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tài)的誘惑_第1頁
意識形態(tài)的誘惑_第2頁
意識形態(tài)的誘惑_第3頁
意識形態(tài)的誘惑_第4頁
意識形態(tài)的誘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意識形態(tài)的誘惑英國小說是個女人味很重的體裁,尤以18、19世紀為甚。這表現(xiàn)于幾個方面。首先,許多名篇出自女作家之手(如克拉拉·里夫、安·拉德克利夫、簡·奧斯盯瑪麗·雪萊和布朗特姐妹等都是英國小說史上的里程碑);其次,這段時期小說的讀者中女性所占的比重非??捎^;第三,18、19世紀小說的內(nèi)容也多牽涉女性主題,大抵不出愛情婚嫁這一范圍,且多數(shù)作品的主角是女性。一些小說索性用女主人公的名字作為標題,如?摩爾·弗蘭德斯?、?帕美拉?、?克拉麗莎?等。據(jù)批評家依恩·瓦特的研究,小說這一文學形式在該國的興起本身就與18世紀婦女地位的改變密不可分。(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這個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有較大上升,其最直接、最重要的后果便是英國從此有了婚姻自由。愛情婚姻是文學永久的主題,這個時期的作品自然而然地開場注意對男女微妙復雜的感情關系的描繪。(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而無論以深度或廣度言,這種描繪顯然非小說不能勝任。小說的流行盡管得益于婦女地位的上升,但同時也反映并加深了18、19世紀英國婦女仍相對卑微的社會地位?!胺从敞曪@而易見,“加深〞那么需要一個前提:即文學作品對社會現(xiàn)實的干預作用。法國批評家??掠嘘P知識與權利的闡述為這個前提提供了理論根據(jù)。??抡J為,知識的制度化是權利的工具和載體。主導一個社會的各種力量以及其間的關系都表達在各類知識中間,知識甚至是這種力量關系的結晶。知識又由各種出版物和媒體傳播到個人,影響他們的觀點,左右他們的行為。所以,人們對書籍和各種媒體產(chǎn)品的消費是社會權利中心輻射其力量、左右人們言行的重要方式。(注:參見ihelefuault:thehistryfsexuality,vl.1(neyrk:panthenbks,1978)。這一論點也與馬克思主義關于意識反作用于物質(zhì)一論不謀而合。)福柯的理論鼓勵了一大批評論家,其中最引人注目者當推批評家薩伊德。薩氏對歐洲東方學的研究說明,西方諸強對東方最近幾個世紀以來的征服同其在文化領域中對東方世界的表述相輔相成。(注:參見edardsaid:rientalis,lsted.(neyrk:panthenbks,1978)。)在晚期資本主義,經(jīng)濟與政治逐漸交融,消費手段和文化表述手段也日漸統(tǒng)一,這種條件尤其有利于上述“互惠〞關系的存在。當今的美國娛樂業(yè)(尤其是好萊塢)是文化、經(jīng)濟與意識形態(tài)融為一體的最正確代表。制片商、電視網(wǎng)、報紙和大銀行互相浸透,逐漸演變成一個龐大的文化產(chǎn)業(yè),其職能包羅從表演、制作、發(fā)行到播放渠道的整個過程??梢韵胍?,這一產(chǎn)業(yè)的政治經(jīng)濟影響力輻射到遠在文化娛樂之外的各個領域。我們所處的具有濃重后現(xiàn)代色彩的時代,政經(jīng)力量的施展己不再僅僅(或主要)依賴于對消費方式的控制,而更多地通過對表述手段——“代碼〞——的控制來實現(xiàn),因此上述一體化也在所難免。(注:參見raigens:beyndregnitin:representatin,perandulture,ed.stbrysn,barbarakruger,lynnetillanandjaneeinstk,(berkeley:up,1992),260頁。)通俗點講,一個政治經(jīng)濟領域財大氣粗的人必須同時是在象征層面能呼風喚雨的人,亦即擁有文化表述手段,反之亦然。頗有意思的是,文化的這一后現(xiàn)代特征早在18世紀英國小說家里查遜身上便初露端倪。被許多人尊為英國小說之父的里查遜還是一個成功商人(英國有名的印刷商),并常自我標榜為清教倫理的道德衛(wèi)士。寫作對于里查遜可謂經(jīng)濟、政治、意識形態(tài)一舉三得。出版小說不僅給他帶來豐厚的經(jīng)濟收入,同時也是這位忠誠的清教徒傳播其宗教理念的主要手段。??潞退_伊德有關文化表述與權利的理論于小說同樣適用。當然,小說對現(xiàn)實的影響有其獨特的機制與形式。同電影一樣,小說有其他文化形式無法比較的照明(illuinate)現(xiàn)實的才能。這種照明是文學干預現(xiàn)實的主要渠道,因為權利(per)運作的一個根本條件是可視性。在?約束與懲罰?一書中,??峦ㄟ^監(jiān)獄建筑的可視性對改造犯人所起的作用一例,非常形象地證明了可見性(visibility)對于權利作用之重要。(注:ihelefuault,disiplineandpunish:thebirthftheprisn,tans.alansheridan(neyrk:vintagebks,1979).)需要指出的是,可見性未必等同于視覺意義上的“看得見〞,它同樣可用于抽象意義;如小說和電影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描繪便是為讀者觀眾“照亮〞了社會現(xiàn)實,尤其是其中各類社會關系以及讀者和觀眾自身所處的位置。