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熏洗療法_第1頁
中藥熏洗療法_第2頁
中藥熏洗療法_第3頁
中藥熏洗療法_第4頁
中藥熏洗療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思路中藥熏洗法治療皮膚潰瘍?例系統(tǒng)性硬皮病概述常用療法中藥熏洗的重要性熏洗療效針對病癥熏洗優(yōu)勢現在熏洗方法流程存在問題根據臨床經驗細節(jié)控制藥物種類控制系統(tǒng)性硬化癥(SystemicScleroderma,SSc)也稱為硬皮病,是一種以局限性或彌漫性皮膚增厚和纖維化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病變特點為皮膚纖維增生及血管洋蔥皮樣改變,最終導致皮膚硬化、血管缺血。本病臨床上以局限性或彌漫性皮膚增厚和纖維化為特征,除皮膚受累外,它也可影響內臟(心、肺和消化道等器官),作為一種自身免疫病,往往伴抗核抗體、抗著絲點抗體、抗Scl-70等自身抗體。目前對于系統(tǒng)性硬化癥一般采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對本病療效不顯著,但對炎性肌病、間質性肺病的炎癥期有一定療效。免疫抑制劑常用環(huán)抱霉素A、環(huán)磷酰胺、硫唑嘌吟等,與糖皮質激素合并應用,常可提高療效和減少糖皮質激素用量。中藥熏洗療法是中醫(yī)外治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熏洗療法歷史悠久,最早見于《五十二病方》。千百年的臨床實踐證明熏洗療法是行之有效的防病治病、強身保健的方法,尤為歷代醫(yī)家重視。中藥熏洗療法具有操作簡單、療效確切的優(yōu)點,尤其對濕疹、蕁麻疹、軟組織挫傷、凍瘡等軍隊常見病、多發(fā)病療效較好,值得在基層軍隊推廣應用。第一節(jié)概述熏洗療法是以中醫(yī)藥基本理論為指導,把中藥煎煮后,先利用蒸汽熏蒸,再用藥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處的一種防治疾病的方法。一般而言,熏洗療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熏洗療法包括煙熏、蒸汽熏和藥物熏洗三種方法,狹義的熏洗療法僅指藥物熏洗。本書介紹的熏洗療法是指狹義的熏洗療法。一、熏洗療法的作用《理瀹駢文》在闡述中醫(yī)外治的理論基礎時,曾曰:“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也”。中藥熏洗療法作為中醫(yī)外治法的一種,同內治法一樣,均以中醫(y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指導思想,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的功效,可使得失去平衡的臟腑陰陽重新調整和改善,促進機體的恢復,達到治病保健的目的。關于熏洗療法的功效及機理,古代醫(yī)學文獻中有不少記載,如《外科精義》載:“溻漬瘡腫之法,宣通行表,發(fā)散邪氣,使瘡內消也”;《外科啟玄》載:“如已潰洗之,令瘡凈而無膿”;《外科正宗》載:“使氣血得疏,患者自然爽快,亦取瘀滯得通,毒氣得解,腐肉得脫,疼痛得減'。熏洗療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1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急性化膿性感染疾病的初期,局部紅腫熱痛,炎癥浸潤比較明顯,熱毒壅盛,可用金銀花、蒲公英、野菊花、馬齒莧、紫花地丁、青黛、貫眾、大青葉、土茯苓、魚腥草、大黃等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物進行熏洗,控制局部炎癥。熱毒較甚,兼有血瘀證時,還可配伍生地黃、赤芍、牡丹皮等涼血活血藥物,加強療效,促進局部炎癥滲出物早日吸收而散瘀消腫?;钛拍?,斂瘡生?。