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形勢與政策主講人:隋成竹博士、副研究員青島農業(yè)大學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課程設置調整1、課程設置將原來的本(專)科生3(2)個學年6(4)個學期、每學期3個專題,調整為2(1.5)個學年4(3)個學期、每學期6個專題。共計36個學時,2(1.5)個學分。2、學業(yè)成績按照結業(yè)考試60%、平日成績30%、考勤10%的比例核算該課程的學業(yè)成績。每學期的學習總結(收獲體會),作為平日成績。第六專題老師布置本學期課程內容第一專題“中國夢”引領偉大復興;第二專題學習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第三專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zhèn)化道路;第四專題網(wǎng)絡文化與網(wǎng)絡安全;第五專題世界經濟走勢及對我國的影響;第六專題周邊形勢與中國外交新動向。第一講學習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黨的群眾觀念的基本內容和優(yōu)良傳統(tǒng)黨的群眾工作以及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zhàn)黨的群眾路線的深刻內涵和歷史發(fā)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基本內容主要內容第一節(jié)
黨的群眾觀念和群眾工作
一、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念
二、黨的群眾工作優(yōu)良傳統(tǒng)
三、新時期群眾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四、如何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歷史唯物主義的范疇:是指推動歷史發(fā)展的絕大多數(shù)社會成員的總和。歷史的范疇: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一)人民群眾的含義一、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念新時期“人民群眾”的范疇
在新時期,凡是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維護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遵紀守法的公民,都是人民群眾的范疇,都是群眾工作的服務對象。一是學校內的人民群眾。教師、學生、職員、工人、離退休人員等。二是社會人民群眾。社會服務單位、校友、學生家長、廣大農民等。青島農業(yè)大學的“人民群眾”(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念
第一,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第二,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第三,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念第一,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第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第三,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第四,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中國共產黨與群眾的關系
一方面,黨是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一方面,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二者相互統(tǒng)一、相輔相成。
中國共產黨與群眾的比喻關系
一是魚與水的關系。共產黨是魚,人民群眾是水。水里可以沒魚,但是魚永遠離不開水。二是血與肉的關系。血和肉是有機組成部分,相互依存,互不分離。三是舟與水的關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群眾是“水”,黨員干部是“舟”。四是種子與土地的關系。黨員是種子,群眾是土壤。離開了土地,再優(yōu)良種子無法生長。五是仆與主的關系。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黨是人民的政黨,政府是人民政府。六是末與根的關系。做好群眾工作最根本的是維護和發(fā)展好群眾利益。七是學生與老師的關系。黨員干部是學生,人們群眾是老師。黨員干部要撲下身子,問計于民,虛心向群眾學習請教等。新時期黨群關系的新情況新問題第一,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相對落后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影響了人民對黨執(zhí)政能力的期待;第二,黨員干部的素質能力不能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尤其是黨風不正、腐敗現(xiàn)象屢禁不止,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和執(zhí)政權威;第三,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相對滯后,不能滿足人們當家作主、參政議政、管理國家事務等民主權利發(fā)揮的期待;第四,人民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不暢,影響了群眾對黨的“尊重人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執(zhí)政理念的認同;第五,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公共需要,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第六,西方國家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大肆造謠中傷離間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影響了人民群眾對黨的深厚感情。如何構建和諧的黨群關系?
