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_第1頁
第1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_第2頁
第1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_第3頁
第1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_第4頁
第1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宗法制導入太廟這幢古代建筑坐落在北京天安門東側,是明清兩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稱為太廟。夏商的政治制度禹禹陵

(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東南郊會稽山麓)夏夏啟在今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面積3.75平方公里。1959年開始發(fā)掘。遺址中,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建筑基址多座。其中一座基址中心建筑為面闊八間、進深三間的大型宮殿。同時,遺址中出土有制陶、鑄銅、制骨、制石的手工作坊和一些陶器、銅器等。其年代晚于河南龍山文化而早于商代二里崗文化;經(jīng)碳—14法測定,遺址年代約當公元前1900—前1600年,與文獻中所記夏朝時間相符。學術界普遍認為二里頭遺址的文化屬于夏文化。二里頭夏朝宮殿基址二里頭夏朝宮殿復原圖(正面俯視)鑲嵌十字紋方鉞(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春秋左傳》封面《春秋左傳》中關于夏軍制的記載鉞是一種兵器,然而玉鉞卻不能作為武器,應是由鉞演化而來的一種典禮上的儀仗器。夏·玉鉞(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玉戈二里頭文化遺物,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玉戈是夏朝典禮上的儀仗器。夏朝把天下劃分為“九州”進行統(tǒng)治;出現(xiàn)了鎮(zhèn)壓人民的刑罰;統(tǒng)治者筑城郭以保護自己。奴隸制國家機器產(chǎn)生了。

芒芒禹跡,畫為九州?!蹲髠鳌废骞哪晗挠衼y政而作《禹刑》?!蹲髠鳌氛压?/p>

鯀(禹的父親)筑城以衛(wèi)(護)君,造郭(外城)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痘茨献印ぴ烙枴废某顒訁^(qū)域圖

成湯

商西亳商城的城墻(河南省偃師市)西亳商城,一說為成湯建立商朝時的都城。西周大盂鼎銘文大盂鼎有一件西周時代的銅器——《大盂鼎》的銘文說,在商王朝的中央政府有“殷正百辟”(百官),在地方上有“殷邊侯甸”(諸侯)。它說的:“殷正百辟”,具體地說就是《尚書·酒誥》中說的:“越在內服,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它說的“殷邊侯甸”,就是同書所說的“越在外服,侯、甸、男、衛(wèi)、邦伯”??梢?,商代的統(tǒng)治機構是分為“內服”和“外服”兩種。所謂“內服”和“外服”,實際上就是王畿和畿外之地,就是中央和地方?!杌ⅰ断纳讨苁吩挕吠蹒芤酝馐巧掏醭摹八耐痢?,即累見卜辭的東土、南土、西土、北土。