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愚公移山》課件(33張PPT)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54fb0842ec64109883ab5f3e5233b0/0a54fb0842ec64109883ab5f3e5233b01.gif)
![第24課《愚公移山》課件(33張PPT)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54fb0842ec64109883ab5f3e5233b0/0a54fb0842ec64109883ab5f3e5233b02.gif)
![第24課《愚公移山》課件(33張PPT)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54fb0842ec64109883ab5f3e5233b0/0a54fb0842ec64109883ab5f3e5233b03.gif)
![第24課《愚公移山》課件(33張PPT)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54fb0842ec64109883ab5f3e5233b0/0a54fb0842ec64109883ab5f3e5233b04.gif)
![第24課《愚公移山》課件(33張PPT)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54fb0842ec64109883ab5f3e5233b0/0a54fb0842ec64109883ab5f3e5233b0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導入新課
什么是寓言故事?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以散文或者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jié)構(gòu)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間傳說。
導入新課
說說你讀過哪些中外寓言故事?
《揠苗助長》《自相矛盾》
《鄭人買履》《守株待兔》
《刻舟求劍》《畫蛇添足》《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
《愚公移山》
《列子》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內(nèi)涵,培養(yǎng)文言文自讀能力
2、把握愚公這一人物形象,體會對比、襯托手法的表達效果;
3、體會愚公的英雄氣概,學習愚公不畏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預習展示
1.作者介紹
列子(約前450——約前375),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散失,今本《列子》是東晉人搜集的有關(guān)古代資料編寫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預習展示
2.音形識記。
高萬仞rèn
無窮匱kuì也
懲山北之塞sè
曾
zēng不若
叩kòu石懇壤始齔
chèn
亡wú以應(yīng)一厝
cuò朔東
箕jī畚běn
孀shuāng妻
冀
jì州荷
hè擔者三夫
雍yōng
南
預習展示3.學生朗讀原文,快速記憶紅體字詞讀音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梳理文章內(nèi)容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梳理文章內(nèi)容
1.結(jié)合文下注釋,自行疏通文意,思考:
①一個人:愚公是一個怎樣的人?②一個故事:愚公移山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③一種精神:愚公精神的內(nèi)涵是什么?
要求:先用原文內(nèi)容回答,在對原文內(nèi)容進行闡釋;如原文沒有則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話回答
答案組織示例:問題一:愚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原文: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闡釋:這句話的意思是愚公率領(lǐng)三個能挑擔子的子孫,敲石頭,挖泥土,用箕畚運送到渤海邊上,可見愚公是個做事堅決,不怕辛苦的人
梳理文章內(nèi)容
問題一:愚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原文: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闡釋:愚公是一個年齡將近九十,面對著大山居住的老人。
梳理文章內(nèi)容
問題一:愚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原文: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闡釋: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在;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然而山卻不會增加高度,何必擔憂挖不平?可見愚公不愚,他是一個智慧且意志堅定的人梳理文章內(nèi)容
問題一:愚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原文: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闡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聚集家人來商量說:“我和你們盡全力鏟平險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北岸,可以嗎?可見愚公不愚,他是一個有理想且善于和別人商量的人梳理文章內(nèi)容
問題二:愚公移山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原文: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闡釋:這句話的意思是: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借您的力氣,連魁父這樣的小山丘都不能削減,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樣?況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可見移山的困難有愚公年老體弱、沒有地方放置土石。
梳理文章內(nèi)容
問題二:愚公移山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闡釋:這句話的意思是: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萬丈,本來坐落在冀州的南面,河陽的北面??梢娪薰龅降睦щy有山太高大
梳理文章內(nèi)容
問題二:愚公移山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原文: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闡釋:這句話的意思是:河曲一個智慧的老頭笑著制止他說:“你真是太不聰明了,憑借老邁的年齡和殘余的氣力,連山上的草木都不能削毀,能把土石怎么樣呢??梢娨粕降睦щy有別人的嘲笑和反對。
梳理文章內(nèi)容
問題二:愚公移山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原文: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闡釋:這句話的意思是:冬夏季節(jié)交換,一年蔡往返一次。可見移山的困難有放置土石的地方太遙遠。梳理文章內(nèi)容
問題二:愚公移山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原文: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闡釋:這句話的意思是:愚公率領(lǐng)三個能挑擔子的子孫,敲石頭,挖泥土,用箕畚運送到渤海邊上,可見移山的困難有:能夠幫助愚公移山的人太少。梳理文章內(nèi)容
問題三:愚公精神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愚公精神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是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是一種迎難而上的精神
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的精神
是一種敢于戰(zhàn)天斗地的精神
是一種感動天地的精神
梳理文章內(nèi)容
再讀課文:質(zhì)疑解難
1.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先翻譯再說說你的理解。
最后一段的意思是:山神聽說這件事,害怕愚公會不停的挖下去,向天地匯報了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命令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起兩座大山,一座放置再朔方東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我的理解是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說明愚公移山的決心和行動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報告;“帝感其誠”,愚公精神連天帝都感動了。這不僅不是說明愚公的無能,相反卻顯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來被人稱頌,正是由于他這種排除千難萬險、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2.有人這樣評價愚公和智叟說:愚公也智,智叟亦愚。你贊同這種評價嗎?結(jié)合文章說說你的理解。
我贊同這個評價。因為愚公選擇移走兩座大山,有其愚的一面,但他看到山不加增,而子孫是無窮匱的,具有發(fā)展的眼光,這又是智慧的。
智叟看到憑借愚公老邁的年齡和殘余的氣力,即使加上家人和鄰居也很難移走大山,及時制止他是智慧的,但他沒有看到山不加增,而人是無窮匱的,直接否定愚公的精神,這是愚笨的。再讀課文:質(zhì)疑解難
3.課文為什么寫“鄰人”“孤兒”移山的細節(jié)?