喝裟[瘍已成,膿成尚未潰破或正氣虧虛不能托毒外出者,可配伍黃芪、當歸、川芎、穿山甲、皂角刺等透膿托毒藥,以達到促進患處早日液化成膿、膿出毒泄、腫痛消退的目的。對急性化膿性感染疾病已潰膿、燙傷感染或慢性潰瘍等,可用苦參、黃柏、金銀花、黃芩、生甘草等清熱解毒藥物,同時配伍乳香、沒藥、當歸、黃芪等活血祛瘀生肌收口藥物煎湯乘熱浸泡患處,既能殺菌消炎,清潔創(chuàng)面減輕感染,同時也能使患部充血,血流加速,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組織營養(yǎng)狀況,有助于傷口愈合?;钛ńj,行氣止痛:軟組織損傷(挫傷或扭傷)時,因瘀血積聚,常有腫脹、疼痛和關節(jié)運動功能障礙,或骨折愈合遺留關節(jié)僵硬、肌腱粘連、肌肉萎縮,關節(jié)及機體功能障礙時,可使用威靈仙、獨活、川烏、草烏、伸筋草、當歸、紅花、川芎、赤芍、乳香、沒藥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藥物熏洗,能改善患部血液及淋巴液循環(huán),減輕局部組織的緊張壓力,同時也能緩解皮膚、肌肉、肌腱及韌帶的緊張或強直,早日恢復功能。祛風燥濕,殺蟲止癢:對神經性皮炎、銀屑病、蕁麻疹、皮膚瘙癢等疾患,可用荊芥、防風、浮萍、蟬蛻、地膚子、白鮮皮等祛風止癢藥熏洗,能使瘙癢減輕,皮膚肥厚變軟,皮疹或增厚病變消散脫落,逐漸使皮膚恢復正常。對真菌引起的皮膚?。ㄈ缡肿惆_、體癬、股癬等),還可配伍野菊花、苦參、百部、黃芩、土槿皮、黃柏、土茯苓、蛇床子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殺蟲藥,增強療效。二、熏洗療法作用機理的現代研究根據現代醫(yī)學理論體系,熏洗療法的作用機理主要為藥物的有效成分被人體吸收后所引起的整體效應和藥物對病灶局部的效應。(一) 整體作用機理整體作用是指在某一特殊部位施以熏洗,通過藥物的吸收或局部刺激所引起的整體藥理效應或全身調節(jié)作用。熏洗時,藥物透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直接被吸收,進入血絡經脈,輸布全身,以發(fā)揮藥效。1皮膚吸收作用:皮膚面積大,毛孔多,除有屏障作用外,尚有排泄和透皮吸收等作用。研究表明,在熏洗的過程中,藥物的有效成分可通過皮膚黏膜、汗腺、毛囊、角質層、細胞及其間隙等轉運而吸收。熏洗時,濕潤的藥液或蒸汽能增加水合作用和皮膚的通透性,加速皮膚對藥物的吸收。物理刺激作用:藥物熏洗可使皮膚溫度升高,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環(huán),有利于血腫和水腫的消散。溫熱的刺激能促進網狀內皮系統(tǒng)的吞噬功能,增強新陳代謝。此外,對霉菌、細菌感染性疾病,藥物熏洗還能起到直接抑制和殺滅病菌的作用。(二) 局部作用機理局部作用是指中藥對病灶發(fā)揮治療和保健的作用。中藥熏洗將藥物作用于局部組織,使局部組織內的藥物濃度高于其他部位,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周圍組織的狀態(tài),從而起到消炎退腫的目的。同時,中藥局部熏洗還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能促進細胞的增生分化與肉芽組織的增長,加快傷口的愈合,故局部熏洗療效明顯,取效迅速。三、熏洗療法的特點臨床實踐證明:中藥熏洗療法簡單易行,療效確切,被廣大百姓所接受,這與熏洗療法的特點密不可分。1治療范圍廣泛:熏洗療法作用于體表及官竅,尤其在外科、骨傷科、皮膚病、五官科等屬體表病變中應用最為普遍,并對軍隊常見的濕疹、凍瘡、軟組織損傷、燒燙傷、手足癬等常見病、多發(fā)病有著很好的療效。2?療效顯著:熏洗療法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尤其在治療體表病變時,能直達病所,較內服藥物有一定的優(yōu)勢。臨床上,中藥熏洗療法治療癤、癰、痔、軟組織損傷、骨折、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病、脂溢性皮炎、手足癬、濕疹等疾病,療效顯著。