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內蒙古興安盟中考歷史真題【含答案】_第1頁
2018年內蒙古興安盟中考歷史真題【含答案】_第2頁
2018年內蒙古興安盟中考歷史真題【含答案】_第3頁
2018年內蒙古興安盟中考歷史真題【含答案】_第4頁
2018年內蒙古興安盟中考歷史真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年內蒙古興安盟中考歷史真題試卷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共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我們現(xiàn)在坐的方凳、圓凳,吃的燒餅、蒸饃等,都是我國古代民族交融的產物。極大地促進了北魏時期我國北方民族交融的是()A.張騫通西域B.人口大量南遷C.江南的開發(fā)D.孝文帝改革

2.小明以“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為主題進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內容不符合史實的是()A.民間流傳“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B.北宋興起的景德鎮(zhèn),后來發(fā)展成著名的瓷都C.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D.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3.某歷史興趣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收集到一些資料。下面這組圖片資料體現(xiàn)的主題是()

A.唐朝的經濟繁榮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響C.古代的對外友好交往D.古代中國的民族關系

4.下列那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現(xiàn)中國共產黨善于開拓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的精神?()A.發(fā)動南昌起義B.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C.發(fā)動秋收起義D.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5.如圖中“歷史在這里拐彎”是指從此()

A.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B.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了全國C.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D.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垮臺

6.新中國“打破封鎖的努力迎來了決定性轉折”,這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開始正?;饨坏闹匾笳鳎边@反映了()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B.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D.中美兩國關系實現(xiàn)了正常化

7.如三幅圖片反映的主題是()

A.新中國國防建設成就展B.社會主義科技成就展C.“兩彈一星”成就展D.空軍現(xiàn)代化建設成就展

8.“兩岸之道,唯和與合,勢之所趨,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終能秉持與汪辜會談之諦,續(xù)寫協(xié)商與對話新頁。庶幾可告慰先生也?!蓖舻篮涔颊窀κ攀离娢闹刑峒暗摹啊笔侵福ǎ〢.和平統(tǒng)一祖國方針B.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C.加強兩岸合作交流D.“一國兩制”原則

9.全國人大第十二屆四次會議強調,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施政。以下對“一國兩制”的解讀錯誤的是()A.“一國兩制”首先被運用于解決香港問題B.回歸后的香港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C.“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借鑒D.回歸后的香港、澳門可以保留軍隊

10.對同類歷史事件進行比較,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百家爭鳴”相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都發(fā)生在社會轉型時期

②都促進了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

③都反對本國的封建統(tǒng)治

④都是在社會生產力推動下出現(xiàn)。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柵欄,一個終點。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一變而為一座橋梁,一個起程點了?!币疬@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文藝復興的興起B(yǎng).新航路的開辟C.工業(yè)革命的開展D.資產階級革命的進行

12.從人治走向法治體現(xiàn)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與進步,世界各國都在法制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以下各國頒布的法律文獻搭配錯誤的是()A.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美國--1787年憲法C.法國–《人權宣言》D.英國–《獨立宣言》

13.目前,內蒙古正在加速打造新型的智慧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會一部智能手機下載APP(微信或支付寶)走遍內蒙古,一部手機“手一劃”,衣、食、住、行全搞定的便捷生活。產生上述變化的關鍵性技術是()A.計算機網絡技術B.生物工程技術C.航空航天技術D.原子能技術

14.19世紀60年代,俄國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共同關注的民生問題是()A.大力發(fā)展教育事業(yè)B.努力發(fā)展近代工業(yè)C.引進西方先進技術D.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15.以下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整體發(fā)展趨勢示意圖,數(shù)字處對應內容正確的是()

A.空想到科學、理論到實踐、一國到多國B.理論到實踐、一國到多國、空想到科學C.空想到科學、一國到多國、理論到實踐D.理論到實踐、空想到科學、一國到多國二、材料解析題(本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20分)

