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見引流管護理說課材料_第1頁
外科常見引流管護理說課材料_第2頁
外科常見引流管護理說課材料_第3頁
外科常見引流管護理說課材料_第4頁
外科常見引流管護理說課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科(wàikē)常見引流管護理

第一頁,共29頁。胃腸減壓(jiǎnyā)管腹部手術或胃腸道手術前放置(fàngzhì)胃管,術中持續(xù)負壓吸引,保證胃腸道空虛,防止誤吸,使胃腸吻合口愈合良好,減少并發(fā)癥。第二頁,共29頁。(1)胃腸減壓期間應禁食、禁飲,一般應停服藥物。如需胃內注藥,則注藥后應夾管并暫停減壓0.5~1小時。適當補液,加強營養(yǎng),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脫出,尤其是外科手術后胃腸減壓,胃管一般置于胃腸吻合的遠端,一旦(yīdàn)胃管脫出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時可能損傷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瘺。(3)保持胃管通暢:維持有效負壓,每隔2~4小時用生理鹽水10~20ml沖洗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暢。第三頁,共29頁。(4)觀察引流物顏色、性質和量,并記錄24小時引流液總量。觀察胃液顏色,有助于判斷(pànduàn)胃內有無出血情況,一般胃腸手術后24小時內,胃液多呈暗紅色,2~3天后逐漸減少。若有鮮紅色液體吸出,說明術后有出血,應停止胃腸減壓,并通知醫(yī)生。引流裝置每日應更換一次。(5)加強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濕潤及通暢。第四頁,共29頁。(6)觀察胃腸減壓后的腸功能恢復情況,并于術后12小時即鼓勵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腸功能恢復。(7)胃管通常在術后48~72小時,腸鳴音恢復,肛門排氣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時,先將吸引裝置與胃管分離,捏緊胃管末端,囑病人吸氣并屏氣,迅速拔出,以減少(jiǎnshǎo)刺激,防止病人誤吸。擦凈鼻孔及面部膠布痕跡,妥善處理胃腸減壓裝置第五頁,共29頁。注意事項