換言之,文學和電影讓人們看清了他們自己是什么人。作品的照明把我們每個人象征性地納入我們所處的社會關系網(wǎng)中,并賦予特定的社會角色。此處所說的“象征性〞指的是法國心理分析學家拉康(jaqueslaan)所稱的“象征秩序〞(syblirder),(注:拉康把人的主體分為“想象秩序〞(iaginaryrder)和“象征秩序〞兩局部。)內(nèi)容包括語言、文字和法律等具有約(規(guī))定性的系統(tǒng)。文學藝術將讀者觀眾帶入這類象征秩序中,使其意識到并承受自己的社會角色。同時,小說還通過其“照明〞效應把我們每個人置于社會的共同監(jiān)視之下,在閱讀與欣賞過程中對讀者和觀眾的行為產(chǎn)生鼓勵或抑制作用。有的理論家認為,文學、媒體甚至包括公路邊的廣告牌都可能是社會監(jiān)視的形式——倒不是因為它們“看〞到了我們,而是因為我們從中看到了我們自己,我們的投影。法國后現(xiàn)代學者讓·波得里亞的比喻非常生動:事實上這些廣告牌能如“監(jiān)視電視〞一樣好(或者說一樣壞)地觀察、監(jiān)視你。這種電視看著你,你看著里頭混雜于人群中的自己。就在觀察這一瞬間,這電視成了一面不涂銀的鏡子。這個游戲通過“分身法〞把整個世界包裹在其中。(注:jeanbaudrillard,siularaandsiulatin,trans.sheilafariaglaser(annarbr:universityfihiganpress,1981),p.76.)值得注意的是,文學與媒體的監(jiān)視因帶來可見性、透明度而具有潛在的誘惑力。青少年追隨影視明星,模擬其服飾打扮言行思想,這是誘惑使然,因為模擬給人以虛幻的快感,使其滿足于被模擬的角色;同時這也是一種抑制,因為它限定了模擬者的選擇,成為標準其行為的途徑。這種模擬尤其能使處于社會中下層的人(特別是弱勢群體)安于現(xiàn)狀、承受現(xiàn)實,因此是維持社會現(xiàn)有秩序、保證社會安定的有利條件。文學藝術的功能之一便是為這些人的社會角色添加一些甜味佐料,使之充滿誘惑力,易為人們承受。對于多數(shù)18世紀英國年輕婦女,小說正是這樣一面魔鏡。由于題材上與女性聯(lián)絡嚴密,小說在當時擁有大量的女讀者群(為中產(chǎn)階級婦女閱讀的主要文學形式),是婦女讀者理解并承受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尤其是有關婚姻戀愛方面的倫理與觀念——的主要渠道,因此也成為當時社會監(jiān)視年輕婦女言行的“眼睛〞。這個時期小說為女性讀者塑造出不少貞潔賢惠的同齡模擬對象,這些形象多因其賢德最終獲得豐厚的財富與圓滿的婚姻。后人將此類小說稱為“教育文學〞,因其不僅為當時的年輕女子提供了行為準那么,還積極誘使她們承受和遵守這些道德標準。里查遜筆下的帕美拉就是一例。帕美拉:貞潔賢惠的典范18世紀的英國是一個宗教日益衰敗、世風每況愈下的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開展也引發(fā)了深入的社會變革:這些變化中有的嚴重威脅著英國傳統(tǒng)的價值體系、倫理觀念和宗教信仰。對于道德衛(wèi)士如里查遜者,引導人們承受、遵守傳統(tǒng)的道德標準無疑是當務之急。他們大聲疾呼,號召宗教復興,重振傳統(tǒng)美德。許多基督教行為標準手冊因此被重新編纂出版,其中數(shù)?女士圖書館?叢書(ladies'library)最為有名。從其標題不難發(fā)現(xiàn),此次道德復興運動的主要對象是婦女的德行。這套叢書中的許多小冊子在初版時并不唯獨針對婦女,這次被稍加編輯,改頭換面,成了婦女行為標準手冊,,頗耐人尋味。(注:ritagldberg,sexandenlightenent:eninrihardsnanddidert(abridge:abridgeup,1984),pp.47-51,p.41,p.41,pp.123-127,p.47.)這些書籍在宗教、道德方面的觀點與當時的小說(尤其是里查遜的作品)可謂互相照應(這種一致并非巧合,因為里查遜本人也曾撰寫過此類手冊)。(注:katherineuings,tellingtales:thehysteri'ssedutinandthery(stanfrd:stanfrdup,1991),p.97.)撇開內(nèi)容不說,單在題材上,兩者講述的都是女性問題。這種關注于婦女當然并非抬舉之象,反倒說明其社會地位之邊緣性,因為標準與準那么通常主要用于約束弱勢階層。以18世紀小說為例,成為故事矛盾之源、作者/讀者關注之對象者,多為處于權利中心之外、社會邊緣、或被統(tǒng)治壓制的社會群體。里查遜的小說是最好的佐證。貫穿里氏作品的一個中心問題是適齡未婚女子的貞操與美德,而對于定義、解釋這種貞操和美德以及正處于嚴重危機的宗教和道德,小說卻諱莫如深。在18世紀的英國,前面提到的社會變化加深了宗教衰退帶來的不良影響。彼時的英倫經(jīng)歷著一場史無前例的婚姻危機。在國家向個人中心型社會經(jīng)濟秩序轉變過程中,婚姻日益成為一種商業(yè)交易。同時,由于資本主義的出現(xiàn)和工業(yè)化的快速開展,男人對妻子的依賴較之農(nóng)耕時代大大減少,婦女的經(jīng)濟價值隨之降低,多數(shù)男人也不再指望通過獲取嫁妝來進步經(jīng)濟地位。這些因素促使許多男青年結婚年齡大大推后,加之一連串戰(zhàn)爭造成男性人口下降,英國一段時間出現(xiàn)了單身婚齡女青年過剩的現(xiàn)象。