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八章土壤熱狀況土壤熱狀況的意義
一、是土壤肥力的4個要素之一,對其它3個肥力因素有重要影響。1、土壤溫度狀況影響?zhàn)B分的有效性直接的—風化、純化學反應,間接的—通過微生物。2、土壤溫度影響水分的蒸發(fā)、蒸騰、再分布,影響水的能量狀況、粘滯度,因而對水分的運動和有效性有直接影響。3、影響土壤空氣的交換和更新。4、對植物的生命活動有直接影響。二、影響土壤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
從赤道到兩極,土壤類型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溫度的不同造成的。在土壤分類中,土壤的熱狀況是一個重要的依據(jù),放在高級分類單元。
第一節(jié)土壤的輻射平衡一、土壤熱量的來源(一)太陽的輻射能
太陽的輻射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源泉,也是土壤熱量的最主要來源。
地球雖然只獲得太陽總輻射能的極小部分,大約20萬分之一,但比從其它方面所獲得的總能量要大數(shù)千倍。當?shù)厍蚺c太陽為日地平均距離時,在大氣上部邊界測得的太陽輻射強度為1.90卡/cm2/min。但是,實際上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遠遠小于這個數(shù)量。因為太陽光線通過大氣層時,一部分被大氣和云層吸收,一部分被云層和大氣散射。到達地表面的熱量,還有一部分被輻射和反射回大氣,真正被土壤吸收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生物熱
微生物在分解有機質(zhì)的生命活動中,產(chǎn)生一些熱量,其中一部分被微生物作為同化作用的能源,大部分則用來提高土溫。
據(jù)估算,含有機質(zhì)4%的土壤,每英畝耕層有機質(zhì)的潛能為6.28×109~6.99×109KJ,相當于20~50噸無煙煤的熱量。
在局部范圍內(nèi),利用生物熱來提高地溫還是很有效的。如早春溫度偏低,用各種有機物料作成溫床培育幼苗,可以延長生育期,使蔬菜提早上市,有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三)地球的內(nèi)熱地球內(nèi)部也可以緩慢地向地表土壤傳遞熱量,只因為地殼導熱能力很差,每平方厘米地面全年從地球內(nèi)部獲得的熱量只有54卡,相當于半小時的太陽輻射。二、土壤的輻射平衡
土壤接受太陽輻射,同時也向空氣中輻射,兩者的差額,稱為土壤的輻射平衡。HIEa(一)短波輻射
太陽的輻射是短波輻射,波長為0.3~4微米。當透過大氣層時,有相當一部分被大氣中的水汽、云霧、CO2等吸收、散射和反射,直接到達土壤表面的只有一小部分,稱為太陽直接輻射能,輻射強度記為S,占到達地球總輻射能的20%左右。
被大氣散射和云層反射的太陽輻射能,通過多次的散射和反射,又將其中一部分輻射回地面,稱為天空輻射或大氣輻射,這部分也是短波輻射,記為s,占到達地球總輻射的27%左右,大于前項S。
S+s,稱為總的短波輻射。這部分能量到達地面后,有一部分會被土壤反射回去,用a來代表反射率,則:a=反射出去的短波輻射/投入的總短波輻射,反射出去的部分為(S+s)×a。(二)長波輻射地面接受太陽輻射后,溫度上升,便向大氣層進行長波輻射,波長為4~100微米,其強度記為E。與此同時,大氣因吸熱升高溫度后,又向地面產(chǎn)生長波逆輻射,其強度記為G。這兩種長波輻射的差值,代表地面的有效長波輻射,記為r,
r=E-G(三)輻射平衡
R=〔S+s-(S+s)×a〕-(E-G)=(S+s)(1-a)-r
R可以為瞬時值,也可以是某一段時間的總和。R為正,表明地面輻射收入大于支出,R為負,表明地面輻射支出大于收入。
R的大小,表示增熱與冷卻的程度。三、影響地表輻射平衡的因素(一)太陽的總輻射強度這是影響地面輻射平衡最重要的因素。太陽的總輻射強度主要和緯度有關(guān),在緯度一定的情況下,和坡向、坡度有關(guān)。
在中緯度地區(qū),南坡比北坡接受的太陽輻射能多,土溫也比北坡高。坡度越陡,坡向的溫差越大。坡向的這種差異,具有巨大的生態(tài)意義和農(nóng)業(yè)意義。
在中緯度地區(qū),南坡坡度每增加一度,約相當于緯度南移100公里所產(chǎn)生的影響。在高緯度,由于天空輻射在總輻射中所占比例很大,坡面的不同對土壤熱量的收支影響不大。
