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課題14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 作業(yè)_第1頁
高中歷史課題14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 作業(yè)_第2頁
高中歷史課題14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 作業(yè)_第3頁
高中歷史課題14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 作業(yè)_第4頁
高中歷史課題14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 作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0-課題14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40分鐘60分)一、選擇題(共12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2021·濰坊模擬)軍機處從內閣分割出了部分重要權力,內閣成為辦理例行事務的機構。軍機大臣與皇帝在一起,出沒于宮廷之間,皇帝行動所到的地方,軍機大臣也無不隨從在側,隨時發(fā)布諭旨。這表明軍機處 ()A.取代內閣正式統(tǒng)率六部B.軍機大臣取得了決策權力C.是輔政的重要中樞機構D.對君主專制構成一定威脅【解析】選C。根據(jù)材料“內閣成為辦理例行事務的機構”,而且軍機大臣隨侍皇帝左右,隨時發(fā)布諭旨,說明軍機處成為皇帝處理政務的重要輔助機構,C正確;軍機處只是分割了內閣的部分權力,并未取代內閣,統(tǒng)率六部,排除A;軍機大臣并沒有決策權,排除B;軍機處是皇權強化的產物,并不能威脅到皇權,排除D。2.《清會典》記載:“每日欽奉上諭,由軍機處承旨,其應發(fā)鈔者,皆下于閣。內外陳奏事件有折奏,有題本,折奏或奉朱筆,或由軍機處擬寫隨旨題本,或票擬欽定,或奉旨改簽,下閣后,諭旨及折奏則傳知各衙門鈔錄遵行。”這說明()A.軍機大臣擁有一定決策權B.內閣變成軍機處下屬機構C.軍機處、內閣的分權制衡D.內閣變?yōu)閭鬟f文件的機關【解析】選D。軍機大臣參與決策,但沒有決策權,決策權屬于皇帝,故A錯誤;材料中內閣和軍機處各司其責,內閣沒有變成軍機處下屬機構,故B錯誤;材料中內閣和軍機處各司其責,沒有體現(xiàn)出軍機處、內閣的分權制衡,故C錯誤;根據(jù)材料“其應發(fā)鈔者,皆下于閣”“下閣后,諭旨及折奏則傳知各衙門鈔錄遵行”可知,內閣變?yōu)閭鬟f文件的機關,故D正確。3.(2021·日照模擬)在《清世宗實錄》內,雍正十年以前諭旨的發(fā)布途徑,多為“諭內閣”及“諭議政王大臣、諭大學士等”,雍正十年以后則?!爸I辦理軍機大臣等”,不少于“諭內閣”的次數(shù)。這一變化表明 ()A.清廷內部矛盾尖銳B.皇帝決策更好執(zhí)行C.君主專制達到頂峰D.軍機處地位的上升【解析】選D。材料中軍機處發(fā)布諭旨的次數(shù)逐漸超過內閣,說明軍機處的地位逐漸上升,故D正確。4.史料記載,“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兩路……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值)繕寫?!薄坝?、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蓋隱然執(zhí)政之府?!庇纱丝梢?清朝軍機處 ()A.地處內廷,專管軍務B.參與政務,涉及廣泛C.機構完備,人員精干D.架空內閣,威脅皇權【解析】選B。由材料“軍機處,蓋隱然執(zhí)政之府”可知軍機處涉及事務廣泛,故A錯誤;由材料“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蓋隱然執(zhí)政之府”可知軍機處參與政務,涉及內容廣泛,故B正確;材料強調的是軍機處的事務,而非人員構成,故C錯誤;軍機處的出現(xiàn)標志著君主專制發(fā)展到頂峰,故D錯誤。5.(2021·臨沂模擬)1691年,康熙與蒙古各部落首領在多倫會盟,同意喀爾喀與內蒙古一樣實行編旗的請求,保留喀爾喀蒙古原有的汗號,取消蒙古貴族舊的等級名稱。會上對首倡來歸者、奏請編旗者等進行了表彰和封賞。這反映了()A.蒙古族同中央政府的關系加強B.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落實C.蒙古族原有政治傳統(tǒng)開始消失D.蒙古族取得了特殊地位【解析】選A。康熙與蒙古各部落首領在多倫會盟,進行了表彰和封賞,行使了中央政府的管理權,這反映了蒙古族同中央政府的關系得到加強,A正確;根據(jù)對來歸者等的表彰和封賞可知并未實現(xiàn)民族平等,排除B;蒙古族原有的政治傳統(tǒng)并未消失,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蒙古族與其他民族的對比,無法體現(xiàn)特殊地位,排除D。6.“在清軍對臺灣已形成大兵壓境的有利態(tài)勢下,以鄭克塽為首的鄭氏集團終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談條件,放棄抵抗企圖,向清政府繳械投誠。隨后,施瑯率清軍在臺灣登陸,接管臺灣全境?!边@表明清政府的對臺策略是 ()A.依靠壓倒性武力統(tǒng)一臺灣B.以政治和談方式統(tǒng)一臺灣C.借助外國的武力統(tǒng)一臺灣D.武力威懾與政治招撫并用【解析】選D。