(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不難想象,在世人眼中,這些為數(shù)不少的“女光棍〞對業(yè)已墮落的社會風氣無異于雪上加霜。更何況由于基督教素來將女性肉體視作淫樂與罪過的象征,清教倫理更提倡節(jié)欲,美化婚姻,制止婚外(前)性行為,人們視這些過剩女性為洪水猛獸。道德衛(wèi)士們的擔憂確實也非完全空穴來風。生活艱辛逼良為娼,英國當時確有大批婦女迫于生計而淪落風塵,而且數(shù)量空前。(注:rbertpalfreyutterandgendlynbridgeneedha,paela'sdaughters(neyrk:illanpany,1936),pp.21,33,32,229.)可悲之處唯在于社會變革的受害者反被視為道德淪喪宗教衰頹的罪魁禍首。(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當然,將社會風氣的敗壞歸咎于婦女非特英國獨有。在一些伊斯蘭社會,婦女被從頭到腳包裹起來,為的也是防止其身體所具有的誘惑力破壞社會的道德秩序。其實在世界多數(shù)社會里,每有道德問題成為社會公害,婦女往往會成為治理的首要對象,似乎約束婦女是包治各種社會病害的靈丹妙藥;或者說,要使一個社會井然有序,好象關鍵在于控制其婦女。18世紀的英國也不例外。當時頗具影響力的?紳士雜志?(gentleen'sagazine)就建議社會采取措施使婦女均能自食其力,以防她們變成老處女或從事不良行當。(注:rbertpalfreyutterandgendlynbridgeneedha,paela'sdaughters(neyrk:illanpany,1936),pp.21,33,32,229.)里查遜顯然也持此觀點。在他看來,防止清教倫理在這場危機中遭受踐踏的最正確途徑是教育婦女抵御肉欲的誘惑和驅使。里氏本人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致力于這項事業(yè)。他的小說?帕美拉:美德有報?實際上也是一本婚戀指南,旨在為當時身處不利社會經(jīng)濟條件的未婚少女們指點迷津。首先,小說(以及后來的?克拉麗莎?)提醒青年婦女們,英國是個色狼四伏的社會,象b先生和拉弗雷斯般淫蕩的闊佬比比皆是,他們每日伺機引誘、加害于那些不諳世事的少女。b先生對帕美拉不遺余力的引誘生動地展現(xiàn)出彼時女性的貞操與美德所面對的嚴重威脅。而從帕美拉和克拉麗莎兩人均為其追求者所囚禁這一點看,這種引誘實際上是一種迫害。小說給人的總體印象是,在18世紀作一名未婚婦女實非易事:一方面她須竭盡全力找個人嫁;另一方面,她又須時時提防那些貌似殷勤的色狼。兩個女主人公所處的都是這種兩難境地,而相比之下,克拉麗莎的處境更為困難:在父母為她物色的丑陋粗俗的索爾姆斯和她自己錯委以身的拉弗雷斯之間,她無法作出選擇,最后只能嫁給天堂里的夫君耶穌基督。不過,里查遜的小說也為少女們指出了一條走出困境的道路,路標便是小說塑造的女主人公。帕美拉與克拉麗莎雖命運不同,兩人均堅決不移地遵守清教道德準那么,尤其遵守該教派有關性行為的清規(guī)戒律。批評家瓦特尤稱帕美拉樹立了“一個新的、成熟的并且極具影響力的女性形象〞。(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帕美拉首先是個貞潔自愛的典范。面對b先生的軟硬兼施和不斷變換的花招,她絲毫不為所動,始終堅守貞操。帕美拉最終承受了b先生的求婚,當然說明b氏也非如她當初所說般可憎:她甚至曾可能暗戀這位主人,只是出于道義或礙于面子暫時回絕他的追求。在給父母的第一封信中,帕美拉曾將b先生稱之為最好的紳士。(注:sauelrihardsn,paelarvirtuerearded,4vls.(neyrkandlndn:garland,1974),4頁(第一冊,第一封信),序言22頁,正文4,220頁(即第二冊,第二封信)。著重處按原文。)更有批評家指出,帕美拉最終對b先生的態(tài)度轉變顯示她其實并非那么純潔幼稚;那種鄉(xiāng)下姑娘式的天真之狀可能是狡偽之作,全為誘使b先生向她求婚。(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這種解釋以菲爾丁的模擬作?莎美拉?(shaela)最具代表性,確也不無道理。但此類存心縱使有之,也絲毫不是帕美拉貞節(jié)坊上的瑕疵,因她一再拒作b先生的情婦,無論如何也在實際上嚴格履行了清教倫理中非婚無愛的教條。另外,從里查遜小說共有的教育性來看,作者可能欲以帕美拉為例指導當時身處逆境的青年女子如何以體面方式覓得如意郎君。帕美拉的高明之處在于她能巧妙抑制婚姻危機帶來的困難卻又不損害清教道德標準。里查遜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同女性的親密關系為揭開他的寫作意圖提供了珍貴線索。歷史材料顯示,里氏的社會生活與其意識形態(tài)完美交融。他在社交中素來親近女性,與女讀者也頻有書信往來,并?!膀湴恋匾约议L身份出如今婦女圈子中〞。(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對同他親密來往的女性朋友,里查遜也戲稱之為其“榮譽女兒〞。(注:“paela〞,“rihardsn〞,“austen〞,blsburyguidetenglishliterature:thenvel,ed.andreihaelrbert(lndn:blsbury,1993).)