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民俗-復習資料_第1頁
內(nèi)蒙古民俗-復習資料_第2頁
內(nèi)蒙古民俗-復習資料_第3頁
內(nèi)蒙古民俗-復習資料_第4頁
內(nèi)蒙古民俗-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word文檔可自由復制編輯內(nèi)蒙古民俗在民俗研究的實際操作中,這些方法往往并不是單獨使用的。因為有的方法本身就別的方法參與,同時,研究者為提高工作效率,也必然尋求更佳的操作方法。而綜合運用各種方法,顯然就比單用依法效果更佳。二、內(nèi)蒙古民俗特點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內(nèi)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民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源遠流長的內(nèi)蒙古民俗,是由蒙古族和其他各兄弟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雖然各地各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呈現(xiàn)千姿百態(tài)的風貌,但作為廣義的內(nèi)蒙古民俗文化——內(nèi)蒙古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的物質產(chǎn)品與精神產(chǎn)品的總和,在產(chǎn)生、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鮮明的特點。民俗的區(qū)域性所謂的區(qū)域性,主要是指一種民俗事象在不同地區(qū)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是民俗在空間上所顯示出來的特征。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正是民俗的區(qū)域性特征。民俗的區(qū)域性具有十分普遍的意義,無論哪一類民俗事象,都會受到一定地域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和地緣關系的制約,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域色彩。民俗的地域性的形成,是與各地區(qū)的自然資源、生產(chǎn)發(fā)展以及社會風尚傳統(tǒng)的獨特性有關。所以,同一民俗,在不同的地域,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在這種自然環(huán)境下所形成的獨特的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決定了民俗必然通過某些變化,以適應新的條件和環(huán)境,不然這種民俗的傳播和保存就要受到阻力。民俗的多樣性所謂的多樣性,是由不同生產(chǎn)、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不同的民俗現(xiàn)象。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中國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多樣性民俗。中國各民族大小不一,在歷史上社會發(fā)展水平衡,在各種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和政治結構基礎上演變、發(fā)展的各民族中形成了多樣性的民俗。中國地域遼闊,各民族分布上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這也是決定少數(shù)民族民俗多樣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大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都有比較集中的聚居區(qū),但這種聚居是相對的,主要的還是大雜居。廣闊的地域分布和大雜居使中國少數(shù)民族民俗表現(xiàn)出多樣性的特點。民俗的嬗變性所謂的嬗變性,是指同一民俗現(xiàn)象在不同時期的沿革與演變。從民俗的主要形式和內(nèi)容來看,似乎是相當穩(wěn)定的,但這種靜止的穩(wěn)定是相對的。隨著社會經(jīng)濟與真正的發(fā)展,在歷史潮流的沖擊影響下,民俗不論是作為精神文化,還是作為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綜合表現(xiàn),都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任何一個民族的民俗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在傳統(tǒng)文化向現(xiàn)代社會轉型過程中,我后邊去生活不以人的意志位轉移的。由于歷史、環(huán)境、內(nèi)部和外部的條件不同,各民族民俗變化的過程也是互不相同,千差萬別。民俗的交融性所謂的交融性,是不是民族或不同地區(qū)的民俗相互影響而形成的民俗現(xiàn)象。任何一種民俗事象,度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社會普遍傳承的風尚和喜好。在這種社會傳承和交流中,民俗也互相交流和影響。無論哪個民族,對外民族的民俗,都要加以選擇,以適應本民族心理的需要,有時還要加以改造。同時,各個民族在自己的民俗活動中,為了豐富內(nèi)容,借用其他民族的民俗事象作為補充。因此,各民族在民俗活動中吸收其他民族民俗中的優(yōu)秀部分,融化到本民族的民俗事象之中,不斷地豐富本民族的民俗文化。蒙古族民俗蒙古族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主體民族,自古以來生活在廣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條件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其民俗事象反映在蒙古民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為此,我們將蒙古民俗分為經(jīng)濟民俗、上海民俗、信仰民俗、游藝民俗等四大類分別闡述。