第一,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使黨永遠走在時代前列;第二,不斷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第四,健全密切聯(lián)系群眾制度,創(chuàng)新聯(lián)系群眾方式,在組織、宣傳、教育和服務群眾的互動中,不斷深化與人民群眾的感情。二、黨的群眾工作優(yōu)良傳統(tǒng)(一)關于黨的群眾工作(二)黨的群眾工作優(yōu)良傳統(tǒng)(一)黨的群眾工作是黨依據(jù)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的唯物主義原理,聯(lián)系、宣傳、發(fā)動、教育和組織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共同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全局性工作;是黨依據(jù)黨的性質和黨群關系的基本原理,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出發(fā),實現(xiàn)、維護和發(fā)展人民根本利益的長期性工作。黨的群眾工作的精髓1)本質:密切黨群關系。2)核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3)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4)第一任務:實現(xiàn)好、發(fā)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根本方法:走群眾路線。6)前提:創(chuàng)新。7)關鍵:引導。8)根本:服務。群眾工作的基本原則
第一,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把實現(xiàn)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第二,堅持以人為本,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二)黨的群眾工作優(yōu)良傳統(tǒng)1、共產黨員率先垂范、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是做好黨的群眾工作的基本前提。2、實現(xiàn)好、發(fā)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做好黨的群眾工作的第一任務。3、善于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做好黨的群眾工作的有效途徑。4、實現(xiàn)黨群、干群關系的制度化是做好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保證。歷史經驗(二)黨的群眾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第一,領導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的制度。第二,黨政領導機關的群眾接待日制度。第三,主要領導干部親自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制度。第四,機關干部到貧困地區(qū)鍛煉和幫扶工作制度。
形成制度(二)黨的群眾工作優(yōu)良傳統(tǒng)一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二是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三是抓兩頭帶中間的方法;四是說服教育,積極引導的方法等。基本方法(二)黨的群眾工作優(yōu)良傳統(tǒng)第一,通過發(fā)揚民主的方法。第二,通過辦實事、辦好事的方法。第三,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第四,通過示范引導的方法。第五,通過組織活動的方法。主要途徑(二)黨的群眾工作優(yōu)良傳統(tǒng)
1、以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為著眼點,不斷夯實黨的群眾基礎。
2、以提高領導干部素質能力為著力點,力爭在改進和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上取得新突破。
3、建立健全各項體制機制為著重點,確保群眾工作取得實效。關鍵點(二)黨的群眾工作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持以人為本,把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工作重點,認認真真訪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yè)業(yè)保民安,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根本點
三、新時期群眾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一)世情國情黨情變化(二)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從國際看,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深入發(fā)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意識形態(tài)領域滲透與反滲透的斗爭十分尖銳,一些敵對勢力不遺余力地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圖謀,處心積慮地插手各種社會熱點問題,煽風點火,用各種方法破壞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三、新時期群眾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一)世情國情黨情變化世情三、新時期群眾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二)世情國情黨情變化
從國內看,我國正處于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各種矛盾和問題明顯增多,人民群眾的期待和要求不斷提高。國情三、新時期群眾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一)世情國情黨情變化
從黨內來看,在長期執(zhí)政的情況下,在已經取得驕人執(zhí)政成績的情況下,黨內容易產生懈怠自滿情緒;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黨員干部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扭曲,滋生了脫離群眾傾向。就黨員結構而言,截至2011年底,黨員總數(shù)達8260.2萬名,其中35歲以下即改革開放后出生的黨員2062.2萬名,占黨員總數(shù)的25%。黨情三、新時期群眾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1、社會群體分化,利益結構多元。
2、區(qū)域和城鄉(xiāng)差別多樣化。3、黨的領導干部工作作風不夠端正。(二)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面臨的新問題1、社會群體分化,利益結構多元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社會變遷帶來的明顯結果:社會群體分化、社會階級和階層結構日益復雜,社會生活朝多元化態(tài)勢發(fā)展。這種復雜化和多元化導致了人們對物質利益意識的覺醒,社會主體物質利益訴求復雜多樣,難免加劇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
一般認為當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均GDP突破八百至一千美元的時候,該國家就進入利益分化、群體矛盾的多事之秋,是一個矛盾多發(fā)時期。(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中國社會已經步入一個全新的發(fā)展期。1、社會群體分化,利益結構多元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允許和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一方面調動了人民群眾生產積極性,同時也使階級階層結構發(fā)生改變。社會轉型使“群眾”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與過去相比有了新的拓展,同時群眾的價值觀也隨著自身階級階層結構的變化發(fā)生改變,人們的思想更加獨立、多變、差異,彼此間的矛盾會不斷增多,對執(zhí)政黨的認同度也會產生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涌現(xiàn)出一批高薪階層(很多是新的社會階層),國家憲法規(guī)定保護他們的合法財產。另一方面,社會中也出現(xiàn)了大量弱勢群體和困難群體,面對這種變化,必然會有利益訴求的分化。中國社會階層的變化163Titleinhere工人階級
Titleinhere知識分子Titleinhere農民階級