易學易用,容易掌握:軍隊官兵經過短時間學習,即可掌握中藥熏洗的操作方法、應用范圍及注意事項;對于簡單的疾病,可自行診斷治療;對于病情復雜者,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自行治療。經濟簡便:熏洗療法不需要配置特殊的醫(yī)療設備,操作簡單,成本較低,經濟實用。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熏洗療法是在人體局部或患處進行的治療,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很少發(fā)生副作用。當患者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過敏反應時,可以及時終止治療,或者更換其他熏洗藥物,即可在短時間內恢復,是較安全的療法之一。四、熏洗療法的操作方法熏洗療法借助于蒸汽與藥物的熏洗,可用于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病癥的治療。在具體實施中藥熏洗時,根據操作流程的不同,可將熏洗療法分為熏洗法、淋洗法、溻漬法;根據具體實施的部位不同,可將熏洗療法分為全身熏洗法和局部熏洗法。(一)根據具體操作流程分類1熏洗法:將藥物放入容器內,加水煎煮,過濾去渣后,將藥液倒入容器中(臉盆、水桶、浴盆或浴缸),將患病部位置于藥物蒸汽上直接熏蒸。為了保持療效,多在熏蒸部位之外加上塑料薄膜或布單,以避免藥物蒸汽散失和溫度降低過快導致熏蒸效果降低。待藥液溫度降低(以不燙為度)時,將患部浸入藥液中洗浴或淋洗患部。熏洗完畢后,迅速用干毛巾拭去身體或患部上的藥液或汗液,用適宜物品蓋住患部或身體。此法多用于治療全身疾病。淋洗法:將藥物放入容器內加水煎湯,過濾去渣后,趁熱裝入小噴壺或小嘴茶壺內,連續(xù)不斷地淋洗患處,或用消毒紗布蘸藥湯連續(xù)淋洗患處。淋洗時,可用手輕輕按傷口四周,用鑷子持消毒棉球擦拭傷口的膿液,使膿液及壞死組織隨藥湯而出,以淋洗干凈為度。淋洗完畢后,根據傷口情況進行常規(guī)換藥。此法多用于治療癤、癰破潰流膿或創(chuàng)傷感染、皮膚潰瘍等,尤其是發(fā)生于腹部及腰背部者。溻漬法:將藥物放入容器內,加水煎煮,過濾去渣后,將藥液倒入盆中,于盆上放置帶孔橫木架,將患肢放在橫木架上,外蓋布單或毛巾,不使熱氣外透,進行熏蒸,待藥湯不燙時,再用消毒紗布、干凈布或干凈毛巾,蘸藥湯熱漬患處,稍涼時再換熱湯,連續(xù)乘熱溻漬患處。此法多用于治療四肢或頭面部的疾患。(二)根據治療疾病的范圍及熏洗部位分類全身熏洗法:將煎煮后的藥液后倒入容器(浴盆或浴池)中,先在盆內放一小木凳,高出液面10cm左右,令患者坐在小木凳上面,外罩塑料薄膜或布單,勿使熱氣外泄,使入浴者頭部外露,進行熏療。待藥液不燙時,患者浸于藥液內,再淋洗、浸漬全身,以汗出為度。熏洗療法多用于全身疾病的治療。局部熏洗法:根據熏洗部位的不同,可將局部熏洗法分為頭面熏洗法、眼熏洗法、手足熏洗法、坐浴熏洗法。頭面熏洗法:將藥物煎液倒入清潔消毒的臉盆中,先俯首與面盆保持一定的距離,趁熱熏蒸面部,待藥液溫度適宜后,進行沐發(fā)、洗頭、洗面。此法多用于治療頭面疾病,但面部急性炎癥性滲出明顯的皮膚病應慎用。眼熏洗法:將所選用藥物煎煮濾清后,倒入小杯子中,先俯首,使眼杯與眼窩邊緣緊緊貼住,然后仰首,并頻頻瞬目,進行熏蒸。待藥液溫度適宜后,用消毒紗布或棉球浸藥液,不斷淋洗眼部。使用時,洗劑必須過濾,以免藥渣進入眼內。一切器皿、紗布、棉球等必須消毒。此法多用于治療眼科疾病,眼部有新鮮出血和惡瘡者忌用。手足熏洗法:將所選藥物加水煎煮,然后將濾過的藥液倒入瓷盆或木桶內,外罩布單,將患處手足與容器封嚴,趁熱熏蒸,然后待藥液溫后浸洗手足,洗足時可以用手摩擦雙足的穴位。水溫以50°C?60°C為宜。根據患病部位的不同,決定藥液量的多少,如洗足以藥液浸沒兩足踝部為宜。此法多用于治療四肢疾病。坐浴熏洗法:將所需藥物煎湯后,去渣,趁熱將藥液置盆中,先熏蒸,待藥液溫度適宜時,浸洗肛門或陰部。藥液溫度以40C?50C為宜。此法多用于治療肛門及會陰部位疾病。對肛門膿腫已化膿者,則應先手術切開引流后,再行坐浴熏洗療法。五、熏洗療法的注意事項中藥熏洗療法方便易行,療效確切。