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詩歌專題訓練-孟郊詩歌訓練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詩歌專題訓練-孟郊詩歌訓練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詩歌專題訓練-孟郊詩歌訓練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詩歌專題訓練-孟郊詩歌訓練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詩歌專題訓練-孟郊詩歌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專題訓練---孟郊詩歌訓練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嗪髅辖继旌嗌n,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壯陰正奪陽。調苦竟何言,凍吟成此章。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冰層很厚,而且冰面上沒有裂紋;雖有陽光,但陽光也透著寒冷:詩人借此進一步寫出天氣之寒。B.詩人“敲石”的目的是取暖,但是“不得火”而取暖不得,于是發(fā)出了“壯陰正奪陽”的感慨。C.尾聯是對全詩的總結:面對苦寒環(huán)境,詩人無話可說,只得借這首詩歌發(fā)出窮愁的不平之鳴。D.人們用“郊寒島瘦”評價孟郊和賈島的詩歌風格,從這首詩來看,“郊寒”的評價恰如其分。2.首聯是如何寫景的?首聯的寫景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傷

春孟郊兩河春草海水清,十年征戰(zhàn)城郭腥。亂兵殺兒將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千里無人旋風起,鶯啼燕語荒城里。春色不揀墓傍株,紅顏皓色逐春去。春去春來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悵山頭路。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兩句寫春天的青草和河水,和十年征戰(zhàn)而滿含血腥之氣的城郭形成反差,肅殺意味濃厚,奠定了本詩的情感基調。B.三、四句照應前兩句,揭示城郭現狀的原因,二三月本是春日花開的時節(jié),但此時因為戰(zhàn)亂,花朵卻晦暗不明亮。C.“旋風”和“鶯啼燕語”打破了“千里無人”的安靜,鳥兒的鳴叫使得荒城有了生機,動靜結合,頗有意趣。D.“不揀”“逐春”采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留春不住的惜春之情,“墓”字兩次出現,更增添了荒蕪之意。4.蘇軾說:“郊寒島瘦”。孟郊之詩,多苦寒之作。請結合詩句,談談本詩是如何體現孟郊詩作之“寒”的。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上包祭酒孟郊岳岳冠蓋彥①,英英文字雄。瓊音獨聽時,塵韻固不同。春云生紙上,秋濤起胸中。時吟五君詠,再舉七子風。何幸松桂侶,見知勤苦功。愿將黃鶴翅,一借飛云空?!咀ⅰ竣購胁艑W的人。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四句詩人夸贊包祭酒為官剛正,文氣過人,他的文章不同凡俗、世所罕見。B.第五到八句中詩人表現自己才華出眾的同時,還贊美了包祭酒崇高的人格追求。C.第九、十兩句詩人既表達了內心的仰慕之情,也借此表現自己勤奮努力的品行。D.整首詩將多種抒情手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作者干謁之情表達得真誠而懇切。6.同為干謁詩,本詩最后兩句與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在表達渴望被舉薦的情感時有什么異同?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答郭郎中孟郊[注]松柏死不變,千年色青青。志士貧更堅,守道無異營。每彈瀟湘瑟,獨抱風波聲。中有失意吟,知者淚滿纓。何以報知者,永存堅與貞。[注]孟郊,唐代詩人,仕途不順,清寒終身。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第一句借松柏起興,通過寫松樹和柏樹至死都不會改變,千百年來都是郁郁蔥蔥的樣子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B.詩的第三句的“更”字和第四句的“無”字表現力強,前者意為“更加”,后者意為“沒有”,表現強大的精神力量。C.詩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寫詩人常常彈奏樂器,因為自己的演奏水平不高,沒有人來欣賞,只有自己一人在欣賞。D.本詩是一首贈答詩,贈答詩與唱和詩有相似之處,前者是甲贈乙答,后者是甲唱乙和;兩者在寫作對象等方面有不同之處。8.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五、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小題。