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自考試題及答案(二)-自考專業(yè)(學前教育)_第1頁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自考試題及答案(二)-自考專業(yè)(學前教育)_第2頁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自考試題及答案(二)-自考專業(yè)(學前教育)_第3頁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自考試題及答案(二)-自考專業(yè)(學前教育)_第4頁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自考試題及答案(二)-自考專業(yè)(學前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自考試題及答案(二)-自考專業(yè)(學前教育)卷面總分:240分答題時間:120分鐘試卷題量:31題一、問答題(共31題,共240分)1.名詞解釋:美術正確答案:美術也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如繪畫用顏料、紙、布、絹;雕塑用木、石、泥、銅等等),通過獨特的藝術語言(線條、形體、色彩等等)所塑造的靜態(tài)的、在一定范圍內展現(xiàn)的視覺形象來完成作品,表達作者對主客觀世界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美術包括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美術活動必須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進行,如繪畫需要運用筆、紙、墨、顏料、布、絹等等;雕塑需要運用泥、木、石、銅、刀等等。二、美術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賴具體的“空間”(平面或立體)。三、美術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和手段是線條、形體和色彩。四、美術形象的感知方式通過“視覺”,即通過作用于人的視覺感官來引起人們的情感律動,給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您的答案:2.名詞解釋:曼陀羅正確答案:曼陀羅(mandalas)在梵語中是“魔圈”的意思。它常用來指所有那些包括圈形主題的符號圖形,有時又特別指那種其中結合著直線的圓圈樣式。曼陀羅是兒童和成人共同喜愛的、具有良好視覺形象的、平衡而協(xié)調的圖形組合。這類圖形的組合,兒童會將它貯存在記憶中,并在以后美術表現(xiàn)活動中不斷地加以重復運用。榮格把曼陀羅看成是人類大腦的結構及人類的意識和無意識的終極根源,是人類一種最高的、和諧的印象。里德則把曼陀羅看作是幾十萬年以來殘留在人類內心深處的原型遺跡中的一種。曼陀羅具有圓滿、完整無缺、統(tǒng)合的映象,它包含了自足完滿和無限的冥想。您的答案:3.名詞解釋:建筑正確答案:建筑是人們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種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場所,如住宅,橋梁,體育館等等。廣義上來講,園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建筑的本質是人類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動的生活場所,所以,實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隨著人類實踐的發(fā)展,物質技術的進步,建筑越來越具有審美價值。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建筑是一部石頭史書。建筑藝術與工藝美術一樣,也是一種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藝術。您的答案:4.名詞解釋:表現(xiàn)目標正確答案: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較少地期望兒童產生預期的行為,而一般希望兒童能獨特而富于想象地運用和處理美術材料。在解決問題以及美術創(chuàng)造方面,也不存在單一的正確答案。因此,艾斯納認為,當教師要求兒童想象性地運用技能,創(chuàng)造出與眾不同的視覺形象的時候,應為兒童設立表現(xiàn)目標。