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評估的發(fā)展_第1頁
納稅評估的發(fā)展_第2頁
納稅評估的發(fā)展_第3頁
納稅評估的發(fā)展_第4頁
納稅評估的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納稅評估的發(fā)展引言《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fā)【2005】43號)頒布實施以來,對加強征管、堵塞漏洞、促進稅法遵從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隨著稅收事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隨著國內外現(xiàn)代稅收風險管理理論的發(fā)展和應用,納稅評估的發(fā)展方向是什么?值得認真思考。2023/1/312結合本人長期從事納稅評估管理工作經(jīng)驗和調研結果,針對這一前沿問題,談一點不成熟看法供大家討論并批評指正。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納稅評估的發(fā)展趨勢,我的回答是:未來走向稅收評定,現(xiàn)在皈依風險管理。2023/1/313引言目錄一、切忌望文生義——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二、何苦自設藩籬——從納稅評估的現(xiàn)行定位說起三、不設賊民之策——從納稅評估的策略選擇說起2023/1/314目錄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五、無需膠柱鼓瑟——理順評估、審計與稽查關系六、歸依風險管理——納稅評估發(fā)展的現(xiàn)實途徑2023/1/315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關于評估的諸多爭論中,最為熱門的就是國外的稅收評定與我國的納稅評估是不是一回事。2023/1/316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ㄒ唬┒愂赵u定的基本概念與特征1、稅收評定(TaxAssessment)是大多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的通行做法,一般指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納稅遵從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并據(jù)此作出一系列服務與管理行為的過程。2023/1/317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2、按照國際通行的遵從風險理論,其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理解:從稅收管理的環(huán)節(jié)角度看,是指從登記遵從、申報遵從到繳納遵從行為評定過程的統(tǒng)稱;2023/1/318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從納稅人的遵從態(tài)度角度看,是指對無知性不遵從和故意性不遵從風險的分析判斷過程;從行政行為性質角度看,是指從對一般性違法行為到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的分析、判斷直至進行查處的整個過程。2023/1/319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3、該行為有著明確法律授權。如美、英、德、日、韓等國稅法規(guī)定(見美國稅法第63章),稅務機關應在納稅人的自我評定(Selfassessment)的基礎上,實施稅收評定(Official/Administration-assessment)。2023/1/3110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參考:美國稅收征管主程序美日韓稅收征管組織架構.ppt美、英、德、日等國征管法律與程序框架.ppt2023/1/3111美國稅收征管主程序邏輯審核比對排序聯(lián)邦稅務局自主申報納稅