人 民群眾2451.民營科技企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人員和技術人員2.受聘于外資企業(yè)的管理技術人員3.個體戶4.私營企業(yè)主5.中介組織的從業(yè)人員6.自由職業(yè)人員新的社會階層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2、區(qū)域和城鄉(xiāng)差別多樣化改革開放過程中,地區(qū)間的差距有日益擴大趨勢,東部最富與西部最窮省份人均GDP差距已擴大超過10倍,地區(qū)差距一度有拉大趨勢。這種狀況給黨的群眾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我國大中型城市由改革開放前的300多個發(fā)展到600多個,大量人口由農民轉變?yōu)槌鞘芯用瘛氖杖胨絹砜矗?978—1984年的六年里,城鄉(xiāng)差距在逐步縮小。而1985—2010年的25年里,城鄉(xiāng)差距卻迅速擴大。抑制城鄉(xiāng)差距,是黨的群眾工作必須解決的現(xiàn)實課題3、黨的領導干部工作作風不夠端正領導干部工作作風是黨的群眾工作的晴雨表。中組部黨建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
79.36%的人認為“黨員領導干部作風是直接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的因素”,71%的人認為“腐敗現(xiàn)象嚴重是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的最主要問題”,69.39%的人認為“干部作風差,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是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的最主要問題”。3、黨的領導干部工作作風不夠端正的表現(xiàn)第一,有的黨員干部不深入基層接觸人民群眾,不愿總結群眾經驗,不注重聽取群眾意見,形成了官僚主義思想作風。第二,有的干部習慣于空話套話,不講實事求是,不干實事,喜歡搞政績工程,形成了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實質內容的形式主義作風。第三,有的干部不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只是憑借自己的主觀臆斷盲目決策,形成了弄虛作假的不正之風。第四,有的基層干部素質不高、能力不強、作風不實,對群眾的困惑解釋不清,對群眾困難問題的解決不盡心。第五,有的領導干部對中央精神把握不準,對基層情況了解不深,實際工作中政策制定存在脫離實際、標準不一、強迫命令等現(xiàn)象。第六,少數(shù)干部將個人利益至于群眾利益之上,不是造福于民、服務群眾,而是貪污腐敗、以權謀私。開會主席臺,面向群眾;看戲前三排,帶領群眾;看電影居中,深入群眾;收罰款上門,聯(lián)系群眾;勞動不沾邊,相信群眾;集資助捐,發(fā)動群眾;宴會陪客,代表群眾;額外收入,依靠群眾。某些干部的錯誤“群眾觀”四、認真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四、認真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第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第二,轉變領導干部作風;第三,加強群眾觀念教育;第四,正確對待群眾利益訴求;第五,改善群眾工作方法;第六,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四、認真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第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發(fā)揮好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建設和享有成果的主體。把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為我們群眾工作的重點,認真體察群眾愿望,關心群眾疾苦,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掛在心上,盡心盡力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
毛澤東是調查研究的典范)四、認真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
第二,轉變領導干部作風一是弘揚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作風,熱心為群眾服務,誠信接受群眾監(jiān)督;二是弘揚求真務實的作風,做到真抓實干、開拓創(chuàng)新;三是弘揚艱苦奮斗的作風,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命運,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四是弘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對于工作作風問題,深挖思想根源,大力改造主觀世界。四、認真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
第三,加強群眾觀念教育。加強堅持群眾路線的宣傳教育,使黨的群眾路線深入人心,加強對群眾路線理解和認識。
一是開展群眾觀念主題黨課教育活動。通過黨課講黨史、利用現(xiàn)代傳播媒介,充分認識到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在日常工作中為群眾做好事實事。
二是重點將群眾觀念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的培訓內容,系統(tǒng)加強學生的群眾觀念教育,更全面認識群眾的歷史地位和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三是加強對農村、社區(qū)和企業(yè)組織等基層黨員干部的群眾觀念教育,利用地方黨史資源宣傳群眾觀念。四、認真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
第四,正確對待群眾利益訴求
一反面,要逐步完善體制、機制和制度安排,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事,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干群矛盾做文章,對唯恐社會不亂的違法犯罪分子的搗亂行為,要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堅決果斷地實施打擊,營造社會穩(wěn)定環(huán)境,確保人民群眾利益不受侵犯。第五,改善群眾工作方法經濟工作中,注重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逐步轉變?yōu)橐蕴峁┓諡橹鳎闪晳T于靠上級、找領導逐步轉變?yōu)樽バ畔ⅰ⒄沂袌?;與群眾打交道時,更加注重采用說服教育、示范引導、加強服務的方法;處理矛盾和糾紛,更加注重擴大基層民主和運用法律的手段。日常工作中,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級領導干部逐漸重視利用網(wǎng)絡平臺聽取民聲、匯集民智,等等。
四、認真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四、認真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第六,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一是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過大;二是失業(yè)率居高不下,就業(yè)難;三是城鄉(xiāng)差距、區(qū)域發(fā)展差距不斷擴大;四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保障資金嚴重不足,保障覆蓋面窄;五是上學難、上學貴,看病難、看病貴等。(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四、認真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近年來,一些地方出現(xiàn)的群體性事件和極端案件,往往有群眾工作或缺位軟弱、或簡單粗暴的原因。新形勢下統(tǒng)籌協(xié)調群眾利益關系的難度在加大,很多群眾問題不能“一刀切”解決,或只依靠簡單行政命令、情感號召解決。一些黨員和干部不能很好地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黨性原則,不問民間疾苦、不問群眾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曉民憂民怨,不尊重群眾意愿、不維護群眾權益,損害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因此,黨的群眾工作面臨的新情況和新挑戰(zhàn),迫切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更加牢固地樹立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堅持走群眾路線,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第二節(jié)黨的群眾路線內涵與教育實踐活動一、群眾路線的深刻內涵與歷史發(fā)展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群眾路線的深刻內涵與歷史發(fā)展(一)群眾路線的深刻內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一切為了群眾突出的是價值取向。是指黨必須把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工作出發(fā)點和歸宿,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這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要求,也是黨贏得群
