時,電池(Pt)H2(p0)|溶液|甘汞電極,當溶液為磷酸緩沖溶液(已知pH=6.86)時,E1=0.7409V。當為待測時,E2=0.6097V。則待測溶液的的pHx=4.6425℃時,電池的電動勢,。該電池的電池反應為:。該溫度下的=Jmol-1;JK-1mol-1;Jmol-1;Jmol-1。某一電池反應,如果計算得出其電池電動勢為負值,表示此電池反應是:答案:B(A)正向進行(B)逆向進行(C)不可能進行(D)反應方向不確定當反應物和產(chǎn)物的活度都等于1時,要使該反應能在電池中自發(fā)進行,則:答案:D(電池發(fā)應自發(fā)條件E大于0)(A)E為負值(B)E0為負值(C)E為零(D)上述都不結(jié)論均不是鹽橋的作用是。答案:A(A)將液接界電勢完全消除(B)將不可逆電池變成可逆電池(C)使雙液可逆電池的電動勢可用能斯特(Nemst)方程進行計算。已知在25℃下,有反應。已知=0.0711V(1)將上述反應設(shè)計成一電池,寫出電池表示式、電極反應、電池反應。(2)求上述電池的E、、,并判斷此反應能否自發(fā)?(3)將上述反應寫成,求算E、、,并與(2)求出的E、、進行比較,說明其原因。解:設(shè)計電池:負極:正極:電池發(fā)應:由于,電池反應能夠自發(fā)。(2)如果反應為:則:(3)電池電動勢E是強度性質(zhì)的物理量,和方程式寫法無關(guān),不變;是容量性質(zhì)的物理量,和反應進度有關(guān),是原來的一半;標準平衡常數(shù)是和方程式寫法有關(guān)的物理量。在壓力為101.325kPa下,反應在電池中進行時,在1375K和1275K的分別是—20.92和—28.48kJ.mol-1。(1)計算電池反應在1375K的、、和,并計算電池在該溫度恒溫可逆操作時的和。(2)計算在101.325kPa時還原所需的最低溫度。解:(1)1375K時:(2)第九章不可逆電極過程當電流通過電池或電解池時,電極將因偏離平衡而發(fā)生極化。下列圖形描述了這一極化現(xiàn)象。請指出下列圖中的四條曲線哪一條曲線表示了原電池的負極?答案:(1)是負極極化曲線;(2)是正極極化曲線;(3)是陰極極化曲線;(4)是陽極極化曲線;如上題所述,哪一條曲線表示了電解池的陽極?(4)是陽極極化曲線;通電于含有Fe2+、Ca2+、Zn2+、Cu2+的電解質(zhì)溶液且活度均為1時,已知:-0.4402V;-2.866V;-0.7628V;0.337V;當不考慮過電位時,在惰性電極上金屬析出的次序是:(A)Cu→Fe→Zn→Ca(B)Ca→Zn→Fe→Cu(C)Ca→Fe→Zn→Cu(D)Ca→Cu→Zn→Fe答案:A實際電解時,在陰極上首先發(fā)生還原作用而放電的是:答案:C(A)標準還原電極電位最大者(B)標準還原電極電位最小者(C)考慮極化后實際上的不可逆還原電位最大者(D)考慮極化后實際上的不可逆還原電位最小者實際電解時,在陽極上首先發(fā)生氧化作用而放電的是:答案:D(A)標準還原電極電位最大者(B)標準還原電極電位最小者(C)考慮極化后實際上的不可逆還原電位最大者(D)考慮極化后實際上的不可逆還原電位最小者極譜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據(jù)滴汞電極的:答案:B(A)電阻(B)濃差極化的形成(C)汞齊的形成(D)活化過電位在25℃時,電解0.5mol.kg-1CuSO4中性溶液。若H2在Cu上的過電位為0.230V,則在陰極上:Cu的析出電位=;H2(g)的析出電位=;當在陰極上開始析出H2時,殘留的Cu2+的濃度為:mol.kg-1。在25℃時,一溶液含有a=1的Fe2+。已知電解時H2在Fe上的析出過電位為0.4V,則溶液的pH值最低為0.676當發(fā)生極化現(xiàn)象時,兩電極的電極電勢將發(fā)生如下變化:答案:A(A)變大,變?。˙)變小,變大(C)兩者都變大(D)兩者都變小用銅電極電解CuCl2的水溶液,若不考慮超電勢,在陽極上將會發(fā)生什么反應?