犯罪調查、處罰納稅人第三方信息復議訴訟評定

檢查通信檢查機關檢查實地檢查評定通知征稅通知

稅款征收12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其稅法規(guī)定和制度設計是稅務機關進行稅收評定時可以根據(jù)需要,針對違法行為程度和性質(從一般違法到嚴重逃稅犯罪),依據(jù)稅法賦予的執(zhí)法權力行使審計(Taxauditing,包括Deskauditing案頭審核、Fieldauditing實地核查)和犯罪調查(Criminalinvestigation)等在內的、力度從低到高的各類行政執(zhí)法手段。2023/1/3113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4、國際上的稅收評定,是基于所得稅(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個人所得稅)和財產(chǎn)類等直接稅為主的、實行平時預繳、期末多退少補稅制特性。其稅法明確規(guī)定稅務機關必須依法在規(guī)定期限內對納稅人的期末申報進行“確認”。這一“確認”對稅務機關來說是法定義務,對納稅人來說則更是至關重要。2023/1/3114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只有稅務機關依法告知納稅人已經(jīng)按照稅法規(guī)定時間和要求履行了申報納稅義務,納稅人才能夠據(jù)此獲得一系列權益。如:對預繳的稅款依法申請多退少補(據(jù)有關材料披露,在美國每年約有45%的家庭獲得聯(lián)邦稅務局的退稅或減免而成為“不納稅”家庭);2023/1/3115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對確認的稅款不服申請復議或提出訴訟;向其他相關機構(如金融、保險乃至獎學金申領機構等)提供納稅證明以獲得相關權益等。注:2013年美聯(lián)邦稅務局處理了1.45億份“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發(fā)放了1.07億份退稅,退稅金額高達2860億美元——摘自聯(lián)邦稅務局代理局長丹尼爾?沃菲爾在美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2013年度稅務年會上的演講。2023/1/3116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有多少美國人不納稅.doc美國個人所得稅寬免額確認制度.doc引述資料--美國小官吏如何報稅.doc2023/1/3117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5、其制度設計允許納稅人在稅務機關確認后,舉證證明其少申報或未申報的理由,并由此產(chǎn)生一系列交互行為,即所謂的“商稅”。這意味著,國外的確認,是“事前的”,即完全的履行納稅義務之前,而非“事后”,即履行了完全的義務之后。2023/1/3118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這就從制度設計上為納稅人提供了自我修正的空間,這也正是我們在納稅評估中想從國外的先進經(jīng)驗做法中汲取的精髓所在。2023/1/3119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6、國際上稅收評定憑借著較為完善、強力的涉稅信息法定支撐條件,即涉稅信息提交法定。其稅法明確且詳盡地規(guī)定了包括政府組織、金融保險部門以及社會中介機構等在內的幾乎所有涉稅部門、組織及自然人的涉稅信息資料提交法定義務。2023/1/3120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有此法定信息,稅務機關才有可能依據(jù)獲得的涉稅信息對納稅人申報的真實合法性做出正確評定。2023/1/3121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注:美稅法規(guī)定,任何組織、個人如發(fā)生600美元以上交易,都要向稅務機關如實申報——見美國聯(lián)邦稅收法典第F編第63章“信息申報”第6041節(jié)“與他人交易信息”相關規(guī)定。參考:境外稅收評定涉稅信息保障制度.ppt2023/1/3122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涉稅信息法制的新動向——稅收信息國際化共享在剛剛結束的G20峰會第一天的討論中,有一項重要的議題,那就是稅收透明化。主要內容就是各國如何在《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的框架下,加強稅收信息與征管合作。2023/1/3123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峰會期間,將就此簽署一份重要的文件。對此,東道主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評價稱,這將是“一百多年來最大的一步”。中國是在今年8月剛剛加入了《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的。2023/1/3124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8月27日,在位于法國巴黎的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經(jīng)合組織)總部,中國簽署了《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簡稱《公約》),正式成為該公約第五十六個簽約方。至此,二十國集團所有成員都加入了該公約。2023/1/3125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加強國際間的稅收合作、堵塞跨境逃稅漏洞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重要。更為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加入這一國際稅收公約之后,除了將有利于打擊海外的逃稅行為,對反腐工作也具有重大的意義。2023/1/3126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27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與經(jīng)合組織秘書長在簽約儀式上握手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稅務管理與創(chuàng)新---美國現(xiàn)任稅務局長舒爾曼演講.doc2023/1/3128稅收信息國際透明化的帶頭大哥美國的做法:美國《海外稅收賬戶合規(guī)法案》(FATCA)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7、與之配套,其法理將稅收評定行為定義為“不完全的確定行為”。如我國臺灣地區(qū)課稅法,將稅務機關征稅行為在法律上稱之為“保留事后調查的核課行為”。2023/1/3129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如我國臺灣地區(qū)課稅法,將稅務機關征稅行為在法律上稱之為“保留事后調查的核課行為”。規(guī)定如發(fā)生以下情況,稅務機關均可以撤銷變更原處置決定:2023/1/3130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1.納稅人以欺詐、脅迫或賄賂方法促成原課稅處分的作成;2.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或未完全陳述;3.發(fā)現(xiàn)有補稅新證據(jù)”等。實質上,這是一種通過立法,將涉稅信息資料真實性的舉證責任歸還于納稅人、從而避免執(zhí)法風險的免責條款。2023/1/3131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正是由于這一系列的制度設計,從而保證了稅務機關可以應用獲得的法定信息,對納稅人申報的情況進行審核認定,并要求納稅人按照稅務機關的評定結果繳稅。2023/1/3132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因此,國際上的稅收評定是稅收法定的大概念,是稅收管理的基本職能與必經(jīng)程序,也是確認征納雙方權責義務的基礎和前提。附:境外通行的稅收評定概念示意圖2023/1/3133登記遵從申報遵從繳納遵從2023/1/3134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ǘ┪覈u估的基本概念與現(xiàn)狀我國的納稅評估的確是從Assessment這一概念演繹而來,但本質上與評定截然不同。確切的說,只是借鑒了稅收評定外殼的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雜交產(chǎn)物。2023/1/3135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這一點,從我國目前仍在執(zhí)行的《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的定義中即可看出端倪:納稅評估是指稅務機關運用數(shù)據(jù)信息對比分析的方法,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納稅申報(包括減免緩抵退稅申請,下同)情況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并采取進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為。2023/1/3136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顯然,這一定義是對稅務機關管理行為的一種寬泛的描述。因此,我們可以將納稅評估理解為是一種依法行政行為的泛指,而不是特定的法定責任或必經(jīng)程序。(三)我們能照搬評定的做法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2023/1/3137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這是因為:第一,我國稅法沒有設定稅務機關必須對納稅人申報進行確認的法定程序。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我國對納稅人申報納稅的真實性進行評估是一種稅務機關的法定責任,但不是必經(jīng)的法定程序,更不是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2023/1/3138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第二,我國的主體稅種是流轉稅,其中增值稅納稅人為申報即納稅且一般為每月一次。從履行納稅義務角度看,占繳納稅款70%比例的納稅人已按照稅法規(guī)定完成了應納義務。如果由稅務機關對其行為進行確定,意味著要對其每月的申報繳納行為進行認定。顯然,這是無法做到也是無意義的。2023/1/3139我國現(xiàn)行稅制結構40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第三,更重要的是,我國現(xiàn)行稅法或相關法律缺乏涉稅信息提交法定的明確規(guī)定。包括最重要的自然人交易信息和第三方涉稅信息不是法定信息。這意味著,確定賴以依據(jù)的涉稅信息不是合法證據(jù),不能作為定稅的法定依據(jù);一旦納稅人不服,提請行政復議或法院裁決,稅務機關無法確保證據(jù)合法、程序合法而遭敗訴。2023/1/3141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第四,在我國現(xiàn)有舉證責任分配的法律制度下,如果由稅務機關“確定”納稅人應繳稅額,則須由稅務機關承擔舉證責任,這意味著必須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有關程序進行調查取證,并進行證據(jù)確定(此舉與稽查無異)。2023/1/3143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第五,由于我國相關法律只有關于偷稅性質的定義,我們要做的又是對其已經(jīng)完成的行為性質判斷。從評估案例中看,納稅人因計算錯誤等造成的少繳稅款行為少之又少,幾乎都是多列成本、少計收入等行為,按照現(xiàn)行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衡量都是偷稅!這意味著要將如此龐大的群體推向法律的對立面!2023/1/3145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第六,我國現(xiàn)行稅法等相關法律沒有對行政確認行為的免責條款,如果將確定作為必經(jīng)程序,一但我們無法做到或確定不當,必將面臨不作為或作為不當?shù)娘L險,因而受到檢察機關等有關部門的責任追究。2023/1/3147一、切忌望文生義

