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技巧》_第1頁
《詩歌鑒賞技巧》_第2頁
《詩歌鑒賞技巧》_第3頁
《詩歌鑒賞技巧》_第4頁
《詩歌鑒賞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鑒賞

技巧詩詞之魅力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最快的船——最害羞的人——最多的愁——最消瘦的人——最憔悴的人——最憂愁的人——眼力最差的人——最深的情——最高的樓——最大的瀑布——架子最大的人——填詩詞小練習考點①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表達技巧常考題型1、鑒賞修辭手法。指出某句詩詞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并分析其藝術效果。2、鑒賞表達方式。明確指出詩歌中主要哪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并分析其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xiàn)詩人的情感有何作用。3、鑒賞表現(xiàn)手法。指出詩歌主要運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如襯托、對比、象征、比興、渲染和烘托等),并結合詩句分析其對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和效果。4、鑒賞結構技巧。對結構技巧的鑒賞往往與對詩歌中的詞或句子的作用考查結合在一起。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整體了解表達技巧。2掌握常見的修辭手法及其效果。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

篇章結構表達方式表現(xiàn)方法表達技巧比喻、借代、夸張、對偶、

比擬、設問、反問、雙關、頂針(多出現(xiàn)在曲或詞中)修辭手法表現(xiàn)方法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動靜結合、多角度描寫(由遠而近、由上而下,遠望、近觀)、細節(jié)描寫、渲染、白描多用于敘事詩

多用于點明詩歌主旨(卒章顯志)

烘托(襯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諷今、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對比、反襯(以動襯靜、以樂景襯哀情或以哀景襯樂情)、白描(語言簡潔,不加渲染烘托)、用典(化用前人詩文句子,引用神話故事,化用歷史故事)等。表現(xiàn)手法01、比興:渲染或導引02、比喻:突出、化虛為實03、比擬:形象生動04、對偶:整齊含蓄05、對比:鮮明突出06、用典:言簡意豐耐人尋味07、雙關:含蓄委婉、趣味08、夸張:浪漫、突出醒目09、借代:簡練含蓄10、互文:言簡意賅11、反問設問:承啟深化、強調12、反復:強調突出修辭手法??碱}型有三種:一是指出古詩詞形象與情感的關系,即景(事、物)情(或主旨)的關系,(按照景與情的先后順序):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結情二是指出古詩詞的結構特點,指出前句(聯(lián))與后句(聯(lián))的關系:重章疊句、鋪墊、過渡、照應三是指出詞句如何體現(xiàn)主旨的:開門見山,直接點題、卒章顯志、以小見大。篇章結構

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煞譃槊饔?、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1.比喻江上看山(宋·蘇軾)船上看山走如馬,倏乎過去數(shù)百群。前山槎牙忽變態(tài),后嶺雜沓如驚奔。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緲。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疚觥看嗽妼⒔瓋砂兜娜荷接鳛轳R群,且以行船為參照物,把群山那一靜態(tài)的景物動化,寫得形象生動?!帮w鳥”喻“孤帆”,突出了舟行之快。比喻比喻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能突出事物特征。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事物,而借用相關事物代替。

用借代的手法可以使語言簡練、含蓄,同時,能突現(xiàn)描寫對象的特征,引發(fā)讀者聯(lián)想。2.借代“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南園》李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吳鉤",古代吳地生產(chǎn)的一種彎刀。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借代①詩中以“絲竹”代音樂;

②詩中的“鞍馬”代客人;

③詩中以“杜康”代酒。①終歲不聞絲竹聲

------白居易《琵琶行》

②門前冷落鞍馬稀

------白居易《琵琶行》③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借代“長安”原為漢唐的都城,后世也作為其國都的代稱。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借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3、夸張