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實踐中,可利用坡向、坡度等小地形因素,來增加接受太陽輻射的數(shù)量,提高土壤溫度。
(二)地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1、日照高度日照越高,即太陽光的入射角越大,反射率越小。入射角為45°時,水層反射率為5%,15°時,水層反射率為20%,5°時,水層反射率為50%。2、土壤表面狀態(tài)土壤顏色、粗糙程度、含水量、植被覆蓋度,對太陽輻射的反射強度有極大影響。積雪反射率最大,達75~95%,森林覆蓋為5~20%,低洼過濕的草地為12~30%。
同一土壤,濕土反射率比干土低,深色土壤比淺色土壤反射率低。如黑色土壤為5~15%,而淺灰白色土面為25~45%,粗糙的土面反射率比平滑土面低。
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用各種覆蓋物,或?qū)嵭虚g作套種,能使地面粗糙度增加,減少反射率,有利于提高土溫。
(三)地面有效輻射地面有效輻射是地面凈放出的熱量:
r=E-G,是長波性質(zhì)的輻射,在無云時為
0.12~0.24卡/cm2/分。
1、大氣質(zhì)量云霧、水汽、煙塵能強烈地截留和反射地面放出的長波輻射,使大氣逆輻射增大,減少地面的有效輻射,即減少地表熱量的損失。初秋的夜晚,有云的天氣不很冷,而睛朗的天氣卻比較冷,容易發(fā)生霜凍。2、海拔高度空氣密度、水汽、塵埃等,都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大氣逆輻射相應減小,有效輻射增大。
這個效應在自然界是相當明顯的,在很多緯度不是很高的地方,平原地區(qū)最低氣溫也在6~7℃,但山峰上卻可以常年積雪。3、地表特征起伏地面比平滑表面輻射面大,有效輻射也大,從這個角度看,地面粗糙,不利于土壤熱量的保存,與反射的情況相反。因此,地表粗糙對土壤熱量收支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第二節(jié)土壤的熱量平衡一、土壤的熱量平衡土壤接受輻射后,能量有以下幾個去向:1、蒸發(fā)消耗土壤中水分的蒸發(fā)要消耗掉大量的能量。2、向空中散發(fā)的亂流熱。3、生物過程所消耗的熱量。土壤中生物的生理活動需要的熱,這種消耗很少,一般可忽略不計。4、長波輻射。二、影響土壤熱量平衡的因素
(一)影響蒸發(fā)熱交換的因素
在濕潤氣候條件下,很大一部分地面輻射能,通過蒸發(fā)作用,耗散在大氣中,土壤越濕,消耗于蒸發(fā)的熱量越高。
熱帶地區(qū)土壤溫度不致過高,主要是水分蒸發(fā)造成的,如又熱又干,則土溫會很高。影響水面蒸發(fā)的主要因子是溫度、濕度飽和差、風速、氣壓等。影響土壤中水分蒸發(fā)的因素,除上面這些外,還與土壤的水吸力和土壤水由底層向表層傳導的速度有密切關(guān)系。(二)影響亂流熱交換的因素土壤獲得熱量以后,相當大一部分能量傳播給近地面空氣層,借空氣的亂流,進行熱量傳播。因亂流而產(chǎn)生的熱交換,稱為亂流熱交換。在一定時間內(nèi),土壤表面單位面積上亂流交換的熱量P與溫度的垂直梯度及空氣的熱容量有關(guān):
P=Ca·Pa·K·dt/dzCa—空氣的重量熱容量
Pa—空氣的密度
K—亂流交換系數(shù),在單位溫度梯度下,每秒鐘內(nèi)單位土面上,因亂流而進入空氣中的熱量卡數(shù),單位卡/cm2/秒。
dt/dz—垂直的溫度梯度。1、空氣的重量熱容量是一定的,而空氣的密度受氣壓影響,氣壓高時,這種交換作用加強。2、dt/dz是土壤表面與空氣的溫度梯度,土壤溫度與大氣溫度之差越大,這種交換作用越強;所以太陽輻射強時,土面熱,土壤傳遞給空氣的熱量多,而在夜間,只有長波的逆輻射,因而dt/dz減小,亂流交換也弱。3、k值:溫暖季節(jié)較冷季高,白天比夜間高,晴天比陰天高,風大時比風小時高。4、亂流的大小還與近地層的濕度梯度有關(guān),濕度梯度愈大,亂流愈強。因此,控制近地層的空氣的溫度與濕度梯度,能有效地控制亂流。
利用防護林網(wǎng),可以調(diào)節(jié)亂流系數(shù),減少亂流交換造成的熱量損耗,這在北方地區(qū)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第三節(jié)土壤的熱性質(zhì)一、土壤的熱容量(一)重量熱容量(massheatcapacity)單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oC所需要的熱量,一般用C來表示,單位是卡/克·度。(二)容積熱容量(volumeheatcapacity)