——評估還是評定,這是個問題!評估與評定,一字之差,有著不可小覷的區(qū)別。出于上述考量,筆者認為,我國的納稅評估與國際上通行的稅收評定性質截然不同,不能望文生義。2023/1/3148二、何苦自設藩籬

——關于納稅評估合法性法無授權不得行,現(xiàn)行征管法中沒有評估的字眼,所以納稅評估缺乏合法性,為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將納稅評估寫入征管法,諸多同志如是說。我們一定要征管法授權嗎?假設征管法明確了納稅評估是稅務機關的法定行為,問題能夠解決嗎?2023/1/3149二、何苦自設藩籬

——辯證看待納稅評估合法性權力是個雙刃劍,本人以為,有了這個權,問題不但不能得到解決,反而會進一步加劇。因為,一旦稅法規(guī)定了納稅評估是法定權利,我們就必須履行,而不履行則會面臨著不作為的困境。何況,要想通過立法賦予這項權利又何其難爾!2023/1/3150二、何苦自設藩籬

——辯證看待納稅評估合法性實際上多年來大家對于納稅評估合法性擔心的焦點在于:只有當稅務機關行使執(zhí)法權、特別是在行使具有強制性的、涉及納稅人權益處置權時,風險才會出現(xiàn)。而風險又往往主要來自于我們執(zhí)法主體不清晰(如以評估的名義)、程序合法性不足(如證據(jù)要件取得程序不合法或執(zhí)法文書不規(guī)范)等。2023/1/3151二、何苦自設藩籬