16.20世紀是中國發(fā)生巨大變化的100年,在這100年中,中國人民醒過來了,站起來了,富起來了。請根據(jù)提示,完成下列任務。

任務一:艱難探索–醒過來

近代以來,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中,中國人民在困境中開始了艱難的近代歷程。

(1)請選擇其中兩幅圖片寫出它們分別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其影響。

任務二:浴血奮斗–站過來(2)從誕生于上海到在北京執(zhí)掌全國政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奮斗歷程,走了整整28年,請問站起來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

任務三:改革開放–富起來(3)引領中國富起來的科學理論是什么?值此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請舉例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任務四:改革開放–富起來(4)今天,中國的發(fā)展已經進入到了新時代,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請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肩負著怎樣的歷史使命。

17.戰(zhàn)爭是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世界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設立了與戰(zhàn)爭相關的紀念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蘇聯(lián)將5月9日定為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慶祝反法西斯戰(zhàn)爭取得偉大勝利。

材料二

2011年,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宣布12月7日為“國家珍珠港榮軍紀念日”,以勿忘國恥,紀念死傷將士。

材料三

1945年1月27日,蘇聯(lián)軍隊解散了奧都維辛集中營,二戰(zhàn)期間,110萬人在這里遭納粹屠殺。2005年,第60屆聯(lián)大決定將每年的1月27日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以此反對任何否定納粹大屠殺歷史事實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國家教育并幫助下一代了解有關種族屠殺的暴行。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9月3日和12月13日分別設立為勝利紀念日和國家公祭日。(1)依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請判斷材料中的“紀念日”是源于哪一歷史事件?請寫出蘇聯(lián)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進行的重要戰(zhàn)役。(2)依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請說明材料中的“紀念日”的設立與哪一事件有關?該事件發(fā)生后,反法西斯國家走向聯(lián)合,加強了政治上的合作,軍事上的配合。請舉出政治合作的史實。(3)依據(jù)材料三,請指出聯(lián)合國設立“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的目的是什么?(4)依據(jù)材料四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材料中的勝利紀念日和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為了紀念哪兩個歷史事件?其中在9月3日紀念的歷史事件中,中國人民筑成血肉長城,取得了完成勝利。試分析勝利的國內意義是什么?(5)上述紀念日的設立反映了當今世界堅決反對戰(zhàn)爭,維護世界和平的態(tài)度。請就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戰(zhàn)悲劇重演談談你的看法。三、綜合題(本題1個小題,共10分)

18.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長河中,無數(shù)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動深刻影響著歷史發(fā)展的進程。走近下列歷史人物,回答相關問題。

(1)今年是馬克思主義誕辰170周年,馬克思以其開創(chuàng)性的理論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請問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出下第一次成功的實踐是什么?(2)列寧說:“在戰(zhàn)爭(指1919-1920年蘇俄粉碎國內外敵人的武裝干涉)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xiàn)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仗走動了!”……這個結果是什么呢,結果就是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史,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列寧從俄國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請分析是什么原因使俄國從“被打得半死”到“能夠拄著拐仗走動了”?說一說該原因的創(chuàng)造性新體現(xiàn)在哪里?(3)馬克思說:“在美國歷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這句話高度評價了林肯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請列出林肯的貢獻。(4)瓦特是技師的楷模,他的成就把人類帶入到什么時代?(5)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是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一,請你說說你是怎樣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的。