在一個女子嫁人變得非常重要但又日益困難的時代,(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里查遜的“教育文學〞不僅宗教意義深沉,其社會實用價值也不言而喻。美德的報應既是教育文學,能否使讀者喜歡、向往并爭相仿效其正面人物至關重要。里查遜的方法已昭然標示于小說的副標題中:美德有報。里氏對他筆下遵守教規(guī)、賢惠貞潔的女子出手大方,常以財富、地位和婚姻大方嘉獎。帕美拉就因堅決抵抗b先生的非禮而最終體面地得到所愛之人。為彰顯帕美拉的幸福,里查遜不惜以近三分之一篇幅描繪b先生求婚后的情形——從漫長的婚嫁準備直至結婚的樁樁件件,包括兩個情人間日常起居的親昵之狀——事無巨細,盡收筆底。帕美拉所得的獎勵確實豐厚,卻也有過分大方之嫌,因為英國社會等級森嚴,一個女傭同其上層主人結為夫婦在當時無異于天方夜譚。正如一位學者指出,小說情節(jié)的這一開展忽略并否認了作品本身所展示的社會歷史因素的力量。(注:jhnrihetti,theenglishnvelinhistry1700-1780(lndnandneyrk:rutlege,1999),p.98.)然而帕美拉高攀b先生這一安排表達的正是作者里查遜的中產(chǎn)階級清教徒世界觀,是中產(chǎn)階級通過個人才能(而非出身)獲取財富與權利的代表之作。在18世紀的英國,決定婚姻的主要因素是門第和財富是否般配。對于貧賤卑微的帕美拉,富貴如b先生者自然高不可攀;她能打動b先生并使其最后求婚皆因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和美德出眾之故,而這些品質(zhì)無一不是后天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當時正處于上升階段的中產(chǎn)階級也視b先生所代表的貴族階級為道德上的下等人。(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作者欲以兩人的最終結合向世人說明,中產(chǎn)階級不遜于上層貴族,個人才能與家庭出身同等重要。由于當時小說的主要讀者群為中產(chǎn)階級,里查遜此舉顯然也出于迎合中產(chǎn)階級的政治口味之需。里查遜的小說當然遠不止一個政治宣言。里氏企圖以帕女所得之美滿婚姻為誘餌,鼓勵其女讀者仿效主人公的行為與策略,誘使她們承受帕女所代表的中產(chǎn)階級清教徒意識形態(tài)。這一寫作動機從他的言論中也不難揣測。里查遜曾公開成認,他同女性交往親密為的就是誘導她們遵循道德標準。(注:katherineuings,tellingtales:thehysteri'ssedutinandthery(stanfrd:stanfrdup,1991),p.97.)里查遜的文學誘導是理論家阿爾圖塞所謂意識形態(tài)“呼喚〞(interpellatin)的一種形式。(注:阿爾圖塞有關意識形態(tài)的闡述,參見leninandphilsphyandtheressays,trans.benbrester(neyrkandlndn:nthlyreviepress,1971)。)這種“呼喚〞,尤其當其發(fā)自文學或媒體時,并不停留于讀者(觀眾)對社會分配的角色的識別。意識形態(tài)的“呼喚〞需經(jīng)常佐以各種加甜劑和誘餌,使文學或媒體所描繪的社會角色更具吸引力,更易為讀者/觀眾所承受、認同和模擬。在里查遜所處的時代,由于宗教(尤其是清教)的衰落和其他社會變化,傳統(tǒng)道德(及其規(guī)定的社會角色)在年輕人眼中已失去光澤,這些誘餌因此顯得尤為必要。頗有意思的是,里查遜誘導的對象主要是婦女,似乎其意識形態(tài)復興運動成功與否關鍵就在能否誘使婦女皈依宗教傳統(tǒng)的懷抱.里查遜的第二部重要小說?克拉麗莎?中,表達他“美德有報〞這一道理的主人公克拉麗莎也是一位女性。里氏視此書為一部宗教小說。在給布拉德紗太太的信中他稱,書中他試圖通過那些值得尊敬之人的行為探求道德與宗教最為崇高最為重要的教條;而對于那些不值得尊敬的、藐視這些教條的,他相應予以懲罰。(注:sauelrihardsn,seletedletters,ed.jhnl.arrll(xfrd:larendnpress,1965),p.92.)初觀之,作者留給克拉麗莎的似乎不像什么獎賞:她為堅守貞節(jié)墨守“清〞規(guī)付出了生命。然而對作者和克拉麗莎本人(從其書信中可窺一斑)而言,主人公之所得絲毫不亞于里查遜給予帕美拉的嘉獎。盡管故事并未以皆大歡喜結局,天倫之樂也有克拉麗莎一份,只是她所嫁者不是拉弗雷斯,而是天堂里的夫君耶穌基督??死惿莻€圣潔的清教徒,人間的凡夫俗子難與般配。死前她淚書其父,自稱為“快樂之女〞,并說已舍棄紅塵美景,正縱情于天府之樂。(注:參見sauelrihardsn,larissarthehistryfyunglady,ed.augusrss(harndsrth:viking,1985),1371-1372頁(488l),1426頁(l510.4),37頁,1487-1488頁(第537信)。著重局部按原文。)為制造一種平淡、安詳甚至是快樂的氣氛,里查遜大量著墨用略帶欣賞的目光表達克拉麗莎離世前后的情形,其描寫之細膩、篇幅之冗長堪與?帕美拉?后半局部相比。復述克拉麗莎留給世人的那些信件更淡化了死亡的悲劇色彩,甚至還給故事的結局制造了一種令人向往的感覺。另外,死亡也使克拉麗莎有時機表現(xiàn)她的仁慈、仁慈、愛心與寬容(皆為清教徒的必要品質(zhì))。她立下遺囑,將祖父傳下的房產(chǎn)留與給她帶來無窮磨難的父親:屬于她的其他大小財產(chǎn)也分發(fā)給家中男女仆傭(有些生前并不親近,甚至未曾見過面)。