應用前應了解病人有無上消化道出血史、嚴重的食管靜脈曲張、食管梗阻、鼻腔(bíqiāng)出血,以防發(fā)生損傷。第六頁,共29頁。插管時應注意胃管插入的長度是否適宜,插入過長胃管在胃內盤曲,過短不能接觸胃內液體,均會影響減壓效果。據臨床觀察,傳統法插入深度為45~55cm,術后胃腸減壓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脹不適感。胃腸減壓管插入深度為55~68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要使導管側孔完全達到胃內,起到良好的減壓效果,插管深度必須在55cm以上。對以往(yǐwǎng)插管回顧,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時僅抽出少量粘液而無胃液抽出,聽診胃中有氣過水聲,雖證明胃管在胃內,但術后減壓效果不佳,患者出現腹脹,胃蠕動恢復慢,使置管時間延長。將胃腸減壓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cm,達到55~68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脹明顯減輕,其效果明顯。測量方法可由傳統法從耳垂至鼻尖再至劍突的長度加上從鼻尖至發(fā)際的長度為55~68cm,術中觀察胃管頂端正好在胃竇部,側孔全部在胃內,有利于引流。作腸內減壓時,若估計長度已達腸腔,但未抽出腸液時,可將減壓管插至胃的長度再細心緩慢插入,動作輕柔,直至成功。食道癌手術日晨常規(guī)置胃管時,通過梗阻部位困難時不能強行插入,以免食管穿孔??蓪⑽腹苤糜诠W璨课簧隙?,待手術中直視下再置于胃中第七頁,共29頁。2.3要隨時保持胃管的通暢和持續(xù)有效的負壓,經常擠壓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暢時,可用少量生理鹽水低壓沖洗并及時回抽,避免胃擴張增加吻合張力而并發(fā)吻合瘺。胃管脫出后應嚴密觀察病情,不應再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2.4妥善固定(gùdìng)胃腸減壓管,避免受壓、扭曲,留有一定的長管,以免翻身或活動時胃管脫出。負壓引流器應低于頭部。第八頁,共29頁。2.5觀察引流液的色澤、性質和引流量,并正確記錄,如引流出胃腸液過多應注意有無體液不足和電解質的平衡,結合血清電解質和血氣(xuèqì)分析合理安排輸液種類和調節(jié)輸液量。一般胃腸術后6~12h內可由胃管引流出少量血液或咖啡樣液體,以后引流液顏色將逐漸變淺。若引流出大量鮮血,病人出現煩躁、血壓下降、脈搏增快、尿量減少等,應警惕有吻合口出血。對腸梗阻病人,密切觀察腹脹等癥狀有無好轉,若引流出血性液體,應考慮有絞窄性腸梗阻的可能。對有消化道出血史的病人,出現有鮮血引出時,應立即停止吸引并積極處理出血。第九頁,共29頁。2.6每日給予霧化吸入和插管鼻腔滴石臘油,以幫助痰液咳出和減少胃管對鼻粘膜的刺激,減輕病人咽喉部疼痛。鼓勵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預防肺部并發(fā)癥。2.7做好口腔護理(hùlǐ),防止口腔炎、腮腺炎。口腔不潔可能成為術后吻合口感染的危險因素;術后因禁食等因素,細菌容易在口腔內滋生繁殖,易引起吻合口感染,所以做好口腔護理(hùlǐ)至關重要。2.8當病情好轉,無明顯腹脹,腸蠕動恢復和肛門排氣后應及時停止胃腸減壓。拔管時,應先將吸引裝置與減壓管分離,鉗閉減壓管,囑病人屏氣,迅速拔除減壓管。若為腸內減壓,使用雙腔管者,腹脹消除后,將雙腔氣囊內空氣抽盡,雙腔管仍留在腸內1~2d,待腸梗阻解除后再拔出。第十頁,共29頁。導尿管三腔單囊導尿(dǎoniào)管應用于膀胱造瘺、尿道、前列腺、膀胱手術。二腔單囊導尿(dǎoniào)管應用于導尿(dǎoniào),尿道手術。蘑菇頭導尿(dǎoniào)管應用于膀胱造瘺。第十一頁,共29頁。護理(hùlǐ)①固定:各種導管引出體應妥善固定,外接的引流皮應固定于床旁,翻身或搬動病人時,應防止它脫出。導管與引流接管的接口處也需固定,應在巡視病人中隨時注意檢查固定情況。②嚴格無菌操作,防止繼發(fā)感染。保持引流管的無菌,每日更換引流袋,導管如需沖洗,應嚴格無菌操作,敷料污染需及時更換,引流口周圍的皮膚應加保護,引流袋的水平不要高于導管出口的水平,以免(yǐmiǎn)引流液倒流。③隨時檢查導管引流液是否通暢。導管及引流管的通路必須保持通暢,避免堵塞,必要時作間隙或持續(xù)沖洗,引流管不宜過長,避免扭曲、折疊阻礙引流,對平臥的病人引流管的高度不要高于引流出口的皮膚。如發(fā)現引流不暢或完全無尿液流出,應仔細檢查,及時處理。要注意導尿管有無滑脫,連接管有無滑脫,導管有無阻塞(身體壓迫導管、導管扭曲、管腔內組織碎屑,血塊等梗阻)。第十二頁,共29頁。注意引流液的量、性狀、色澤,并及時記錄,如有異常,隨時與醫(yī)師聯系,及時處理。具體操作如下:手術后病人回病房后應與手術室護士進行床頭交接,觀察術后注明標記接上引流袋,妥善固定位置不得高于切口平面。加強巡視病房,行膀胱沖洗時嚴密觀察速度不可過慢,防止血塊阻塞(zǔsè)尿管、如有阻塞(zǔsè)不暢,擠捏無效應使用50ml注射器抽取無菌生理鹽水推注,反復抽吸通暢為止。觀察切口敷料也十分重要,一旦濕潤應提示有引流管阻塞(zǔsè)的可能應及時處理,每日觀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質為醫(yī)生提供準確數據,便于決定拔管的時間。在護理中還加強基礎護理,保持會陰部的清潔,尿道口應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1~2次,引流袋應每日更換一次。嚴密監(jiān)測T、P、R的變化。第十三頁,共29頁。T型引流(yǐnliú)管膽總管探查或切開取石術后常規(guī)放置T型管引流。1目的;1引流膽汁。2引流殘余結石。3支撐膽道。2固定方法;術后除用縫線將T型管固定腹壁外,還應用膠布(jiāobù)將其固定于腹壁皮膚。但不可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動,搬動時受到牽拉而拖出。對躁動不安的病人應有專人守護或適當加以約束,避免將T管拔出。第十四頁,共29頁。3保持有效引流

