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圓錐動力觸探報告_第1頁
輕型圓錐動力觸探報告_第2頁
輕型圓錐動力觸探報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輕型動力測試試驗9.1試驗目的(1)進行地基土的力學分層。(2)熟悉操作輕型動力測試的儀器設備。(3)查明土洞、滑動面、軟弱土層界面的位置;(4)根據圓錐動力觸探實驗成果,并通過建立地區(qū)經驗可以用于;(5)評定地基土的均勻性與變形參數;(6)評價天然地基的承載力;(7)估算單樁承載力。9.2試驗的適用范圍利用一定的錘擊能量,將一定規(guī)格的圓錐探頭打入土中,根據打入土中的難易程度(貫入阻力或貫入一定深度的錘擊數)來判別土的性質。輕型觸探屬于動力觸探的一種,根據錘擊數可以進行地基土的力學分層、定性評價地基土的均勻性和物理性質、評定天然地基的承載力、估算單樁承載力。9.3試驗的儀器設備導向桿、穿心錘、錘墊、探桿和圓錐探頭。9.4試驗的基本原理動力觸探試驗的理想自由落錘能量E可按下式計算:M1E二一Mv2 (9-1)M2式中M--落錘的質量(kg);v--錘自由下落碰撞探桿前的速度(m/s)。(9-2(9-2)9-3)Eu0.60E

pMRAhE=―d—

pN式中EP--平均每擊傳遞給圓錐探頭的能量h--貫入度;N--貫入度為h的錘擊數R--探頭單位面積的動貫入阻力(J/cm2);dA--探頭的截面積(cm2)。ENER=—px=—pdAhAs式中S-為平均每擊的貫入度(s二—)。N其余符號同上。9.5試驗的操作步驟先確定試驗的場地地點,然后將探頭打入土中,保持探桿垂直,探桿的偏斜度不超過2%。進行錘擊貫入試驗,將10kg的錘提升到50cm高度時,自由落下,錘擊頻率應控制在15-30擊/min。貫入30cm后記錄該30cm的錘擊數;再繼續(xù)向下貫入,記錄下一深度的錘擊數。重復該試驗步驟至預定試驗深度。如遇密實堅硬土層,當貫入30cm所需擊數超過100擊或貫入15cm超過50擊時,可以停止作業(yè)。9.6試驗數據深度h(cm)0~3030~6060~9090~120120~150150~180錘擊數(N)101623262535深度h(cm)180~210210~240240~270270~300300~330330~360錘擊數(N)423847515457(1)繪制N-h曲線:

N-h曲線0 10 20 30 40 50 60錘擊數NhN-h曲線0 10 20 30 40 50 60錘擊數Nh曲線2)劃分土層界線進行土層力學分層,根據N10-h(huán)曲線,考慮觸探的臨界深度及界面效應,即“超前”和“滯后”影響,一般觸探曲線由軟層進到硬層時,則分層界線定在軟層最后一個小值點以下2-3倍探頭直徑處,由硬層進入軟層時,則分層界線定在軟層第一個小值點以上2-3倍探頭直徑處。0?0.6m時,錘擊數穩(wěn)定,為素填土;0.6?2.4m時錘擊數繼續(xù)增加,穩(wěn)定在32左右,為軟塑狀粉質黏土;2.4?3.6m,錘擊數穩(wěn)定在50左右,為硬塑狀粉質黏土。7.結論及建議(1) 由于本場地為這里為桂工4棟后面,進行過各種現場原位測試試驗,在經多次擾動與實驗填實后,與原狀地基土有很大差別,故本場地的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