眾信任的條件。
必須認真對待三種關系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
對群眾負責和對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關系
黨員個人利益和廣大群眾利益的關系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突出的是手段問題。就是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式去做。
體現(xiàn)了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是黨的群眾路線的精神實質之所在,是共產黨人的根本立場和世界觀。
是尊重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信任群眾力量的表現(xiàn),也是調動群眾積極性、參與支持黨的事業(yè)的重要手段。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突出的是領導和工作方法,是同“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認識過程完全一致的,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領導工作中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主要是指在工作中,正確的領導必須是把集中起來的群眾意見通過處理后再返回到群眾中,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行動,并在實踐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這是保證黨始終植根于、成長于、服務于人民的重要保證。(小崗村農民土地承包案例說明群眾中蘊藏著無窮智慧。)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從認識論上說,也就是調查研究的過程。首先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向群眾做調查研究工作。
“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tǒng)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tǒng)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p>
----毛澤東:《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
(1943年)
近年來,中央反復強調,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
只有堅持群眾路線,才能保證黨與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只有不斷鞏固和擴大黨與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長期執(zhí)政才有根本保證。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準確把握國際國內形勢、妥善應對考驗,化解風險,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進程的一項基礎工程。堅持群眾路線是黨最基本的政治觀點(二)群眾路線的理論淵源1、中國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尚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春秋谷梁傳》“民者,君之本也”。
民本,就是“以民為本”。1、中國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發(fā)展這種思想發(fā)端于夏商時代,隨著不同朝代的更替得到不斷的豐富和發(fā)展,其中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民本思想為此體系中的精華。發(fā)展歷程春秋時期
這些都說明統(tǒng)治者已經認識到人民群眾是立邦、安邦、興邦的根本,只有愛民、利民、取信于民才能穩(wěn)固政權。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危”
——戴望:《管子校正),(《諸子集成》第五冊)
“皇有祖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黃侃:《黃侃手批白文十三經》,《十三經注疏之二:尚書正義·五子之歌》
孔子進一步發(fā)展了民本思想,主張惠民、養(yǎng)民、愛民,反對殘暴苛政,并把君民關系比作舟水關系。“夫君者舟也,莊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
——《孔子家語》從而確立了人民、國家和君主的輕重次序。這種思想將民眾的地位提高到了空前高度。“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下》》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普天之下人民最為重要,江山社稷尚在其次,而以君王為核心的統(tǒng)治集團的利益更是敬陪末座。
這就是古圣先賢的民本思想,它不僅彰顯了古代先賢直面社會真理的勇氣,也彰顯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厚重和大氣!一切統(tǒng)治者都必須以老百姓的利益為重,只有老百姓滿意了,江山社稷才會穩(wěn)定,君王統(tǒng)治集團的利益才能鞏固。荀子則注重“恩惠于民”提出了“平政愛民”和“節(jié)裕富民”的思想。漢代“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自古至于今,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
——《賈誼新書·大政上》李世民:“行王道、存百姓”的思想。宋祁:“民,國之基也?!?/p>
《雜稅》唐代宋代:朱元璋:
“民者,國之本也”,“民窮則國不能獨富,民富則國不能獨貧”
等思想。
《明太祖實錄·二五三卷》明朝上述論斷表達了民本思想的政治傳統(tǒng),也反映了民本思想的歷史文化底蘊。傳統(tǒng)民本思想對群眾路線的積極意義1、重視民眾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要求統(tǒng)治者重民心、順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民眾權益,為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的形成提供了“愛民重民”的理論素材。
2、深刻影響著無數(shù)仁人志士,成為中國社會進步知識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和精神支柱,為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文化基礎。群眾路線理論與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區(qū)別
傳統(tǒng)民本思想: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如何保持王朝政權的鞏固和長治久安,維護封建的剝削制度。黨的群眾路線:是對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批判繼承和揚棄,真正做到重民,以民為本。
2、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人類歷史上,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科學地闡明了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認為歷史活動是人民群眾的事業(yè),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