艾斯納“發(fā)明”了表現(xiàn)目標,以此補充行為目標,而不是取代行為目標。行為目標使兒童得到了系統(tǒng)的技能訓練,使表現(xiàn)成為可能,而表現(xiàn)目標則鼓勵兒童運用已有的技能,拓展并探索他的觀念、意象和情感。表現(xiàn)目標關注的是兒童在美術活動中表現(xiàn)的某種程度上的首創(chuàng)性的反應形式,而不是預期的結果。它只為兒童提供活動的范圍,活動的結果是開放性的。這種目標可讓兒童擺脫行為目標的束縛,鼓勵幼兒自己去表現(xiàn)自我,探索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您的答案:5.名詞解釋:意愿畫正確答案:意愿畫是兒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由自己獨立確定繪畫主題和內容,綜合地運用所掌握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自由地表達自己情感的繪畫形式。意愿畫特別強調兒童通過自己的想象和思維作畫,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或是自己想象的內容大膽地進行構思、加工,組合成一幅有一定主題情節(jié)內容的畫面。意愿畫給兒童以充分的心理自由、想象自由、表現(xiàn)自由,從而促進兒童進行積極思維,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您的答案:6.名詞解釋:DBAE正確答案:DBAE即以學科為中心的美術教育(英文縮寫),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艾斯納認為,美術教育的主要價值在于它對個人經驗的獨特貢獻。兒童美術能力不是自然發(fā)展的結果,必須經過學習才能獲得,而嚴格的課程設計是美術教育取得良好玫果的前提。與艾斯納的觀點相似,格里主張以美術學科的基本內容作為美術教育的課程內容,在他發(fā)表的《一種以科目為中心的美術教育:將美術作為一種科目研究的方法》的文章中引用了“以科目為中心的美術教育”(審美、美術創(chuàng)作、美術批評和美術史,簡稱DBAE)的術語,反映了60年代提出的,80年代重新強調的以學科為中心的美術教育思想。您的答案:7.名詞解釋:繪畫正確答案:繪畫——以色彩和線條在平面上造型的一種美術樣式。即運用筆、刷、刀等工具,將顏料、墨汁、油墨等有色物質,用揮灑、涂抹、拓印、腐蝕等各種手段轉移描繪在紙張、紡織物、木板、皮革、墻壁或巖石等二維空間上,以線條、塊面、色彩、明暗等造型因素,通過構圖形成視覺形象的畫面、圖像,以表達作者的審美感受的藝美術形式。您的答案:8.名詞解釋:涂鴉期正確答案:大約在1歲半左右,幼兒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所畫的隨意的線條,這類線條被稱為涂鴉線。畫涂鴉線的時期被稱作涂鴉期,它可能要持續(xù)到3—-4歲。兒童開始畫畫時,似乎完全沉湎于自己的動作,滿足動覺是最基本的動機。此時的兒童只是將筆抓握在手中,靠手臂的來回擺動決定線條的方向和長短,雖需經由眼的控制,但無需手腕部做太多的動作。這種涂鴉動作,與嬰兒無意識地搖動手臂,或者用手舉著玩具揮舞的動作是相類似的。在涂鴉過程中,兒童逐漸能夠控制涂鴉的動作,進而發(fā)展了眼、手、腦的協(xié)調能力。您的答案:9.名詞解釋:情節(jié)畫正確答案:情節(jié)畫是在物體畫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兒童將個別物體與其他物體相配合,表達一定的情節(jié)內容的繪畫形式,比單一的物體畫有了更高的要求。如“小朋友做操”、“小熊過橋”、“快樂的星期天”等。在情節(jié)畫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求兒童進一步表現(xiàn)物體形象,而且還要求兒童根據主題內容,把相互關聯(lián)的各個形象恰當?shù)匕才旁诋嬅嫔?,以形成一個情節(jié),表達一定的主題思想。因此,情節(jié)畫教學對于培養(yǎng)兒童繪畫的目的性、計劃性,培養(yǎng)兒童構圖、布局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您的答案:10.名詞解釋:雕塑正確答案:雕塑——以實體性的(耐磨的或可塑的)物質材料,塑造占有三度空間的立體形象的藝術。作為造型藝術之一,其用料堅固,傳世恒久,又兼具直觀性的特點,與觀者處于同一空間,極易為人們所接受和喜愛。按其在空間中呈現(xiàn)的形式一般分為圓雕和浮雕兩種。您的答案:11.名詞解釋:意象造型正確答案:意向是一種造型樣式,它源于感知但比感知表象更概括,更抽象,是一種即能反映事物外在特征有能表現(xiàn)內在意義的心理映象。