在這廣袤的地區(qū),商王分封了許多同姓或異姓諸侯,被稱為“外服”。這些諸侯建立了眾多的方國。在諸侯的方國之間或邊遠的地方,則散布著許多發(fā)展程度不等的少數(shù)民族的方國或部落。從卜辭中看,商代的諸侯已有侯、伯、子、男等不同等級的爵位。其中侯國最多,如太侯、攸侯、周侯、蒙侯、杞侯等。其次為伯,如易伯、宋伯、羊伯等。此外為子、男之屬,如雀男、微子、箕子等。這種爵位,規(guī)定了諸侯的高低等級。他們都要臣服于商王,所以叫做“外服”,“服”就是服事王室的意思,即需要定期向商王貢納,負擔勞役,奉命征伐。正如《詩經(jīng)》所說:“天命多辟,設都于禹之跡,歲事來辟”(上天命令各國諸侯,立國于禹所平治的土地之上,歲時來朝見商王)。——黎虎《夏商周史話》鬼方位置示意圖鬼方,又稱為“西落鬼戎”。鬼方西遷后,中心分布區(qū)在陜西北部和山西北部的黃河兩岸,是商王朝西北地區(qū)強大的方國。武丁曾大規(guī)模征伐鬼方,用了三年時間才將鬼方征服,使鬼方成為商王朝的盟國。鬼方商朝鬼方石城墻觸角式鳥首青銅短劍(鬼方遺址出土)羌方位置示意圖羌方是指羌族部落占據(jù)的地方。羌族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古老的民族,起源于西北的甘肅、青海地區(qū)。由于社會發(fā)展落后,各部落分布地區(qū)又廣,彼此分散,羌族始終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政治實體,一直分散居住,過著農牧生活,其主要活動地區(qū)包括今甘肅省南部的洮河流域,涇水、渭水流域以及白龍江、西漢水流域等地。羌方犬首人身紋陶壺(羌方地區(qū)出土文物)蜥蜴紋雙肩耳罐(羌方地區(qū)出土文物)新干大墓隨葬品出土現(xiàn)場新干方國位于長江以南的鄱陽湖——贛江流域,倚靠丘陵起伏、水澤密布、土地肥沃的天然優(yōu)勢,建立了相當發(fā)達的農業(yè),已懂得使用起土工具如犁鏵、鍤、耒、耜、鏟和收割工具如鐮。新干方國很可能是商人為開采江南銅礦而扶持的地方政權。從大量出土的青銅禮器、兵器和農具,可以推斷新干方國是一個與中原商王朝并存發(fā)展的地域方國。新干方國神人獸面形玉飾(新干方國地區(qū)出土文物)云雷齒紋鉞(新干方國地區(qū)出土文物)(蜀方)三星堆遺址位置示意圖蜀方鎏金銅面具(蜀方地區(qū)出土文物)蜀方位于長江上游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具有高度發(fā)達的青銅文明,以農業(yè)為主,是一個與商朝關系密切的方國。鷹首杖首(蜀方地區(qū)出土文物)商王也關心并保護諸侯方國。卜辭中累見遭受侵略的方國君長向商王報告軍情,請求援助的記錄。商王在卜年時,不僅占卜四土是否受年,還經(jīng)常為一些方國祈年,如“犬受年”等一類卜辭,就是商王關心犬侯等方國的年成。不過,商王朝與方國之間,以及方國與方國之間,也常有戰(zhàn)爭發(fā)生,卜辭中常見諸侯的君長被商王打敗之后,殺其首領以祭祀先王的記錄,或將其頭蓋骨刻辭為飲器的情況。——黎虎《夏商周史話》商王征鬼方牛骨刻辭商王武丁早期征討方國的卜辭(龜腹甲)小子逢卣銘文銘文中記載了商代晚期帝乙,派人討伐人方的史實。殷墟商王武丁寵妃婦好墓的葬坑(按原樣復原)獸面鉞(殷墟婦好墓出土)婦好,商王武丁的妃嬪,曾率兵征伐羌、夷、土方等族、方國。她一次伐羌用兵達13000人。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鬃游髦艿姆址庵浦芪渫鯗缟讨芪耐?/p>