為了表達某種強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個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肚镆箤猿龌h門迎涼有感》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夸張詩中的“三萬里”“五千仞”“上摩天”“淚盡”都是夸張,正是這些夸張描寫,把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對茍且偷安、不去收復失地的求和派的憤懣,以及對遺民遭受的苦難的深切同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是指把字數(shù)相等或大致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意義相關的兩個句子或短語對稱地排列在一起。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4、對偶“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對偶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能促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xiàn)得更形象、生動,還可使詩人的表意更加豐富。5、比擬把物人格化,不僅可以使描繪生動形象,而且表意也更加豐富。

比擬新晴劉頒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詩中將“南風”人格化,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寧靜恬適的心情,以及對南風“惡作劇”的親切喜愛之情。清平樂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該詞運用擬人的修辭,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征。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愛春惜春之情溢于言表,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比擬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問,自己不答,讓讀者去思索體會。作用: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6、設問《金陵酒肆留別》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7、反問《題烏江亭》王安石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反問附:《烏江亭》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疊字疊詞疊句作用:增強語言的音樂美(韻律感);起強調作用,使描述的對象更加生動形象,使思想感情的表達更為綿密曲折。9、疊詞第二課時⒈這首詩的某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具體說明。⒉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這幅畫面的。⒊試從動和靜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⒋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刻畫這一意象的?⒌對第三聯(lián)所運用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做簡要分析。⒍本詩運用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⒎詩人采用什么手法表達作品主旨?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提問模式答題思路

①判斷并指出詩歌中的表達技巧?!久魇址ā孔⒁鈨牲c:A、題目提問的指向:是問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還是篇章結構?抑或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如:藝術手法、表達技巧等)?B、要落實到具體的點上。②具體分析運用了該表達技巧的詩句?!娟U運用】分析要清楚、細致,要聯(lián)系詩句中具體的字詞或語句做一個詳細的解說。如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或者以什么和什么進行對比,或者某句是實寫、某句為虛寫……③分析該表達技巧運用的效果?!疚鲂Ч?/p>

包括該表達技巧在語言錘煉、描繪景物、抒發(fā)情感、表達主旨等方面的效果。《早行》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效果?

答題示例【明手法】主要用了反襯手法?!娟U運用】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娟U運用】兩處都反襯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田園樂》

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1、這首詩在寫景方面有哪些特點?【明手法】【闡運用】

【析效果】

1.a.詩中有畫,突出色彩的描寫,繪形繪色。b.以聲襯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寫景答題示例2.渲染了悠閑恬淡的靜謐氣氛。3.體現(xiàn)了詩人親近自然的樂趣。閱讀下面這首詩。(6分)10浙江卷《定林》①王安石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因脫水邊屨,就敷巖上衾。但留云對宿,仍②值月相尋。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咀ⅰ竣俣郑核略好?,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罷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1.簡析第三聯(lián)中詩人表現(xiàn)情感的手法。(3分)2.詩人為什么認為“悲蟲”也會有“好音”?結合全詩簡要分析。(3分)高考示例

1.運用擬人手法,詩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詩人欲和白云對宿,又逢明月相尋,寫出在定林流連忘返的愉悅心境。參考答案

2.詩人罷官后,寄情自然,認為只要超越凡塵,便能隨處尋到自己的快樂,即使悲鳴的蟲聲也是美妙的音樂。閱讀下面這首詩。(10分)安徽卷《歲暮》①杜甫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②,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圩ⅲ茛俦驹娮饔谔拼趶V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廊中)。②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2.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4分)高考示例

參考答案

1.邊境發(fā)生戰(zhàn)事、時局艱危,朝廷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熱情與艱難的處境、報國愿望的難以實現(xiàn)形成巨大的發(fā)差。2.借代,如“煙塵”代指邊境戰(zhàn)事;與后文“鼓角”相應,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zhàn)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廷中無人為國分憂,借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廣東卷《望江東》

黃庭堅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①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shù),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②,又還是、秋將暮?!咀ⅰ竣訇@:阻隔;阻攔。

②直饒:縱使。分付:交付。(1)

簡析“隔”字的雙重意蘊。(3分)(2)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分析這首詞的上片或下片。(4分)