經(jīng)濟民俗一切文化都有與之相適應的經(jīng)濟基礎,有什么樣的經(jīng)濟形態(tài)就會產(chǎn)生與之相使用的文化形態(tài)。因此,闡明一個民族的民俗文化形態(tài),演變及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必須從生產(chǎn)、生活方式著手才可追根溯源,揭示真諦。生產(chǎn)習俗狩獵習俗從人類生產(chǎn)活動的整個過程看,都經(jīng)歷了采集自然食物、從事狩獵、畜牧業(yè)、種植業(yè)的不同歷史過程。蒙古族先民也同其他民族一樣,經(jīng)歷了漫長的狩獵經(jīng)濟生產(chǎn)時期。當蒙古先民的經(jīng)濟生活進入到以牧為主的生產(chǎn)方式之后,狩獵經(jīng)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仍然占重要位置。蒙古民族的受理鄂競技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階段,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狩獵目的也發(fā)生了不斷的變化。從遠古至今,狩獵的主要目的有一下幾個方面。(1)以狩獵獲取的獵物滿足生活要求。古代蒙古人不僅用獲取的獵物滿足自己吃穿的需求,而且還用動物的貴重皮毛與其他民族進行交易,換取更多的物品,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收錄的這種目的一直延續(xù)到近代。(2)大規(guī)模的狩獵具有軍事演習和補充軍餉的作用。大規(guī)模的圍獵,如同出征,從每戶抽出強壯的男子漢和駿馬,每人帶只是幾天的干糧,按照圍獵的規(guī)定,到達指定的地點,在圍獵中聽從組織者的指揮,按照指定路線進行,如有違抗則收到嚴歷懲罰。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在征服歐亞諸民族的戰(zhàn)爭中,在征戰(zhàn)途中不斷地進行大規(guī)模的圍獵,使之不僅鍛煉了士兵快速攻擊的本領,同時也不斷地補充和了軍餉.為征服歐亞大陸起到了重要作用。(3)娛樂作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狩獵成為一種補充牧業(yè)生產(chǎn)的副業(yè),具有娛樂的作用。獵場成為獵手展示狩獵技能,進行射擊比賽的場所。尤其是在大規(guī)模的圍獵中,人們常常比試射箭的準確性和駿馬的速度,場面非常熱鬧,狩獵成為一種群眾性娛樂活動。(4)保護牲畜也是狩獵的一種目的。畜牧業(yè)生產(chǎn)除了遭受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外,還經(jīng)常受到狼、虎等禽獸的襲擊。因此,為了保護畜群,牧民在秋末冬初經(jīng)常進行有組織的大規(guī)模為了和個人狩獵。蒙古族的狩獵活動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方式和方法,并且根據(jù)狩獵的不同需要制作了各種各樣的狩獵工具。狩獵方式主要有個人狩獵和集體圍獵兩種。個人狩獵一般不分季節(jié),所獵物以狼、狐、兔、貂等為主。集體圍獵則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要聽眾組織者的指揮,按照固定的程序進行。每個人的分工明確,除有頭領、外圍包抄人(即轟趕狩獵對象的人)之外,還設有圍底(即圍獵的指揮機構)、圍獵開始及結速的集中地、圍扇(即圍獵時包圍圈靠近指揮機構的兩翼)、圍翼(即包圍圈的延長部)等。蒙古族狩獵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三類,即:使用獵具狩獵、使用動物狩獵、使用火燎狩獵等。狩獵工具主要包括弓箭、布魯、沙布爾、鐵夾子、簽字、獵刀、槍支、陷網(wǎng)、套馬桿、馬鞍子、火藥襄等。狩獵使用的動物有經(jīng)過馴服的獵鷹、獵雕、獵犬、坐騎等。使用火燎主要是用火堵截、用煙熏等。蒙古族在長期的狩獵活動中,逐漸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既有狩獵習俗。其中主要有選擇狩獵日期,狩獵前據(jù)悉祭祀儀式,分配獵物及保護幼畜習俗等。狩獵日期根據(jù)狩獵對象和狩獵形式而定。獵狼不分季節(jié),但主要是冬季圍獵和春季獯狼洞、掏狼崽。獵狐貍一般是秋、冬兩季,這主要是從利用狐貍皮的角度考慮,選擇其季節(jié)的。獵黃羊、兔子及其他動物則在冬季進行。蒙古先民認為,一切獵物都是由天神、山神支配,因此狩獵前選定吉祥日子,并舉行祭拜天神、山神的儀式,個人狩獵和小型狩獵的祭拜儀式較為簡單,但進行大型圍獵前舉行的祭拜儀式隆重,除祭祀天神、山神外,還要專門祭拜專管獵物的瑪納罕神。舉行此類儀式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天神,山神的保佑,獲取更多的獵物。另外,蒙古族狩獵中,除了獵狼,歷來不殺懷胎之母畜和幼畜,以利其在生產(chǎn)。因此,蒙古族的狩獵活動,尤其是大規(guī)模的圍獵,都是在秋、冬兩季進行。2、游牧習俗牧業(yè)經(jīng)濟是蒙古族最基本的生產(chǎn)方式,在飼養(yǎng)家畜的勞動過程中,蒙古族先民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在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根據(jù)家畜的不同特征和季節(jié)的變化,形成了獨特的放牧方式,即四季游牧——走敖特爾的習俗。四季游牧和走敖特爾是適合自然環(huán)境進行放牧的一種特殊手段,它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增加牲畜的膘情,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好草場。出于上述目的,在無特殊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一年之中搬遷四次,即:春營地、夏營地、秋營地、冬營地等。由于各個季節(jié)的氣候和牲畜的膘情不同,因此,選擇春、夏、秋、冬營地的條件也各不相同。春季對牲畜來說,是最為嚴酷的季節(jié),牲蓄經(jīng)過了寒冷、枯草、多雪的冬季,膘情大為下降,抵抗能力減弱。因此,春營要選擇可以避免風雪災害的草場,以利達到保膘保畜的目的。夏天為了增加牲畜的肉膘,要選擇山陰、山丘、山間平川的細嫩草場,同時要注意早出晚歸,中午在山頂、山丘地乘涼。