在美術創(chuàng)造中的意象更多的來源與審美感知,它所捕捉的是事物中具有情感表現(xiàn)性的一般結構特征,因而,這種由感知生成的意象融合了形與情、記憶表象和創(chuàng)造想象,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與現(xiàn)實中的形象不同,幼兒繪畫的形象大多為意象造型,它反映了幼兒感知與表現(xiàn)事物是以情感為媒介的特點,是經幼兒主體反思獲得的一種情感符號系統(tǒng)。您的答案:12.名詞解釋:兒童美術正確答案:兒童美術指的是兒童所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它反映了兒童對其周圍世界的認識、情感和思想。3---6歲學齡前兒童所從事的美術活動,從種類上說,大致可以分為繪畫、手工和美術欣賞。繪畫活動從使用的工具、材料及表現(xiàn)形式上可分成蠟筆畫、彩色鉛筆畫、粉筆畫、水墨畫、彩色水筆畫、手指畫、棉簽畫和水彩畫等;從性質上可分為命題畫、想象畫、故事畫、填色畫和集體合作畫等;從內容上可分為物體畫、情景畫、意愿畫和裝飾畫等。手工活動可分紙工和泥工等。欣賞活動是對各種造型藝術作品和社會、自然環(huán)境的觀賞。您的答案:13.名詞解釋:物體畫正確答案:物體畫是由教師確定某一物體,并教給兒童關于該物體形狀、色彩、結構的畫法,從而使兒童掌握物體的基本特征。物體畫是繪畫活動的初步訓練方式,也是培養(yǎng)兒童造型能力的基礎。對于發(fā)展兒童的觀察力,提高其繪畫技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您的答案:14.名詞解釋:工藝美術正確答案:工藝美術——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環(huán)境的造型藝術.它的突出特點是物質生產與美的創(chuàng)造相結合,包括以實用為主要目的,具有審美特性的工藝品;以及用特種材料制成的具有欣賞價值的工藝品。故通常具有雙重性質:既是物質產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審美性。作為物質產品,它反映著一定時代、一定社會的物質的和文化的生產水平;作為精神產品,它的視覺形象(造型、色彩、裝飾)又體現(xiàn)了一定時代的審美觀。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日用工藝,即經過裝飾加工的生活實用品,如一些染織工藝、陶瓷工藝、家具工藝等;二、陳設工藝,即專供欣賞的陳設品,如一些玉石雕刻、裝飾繪畫等。您的答案:15.名詞解釋:過程目標正確答案:過程取向的目標關注的不是預先規(guī)定的目標,而是強調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提出的相應目標。如果說,行為目標關注的是活動的結果,那么過程目標注重的則是活動的過程。英國學者斯滕豪斯(L.Stenhouse)認為,教育由4個不同的過程構成。它們是:(1)技能的掌握;(2)知識的獲取;(3)社會價值和規(guī)范的確立;(4)思想體系的形成。如果說,前兩個過程尚能用行為目標陳述的話,那么后兩個過程則是無法用行為目標表述的。他認為,設計教育活動時不應以事先規(guī)定的目標為中心,而要以過程為中心加以展開。您的答案:16.簡述里德的藝術與教育完全交互融合的理論正確答案:英國當代著名的藝術教育家里德在《通過藝術的教育》一書中闡釋了柏拉圖對藝術在教育上的功能的意見,即藝術應為教育的基礎。里德認為,人類的不幸,窮本探源,是因為個人的自發(fā)創(chuàng)造力受到壓制,這種現(xiàn)象是現(xiàn)行教育制度的缺失所產生的后果。藝術是個人借以達到內心世界和他所生存的社會秩序之間的和諧的過程,教育唯有運用藝術,方能解脫人類心靈所受的壓制,才能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教育目標,才能真正為人類的未來帶來幸福的機遇。藝術以兩個一般性原則為基礎,其一是,成長中的人應該了解存在明顯變異世界中的關聯(lián)性與相似性,這個原則以統(tǒng)合為基礎,并且以藝術對于這個統(tǒng)合性的貢獻為基礎;其二是,用盧梭的話來說,兒童“應該全然依賴具體事物”,這就是說,兒童應該通過感覺的培養(yǎng)來認識世界,應該通過感覺直接接觸事物而學習,因為唯有通過這種直接接觸,才能為其抽象思維打下堅實的基礎。里德認定教育不僅是一種完成個人化的歷程,而且是一種統(tǒng)整的歷程,所謂統(tǒng)整就是個人的獨特性與社會的統(tǒng)一性協(xié)調,那么,我們不難理解里德的所謂藝術即教育,教育即藝術,藝術與教育完全交互融合,教育應以藝術作為基礎的命題。您的答案:17.