歷史上的無產階革命家都把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的主體,一貫注意發(fā)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尊重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把能否廣泛動員群眾作為革命能否成功的首要條件。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正是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出發(fā)去認識群眾和對待群眾的過程中形成的,是建立在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這個基本觀點之上的。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2、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黨的群眾路線,將黨和人民群眾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2、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三)群眾路線的形成與發(fā)展
群眾路線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革命斗爭中,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不斷探索和實踐的結果。經過幾代共產黨人的豐富和拓展,人們對群眾路線的認識不斷加深,它對于革命、建設與改革起著重要作用。
形成與發(fā)展的歷程曲折發(fā)展時期逐漸趨于成熟
群眾路線理論形成
發(fā)展的新階段
.土地革命時期抗戰(zhàn)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781937194919271921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新中國成立后新中國成立前1、新中國成立前(1)土地革命時期:形成時期(2)抗日戰(zhàn)爭時期:漸趨成熟時期(1)土地革命時期:形成時期大背景:大革命失敗后,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惡劣環(huán)境中,黨積極開展了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政權建設、經濟建設等大量工作。這些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動員和依靠群眾是取得最終勝利的根本。周恩來1929年9月,在其主持起草的《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群眾路線”這一科學概念,指出籌款和沒收地主豪紳財產等工作一定要經過“群眾路線”。毛澤東1933年,在《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一文中嚴厲批評官僚主義,提倡用“群眾化的方式”克服官僚主義領導方式,表明黨對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已經有了一定認識。1934年,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講話中提出“革命戰(zhàn)爭是群眾戰(zhàn)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zhàn)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zhàn)爭”,充分肯定了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表明依靠人民群眾才是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關鍵。
他還指出,黨要關注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真誠地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人民群眾才能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投身到革命中去?!睹珴蓶|選集·第一卷》劉少奇、張聞天“為了爭取與組織千百萬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進入民族革命的戰(zhàn)場,我們必須正確建立黨和群眾的關系,正確組織公開工作和秘密工作的聯(lián)系,學習在各種環(huán)境下領導群眾的藝術。”
——《劉少奇選集·上卷》“群眾是革命力量的取之不竭的泉源。”
——《張聞天文集(一)》(2)抗日戰(zhàn)爭時期:漸趨成熟
這一時期,隨著毛澤東在全黨全軍中領導地位的確定以及對于群眾路線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總結,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得以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經過概括和提煉,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逐漸達到了成熟狀態(tài)??箲?zhàn)時期群眾路線的發(fā)展群眾路線理論的成熟1943年,毛澤東在為黨中央寫的《關于領導工作方法的若干問題》一文:1.科學系統(tǒng)地闡述了群眾路線的內容;2.結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提出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3.詳細分析了諸如“集中起來”、“堅持下去”等實施步驟和環(huán)節(jié)。
標志著群眾路線理論的成熟!更加系統(tǒng)化
延安整風運動期間(1941-1945年),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同志提出了群眾路線的新觀點:
1.群眾是真正的英雄;2.群眾的意見和經驗是黨制定政策的基礎;3.只有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等觀點。
豐富了群眾路線理論,使其更加系統(tǒng)化。
“我們共產黨人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lián)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睹珴蓶|選集》(合訂本)毛澤東在七大的政治報告《論聯(lián)合政府》劉少奇在七大《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提出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與人民群眾建立正確關系的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用正確的態(tài)度與正確的方法去領導人民群眾的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的領導機關與領導人與被領導的群眾建立正確關系的路線”。他還提出了:一切為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群眾能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
——《劉少奇選集·上卷》被作為黨的根本路線明確寫入黨章2、新中國成立后十一屆三中全會曲折發(fā)展和嚴重破壞的階段群眾路線發(fā)展的新階段1956年,八大修改黨章的報告充實了理論1957年,毛澤東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并將其歸納到群眾路線當中1958年,大躍進中遭到破壞1961年,群眾路線再次得到毛澤東的重視1962年,劉少奇提出了關于群眾路線的兩個基本點文革期間遭到破壞十一屆六中全會,賦予了群眾路線科學定義鄧小平強調必須繼承和發(fā)揚黨的群眾路線江澤民高度重視黨群關系問題,把黨群關系提升到政治高度來認識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承和發(fā)揚了黨的群眾路線優(yōu)良傳統(tǒng)1956年中共八大修改黨章的報告
鄧小平強調了群眾路線對我們黨的重要意義,并將密切聯(lián)系群眾和依靠群眾,為人民服務、向群眾負責、遇事同群眾商量和同群眾共甘苦的工作作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充實了群眾路線理論?!八^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就是我黨從來經常說的走群眾路線的問題”?!睹珴蓶|選集·第五卷》1957年,毛澤東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并將其歸納到群眾路線當中。
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一次把群眾路線確定為毛澤東思想三個“活的靈魂”之一,并將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概括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這四句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前兩句闡述的是黨的群眾觀點,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后兩句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具體化,即如何把黨的群眾觀點落到實處。二者的有機結合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整體內容。劉少奇關于群眾路線的兩個基本點