已知:(Cu2+/Cu)=0.34V;(O2,H2O)=1.23V;(Cl2,Cl-)=1.36V。(A)析出氧氣(B)析出氯氣(C)析出銅(D)銅電極溶解答案:D當電流通過原電池或電解池時,電極電勢將偏離平衡電極電勢而發(fā)生極化。當電流密度增大時,通常將發(fā)生:答案:B(A)原電池的正極電勢增高(B)原電池的負極電勢增高(C)電解池的陽極電勢減?。―)無法判斷某溶液含有(a=0.05),(a=0.01),(a=0.001),(a=0.1)和(a=0.001)。假定的活度不隨電解的進行而變化,又知在Ag、Ni、Fe和Cd上的超電勢分別為0.20、0.24、0.18和0.3V。當外電壓從零開始逐漸增加時,在陰極上發(fā)生什么變化?(已知=0.799V、=—0.440V、=—0.403V、=—0.250V)解:在金屬上的電極電位為:Ag電極:Ni電極:Fe電極:Cd電極:按照陰極上金屬的析出次序為考慮了極化以后電位從大到小的原則,析出次序為:Ag、Ni、H2、Cd、Fe。第十章化學動力學反應,其反應速度方程式為或者,速度常數(shù)和的關(guān)系是:答案:C(A)(B)(C)(D)某反應其速度常數(shù)=2.31×10-2S-1.dm3.mol-1,對初始濃度為1.0mol.dm-3的反應物,則反應的半衰期為:答案:A(A)43.29S(B)15.0S(C)30.0S(D)21.65S某化學反應其反應物消耗所需的時間是它消耗掉所需時間的2倍,則反應的級數(shù)為:答案:B(A)零級(B)一級(C)二級(D)三級某反應的速度常數(shù)為5.0×10-5S-1dm3.mol-1,若濃度單位改變?yōu)閙ol.cm-1,時間單位改變?yōu)閙in,則的數(shù)值為:答案:A(A)3(B)8.33×10-10(C)8.33×10-4(D)3×10-3零級反應的半衰期與A的起始濃度C0及速度常數(shù)的關(guān)系為:答案:C(A)=2(B)=2(C)=(D)=反應,實驗測得其速度方程式為:。當溫度及CO濃度維持不變而使Cl2的濃度增至3倍時,反應速度加快到原來的5.2倍,則相應于Cl2的n值是:答案:D(A)1(B)2(C)3(D)1.5某反應的速度常數(shù)為4.62×10-2min-1,若其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為0.1mol.dm-3,則反應的半衰期為:答案:B(A)216min(B)15min(C)30min(D)1.08min對于反應,當實驗測得反應物A的濃度CA與時間t成線性關(guān)系時,則該反應為:答案:D(A)一級反應(B)二級反應(C)分數(shù)級反應(D)零級反應在下列各速度方程式所描述的反應中,哪一個無法定義其反應級數(shù):答案:C(A)(B)(C)(D)在基元反應中:答案:D(A)反應級數(shù)與反應分子數(shù)總是一致的(B)反應級數(shù)總是大于反應分子數(shù)(C)反應級數(shù)總是小于反應分子數(shù)(D)反應級數(shù)不一定與反應分子數(shù)總是相一致(E)速度常數(shù)的單位是(時間)-1對于任意給定的化學反應,則在動力學研究中:答案:C(A)表明它為二級反應(B)表明它是雙分子反應(C)表示了反應物與產(chǎn)物分子間的計量關(guān)系(D)表明它為基元反應下列基元反應中,哪一個反應的活化能為零:答案:D(A)(B)(C)(D)反應,已知反應1的活化能E1大于反應2的活化能E2,以下措施中哪一種不能改變獲得B和C的比例?答案:B(A)提高反應溫度(B)延長反應時間(C)加入適當?shù)拇呋瘎―)降低反應溫度若某反應的活化能為80kJmol-1,則反應溫度由20℃增加到30℃時,其反應(A)2倍(B)3倍(C)4倍(D)5倍已知反應:,且,為有利于產(chǎn)物D的生成,原則上選擇:答案:A(A)升高溫度(B)降低溫度(C)維持溫度(D)及時移走副產(chǎn)物G已知反應:,且,為有利于產(chǎn)物D的生成,原則上選擇:答案:B(A)升高溫度(B)降低溫度(C)維持溫度不變(D)及時移走副產(chǎn)物G描述平行反應的特點時,哪一點是不正確的?