秋季的走場是為了增加牲畜的油膘,因此要選擇草質好的涼爽的草場,以增強牲畜的耐寒能力。冬營地主要是為了保護牲畜安全度過嚴寒而漫長的冬季,選擇山陽地帶,晚出早歸,并特別注意牲畜的臥地。俗話說“三分飲食,七分臥地”,是說明冬天保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臥地。除了選擇適當?shù)拇?、夏、秋、冬營地外,選擇好草場地是在四季游牧的過程中,蒙古族牧民所積累的豐富經(jīng)驗之一。選擇草場要根據(jù)五畜的不同特性。一般是綿羊、山羊、馬群選擇長有尖草、阿給、葦子、山荒草、嵩草的草場。給牛和駱駝選擇茂盛的帶刺的高草。因此,四季游牧是根據(jù)畜群、草場、地形、其后的內(nèi)在關系而確定的有精細規(guī)則的放牧形式。牧業(yè)生產(chǎn)在一般情況下,依據(jù)四季游牧的形式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內(nèi)搬遷。但在遇到各種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采取臨時走場,即走敖特爾的方式。走敖特爾分為近距離走敖特爾和遠距離走敖特爾兩種。近距離走敖特爾是在自己所屬的地域內(nèi)選擇較好的草場。遠距離走敖特爾是到較遠的地方借用他鄉(xiāng)的草場。走敖特爾時間的長短根據(jù)自然災害的輕重、牲蓄的膘情而定。蒙古民族在四季游牧、走敖特爾的過程,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獨特風俗。一般在選定四季營地后要先做記號。選擇依山且開闊的地方,特別忌諱在叉道、牲蓄走出的小徑或舊包址上撘蓋蒙古包。搬遷走場是要選擇吉祥的日子。牧民們認為,每月初三、四、五、十二、十三、十四、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日為對人畜都有利的吉日,宜搬遷。并在搬遷時特別注重方向。在拆蓋蒙古包時注意順時針方向,依次拆蓋、搬遷。搬遷時要移動火撐子的三塊石頭,如搬遷至他鄉(xiāng),則帶走火撐子的一塊石頭。這種習俗與蒙古民族認為火撐子的三塊石頭是一個家族香火開端的意識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蒙古族在飼養(yǎng)五畜的過程中,從接羔保育、割勢、留種畜、剪耳、烙印一直到分群、改良、馴服使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精細的、有規(guī)律性的生產(chǎn)方式。并能充分利用畜產(chǎn)品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牲畜的肉和奶是蒙古族的主要食品,皮、毛、鬃、尾等是制作生產(chǎn)、生活用品的原料。蒙古族在滿足自己生活需求的勞動中形成了許多與其自然環(huán)境、思維意識、信仰相適應的獨特風俗。如:在接羔、擠奶、剪羊毛、剪馬鬃等生產(chǎn)勞動中都要舉行一定的儀式。接近接羔時節(jié),在打掃、加固、保暖棚圈的同時,要舉行祭灑祝接羔袋的儀式,詠誦《接羔袋祭灑詞》。舉行這種儀式的目的,一方面是迎接接羔工作的開始,另一方面是祝福子畜繁殖、健康生長。夏季擠馬奶開始或秋季擠馬奶結束時,都要舉行祭灑裸馬和馬駒的特別的儀式。(二)居住習俗居住處所是人類賴以生存,生活的安全基地。從考古遺跡可以證實,在蒙古先民生活過的蒙古高原,山丘地帶和大興安嶺山林中有人工挖制的洞穴遺址。這說明蒙古先民最初的住所為洞穴。隨著狩獵業(yè)和畜牧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蒙古先民所住的洞穴極大地限制了他們的活動和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因此,在漫長的生產(chǎn)活動和生活實踐中,先民們不斷改進住宅,使其適應生產(chǎn)、生活方式。根據(jù)史料記載,蒙古先民走出洞穴后,最初的住宅是窩棚。所說的窩棚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用三根木搭成架子,外覆蓋樺樹皮或獸皮的尖頂窩棚。另一類是用柳條、蒲草、蘆葦?shù)冗B接或編連而成的圓頂窩棚。在窩棚的基地上逐步形成了適用于四季游牧搬遷和抵御北方高原寒冷氣候的住宅—蒙古包。蒙古包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氈覆蓋,史書稱為“窮廬”。早期的蒙古包有兩種,一種是載于車上可以移動的蒙古包。另一種是能夠拆卸、直接搭在草地上的蒙古包。載于車上可以移動的蒙古包大小不一,小的載在車上用一頭?;蛞黄ヱR就拉走,而大的則用多頭牲畜拉載。巨型蒙古包是一種極富表現(xiàn)力的創(chuàng)造。但未能流傳適用。而能夠隨時拆卸、可搭在草地上的蒙古包一直延用至今。這種蒙古包結構圓形而直接搭在草地上,可以減少大風的壓力,拆搭方便,便于搬遷。所以它更適合于游牧生活的特點和自然環(huán)境的條件。蒙古包的整體框架是由“哈那”、“烏尼”、“陶腦”、“烏德”組成。蒙古包的墻壁,蒙古語稱“哈那”,是以柳條用皮繩縫編成棱形網(wǎng)眼的網(wǎng)片,可以伸縮。將若干“哈那”連結,形成一個圓形柵框,則是蒙古包的墻壁,蒙古包的大小,一般由“哈那”的多少而定。普通蒙古包均以四、五、六“哈那”之多,特殊情況下也有八、十“哈那”的蒙古包。蒙古包的頂部,蒙古語稱“烏尼”長約六至七尺,上端打個小眼,插入“陶腦”的肴龍里,形成一個傘型骨架?!盀跄帷钡南露艘泊騻€小眼。串繩作套,與“哈那”相連。蒙古包的天窗,蒙古與稱“陶惱”,借以通空氣,透陽光,出煙焰。蒙古包的門由框,門濫和門楣組成,門框與“哈那”高度相等,門朝南或東南方向,可避西北風,同時以日出東方為吉祥的傳統(tǒng)。蒙古包的搭蓋,先選擇位置,略加修整地面后將整個框架固定好,然后用毛氈圍好,再用毛繩栓繞。蒙古包的圍氈夏季蓋一層,春,秋季節(jié)蓋兩層,寒冷的冬季則蓋三層氈子,并在里面掛簾子?!疤漳X”上蓋的氈頂,蒙古話稱“額入和”,是蓋住“陶腦”的正方形氈子,四周都有扣繩,夜間壓蓋,成正方形,白天揭開一半,變成三角形。蒙古包上的民間圖案較多。其裝飾部分主要在“陶腦”,“額入和”,圍氈和門簾上。常常以騎紋,回紋,卷字紋及其他各種引入注目的民間圖案裝飾。蒙古包不僅為蒙古族游牧生活創(chuàng)造極好的生存環(huán)境,同時也充分反映了蒙古族審美文化的一個側面。蒙古包的色澤為潔白,整個形體為圓狀,“陶腦”與“烏尼”連接呈日月射光狀,用各種引入注目的圖案裝飾。這些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蒙古族尚白,尚圓,崇尚日月的審美心理。