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管可探警示帶、電子標簽及保護板敷設技術指引_第1頁
PE管可探警示帶、電子標簽及保護板敷設技術指引_第2頁
PE管可探警示帶、電子標簽及保護板敷設技術指引_第3頁
PE管可探警示帶、電子標簽及保護板敷設技術指引_第4頁
PE管可探警示帶、電子標簽及保護板敷設技術指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圳市燃氣集團股份企業(yè)標準PE管可探警示帶、電子標簽及保護板敷設技術指引Q/SRJ03.21-2005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埋地PE燃氣管道可探警示帶、電子標簽及塑料保護板的敷設規(guī)程及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采用管溝開挖方法敷設的埋地PE燃氣管道安裝工程。鋼制燃氣管道塑料保護板敷設技術要求參照本指引4.4條執(zhí)行。2引用標準以下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標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以下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CJJ63-95聚乙烯燃氣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深建字[2003]50號深圳市燃氣管道設計、施工假設干技術規(guī)定深圳市聚乙烯〔PE〕燃氣管道設計、施工假設干技術規(guī)定3定義3.1可探警示帶,指有內藏連續(xù)不銹鋼線,可探測PE管道走向及位置的聚乙烯帶。3.2電子標簽,指有內置天線的可探性標簽,用于準確探測埋地PE燃氣管道節(jié)點位置。電子標簽分為兩種:埋設深度不大于1.5米采用淺標簽;埋設深度大于1.5米采用深標簽。3.3保護板,指用于保護埋地燃氣管道的塑料板。保護板分為兩種:卷狀保護板:厚度不小于2.5mm的卷狀塑料板;板狀保護板:厚度不小于12mm的板狀塑料板。4內容與要求4.1可探警示帶安裝4.1.1可探警示帶應緊貼PE管埋地敷設,每隔2m4.1.2警示帶連接處需剝離一端警示帶中的不銹鋼線,用專用夾子與另一端警示帶中的不銹鋼線連接,夾子的鉗口深度應不少于10mm4.1.3管道改變敷設方向、三通分支時,警示帶應采用折疊方式對應調整方向;警示帶三通連接處,應按4.14.2信號源井安裝4.2.14.2.2管道的直線段每間隔150~200米4.2.4.24.2.34.2.34.3電子標簽安裝4.3.1為保證埋地PE燃氣管道的示蹤效果,在管道的節(jié)點如三通、彎管、末端等處均應設置電子標簽。當兩節(jié)點間距缺乏10m時,可只4.34.3.3埋設深度不大于1.5m4.34.4保護板安裝4.4.1以管溝開挖方法敷設的埋地聚乙烯〔PE〕燃氣管道應設塑料保護板進行保護,保護板敷設在管道正上方約300mm,為厚度不小于4.44.44.4.4聚乙烯〔PE〕燃氣管道穿越鐵路、公路、河流處,及埋深不符合標準要求時,應設水泥套管、保護溝或板狀塑料板保護。保護板為厚度不小于12mm4.4.5鋼制高壓埋地燃氣管道,應采用板狀塑料保護板進行保護,保護板的安裝方式同4.5管溝回填5.1管溝回填將溝底夯實,用中性河沙回填至管頂100mm,再用原土回填,回填土應分層夯實,每層厚度為200mm?;靥硗林胁坏糜兴槭?、磚塊等雜物,不得有金屬雜質,以免影響電子標簽信號效果。5.2管溝回填時應注意防止損壞警示帶及信號源井不銹鋼引線,警示帶的填沙厚度不小于50mm。5.3回填時應保證電子標簽的周正水平,安裝標簽處應不得采用強力夯實,防止電子標簽受到沖擊應力損壞。5.4敷設塑料保護板時,應對板底的回填土進行夯實,以保護板的保護效果。6檢驗6.1管溝回填完成后,用探測儀對可探警示帶進行探測效果檢測,并逐個檢測信號源井,以確保警示帶及信號源井的信號效果,并復核管線走向及標志樁的敷設位置。6.2用電子標簽探測儀,對電子標簽逐個進行可探性檢測,以確定標簽的信號質量,并復核管線節(jié)點位置、埋深數據是否準確。6.3檢驗中如發(fā)現警示帶、信號源井及電子標簽敷設中存在問題,應開挖重新敷設直至合格,并詳細記錄檢驗測試結果。附加說明:本標準由集團公司平安技術部提出本標準由集團公司平安技術部負責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周衛(wèi)、林光亮、史小軍、黃志偉

附圖1可探警示帶接駁圖附圖2可探警示帶信號源井接駁圖附圖3可探警示帶及保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