高考示例

1)隔,隔斷、阻隔之意。2)詩人身處江西,目光被樹阻隔而難望見江東。同時,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東。3)一語雙關,增強了對江東留戀之情。

參考答案

答案一:上片:詞人觸景生情,實寫江邊目光阻隔感受,虛寫夢中回到江東。抒發(fā)不忍離去之愁。下片:詞人實寫燈下寫書信,虛寫希望大雁捎帶思念,卻是節(jié)令已過。流露濃重的牽掛不舍愁緒及深深的無奈之情。答案二:整首詩運用了虛實相生的手法,表達了抒情主人公對遠方親人的相思之情。詞的下片寫抒情主人公燈前寫信的細節(jié),是實寫;寫抒情主人公“寫了書”又“沒人傳”,“尋得雁”又“秋將暮”的內心活動,是虛寫。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把一個至情至性的抒情主人公哀婉復雜的心理刻畫得細膩感人。參考答案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10湖北卷《鵲橋仙·七夕》范成大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咀ⅰ繝帲涸?。(1)對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說“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說“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側重點有何不同。(4分)(2)此詞多處采用了對比襯托的藝術表現(xiàn)方法,請舉出兩例并結合作品賞析。(4分)高考示例

參考答案

(1)(4分)范詞重點強調別離的舊愁與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雖有新歡,卻不抵思念愁苦。秦詞重點強調感情的堅貞與長久:雖然相逢短暫,但只要感情真摯,不在乎朝暮廝守。(2)(4分)①通過“群仙相護”(具體表現(xiàn)為“月姊滿眉顰”和“風姨吹雨”)反襯“雙星良夜”的美好。②通過“舊愁多”與“新歡”少(“相逢草草”)的對比來表達“雙星良夜”相逢的短暫。③通過“重攪別離心緒”或“相逢草草”的“新歡”來反襯“歸去”時所增添的“新愁”,以凸顯兩人感情的真摯和深沉。注:舉出任意兩例,言之成理即可。高考示例

閱讀下面這首詞(09年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①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②。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峨x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注]①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jié)以五彩絲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淚羅江。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請分別結合上闋和下闋作簡要分析。參考答案

1)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是對比,【明手法】2)上闋中以端午佳節(jié)“碧艾香蒲處處忙”以及家家戶戶“慶端陽”的繁忙喜慶氛圍與自己“空惆悵”進行對比;下闋中以端午節(jié)大家只知道歡慶佳節(jié)卻“誰復吊沅湘”和作者“《離騷》讀罷總堪傷”進行對比?!娟U運用】

3)通過對比,作者慨嘆世人忙于節(jié)日的喜慶,而不理解或淡忘了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同時也抒發(fā)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jié)的崇敬?!疚鲂Ч?/p>

高考示例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09年湖北卷)

《題西溪無相院》

張先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方修蘆礙月生。第二聯(lián)是怎樣寫景的?請簡要分析。(4分)

答題思路

①判斷并指出詩歌中的表達技巧:視聽結合、前后照應、以動襯靜。②具體分析運用了該表達技巧的詩句。第二聯(lián)上句“浮萍破處見山影”,著眼于視覺,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xiàn)出來,呼應了第一聯(lián)的“清”字;下句“小艇歸時聞草聲”,則落筆于聽覺,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huán)境的寧靜,呼應了第一聯(lián)的“靜”字。③分析該表達技巧運用的效果。上下句在寫景上視聽結合,并以動襯靜,寫出了環(huán)境的清幽清凈,照應了首聯(lián)。參考答案

第二聯(lián)上句“浮萍破處見山影”,著眼于視覺,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xiàn)出來,呼應了第一聯(lián)的“清”字;下句“小艇歸時聞草聲”,則落筆于聽覺,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huán)境的寧靜,呼應了第一聯(lián)的“靜”字。上下句在寫景上視聽結合,并以動襯靜,寫出了環(huán)境的清幽清凈,照應了首聯(lián)?!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手法:擬人、直抒胸臆情感:1、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2、表現(xiàn)出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以及對朋友的赤誠之心

課堂練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