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共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D【考點】北魏孝文帝改革本題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題干中給出的日常生活用品與常見食品并說明這是我國古代民族大融合的產物,而且給出了時間北魏,故可以斷定促進了北魏時期我國北方民族交融的是孝文帝改革,孝文帝采取的一系列漢化改革,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2.C【考點】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和原因本題主要考查經濟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北方戰(zhàn)亂較多,南方社會相對安定,人口增長,增加了勞動力;特別是北方農民南遷,帶來較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南方政府注重農業(yè)生產,重視興修水利。依據(jù)課本知識分析選項可知,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不符合史實,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是在南宋,所以C選項符合題意;ABD選項都是對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正確描述。3.C【考點】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fā)展鄭和下西洋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對外友好交往。根據(jù)我國唐朝與明朝的外交史實的意義回答即可。依據(jù)所學可知,明朝前期鄭和奉命七下西洋,彰顯了中國對外開放的精神。唐朝時,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取經是唐朝時期對外友好交往的史實。所以圖片資料體現(xiàn)的是古代的對外友好交往。4.B【考點】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考查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建立的知識點.在國民革命失敗之后,為了反抗國民黨的屠殺政策,中共發(fā)動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27年9月,中共又發(fā)動了秋收起義。兩次起義失敗之后,中共吸取教訓,結合本國國情,實事求是的分析革命形勢,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在1928年,井岡山會師,創(chuàng)建了工農紅軍第四軍,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5.C【考點】西安事變本題考查西安事變的知識點,重點掌握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臨潼華清池實行“兵諫”,逼蔣抗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它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預示了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6.B【考點】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該題考查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的意義.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這是中國外交史上的重大勝利,標志著“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開始正?;饨弧?。7.A【考點】海軍空軍精確制導武器部隊的建立軍隊建設的現(xiàn)代化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國防建設成就的內容。識記新中國的國防建設成就。材料展示的是我國戰(zhàn)略精確制導武器、待命出航的潛艇和國慶閱兵的圖片,充分顯示了新中國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所取得的成就。8.B【考點】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本題以“兩岸之道,唯和與合,勢之所趨,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終能秉持與汪辜會談之諦,續(xù)寫協(xié)商與對話新頁。庶幾可告慰先生也?!笨疾閷W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據(jù)題干“兩岸之道,唯和與合,勢之所趨,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終能秉持與汪辜會談之諦,續(xù)寫協(xié)商與對話新頁。庶幾可告慰先生也?!苯Y合所學可知,1992年,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和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即“”。雙方在此基礎上開展兩岸經濟、科技、文化交流。9.D【考點】“一國兩制”的構想及影響本題考查學生對一國兩制相關知識的掌握。識記一國兩制的含義。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根據(jù)一國兩制的含義可知,回歸后的香港、澳門可以保留軍隊錯誤,不允許保留軍隊。10.C【考點】百家爭鳴文藝復興運動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和百家爭鳴的相同點。文藝復興和百家爭鳴都發(fā)生在社會轉型時期,文藝復興發(fā)生在歐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百家爭鳴發(fā)生在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文藝復興和百家爭鳴都促進了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都是在社會生產力推動下出現(xiàn)。文藝復興反對的是封建統(tǒng)治,百家爭鳴時期封建制度正在形成,所以③不正確。11.B【考點】新航路的開辟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辟的內容。從材料中“1500年”、“橋梁”、“起程點”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新航路開辟之前,歐洲與各大洲之間聯(lián)系很少,大西洋是柵欄、終點。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12.D【考點】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本題主要考查《獨立宣言》的相關史實。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tǒng)治在英國的確立。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美國誕生。13.A【考點】電子計算機的出現(xiàn)、發(fā)展特點及用途本題以內蒙古加速打造新型的智慧城市為依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識點。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題干中智能手機下載APP(微信或支付寶)走遍內蒙古,一部手機“手一劃”,衣、食、住、行全搞定的便捷生活。產生這種變化的關鍵性技術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當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學技術發(fā)展最快的是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到20世紀末,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日新月異,通過信息高速公路,人們可以發(fā)送電子郵件、收看網絡電影電視、實現(xiàn)遠程教育、進行電子商務等。網絡時代的到來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lián)系,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14.D【考點】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比較本題考查的是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民生問題”是解題的關鍵,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俄國的農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但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用贖買的方式得到一塊份地,日本的明治維新也允許土地買賣,兩國都解決了農村的土地問題,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兩次改革共同關注的民生問題都是解決農民土地問題。15.A【考點】《共產黨宣言》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歷程相關知識的掌握。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據(jù)題干示意圖內容,結合所學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yōu)榭茖W理論。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世界上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由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歐亞一系列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由一國發(fā)展到多國。二、材料解析題(本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20分)16.圖一:洋務運動;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起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圖二: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在社會上起到了資產階級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圖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圖四:新文化運動;它啟發(fā)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對東西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一直影響到后來。