——辯證看待納稅評估合法性所以,問題的癥結在于不是我們有沒有執(zhí)法權,而在于防范因施法主體不準確、程序不規(guī)范而導致執(zhí)法風險!2023/1/3152二、何苦自設藩籬

——辯證看待納稅評估合法性如果我們將納稅評估定位為稅務機關依法行政行為的泛指,而不是特定的程序和必經(jīng)環(huán)節(jié),避免以納稅評估的名義做出強制性決定,我們就可以繞開這一思想認識上的“藩籬”,消除由此帶來的執(zhí)法風險之虞。2023/1/3153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指出問題似乎還不夠,重要的是要解決問題。不能籠而統(tǒng)之地照搬境外的評定,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呢?長遠的、也是最徹底解決辦法是“修法與改制”。2023/1/3154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即修訂征管法,將稅收評定(申報確認)寫入征管法;將偷稅改為逃避繳納稅款義務;將征管法實施細則關于稽查專司偷逃騙抗案件查處的提法改為專司涉稅違法犯罪案件的查處等。2023/1/3155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同時,改變現(xiàn)行的稅收體制和管理體制。一是建立以所得稅等直接稅為主的稅收體制,并實行納稅人自我評定和稅務機關評定相結合的確認制度,即將稅收評定(申報確認)作為稅收管理的基本職能和必經(jīng)程序;2023/1/3156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二是將稅務稽查職能改為專司嚴重涉稅違法構成刑事犯罪的調查部門,即把現(xiàn)由公安經(jīng)偵部門行使的涉稅犯罪檢查處置權拿回到稅務機關獨立行使。但是,眾所周知,上述兩種方式無論哪一種,其改革動作甚劇,非但不能稅務部門獨家謀定且需一個漫長過程。2023/1/3157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當然我們不能在漫長的過程中消極等待。有沒有一個過渡性辦法呢?即:基于我國現(xiàn)行稅制和法律框架,合理借鑒境外的納稅人自我修正機制,充分利用稅收行政行為的二元性質,在沒有有效合法證據(jù)證明納稅人涉嫌偷稅之前,提請納稅人自查補報補繳稅款;2023/1/3160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同時在規(guī)范的基礎上合理劃分稅收執(zhí)法權,劃清評估與稽查的職責。筆者以為,這是當前跳出評估定位困境并解決與稽查職能交叉問題的唯一出路。為什么?2023/1/3161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一)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借鑒OECD納稅遵從風險管理策略理論觀察我國納稅遵從現(xiàn)狀,必須承認,在我國,存在著相當數(shù)量的“愿意遵從,但不能永遠遵從”和“不想遵從但如果關注就遵從”的納稅群體。2023/1/3162我們的戰(zhàn)略目標是創(chuàng)造一個向下的力充分使用法律效力幫助其遵從遵從策略自愿遵從做正確的事努力了但不能永遠遵從不想遵從,但如果我們給予關注就遵從決定不遵從

遵從態(tài)度遵從的程度100123456789使遵從變得容易稅收遵從風險策略金字塔圖型通過發(fā)現(xiàn)來規(guī)范2023/1/3163我國納稅遵從風險管理策略模型XX%?