單位容積的土壤溫度升高1℃所需要的熱量,單位是卡/cm3·度,常用Cv來表示。容積熱容量有兩種。1、Cv=C·D,
D為土壤的容重2、
Cv=0.46Vm+0.60Vo+Vw+0.0003Va
Cv:各組分容積熱容量之和。0.46:一般礦質(zhì)土粒的C為0.17卡/克·度,取比重值2.7,則礦質(zhì)部分的Cv=0.17×2.7=0.46卡/cm3·度。0.60:有機質(zhì)的C為0.46卡/克·度,比重為1.3則有機質(zhì)的Cv=0.46×1.3=0.60卡/cm3·度。土壤水的C和Cv=1.0,故Vw的系數(shù)為1。土壤空氣的C為0.24,比重為0.0013,則土壤空氣的Cv=0.0003,由于數(shù)值小,可忽略不計,但絕不表明空氣的容量是無關(guān)緊要的。從上式中可見,Va越大,總的Cv可能越小,這是因為前三項都受Va的影響,不是獨立變量。在容重一定的情況下,土壤熱容量的大小,主要決定于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因為在土壤中,有機質(zhì)和礦物質(zhì)的相對含量變幅一般不大,前兩項對于特定土壤可以看成常數(shù),土壤的Cv因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2)土壤的容積熱容量受三相比率的影響,同一種土壤翻松、壓實后,容積熱容量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就是說,土壤的容積熱容量受容重的影響。二、土壤導熱率(soilthermalconductivity)
土壤能夠傳導熱量的性質(zhì)稱為土壤導熱性。導熱性的強弱,用導熱率來衡量。土壤導熱率()
在單位厚度(1厘米)土層,溫差為1℃時,每秒鐘從單位斷面(cm2)通過的熱量焦耳數(shù)。單位是J·
cm
·s-1
·
℃-1。:土壤導熱率;Q:在一定時間內(nèi)流動的熱量;A:土壤面積;T:時間;(t1-t2)/d:土壤溫度梯度。土壤三相物質(zhì)的導熱率差異顯著,水的導熱率為0.0013—0.0014,空氣為0.000055—0.000056,水為空氣的25倍左右。常見礦物的導熱率是在0.004—0.005之間,是水的3.1—3.6倍,因此三相物質(zhì)的導熱率順序為:
固相>液相>氣相。(二)影響導熱率的因素1、土壤含水量和質(zhì)地
濕潤的土壤,導熱率較高,因為水的導熱率比空氣高20多倍。質(zhì)地粗的土壤,不需要很多的水分,就可以在土粒間形成連續(xù)的水膜,使熱量易于通過,故干燥的砂土在剛剛濕潤時,導熱率明顯增加,以后再增加供水,就接近最高導熱率。
粘重的土壤情況基本相反,由于表面積大,形成包被土粒的連續(xù)水膜所需要的水多,最初供水時導熱率增加的不多,繼續(xù)供水,土壤導熱率顯著增加。
2、土壤孔隙度
在干燥的情況下,土壤孔隙中充滿空氣,而空氣的導熱率很低,所以,孔隙度越大,導熱率越低。土壤的容重由1.1增至1.5時(孔隙度由約50%減少到43%),土壤導熱率由1.0×10-3增至2.1×10-3卡/厘米·秒·度,增加1倍以上。容重增加所造成的導熱率增加,比加水所造成的影響小。例如:將容重為1.1的干土的導熱率作為100,則容重為1.2、1.3、1.5的干土導熱率分別為130,165和210。
當這4種干土有25%的孔隙充滿水時,相對的導熱率別為400、410、420和440,如有50%的孔隙充滿水時,則分別為670、625、800和860。
三、土壤的導溫率
土壤既然能傳導熱量,而熱量能使土壤溫度升高,因此土壤也具有導溫性。
土壤傳導溫度的性能稱為導溫性。
在一定的熱量供給條件下,土壤溫度的變化多少取決于土壤的導熱性和熱容量。(一)導溫率的概念土壤導溫性的強弱通常用導溫率來衡量。導溫率在有些國外文獻稱為熱擴散率:
soilthermaldiffusivity,
soilheatdiffusivity
在土層垂直方向上,每厘米距離內(nèi)有1℃的溫度梯度,每秒流入1cm2斷面面積的熱量,使單位體積(1cm3)土壤所發(fā)生的溫度變化。K=λ/Cv,單位:cm2/s。從式中可知:導溫率與導熱率成正比,與熱容量成反比,當熱容量不變時,導溫率與導熱率變化是一致的,但是,如果熱容量變化時,兩者的表現(xiàn)就不一致了。