請用“知覺分化”理論解釋幼兒的蝌蚪人形象正確答案:“人”是兒童美術作品中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兒童早期畫的“人”使人聯(lián)想到蝌蚪,光光的腦袋上長著長長的尾巴,于是,人們將這一類的圖像統(tǒng)稱之為蝌蚪人。阿恩海姆從他的“知覺分化”理論出發(fā),解釋兒童畫蝌蚪人的理由有其合理之處。根據阿恩海姆的理論,早期兒童由于知覺尚未分化,其繪畫樣式十分簡略。隨著兒童的成長,其知覺能力不斷分化,繪畫樣式也越趨復雜。在早期階段,兒童用圓表現(xiàn)的不只是人的頭部,而往往是整個人體,在兒童的知覺中,人體的各部分尚未分化,隨著兒童的成長,兒童所畫的圖形的象征意義才越來越狹窄,越來越具有特定的含義。3--4歲的幼兒一般都會根據成人的要求指出人體的一些部位和器官,或者在別人所畫的人物中找出這些部位和器官,但是,兒童繪畫的樣式仍服從于其知覺分化的水平,用圓和最簡單的圖形表現(xiàn)人體的各個部位。實際上,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凱洛格所言,兒童畫“人”不是根據現(xiàn)實生活,而是兒童從動作到表征發(fā)展美術符號系統(tǒng),并表現(xiàn)自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您的答案:18.試分析美術取向與教育取向的幼兒美術教育的不同內涵正確答案:美術取向的幼兒美術教育著眼美術本身,即以美術為本位,以教育為手段,對學前兒童傳授美術知識和技能,以發(fā)展和延續(xù)美術文化。作為延續(xù)和發(fā)展人類美術文化的主要方式,美術教育是伴隨著美術的誕生而誕生的。從原始人類從事美術活動起,人類就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已有的美術活動的經驗和知識。美術文化正是在這種教育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美術的諸多功能也正是在這種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增強的。美術取向的幼兒美術教育旨在延續(xù)和發(fā)展人類的美術文化而實施的教育的最初環(huán)節(jié),這種價值取向將美術本身及其功能視為首要的東西。幼兒階段是實現(xiàn)這種價值的最初階段,它為這種價值的完全實現(xiàn)打下了基礎。教育取向的幼兒美術教育著眼教育,即以美術作為教育的媒介,通過美術教育,追求一般幼兒教育的價值。具體地說,就是通過幼兒美術教育,順應兒童的自然發(fā)展,保證兒童身心健康地成長,培養(yǎng)兒童的道德感、審美情趣、認知能力、意志品質以及創(chuàng)造性等。教育取向的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諧統(tǒng)一,要求藝術滲透整個教育,使幼兒能按其本來面目健康成長,最終成為藝術的、完美的人。美術取向的幼兒美術教育和教育取向的幼兒美術教育反映了人們對幼兒美術教育的涵義的認識存在著不同的傾向性。前者更多考慮的是幼兒美術教育的社會性功能,后者則更多顧及的是幼兒美術教育的個體性功能。汲取幼兒美術教育這兩種取向中的有價值部分,使之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能使我們在更高層次上把握幼兒美術教育的涵義。廣義的幼兒美術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也包含對整個社會文化環(huán)境間接的影響作用。如通過幼兒美術教育去影響社會文化氛圍,改變生活和生存環(huán)境,發(fā)展和延續(xù)美術文化。幼兒美術教育的終極目標在于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打下基礎。幼兒美術教育是對幼兒實施的全面發(fā)展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您的答案:19.簡述齊塞克兒童美術班的特色正確答案:1904年,奧地利的兒童美術教育者齊塞克,在他供職維也納應用藝術學校時,創(chuàng)辦了兒童美術班。首先提出兒童的基本繪畫能力是天賦的,人的繪畫天賦的發(fā)展,一般起始于兒童期。他的觀點得到了美國少數(shù)美術先驅者的贊同,在齊塞克創(chuàng)辦的兒童美術班中,他取消了酷似自然物的繪畫教學,而是鼓勵兒童用視覺形式表達他們對生活中發(fā)生事物的反應。在齊塞克的指導下,兒童以玩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并做那些真正使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傳統(tǒng)的幾何圖案或透視畫,被兒童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具有獨特魅力的視覺形象所替代。