第一,信任人民群眾,相信他們能夠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第二,黨必須根據(jù)群眾的實踐來檢驗自己的工作,黨的方針、政策、措施都必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形式主義的東西,決不是真正的群眾運動”,“左”的群眾運動是違反群眾路線的。
——《劉少奇選集·下卷》鄧小平指出群眾路線作為黨的領導方法的重要性,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以及群眾路線與黨的思想路線的辯證關系,豐富和發(fā)展了群眾路線理論。提出“三個有利于”標準,其實質就是一切以群眾利益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江澤民反復強調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高度重視黨群關系問題,把黨群關系提升到政治高度來認識。十三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決定》就明確提出:“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能否始終保持和發(fā)展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盛衰興亡”。他還強調“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領導干部必須堅定地保持黨性純潔,主動走近群眾,傾聽他們的呼聲,盡力為群眾多做好事、實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群眾路線的最好體現(xiàn),是對群眾路線的全新闡釋。胡錦濤在上任之初到西柏坡考察學習時,胡錦濤提出了全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堅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強調“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qū)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與時俱進地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1、我校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校處兩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為切入點,聚焦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著力解決師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發(fā)揮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勢,為學校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提供堅強保證。2、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意義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xiàn)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永葆黨的生機與活力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3、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時間安排2013年5月9日,中共中央下發(fā)了《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明確這次活動中央政治局帶頭開展,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自上而下分兩批進行,明年7月基本完成。第一批:中央黨政群等機關、省(市、區(qū))及所屬機關、部省屬高校;第二批:地、市、縣機關和所屬單位。4、延安整風精神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4、延安整風精神延安整風精神的內容:一是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精神。包括加強理論學習,交流討論、讀書筆記,寫學習心得等形式和學習結業(yè)考試;二是實事求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精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三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用“批評—團結—批評”的方式,開好民主生活會;四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精神。即“懲前毖后、治病救人”。5、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照鏡子”:學習和對照黨章,對照廉政準則,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對照群眾期盼,對照先進典型,查找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方面的差距?!罢鹿凇保喊凑諡槊駝諏嵡辶囊螅瑖烂鼽h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敢于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改起,端正行為,維護良好形象。“洗洗澡”: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入分析出現(xiàn)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原因,堅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決實際問題,更要解決思想問題?!爸沃尾。簣猿謶颓氨押蟆⒅尾【热朔结?,區(qū)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仁愛科普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師大新版九年級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第三單元第12課《數(shù)據(jù)解密》-說課稿 2023-2024學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九年級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任務二 了解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 2025年上教版七年級化學下冊月考試卷
- 《認識平面圖形》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
- 保健品批發(fā)商的社區(qū)健康促進計劃優(yōu)化考核試卷
- 2025年度金融行業(yè)軟件產品授權及風險控制協(xié)議3篇
- 2025年北師大版七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日語培訓機構市場供需現(xiàn)狀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年公安機關理論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基礎題)
- 歷史-廣東省大灣區(qū)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試卷和答案
- 2024年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標準及其他要求清單
- 2023年高考文言文閱讀設題特點及備考策略
- 抗心律失常藥物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 考級代理合同范文大全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講核心(原卷版)
- DB32T 1590-2010 鋼管塑料大棚(單體)通 用技術要求
- 安全行車知識培訓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類對口招生考試數(shù)學試卷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