即便是對將她迫害至死的罪魁禍首拉弗雷斯,克拉麗莎此時心中懷有的也只是寬耍她給拉氏如是寫道:所以我重申,我確實原諒你。希望上蒼也會寬宥你!此時此刻我別無遺憾,唯恨給父母帶去悲傷(你我相識前,他們還是世上最寬容溺愛的父母),給親戚造成丑聞,使女人的聲譽蒙塵;自己的失足也敗壞了德行。(注:參見sauelrihardsn,larissarthehistryfyunglady,ed.augusrss(harndsrth:viking,1985),1371-1372頁(488l),1426頁(l510.4),37頁,1487-1488頁(第537信)。著重局部按原文。)為使自己的寬宥得到充分實現(xiàn),克拉麗莎不厭其煩致信表兄摩登,阻止其報復拉弗雷斯。拉弗雷斯最終仍死于摩登之手,這一結局既懲罰了惡棍,又無損于女主人公唯神能宥的胸懷。當拉弗雷斯為其罪孽煎熬之時,克拉麗莎已安息于地下,與人世神靈無怨。里查遜的描寫更讓人感覺克拉麗莎之死并非迫害所致,而更像是某種愿望的實現(xiàn)。用瓦特的話來說,她的死亡“不是對命運的倉促就范,而是召她前去的上蒼諸神與她巧妙編排的一次合作〞。(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小說似乎在告訴人們,惡棍雖然踐踏了克拉麗莎的軀體,但在精神上她卻獲得了成功。克拉麗莎的死亡因此也是里查遜所賜予的一種獎賞,一種宗教含義較深的獎賞。當斯(b..dns)就認為,在?克拉麗莎?一書中里查遜只是延續(xù)了?帕美拉?中“美德有報〞這一主題,不同之處僅在?克?書中的報應實現(xiàn)于死后,而其中包含的幸福也存在于天堂而非人間,是永久而非短暫的。(注:brianesterdaledns,rihardsn(lndn:gergerutlegeandsns,1928),p.76,att,p.216.)奧斯丁對美德的定義:平衡與節(jié)制簡·奧斯丁的小說在一些方面承襲了里查遜的獎懲傳統(tǒng)。文學史家常將奧斯丁視為19世紀作家(可能因她的多數(shù)作品發(fā)表于1800年后),但她在風格上其實更接近于18世紀的古典主義。在奧氏作品中,19世紀的浪漫主義激情常為奧古斯都時代的深遂的判斷力所調(diào)和。(注:“paela〞,“rihardsn〞,“austen〞,blsburyguidetenglishliterature:thenvel,ed.andreihaelrbert(lndn:blsbury,1993).)在內(nèi)容上,奧斯丁的作品更與18世紀小說一脈相承,講述的不外乎美德、聲譽和財富等話題。這種延續(xù)性也說明困擾里查遜時代的社會問題在18世紀后期、19世紀初仍余孽未消。奧氏作品所表現(xiàn)的一系列矛盾正是這些問題的表達。例如,在?傲慢與偏見?和?理智與情感?兩書中,嫁女仍是父母最頭疼的問題。不過,奧斯丁所嘉獎之美德稍不同于里查遜珍視的貞潔與賢惠。美德于奧斯丁不是對社會標準的盲目遵從,而是一種穩(wěn)重和平衡,詳細表達在能否正確處理激情與理智、愛情與責任這兩對矛盾。安·路德曼(anneruderan)認為,奧斯丁所謂的美德包括以下幾大主要成份:審慎、敏感、正義、自尊、宗教德行與謙虛。這些品質(zhì)有兩個中心特征:理性與節(jié)制。奧斯丁素因其機智和辛辣的挖苦著稱,并以“帶有批判性的常理沖擊當時小說中盛行的矯揉造作與多愁善感之風〞。(注:rrisneedhaandilliasbradleytis,anutline-histryfenglishliterature,vlii:sineiltn,2nded.(neyrk:barnesandnbles,1939),p.491.)她對理性的偏愛在對流行一時的哥特小說的批判中表現(xiàn)得尤為直率。風行于18世紀后半葉的哥特體小說沉溺于鬼怪、謀殺、篡位等非現(xiàn)實主義主題,宣揚過度的感傷和對超自然力病態(tài)的著迷。奧斯丁的?諾傷閣修道院?(nrthangerabbey)是對這一體裁挖苦的模擬。小說主人公凱瑟琳·摩蘭因受哥特小說?尤多爾佛之謎?(theysteriesfudlph)影響,整日疑神疑鬼,草木皆兵,結果自食其果。理性實際上還是奧氏作品中的一大分界限:她的正面女性人物均頭腦清醒,并能恰到好處地把握感性與理性之沖突(或早晚到達這種境界);而那些“問題〞角色那么多為感情有余理智缺乏者。?理智與情感?中的艾麗娜和?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代表了奧斯丁所崇尚的美德;在此二人的生活里,浪漫為理智所節(jié)制,愛情以責任為引導。艾麗娜身為達什伍德家的長女,更集感情、公正、責任心、理智和忍讓于一身。文中表達艾麗娜美德之處不勝枚舉,其中尤以其處理自己和妹妹的感情挫折一事為甚。整整四月,艾麗娜悉心照顧受人戲弄感情受傷的妹妹瑪麗安,卻對愛德華(她的暗戀者)與露茜業(yè)已訂婚一事于家人前只字未提。她同瑪麗安的這段對話可謂艾麗娜美德的集中表達:是的。但我愛的不僅是他;我很在乎別人的喜憂,所以不想讓他們知道我的感受…我的魯莽有沒有讓人絕望我不知道,我一直盡量自己忍受著而不讓這事傳開。對愛德華所作所為中的不當之處我也大體不再計較。我愿她幸福;我也相信他會始終履行他的職責,雖然他如今心里會有些遺憾,但最終還會那樣的…四個月,瑪麗安,這些事我一直藏在心頭,從未與人說起;我知道一旦向你和媽媽解釋,你們肯定會非常不開心,而我又無法為你們作一丁點心理準備……我如今終于可以平靜地對待這件事,坦認從中獲取的慰藉,是長時間痛苦掙扎的結果;——這不是能自動涌出的東西;——起初也不能給人帶來安寧——不能,瑪麗安……〞(注:參見janeausten:senseandsensibiliy(xfrd:xfrdup,1990),227-229頁。)