根據(jù)材料中“清軍對臺灣已形成大兵壓境的有利態(tài)勢”得出清政府對臺灣進行武力威懾,根據(jù)材料中“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談條件,放棄抵抗企圖,向清政府繳械投誠”可知清政府對臺灣進行政治招撫,故D正確。7.明清中央集權制度日益成為古代中國社會進步的障礙,備受批判。但如今卻有不少學者對這個延續(xù)數(shù)千年的制度贊賞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控制人們思想維護專制統(tǒng)治B.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和鞏固C.順應經濟發(fā)展的時代潮流D.建立寬松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解析】選B。明清中央集權制度實現(xiàn)了中央對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故B正確;A不符合題意,排除;明清中央集權制度維護小農經濟,阻礙資本主義萌芽,沒有順應經濟發(fā)展的時代潮流,故C錯誤;明清中央集權制度加強對人們的思想控制,社會環(huán)境并不寬松良好,故D錯誤。8.清朝在新疆實行軍民分治,伊犁將軍管軍政和邊防,民政根據(jù)維吾爾族原有社會組織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卻實行政教合一,駐藏大臣管僧俗高級官員任免,稽查財政收支、軍隊調防、邊境防務。材料體現(xiàn)了()A.因地制宜的管理 B.中央集權的加強C.專制主義的削弱 D.地緣政治的特點【解析】選A。根據(jù)材料“清朝在新疆實行軍民分治……在西藏卻實行政教合一”的管理制度,說明清朝依據(jù)新疆與西藏的實際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管理,故A正確。清朝在新疆實行軍民分治,民政根據(jù)維吾爾族原有社會組織推行伯克制,可知新疆具有一定自治權與獨立性,故B錯誤;材料內容無關專制主義內容,故C錯誤;地緣政治主要是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因而國內對民族區(qū)域的管理談不上是地緣政治,故D錯誤。9.明朝地方設“三司”,互不統(tǒng)屬。清朝固定督撫制度,十八省均設巡撫,為一省之長,每兩到三省設總督一名,相當于大軍區(qū)長官,同時不再設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機構的調整 ()A.有利于地方事權的統(tǒng)一B.從根本上防止吏治腐敗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違背了中央集權制原則【解析】選A。材料表明清朝把原來的明朝地方設立的互不統(tǒng)屬的“三司”變?yōu)楣潭ǖ亩綋嶂贫?實際上把行政權力合而為一,有利于地方事權的統(tǒng)一,故A正確。專制制度的本質決定了行政制度調整不可能從根本上防止吏治腐敗,故B錯誤;督撫制度下,權力集中,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C錯誤;材料中體現(xiàn)了對地方行政機構的調整,由多長官制變?yōu)橐婚L官制,實際上加強了中央集權,故D錯誤。10.(2021·海口模擬)下表為清朝前期人口變化與人均耕地情況表時間人口數(shù)(口)每口平均畝數(shù)順治十二年(1655年)1403390027.63康熙五十年(1711年)2462132428.15雍正十二年(1734年)2735546232.54乾隆十八年(1753年)1027500006.89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2080957963.56對此表解讀正確的是 ()A.人地矛盾逐漸緩和B.封建社會由盛轉衰C.農業(yè)產量停滯不前D.生態(tài)資源日趨緊張【解析】選D。表格顯示清朝前期人口數(shù)量是不斷增加,而每口平均畝數(shù)逐漸減少,這樣人地矛盾的沖突,必然會導致生態(tài)資源日趨緊張,D正確;材料的信息顯示人地矛盾逐漸增加,A錯誤;材料中顯示人地矛盾增加,并不能說明封建社會由盛轉衰,B錯誤;人地矛盾的問題不能說明農業(yè)產量的停滯不前,C錯誤。11.據(jù)統(tǒng)計,在清朝前期的100多年中,順治十二年(1655)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實行比較嚴格的海禁,康熙五十六年(1717)至雍正五年(1727)實行了部分地區(qū)海禁,乾隆二十二年(1757)后,西方各國“在廣州收泊貿易”,南洋地區(qū)的國家到閩、浙、江海關貿易。這反映了清朝前期 ()A.閉關政策受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B(tài).對外貿易基本處于開放狀態(tài)C.外來侵略左右政府貿易政策D.政府對海禁的執(zhí)行較為不力【解析】選A。清朝前期實行海禁,主要是為了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同時也為了防范外國的侵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說明清朝前期閉關政策受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故選A;清朝前期實行閉關政策,B錯誤,排除;康熙時期的政策主要是為了對付占據(jù)東南沿海的南明反清勢力,排除C;材料無法體現(xiàn)政府對海禁政策的執(zhí)行效果,排除D。12.下圖是根據(jù)清朝前期廣東海關稅收收入情況所繪制的示意圖。該圖表明清朝前期 ()A.對外政策的改變 B.對外貿易的發(fā)展C.