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大樂課文串講_第1頁
東海之大樂課文串講_第2頁
東海之大樂課文串講_第3頁
東海之大樂課文串講_第4頁
東海之大樂課文串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會計學(xué)1東海之大樂課文串講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秋天大水按照時令到來,眾多的河流流入黃河,涇水的水流盛大,兩岸之間、水中沙洲之間,(相互望去)不能分辨牛馬。在這種情況下河伯(黃河水神)非常高興,認為天下得美景都在自己這里。時:名詞用作狀語“按時”灌:動詞,注入,流入。河:名詞,黃河涘:水邊,岸邊渚:水中陸地崖:涯,水邊。辯:通“辨”,分辨以……為:認為第1頁/共13頁

順流而1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2視,不見水端。而1:連詞,表修飾東:名詞作狀語,向東至于:古今異義,到東面:面向東而2:連詞,表修飾端:邊際,末端。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行走,來到渤海,面朝東看,看不見海水的邊際。第2頁/共13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晃抑^也。旋:動詞,旋轉(zhuǎn)(改變)望洋:“望陽”,仰視而:連詞,表修飾野語:俗語以為:動詞,認為若:動詞,比得上莫己若:賓語前置之:賓語前置的標志在這時河神開始改變他的臉色,仰視著對海神若嘆息說:“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的道理多了,便認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啊。

第3頁/共13頁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且夫:再說,況且少:adj意動用法,輕視,貶低聞:名詞,見識,見聞輕:adj意動用法,輕視而:連詞,表并列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始:最初,當初再說我還曾經(jīng)聽說過看不起孔子的見聞并輕視伯夷的高義的人,當初我不還相信。第4頁/共13頁今我睹子之1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2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之1:助詞,主謂之間之2:結(jié)構(gòu)助詞,的非……則:不是……就……殆:形容詞,危險長:副詞,經(jīng)常見……于:表被動

貽笑大方如今我看到你浩瀚無邊難以窮盡,我不是來到你的門前那就危險了,我就經(jīng)常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話?!?/p>

第5頁/共13頁

北海若曰:“井魚不可以(之)語于1海者,拘于2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語:動詞,談?wù)撚?:介詞,引出動作對象者:……原因于2:介詞,表被動虛:通“墟”,場所篤:固,局限。曲士:鄉(xiāng)曲之士。

比喻孤陋寡聞的人。渤海神若說:“井中的魚不可以跟它談?wù)摯蠛5脑?,是被地域拘束;夏天的蟲子不可以跟它談?wù)摫脑颍潜粫r間局限;窮鄉(xiāng)僻壤的士不可以跟它談?wù)摯蟮览淼脑?,是被所受教育束縛。第6頁/共13頁

今爾出于1崖涘,觀于2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崖涘:岸邊于1:介詞,從于2:介詞,向或引出對象丑:形容詞,丑陋。與:介詞,和

現(xiàn)在你從岸邊出來,向大海觀看,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跟我們談?wù)摯蟮览砹恕5?頁/共13頁

天下之1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2,不知何時止而1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之1:結(jié)構(gòu)助詞,的于:介詞,比之2:代詞,代“大?!倍?:連詞,表轉(zhuǎn)折已:停止數(shù):動詞,計算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更大的了。無數(shù)的河流歸向大海,不知什么時候停止,但大海的水卻沒有變滿;尾閭排泄它,不知什么時候停止,但不能使之空虛;春天、秋天它不會改變,洪水、大旱它不曾知道。這表明它的容量超過長江、黃河的容量,不可用數(shù)量計算。第8頁/共13頁

而吾未嘗以1此自多者,自以2比形于1天地,而受氣于2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而:連詞,表轉(zhuǎn)折以1:介詞,憑借以2:認為,以為多:動詞,夸耀,贊許比:通“庇”,掩護,遮蔽于1:介詞,被于2:介詞,從

但是我未曾憑借這自我夸耀,(因為)自認為形體被天地掩護,從陰陽那里稟受了氣,我在天地里面,好像小石小木在大山里面一樣。第9頁/共13頁

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不似稊(tí)米之在大倉乎?

方:副詞,正當以:介詞,憑借多:動詞,夸耀,贊許四海:名詞,四方,天下礨空:小土堆中國:名詞,中原地區(qū)正存在相比顯得很少的自我認識,又憑借什么自我贊許呢?計算一下天下在天地之間,不象小土堆在大澤當中嗎?算一算一下中原在四海之內(nèi),不象稊米在大倉里嗎?第10頁/共13頁

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焉:句末語氣詞卒:通“萃”,聚集豪:通“毫”,

稱事物的數(shù)量叫“萬”,人類只占萬物當中的一種;人類聚居在天下糧食生長的地方,車船通達的地方,而個人只是人類當中的一員;這表明人與萬物相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