新中國的成立(或開國大典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①鄧小平理論;②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建立;國有企業(yè)改革。(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方面成就均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勤奮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努力成長?!究键c】洋務運動的興起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中共一大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中國成立農村改革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yè)改革對外開放和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建立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歷史開放性問題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革開放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題目給出的四幅圖片涉及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任意選擇兩個說明其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其影響即可。如圖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洋務運動;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起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圖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在社會上起到了資產階級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圖三反映的歷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圖四反映的歷史事件是新文化運動;它啟發(fā)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對東西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一直影響到后來。從誕生于上海到在北京執(zhí)掌全國政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奮斗歷程,走了整整28年,請問站起來的標志性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引領中國富起來的科學理論是鄧小平理論;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鄧小平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他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值此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能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事例有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建立;國有企業(yè)改革等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方面成就均可。我國的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主要形式是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今天,中國的發(fā)展已經進入到了新時代,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請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作為一名中學生,肩負著的歷史使命,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勤奮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努力成長。17.德國投降;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柏林戰(zhàn)役。(考生答出任意一點即可)珍珠港事件(或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雅爾塔會議、開羅會議、國際反法西斯聯(lián)盟成立。(考生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反對任何否定納粹大屠殺歷史事件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國家教育并幫助下一代了解有關種族屠殺的罪行。(意思相同即可)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南京大屠殺;抗日戰(zhàn)爭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第一次完全勝利,洗刷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意思相同即可)加強聯(lián)合國的作用;努力使政治格局多極化,經濟格局全球化;反對霸權主義;加強國際間合作;國際社會矛盾與爭端應該通過和平談判。(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考點】南京大屠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及歷史意義太平洋戰(zhàn)爭二戰(zhàn)的轉折及重要戰(zhàn)役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冷戰(zhàn)后美國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一超多強與世界多極化趨勢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歷史文化常識本題以戰(zhàn)爭是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世界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設立了與戰(zhàn)爭相關的紀念日為切入點,以四則為依托,考查德國投降、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重大戰(zhàn)役、珍珠港事件、抗日戰(zhàn)爭勝利、南京大屠殺。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依據(jù)材料一“蘇聯(lián)將5月9日定為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慶祝反法西斯戰(zhàn)爭取得偉大勝利”并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紀念日”是源于德國投降;1945年4月,蘇聯(lián)軍隊對柏林發(fā)動了總攻。希特勒見大勢已去,死亡身亡。5月2日,柏林守軍投降。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歐洲戰(zhàn)場結束。蘇聯(lián)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進行的重要戰(zhàn)役有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柏林戰(zhàn)役。依據(jù)材料二“國家珍珠港榮軍紀念日”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紀念日”的設立與珍珠港事件(或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有關;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zhàn),偷襲太平洋美國基地珍珠港,重創(chuàng)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作戰(zhàn),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二戰(zhàn)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zhàn),緊隨其后,對日宣戰(zhàn)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達到最大規(guī)模。珍珠港事件發(fā)生后,反法西斯國家走向聯(lián)合,加強了政治上的合作,軍事上的配合,政治上的合作如雅爾塔會議、開羅會議、國際反法西斯聯(lián)盟成立。依據(jù)材料三“2005年,第60屆聯(lián)大決定將每年的1月27日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以此反對任何否定納粹大屠殺歷史事實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國家教育并幫助下一代了解有關種族屠殺的暴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聯(lián)合國設立“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的目的是反對任何否定納粹大屠殺歷史事件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國家教育并幫助下一代了解有關種族屠殺的罪行。依據(jù)材料四“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9月3日和12月13日分別設立為勝利紀念日和國家公祭日”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勝利紀念日和國家公祭日的設立分別是為了紀念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和南京大屠殺;抗日戰(zhàn)爭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第一次完全勝利,洗刷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考查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強聯(lián)合國的作用;努力使政治格局多極化,經濟格局全球化;反對霸權主義;加強國際間合作;國際社會矛盾與爭端應該通過和平談判。三、綜合題(本題1個小題,共10分)18.《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俄國十月革命。實行新經濟政策;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考生答出任意一點即可)領導南北戰(zhàn)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