小農經濟的衰退 D.經濟重心的南移【解析】選B。圖中信息反映了清朝前期廣東海關關稅收入呈現(xiàn)上升趨勢,體現(xiàn)了清前期對外貿易的發(fā)展,故B正確。清朝前期政府長期實行海禁政策,故排除A;清朝前期小農經濟仍在發(fā)展,故C錯誤;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故D錯誤。二、非選擇題(第13題12分,第14題12分,共24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順治十六年(1659),清軍占領云南,至此,除福建廈門、金門等地還在忠于明朝的鄭成功手中外,清朝已經擁有明朝的全部疆域了??滴醵?1683),清軍進攻臺灣,鄭成功之孫鄭克塽投降。次年,清朝在臺灣設府、縣、總兵等官,隸屬于福建省。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親征,大破噶爾丹軍,收復了蒙古高原,內外蒙古完全統(tǒng)一于清朝。順治十年(1653年),冊封達賴為“達賴喇嘛”??滴跷迨?1713),五世班禪被封為“班禪額爾德尼”。西藏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體制得到了清朝的正式承認,清朝在西藏的統(tǒng)治也得到確立。雍正六年(1728),清朝在西藏設置了駐藏辦事大臣衙門,統(tǒng)率駐藏官兵,督導地方行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清朝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至此完成??滴醵四?1689),清朝與俄國訂立了《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東段的邊界是外興安嶺和額爾古納河。雍正五年(1727),清朝與俄國簽訂《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規(guī)定了東起額爾古納河及其支流的邊界走向?!幾愿饎π邸督y(tǒng)一與分裂》(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清朝完成統(tǒng)一中國大業(yè)的途徑。(6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朝統(tǒng)一的歷史影響。(6分)【解析】第(1)題,依據(jù)材料“清朝已經擁有明朝的全部疆域了”可知疆域基本奠定;依據(jù)材料“康熙二十二年……雍正五年”總結清朝完成統(tǒng)一的途徑。第(2)題,結合所學知識,從對當時和對后世的角度去分析即可。對當時的影響可以結合第(1)題的措施從鞏固邊疆、維護主權、有利于民族交融等角度分析,對后世的影響可以從大一統(tǒng)的角度分析。答案:(1)途徑:武力推翻明朝,奠定基本疆域;消除割據(jù)政權,設立行政機構;平定分裂勢力;冊封少數(shù)民族宗教領袖,鞏固邊疆統(tǒng)治;反擊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6分)(2)影響:對現(xiàn)代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重要貢獻;奠定了我國今天疆域的基礎;促進了民族交融;鞏固了邊疆,加強了國防;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鞏固了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力和凝聚力。(6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793年,馬戛爾尼率英國使團訪問清帝國。英使帶來的禮品共590余件,其中包括:前膛槍等武器、望遠鏡、地球儀等天文學儀器、鐘表和一艘英國最先進的110門炮艦模型。乾隆看過禮單震驚之余指示負責接待的官員“可于無意之中向彼閑談,爾國所貢之物天朝原亦有之”。馬戛爾尼提出了開放一些口岸通商、允許英國商人仿俄羅斯在北京設一個貨棧買賣貨物、禁止向英國商人在海關關稅之外另行勒索、在廣州附近劃出一塊地方允許英商居住等要求。對此,乾隆斷然拒絕。根據(jù)材料信息,提出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相關知識,加以說明。(要求:可以根據(jù)其中一條或多條信息,明確寫出所擬論題,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解析】解答本題首先需要提取論題,材料反映了馬戛爾尼訪華,帶來了先進的工業(yè)品作為禮品,并提出了一系列通商的要求,遭到乾隆的拒絕。這是一次東西方文明的碰撞,從中可以看出清朝的腐朽傲慢和英國打開中國市場的目的。因此可從中國、英國或東西方文明的碰撞等角度提出論題,如中英兩國外交政策的碰撞。其次結合18世紀前后中國和英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內容進行說明,注意邏輯清晰,史論結合。最后對論述加以總結,升華論題。答案:示例一論題:清朝盛世背后的危機。(2分)18世紀下半期,英國工業(yè)革命迅速展開,取得輝煌成果,工業(yè)化和近代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清朝正處于封建社會末期表面上的繁榮盛世,由于堅持重農抑商、閉關鎖國政策,統(tǒng)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國”迷夢中,閉目塞聽,愚昧無知,造成中國逐步落后于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