;平臥時引流袋應低于腋中線,站立或活動時應低于腹部切口,以防膽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袋的位置低,可使膽汁流出過量,影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避免T型管受壓,扭曲,折疊,經常給予擠捏,保持引流通暢。若術后一周內發(fā)現阻塞(zǔsè),可用生理鹽水加慶大霉素8萬u嚴格無菌下低壓沖洗。第十五頁,共29頁。4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顏色,量和性狀,術后24小時內引流量較少,常呈淡紅色血性或褐色,深綠色,有時可含有少量細小結石和絮狀物;以后引流量逐漸增加。呈淡黃色,漸加深呈橘黃色,清亮;隨膽道末端(mòduān)通暢引流量逐漸減少。若膽汁突然減少甚至無膽汁流出,則可能有受壓,扭曲折疊,阻塞或脫出,應立即檢查,并通知醫(yī)師及時處理。若引流量較多,常提示膽道下端引流不暢或阻塞。第十六頁,共29頁。5預防感染;長期置管者,每周更換無菌引流袋1-2次。引流管周圍皮膚每日用75%酒精消毒,管周墊無菌紗布,防止膽汁浸潤皮膚引起紅腫,糜爛。行T型管造影后,應立即接好引流袋進行(jìnxíng)引流,以減少造影劑對膽道的刺激和繼發(fā)彈道感染。第十七頁,共29頁。健康(jiànkāng)教育1.選擇低脂,高糖,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避免暴飲暴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2.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做到餐前,便后洗手,水果等徹底清洗后再食用。3.帶T形管出院的病人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時更換引流袋,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和性質(xìngzhì),發(fā)現異常及時就診。第十八頁,共29頁。腹腔(fùqiāng)引流管普外科手術后,在切口內和腹腔內,常常要放置引流管,以引流出切口內、腹腔內積液,利于觀察(guānchá)病情變化及切口的愈合。

第十九頁,共29頁。妥善固定

術后患者安返病房,應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所接引流袋或負壓吸引器。臨床上我們通常將胃腸減壓管的負壓吸引器放置于一無色透明塑料袋里,將袋子系于枕頭口的繩子上,或者系于上衣紐扣上,這樣可以防止半臥位的患者胃管自行脫落。醫(yī)囑可以下床活動的患者起身時松開袋口,取出負壓吸引器,防止脫落,翻身時亦應注意;一般的切口負壓吸引球,理順引流管,將引流球放置于切口旁;對于腹腔引流管所接引流袋我們通常用小別針將引流袋別于床單邊沿或用繩子系于床邊的小孔上,接負壓吸引器的直接將其放于引流口旁。帶有多根引流管者,應用(yìngyòng)膠布注明引流管名稱并貼于引流管上以利辨認。第二十頁,共29頁。

保持通暢

各引流管妥善固定后應定期檢查有無受壓、扭曲或堵塞,以保持引流通暢。受壓和扭曲者予解除,堵塞者可由上至下擠壓引流管,如仍不通暢應視病情并遵醫(yī)囑予生理鹽水沖洗。

觀察

觀察引流液顏色、性狀及量,并記錄。發(fā)現異常應通知醫(yī)生。如大量血性液體引流出為出血;引流出混濁伴膿栓為感染;引流液逐日減少為好轉,逐日增多應查明原因;失血的患者留置尿管引流尿液少,提示失血嚴重致腎血管灌注不足,可協助判斷是否發(fā)生(fāshēng)休克及其嚴重程度。

更換

每日更換引流袋或負壓吸引器,以便辨認每日引流液顏色、性狀和準確計量,防止連接處血塊等堵塞。

無菌

更換引流袋或負壓吸引器應遵守無菌操作原則,行走時引流袋應低置于引流管口出口。第二十一頁,共29頁。胸腔(xiōngqiāng)閉式引流管主要目的是排出胸膜腔內的氣體、滲液、血液;重建胸內負壓(fùyā),保持縱膈的正常位置;促進肺復張。第二十二頁,共29頁。1)保持管道密閉和無菌,使用前檢查管道裝置的密閉性,胸壁傷口(shāngkǒu)引流,用無菌油紗布包蓋嚴密。更換引流瓶時必須先應用雙重鉗夾閉引流管,以防空氣進入胸膜腔。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防止感染。若引流管從胸腔脫出,應立即用手捏閉傷口(shāngkǒu)處皮膚,消毒后覆蓋凡士林紗布,并通知醫(yī)生處理。第二十三頁,共29頁。2)保持引流通暢:隨病人呼吸,水封瓶中引流管內的水柱液面會上下波動,平靜呼吸時在4~6厘米水柱左右(zuǒyòu)。注意觀察水柱的波動幅度,避免引流管扭曲、打折。經常由近及遠擠壓引流管。若水柱突然不動則提示有阻塞物。第二十四頁,共29頁。3)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通過觀察,有助于了解和判斷胸腔內臟器的病理改變和治療效果。一般開胸術后24小時內胸腔引流的血性液不超過500毫升,以后引流液遞減、色澤變淡。若引流量持續(xù)或進行性過多且色澤鮮紅(xiānhóng),要警惕活動性出血,應嚴密觀察并及時通知醫(yī)生。第二十五頁,共29頁。4)防止逆行感染:保持水封瓶應置于胸腔水平以下60厘米左右,病人活動(huódòng)時避免提高引流瓶使引流液逆流。定時傾倒引流瓶中的液體并更換生理鹽水為底液,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第二十六頁,共29頁。5)觀察并記錄引流氣體的情況:氣胸病人(bìngrén)置管后胸膜腔內的氣體逐漸引出,積氣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