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理論(2)魯迅及其翻譯思想_第1頁
翻譯理論(2)魯迅及其翻譯思想_第2頁
翻譯理論(2)魯迅及其翻譯思想_第3頁
翻譯理論(2)魯迅及其翻譯思想_第4頁
翻譯理論(2)魯迅及其翻譯思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魯迅及其翻譯思想

出生日期:1881-9-25(中

國浙江紹興)

去世日期:1936-10-19(上

海)魯迅是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主要作品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1921年12月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魯迅翻譯的目的用文藝來啟蒙勞苦大眾,開發(fā)民智。

通過翻譯以催生新的文學,進而建設新的中國文化。魯迅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他棄醫(yī)學文,從事文學活動,一開始就是為了中國革命。他當時認為:從事創(chuàng)作“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他翻譯介紹和研究外國文學,則是想借外國反抗黑暗統(tǒng)治、爭取民族解放和社會進步的文學,來促使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因此,他側重于介紹科幻、特別是被壓迫被損害的弱小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文學,也就是“立意在反抗,指歸在行動,而為世所不甚愉悅者”的文學作品。因此可以說:在五四運動以前,魯迅在翻譯介紹和研究外國文學方面,就起了披荊斬棘的拓荒者的作用;五四運動以后,隨著中國革命運動的發(fā)展和深入,魯迅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出了“從別國里竊得火來”,“照暗夜”和給起義的奴隸偷運軍火的重大貢獻。魯迅翻譯思想的多元性和開放性“硬譯”曾被認為是魯迅翻譯標準的特色。但是,魯迅的標準既有各自的針對性,即依原文的文體而定,又有讀者的層次性,可以說是一種多元的標準觀。魯迅的翻譯方法在翻譯方法上魯迅曾有“寧信而不順”的提法,以保存原作的“豐姿和洋氣”。魯迅的翻譯方法有其文體的針對性。翻譯不可能是從一種語言里搬運內(nèi)容到另一種語言中的行為,因為翻譯的功能并不是如此簡單。除了搬運內(nèi)容,還有文體和風格。論翻譯接受——接受美學翻譯觀的開拓性探索魯迅所考慮的除了借助翻譯“輸入新的表現(xiàn)法”,以豐富漢民族的語言,以達到重建民族語言與文化的目的,進而從根本上改變漢語的思維方式以外,還有譯文接受的條件、語言環(huán)境以及傳統(tǒng)文化意識等多種因素。進一步系統(tǒng)而科學地劃分了翻譯的讀者層。把翻譯研究從譯作轉(zhuǎn)移到了譯文讀者對譯作的反應上,考察譯作的社會功能和社會效果等重大問題。針對這些不同的讀者,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其次,譯者必須有心目中的讀者對象。讀者的作用不只是體現(xiàn)在閱讀過程之中,而是貫穿于翻譯活動的全過程。這就要求譯者在擇取原作、表達譯文的整個翻譯過程中,頭腦中始終要有一個“隱在讀者”,以便使翻譯的過程始終關注著這個“隱在讀者”。事實上,每一個嚴肅的譯者都會在心中有著“為誰譯”的讀者意識。魯迅一生從事翻譯介紹和研究外國文學的工作,他認為是借外國的火,來照明中國的黑暗,向人民指明方面,鼓舞大家的斗爭意志;他在黑暗的封建統(tǒng)治的年代里和國民黨反革命的圍剿與“刀叢”中為此奮斗了一生。他的這一工作,不僅加強了中外各國人民的友好和文化交流的事業(yè),同時對中國的革命文學的誕生和成長,對我國人民爭取民族革命和解放事業(yè)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翻譯的功用——“有益”和“有味”魯迅并不是將翻譯看作一種純文字性轉(zhuǎn)換的技巧或僅僅是一門藝術,而是當作一門與人類其他活動一樣的文化事業(yè)。在《〈譯文〉復刊詞》中,魯迅以高度概括的形式,用“有益”和“有味”準確地把握了翻譯的兩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