使遵從變得容易012345678910通過評估引導促進遵從不想遵從但如果關注就遵從努力但不能永遠遵從幫助其遵從自愿遵從做正確的事心理稅制法律服務水平征管能力納稅人經(jīng)濟決定不遵從嚴格執(zhí)法震懾遵從態(tài)度遵從策略2023/1/3164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面對這樣數(shù)量龐大的、“有思想的、可能會去騙人的對手”,我們必須也只能選擇最大限度地促進納稅遵從并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執(zhí)法風險的策略,避免陷入“法不責眾”的窠臼?!笆ネ醪辉O賊民之策”,高明的管理者不會去制定或執(zhí)行使被管理者不得不去做壞事的政策”?!百\民”——使民做賊的之意,語出王夫之《讀通鑒論》。2023/1/3165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好的制度可以使壞人做好事,壞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做壞事”。在制度設計中,我們應充分考慮在評估中為納稅人提供自查自糾的機會,以求最大限度地引導那些“有思想的、可能會去騙人的對手”轉變?yōu)樽駨亩惙ǖ募{稅人,從而達到促進納稅遵從的根本目的。2023/1/3166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特別是考慮到,我國現(xiàn)有法律制度關于偷稅(在征管法尚未修訂之前,我們不得不沿用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定義失之寬泛的現(xiàn)實條件下,如果我們不在制度設計上考慮這種特殊性,2023/1/3167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而是機械的一味強調剛性執(zhí)法、以為只要全面、充分的使用核定權或是以為只要嚴厲打擊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勢必面臨著將絕大多數(shù)“有思想的、可能會去騙人的對手”置于“偷稅”的境地,使之成為我們強制執(zhí)法行為的對立面。此舉不但有失天真,而且與我國當前強調構建和諧征納關系乃至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相左。2023/1/3168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二)選擇允許納稅人自我修正策略的法理依據(jù)根據(jù)我國行政法學原理,行政行為具有行政執(zhí)法和行政指導二元屬性。其中,執(zhí)法行為是指具有法律強制力的行政行為,主要體現(xiàn)在責令行政相對人履行義務,如不履行,可采取強制執(zhí)行措施;而行政指導行為則是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行為。2023/1/3169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該行為不具法律效力,但事實上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和義務產(chǎn)生影響,而且是通過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事實行為的接受來實現(xiàn)的。引自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23/1/3170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行政管理行為的這種二元性特征,正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缺一不可,但二者可以根據(jù)實踐需要有所選擇、有所側重。行政管理行為的二元性關系體現(xiàn)在稅收行政管理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服務與執(zhí)法的關系。2023/1/3171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考慮到我國在一個稅務機關內部存在著事實上的不同部門都具有行使稅收行政法權的現(xiàn)狀,并且稽查在現(xiàn)有法律框架下被定義為專司偷逃騙抗案件的查處,為保持其震懾打擊的剛性,不便也不宜以行政指導柔性面貌出現(xiàn),而納稅評估則恰好能夠彌補稅務稽查的短板,起到拾遺補闕的特定作用。2023/1/3172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所以,從行政行為的取向上做文章,才可以找準評估的定位,認清與稽查區(qū)別,從而找到解決二者職能交叉的有效途徑。因此,筆者認為,納稅評估作為行政管理行為,其行為取向應以行政指導為主、執(zhí)法為輔,并在完成從行政指導到行政執(zhí)法轉換和遞進過程中,發(fā)揮其特有的作用。2023/1/3173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三)選擇合適的應對策略實踐路徑——當定則定,不當定則不定。具體講:有法律依據(jù)的則定,缺乏法律依據(jù)的不定;能夠讓納稅人自我糾正的不必定,不能夠讓納稅人自我糾正的必須定。2023/1/3174三、不設賊民之策

——適合國情的應對策略選擇故曰:此“定”非“彼”定,乃是中國“定”。不是不能“定”,而是規(guī)范“定”。這也正是我們制定納稅評估規(guī)程目的,也正是引入納稅評估的本意和納稅評估的生命力所在!2023/1/3175目錄四、不必因噎廢食