答案:A(A)k1和k2的比值不隨溫度變化(B)反應的總速度等于兩個平行的反應速度之和(C)反應產(chǎn)物B和D的量之比等于兩個平行反應的速度比(D)反應物消耗的速度主要決定于反應速度較大的哪一個反應對峙反應,當溫度一定時由純A開始,下列說法中哪一點是不正確的?(A)起始時A的消耗速度最快(B)反應進行的凈速度是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度之差(C)k1/k2的比值是恒定的(D)達到平衡時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度常數(shù)相等答案:D若某反應的反應熱為100kJmol-1,則該反應的活化能:答案:B(A)必定等于或小于100kJmol-1(B)必定等于或大于100kJmol-1(C)可能大于或小于100kJmol-1(D)只能小于100kJmol-1質(zhì)量作用定律適用于:答案:D(A)對峙反應(B)平行反應(C)連串反應(D)基元反應平行反應,其反應1和反應2的頻率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1為120kJ.mol-1,E2為80kJ.mol-1,則當在1000K進行時,兩個反應速度常數(shù)之比是:答案:A(A)8.138×10-3(B)1.228×102(C)1.55×10-5(D)6.47×104反應速度常數(shù)隨溫度變化的Arrhenius經(jīng)驗式是適用于:答案:B(A)基元反應(B)基元反應和大部分非基元反應(C)對峙反應(D)所有化學反應一個復雜化學反應可以利用平衡濃度法近似處理的條件是:答案:B(A)反應速度快,迅速達到化學平衡(B)包含可逆反應且很快達到平衡,其后的基元步驟速率慢(C)中間產(chǎn)物的濃度小,第二步反應慢(D)第一步反應快,第二步反應慢溫度對化學反應速度影響很大,溫度變化主要改變:答案:D(A)活化能(B)指數(shù)前因子(C)物質(zhì)濃度或分壓(D)速度常數(shù)已知某復雜反應的反應歷程為、。則B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率是:答案:B(A)(B)(C)(D)反應CH3CHO→CH4+CO其活化能為190KJmol-1,當加入催化劑碘蒸氣后,活化能降為136KJmol-1;若加入催化劑后反應的頻率因子不變,則在500℃時加入催化劑后反應速度增大多少倍?(A)2.3×10-6(B)4.38×105(C)4.46×103(D)2.24×10-4對一般化學反應,溫度升高時應該是:答案:C(A)活化能明顯降低(B)平衡常數(shù)一定變大(C)正、逆反應的速度常數(shù)成比例變化(D)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縮短氣體反應的碰撞理論的要點是:答案:D(A)氣體分子可看成剛球,故一經(jīng)碰撞就能引起化學反應(B)反應分子必須互相碰撞且限于一定方向才能引起化學反應(C)反應物分子只要互相迎面碰撞才引起化學反應(D)一對反應分子具有足夠的能量的迎面碰撞才引起化學反應化學反應的過渡狀態(tài)理論的要點是:答案:B(A)反應物通過簡單碰撞就能變成產(chǎn)物(B)反應物首先要形成活化絡(luò)合物,反應速度決定于活化絡(luò)合物分解為產(chǎn)物的分解速度(C)在氣體分子運動論的基礎(chǔ)上提出來的(D)引人了方位因子的概念,并認為它與熵變化有關(guān)過渡狀態(tài)理論的速度常數(shù)的計算式是:答案:B(A)(B)(C)(D)氣相反應的速度公式為:。