蒙古包的內(nèi)部結構,陳設也別具特色,各種物品大致都有固定的位置。蒙古包正中央為灶,即火撐?;饟卧谝粋€家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位置?;鹗且粋€家庭存在和延續(xù)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家庭興旺繁榮的象征。出于崇尚火的特殊心理,蒙古族對于燃燒著的火撐有種種的禁忌。如:不準往火里仍不干凈的東西,甚至煙頭,不準敲打火撐子,不能用剪子碰桶火撐子,不能把鍋斜放在火撐子上,不能在火灶旁砍東西等等。這些種種禁忌,都出自于蒙古族崇拜火的特殊心理,認為激怒了火神會給自己和家族帶來惡運和不詳。蒙古包內(nèi)其他物品的擺設都是與蒙古族尚右尚西的習俗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蒙古包的西北側是供奉神像,佛龍,祖先的地方。依次往西南主要擺放男人們放牧,狩獵的用具。如:馬鞍,馬鞭,弓箭,獵槍等。蒙古包北面置床桌,東面置放繪有各種圖案的豎柜,東南側置放飲具,奶具等。依照尚右西的習俗,主人和客人以及家庭成員的座臥的位置,自西向東為長者,男人,女人,孩子,自北向南客人,主人等。蒙古族以畜牧業(yè)作為主要經(jīng)濟生產(chǎn)方式時期,蒙古包是他們最普遍,最根本的居住形式。因此,無論是從蒙古包的機構特征,折搭過程或蒙古包內(nèi)的擺設等方面,都能不同程度地了解蒙古族的崇尚風俗和審美文化。(三)服飾習俗服飾故名思意包函著服裝和飾物兩大類。服飾是人類遮蓋,防寒,審美需求所產(chǎn)生的文化現(xiàn)象。在遙遠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創(chuàng)造了服飾。他們最初用植物的葉子遮體,后來用獵物的皮做衣。并用羽毛,石環(huán),獸牙,胃管等裝飾自己。蒙古族的服飾也同世界其他民族的服飾一樣,從簡單的遮體,防寒,裝飾發(fā)展到適合于游牧生產(chǎn)生活和風俗習慣的衣冠服裝。并在歷史文化的變遷中得到不斷地發(fā)展,使其功利性和審美性融為一體,形成了即使用又美觀的獨特風格。蒙古包服飾主要包括:蒙古袍,腰帶,帽子,纏頭,馬鞍,坎肩,褲子等。婦女飾品主要有頭飾,耳飾,手飾,苛包等。男子則喜好佩戴蒙古刀,火鏈,褡褳,煙荷包等飾物。1、蒙古袍:蒙古袍是一種遮擋全身,保暖性強,使用于馬背民族游牧生活的服蒙古族一年四季都要穿長袍,冬季穿皮袍,夏季穿單袍,春秋兩季則穿棉袍。蒙古袍的款式呈多樣,亦有男女老少之區(qū)別,其中主要包括:開衩袍與無開衩袍等。蒙古袍所用的面料多樣,主要有羊皮,豹皮,水懶皮,狼皮,絲綢,軟緞周,絲周,斜紋布等。蒙古袍的款式,及顏色絕非千篇一律,而因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季節(jié),不同場合而各不相同。蒙古袍以其不同的鮮艷奪目的色彩,變化多樣的款式,美麗而傳統(tǒng)的鑲邊裝飾喚起人們的美感,在蒙古族人民中廣為流傳。2、腰帶:蒙古人穿蒙古袍是有系腰帶的習俗。對長期依附在馬背上的人來說,系腰帶即可保暖又可保護五臟,同時能使雙臂活動自如,易套馬,引弓箭等。因此,男子系腰帶更為重要,成為男子漢的一種象征。因此,蒙古人將男子漢稱為“布蘇泰昆”(以為系腰帶的人)。男子漢系腰帶上提袍子,腰帶較寬,長度約20尺,女子系腰帶不上提袍子,腰帶較短而細。青年男女的腰帶為翠藍,黃綠,桔紅,紫紅等顏色。已婚婦女在家一般不系腰帶。3、帽子:由于長年在野外游牧,而且地處高原、風雪寒冷、烈日炎炎,蒙古人無論春夏秀東都有帶帽子的習慣。帽子不僅能防寒遮陽,而且成為吉祥權威的象征。蒙古人把帽子視為與頭同樣高貴,因而形成了多種習慣。如:不許隨便觸摸別人的帽子,不戴時把帽子放在高處。參加婚宴或敬酒、接酒時必須戴帽子,以表示對他人的尊重。蒙古族牧民戴的帽子種類很多,主要有緣頂檐帽、風雪帽、陶爾其克帽、三耳帽、四耳帽、圓帽等。4、頭巾:蒙古族纏頭的習俗已古有之,馬可波羅曾經(jīng)記敘元代的驛差說:“他們束緊衣服、纏上頭巾,揮鞭策馬以最快的速度前進……?!?1\*GB3①男子纏頭的布巾或綢巾為棕色、黃色、暗綠色等。婦女所纏的頭巾多為粉、綠、白等顏色。姑娘纏頭部封頂,右側打結,垂下一穗,媳婦纏頭則封頂不打結。5、坎肩:蒙古族牧民無論男女都有穿坎肩的習俗??布缰诿晒排弁猓斜E?,修飾和禮儀等作用??布绲姆N類和款式很多,有長坎肩,短坎肩,有衩坎肩,無開衩坎肩,男式坎肩,女式坎肩,平時穿的坎肩,禮儀場合穿的坎肩等等。坎肩的面料十分講究,要用柞絲綢,絲絨,平絨等各色各樣的織棉緞縫制。男式坎肩一般較短,較肥,有各色棉緞壤邊,繡有不同的吉祥圖案,光彩奪目,華麗典雅。6、答忽:答忽是牧民在冬季野外放牧或下夜時穿在皮袍外面的山羊,黃羊皮衣。其款式較馬挎長些,類似半袖長衫。元代稱做比肩。主要是為防寒而加穿的衣服,適合于生活在地處高原,風雪嚴寒地帶的游牧民。7、褲子:牧民在春,秋季節(jié)穿去毛皮褲或棉褲,夏季穿單,夾褲。冬季則一般穿皮褲,皮褲有熏皮褲,普通皮褲和吊面皮褲等。由于常年騎馬,蒙古族牧民穿的褲子款式較肥大,適合與套馬,訓馬等馬上運動。8、靴子:靴子是馬背民族不可缺的主要服飾之一。蒙古族牧民靴子的種類很多,可根據(jù)其樣式、面料、高矮不同而分為若干類。根據(jù)蒙古族靴子的樣式可以分為尖頭靴、圓頭靴、小尖頭靴等。根據(jù)面料可分為皮靴、布靴、氈靴。根據(jù)靴的高矮可以分為高腰靴、中腰靴、矮腰靴等多種。傳統(tǒng)的蒙古靴有皮靴和布靴兩種。皮靴用牛皮、馬皮制成。其特點是靴上翅,靴身寬大,靴內(nèi)或陳皮、或襯氈。布靴是以條絨或各色布制成。靴幫和靴都用繡花、補花來修飾,有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紋圖案。這種布靴耐用、舒適、美觀、大方,為世人所贊嘆。(四)飲食習俗蒙古族傳統(tǒng)的飲食文化結構不僅與其經(jīng)濟生產(chǎn)、環(huán)境氣候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且與其精神文化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蒙古族的飲食主要是肉食品、奶食品以及谷物等。1、肉食:蒙古族食肉的習俗是由經(jīng)濟生產(chǎn)條件所決定的。在早期從事狩獵業(yè)時主要以獵獲物為食,從事畜牧業(yè)之后既吃家畜的肉,也吃獵獲物。食用的獵物主要是黃羊、頑羊、盤羊、鹿、兔、野豬、旱獺、熊、野雉、沙半雞、沙雞、野鴨、罕達犴(駝鹿)等。食用的家畜主要有牛、羊、山羊、但也少量食用馬肉、駝肉。