然而,在具體實施時,還需在辨證論治、合理用藥的基礎上,采用正確、安全的熏洗方法,以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1確保用藥安全:在選擇熏洗的中藥時,對皮膚有刺激性或腐蝕性的藥物不宜使用,若生半夏、鴉膽子等;作用峻猛或有毒性的藥物,如烏頭、附子等,應根據病情,嚴格控制用量、用法。未提及可內服的中藥,一律禁口服,并且防止藥液濺入口、眼、鼻中。注意藥物煎煮方法:煎藥的過程中,需注意不同的中藥在煎煮方法上有一定的差別,魚腥草、薄荷、荊芥、藿香、佩蘭等宜后下,石決明、生附子、石膏等宜先煎,蒼耳子、蒲黃、車前子等宜包煎,從而保證藥物療效的發(fā)揮。保暖避風:熏洗治療時,冬季應注意保暖,夏季要避免風吹。全身熏洗后,皮膚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旺盛,全身溫熱出汗,必須待汗解,穿好衣服后再外出,以免感冒。溫度適宜:熏洗的具體溫度應按熏洗部位、病情及年齡等因素而定。一般以不燙為宜,不可太熱,以免發(fā)生皮膚燙傷。在熏洗過程中,藥湯必須保持一定的溫度,藥湯不宜過冷,否則不利于藥物吸收。如果藥湯稍涼時,可再加熱,這樣使用持續(xù)溫熱的藥物進行熏洗,療效更佳。饑飽適中:空腹、疲勞時洗浴易發(fā)生低血糖休克,飽腹洗浴則影響食物消化吸收,因此飽食、饑餓時,以及過度疲勞時,均不宜洗浴。熏洗禁忌:急性傳染病、重癥心臟病、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癥、腎臟病等患者,忌用熏洗療法。婦女月經期間不宜進行洗浴或坐浴。注意觀察:盡管熏洗療法安全方便,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是否有緩解。若患者無效或病情加重,則應立即停止熏洗,并改用其他治療方法。若患者出現皮膚過敏,應立即停止熏洗,并給予對癥處理。在全身熏洗過程中,若患者發(fā)生不適時,應停止洗浴,讓患者臥床休息,必要時上醫(yī)院就診第二節(jié)常見疾病的中藥熏洗療法中藥熏洗療法簡單易行,操作方便,療效確切,便于在基層軍隊展開實施。中藥熏洗療法適宜于外科、皮膚科、五官科及骨傷科等多種疾病的治療。此外,借助于中藥的全身調理作用,中藥熏洗還可用于治療部分軍隊常見內科疾病。、外科疾病癤:取黃芩12g、黃連12g、仙人掌15g、牛蒡子12g,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局部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癤腫火毒型的治療。癰:取蒲公英15g、當歸15g、紫花地丁30g、乳香9g、沒藥9g、金銀花30g、赤芍12g、牡丹皮12g,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局部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有清熱解毒、消癰腫的功效,適用于各種癰腫的治療?;鹗⒄撸膳湮辄S柏12g、黃芩12g、黃連129g、梔子等15g,增強療效。丹毒:取牡丹皮30g、紫草30g、赤芍30g、蚤休30g、生甘草15g,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局部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的功效,適用于各種類型丹毒的治療。濕熱較甚者,可配伍梔子15g、黃柏12g、苦參15g等,增強療效。4?水火燙傷:取苦參30g、地榆15g、蒲公英30g、生甘草9g、黃連12g、乳香12g、沒藥9g,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淋洗法,每日2次,洗凈后用紗布覆蓋。該方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腐止痛的功效,可用于I度、II度燒燙傷的治療。二、皮膚科疾病1.凍瘡:取桂枝30g、川芎12g、花椒15g、吳茱萸15g,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局部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具有溫經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于凍瘡的治療。