透過上述表白我們不難窺見艾麗娜寬厚無私的為人。這些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背后是一種驚人的自控才能:在長長四個月間,家人對所發(fā)生的一切竟毫無覺察,更不用說她所經(jīng)受的痛苦。在奧斯丁眼中,這種自我控制才能是一切美德之基矗這類婦女形象非唯?理?書獨有;奧斯丁的另一部力作?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與艾麗娜雖風格不同,兩人都是祖先后己的賢惠女性。艾麗娜為了妹妹挺身面詰威勒比;而伊麗莎白也因姐姐簡被迫與賓利先生分開同達西唇槍舌戰(zhàn)。伊麗莎白認為達西拆散了姐姐同賓利的愛情,因此對他深抱“偏見〞。這種“偏見〞延遲了她同達西的最終結合。伊艾兩女強烈的家庭責任感自然與奧斯丁作品中的其他一些女性人物比照鮮明,其中尤以?傲?書中的利蒂亞·貝內(nèi)特和?芳妮?中的朱莉亞·伯特蘭為甚。此二女均與男人私奔,釀成丑聞后倉促結婚以塞人耳目。但是,奧斯丁對這些人物的譏諷并非因為反對浪漫愛情。事實上,盡管小說中財富之重要似乎超越一切(愛情經(jīng)常必須靠邊),從一些人物(如瑪麗安·達什伍德和伊麗莎白·貝內(nèi)特)的言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奧斯丁仍是愛情的堅強支持者,只是在她看來,浪漫當由理性來調(diào)和,愛情須以責任為指導。利蒂亞和朱莉亞成人笑柄并非因其追求愛情,而是過分縱情于斯,絲毫不顧家人的利益與面子之故。即便伊麗莎白也因過于相信感覺缺乏理性而經(jīng)受曲折。而奧斯丁所指的理性說到底就是對社會標準、利益的遵從與對個人私欲的抑制。她的小說實際上在說明,“個人只要服從社會,一切夢想都會實現(xiàn)〞。(注:arypvey,theprperladyandtheanriter:idelgyasstyleintherksfaryllstneraft,aryshelleyandjaneausten(hiag:ufhiagpress,1984),p.193,pp.191-193.)奧氏作品中的年輕婦女同樣也因美德而獲得幸福。作者最喜歡的人物伊麗莎白·貝內(nèi)特就同帕美拉一樣上嫁貴族。但奧斯丁對小說人物的獎懲與里查遜的賞罰系統(tǒng)略有差異。奧氏眼中的幸福并不完全等同于財富的擁有,也不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而主要是一種充滿愉悅的人生。這種愉悅的源泉不是放浪形骸式的淫樂,而是維系人與人的感情紐帶和真愛。(注:annrippenruderan,thepleasuresfvirtue:plitialthughtinthenvelsfjaneausten(lanha,aryland:ranlittlefieldpublishers,1995),p.7.)這也是作者浪漫主義色彩較濃重的一面。所以,奧斯丁小說中的賢惠女性雖未必全能繼承豐厚的財產(chǎn),卻都享有非常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較好的名聲。這些女性內(nèi)能與父母兄弟姐妹親密相處,外又以較好的口碑出入于她們所屬的鄉(xiāng)村婦女小圈子,并常以其學識和為人擁有眾多的朋友。她們所受的“獎勵〞,唯較之于書中“不賢〞女性所遇的“懲罰〞,才顯出其價值之豐厚。利蒂亞·貝內(nèi)特和朱莉亞·伯特蘭的私奔丑聞不僅使自己名聲掃地、眾叛親離,也讓其各自家庭為之蒙辱。奧斯丁的獎懲機制可能在瑪麗安·達什伍德身上表現(xiàn)得最為淋漓盡致?,旣惏裁\的每一轉折都與她的行為、選擇休戚相關。追逐激情縱情浪漫使這位天真少女初涉愛河即遭挫折,而回歸現(xiàn)實遵從常規(guī)又幫她找回一個雖不如威勒比般光榮照人卻也踏實體面的“替代品〞布蘭登上校。奧斯丁和里查遜作品風格迥異,對社會的態(tài)度也相去甚遠,但兩者在小說中或明或暗宣揚的卻是一個主題:即美德有報。寫作之于奧斯丁也不盡是個人好惡的表達,而更具有深入的社會意義。無論其主觀目的為何,她對小說人物的獎懲客觀上鼓勵了當時的女性讀者認可并承受她所倡導的社會道德觀,以免重蹈利蒂亞和朱莉亞的覆轍。面對社會問題給婦女帶來的種種困難,奧斯丁的答案不是挑戰(zhàn)和消除這些問題(她甚至對此都無甚怨言與譴責),而是如何在困難的縫隙中求得幸福。單就這點,奧斯丁便說不上是個女權主義者。近些年有人試圖為她平反,其中尤以美國的laudiajhnsn最為突出,(注:laudiajhnsn,janeausten:enplitisandthenvel(hiag:universityfhiagpress,1988).)但兩個世紀以來多數(shù)評論家仍認為奧斯丁是一個較為保守的小說家。奧氏對婦女處境的關注固然出乎真心,但她所提倡的忍讓、節(jié)制與“賢惠〞無助于喚起人們消除造成這些社會問題的政治經(jīng)濟根底,反而縱容了這些不平等的繼續(xù)存在,在客觀上加深婦女的逆境。在奧斯丁看來,婦女的出路不在改變不公平的社會政經(jīng)秩序,而在于找個適宜的男人。奧斯丁最喜歡的人物伊麗莎白·貝內(nèi)特倒是表現(xiàn)出幾分抗爭精神,可惜這種抗爭對象模糊,也未輔以改變的見解,因此經(jīng)不起財富的誘惑。作者也未對這種叛逆表現(xiàn)出太多的贊許。(注:arilynbutler,janeaustenandthearfideas(neyrk:xfrduniversitypress,1987),p.209.)