馬肉是熱性食物,使用后可增強防寒能力,暴風雪天放牧時用煮馬肉的湯洗手、洗臉、能防止凍傷,但蒙古人不多吃馬肉的習俗主要是與其傳統(tǒng)的喜馬、愛馬的觀念有關。蒙古民族在食肉的過程中,從宰殺牲畜、加工肉食、制作食用等方面都形成了獨特的習俗。如:屠宰牲畜時忌諱用“殺”字,而以“喝湯”、“食用肉”、“儲藏食品”等語言代替。屠殺牲畜也有傳統(tǒng)的、規(guī)范的、方式。一般情況下,宰殺小畜運用開膛的方式,宰殺大畜策運用刺頸椎的方式。屠宰牲畜也有許多禁忌。禁止屠宰西油彩聲帶牲畜(獻給神靈的牲畜)、孕畜、使用多年的老牛、競賽中享有盛名的駿馬等。屠宰馬時要舉行特別的儀式。將馬牽來,在口、鼻、天門上涂抹黃油,并剪掉部分鬃和尾,包在哈達里保存,同時詠念咒語等。2、奶食:蒙古族在飼養(yǎng)牲畜、用其肉外,還充分利用乳汁,制作各種奶食品和飲料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蒙古族稱奶食品為“查干伊德”,即白食,意為純潔,崇高的食品。奶制品可分為奶食品和飲料兩大類,其種類很多,制作方法和名稱因地區(qū)而有所不同。但奶制品的制作方法從根本上說,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使奶汁凝固呈酸乳狀法;另一種是,將奶汁攪拌發(fā)哮法;還有一種是,用慢火煮法等。使用上述三種法用牛、羊、馬、駝奶制作的奶食品有:奶豆腐、奶酪、奶皮、奶油、黃油、白油、酸奶豆腐等。飲料有:酸奶子、熟奶子、奶酒、齊格(酸馬奶)等。奶食品和飲料含多種維生素,營養(yǎng)成分極高,用不同方法制作的奶食品和飲料有各種不同的味道,起到充饑解渴的作用,并且有驅寒、活血、舒筋、健胃、養(yǎng)脾、強骨、壯身等多方面的效用。交通習俗蒙古族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其所住的蒙古包及其他生活用品都需要隨時搬運,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與其他民族進行商品交換。尤其是在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各部后更需要加強信息溝通。由于上述各種原因,在蒙古人的生產(chǎn)、生活中交通運輸?shù)男枨蠛妥饔酶鼮橥怀觥=煌ㄟ\輸,一是需有交通道路,二是需有運輸工具。蒙古族地區(qū)的交通道路主要是陸路交通。早在公元四、五世紀時,便形成了經(jīng)過蒙古高原,通向西域和歐洲的交通道路。但在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之前這些道路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各部、建立統(tǒng)一的蒙古汗國之后,歐亞大陸各國間的邊界被打開,歐洲的商人、旅行家、宗教團體通過上述道路不斷進入蒙古地區(qū)進行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隨著軍事活動的頻繁、商業(yè)貿(mào)易的擴大、對外聯(lián)系的增多,對道路的利用和需求不斷增加。于是為了便利這些活動,特別是出于傳遞軍情、運送軍需物品,交通驛站組織隨之應運而生?!抖嗌C晒攀贰份d:“于是道上設置驛站,以共管吏使臣旅行之需,有居民供給驛馬,驛遞天之食糧,以及運輸貢物之車輛,亦有居民供應之。定有一種規(guī)律,使用驛馬者應遵守之。1有此看來,驛站的目的很明確,主要起著傳遞公文罕件、軍機要令,為使者供馬匹、運輸車輛、為溝通打磨、南北與內(nèi)地以及歐亞地區(qū)的信息往來于商業(yè)貿(mào)易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蒙古牧民飼養(yǎng)的大畜牛、馬、駱駝不僅為其提供了生活和生產(chǎn)用品,而且也成為蒙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馬是乘騎的主要交通工具。蒙古人無論是放牧還是狩獵、無論是傳遞函件還是傳遞軍令,無論是遷徙牧還是千里征戰(zhàn),都離不開駿馬,馬已成為蒙古人可以依賴和引以驕傲的特殊“伴侶”。牛車,即勒勒車是蒙古地區(qū)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蒙古族使用牛車的歷史悠久。傳統(tǒng)牛車的車身,軸,輪都是用樺木或癙木制成的。車輪較大,其高度基本上相當于牛身的高度,車身一般在四米以上。牛車的特點是車體輕,耐碰撞,適應于在草原,沙丘,雪地中行走。牛車大致有兩種,即帶篷車和篷車。帶篷車是《蒙古秘史》第100節(jié)所記載的“哈刺兀臺,帖兒堅”。車棚三面用氈子圍起來,前面還掛有當風雪的氈窗。這種車供老人,兒童,婦女出門乘座,平時下夜或長途游牧,走敖特爾時也可以臨時居住,在營地時可做臨時倉庫等,且有多種用途。無篷車的用途更為廣泛,牧場遷移時,牧民將全部財產(chǎn)裝在車上,日常生活中拉水,拉柴,拉草也用牛車,拉鹽,拉木,交換物資等長途運輸更離不開無篷車。牛車可以一車一車單獨行走,也有十幾輛甚至幾十輛組成一個龐大的車隊。為了不使車隊走散,每頭牛的角都用繩子相聯(lián)在前面的車尾,最后一輛車拴有大鈴鐺,鈴聲鈴鐺響可以起到前后照應的作用。這樣長長的車隊一般只有一個來駕馭,甚至有時由一個婦女或十幾歲的小孩來駕權。除牛車外,牧民常用的還有馬車,駝車等。蒙古民族居住的自然環(huán)境,除廣裦無邊的綠色草原之外,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和戈壁。無邊的沙海,水草缺乏,沙底松軟,牛,馬難以穿行此種沙漠之中,而只有駱駝體格強大,耐饑耐喝,適應大漠的干旱氣候。因此,在無邊的沙海中,駱駝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駱駝的耐力和載重量都大大超過其他牲畜。因而享有“沙漠之舟”的美稱。隨著塞北地區(qū)商業(yè)的發(fā)展,駝運一度成為商業(yè)往來形式。托運隊作為一種商隊出發(fā)時,一般五、六個人組成一個隊,一人牽三十至四十峰駱駝,上面載有各種貨物。這種隊伍,要有一位德高望重、富有經(jīng)驗的人領隊,途中的一切活動及事宜都有領隊人安排和處理。二、社會民俗1、人生禮儀人生禮儀是社會民俗事項之一。主要指與人的生命歷程的不同階段相關的各種禮儀活動。蒙古民族人生禮儀主要有求子禮儀,誕生禮儀,成年禮儀,結婚禮儀,喪葬禮儀。=1\*GB2⑴求子禮儀,是人生禮儀的開端。求子習俗與遠古的神靈崇如原始宗教相關。古人把生兒育女看承是女人的時,所以,蒙古民族的求子儀式活動主要由婦女來完成。起初,蒙古族婦女主要以崇拜敖包,山洞,人形石等方式,祈求子女。后來,黃教傳入蒙古地區(qū),蒙古婦女主要崇拜廟宇,向神仙或活佛喇嘛祈求兒女。