齊塞克將發(fā)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作為美術教育的一個目標。他的工作表明了兒童能用獨特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和可以被接受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情感和認知。您的答案:20.為什么說運用圖形與圖形融合的方式是幼兒繪畫一種較高級的表現(xiàn)方式?正確答案:在幼兒的畫中,所畫的各種物體一般都是由橢圓、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圖形拼搭而成的,各種圖形常常清晰可辨。隨著兒童認知的發(fā)展和眼手的逐漸協(xié)調,兒童畫中的各個獨立圖形會出現(xiàn)融合的趨勢。兒童會用輪廓線勾畫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圖形的外部界線,而圖形之間相互結合的部位則融合成一體,圖形之間的界線消失了。這種圖形與圖形的融合使線條具有更強的表現(xiàn)力,圖形更具整體感,事物的形象更為生動。運用圖形與圖形相互融合的方式繪畫,既是一種較為高級的思維活動,也是一種需要視覺與動作較高程度協(xié)調的活動。兒童必須對其所畫事物的整體結構特征有較為清晰的認識,把一個復雜的物體看成是一個整體,在視覺上較為準確地把握它的外部輪廓線,引導畫筆沿著視覺印象中的輪廓準確地運動,勾畫出復雜的封閉式圖形。兒童逐漸能領會這種方式,使輪廓線變得流暢起來,畫面表現(xiàn)事物的準確性也提高了。所以,運用圖形與圖形融合的方式是幼兒繪畫一種較高級的表現(xiàn)方式。您的答案:21.簡述艾斯納關于美術的功能理論正確答案:美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家艾斯納在論述美術的功能時指出:美術的功能之一是為人類提供視覺感。該功能的實現(xiàn)至少靠兩條途徑:首先,美術常被用以表現(xiàn)人類最美好的視覺意象,被用作通過塑造形象而將人類精神變得形象化的手段。當美術發(fā)揮這種功能時,它會將個體的言語難以表達的東西轉換為別人能理解的東西,于是對文化的理解就有了共同的意義;其次,美術還被用以表現(xiàn)人類特有的視覺意象,為其恐懼、夢和回憶提供視覺隱喻。美術的第二個功能是能使人的感覺敏銳,能提供訓練人的潛能的題材和媒體。美術的第三個功能是能使其他事物變得生動,美術構成了人的視野,捕捉了瞬間。艾斯納認為美術的功能還不止以上這些,它還能幫助人們發(fā)現(xiàn)視覺世界的涵義,發(fā)展感知的活力;它還能借助打動情感的力量,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親情,制造凝聚力。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在人類適應和改造環(huán)境的實踐中發(fā)揮了難以取代的作用,同時,也對人類自身的不斷充實和完善發(fā)揮極為重要的功能。您的答案:22.如何評價教師的美術教學活動正確答案:評價教師在美術活動中的行為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著手:(1)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指教師期望通過活動所達到的教育結果。評價活動的目標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活動目標與分類目標、年齡目標以及總目標之間的聯(lián)系是否緊密一致;二是活動目標與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是否相適應。(2)活動內容和工具材料活動內容和工具材料與活動目標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因此,在評價活動內容和工具材料時,必須考慮相關的因素,從活動的整體效果來評價各個因素存在狀況的合理性。活動的工具材料的準備要充分,并且要根據美術活動的主題準備相應的工具材料,各種繪畫材料都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特性。(3)活動過程1)教師的活動準備主要包括能否熟悉活動的內容,了解幼兒的知識水平與技能水平的高低,了解幼兒一般水平和個別差異,對活動所需的材料、工具、場地因素的考慮充分。