(二)影響導溫率的因素主要是三相比例,更確切地說,是液相和氣相的比例。土壤水的導溫率為0.0013,土壤空氣的導溫率為0.00005/0.0003=0.16;土粒的導溫率為0.004~0.005/0.46=0.009~0.011。導溫率的順序為:汽>固>液。從上面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導熱率最小的空氣,導溫率最高。在一定的土壤條件下,土壤的導溫性主要決定于土壤水和空氣的比例。干土土溫容易上升,濕土土溫不容易上升。第四節(jié)土壤的溫度狀況
土壤的溫度狀況是指1年當中,1月當中或1天當中土壤上下層間的溫度變化。這種變化是土壤熱量平衡和土壤熱性質(zhì)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在農(nóng)業(yè)用地上,作物種類、生育時期、栽培措施等對土壤的溫度狀況也有影響,因此,各地的土壤溫度狀況有很大差異。一、土壤溫度的年變化土壤溫度的年變化,多以各土層溫度的月或旬平均值繪成等溫線,或繪成月平均溫度分布曲線。土壤溫度季節(jié)變化的變幅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在高緯度,消失于25m深處,在中緯度,消失于15—20m深處,在低緯度,消失于5—10m深處。二、土壤溫度的日變化
(一)土壤表面溫度的最高值出現(xiàn)在13—14時左右,為一天中最強的太陽輻射出現(xiàn)后一小時,最高氣溫出現(xiàn)前一小時。日出時表土溫度最低。夏季日間的表土溫度可以遠高于氣溫,在夜間和冬季表土的溫度略高于氣溫,表土的日平均溫度仍高于氣溫。
(二)土溫的日變化以表土最大,愈向深層變幅越小,到40cm處已沒有太多變化,在
60~70~100cm,土溫已沒有變化了。(三)
土溫垂直梯度在1天內(nèi)以14時為最高,夜間大大減小。土溫日變幅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輻射平衡的日變化和土壤的熱性質(zhì),并受地面和大氣間熱量交換的影響。從輻射平衡方面看,天氣狀況,特別是云量,降水、風力對土壤溫度的日變化影響較大。晴天比陰天的變幅要大得多。
植被在白天攔截太陽輻射,減少熱量收入,夜間阻攔地面的長波輻射,使土壤溫度的日變幅減小。三、土壤及近地層大氣熱狀況的調(diào)節(jié)土壤溫度與作物生長的關(guān)系極為密切。低溫不利于土壤肥力的發(fā)揮,直接影響作物生長。
夏季土溫太高,土壤水分蒸發(fā)快,葉面蒸騰量大,易出現(xiàn)干旱。因此,對土壤溫度常常有加以調(diào)節(jié)的必要。
(一)耕作措施1、壟作壟作能夠增加土壤的表面積,增加對輻射的吸收量,并能減少反射。壟作同時增加了長波輻射的熱量,但由于夏天晝長夜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平板型太陽熱水器項目提案報告
- 角色扮演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 服裝品牌員工福利保險補充協(xié)議
- 淋巴細胞亞群及細胞因子與前列腺癌治療和預后的相關(guān)臨床研究
- 基于組分間交互作用調(diào)控的生物油催化重整抑焦促氫機理研究
- 海外人才背景核查保密補充協(xié)議
- 2025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網(wǎng)絡文學電子書閱讀器租賃與數(shù)字版權(quán)交易運營管理協(xié)議
- 電商企業(yè)電商運營講師聘用協(xié)議
- 兒童樂園商場鞋帽區(qū)品牌合作經(jīng)營合同
- 初中生物會考試卷及答案2024
- 2025年游戲開發(fā)與設計專業(yè)考試試卷及答案
- 美術(shù)高考集訓班協(xié)議合同
- 中國證券經(jīng)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食品質(zhì)量與安全專業(yè)《食品化學》課程標準
- 貿(mào)易人居間合同協(xié)議
- 《肺結(jié)核的診斷與治療》課件
- 陜西省咸陽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高考模擬檢測(三)物理試題(含答案)
- 浙江省溫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高清版)DB3301∕T 0411-2023 公共汽電車維修車間建設與管理規(guī)范
- 激光應用技術(shù)發(fā)展路徑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