(1)與智叟形成對比;
(2)說明移山得到眾人的支持;
(3)為下文“曾不弱……弱子”埋下伏筆再讀課文:質(zhì)疑解難
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對話的精彩
1.人物語言是表現(xiàn)人物心理的手段之一,請品析下列人物對話,分析人物不同的心理。
①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明確:
智叟對愚公移山之舉的態(tài)度是從責難角度來表達的,其話語中帶有嘲諷的意味,其目的是阻止愚公移山。
愚公的話充分說明子子孫孫綿延不絕的道理。同時也進一步表現(xiàn)了愚公迎難而上的精神、長遠的目光,與及他決心造福子孫后代的宏愿。
愚公妻子的話是出于對移山的關(guān)心,對愚公的關(guān)心并提出移山中遇到的問題,并不是反對移山。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對話的精彩
領(lǐng)悟主旨
文章通過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我們不能緊緊看到這是一個神話故事,緊緊想到愚公真的是否可以移走大山,更應(yīng)該看到它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驚人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道理。
知識積累
1、通假字
【1】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2】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
【3】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聰明。
【4】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亡”通“無”,沒有。
【5】一厝朝東。
“厝”通“措”,放置。
【6】無隴斷焉。
“隴”通“壟”,高地。
2、詞類活用
【1】面山而居
面:名詞做動詞,面向。
【2】懲山北之塞
懲:動詞意動用法,以……為苦,苦于。
【3】吾與汝畢力平險
險:形容詞用做名詞,指險峻的大山。
【4】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詞用做狀語,用箕畚裝土石。
知識積累
3、古今異義
【1】懲山北之塞
古義:苦于;今義:處罰。
【2】聚室而謀曰
古義:家;今義:指房屋。
【3】指通豫南
古義:直;今義:手指。
【4】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古義:甚至,連……都;今義:曾經(jīng)。
【5】投諸渤海之尾
古義:邊上;今義:尾巴。
【6】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古義:草木;今義:毛發(fā)。
【7】北山愚公長息曰
古義:嘆氣;今義:休息知識積累
4.一詞多義
【1】其
①懼其不已也【代詞,他】
②其如土石何【助詞,加強反問語氣】
③帝感其誠【他】
④其妻獻疑【他的】
【2】之
①以君之力【的】
②雖我之死【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③告之于帝【代詞,這件事】
④跳往助之【代詞,代指愚公】知識積累
【3】且
①年且九十【將要,快要】
②且焉置土石【況且】
【4】焉
①且焉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nèi)人類的活動第3課遠古的傳說教學設(shè)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專題3胚胎工程3.3胚胎工程的應(yīng)用及前景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
- 橋梁工程施工方案
-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4.1.2《點、線、面、體》 聽評課記錄2
- 高中教師職評總結(jié)
- 語文教師個人總結(jié)
- 裝修公司項目經(jīng)理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超齡員工勞務(wù)合同范本
- 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數(shù)字測圖基礎(ch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聽評課記錄表電子版
- (2024年)電工安全培訓(新編)課件
- mil-std-1916抽樣標準(中文版)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七章 腦癱患兒的社區(qū)康復實踐
- 城鄉(xiāng)環(huán)衛(wèi)一體化內(nèi)部管理制度
- 廣匯煤炭清潔煉化有限責任公司1000萬噸年煤炭分級提質(zhì)綜合利用項目變更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解方程練習300題及答案
- 大數(shù)據(jù)在化工行業(yè)中的應(yīng)用與創(chuàng)新
- 光伏十林業(yè)可行性報告
- 小學綜合實踐《我做環(huán)保宣傳員 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 鋼煤斗內(nèi)襯不銹鋼板施工工法
- 公路工程安全風險辨識與防控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