其反應機理為:,經(jīng)處理后得:,則此反應的表觀活化能E與E1、E-1、E2之間的關(guān)系為:答案:A(A)(B)(C)(D)無法表達在連串反應ABC中,為了得到盡可能多的B(中間產(chǎn)物),可利用哪一組式子來計算:答案:A(A)(B)(C)NO的氧化反應的計量式為,實驗確定為三級反應,其速度公式為反應機理如下:(快)(慢)(1)用“穩(wěn)態(tài)”假設(shè)求證解:由于(2)用“平衡”假設(shè)求出的表達式?解:對于平衡態(tài)假設(shè):由于反應(1)達到快速平衡,(3)若相對于k1、k2、k3有E1、E2、E3,則總反應所對應的表觀活化能E是多少?(即E與E1、E2、E3的關(guān)系式)解:某物質(zhì)按一級反應進行分解。已知25℃時反應完成40%需要時間為50分鐘。如果反應在50℃時完成40%需要時間為10分鐘試求:(1)25℃時反應的半衰期;(2)25℃時以秒為單位的反應速率常數(shù);(3)該反應的活化能。(4)解:一級反應進行分解:25℃時:某一均相催化反應機理可以表示為:設(shè)反應物和催化劑的起始濃度分別為和,而且,假設(shè),試證明反應有下列表達式:。并討論兩種極端情形(1);(2)時速率表達式將具有何種形式?解:由于,根據(jù)穩(wěn)態(tài)假定,由于:(1)為零級反應;(2)為一級反應;有一個涉及一種反應物(A)的二級反應,此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表達式為mol-1.dm3.s-1。(1)求在600K,當反應物A的初始濃度為0.1mol·dm-3時,此反應的半衰期;(2)求此反應在300K時的阿累尼烏斯(Arrhenius)活化能;(3)如果上面的反應是通過下述歷程進行的:其中B、C為活性中間產(chǎn)物,P為最終產(chǎn)物,試推導出此反應的速率方程,并討論在什么條件下,該反應歷程能給出二級速率方程。解:(1)600K時,(2)(3)根據(jù)穩(wěn)態(tài)假定:當時,為二級反應第十一章表面現(xiàn)象半徑為r的球形肥皂泡內(nèi)的附加壓力是:。液滴的半徑越小,飽和蒸氣壓越大,液體中的氣泡半徑越小,氣泡內(nèi)液體的飽和蒸氣壓越小。已知20℃時,水-空氣的表面張力為7.275×10-2Nm-1,當20℃和p0下可逆地增大水的表面積4cm2時,物系的將是:(A)2.91×10-5J(B)2.91×10-1J(C)-2.91×10-5J(D)-2.91×10-1J在相同的溫度下,同一液體被分散成具有不同曲率半徑的分散物系時,將具有不同的飽和蒸氣壓。以p平、p凹、p凸分別表示平面、凹面和凸面液體上的飽和蒸氣壓,則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答案:C(A)p平>p凹>p凸(B)p凹>p平>p凸(C)p凸>p平>p凹(D)p凸>p凹>p平通常稱為表面活性物質(zhì)的就是指其加入液體中后:答案:D(A)能降低液體表面張力(B)能增大液體表面張力(C)不影響液體表面張力(D)能顯著降低液體表面張力討論固體對氣體的等溫吸附的Langmuir理論,其最重要的基本假設(shè)為:答案:C(A)氣體是處在低氣壓(B)固體表面的不均勻性(C)吸附是單分子層的(D)吸附是多分子層的憎液固體其表面不能為液體所潤濕,其相應的接觸角是:答案:B(A)=900(B)>900(C)<900(D)可以是任意角度液體在能被它完全潤濕的毛細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答案:B(A)空氣的壓力(B)毛細管半徑(C)液體的表面張力(D)液體的粘度當表面活性物質(zhì)加入溶劑后,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是:答案:A(A)<0正吸附(B)>0負吸附(C)>0正