2)教師的活動設計主要包括活動設計的目標是否明確,結構是否合理,內容是否為幼兒所理解、所接受,是否具有獨創(chuàng)性。3)教師的活動組織主要包括教師能否發(fā)揮和調動大多數(shù)幼兒的活動積極性、主動性,教師能否有次序地執(zhí)行教育活動的計劃,教師能否靈活地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調整活動目標與計劃等。4)教師的活動指導主要包括講解示范是否準確、熟練、清晰,能否了解幼兒的活動意圖,幫助他們實現(xiàn)自己的構思,能否通過提問有效地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能否適時地給幼兒以具體幫助,針對個別差異進行指導。(4)活動效果主要指從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和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反映出來的教育效果。主要包括:活動中,幼兒的情緒是否愉快,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堅持完成作品,完成作品的積極性、主動性如何,幼兒創(chuàng)作的作品的好與差等。您的答案:23.如何評價幼兒美術作品正確答案:一幅好的幼兒美術作品應該具備以下要點:(1)創(chuàng)意想象獨特(2)富于童趣——表現(xiàn)的是幼兒眼中的世界(3)藝術語言具表現(xiàn)力:1)線條有力度,節(jié)奏感強。2)造型完整,特征鮮明。3)畫面布局飽滿、均衡。4)色彩表現(xiàn)豐富、具有個性。您的答案:24.美術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是什么?正確答案:作為藝術的一大門類,美術具有同其他藝術門類不同的特征:其一是造型性與視覺性。各種類型的美術作品都體現(xiàn)為具體可視的、占有一定空間形式的實體。美術創(chuàng)作的目的就是造型,所采用的題材主要是通過外在形狀來表現(xiàn)人和事物。但是,美術作品的造型應當是外形與內涵的統(tǒng)一體,即通過可視的外形來表達蘊藏在深層的神韻與情感,即中國傳統(tǒng)畫論所說的“以形寫神”,從而達到“形神兼?zhèn)洹焙汀扒榫敖蝗凇?。其二是瞬間性和永固性。美術作品是靜止的,即使描繪一個運動過程也只能截取其中的一個瞬間。這個瞬間一旦被美術作品創(chuàng)造為形象,就永久固定下來。美術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它在反映現(xiàn)實和表現(xiàn)題材方面的某種局限性:這就是不能直接表現(xiàn)運動或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也難以表現(xiàn)圖像所能顯示的視覺范圍之外的事物。但美術作品中理想的直觀形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凝煉及獨特的美感又使它在藝術世界中能獨樹一幟,魅力無窮。您的答案:25.簡述羅恩菲爾德的兒童畫發(fā)展階段正確答案:羅恩菲爾德在將兒童畫的發(fā)展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涂鴉期:2——4歲。大致有三個過程:無控制地涂抹——滿足動覺經驗;重復性運動的控制——運動和視覺行為的協(xié)調性加強;開始命名繪畫形式——顯示出動覺重點向形象思維過渡。兒童開始認識到繪畫形象與外界之間存在的關系。(2)圖式前期:4—7歲。自我中心——自我是空間思維的中心。在自我意識基礎上用符號表示人。畫其所知而非所見,透明或X光畫面表示所知的存在,盡管無邏輯的可觀性;此時的兒童繪畫開始顯示出對環(huán)境的關注,并開始依靠幾何線或幾何形進行描繪。(3)圖式期:7——9歲。(4)寫實萌發(fā)期:9—11歲。(5)擬寫實期:11—13歲。(6)青春危機期:13—17歲。您的答案:26.簡述幼兒美術教育的個體性目的正確答案:幼兒美術教育的個體性目的包括創(chuàng)造、欣賞和評價視覺藝術三個方面:(1)創(chuàng)造視覺藝術作為一種視覺語言,美術表現(xiàn)是幼兒的基本需求。他們有創(chuàng)作這種藝術作品的沖動,對美術活動有更多的自覺性、依戀性。通過創(chuàng)造視覺藝術,應讓幼兒:(1)提高使用和掌握美術材料的技能,理解運用美術材料的過程;(2)學習運用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使用美術材料;(3)有強烈的動機參與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4)發(fā)展選擇和運用材料進行有目的創(chuàng)作的能力以及通過視覺藝術組織和表達情感和思想的能力。