秋懷(其二)孟郊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腸中轉愁盤。疑慮無所憑,虛聽多無端。梧桐枯崢嶸,聲響如哀彈。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欣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從秋月寫起,既是起興,也是比喻寄托。秋月常被客居異鄉(xiāng)的人們當成傾吐鄉(xiāng)思的旅伴,如今也顏色冰冷,寒氣森森。B.“冷露”二句形象突出,虛實結合,既寫出了住房破陋,寒夜難眠的現實窘境,又寫出了詩人一生壯志、人格夢想被消損的種種往事。C.“滴”字寫露喻淚,使詩人抑郁忍悲之情躍然而出;“梳”字寫風喻憶,寫出了秋風吹過,詩人從頭到腳徹骨寒,輾轉難眠的情狀。D.“崢嶸”指不平凡貌,這兩句寫出了梧桐雖然樹葉凋零,在秋風的吹拂下瑟瑟作響,但依然倔強不屈,哀鳴不止的奮發(fā)精神。10.蘇軾評價孟郊的詩“詩從肺腑出,出則愁肺腑”,請結合本詩談談你對蘇軾評價的理解。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棆D辭孟郊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當年嫁得君,為君秉機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機。如何織紈素,自著藍縷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樹。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首兩句直呼“夫”,表明“妾”怨恨自己嫁給他不曾有一天好日子過。B.詩歌前六句敘述平淡,七、八句轉質問,頓生波瀾,深沉有力,令人深思。C.七、八句與“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著苧麻”同樣包含著自己的控訴。D.全詩借用織婦的口吻,語言直白淺近,感情真實,訴說了封建社會的罪惡。12.詩歌最后兩句“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樹”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汴州留別韓愈孟郊不飲濁水①瀾,空滯此汴河。坐見繞岸水,盡為還海波。四時不在家,弊服斷線多。遠客獨憔悴,春英落婆娑。汴水饒曲流,野桑無直柯。但為君子心,嘆息終靡他②。[注]①汴河之水多渾濁,唐人常以“濁水”代指汴河。②靡他:無二心。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交代了詩人久困汴州的境況,“空”字凸顯了作者內心的感受。B.第五、六句易使人聯想到“慈母手中線”句,但情境更加凄涼傷感。C.第八句描繪春天落花盤旋舞動的景象,以春日美景反襯詩人的憔悴。D.本詩用語平易,感情真摯,詩人感嘆自身的窮困,也表達惜別之情。14.汴河這一意象對表達情感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游終南山①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②,深谷晝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注】①南山:指終南山。秦嶺著名的山峰,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南。②高峰夜留景:《全唐詩》此句下注:“太白峰西黃昏后見馀日?!?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南山塞天地”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詩人“游”終南山的感受,雖“險”而不“怪”,雖“夸”而非“誕”,非常“妥帖”。B.“日月石上生”句,感覺日月像從石上“生”出來一樣,寫出了詩人長時間身處山中的錯覺,也側面表現其游興之濃。C.“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兩句,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把萬頃松濤的形象和萬壑清風的形象統(tǒng)一起來,表達了對終南奇景的贊嘆與欣賞。D.這首五言古詩寫景語出驚人,既奇又險。在寫景的過程中又穿插了詩人的感悟,如“山中”兩句和最后兩句,讓人感覺意味深長,內涵深沉。16.結合全詩,分析本詩蘊含的思想情感?!敬鸢浮緾“詩人無話可說”分析錯誤?!罢{苦竟何言”的意思是作者有很多話要說,只是無從說起。

2.首聯通過視聽結合來寫景。第一句側重于視覺描寫,寫天色青蒼,寒氣無處不在;第二句側重于聽覺描寫,描寫北風“抽打”枯桑,發(fā)出凄厲的聲響。

作用:①寓情于景,通過對冬日凄寒景色的描寫,表達作者內心的愁苦與凄冷。②照應詩歌題目,奠定了詩歌凄苦的基調。

C“鳥兒的鳴叫使得荒城有了生機,動靜結合,頗有意趣”錯。“千里無人旋風起,鶯啼燕語荒城里”這兩句是說,千里無人,旋風四起;荒城里鶯啼燕語的自然現象依舊逢春而生。這種強烈對比,更加體現出戰(zhàn)爭的殘酷。以“鶯啼燕語”來反襯荒城的凄清荒涼,意境悲涼,感染力更強。而非體現“荒城有了生機”。