也有祈求祖先神靈賜予兒女的。=2\*GB2⑵誕生禮儀,意味著新生兒其社會交往權內(nèi)逐步得到認可,所以顯得非常重要。其中主要有洗浴禮,滿月禮,周歲禮,剃發(fā)禮,騎馬禮等。蒙古族很早就有為新生第三天的嬰兒舉行洗浴的習俗。但也有6-7天后舉行的,如喀爾喀部。而衛(wèi)拉特部則一個月后吉日舉行洗浴禮的同時為嬰兒起名。洗浴禮一般由的德高望重的老年婦女主持,用鹽水,茶水或羊肉湯給嬰兒洗浴,然后,用檀木,柏木等香木和香料凈身后用柔軟的皮襁褓裹緊放入搖籃中。滿月禮,是嬰兒出生后第30天舉行的儀式。這一天,由主家災羊設宴,招待親朋鄰里;使新生兒叩頭拜見來客,接受賓客們的祝福;客賓們向新生兒祝福的同時,饋送禮品;由父母或有學問的長者為新生兒取名并同時公布于眾。滿月禮也稱過滿月或過“生兒”。周歲,是新生兒長到一周歲時,由主人操辦盛大的宴會,宴請親戚朋友,慶祝孩子的周歲之喜。剃發(fā)禮,是第一次剪修孩子的胎發(fā)時舉行的儀式。蒙古各部的剃發(fā)儀式有的滿月時舉行,有的周歲時舉行,有的則三歲時,有的五歲時舉行。一般由年長者拿起用哈達包起來放在盤中的剃刀和剪子,開始煎發(fā)儀式,接著親友們依次煎發(fā)并祝福孩子的同時饋送所帶禮品或宣布贈送馬、牛、羊。把孩子的胎發(fā)剃下來后用哈達包來放好。剃發(fā)儀式結束后,主人擺全羊席向親朋好友們敬酒,宴會正式開始。剃發(fā)儀式及宴會的規(guī)模較大,但照例必須太陽落山之前結束。騎馬禮,是蒙古人讓孩子開始單獨騎馬而舉行的儀式。一般孩子長到三至五歲或七歲時舉行。儀式前,先用羔羊毛軟氈子制作一個小鞍子,然后選一個非常溫順老實的馬,備上小鞍子,由爺爺奶奶或母親把穿戴十分漂亮的孩子扶上馬,由大人牽著馬走親串鄰,這是讓孩子從小適應牧人生活、學會騎馬和增長膽識的一種禮儀活動。=3\*GB2⑶成年禮儀,是蒙古民族為孩子舉行的表示其已成為大人的一種簡單的儀式。早期的成人禮儀在蒙古各部也不盡相同,不僅男女發(fā)型的變化不同,而且其改變發(fā)型的年齡也不同。鄂爾多斯部和烏拉特部,當孩子成長到十五歲時,認為其“手可以探鞍鞘,腳能夠踏馬鐙”舉行簡單儀式,向孩子說明其已經(jīng)長大成人,并以成人的標準要求他們。=4\*GB2⑷婚姻禮儀,是蒙古族為孩子成家立業(yè)而操辦的一項重大的禮儀活動。主要包括:求婚、訂婚、小宴、婚禮、探望禮等。求婚,青年男女訂婚之前,一般要南方向女方求婚。通常由南方的父母委托媒人向女方父母獻哈達求婚。訂婚,是求婚成功舉行的一種儀式。一般由男方帶著全羊、奶酒和糖果等到女方家,女方家請自己的親友,雙方舉辦一定規(guī)模的宴會并宣布正式訂婚。小宴,是男女雙方為協(xié)商彩禮、婚禮日期、迎親事宜而舉辦的小型宴會,一般由男方帶著全羊,奶酒和糖果等到女方家,女方家請自己的親友,雙方舉辦一定規(guī)模的宴會并宣布正式定婚。小宴,是男女雙方為協(xié)商彩禮,婚禮日期,迎親事宜而舉辦的小型宴會,一般由新郎,伴郎和一位主事者等一行到女方家,同女方的親朋一起喝酒協(xié)商。婚禮,是由喇嘛或長輩選定的良辰吉日隆重舉行的結婚慶典。主要有以下程序:男方一行人到女方家迎親,求名問庚,聘女喜宴:女方送親的一行人和男方迎親者帶著新郎,新娘,一路縱馬奔馳,互相嬉戲,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叩拜蒼天、叩拜火神、叩拜父母老人;然后,男方老人父母迎親者、送親者、送親者和男方的親友賓客一同入席,盛大的婚宴開始?;檠鐣r間一般半天、一天或兩三天不等。探望禮,一般在結婚慶典后的第三天,由女方家的親戚們帶著各種禮品來男方家探新娘時舉行。結婚慶典后的第七天,新娘協(xié)同新郎,帶著禮品回娘家探望,屆時也有小型宴會。=5\*GB2⑸祝壽禮,是為上無長者的長輩每逢61、73、85歲或70、80、90、時舉行的祝壽儀式。上有長輩者,即便是90歲也不舉辦祝壽儀式。也有為將到81歲的老者舉行“祈年禮”的,目的是為老人祈的一年,讓老人一天之內(nèi)增加2歲,第二天便稱老者已經(jīng)82歲。因為,蒙古人認為,81歲時去世者的子孫后代將遭厄運。=6\*GB2⑹喪葬禮儀,是人結束一生后,由其親屬、朋友等為其舉行的哀悼、紀念、評價的儀式。主要有停尸、報喪、吊唁、送葬、請喇嘛為死者念經(jīng),超度亡靈和祭奠死者等程序。葬禮一般為土葬、火葬和野葬等幾種。2、歲時節(jié)日蒙古族傳統(tǒng)歲時民俗可分為歲時性節(jié)日、生產(chǎn)性節(jié)日和緝私性節(jié)日三大類。=1\*GB2⑴歲時性節(jié)日:中主要包括慶祝春節(jié)的一系列民俗活動,譬如,祭火,除夕,大年初一。蒙古人自古有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祭火神的習俗。蒙古人認為,火代表圣潔,興旺和祖上的香火。所以,拜火祭灶前,家家戶戶清掃昔日的灰塵,人人都清潔干凈。二十三日那天每家煮羊胸叉等一鍋肉。然后,用修飾的羊胸叉,紅棗,奶,白糖等祭灶火,吃手扒肉和阿木斯。除夕,即年三十,準備各種美味食品,人人換新裝。到晚上時,祭祖供=佛后,擺好羊背子給老人長輩敬酒,吃蒙古包子,守歲。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開始,佛曉時分全家人到外面燒旺火,叩拜蒼天,放鞭炮。然后,長輩先進屋坐下,兒孫們依次進屋先向長輩老人雙手舉哈達請安叩頭,接著兄弟姐妹們相互問候拜年。家庭內(nèi)部的拜年問候結束后全家人喝新年茶。大年初一太陽升起時,人們起上快馬成幫結伙走浩特串艾里,鄰里親朋之間互致新年的問候,十分熱鬧,但初一這一天不能醉酒,而且必須太陽落山之前返回家中。牧區(qū)居住分散,拜年活動往往一個月。=2\*GB2⑵生產(chǎn)性節(jié)日:是蒙古民族長期從事畜牧業(yè)過程中形成的民俗活動。如打馬鬃,打馬印,閹割雄性仔蓄,馬奶節(jié),那達慕大會,制作毛氈等。那達慕大會是蒙古牧民為了慶祝畜牧業(yè)豐收而舉行的群眾性傳統(tǒng)集會活動。一般風調雨順的年景的七八月間進行。其主要內(nèi)容:慶祝牧業(yè)豐收;物資交流;進行摔跤,射箭,賽馬等傳統(tǒng)體育比賽;舉辦文藝演出活動。組織者為盟,旗,蘇木,嘎查等的負責人?,F(xiàn)在也有富裕牧民出姿并在各級政府部門的指導下舉辦那達慕大會的。這是牧區(qū)從古至今很盛行的一種集經(jīng)濟,文化,體育,文娛為一體的綜合性民間節(jié)日活動。=3\*GB2⑶祭祀性節(jié)日:是從遠古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演變而來,如成吉思汗陵祭祀,蘇魯錠祭祀,敖包祭祀。如十月二十五日為紀念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吧誕生和圓寂舉行的千盞會。