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演變與書法欣賞_第1頁
漢字演變與書法欣賞_第2頁
漢字演變與書法欣賞_第3頁
漢字演變與書法欣賞_第4頁
漢字演變與書法欣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字演變與書法欣賞

制作人:了然鶴慶一中2010年10月7日甲骨文展示金文展示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shù),據(jù)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大篆

大篆,也稱籀(zhòu)文。因其著錄于字書《史籀篇》而得名。大篆的真跡,一般認為是“石鼓文”。字體結構整齊,筆畫勻圓,并有橫豎行筆,形體趨于方正。大篆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tǒng)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演變而成。由于其字體優(yōu)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復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xiàn)。隸書:隸書,是小篆的簡便寫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層人物中間,相傳為程邈(miǎo)在監(jiān)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體。圖為湖北出土的秦隸竹簡。

隸書:隸書在漢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發(fā)展,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變無規(guī)則的線條為有規(guī)則的筆畫,奠定了現(xiàn)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圖為漢隸。楷書:中國東漢(25--220)末年,一種新的漢字字體:楷書出現(xiàn)了。圖為楷書的創(chuàng)始人鐘繇(yóu)??瑫瑫址Q正楷、楷體正書或真書,筆畫平直,字形方正,不像隸書寫成扁形書寫簡便。直至今天,楷書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圖為鐘繇作品《宣示表》。中國浙江的“蘭亭碑亭”是個有名的地方,當年,王羲之在這里寫下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圖為《蘭亭集序》的唐人摹本。行書行書

行書是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chǎn)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

草書,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于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今草”是東漢人張芝(25—220)所創(chuàng)。圖為張芝寫的草書。草書漢字字形的演變過程漢字書法欣賞趙之謙篆書剛健婀娜漢字書法欣賞金農(nóng)隸書求拙為妍漢字書法欣賞錢灃楷書雄渾穩(wěn)健漢字書法欣賞王鐸草書縱而能斂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多寶塔》王羲之《蘭亭集序》懷素《自敘帖》毛澤東書法欣賞參考文獻1、人民教育出版社/2、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wǎng)/3、育星教育網(wǎng)/4、國家課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