吸附(D)<0負吸附描述固體對氣體的吸附的BET公式,是在Langmuir理論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得到的,它與Langmuir理論的最重要的區(qū)別是:答案:A(A)吸附是多分子層的(B)吸附是單分子層的(C)吸附作用是動態(tài)平衡(D)固體表面是均勻的BET公式的最主要的用途之一在于:答案:D(A)獲得高壓下的吸附機理(B)獲得吸附等量線(C)獲得吸附等壓線(D)測定固體的比表面對大多數(shù)液體其表面張力隨溫度的變化率是:答案:A(A)>0(B)<0(C)=0(D)無一定變化規(guī)律如圖在毛細管里裝入潤濕性液體,當毛細管左端加熱時,則管內(nèi)的潤濕性液體將:答案:B(A)向左移動(B)向右移動(C)不發(fā)生移動(D)因失去平衡而左右來回移動Langmuir吸附等溫式為,其中為飽和吸附量,b為吸附系數(shù)。當從實驗數(shù)據(jù)來計算及b時,常將方程改變成直線方程形式。則:答案:D(A)直線斜率為、截距為b(B)直線斜率為1/、截距為1/b(C)直線斜率為1/、截距為b(D)直線斜率為1/b、截距為1/表面張力是物質(zhì)的表面性質(zhì),其數(shù)值與很多因素有關(guān)。但它與下列因素無關(guān):(A)溫度(B)壓力(C)組成(D)表面積答案:D對彎曲液面上蒸氣壓的描述正確的是:答案:C(A)大于平面液體的蒸氣壓(B)小于平面液體的蒸氣壓(C)大于或小于平面液體的蒸氣壓(D)都不對常見的一些亞穩(wěn)現(xiàn)象都與表面現(xiàn)象有關(guān)。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是:答案:D(A)過飽和蒸氣是由于小液滴的蒸氣壓小于大液滴的蒸氣壓所致(B)過熱液體形成的原因是新相種子——小氣泡的附加壓力太?。–)飽和溶液陳化,晶粒長大是因為小晶粒溶解度比大晶粒的溶解度?。―)人工降雨時在大氣中撒入化學物質(zhì)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凝結(jié)中心的形成溶液表面的吸附現(xiàn)象和固體表面的吸附現(xiàn)象的明顯區(qū)別是:答案:C(A)固體表面的吸附量大,溶液表面的吸附量?。˙)溶液表面的吸附量大,固體表面的吸附量?。–)溶液表面可以產(chǎn)生負吸附,固體表面不產(chǎn)生負吸附(D)固體表面的吸附與壓力有關(guān),溶液表面的吸附與壓力無關(guān)一定條件下液體在毛細管中上升的高度與毛細管的半徑:答案:C(A)無關(guān)(B)成正比(C)成反比(D)不確定若天空云層中小水滴的大小發(fā)生變化時,一定是:答案:A(A)大水滴變大,小水滴變?。˙)大水滴變小,小水滴變大(C)大小水滴都變大(D)大小水滴都變小當在兩玻璃板中間加入少量水后,在垂直于玻璃板平面方向上很難將其拉開,故兩玻璃板間應該形式:答案:B(A)凸液面(B)凹液面(C)無液面(D)無法判斷298K時,從一稀肥皂水溶液上刮下極薄的一層液體來,液膜表面積為310-2m2,得到210-3dm3溶液(水重210-3kg),其中肥皂含量為4.01310-5mol,而溶液體相內(nèi)同樣體積的溶液中含肥皂4.00010-5mol。試根據(jù)吉布斯吸附公式和計算溶液的表面張力。已知298K時純水的表面張力=7.210-2N.m-1。解:第九章膠體化學下列物系中哪一種為非膠體?答案:D(A)牛奶(B)煙霧(C)人造紅寶石(D)空氣溶膠有三個最基本的特性,下列哪點不在其中?答案:D(A)分散性(B)聚結(jié)不穩(wěn)定性(C)多相性(D)動力學穩(wěn)定性丁達爾現(xiàn)象是光射到粒子上發(fā)生下列那種現(xiàn)象的結(jié)果?答案: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