敖包祭祀,是蒙古民間盛行的古老傳統(tǒng)習俗。蒙古人遠古的祖先認為,山水草木萬物都有神靈。為了表達對大地萬物神靈的崇拜和感恩,先人們在高山丘陵,平原河岸用石頭壘推敖包進行祭祀。有盟,旗,蘇木敖包,也有部落,氏族或家族敖包,每個敖包都有固定祭祀日期和特定的祭祀供品。祭敖包時,牧民們帶著牛羊肉,奶食,美酒等供品從四面八方趕來。早期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后來是由喇嘛誦誦經(jīng)吹法號焚香祭拜;牧民們圍跪在敖包前,祈求降福,降雨,保佑人蓄兩旺;然后人們都要繞敖包順時針方向轉三圈后將帶來的祭品撒向敖包。敖包祭祀不僅僅是求福祈雨的宗教性儀式,而且是一種民間文化娛樂活動。3、交往禮儀蒙古民族是一個熱情豪放的民族,自古以來有著熱情好客,禮貌待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蒙古族的交往禮儀包括問候禮儀,待客禮儀等。蒙古人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無論是見到相識和不相識的人,都要寒喧問候的習俗。寒喧問時年幼者應主動向年長者問候,同時忌諱敞著懷、挽著袖子、叼著煙向他人問候。在人少的場所需要一一問候,但在婚宴、集會等人多的場合,不必一一問候,而是對著眾人表示問候。熟人和鄰居一天之內(nèi)數(shù)次相遇,都要打招呼,忌諱互不理采。蒙古族的問候禮儀在形式和內(nèi)容方面成了獨特的習俗。從問候禮儀的形式來看,可分為語言問候和動作問候。語言問候,則在相見之后用吉祥的語言表示問候,動作問候則是在語言問候的同時,附和“打千”、行禮、叩拜、換鼻煙壺、獻哈達等動作。從問候的內(nèi)容來看,可分為日常問候、早晚問候、季節(jié)問候、工作問候(祝福)、新年問候(節(jié)日)等。在廣袤草原上,對來到自己家中客人認識或不認識,都視為尊貴的客人對待,給予款待。一般聽到戶外有犬聲,該家的主婦、孩子走出房屋迎接客人??腿诉M屋時將馬鞭、弓箭等放在屋外,進門時不能踩門檻。待客人坐好,寒暄問候后,女主人首先要向客人敬茶,并要擺放奶食品、點心等??腿私硬韬蟛荒懿伙嫸o別,不飲而辭是一種不尊重主人的行為。草原上由于人煙稀少。居住分散,一般情況下都要留客人用餐。用餐時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接酒后說吉祥的話,祝福主人生活幸福、工作順利。蒙古族的交際禮儀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隨著時代的變革時代相傳,形成了一種尊老愛友,敬尊他人的良好道德風尚,為社會的進步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三、信仰民俗(一)原始信仰原始信仰是以相信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作為思想基礎的,在這種思想意識上產(chǎn)生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不同形式的崇拜。然崇拜蒙古先民所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氣候干旱寒冷,在嚴酷的大自然面前,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只能任自然擺布。他們依賴于自然界,同時又對它產(chǎn)生恐懼和崇拜心理,進而賦予自然界的萬物,包括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湖泊、乃至動物和植物都人格化,認為“萬物有靈”,從而形成了多種崇拜。在古代蒙古人生活在諸神的包圍之中,從而祭祀自然界萬物的神靈,祈求自然界萬物的保佑。在古代蒙古人的觀念里,把天當作自然界至高無尚的最高神,把天稱做“蒙合騰格里”——即長生天。在他們看來,天不僅是處于宇宙之中的天體,而且是操縱萬物的神力。蒙古先民對天體的崇拜,可以在陰山巖畫中得到進一步的證實。在陰山巖畫中有許多巨幅像壁,上面鑿刻著重多天神圣像,這些天神或與繁星同在,或與日月同在。著說明天神是住在天上,主宰著宇宙間的一切。古代蒙古人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于天神,希望得到天神的庇護和保佑。并把自己的命運與天神緊緊地聯(lián)1、競技比賽蒙古族智力比賽的游戲有“吉日格”(鹿棋),“沙塔爾”(蒙古象棋),“帕日吉”(貽貝),“沙哈”(羊踝骨)等。這些游戲與蒙古民族的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反映了他們的勞動生產(chǎn),生活狀況及思想觀念和審美意識。如:蒙古象棋“沙塔爾”的玩法基本上同國際象棋類似,但它的棋子是由用精美的手工藝雕刻的官,獅,駝,馬,車等組成的。又如:“沙哈”游戲是玩?!把蚬恰钡囊环N游戲,一般有擲,彈,拾,擺等幾種玩法。通過這些不同的玩法,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內(nèi)容。其中有反映牧業(yè)生產(chǎn),牧業(yè)生活特點的游戲(如:賽馬,塞駝,擠馬奶,接羔等),祈望吉兆的游戲(通過正單立,正三立,四樣,四寶等形式來象征幸福)和測試智力與技巧的游戲(包括擺金龜,焱沙哈,爭千分,行盟誓,擲六十)等。因此,蒙古民族的智力較量游戲不僅與其叢事的畜牧業(yè)和狩獵業(yè)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具有檢測智力,比試技巧,訓練耐力,增進友誼,祈望征兆等多方面的功能。2、體育竟技比賽蒙古民族在長期的狩獵游牧生活中、創(chuàng)造了許多具有民族特點的體育競技活動,其中,被譽為“男子漢三項競技”的射箭、摔跤、賽馬最具有代表性。(1)射箭射箭活動起源于狩獵,后來在軍事活動中廣為使用。共建不僅是打獵的工具,而且也是抵御敵人的武器。同時又是男子漢比試箭法的器械。在歷史的進程中,弓箭作為狩獵工具和作戰(zhàn)武器的作用逐漸消失,而作為體育競技比賽的器械流傳至今。蒙古族傳統(tǒng)的弓箭是牛角弓、皮箭弦、木制箭、鐵箭頭。箭靶是用五種不同顏色涂成的“氈片靶”,靶的中心是活的。箭射中靶中心后就會掉下來。到了近代古老的弓箭逐漸由鋼弓、尼龍弓、金屬箭所代替。蒙古族射箭比賽部分男女老少,是一個廣泛的群眾性活動。射箭比賽可分立射、騎射兩種,射程一般為十、十五步、五十步、一百步等不同。比賽的規(guī)則是輪九箭,即每人每輪只射三箭、三輪中以中靶箭數(shù)的多少決定勝負和名次。﹙2﹚摔跤蒙古語稱“博克”。摔跤運動的產(chǎn)生可追溯到遠古時期。