——規(guī)范納稅評估行為——防控納稅評估風險五、無需膠柱鼓瑟——理順評估、審計與稽查關系六、皈依風險管理——納稅評估發(fā)展的現(xiàn)實途徑2023/1/3176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一)如何認識評估執(zhí)法風險對于在評估制度中設計允許納稅人自我修正機制,有些同志不無憂慮的指出,允許納稅人自我修正風險太大,問題太多,必然導致稅務機關自由裁量不受限制,為稅務人員吃拿卡要留下尋租空間。筆者認為,此輪似有因噎廢食之嫌。2023/1/3177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不錯,提請納稅人自我糾錯,的確存在一定風險。但必須承認,哪一種制度都會存在風險,哪一種制度都不可避免的存在這一定自由裁量空間。退一步思考,假使我們建立了事前評定制度,就能徹底避免自由裁量嗎?恐怕沒那么簡單!因為,確認和調整納稅人應納稅額同樣存在自由裁量問題。2023/1/3178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再者,我們已有的相關制度就杜絕了該移送未移送、該處罰未處罰等現(xiàn)象了嗎?如同不能因汽車會導致交通事故我們就不能開車的道理一樣,我們不能因其存在風險就一廢了之。兩害相衡,乃權其輕!2023/1/3179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通過評估建立一種允許納稅人糾錯機制,使得大量納稅人不必走到法律的對立面,正是借鑒國際先進經(jīng)驗、結合我國國情、降低征納雙方成本、提高納稅人滿意度、提高稅法遵從度、減少稅收流失率的最佳方式和最優(yōu)路徑,也是服從于穩(wěn)定大局、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總體要求的必由之路。2023/1/3180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不但如此,這種機制,將納稅人的責任交還給納稅人,從而避免了稅務機關的舉證責任,不正是解決了權責不清、包辦代替的弊端嗎?不正是可以規(guī)避不必要的風險嗎?兩利相衡,必權其重!怎么辦?——最大限度地規(guī)范而已!選擇風險最小的路徑而已!2023/1/3181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二)如何防控評估執(zhí)法風險如前所述,納稅評估的癥結問題在于如何規(guī)范以防控執(zhí)法風險。因此,通過制度設計防控執(zhí)法風險,才是當務之急。2023/1/3182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評估中執(zhí)法風險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由于不規(guī)范導致執(zhí)法隨意性,二是因制度缺陷導致被檢察機關責任追究。辦法:2023/1/3183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1、規(guī)范評估執(zhí)法行為一是在納稅評估程序上,設定相關條款,實行環(huán)節(jié)間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制約,以避免納稅評估隨意性。如將重點審核作為實地審核的前提條件,規(guī)定必須先經(jīng)過分析審核、約談以及提醒納稅人自查補稅等措施,其后仍不能排除疑點的,才能進行實地審核;2023/1/3184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規(guī)定實地檢查前應制定計劃,凡未列入實地審核計劃不得進行下戶檢查,以解決評估人員隨意下戶問題;規(guī)定一般審核環(huán)節(jié)與重點審核、實地審核、案件審議和結果處理各環(huán)節(jié)人員、職責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等。2023/1/3185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二是在納稅評估方式上,實行專家團隊式評估、主輔評等專業(yè)化管理模式,對跨地域、跨行業(yè)集團企業(yè)、重點行業(yè)和反避稅業(yè)務等重大復雜的評估事項實行專家團隊或由上級稅務機關直接組織實施等,以解決評估人員個人說了算、主觀隨意性較大、評估質量不高等問題(專業(yè)化)。2023/1/3186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三是在評估監(jiān)督制度上,建立并實行納稅評估重大案件審議制度,指定專門部門和人員負責本級評估案件的審議工作;制定績效考核、崗位輪換以及建立和完善納稅評估工作平臺,實行統(tǒng)一分析、任務推送、過程控制和痕跡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措施。2023/1/3187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四是在評估文書使用上,對納稅評估工作中所涉及的各類稅務文書進行規(guī)范統(tǒng)一,規(guī)定“稅務事項通知書、詢問通知書、詢問筆錄、稅務檢查通知書、稅務處理決定書”等對外執(zhí)法文書全部使用全國統(tǒng)一稅收執(zhí)法文書,并對哪一環(huán)節(jié)使用何種文書做出明確規(guī)定,以規(guī)范基層操作,防控執(zhí)法風險。2023/1/3188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2、防控責任追究風險一是明確納稅評估舉證責任歸屬。在評估中,發(fā)現(xiàn)納稅人的疑點問題,應堅持將疑點的舉證責任由納稅人承擔(依據(jù):征管法實施細則四十七條),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評估人員陷入無謂的執(zhí)法風險。2023/1/3189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如規(guī)定:“納稅評估中,稅務機關對納稅人認可的補報補繳稅款情況和提供或公開的舉證資料真實性不承擔舉證責任;在實地審核中,責成納稅人提供證明材料的,應送達《稅務事項通知書》,告知納稅人對其舉證資料的真實性負有法律責任,并要求納稅人簽章確認”等,以明確舉證責任,避免執(zhí)法風險。2023/1/3190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二是厘清評估稅款補繳責任。納稅評估在引導納稅人自我糾正時,納稅人補繳稅款行為是接受了稅務機關行政指導而自愿發(fā)生的,是典型的“不具法律效力,但事實上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和義務產(chǎn)生影響,而且是通過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事實行為的接受來實現(xiàn)的”納稅人自主行為。2023/1/3191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因此,納稅人補繳稅款真實性責任不在稅務機關。明確:經(jīng)納稅評估,納稅人認可存在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且消除疑點的,由評估人員制作《納稅評估報告》,經(jīng)審批后,向納稅人送達《稅務事項通知書》,提請納稅人自行補正申報、補交稅款。如此,以分清責任,防控風險。2023/1/3192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三是借鑒境外先進經(jīng)驗和合理做法,增加具有“防控”和“免責”性質的條款。如:規(guī)定“經(jīng)納稅評估核定納稅人應納稅額,應告知納稅人,發(fā)生下列情況,稅務機關可以撤銷或變更原處置決定,并保留對其進一步評估、檢查或重新核定的權力:2023/1/3193四、不必因噎廢食