扶風境內的周原遺址武王

姜尚

姜尚,又稱呂尚,姜姓,呂氏,名望,字尚父,一說字子牙,周代齊國的始祖,西周初年官太師(武官名),又稱師尚父。他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后封于齊。東方夷族從武庚及“三監(jiān)”叛亂,成王授以他征討周圍地區(qū)之權。西周戰(zhàn)車(模型)牧野之戰(zhàn)(想像畫)

利簋(1976年陜西省臨潼縣出土)簋為盛食器。利簋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45公斤。簋內有銘文32字記述了周武王伐商的事跡?,F(xiàn)藏陜西省臨潼縣博物館。天亡簋(盛食器)(陜西岐山出土)簋高24.2厘米,口徑21厘米。簋內有銘文78字,記述了周武王滅商后舉行大典,祭告文王,并代替殷王祭祀上帝的事跡。周公周公,姬姓,名旦,又稱叔旦;西周初年政治家。周文王子,武王弟,采邑在周(今陜西岐山北),稱為周公。他曾助武王滅商。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攝政。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聯(lián)合武庚和東方夷族反叛。他出師東征,平定反叛,大規(guī)模分封諸侯,并營建洛邑(今河南洛陽)為東都。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主張“明德慎罰”。其言論見于《尚書》的《大誥》、《康誥》、《多士》、《無逸》、《立政》等篇。周公輔成王、東征位于河南洛陽的周公廟周公廟(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7.5公里的鳳凰山南麓,唐武德元年(618)建)。漢墓畫像石中的周公輔佐成王圖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西周的分封制宜侯矢簋(盛食器)西周早期的青銅器。1954年在江蘇丹徒出土。簋高15.7厘米,口徑22.5厘米,重4.35公斤。簋內有銘文120余字,實存116字,記述周康王冊封矢為宜侯,賞賜他酒、銅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隸等。該簋銘文是關于西周實行分封制的重要史料?,F(xiàn)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堇鼎(1975年北京房山出土)堇鼎高62厘米,口徑47厘米,重41.5公斤。內壁銘文26字,大意是燕侯命堇去鎬京向太保奉獻禮品和太保賞貝給堇。銘文中的太保即是西周初年任太保的召公奭,封于燕,因留朝中輔佐周王,由他的兒子旨去封地為燕侯。派堇奉獻禮物的,當是燕侯旨。這件堇鼎及其銘文,反映了周初周王封燕及諸侯與天子的關系。燕國西周部分封國太保戈西周初年,輔佐周王建國的召公奭所用的兵器。召公奭被封在燕,因他官為太保,留在鎬京輔佐周王,由他的兒子就燕受封。銘文記載燕侯賞賜臣復妾等家內奴隸,供復使用。復尊及銘文伯矩鬲這是燕國貴族伯矩因受燕侯賞賜而作的器。它證實西周由上而下的層層分封,隨之而來的是層層賞賜。魯國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于魯,大啟爾宇,為周室輔?!蹦嗣敼?,俾侯于東,錫之山川,土田附庸。——《詩經(jīng)·魯頌》成王對周公說:“立你的長子伯禽,使他為侯于魯,大大地開發(fā)疆域,作周王室的輔助?!庇谑敲轂轸敼?,使他到東方為侯,賜給他那里山川,還有土田和附庸小國。魯侯尊及銘文魯侯尊,西周初年的容酒器,也是禮器。器內有銘文二十二字,記載周康王命令王臣明公派遣由殷民三個氏族組成的軍隊,征伐東夷,魯侯親自參加戰(zhàn)役。由此表明,西周出兵征伐,姬姓嫡系諸侯要親歷戰(zhàn)場助戰(zhàn)。邢國邢侯鉞邢國的始封君是周公的庶子之一,排行第三,金文中稱為邢叔。邢國錯金銘文銅戈叔虞立國之處(今山西太原晉祠)晉國的開國君主叫姬虞。他是周武王(姬發(fā))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故又稱叔虞,因為被封于唐國,也稱唐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兒子燮父改國號為晉,從此開始稱作晉國。晉國晉侯銅簋及銘文虢國國君虢季墓的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虢國是西周晚期周王室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屬于黃河流域勢力較強大的諸侯國,春秋時期為晉國所滅。其始封君是最高等次的王臣——公,其地位僅次于周天子,封邑又在京畿區(qū)內,因此與周王室關系十分密切。虢國墓地有五百余座國君、貴族和平民墓葬,尊卑等級無所不在,再現(xiàn)了周王朝分封制下諸侯國君及家族墓地喪葬禮制。虢季墓復原圖玉柄鐵劍(國君虢季生前佩帶的短劍)虢季列鼎之一(虢季墓出土)陜西省寶雞市出土。此銅盤內底鑄有110字銘文,記述了虢季子奉周王命,征伐西北部族,斬敵首500個,俘虜50人,受周王賞賜的史實。虢季子白盤楚莊王雕像(楚莊王)八年,伐陸渾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鼻f王曰:“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折掉戟的鉤尖),足以為九鼎?!蓖鯇O滿曰:“……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背跄藲w?!妒酚洝こ兰摇罚ǔf王)八年,伐陸渾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鼻f王曰:“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折掉戟的鉤尖),足以為九鼎。”王孫滿曰:“……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背跄藲w?!妒酚洝こ兰摇反呵飼r分封制的破壞春秋時分封制的破壞鄭莊公雕像西周滅亡后,周天子控制的土地越來越少,在諸侯國中的威信逐漸降低。鄭國國君鄭莊公(前757—前701年)對周王傲慢無理,周王親率軍隊討伐鄭國,結果周王被打得潰不成軍,自己的肩膀也中了一箭。諸侯的勢力越來越大,周王慢慢僅存有天子的虛名。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墩撜Z·季氏》齊桓公畫像春秋五霸晉文公雕像楚莊王雕像宋襄公畫像秦穆公畫像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度大宗、小宗示意圖西周宗法制關系圖表示其余嫡子及庶子等降一級長子長子長子長子長子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对娊?jīng)·大雅》諸侯是國家的屏障,大宗是國家的主干,懷德是國家平安的保證,同姓是國家的城壘。本課知識結構探究學習總結本課測評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是什么?2.分封制和宗法制對西周的統(tǒng)治起了什么作用?學習延伸1.探究活動參考目前出版的有關百家姓系列叢書、家譜、各地宗祠、家廟,以及民間存在的“尊宗敬祖”“認祖歸宗”等現(xiàn)象,試寫一篇小論文,闡明你的觀點。2.閱讀與思考下面是《史記》中西周時期重要諸侯國受封情況的記載:《吳太伯世家》:“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指周文王之父)之兄也。”《齊太公世家》:“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