創(chuàng)面破潰者,可取赤小豆50g煎水熏洗患處,起到解毒利濕的功效。濕疹:取苦參30g、蒼術15g、黃柏15g、白鮮皮15g,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全身或局部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多用于急性濕疹的治療。瘡面滲出較多者,癢甚者,可配伍荊芥12g、防風12g、土茯苓15g、百部15g、黃芩12g等。手足癬:取苦參30g、蛇床子30g、蒲公英15g、白鮮皮15g、防風15g,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手足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有清熱解毒殺蟲的功效,對手足癬療效較好。患處滲液較多者可加枯磯15g,癢甚者可加入適量食醋。疥瘡:取苦參12g、黃柏30g、花椒15g、百部30g、明磯15g、烏梅15g,加水適量煎煮后,讓患者取坐位,將結節(jié)全部浸入藥液中,用手輕捏結節(jié),每日2次。該方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對疥瘡的療效較好。使用時需注意,病人全身疥瘡應同時治療,使用20%硫磺軟膏,每日2次,全身搽擦,3日內不洗澡不換衣,第4日再洗澡、更換衣被。蕁麻疹:取荊芥30g、防風15g、大青葉15g、苦參15g,采用全身或局部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具有祛風止癢的功效,可緩解蕁麻疹的癥狀。神經性皮炎:取荊芥15g、防風15g、三棱9g、莪術9g、生甘草12g、蟬蛻6g、露蜂房3g、生地黃15g、紫草12g,上藥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全身或局部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具有涼血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對神經性皮炎療效較好。皮膚苔蘚化明顯者,加桃仁12g、王不留行12g;瘙癢劇烈者,加烏梢蛇15g;干燥脫屑多者,加全當歸9g;糜爛滲液或結痂者,加地膚子15g。三、骨傷科疾病1軟組織損傷:取丹參15g、紅花9g、羌活9g、威靈仙9g、五加皮9g、乳香6g、沒藥6g,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局部浸漬或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治療一切陳舊性損傷,疼痛不止。2?骨折:取細辛12g、花椒各12g、生川烏15g、生草烏15g、木瓜15g、乳香15g、沒藥15g、紅花15g、透骨草15g、伸筋草15g、續(xù)斷15g、骨碎補15g,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局部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具有活血消腫止痛、溫經續(xù)筋接骨的功效,可適用于骨折早中期的治療。骨折晚期患者可取當歸9g、川芎6g、白芍9g、熟地12g、黨參12g、白術9g、茯苓9g、甘草3g、陳皮6g、續(xù)斷12g、淮牛膝12g、龜板30g、骨碎補12g,加水適量煎煮后,采用局部熏洗法,每日2次,該方具有益氣活血,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3.腰腿痛:取乳香9g、沒藥9g、秦艽9g、雞血藤9g、紅花9g、續(xù)斷9g、海桐皮9g、川烏6g、羌活6g、獨活6g、土鱉蟲6g、當歸12g、防風12g,上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