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摔跤是在原始部落時期產(chǎn)生的。據(jù)蒙古古記載,蒙古部落聯(lián)盟時期就盛行摔跤運動。是當時選舉部落首領的主要條件之一。蒙古人在出征前或凱旋歸來時;在重大喜慶節(jié)日和祭祀活動中,都把摔跤作為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來進行比賽。參加“博克”比賽的人必須是2的某次乘方數(shù)。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參加人數(shù)的多少要根據(jù)其比賽的情況而決定。大型比賽參加人數(shù)為512或1024人。中型的128或256人,小型的32人或64人?!安┛恕北荣惖膭儇摬扇翁蕴?,無時間限制。參加者的任何一個部位觸地為負,一跤定勝負。每輪淘汰半數(shù)?!安┛恕辟惖募记捎卸喾N多樣,可以捉、拉、扯、推、等十三基本技巧演變出一百多個動作。摔跤時可以互捉對方肩膀、也可互相摟腰、還可以鉆入對方的腋下進攻、可抓摔跤衣、腰帶、褲帶等。在對抗中以手、腰、腿部動作的協(xié)調配合,充分顯示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安┛恕笔值孽右戮哂忻黠@的民族特色。上身著類似坎肩、緊身、半袖裝。蒙古語稱“召德格”。多用牛皮、鹿皮、駝皮制作上有鑲包、亦稱泡釘,蒙語為“陶布柔”,以銅或銀制作。“召德格”的后背飾有精美圖案、圖案的形狀與顏色各不相同,給人以古樸而莊重之感。跤褲蒙語稱“班扎拉”,用十五、六尺長的白布或各色綢料做成。寬大多褶、活動方便,大方美觀?!鞍嘣钡耐饷孢€穿一種無襠的褲,蒙語稱“圖呼”,雙膝部位繡有別致的各種吉祥圖案,底色鮮艷、圖呈五彩,它既有護膝作用,又有裝飾作用?!安┛恕笔肿愕篷R靴或蒙古靴、腰纏寬皮帶。著名的摔跤手脖子上綴有色彩條的彩套。蒙語稱“景嘎”?!熬案隆笔撬邮衷诒荣愔蝎@得多少名次的標志,是著名摔跤手的象征。摔跤手們進入比賽場時,分左右倆翼排成倆行,著名摔交手在前,隨著摔跤助興歌,腰胸挺直,倆臂平伸,慢悠悠地上下擺動跳躍進場。這種條約動作蒙古語叫“德比呼”。這種動作優(yōu)美矯健,猶如雄鷹展翅,是蒙古式摔跤的顯著特點之一。(3)賽馬馬在蒙古人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對以狩獵、游牧作為基本生活生產(chǎn)形式的蒙古人來說,馬是蒙古人的“翅膀”、是狩獵生產(chǎn)和牧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生產(chǎn)工具,有是出門行走的交通工具。在古代戰(zhàn)爭中,馬給軍隊提供了極強的機動能力。騎馬可以疾襲,也可以速退。由于馬的諸多作用,使蒙古人與馬之間建立了特殊的感情。愛馬和善騎成為蒙古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因而蒙古族素有“馬背民族”的美稱。由于上述原因,賽馬逐漸成為蒙古族一種特殊的體育競技活動。蒙古族的賽馬大致分走馬、跑馬、顛馬等三種。走馬,即賽馬時比側步的馬。馬的前后腿交錯前進,主要比賽穩(wěn)健、快速、美觀;跑馬則是狂奔,馬的前后腿同時前進,主要比賽速度、耐力;顛馬,是疾速的顛走,主要比賽速度與美觀。跑馬比賽的騎手一般是8—12歲的男女兒童,而走馬賽、顛馬賽的騎手一般都是成年人,因為賽走馬、顛馬時特別講究“壓走馬”和“壓顛馬”,其目的是保持走馬、顛馬的步形。蒙古族賽馬,參賽馬的數(shù)量不受限制,賽程一般為20—40公里。直線賽跑和轉圈賽跑倆種。賽馬時一般按馬的年齡分成賽組,一般情況下分為三歲馬比賽,五歲以上騸馬比賽和公馬比賽等。賽程可按不同年齡段靈活決定。跑馬比賽不用平時的馬鞍,而用特殊的賽馬鞍,小騎手們穿上別具一格的賽馬服裝。這種服裝各不相同,主要由賽馬者的愛好而定。在傳統(tǒng)賽馬的基礎上,蒙古族中也產(chǎn)生了馬上競技表演項目。蒙古族馬術項目主要有:馬上越障、其中包括連續(xù)障礙、火球障礙、火墻障礙等。騎射、馬上角力、馬上劈斬、馬球、馬上功夫、馴馬功夫、馴馬套馬等。蒙古人在馬球、賽馬、馴馬、障礙、劈斬、騎乘方面達到高度的技巧,他們熟練地掌握了各種平衡、支撐、倒立、空翻、轉體、飛身上馬等動作,其體態(tài)之靈活動作之敏捷,使人驚嘆不已。賽駱駝也是同賽馬相似的體育競技活動。賽程分遠程、近程兩種。遠程為三十五里或五十里。近程則二千米、三千米、五千米等不同。騎手一般為成年人,服飾一般講究輕巧,利索色彩鮮艷,帽子是各種式樣,按騎手的喜好而定。(二)民間藝術1.民間音樂(1)民間音樂的特點美國民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從事狩獵業(yè)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蒙古族的音樂舞蹈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遠古時期的蒙古音樂舞蹈主要是以狩獵歌舞、征戰(zhàn)歌舞,薩滿音樂歌舞作為基礎形式和內(nèi)容的。狩獵歌舞反映古代狩獵民的生產(chǎn)勞動,生活習俗和思想感情,其中有模仿各種動物,禽獸動作的舞蹈,也有獵民進行狩獵活動的各種集體舞蹈等。圖騰歌舞是與蒙古先民氏族社會時期的狩獵經(jīng)濟活動密切相關。有關狼、鹿、牦牛、熊、鷹、天鵝、樹木、石頭等圖騰歌舞,既反映了古代北方各民族的諸多共同點,又有蒙古族圖騰崇拜歌舞獨特具風彩的特點。征戰(zhàn)歌舞是隨著蒙古部落戰(zhàn)爭的產(chǎn)生,并在歷史長河中發(fā)展起來的。征戰(zhàn)歌舞是在臨戰(zhàn)前的特定環(huán)境之下,與鼓樂相配,其場面壯觀,氣魄宏大,從而起到鼓舞士氣,給敵人以及大壓力的作用。祭祀歌舞是在部落成員的聚會、部落的祭祀活動和慶典等群眾性活動時表演的一種集體舞蹈。蒙古族民間音樂,不僅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生產(chǎn)勞動和思維意識,而且在表現(xiàn)形式上,以集體牲群眾性為基礎、將歌、舞、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蒙古族音樂舞蹈具有強烈而濃厚的抒情色彩。廣袤的草原,地廣人稀,游牧生活使人們交往較少。而游牧民郁積的情感則在草原長調牧民和各種音樂中得到充分的抒發(fā),聽到蒙古族長調歌,歡快的說唱藝術,優(yōu)美動聽的馬頭琴節(jié)奏,把人們引入一個充滿情感的世界,以動人心弦的抒情性使人感受到獨特的生活韻律。(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