伊麗莎白在參觀完達西的豪宅后即對這位傲慢的貴族之裔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另外,奧斯丁的小說多以皆大歡喜結局,也抵消了小說人物對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的不滿情緒。奧斯丁小說所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小說的發(fā)表時間引發(fā)人們猜想,這些作品可能是對18世紀末開場流行的女權運動的一種消極反響,也正如今天的電影界對奧氏小說極其忠實的改編可能是對始于本世紀80年代的新一波女權運動的一個軟性還擊。(注:此點為美國學者、亞利桑那大學教授jerrldhgle之見解。)奧斯丁的小說完成了與里查遜的作品極其類似的一個社會行為:為未婚女性提供婚戀上的建議與幫助——只是奧斯丁注重的是態(tài)度與操守,而早查遜那么更集中在手段上。女性:誘惑者抑或被誘者?盡管兩位小說家的作品都有“教育文學〞之稱,里查遜對其寫作目的更為坦率。里氏公開聲稱其作品宗旨之一便是在世俗化日益嚴重的英國實現(xiàn)宗教尤其是清教的復興(當然,也如瓦特指出,里查遜的宗教觀念未免失之淺薄(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也因如此,里氏筆下的女主人公(尤其是克拉麗莎)的美德具有強烈的清教色彩??死惿m身處富足,卻過著極其嚴格的修道院式的生活,每日必面對上帝自省其身。(注:ritagldberg,sexandenlightenent:eninrihardsnanddidert(abridge:abridgeup,1984),pp.47-51,p.41,p.41,pp.123-127,p.47.)她對肉欲的反感也表達清教倫理中自我節(jié)欲這一根本守那么。與此同時,克拉麗莎為兩大敵對陣營所圍困:一邊是由拉弗雷斯代表的貴族階級,另一邊是以她父親為首的父權家族制度。這位性格剛毅的年輕女子因此也象征著“新的個人主義中自由的、正面的那一局部,特別是與清教親密相關的精神獨立〞。(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她之堅拒屈從別人意志更與里查遜所追隨的宗教團體“不服從派〞(或“異見派〞)如出一轍。(注:ritagldberg,sexandenlightenent:eninrihardsnanddidert(abridge:abridgeup,1984),pp.47-51,p.41,p.41,pp.123-127,p.47.)對于克拉麗莎的死因評論圈內(nèi)眾說紛紓無論是她自己的選擇,(注:ritagldberg,sexandenlightenent:eninrihardsnanddidert(abridge:abridgeup,1984),pp.47-51,p.41,p.41,pp.123-127,p.47.)抑或是出于順從一種高出人類的力量(如上帝的安排),(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里查遜其實都必須讓克拉麗莎死去,否那么難以將其樹為女性貞德的典范(而里氏確也在小說的前言中坦承,把克拉麗莎樹為典范正是他的寫作初衷)。首先,非死亡之悲壯不能表達克拉麗莎德行操守之堅貞。小說傳出的信息十清楚確:拉弗雷斯可以囚禁、奸污克拉麗莎的軀體,但無法戰(zhàn)勝其精神。其次,死亡也使克拉麗莎獲得如同清教烈士一般的地位。里查遜對克拉麗莎之死過分詳細的描繪(約占全書三分之一篇幅),也大大加強了小說的宗教味道。相反,作者如讓克拉麗莎與拉弗雷斯達成妥協(xié),從而免其一死,不僅會使小說成為?帕美拉?枯燥乏味的翻版,也將嚴重削弱作者所要表達的宗教主題,甚至使之完全消失。依恩·瓦特頗有見地地指出,里查遜似乎想借克拉麗莎漫長的死亡過程(尤其是對葬禮非常細致的描寫)來說明,“還擊思想日益世俗化最有效的方法是向世人展示,唯有相信來世才能免受死亡的恐懼〞。(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依瓦特所見,克拉麗莎那么是里查遜復興宗教振興道德這一偉大方案的一個工具;她之死是地道的宗教犧牲。女主人公對父權和貴族的對抗因此也成為對另一種父權形式——以耶穌為代表的宗教神權以及該小說人物的創(chuàng)造者(文學意義上的父親)里查遜及其意識形態(tài)——的屈從。當然,就是上述對抗也最多是象征性的、有限度的。一些批評家更指出,帕美拉和克拉麗莎其實都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對抗精神。(注:帕美拉就在婚后溫順地服從她的“主人〞所有“甜密的囑咐〞。詳見jerry.beasley,“rihardsn'sgirls:thedaughtersfpatriarhyinpaela,larissaandsirharlesgrandisn〞,neessaysnsauelrihardsn,ed.albertj.river(neyrk:st.artin'spress,1996),37頁。)克拉麗莎所代表的是婦女的文化功能,即女性及其藝術形象在意識形態(tài)確實立和維護中所起的關鍵作用。社會主流在奧斯丁和里查遜所處的時代及其作品中,婦女是美德與傳統(tǒng)的主要保持與傳承者。