——關于規(guī)范執(zhí)法與風險防控(一)因納稅人提供不正確、不完整計稅依據(jù)導致原核定應納稅額不實的;(二)納稅人以欺騙、隱瞞或賄賂等方法導致原核定應納稅額不實的;(三)發(fā)現(xiàn)新的補充核定依據(jù)的”。在申明納稅人權益同時合理保留稅務機關權力,明確責任,防控執(zhí)法風險。2023/1/3194五、無需膠柱鼓瑟

——關于評估、審計與稽查在諸多關于評估定位的爭論中,評估與審計到底是什么關系也是一個焦點問題。有同志強調,審計就是稽查,應當“檢字歸口”,即歸稽查“專司”。有趣的的是,我國對外公布的稽查局英文正式譯名恰恰就是“Auditingbureau”。2023/1/3195五、無需膠柱鼓瑟

——關于評估、審計與稽查也有同志強調,審計不是評估,是大企業(yè)管理中特有的管理行為。如果我們拋開表象,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觀點的實質是要將檢查權劃歸獨有。2023/1/3196五、無需膠柱鼓瑟

——關于評估、審計與稽查評估(Assessment),“審計(Audit‘審計、稽核、查賬’)”這兩個詞,都是舶來品。其實質都是稅收行政法權的表現(xiàn)形式。其中,“審計”就是“檢查”。2023/1/3197五、無需膠柱鼓瑟

——關于評估、審計與稽查審計普遍應用于納稅評估、稅款征收、違法調查等稅收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服務于稅務機關行使稅收評定(Assessment)法定權力的一種手段、一種方法,不是稅收征管某個環(huán)節(jié)的一項專門的稅收管理職責。即是稅務機關各個相關部門在履行各種稅收管理職責中,都可以采取的管理措施。(Ataxauditisanexaminationofyourtaxaffairs)稅收審計就是稅收檢查——澳大利亞國稅局2023/1/3198五、無需膠柱鼓瑟

——關于評估、審計與稽查大企業(yè)管理中要應用審計,稽查在管理中也要應用審計,評估中也要應用審計,其實質都是要使用稅收檢查和處置權。這正是我國存在著事實上的多個部門都在使用稅收法權的現(xiàn)狀。2023/1/3199五、無需膠柱鼓瑟

——關于評估、審計與稽查我們大可不必糾纏于審計是哪個部門專屬的權力,(盡管稽查局已經(jīng)將其作為自己的英文標準譯名),我們需要做的是,正視和正確認識這一現(xiàn)實,并設法合理劃分權責范圍而已。故曰“無需膠柱鼓瑟”。2023/1/31100——如何解決評估與稽查職能交叉問題借鑒國際社會解決沖突的辦法,其思路可以歸納為“一中各表、擱置爭議、共用法權和以土地換和平”。土地,即空間。和平,即擱置爭議、共用法權,合理劃分執(zhí)法空間。2023/1/31101——如何解決評估與稽查職能交叉問題為最大限度地避免與稽查職能交叉,達到相互銜接、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目的,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作出明確規(guī)定:2023/1/31102——如何解決評估與稽查職能交叉問題一是經(jīng)一般審核發(fā)現(xiàn)高風險納稅人,可作為稅務稽查案源,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