4.①意象上的“寒”:意象選取和意境表現上多愁苦景物,無過多鮮艷明麗的景色?!盎ㄚぺぁ鼻Ю餆o人“荒城”“墓傍”,渲染了凄苦冷清的氛圍。②情感上的“寒”:體現了對民生寒苦的關注,表現了詩人傷春的憂愁和對戰(zhàn)爭的控訴。③語言風格上的“寒”:語言風格悲涼低沉,充滿了對時代的悲慨,沉郁寒涼。5.B“第五到八句中詩人表現自己才華出眾的同時”錯誤,第五到八句中表現的是包祭酒才華出眾,而不是詩人自己。

6.①相同點:都運用了比喻修辭。本詩中,“黃鶴翅”比喻包祭酒,“飛云空”比喻步入仕途。孟詩中,“垂釣者”比喻當朝執(zhí)政的人,指張九齡?!傲w魚情”比喻從政的心愿。兩首詩都表達了希望得到賞識和舉薦,進入仕途的心愿。

②不同點:本詩表達渴望被舉薦的情感更直接而強烈,“愿將黃鶴翅,一借飛云空”意思是:希望能借助黃鶴的翅膀飛上九天,翱翔萬里,被您舉薦能夠平步青云。

孟詩表達此情委婉而含蓄?!白^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是:我這個閑居的隱士不能夠為您效力,備感無奈,我只能空向您表達一番羨慕之情罷了。

7.C“因為自己的演奏水平不高,沒有人來欣賞”錯誤。詩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寫詩人獨自撫琴瑟于山林之中,周圍松濤陣陣,風波颯颯與瑟音相唱和,風清瑟涼,楚楚感人,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富有詩意的山林隱士圖。寫詩人獨善其身,與風波為伴的清貧境遇,并不是“因為自己的演奏水平不高,沒有人來欣賞”。

8.①對志向的堅守。詩人處于困境之中,不但不會改變志向,反而會更加堅守志向。

②對知己者的感激。知己者了解詩人的艱難處境,詩人感激知己者,表示要保持高尚的節(jié)操。

D

“不平凡貌”“依然倔強不屈,哀鳴不止的奮發(fā)精神”錯誤,“崢嶸”這里指枯槁貌,加上“哀彈”,寫出了梧桐在秋風中瑟瑟作響,如同詩人一生,苦吟一生而窮困一生,寫出了詩人的的失意和悲哀,沒有“奮發(fā)精神”。

10.詩歌抒寫了詩人窮愁境遇,真實動人,發(fā)自肺腑。①前四句借環(huán)境烘托詩人客居異鄉(xiāng)的真實處境:孤獨、困窘,夢想與壯志也在不斷受打擊中破滅。②緊接著四句從詩人身心狀態(tài)著筆:疾病纏身,愁思不斷,只能安慰自己不要無端猜想,也不要聽沒來由的瞎說,形象體現了詩人想擺脫困境而不能的無奈與苦悶;③最后兩句用枯桐自喻,寄托了自己苦吟一生而窮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令人嘆惋,讓人心有戚戚焉。真是“詩從肺腑出,出則愁肺腑”。11.A“怨恨自己嫁給他不曾有一天好日子過”錯,詩的首兩句直呼“夫”,只是平淡的敘述,并沒有怨恨的意味。

12.表層意思是官家在村頭的路邊張榜告示,又命令百姓栽種桑樹。深層含意是官家要壓榨老百姓更多的血汗。老百姓多栽桑就能多養(yǎng)蠶,多養(yǎng)蠶,官家就會有更多的絲絹,統(tǒng)治者就可以盡情享用。詩人借此控訴官家貪得無厭,欲壑難填。

13.D“感嘆自身的窮困”理解錯誤,本詩表達情感豐富,有詩人久困汴州的境況,也有離別的不舍、友情的深厚和對君子的渴慕,但沒有對自身的窮困的感嘆。

14.全詩三次用汴河意象來表情達意。(1)開篇兩句寫因厭惡汴河濁水而生發(fā)空滯汴州不歸的焦慮感;(2)中間六句以江水東流入海引出久客不歸之嘆;(3)末四句則以汴水多彎曲引發(fā)詩人對韓愈的惜別之情。

15.A“用擬人手法”表述錯誤。根據詩意,終南盡管高大,但遠遠沒有塞滿天地;“南山塞天地”,險語驚人,這是作者用夸張的手法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