(注:ritagldberg,sexandenlightenent:eninrihardsnanddidert(abridge:abridgeup,1984),pp.47-51,p.41,p.41,pp.123-127,p.47.)對于肩負這一使命的婦女本身,能否承受并遵從主流意識形態(tài)自然至關重要。文學藝術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主要傳播渠道,是誘使婦女們承受意識形態(tài)的理想工具。在18世紀的英國,小說作為當時最重要的文學形式成為社會中心力量向女性傳達“命令〞的便捷手段。與以往各種文學體裁不同,小說是一種商品,其銷售好壞主要取決于能否取悅于廣闊讀者,能否迎合其口味。小說的商品本性使其“天生〞具有美化、裝飾和傳播作品所代表的思想立場的傾向。里查遜身為成功商人,自然熟諳市場的運作。在?帕美拉?一書的序言中,他成認寫作此書旨在“用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描繪宗教和道德,使其不僅令人愉悅還能從中獲益〞。(注:sauelrihardsn,paelarvirtuerearded,4vls.(neyrkandlndn:garland,1974),4頁(第一冊,第一封信),序言22頁,正文4,220頁(即第二冊,第二封信)。著重處按原文。)就此兩點,里查遜確實相當成功。小說?帕美拉?的銷售數(shù)量今天雖已無從查考,但里查遜之后書信體小說數(shù)量急劇上升,也足見當時里氏作品之熱門及其影響之深遠。據(jù)文學評論者阿特與尼漢(utterandneedha)稱,?帕美拉?一出版即成搶手貨。瓦特將該書之流行歸功于對廣闊婦女讀者產(chǎn)生的吸引力:幾乎未及評論家們覺察,?帕美拉?已成為一種風氣。當時不讀此書有悖時尚。女士們會在公共場合揮舞這本小說,就象夸耀她們的時裝款式一般。人們誦讀經(jīng)文來贊美它。評論家們卻珊珊而至,但此時他們縱有自己的意見、原那么或偏見,假設想逆此潮流而行,恐也難有建樹。(注:sauelrihardsn,paelarvirtuerearded,4vls.(neyrkandlndn:garland,1974),4頁(第一冊,第一封信),序言22頁,正文4,220頁(即第二冊,第二封信)。著重處按原文。)從上述文字不難想見一部作品如何影響其意識形態(tài)之傳播。小說的廣泛流傳無疑為里查遜和奧斯丁等作家向婦女讀者推銷其思想意識及對社會的設想(尤其是有關婦女行為品德方面的觀念)創(chuàng)造了一個必要條件。當然,暢銷本身就說明讀者多少已承受了作品所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確實,18世紀的這些流行小說在美德、婦道等觀念上在當時社會產(chǎn)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評論家稱,在確立新的清教婚戀標準中里查遜就扮演過舉足輕重的角色。(注:參見ianatt:therisefthenvel:studiesindefe,rihardsnandfielding(berkeleyandlsangeles:up,1957),45-49,151-152,139-141,141-144,48,161,170,151-154,137,166,216,222,219,218,137頁。)看來,里氏針對年輕婦女的“以書復德工程〞如同他的言傳身教一樣經(jīng)歷愉悅,果實豐碩。虛構的克拉麗莎已分開人世,但她的死去卻在現(xiàn)實中造就出千萬個活著的克拉麗莎,為里查遜贏得無數(shù)貞潔賢惠的“榮譽女兒〞(里查遜語)。其實,里查遜與奧斯丁的目的并不僅限于誘使婦女承受他們所倡導的道德行為標準。就里查遜而言,創(chuàng)作小說的最終目的是整個民族的宗教復興。他在?帕美拉?一書的序言中如是寫道,寫作此書為在提供娛樂的同時,“指導男女青年,使其思想都得到進步〞。(注:sauelrihardsn,paelarvirtuerearded,4vls.(neyrkandlndn:garland,1974),4頁(第一冊,第一封信),序言22頁,正文4,220頁(即第二冊,第二封信)。著重處按原文。)里查遜顯然將婦女的道德教育視作進步整個民族道德素質(zhì)的一個手段。他堅信,婦女的德行是改善世風的關鍵,全社會的改變必須始于婦女。他與奧斯丁都希望通過文學教育女性,使其不僅能潔身自好,還能感化、帶動別人,從而使全民族到達社會穩(wěn)定道德安康的理想境界。我們因此不難理解為何兩位作家(尤其是里查遜)筆下的女主人公在故事一開場就已經(jīng)站在主流意識形態(tài)一邊,或者即使未能如此,也會在故事情節(jié)中輕而易舉動被“爭缺過來。此外,這些女性還能竭力說服男人和德行稍差的女性仿效其行,承受、遵從她們業(yè)已承受的政治、宗教或道德標準。比方,?理智與情感?中的瑪麗安在受挫后為其賢惠寬厚的姐姐艾麗娜的品德所動,開場對愛情采取一種更為冷靜理智的態(tài)度。這種感化假設發(fā)生于男女之間,往往成為一種色誘。?帕美拉?就是一例。單在性行為這層意義上,b先生無疑是小說中的引誘者,而帕美拉那么是被誘者;然而從道德角度講,帕美拉才是真正誘導b先生棄淫從良的人。人們固然可以以實用主義的目光對待帕美拉對b先生的引誘,但即便帕美拉果真有意勾引b先生向她求婚,她至少也因此改造了一個荒淫無度的紈绔子弟,在道德上無可厚非。里查遜在小說中暗示,經(jīng)過這場軟比賽,b先生已洗心革面,成了一名清教徒(至少在其姐姐戴弗斯夫人眼中如此)。(注:s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