(2)欣賞視覺藝術人是按美的理想來改造世界的。教育能使人的審美水平達到新的境界,包括提高對視覺藝術的感性認識、擴大視覺藝術的視野、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完善人格。通過欣賞視覺藝術,應讓幼兒:(1)認同和尊重自己的和他人的視覺藝術工作;(2)理解和接受視覺藝術創(chuàng)作的不同目的和表現(xiàn)手法;(3)通過活動,熟悉視覺藝術的基本內容,例如線、形狀、顏色、質地、平衡等等;(4)培養(yǎng)在生活中追求能喚起良好視覺意象的事物的動機。(3)評價視覺藝術幼兒不僅需要學習創(chuàng)造和欣賞視覺藝術,而且需要學習評價視覺藝術,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美術創(chuàng)作。通過評價視覺藝術,應讓幼兒:(1)探索和初步理解人們創(chuàng)造美術作品的立場和角度;(2)命名和討論視覺藝術的基本內容;(3)感悟美學原理,發(fā)展初步的審美意識。評價視覺藝術的目的主要強調通過教學讓幼兒習得評價視覺藝術的能力,使幼兒在評價視覺藝術作品中即具有自己的立場,又趨向接近美學的基本原理和原則。您的答案:27.簡述幼兒園活動方案設計要素正確答案:幼兒園活動方案設計包括:(1)活動名稱——活動的種類和題目(2)目的要求——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技能技巧即在技能運用和表現(xiàn)上要達到的程度;二是過程與方法;三是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內涵。(3)方法和步驟——對活動過程進行的具體設計(4)材料的準備——包括教師上課用的材料和幼兒練習需要的材料。(5)講評要點——根據目的和要求及幼兒實際水平擬講評要點。您的答案:28.簡述羅恩菲爾德的兒童美術發(fā)展階段的理論正確答案:美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的貢獻主要在于美術發(fā)展心理理論的建構以及教材教法的研究。他的代表著作《創(chuàng)造活動的本質》1939和《創(chuàng)造與心智的成長》1947。羅恩菲爾德把兒童美術發(fā)展的過程分為涂鴉期、前圖式期、圖式期、寫實萌發(fā)期、推理期和青春危機期等6個階段。羅恩菲爾德認為,兒童美術發(fā)展的這些階段是人類發(fā)展的自然層面,是遺傳程式的自然展開,雖然每個兒童的發(fā)展速率各不相同,但是整體的樣式和發(fā)展的序列卻十分相似。這種相似性不僅表現(xiàn)在每一個發(fā)展階段的內部,而且還表現(xiàn)在兒童必須要經過一個階段,才能進入下一個發(fā)展階段。羅恩菲爾德認為,在美術這樣一種游戲活動中,兒童內在的需求得到了真正的滿足,而這種滿足有助于其成為協(xié)調和幸福的人,而不會成為只具有知識,情感不平衡,與周圍不能融洽的人。由此,羅恩菲爾德強烈反對在美術教育中讓兒童去抄襲與模仿,他認為這樣做只會有礙于兒童美術的成長。他主張教師切不可將成人的表達形式強加于兒童,任何一種美術創(chuàng)造的風格都必須作為創(chuàng)造者個人意向和需要的必然產物來加以理解和給予尊重。無疑,他的思想對盛行于美術教學中的以傳授“正確”的作畫技能為主的課堂教學是一種沖擊,起了矯枉過正的作用。然而,羅恩菲爾德的激進主張也給教育實踐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過分強調兒童的自由表現(xiàn)和自我創(chuàng)造,往往會導致美術教育空有過程而無結果。您的答案:29.簡述美術與其他藝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正確答案:美術與戲劇、電影、音樂、舞蹈、攝影文學等等藝術有相同之處,即它們都是通過塑造一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xiàn)客觀生活和作者的主觀感受,具有藝術的一般特征,但是它又有與其他各種藝術的不同之處,具有自己的獨特性。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美術運用的物質材料與其他藝術不同。聲樂用發(fā)聲器官,舞蹈用形體,器樂用樂器,攝影用照相器材,電影用攝影機等;美術用的則是筆、紙、墨、刀、顏料、泥等。第二,表現(xiàn)形式與其他藝術不同。音樂的基本表現(xiàn)手段是旋律、節(jié)奏,舞蹈的基本表現(xiàn)手段是經過提煉和藝術加工的人體動作,而美術的基本表現(xiàn)手段是線條、形體、色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